1. 首页 > 娱乐生活

隆平水稻博物馆

隆平水稻博物馆,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第一个大型水稻博物馆。它位于长沙市芙蓉区,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分为陈列、库藏、公共服务、技术与行政管理等5个功能区。其中陈列区包括中国水稻历史文化、水稻科技、袁隆平与杂交水稻3个基本展厅和1个临时展厅,展陈面积约6000平方米。从空中俯瞰,5栋形态别致的主体建筑仿佛5颗饱满的“稻粒”,寓意五谷丰登。

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分为陈列、库藏、公共服务、技术与行政管理等5个功能区。其中陈列区包括中国水稻历史文化、水稻科技、袁隆平与杂交水稻3个基本展厅和1个临时展厅,展陈面积约6000平方米。

整个博物馆的灵感来自于水稻,其外观由多个形似“稻粒”的建筑组合而成,建筑排列成绽放的稻花形状。通过视频、照片、实物等,立体诠释我国悠久的稻作文化和农耕文明。

隆平水稻博物馆

主要分为陈列区、库藏区、公共服务区、技术与行政管理空间等5个功能区。陈列区包括中国水稻历史文化、水稻科技、袁隆平与杂交水稻3个基本展厅和1个临时展厅,展陈面积约6000平方米。从大门进入,造型别致的序厅,让人感叹空间与线条的完美融合,圆润通透直视苍穹的中庭,能直接感受到阳光雨露,精致精巧的高科技布展陈列让人耳目一新、流连忘返。在先期开馆试运行的《梦想成真——袁隆平与杂交水稻》展区,透过晨光,只见世界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躬身稻田,注视着金色的稻田,面露微笑。走进《金色奇迹——水稻的生长、种植与研究》展区,除了用现代声光电展示育苗等过程外,在展区一侧的一整面超级稻种子十分抢眼。

市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隆重揭牌,耀州窑历代陶瓷精品展、范振绪书画艺术展在平凉市博物馆盛大开展!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由中共平凉市委宣传部、平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铜川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甘肃省博物馆、耀州窑博物馆、兰州市博物馆、白银市博物馆、靖远县博物馆、会宁县博物馆协办的平凉市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揭牌活动暨“范金琢玉——耀州窑历代陶瓷精品展”“山水因缘——范振绪书画艺术展”开展仪式,3月31日上午在平凉市博物馆隆重举行。平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尚高明,甘肃省博物馆副馆长史册分别致辞,并共同为平凉市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揭牌;耀州窑博物馆馆长张建超致辞;兰州市博物馆馆长李周明、白银市博物馆馆长张自娟、靖远县博物馆馆长张启芮、会宁县博物馆社教部主任侯丽出席开展仪式;平凉市文旅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丁雷主持开展仪式;平凉市博物馆馆长王启峰介绍展览情况;平凉市直文旅系统干部职工、武警驻平某部官兵、社会各界人士及媒体记者等共200多人参加开展仪式。

(丁雷主持)

(尚高明、史册揭牌)

平凉市博物馆是市级综合性历史文化博物馆,也是宣传展示平凉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自2019年新馆开放以来,平凉市博物馆不断加强馆藏文物保护,创新举办陈列展览,优化管理方式,提升服务水平,努力推动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促进文化繁荣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与好评。在中国博物馆协会组织开展的第四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工作中,平凉市博物馆经过层层评审选拔,最终 荣获“国家一级博物馆”称号,成为继甘肃省博物馆、敦煌研究院、天水市博物馆之后的甘肃省第四家“国家一级博物馆”。

耀州窑是我国历史名窑之一,以烧造青瓷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国古代北方青瓷的代表。它于唐代创烧,五代发展,北宋鼎盛,金代续烧,元代转型,经明、清,延续烧造至今,烧造历史长达1400余年,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举办“范金琢玉——耀州窑历代陶瓷精品展”,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指示精神,有利于增进甘肃、陕西两省以及平凉和铜川两市之间的文化交流,对“一带一路”建设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范振绪先生是百年来陇上最为重要的书画家之一,其书画艺术在甘肃影响深远。“山水因缘——范振绪书画艺术展”展出甘肃省博物馆、兰州市博物馆、白银市博物馆、靖远县博物馆、会宁县博物馆藏书画58幅77件,将先生不同时期的代表作、精品进行集中展示,为平凉广大观众带来一次视觉和精神盛宴。

(尚高明致辞)

尚高明在致辞中强调,平凉市博物馆荣升“国家一级博物馆”,为平凉文化文物事业的繁荣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对于进一步传承弘扬平凉优秀历史文化、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打造优秀文化旅游城市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平凉市博物馆引进耀州窑历代陶瓷精品展和范振绪书画艺术展,是深入贯彻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指示精神,对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促进甘肃、陕西两省文化交流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史册致辞)

史册在致辞中指出,范振绪书画艺术展是“甘肃省让文物活起来系列展览”之一,也是联合策展办展新模式,之前已在省内七地巡展,受到了社会各界好评。希望今后进一步加强与省内各市、县博物馆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将“文物活起来系列展览”打造成为陇原文化的知名品牌,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甘肃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张建超致辞)

张建超在致辞中指出,耀州窑烧造历史悠久,历代制瓷工艺各有千秋,希望通过本次展览进一步促进两地和两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增进铜川和平凉人民的了解与友谊。

(王启峰介绍展览)

王启峰介绍了展览筹办情况,他认为,省市县不同层级博物馆通过联合办展,增进了馆际交流,积累了办展经验,达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目的。他表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平凉市博物馆将以此次展览为契机,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进一步加强与周边省份及兄弟文博单位的交流与合作,举办更多更好的精品展览,为推动区域文明交流互鉴和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而不懈努力,以优异的业绩向党的百岁华诞献礼!

(嘉宾参观展览)

“范金琢玉——耀州窑历代陶瓷精品展”“山水因缘——范振绪书画艺术展”设在平凉市博物馆一楼临时展厅,展期2个月。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 市博物馆

汉风唐韵水墨长安—中国画作品展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隆重开幕

2018年12月14日— 12月23日

展览场地

陕西省美术博物馆

(负一楼、一楼、二楼、三楼展廊)

主办单位

中国美术家协会

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

嘉宾合影

前 言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鼓励广大美术家和美术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进一步推进美术事业发展,助力国家“一带一路”文化发展战略,打造丝路文化高地,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长安画派“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艺术精神,由中国美术家协会、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 “汉风唐韵水墨长安”中国画作品展。

“汉风唐韵水墨长安”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在西安举行,得到了美术界、美术评论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广大艺术工作者热烈响应,踊跃参加,他们将新时代的文艺思想落实到创作上,用手中的笔和心中的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现实,创作出一大批既有思想深度、又有艺术水准的精品力作。经评委数轮严格评选,从4000多幅参赛作品中,遴选出207幅作品,其中含有48件入会资格作品参展。这些作品题材兼具、内容鲜活,有的关注丝路题材,展示丝绸之路社会影响及历史贡献;有的关注当代,展现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貌和人文色彩;有的呈现西部元素,详实反映了西部文化风貌,生动再现改革开放如火如荼的场景。这些作品形式新颖、风格各异、用笔精到、气韵生动,流淌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讴歌。这些作品在追求多元化视觉语言与表达方式时,呈现出更加丰沛的风格差异。以饱含浓厚的生活气息,反映时代,充分表现了厚重朴实、奋发进取的民族精神。

文化是血脉所在,亦为精神家园,厚植于文化积淀。作为中国知名的文化城市之一,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一带一路”重要的文化城市。历史云烟,沧桑巨变,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历程,西安不仅是一座城市,它已经由具象的城市转为一个文化标志。“长安”是中国历史文化最辉煌的一个阶段,把“长安精神”提升为一种精神层面,就是把一个民族共有的最活跃的创造精神凝聚在一个城市上。回望“长安画派”,半个多世纪来星光熠熠,诞生了大批在画坛享有盛誉的名家,留下了大批在几代人心目中印象深刻的名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说:“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向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献上一份厚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2018年12月14日上午,《汉风唐韵水墨长安—中国画作品展》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隆重开幕!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郭线庐

担任本次展览主持人

陕西省文联党组书记、

常务副主席吴丰宽致辞

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主任丁杰致辞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郭线庐

接受媒体采访

开幕式嘉宾名单

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主任丁杰

中国美术家协会展览部副主任孙同和

陕西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吴丰宽

陕西省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禹剑峰

陕西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郅惠

中国美术家协会展览部干部胡颖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吕峻涛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石丹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宋亚平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罗宁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刘奇伟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王犇

本次展览将展出至12月23日

好消息!东平又多一个博物馆——东平宋城博物馆

近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下发了《关于东平宋城博物馆设立备案的通知》,同意设立东平宋城博物馆。这是东平县首家获得省文旅厅备案批复的民办博物馆。

东平宋城博物馆位于东平县州城街道宋街,建筑面积490平方米,展厅面积410平方米,由四个展室、三个外廊组成,现有藏品300余件。该博物馆分为民间瓷器陶器展、精品石刻拓片展、东原生产习俗展、东原生活习俗展,主要展出瓷器、陶器、拓片及体现当地风土习惯和民风民俗的物件,有实物,有图片说明,观众通过参观能了解东平浓厚灿烂的民俗文化。

东平宋城博物馆的设立,不仅丰富了东平县的博物馆类型,而且对现有国有博物馆收藏起到了有益补充和完善,对讲好东平历史故事、传播东平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5637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