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曾氏祠堂

曾氏祠堂位于福州市台江区下杭路,宋代著名文学家曾巩后裔家祠,建于民国20年(1931年)。座北向南,占地面积570平方米,

曾氏祠堂

来长洲曾氏祠堂,看儒家“宗圣”后代在粤发展史

孔子有三千弟子,72贤徒,曾参则是孔子儒学的正宗传人,孔子临终时将其孙子思托付给他,继“至圣”(孔子)、“复圣”(颜回)之后的“宗圣”,说的就是他。

上千年过去,他的后代遍布全国。约900年前,其40代孙“植公”, 从江西吉安县分支迁徙广东南雄。这是曾子后代来广东的开始。

到55代时,世孙“明亮”、“奇峰”于元至顺四年(1333)来到了黄埔长洲。长洲曾氏宗祠就是从这个时候。

上千年的岁月冲刷,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早已内化为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而在其传人身上,很难看到突出的体现。但如果你在长洲村呆上一段时间,似乎又能触碰到曾参“事亲至孝”的那条脉博。

在曾氏祠堂,你能触摸到那种“宗圣”血脉的自豪感。

▲ 曾参画像。

曾参55世孙于元至顺四年来到长洲

长洲四面环水,是珠江的江心岛,与洪圣沙、白兔沙、剑草围等多条江中沙洲成长方形排列,因其形状最长,故名长洲。

长洲,这个远离城中央的地方在清朝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却充当着对外窗口的作用,清末的洋务运动在这里搞得热火朝天。来自世界各国的人在这里交汇,长洲岛被外国人称为黄埔岛、丹麦岛、维多利亚属地等。不少外国人曾在长洲宿艇而居,并在长洲创业,巴斯楼就是夷人旅居长洲的最好印证。柯拜船坞公司是中国第一家外资企业,孕育了中国第一代产业工人。

而这片土地,从约900年前开始,儒家“宗圣”曾参的后代已看上,并定居下来,开村辟土,繁衍至今。

长洲村现为长洲街长洲社区,位于长洲岛的东南部,宋代已有居民。约在900年前,长洲曾姓祖先曾氏40代孙(以曾参为始祖)“植公”,从江西吉安县分支迁徙广东南雄。47世孙“公说”携妻子到广州大东门雅荷塘甜水巷(即今中山四路)谋生。至55世孙“明亮”、“奇峰”于元至顺四年(1333)到长洲。兄弟各自创业,明亮居上庄,奇峰居下庄,目前长洲村有人口3800余人。

长洲村分上庄和下庄两个自然村及洪福市,因头枕青山,面向大海,波澄帆影,景观极佳。上庄的东门楼嵌“武城古道”石匾,印证族人南迁的足迹,西门楼书“道同一贯”四字,铭刻着祖族的渊源。昔日村北土墙环绕,村南砖墙护卫,组成围龙式的客族城堡。下庄的民居散落于东南山坡,成条块状分布,大都有门楼护卫,形成背山面水,游龙护村的气势,霞光瑞气,真是一处风水宝地。

▲ 长洲村古民居。

曾氏宗祠有近500年历史

长洲村上庄曾氏宗祠又叫“明德堂”,有近500年的历史。宗祠保留完好,面阔三间,三进两天井,石基马头墙,船脊花基博古,巍峨耸立,尉为壮观。第一进大门两侧有砖雕大窗,气势恢宏,实为罕见。宗祠东有“拱日”,西有“扶轮”两巷,两边还有厢房和两层式更楼。庞大的古建筑群落共1373平方米。

曾氏宗祠大门匾额书“曾氏宗祠”四个大字,左右对联为:支派远从沂水起;渊源近自吉安来。交待自己宗族的渊源。第二进大堂中央悬“明德堂”木匾,上款为:“道光壬辰仲秋上浣”,下款为:“远卿鲍俊拜书”。 鲍俊是晚清著名诗人、书画家。堂内设四根木金柱,梁枋上之驼峰、斗拱、瓜柱多雕有花草、凤鸟,古色古香的岭南建筑。三进为祖宗神位。

祠堂内墙上的楹联:

曾氏宗祠在1924年9月做过长洲农民协会会址,后来改作“明德小学”,抗日战争时仍坚持上课。日本投降后,黄埔中正中学迁入黄埔军校旧址,明德小学改名为“中正小学”,后复为明德小学、黄埔第十二小学、长洲小学,在宗祠办学至1998年与长洲中心小学合并止。

2001年曾氏宗祠重修,得到海内外曾氏宗亲的热心支持,2002年竣工,现用作老人活动中心和长洲文化站、文体活动及村民喜事筵席场所。每年大年初一,上庄族人都会集中在祠堂吃斋饭,这是上庄村民多年来一直保持着传统习俗。

▲ 族人在祠堂举办元宵敬老活动。

▲ 每年过年,祠堂都会非热闹。

长洲下庄曾经有新旧两座曾氏宗祠

上庄曾氏人口发展得较快,而其他姓氏相对发展较慢。曾氏人口占上庄人口的90%以上,其他姓氏占7%左右。

下庄多姓氏,本来徐姓人口最多,曾、邓、林、倪、卓各姓皆有宗祠。明代以来,下庄各姓大都出外谋生,逐渐以曾姓为大。目前曾姓占下庄人口的60%-70%。

下庄曾氏宗祠有新旧两座。旧宗祠座落下庄善安坊,为三进宗祠。据说该祠原是卓氏宗祠,开村祖奇峰娶卓氏夫人后,卓氏将该宗祠送于曾公。1953年该宗祠曾作番禺县第十二小学分教处,改建后,原貌已失。

下庄新祠堂坐落白兔岗东侧,与上庄明德堂相似。据长者传述,该祠堂建于100多年前,是本村曾百万(原名曾佑)出洋打工时,借了老板款后回乡,洋老板弥留时,将此事告其子,其子误为父欠曾款,在其父死后专程将款送曾。曾得款后,用作公益,建了太公祖祠,并从村中修石路到洪福市。新宗祠于上世纪50年代已拆毁。

------------------------------------------------------

声明:本文编撰推送属非商业行为,如涉及著作权问题,请著作权人或著作权持有人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3461003623@qq.com(本QQ为工作号,不加好友),我们将妥善处理。转载请注明转自“黄埔文化遗产”(ID:hpwhyc)。

倡议|拯救河源曾氏百年宗祠堂联文化,有望得到您的资助!

项目地点: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源西街道办黄子洞村金钩自然村

项 目 背 景

黄子洞曾氏宗祠及其客家围龙屋位于河源市源城区源西街道办黄子洞村金钩自然村,宗祠坐西向东,是河源市区范围内仅存为数不多的客家围龙屋,据《曾氏族谱》记载和当地文物普查员多番考证,该宗祠始建于清朝雍正11年(1733年,癸丑年),迄今已有284年的建筑历史了。这座清代客家围龙屋相对保存完整,是河源市区曾氏宗祠唯一最古老、最完整、楹联堂号最多的古建筑遗存,曾氏后裔曾于2010年斥资重修。如今,河源黄子洞曾氏宗祠的正堂门(大门)和中堂现各留存有一副堂联,分别是:东鲁传经府,南丰修史家;东鲁传经绵世泽,南丰修史振家声。

据《曾氏族谱》记载,孔子的弟子曾参(曾子)后裔,从山东南武城一路南迁散居至福建、湖南、江西、广东等地,其中广东河源黄子洞曾氏宗祠系秀华公当年在源城区(原河源县所在地)立基创业所建。据族谱记载,秀华公的父亲一成于兴宁娶刘氏为妻,生下师市、师城2子后,当年为迫于生计而抛妻别子,南下经商,并客居于河源黄子洞,续娶邓氏为妻,生下秀华公。之后,一成公又离别秀华公母子,继续南下至惠阳地区(现为惠州市)良井镇经商,并再娶范氏为妻,生下学圣、学贤2子,最终客死于惠阳良井。秀华公母子在河源黄子洞定居后,部分后辈子孙复迁紫金县(现为江东新区)古竹镇蓼坑村、榴坑村,至今近300年历史,传承了10余代人。秀华公在河源定居后,当年遵从祖辈遗训和教诲,将先祖曾子和历代先辈千年遗传下来的楹联堂号以及曾氏家训,一并请人雕刻并悬挂在宗祠的多个门楣上,以此激励后人遵纪守法,勤劳致富,奋发有为,为宗族争光、为国家效力,且将这一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在曾氏后裔得到继承并代代相传。宗祠内当年悬挂有众多楹联堂号以及曾氏家训,这也是河源黄子洞百年曾氏宗祠的一大特色。

据曾氏祖辈口口相传,历经数百年的历史沧桑和变迁后,河源黄子洞奠基始祖秀华公留下的曾氏宗祠以及古建筑客家围龙屋一座,除遗存有正堂、中堂的堂联外,因祖屋遭遇长年的风雨侵蚀和年久失修,其余木质制作的楹联和堂号已腐朽散失,据传黄子洞曾氏围龙屋还有以下多幅楹联,一:武城世德,沂水家声;二:南丰世泽,东鲁家声;三:武城世泽,三省家声;四:道承东鲁家声远,业继南丰世泽长。此外还有木质匾额制作现已难以找回的堂号有:三省堂、忠恕堂、追远堂、鲁国堂和武城堂。

上述这些楹联堂号亟需重新雕刻和制作,并悬挂于宗祠和围龙屋相关的住房门楣上,同时对外开放展览,以弘扬曾氏世代传承的好家风。

项 目 预 算

为让百年宗祠楹联堂号文化进一步得到传承和发扬光大,除现有留存的2副楹联外,拟对腐朽坏烂或遗失难以找回的4副(8幅)楹联、1个匾额和5个堂号重新进行雕刻,并邀请知名书法家题写楹联、堂号,由专职师傅雕刻,同时将修复的楹联堂号永久悬挂在曾氏宗祠里,免费提供给当地市民和外地游客观赏。

(附)雕刻修复曾氏宗祠楹联堂号项目预算表:

项 目 执 行 计 划

该项目计划分阶段进行实施。

第一阶段是邀请有资质的建筑专家及文化学者前来现场指导,对修复黄子洞曾氏宗祠楹联堂号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持;

第二阶段是待专家确认后进行修复雕刻其余曾氏留存的楹联和堂号,同时邀请知名书法家题写楹联和堂号;

第三阶段是邀请专业师傅进行雕刻楹联堂号,并悬挂在宗祠内供游人观赏;

第四阶段是做好宣传推介工作,让曾氏楹联堂号这一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得到进一步传播推广和传承。

上图:黄子洞曾氏宗祠在河源市区范围内的地理位置;

图为:河源市区黄子洞曾氏客家围龙屋;

图为:2010年修缮后的曾氏宗祠一景;

图为:曾氏宗祠里的祖牌;

图为:黄子洞曾氏宗祠正堂大门的楹联;

图为:村民在抓紧时间修缮黄子洞曾氏围龙屋;

图为:中国古村之友发起人汤敏(上图举手者)和当地文史研究人员在考察黄子洞曾氏宗祠文化;

图为:围龙屋内的古巷;

图为:曾氏围龙屋因受长年风雨侵蚀,里面的民房墙壁和瓦面破烂不堪,亟待修缮;

图为:河源市区围龙屋内唯一的一株百年古树——苹婆,相传系迁居河源市区的曾姓始祖秀华公所栽;

☛☛☛ 关于我:

我是河源市区曾氏古村客家楹联堂号文化传承中心发起人曾立辉,也是河源市区源西街道办黄子洞村村民。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河源人,我对河源的客家文化尤其是曾氏楹联堂号文化情有独钟。我又是一名厨师,多年来,每当我看到曾氏宗祠里的楹联堂号因无人管理而日渐消失时,心里感到特别的难过和不安,于是我便和黄子洞村金钩自然村村长曾国兴一起有了拯救客家古村曾氏宗祠楹联堂号文化遗产和修复古文物的迫切之心。当然,我也深知,单凭一两个人的财力物力难以完成,需要大家的鼎力支持和帮助。为拯救客家古村曾氏宗祠楹联堂号文化遗产,我呼吁与自己一样热心保护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所有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咱们一起来,更精彩!

(手机号码:138 2780 8777)

↓↓↓ 点击“原文链接”进入倡议募捐页面

更合镇泽河村曾氏祠堂群:薪火传承六百年,血脉相连汇宗亲

GENGHE

更合镇泽河村

高明区更合镇泽河村历史悠久,曾氏血脉在此生活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村中受兴曾公祠、克仁曾公祠、成坚曾公祠、成厚曾公祠四座古建筑祠堂保存完好,并在近年重建了清末损毁的道兴曾公祠。

从受兴、道兴二公到泽河开村,再到如今泽河曾氏有着3000余人,泽河祠堂一直见证着曾氏族人的辉煌历史。泽河祠堂群汇聚了曾氏同姓血脉,是认祖归宗的本源,也是泽河人繁衍生息的起点;既是非遗文化技艺的载体,也是曾氏族人团结一致、奋发图强的力量源泉。

五大祠堂 溯本之源

据《高明县地名志》(1992年出版)记载,泽河原名窄河,由于百坑、新庙坑2条小溪从飞雁山流经村前、汇成一条小河,故名窄河。此处最早是由李姓族人先建村,随后,李姓族人迁出,曾姓族人从顺德勒流锦里坊迁往更楼停步村,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迁至现在的泽河。虽然在清咸丰四年(1854年),村民因土客之争离村,但经过7年的漂泊,曾姓族人又于1861年重返家园。

后来,因“罾”(一种用木棍或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与“曾”谐音,曾姓族人觉得窄河难放罾,大泽就好放罾,又联想到“窄”与“泽”谐音,于是改村名为泽河。经过一代又一代的繁衍生息,曾姓一族在泽河村已生活了663年,如今已有800多户,总人数有3500多人。

成坚曾公祠

人数众多,但心凝聚在一处,是因为相连的血脉。在村中百姓心中,大家都是兄弟姐妹,血脉都是来源于泽河村开村始祖——受兴和道兴。建在村中的受兴曾公祠和道兴曾公祠,可以说是泽河村人繁衍生息的起源。

位于村东南侧的受兴曾公祠,是泽河曾氏族人在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为纪念先祖受兴而建,至今已有126年历史。三间三进,是大宗祠的基本格局,站在门外看去,随即感觉到建筑中显露的恢弘气势。祠堂的青砖墙、花岗岩石板墙脚历经百年风雨,如今依然屹立不倒。2012年1月,受兴曾公祠被列入高明区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而位于村东侧的道兴曾公祠,则是2018年泽河村人择地重建的新祠堂,坐北向南,三间三进格局,深31米,宽16米,属现代仿古建筑。

重建后的道兴曾公祠

除了上述两个祠堂,泽河村还有三间古祠堂。克仁曾公祠位于泽河村西边,始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于2010年8月13日被列入高明区文物保护单位。成坚曾公祠位于泽河村东边,始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2010年8月13日被列入高明区文物保护单位。成厚曾公祠位于村西侧,又名“四世祖祠”,始建于清末,重建于1944年,2012年1月被列入高明区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英才辈出 回馈桑梓

翻开泽河村曾氏谱牒,便能清晰地了解泽河村曾氏的徙居、发展史,以及众多先辈的故事。

“根据谱牒记载,曾姓是春秋鲁国南武城曾子(曾参)的后裔。”泽河村村民曾巨辉介绍,曾子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孔子的弟子之一,也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曾参与编制《论语》、撰写《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

传道受业,仿佛刻在曾氏的基因。历经岁月变迁,泽河曾氏始终留存重视教育的传统。祠堂旁的一众旗杆夹、受兴曾公祠现尚存文物“大学堂”横匾,都是曾氏人在泽河这片土地上教书育人、培养人才的现实佐证。正因如此,泽河村一直以来出现过众多名人名士。

在村民提供的《长子成坚祖子孙名士录》中可以看到,名士录上详细记载着明朝至当代泽河村成坚四世祖后裔系列名士的简历事迹。其中,捐资助学、传道受业的名士为数众多。

成厚曾公祠,又名“四世祖祠”

比如,清朝年间的曾炯高(1820年~1876年),历任多个县的教谕(掌管县教育的官员),当时乡人久经战乱,多人失学,他出资助学并亲自授课,让当时的村民有了继续学习的机会;曾尧宪(生于1843年)是建设受兴曾公祠的负责人,“大学堂”牌匾亦是当时所造,作公祠,同时兼顾教学;曾伯修,1914年留学日本东京法政大学,获硕士学位,一生从事教育工作,历任中小学校长,后来还回到泽河村睿源小学担任教员,将国外先进的知识带回故乡。

作为高明的革命老区村,泽河村还涌现出一批又一批革命先烈。根据记载,泽河村人曾国钧(1895-1928年),1927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任第四联队第一大队长,后由于起义失败转移到香港。1928年1月奉命回广州从事党组织的恢复和重建工作,不幸被捕,是年1月31日就义;曾四,革命烈士,1944年9月在龙尾头茶亭战斗中牺牲。

泽河村中有联曰:“泽藏异宝、河出荣光”。600多年来,每个年代都有泽河村人在历史的洪流中奔腾,却又始终不忘乡土、用心回馈家乡。目前,泽河村仍传承着先辈们的精神,设置奖励助学金,鼓励泽河学子们努力拼搏、为家乡争光。

祠堂开灯 人丁兴旺

和高明很多村一样,每逢春节,泽河村都有迎神开灯仪式。“灯”与“丁”近音,寓意传宗接代、延续香灯、后继有人、开枝散叶,用于庆祝新生儿降临、告知祖先、祈求庇佑。这项传统仪式,如今还是围绕泽河的祠堂来进行。

泽河村人婚庆嫁娶都会在祠堂张贴珲春

“去年生男丁的人家,会凑钱购置一盏大花灯,名为众灯,年初二在祠堂举行开灯仪式。”泽河村村民曾巨辉介绍,除了挂祠堂众灯,每户生男丁的家庭还会在各自的祖屋挂灯。

祠堂挂灯这样的仪式,花灯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品,这让泽河花灯的传统制作技艺得以保留和运用。泽河村挂灯所用的花灯,大多是由该村花灯老艺人曾汉强制作。

曾汉强介绍,泽河村的特色八角花灯起源于清代,“八”寓意着“发”,花灯有3层角,每层有8个角,共有24个角,代表着一年24个节令。每个灯面配木刻印画,灯角用彩纸花及剪纸图案装饰,这些都蕴含着多种祝福的寓意。由于工艺复杂,每个八角灯的制作时间是普通宫灯的2倍以上,因此购买泽河花灯需要提前预订。

新丁芳名会张贴在祠堂内

除了要挂灯外,生男丁的人家还要在祠堂摆灯酒,设宴款待村中父老乡亲。按照习俗,祠堂会按照男丁的出生顺序摆灯酒,每个男丁摆一天。男丁兴旺的时候,春节期间初二到年十五每天都有灯酒宴,春节期间每天都热闹非凡。

正月十六,开灯酒宴全部结束后,隆重的送灯仪式便正式开始。

“父母抱着新生儿,提着花灯从祠堂出发,一路醒狮同行,还有省级非遗保护项目——泽河花鼓调伴奏,整个送灯队伍浩浩荡荡,十分热闹。”泽河村村民曾冠志介绍,队伍一路来到社公庙堂,参拜后将花灯挂到社公庙堂旁边的风水树上,祈求男丁健康成长、平平安安。

送灯完成后,花灯将会被挂到社公庙堂旁边的风水树上

为避免花灯挂在祠堂时被风吹歪,花灯内通常会将一小块砖头用红纸包着放在灯内,俗称“灯春”。完成送灯仪式后,众灯的“灯春”会被保留下来,并在村中祠堂进行竞投。希望来年添丁的村民便会踊跃参与,得到众灯“灯春”的竞投者,相传能获得旺丁福气,庇佑来年添丁。

修葺祠堂 留住乡愁

近日,在泽河村受兴曾公祠,工人们忙于修葺祠堂瓦顶,祠堂的修葺工作正如火如荼进行。

今年11月8日,受兴曾公祠修葺项目正式动工,对祠堂进行全面修葺。实际上,项目的落实并不简单,资金便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但是,泽河村村民个个有钱出钱、有力出力,10万、3万、5千……认捐芳名册上,密密麻麻写满了认捐人和认捐金额,资金很快有了着落。

受兴曾公祠目前正在修葺当中

受兴曾公祠修葺筹建委员会成员曾智材表示,目前项目的各项工作正顺利落实,明年11月,受兴曾公祠修葺工作将全部竣工,届时这座有着上百年历史的老祠堂将焕发新颜。

另一个顺利完成修复的,是道兴曾公祠。据家谱记载,原本泽河建有道兴曾公祠,始建年代不详,因一场大火毁于清末,重建道兴曾公祠是泽河村民的共同愿望。2018年,历经多年筹备,泽河村人终于在村中择地重建道兴曾公祠。

另外,获得修复的还有成厚曾公祠,又名“四世祖祠”。如今,走进公祠,墙上的壁画修旧如旧、栩栩如生。“春暖桃花隔岸红,夏绿荷香满池中。秋风丹桂飘千里,冬雪寒梅伴老松”的诗句,重现了过去祠堂建造时泽河先辈的情趣。

经过修葺后的成厚曾公祠处处焕发新颜

经过修葺后的成厚曾公祠处处焕发新颜

修葺祠堂项目的过程中,村民们所展现出来的团结一致,是泽河村“省身念祖”精神的具体体现。祠堂的存在,让同姓血亲关系不断延续,把整个家族成员联系起来,形成宗族内部的凝聚力和亲和力,最终成为泽河一股团结的力量。

如今,泽河除了五大祠堂外,还新建了西门礼堂和泽河北门文化楼,设有停车场等现代设施,两座建筑的结构符合村中婚庆摆酒等村活动的需求,祠堂则专门承担祭祀等宗族活动仪式。新旧之间相互辅助,不变的是泽河宗亲的同心同德,血脉相连。

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村中又将迎来婚庆喜事,泽河村的新郎新娘将继续遵循习俗,走过村道、来到祠堂、告慰祖先、薪火传承。

来源|佛山日报

编辑|更合发布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5549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