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雷神庙万阁楼

雷神庙万0-明~清西安市莲湖区八一街小学内。

保护范围:万0-及其基址四面外延10米。

雷神庙万阁楼

建设控制地带:八一街小学围墙内。

2003年,雷神庙万0-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命名出自何处?北京火神庙雷神庙历史渊源颇深

最近,武汉的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相继投入使用,给抗击疫情提供了有力保障。这两座医院的命名,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体现了全国人民的美好祝愿。湖北属于古时楚国的领域,在传统民俗文化中,楚人相信自己是火神祝融的后代,火神正好能驱瘟神,同样,在传统文化中,雷神也有灭瘟疫的职责,于是就有了“火神山”和“雷神山”之名。

清末什刹海火神庙东牌楼

在人类早期,因为自然现象难以捉摸,便虚拟出不同的神仙对应着不同的自然现象,同时,人们还建相应的寺庙,用于乞求风调雨顺。这在封建社会,尤为常见。有着两千多年建城史的北京城,自然少不了这些庙宇。如今,北京城里还有多座火神庙以及雷神庙,甚至还有风神庙、云神庙以及雨神庙等建筑。这些庙宇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又展现了怎样的传统文化遗存?

北京城历史上有好几座火神庙,据民国年间《北平庙宇通检》记载,民国初年,只北京城内就有火神庙17处。如今现在保存较完整的有什刹海火神庙、琉璃厂火神庙、古刹火神庙、花市火神庙等。其中,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要数什刹海边上的火神庙。它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那时候北京还叫“幽州”。

当年幽州城的城址,大概在今天的广安门周边一带,而那个时候的火神庙,充其量也就是在幽州城郊区的一座不起眼的小庙。元代兴建大都城,这座火神庙也算是“进城”了——其位置正好位于元大都中轴线上的万宁桥北侧路西,而且其近旁便是通惠河的终点积水潭(什刹海),可谓车水马龙之所。也正是因此,这座曾经不知名的小庙一点点香火繁盛起来。元代至正六年(1346年)曾对这座庙宇进行过修整。从这一点来讲就可以看到,元代时,这座庙的地位远高于唐代。

明代时,这座火神庙可谓是借助着几把火而“火”了起来。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紫禁城用火不慎,将帝后的寝宫乾清宫和坤宁宫彻底烧毁。第二年又一场原因不明的大火从紫禁城归极门(今熙和门)燃起,很快便蔓延至三大殿,最终结果是紫禁城前半部分主体建筑焚毁殆尽。大内连遭大火,令万历皇帝忧心忡忡,为了安慰内心的恐惧与忧愁,万历皇帝决定向神灵“求助”,于是在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一道圣旨命将北安门(地安门)外火德真君庙扩建。

庙宇扩建完毕,皇宫的主体建筑也差一年便告竣了,没想到在天启六年(1626年),火神庙这里竟然出了档子怪事。据《帝京景物略》记载了这样一个“传说”,这一年的五月初六日上午十点钟左右,皇城北安门的几个内侍卫听到后门桥附近“粗细乐先后过者三”,也就是一共有三起儿鼓乐喧天的声音,满脸疑惑的內侍们循声而来,发现声音是源于这座火德真君庙里,推门而入,打开大殿,令人惊呆的场景出现了:只见从殿内冲出来一个巨大的火球,直奔西南方向而去,不一会,火球飞去的方向传来一声巨响,那便是明代历史上有名的一则灾变——王恭厂大爆炸。王恭厂大爆炸是真实发生的事件,但其原因历来是个谜。《帝京景物略》中的这段描述与天启末年政治腐败有很大关系,当时魏阉当权,朝中忠良尽被陷害,于是“虚构”出火神显灵的事件。这体现了人们希望有人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护佑国家的太平。

因为这座火神庙有着悠久的历史,《帝京景物略》中还有不少关于其风物景致的描绘。尤其是火神庙后亭附近临水处,元代曾有一座万春园,是当时考中进士的学子们在参加完皇帝御赐的恩荣宴后与同年们聚会的场所,由于此地临近海子(什刹海),因此也有人把这里比作唐代长安城的曲江池——唐代中举的学子们均在曲江赴宴,之后要同登大雁塔,在塔内将自己的名字题上去。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到这座火神庙游览,在进入主殿火祖殿后,一定要抬起头来看看殿内的八角蟠龙藻井。这座藻井的精美程度,在老北京的民间建筑中极为罕见。

什刹海火神庙主殿里的藻井 张鹏 摄

说起北京的雷神庙,它跟雍正皇帝有密切的关系。

明代时,祭祀雷神的地方,最初是在先农坛,这里是北京的“万神殿”,里面除了雷神,还有风神、雨神、云神、大明神(太阳)、夜明神(月亮)、各路星辰等神仙。那时候皇帝祭天时,要这些神灵的牌位拿到隔壁的天地坛(今天坛)陪祀。到了雍正皇帝在位的时候,他觉得诸多神灵挤在一起,有些不大体面,于是开始兴起一些庙宇单独祭祀这些神仙。

首先建好的是时应宫,这座宫观位于紫光阁之北,始建于雍正元年(1723),奉祀四海、四渎(长江、黄河、淮河、济水)龙王像,是皇帝祈雨的场所。

在时应宫东侧,曾有一处康熙皇帝幼年“避痘处”,康熙皇帝幼年曾罹患天花,因此在这里被强制隔离,最后终于在此战胜天花,因此这里被视为一块福地。雍正元年修建时应宫时,这里本来计划被用作宝亲王弘历(日后的乾隆皇帝)的府邸,但弘历最终还是被雍正皇帝安排住进了紫禁城的乾西五所。因此,康熙“避痘处”则被雍正皇帝改建为一座“雨神庙”。乾隆皇帝即位后又将其改建为喇嘛庙,它就是如今处于封闭管理的福佑寺。

除了上述的两座庙宇之外,雍正帝分别于雍正六年(1728年)、八年、十年先后修建了宣仁庙(祭祀风神)、凝和庙(祭祀云神)和昭显庙(祭祀雷神)。这三座小庙加上雨神庙,如众星拱月般分布在紫禁城周边。后来,人们把故宫附近的真武庙、万寿兴隆寺、静默寺和普度寺加起来,形成了“故宫外八庙”的说法。

奉祀风神、云神和雷神的三座庙宇都是仿照时应宫修建的,而且雍正在给这三座庙宇的名字时也意味深长:雷神庙叫“昭显庙”,其寓意是如雷鸣一般彰显帝王的美德;风神庙则叫“宣仁庙”,寓意为帝王的德化就如春风一般吹到每个角落;云神庙叫“凝和庙”,寓意在于如祥云一般将祥和凝聚起来。

三座庙宇中,昭显庙只剩下一座殿宇和一座影壁墙,且被用作学校;凝和庙则保存完好,用作学校;宣仁庙2008年得以修复,但并不对外开放。

意大利万神殿景点介绍 意大利万神庙

1. 意大利万神庙

意大利标志性建筑有圣伯多禄大教堂、比萨大教堂、斗兽场、圣天使堡、圣马可广场(威尼斯中心广场,一直是威尼斯的政治、宗教和传统节日的公共活动中心)等。

1、圣伯多禄大教堂:由米开朗基罗设计,是位于梵蒂冈的一座天主教宗座圣殿,建于1506年至1626年,为天主教会重要的象征之一。

2、比萨大教堂:意大利罗马式教堂建筑的典型代表。位于意大利比萨。大教堂始建1063年,由雕塑家布斯凯托皮萨谨主持设计。

3、斗兽场:在古代统治者寻欢作乐方面,再没有比罗马帝国的统治者更狂热的了。从共和时期就开始兴建斗兽场,最著名的罗马大斗兽场始建于72年弗拉维王朝到82年提图斯时代才完成。

4、圣天使堡:位于意大利罗马台伯河畔,古罗马地区的最西端,又称哈德良陵墓。有数条桥可通往台伯河西岸,较重要的一是伊曼纽尔二世桥,另一就是前往圣天使堡的著名桥梁。

5、圣马可广场:官方标准译名圣马尔谷广场,又称威尼斯中心广场,一直是威尼斯的政治、宗教和传统节日的公共活动中心。

2. 意大利万神庙穹顶镂空

万神庙的穹顶中央开一个直径8.9米的圆洞,象征着神的世界和人的世界的联系。从圆洞(圆天窗)射来柔和的光,照亮空阔的内部,有一种宗教所特有的气息。

3. 意大利万神庙手绘图

01

安缦酒店

Aman Venice

老北京的“雷神庙”

点击标题下方“凌洲业话”蓝色字体、

古时候的人、相信世间一切都是由神来掌握的,山有山神、河有河神、土有土地,就连堂屋、甚至厕所都有神灵。自然现象就更不例外了,雨有雨神,云有云神,风有风神,打雷、自然也有雷神(可不是美国电影里拿锤子那位)。既然相信神的存在,人们就要进行祭拜。尤其旧社会我们以农耕为主,科技又不发达,说白了要靠天吃饭,所以人们祈求风调雨顺的愿望更加强烈。不光普通百姓要祭拜,就连皇家也要举行祭祀典礼。

其实祭拜云雨风雷的仪式自古就有,明初迁都北京以后,最早在天坛举行,后来改到先农坛,清朝雍正年间在故宫周边又敕建了专门的庙宇。雍正这个人信佛,法号圆明居士,但听说他后来又开始信道,还时常炼丹、祈求长生。所以他对道教仪式也很重视。因此登基之初便在西苑之内、今紫光阁以北建了时应宫,因为是主要用于祈雨,所以也叫雨神庙,其实就是龙王庙。

后来又下谕旨:为答洪庥(xi,保佑的意思),以展朕为民祈福之诚。也就是说:为了表达我为民祈福的诚心,又在皇宫周围修建了风神庙(宣仁庙)和云神庙(凝和庙);云雨风都有了,怎么可能少了雷神庙?雷神庙当然也是俗称,正式的名字叫昭显庙。那么雷神又是谁呢?好像挺多的,按照《山海经海内东经》记载:“雷泽中有雷神,龙身人头,鼓其腹。”而《楚辞》中说:”轩辕主雷雨之神。一曰雷师,丰隆也。“丰隆就跟前两天说的云神是同一个人了。

到后来,各种演义小说中又出现不少,比如《封神演义》中的太师闻仲,就被姜子牙封为“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还有长着翅膀的雷震子,也管打雷。《西游记》中也常出现“雷公电母”的身影。所以后来雷神就不是某位神仙或神将了,而是一个“部门”:雷神部。至于昭显庙供奉的哪位雷神?书上没写,我也不知道。只知道雷神庙位于西城区北长街71号 ,因地处紫禁城之外,所以被列为故宫外八庙之一。

相比于雨神、风神、云神,雷神庙建的最晚,雍正十年(1732)建成(其他三座分别为雍正元年、六年、八年)。庙坐北朝南,外垣门坐西朝东,主要建筑有影壁、山门、钟鼓楼、前殿、中殿、后殿。影壁长22米,高约3.5米,绿琉璃瓦硬山调大脊。山门三间,券门石额书“敕建昭显庙”,为雍正御笔,两旁有八字墙。门内有钟鼓楼。前殿三间,绿琉璃瓦歇山大脊顶。中殿三间,歇山调大脊黄琉璃瓦绿剪边,前有踏步带御路5级,上雕饰二龙戏珠。后殿五间,歇山调大脊,黄琉璃瓦绿剪边,有配殿。

民国时该庙曾作为北京教育会办公地,1925年3月10日至4月15日曾于此召开“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解放后大殿尚保存完好,后改由北长街小学使用。1984年定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如今貌似仅存影壁和后殿。

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5512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