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白马桥

白马桥位于福州市台江区的义洲,而义洲自古以来是福州木材市场的主要集散地。白马桥下便是当时福州主要的木材贮运场。福州市人民政府已把白马桥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白马桥

中文名:白马桥

地址:福州市台江区的义洲

河流:白马河

性质: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20看中国大好河山之绵阳景点:姊妹桥,千佛山,白马王朗

2020看中国大好河山之绵阳景点:姊妹桥,千佛山,白马王朗

白马王朗

罗浮山

近日正式成为国家级4A景区的罗浮山风景区,山上不仅有“连峰去天不盈尺”之誉的锦屏十二峰、还有古老的玉清观、天仙观、古羌城遗址…...在天干物燥的秋季,内火很重,很多人会感到口干舌燥,皮肤没有水分,多变的天气甚至也会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这个时候泡温泉,绝对是正确的选择!光是想想暖意十足的温泉浴,就会让人觉得舒适惬意。

千佛山

安州另一处红叶秘境,当属千佛山。大量的木本植物和各类奇花异卉形成了“四面有山皆如画,一年无日不看山”的特有精致。秋风吹打后,枫叶叶色逐渐由青变黄、转橙、呈红,色彩非常绚丽,然后渐渐飘落下来,犹如一只只五彩斑斓的蝴蝶,醉人的秋色,犹如走进了童话世界~无论何时,千佛山始终保持着它原生态的自然美景,这里的彩林色彩鲜艳,满山红叶耀眼逼目,空气清新沁人心肺,恰似一处世外桃源。

姊妹桥

安州区晓坝镇的姊妹桥闻名遐迩。桥身由两段组成,造型优美,浑厚古朴,宽窄相同,样式无异,问世间还有哪里有这般的古朴静美。“青山看不厌,绿水趣何长”,“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或许,晓坝镇就是那个长在画里,泡在诗中的地方吧。

收藏

举报

贵阳云锦村半日徒步游——白马宋氏土司遗迹(白马洞、白马井、红坟)考察

周六早上,阳光明媚,改哥与@呈思相约前往乌当区东风镇云锦村访古,上一次没能找到宋氏土司“皇坟”甚为遗憾。

在公交站碰头后,我们上了253路公交车,一路堵车慢悠悠地穿过新添寨,一直坐到终点站景云山火葬场,已经到中午了。

下车后过马路,进入火葬场对面那条往东的岔路上坡,一路上大卡车来来往往,尘土飞扬,我们只好戴着口罩在“沙尘暴”中行进。这条路的尽头是白虎洞渣土场(无害化处理场),虽有拦车杆和门岗,但没人盘问我们,直接进去后,沿着砂石路朝预计的洞口位置走过去。

走到离预计的洞口位置只有几十米的山坡脚后,就不知道怎么上山了。路边的简易工棚上写得有“白虎洞”的名称,因为白马洞在当地又俗称白虎洞。@呈思在路边驻足凝视,原来他发现了一个清澈的小水潭,里边有很多红色、黄色和杂色的锦鲤,鱼有大有小,看来已经生长很久了,甚至还繁衍了后代,说明这潭水存在很久了,不会是季节性的下雨积水。我们仔细观察,发现有少量流水渗漏出去,流淌到路中间的沟渠中,说明这是一股“活水”,可能是个泉眼形成的。没有看到别人提过这里,就暂且命名为“白马洞山泉”吧。

@呈思继续往前走,说想去山背后看看那边的情况。改哥也很好奇,就一起过去看看风景,那边可以俯瞰乌当大坝子。天气不错,甚至可以远眺到贵阳市所有废弃物的最终归属——高雁垃圾填埋场。

我们一直走到白马洞的山背后,这边是一片坟地,有很陡的砂石路通到坟旁。

山凹里尽是废渣,就是所谓的无害化处理场。

在线求助@户外之马,他很快就把上次探明的登山路线勾画在卫星图上发过来,我们才知道从哪里山上。

确实曾经有过一条毛狗路通往白马洞口,但是由于很少有人来,已经被狼鸡叶等植物遮盖住了。虽然说起来直线距离只有几十米远,可是如果事先不知道洞口位置的话,还是很难在这个植被茂密的荒山坡上找到目标。

改哥先往北上坡找到@户外之马提示的“小李子树”后,继而转向东北方前进。其实@户外之马发来的洞口位置并不是很准确,而且改哥当时也并不确定洞口的位置而且改哥当时,但是如有神助,居然一次性地就找对了方向,离着10米开外就看到了一棵松树下的洞口。

改哥发现,原有的毛狗路其实并不仅仅通往洞口,而是走到洞口上方继续上山的,但是改哥没有沿路继续走上去查看。

洞口有两个孔,左边小右边大,进去都是同一个低矮的洞厅。

两个洞口

左洞口

右洞口

右洞口内

右边大一点的入口,也得匍匐才能进入。改哥仔细观察洞口的构造,似乎被认为封堵过,但就不知道是作为土司藏宝洞的时候封堵的,还是当地怕有人进去出危险封堵的。根据其他网友的描述,大概1998年出事的时候,洞口就是这个样子。

传说白马洞曾是宋氏土司的藏宝洞,在当地很有名。但因为1998年四个学生困死洞中的事,后来当地人大多对此事讳莫如深。

贵阳师范专科学校的一名男生,与乌当一中的三名女生,在未告知家人朋友的情况下,趁五一假期进洞探险,被困42个昼夜。42天后,才被另外一伙二男二女四个来探洞的学生发现,救出时只有两个女生还有生命体征,然而获救后因器官衰竭还是相继离世。这事在当时闹得很大,报纸和杂志都报道了,现在提起来很多贵阳人都还有印象。

离开白马洞,沿路走到半山腰的岩厦处,就是小龙井。

小龙井其实并不是一般概念上的井,而是岩洞中流出的山泉,其实是一条地下溪流的出口。

小龙井当地又称白马井,从名称就知道与白马洞大概有什么关联。

改哥跟网友讨论过,也认为白马洞可能是白马井这条暗河的故道,或者说是由于同一座山里的同一个地下水系统形成的。

此外,云锦庄原先还有白马寺(现云锦小学),这应该不是巧合,而是与当地的宋氏土司——白马平夷宣慰使宋光家族有关。现在很多人把云锦庄的史迹说成是水东宋氏土司(宋钦后裔)的遗迹,可能是后人张冠李戴了。两家土司都新宋,在云锦庄都留下了墓葬群,所以很容易让人混淆。覃雨甘老先生在1987-3 号《贵州文史丛刊》上发表的《红边宋氏土司概述》,其实早就把这个问题说清楚了,可是现今的某些宋氏后裔和一些“专家”们依然置若罔闻,一意孤行,偏要把清代群众集资修建的云锦寨门和小石桥说成是水东宋氏别业遗址,非要把白马宋氏红坟说成是水东宋氏的“宋钦-刘淑珍合葬墓”。

看完白马井,自然就走到云锦庄来找宋氏红坟,又叫“皇坟”“王坟”。先是走到离红坟只有几十米的地方,荆棘太密,只好舍近求远退回大路上,转到另外一个方向再接近。这处土司墓葬叫做“红坟”,其实是因为原本是用气派的红砂岩作墓围。我们看到,附近有多座古墓也是红砂岩的墓围石。

走对了方向,老远就看到新立的巨大墓碑。墓碑前方约50米的地方,有两根长短不一的石柱。先前有些资料说是石华表,但是石华表我们已经见得多了,一眼就看出这两根肯定不是石华表。从地面上残留的四个长方形石基座来看,大致可以判断是一座石牌坊的残件。从石柱上的榫眼推断,大概是四柱三间墓坊靠右边的一间两侧的立柱。

我们好不容易才穿过荆棘丛来到2017年新整修的“宋钦-刘淑珍合葬墓”前,已经没有了“红坟”的遗迹。

返程经过兽医学校,来到云锦尚城和乌当区大数据产业园附近,顺路带@呈思去瞻仰了金芳云烈士墓,改哥每次来这里,周边的环境都不一样。记得第一次找到这里的时候,背后还是一个放马吃草的山坡,现在快要变成城区了。生命永远定格在21岁的金芳云小姐姐,如今也是“城”里人了呢。

易县白马旅游景点(易县东白马)

保定一日游景点推荐

白石山地质公园是一处以壮观的峰林地貌为主的自然风景区,也是保定市最著名的景区之一。

景区有东西两个入口,地貌奇特,植被茂密,动植物种类繁多,有峰林、怪石、绝壁、云海及珍稀动植物景观。

最引人瞩目的是国内最长最高的玻璃栈道,堪称中国的“天空之路” 。

山顶有建在悬崖边的咖啡馆,有两个大平台延伸到山中间,面对悬崖山谷云雾慢悠悠地喝杯咖啡绝对是不可错过的体验。

狼牙山因为山峰形状如尖利的狼牙而得名,这里山峰险峻陡峭,主峰莲花瓣海拔1105米,跌宕起伏。

在狼牙山上曾发生过八路军五位战士与日寇浴血奋战,最后舍身跳崖牺牲的悲壮故事。

景区内主要有五勇士陈列馆、五勇士纪念塔、红玛瑙溶洞和棋盘陀等,可以了解五壮士的事迹,纪念先烈。

这里也是电影《狼牙山五壮士》的拍摄地,以此纪念当年舍身抗敌的五位壮士。

白洋淀景区自古就以物产丰富、风景秀丽闻名于世,素有“日进斗金”、“四季皆秋”之誉。

景区面积较大,内部的纵深有几十公里,淀内有一些小岛,被开发成几大景区;小岛与陆地之间没有通路,只能乘船前往。

荷花大观园是白洋淀最著名的景点,这里有几百种中外荷花,是全国规模最大、荷花数量最多的荷园。

每年的7月份来此,满塘荷花开放,是观赏摄影的绝佳地点。

在白洋淀文化苑旁有一处小岛上还有《嘎子印象》的情景剧表演,表演以搞笑为主,感兴趣的游客可前去观看。

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交汇处,它以“雄、险、奇、幽”著称,享有世外桃源之美誉。

野三坡是景区群的统称,有峡谷峭壁、高山草甸、溶洞奇观、河流风光等多种风景,各有特色。

主要包括百里峡、龙门天关、鱼谷洞、白草畔四大收费景区,此外还有印象野三坡大型舞蹈表演。

百里峡是野三坡里最不能错过的一个,有很多陡峭��崖壁怪峰,较著名的有“一线天”、“观音石”等景点。

拒马河则是一个娱乐天堂,比较著名的是拒马河溶洞漂流,还可以自带器材来此野餐烧烤。

清西陵是一片丘陵地,周围群峦叠嶂,树茂林密,风景极佳。东有2300多年前的燕下都故城址,西望雄伟的紫荆关,北枕高耸挺拔的永宁山,现抵滔滔东流的易水河。清西陵是清朝帝王两大陵寝之一,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15公里处的永宁山下,离北京120多公里。周界约100公里,面积达800余平方公里。这里北依峰峦叠翠的永宁山,南傍蜿蜒流淌的易水河,古木参天,景态雄伟。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选此为陵址。雍正的陵址本来是选在清东陵九凤朝阳山,但他认为“规模虽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带砂石,实不可用”,因而将原址废掉,命另寻万年吉地”。选陵址者奏称,易县永宁山下是“乾坤聚秀之区,阴阳汇合之所,龙穴砂水,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雍正皇帝览奏后十分高兴,也认为这里“山脉水法,条理详明,洵为上吉之壤”。自此,清各代皇帝便间隔分葬于遵化和易县东、西两大陵墓。西陵自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首建泰陵,至公元1915年光绪的崇陵建成,历经186年,共建有帝陵4座,后陵3座,王公、公主、妃嫔园寝7座,埋葬着雍正、嘉庆、道光、光绪4个皇帝,9个皇后,56个妃嫔及王公、公主等共80人。建筑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共有宫殿1000多间,石雕刻和石建筑100多座,构成了一个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古建筑群。清西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清西陵与清东陵一起,被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清西陵有规模宏大、体系完整的古建筑群,是一处环境幽雅、风景秀丽的游览胜地。在方圆200华里、面积800平方公里的陵区内,有华北地区最大的人工古松林。从建陵开始,清王朝就在永宁山下、易水河畔、陵寝内外,栽植了数以万计的松树,现在这里有古松1.5万株,青松幼柏20余万株,陵区内松柏葱郁,山清水秀,14座陵寝掩映在松林之中,若隐若现,俨然一幅绚丽的山水画。陵区内千余间宫殿建筑和百余座古建筑、古雕刻,气势磅礴。每座陵寝严格遵循清代皇室建陵制度,皇帝陵、皇后陵、王爷陵均采用黄色琉璃瓦盖顶,妃、公主、阿哥园寝均���绿色琉璃瓦盖顶,这些不同的建筑形制,展现出不同的景观和风格。清西陵有帝陵四座:泰陵、昌陵、慕陵、崇陵;后陵三座:泰东陵、昌西陵、慕东陵;妃陵三座。此外,还有怀王陵、公主陵、阿哥陵、王爷陵等共14座,共葬有4个皇帝、9个皇后、56个妃嫔以及王公、公主等76人。西陵周边近200里,外围原有红、青、白三层界桩,每层之间距10里,界桩以外还有官山,不许老百姓涉足。为了加强陵区的管理,设立了一套机构。西陵建设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宫殿千余间,石建筑和石雕百余座,构成了一个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建筑群。众多建筑均有彩画与雕刻,陵区宫殿多施旋子彩画,庙宇牌坊多施和玺彩画,行宫、住宅多施苏式彩画,在陵区雕刻中,为数最多的是龙凤。整个建筑群反映出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发展的高度水平和民族风格的优良传统,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杰出智慧和创造才能,是祖国极其珍贵的文化瑰宝。西陵陵区富有浓郁的园林气息,陵区古松参天,四季常青。在绿色的海洋里,浮现出金光灿烂的琉璃瓦宫殿,春夏之时,绿荫荫的松涛岛语,流水潺潺,季丽如画,是旅游避暑的胜地。西陵的陵园建筑达5万多平方米,共有殿宇千余间,石建筑和石雕百

保定易县有哪些值得去的旅游景点???

1、狼牙山:

AAAA景区。狼牙山坐落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西部的太行山东麓,距县城45公里,因其奇峰林立,峥嵘险峻,状若狼牙而得名。如今,这里既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又是一座国家级森林公园。

早在两千年前的战国时期,“狼山竞秀”就是当时燕国十景之一。

狼牙山揽红色教育与绿色旅游于一身,及爱国主义教育、山岳风光、溶洞、森林浴、三角文化、五大优势于一体,独具特色,是教育健身的的最好游览之地。

2、清西陵:

AAA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西陵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15千米的永宁山下,是我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品种最齐全的清代皇家陵墓群之一,是中国两千年来陵寝建筑艺术最杰出的代表。

在清西陵8300公顷的保护范围上,建有4座皇帝陵,3座皇后陵,4座王爷、公主、阿哥园寝,共14座陵寝和两座附属建筑(永寺福、行宫)。埋葬着雍正、嘉庆、道光、光绪4位皇帝,9位皇后、57位妃嫔、2位王爷、6位阿哥,共计78人。

易县免费旅游景点大全

易县免费旅游景点:

1、清西陵

清西陵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15千米的永宁山下,是我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品种最齐全的清代皇家陵墓群之一,是中国两千年来陵寝建筑艺术最杰出的代表。陵区内矗立着千余间宫殿建筑和百余座石建筑,其建筑形式和规制明显地体现着封建社会典章制度。

2、狼牙山

狼牙山坐落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西部的太行山东麓,距县城45公里,因其奇峰林立,峥嵘险峻,状若狼牙而得名。如今,这里既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又是一座国家级森林公园。作为一处旅游胜地,品位很高。 狼牙山,以八路军五勇士浴血抗击日寇舍身跳崖而闻名于世。

3、泰陵

泰陵坐落于今河北省易县西15km永宁山下的太平峪。是清雍正皇帝的陵墓,其陵寝规模之宏大、体系之完备、建筑之精美,堪称清西陵诸陵之首。雍正帝登基后曾在遵化州九凤朝阳山选定陵址,后因风水原因而废弃,命亲王允祥和两江总督高其倬另觅新址,改选在易州永宁山下,首辟西陵。

4、崇陵

崇陵是光绪皇帝的陵墓,也是我国最后一座帝王陵墓,位于泰陵的东南面约4公里的金龙峪,宣统元年(1909年)破土兴建,民国四年(1915年)竣工。地宫中合葬着光绪帝和他的隆裕皇后叶赫纳喇氏(1868-1913年)。光绪登基时,正值清朝面临内忧外患,一直到1908年光绪皇帝驾崩,陵还未建。

5、道光皇帝陵

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的陵寝,位于昌陵西南15公里处的龙泉峪。内葬宣宗道光皇帝、孝穆成皇后钮枯禄氏、孝慎成皇后佟佳氏、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咸丰皇帝的生母)。慕陵在清东西两陵区中,规制比较特殊,基本上不遵从祖陵制度,简化了清代帝陵原有的一些规制,是清代所有帝陵中规模最小的一座,没有方城和明楼。

易县有什么旅游景点

易县,古称易州,西倚太行山脉,东临冀中平原,因境内有易水而得名.总面积为2534平方公里,总人口为53万人,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境内山川秀丽,特产富饶,自然资源极其丰富,待开发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现已探明的金属和非金属矿藏30多种,尤其“七石一沙”储量最为可观(即金矿石、花岗石、石灰石、白云石、 大理石、蛭石、麦饭石和建筑沙),适宜于矿业和建材业的发展。全县有大、 中、小型水库27座,拒马河、南易水、北易水、中易水、 漕河5条河流横贯全县,丰富的水利、水能资源带来灌溉、水电和水产养殖之利。18. 67万公顷广阔的山场,为林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悠久的历史,秀丽的山川, 清西陵等众多的名胜古迹,构成了特有的旅游资源优势。易县虽属山区,但交通运输十分方便,铁路、公路齐备,京源铁路从北部穿过,高易铁路与京广铁路相连。公路四通八达,京广西线、津同、易保、易定、泥岭、良川等主要干线交汇于县城,乡村公路纵横交错。能源供应充裕,通过对小水电站的开发建设,已形成了既与国家大电网相连、又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的供电网络。该县是全国电气化县之一。通信设施完备,万门程控电话已与全国连网,近年内交换能力将达到3万门以上。易县初步形成了种植业、林果业、畜禽水产养殖业、矿产建材业、机械制造、副食加工、能源工业、工艺美术、建筑业、旅游十大骨干行业。为促进经济发展,该县依据“稳一进二兴三”的战略方针, 科学地制定了《易县国民经济“九五”规划》,规划设计了120万千瓦发电厂、60万吨水泥厂,北方石材基地等几十项重点建设项目。该县成立了项目办、外资办、 招商局及“三区一带”开发管委会等部门及服务机构,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横向联合的若干规定》、 《关于引进人才、技术、项目、资金的若干规定》、《关于外商来易投资的若干规定》等优惠政策。 易县辖8个镇、18个乡、1个民族乡:易州镇、梁格庄镇、西陵镇、裴山镇、塘湖镇、狼牙山镇、良岗镇、紫荆关镇、桥头乡、白马乡、流井乡、高村乡、高陌乡、大龙华乡、安格庄乡、凌云册回族满族乡、西山北乡、尉都乡、独乐乡、七峪乡、富岗乡、坡仓乡、牛岗乡、桥家河乡、甘河净乡、蔡家峪乡、南城司乡。风景名胜荆轲塔又称圣塔院塔,位于易县易州镇荆轲山村西的荆轲山上,是一处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塔始建于辽乾统三年,即公元1103年,明万历年间,清康熙、乾隆年间均进行过修葺,现塔旁还存有记述当时重修状况的石碑,塔东侧原建有圣塔院寺,现仅保留些遗迹,据县志记载,塔西侧土丘为荆轲衣冠冢,荆轲馆也建于此地,这些又给古塔增添了悲壮的故事,美妙的传说。狼牙山览胜.提起狼牙山,人们脑海里自然会浮现出59年前五勇士在此浴血奋战抗击日寇,舎身跳崖的英勇悲壮画面。狼牙山不仅是座英雄的山,而且是座雄奇险峻、景色秀丽的名山。是省级爱国广义教育基地和省级森林公园。狼牙山坐落在易县西部的太行山东麓,距县城45公里处;由五坨三十六峰组成,主峰莲花海拔1105米,西北两面峭壁千仞,令人不寒而栗;东南两面略为低缓,各有一条羊肠小道通往主峰,但“阎王鼻子”、“小鬼脸”等险要之处仍需贴壁而过,令人胆战心惊。登高远眺,群峰林立,峥嵘险峻,状似狼牙,涧峡云雾飘渺,神奇莫测。狼牙山风光绮丽。“郎山竞秀”为古易州十景之一,素有“北方小黄山”之称。漫山遍布苍松翠柏,流泉飞瀑,羊道曲折盘旋,山上有“仙人桥”、“饮虎池”、“拦马墙”、“孙膑洞”和大型天然溶洞群等自然景观。老子道德经幢位于易县城内的龙兴观遗址,1200多看的沦桑。道德经幢,始建于唐开元26年(公元738年)。其时,唐玄宗李隆基认为老子是他的远祖,故亲自为“老子道德经”作注,并刻石立幢经传后世。易县道德经幢体积高大为八角柱体,汉白玉石质,由顶、身、座三部分组成,幢高4.29米,直经90厘米,每面宽40至42厘米不等。由两块大理石衔接雕成。幢身大安竖书“太上玄元皇帝道德经”各面镌刻老子道德经计八十一章,文为苏灵芝所书,其书法潇洒飘逸中有钢筋之力,端雅俊秀中有铁骨之风,笔法流通。在国内现存道藏1845卷中尚无皇帝御注本,此幢高大雄伟保存完好在国内第一,因而,此幢和龙兴观中几统刻由省级上升为国家保护单位,易州道德经幢建筑典朴,雕刻精细、游客至此既可观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赏古代书法之珍品,又可窥古代石刻、建筑之奥秘,增长知识,陶冶精操场紫荆关,位于易县西北45公里的紫荆岭上,秦汉称上谷关,东汉名五阮关,宋、金、称金陂关,元代以后称紫荆关,此关与居庸关、倒马关合称为“内三关”,是我国九大名关之一。紫荆关志原有东、西、南、北四门,南门称为“南天门”,门额题“畿南第一雄关”,现已不存;北门即“河山带励门”保存完好,门额两层。上题“河山带励”下题“紫荆关”,是紫荆关的精华部分;西门,“阳合门”原建有瓮城,现也不��,从关城的整体布局看,是以城内真武山为中心,城墙向四周延伸,形成四个半圆形。大城套着小城,这种独具匠心的建筑布局,进可攻,退可守,具有很高的军事价值。关外城建有三翼墙,以小盘石的瓦窑关的一段城墙保存最好。“万里蜿蜒壁,千峰拥塞门”的紫荆关,是一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年古城燕下都.从易县城乘车向东南行驶8公里,一种奇特的景观便会展现在眼前:在广阔的原野上,一座座高大的黄土丘排列有序,巍峨壮观。这里就是闻名遐迩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燕下都址。燕昭王建黄金台招贤纳士和荆轲南渡易水刺秦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漫步在故城的小道上,二千多年前的瓦当碎片俯首皆是。登上故城中心的武阳台举目远眺,四周高大的建筑群遗址和古墓群尽收眼底,燕下都当年宏伟规模和繁华景象可见一斑。清西陵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15公里的梁各庄西永宁山下。清西陵是清朝皇室的陵墓群之一,在北京以西约120公里处。陵区西依紫荆关,南临易水河,与狼牙山隔水相望。陵区的四周层峦叠嶂,松柏葱茏,景色清幽,十分雅致。清朝的帝陵在关内分为两地,遵化县陵区位于京城以东,称为东陵;易县陵区位于京城以西,称为西陵。

易县旅游景点大全

易县旅游景点:

1、荆轲塔

荆轲塔位于易县易州镇荆轲山村西的荆轲山上,是一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塔始建于辽乾统三年,即公元1103年,明万历年间,清康熙、乾隆年间均进行过修葺,现塔旁还存有记述当时重修状况的石碑,塔东侧原建有圣塔院寺,现仅保留些遗迹,据县志记载,塔西侧土丘为荆轲衣冠冢,荆轲馆也建于此地。

2、狼牙山

狼牙山是座英雄的山,也是是座雄奇险峻、景色秀丽的名山。狼牙山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3、老子道德经

老子道德经位于易县城内的龙兴观遗址,是一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经1200多年的沧桑。道德经幢,始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其时,唐玄宗李隆基认为老子是他的远祖,故亲自为“老子道德经”作注,并刻石立幢经传后世。

4、紫荆关

紫荆关位于易县西北45公里的紫荆岭上,秦汉称上谷关,东汉名五阮关,宋、金、称金陂关,元代以后称紫荆关,此关与居庸关、倒马关合称为“内三关”,是我国九大名关之一。

5、清西陵

清西陵位于河北省易县永宁山下,距北京125公里。清西陵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它是清朝四个皇帝陵、三个皇后陵以及一些王公、公主、妃子园寝的陵墓群。

西陵的陵园建筑达5万多平方米,共有殿宇千余间,石建筑和石雕百余座,是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品种最齐全的清代皇家陵墓群之一,是中国两千年来陵寝建筑艺术最杰出的代表。

6、战国影视城

易县影视城在易县麻屋庄村112国道旁边,易县战国影视城自1997年4月奠基至1998年完成了秦街、燕市、训练场、古作坊、侯爷府、外城墙等为主的一期工程建设,是电影《荆轲刺秦王》的拍摄外景场地。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5573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