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多福寺

多福寺位于太原市西北24公里处的崛围山之巅,始建于唐贞元二年(公元786年),初名崛围教寺,后改今名。唐人李克用、李存勖(后唐庄宗)父子曾到此礼佛焚香,寺况空前。宋末毁于兵火,明洪武年间重建,后又多次重修。现存山门、钟楼、大雄宝殿、文殊阁、藏经楼、东西垛殿等殿宇7处。大雄宝殿为主殿,规模宏伟,并有壁画84幅与一些塑像,均为明代遗物。唯寺前山巅砖塔,仍是宋代原构。寺内有霜红龛,为明末清初太原著名学者傅山隐居处。寺在山顶小峪之中,缓缓清流,过寺前蜿蜒而下,潺潺作响,极富古刹风趣。

多福寺

寺庙坐北朝南,现存山门、钟楼、大雄宝殿、文殊阁、藏经楼、东西垛殿等殿宇7处。大雄宝殿为主殿,规模宏伟,并有壁画84幅与一些塑像,均为明代遗物。寺内山墙有明代立粉贴金彩绘的佛传壁画84幅,描写释迦牟尼生平事迹,画面生动、色彩艳丽,为明代寺观壁画中的精品。寺内的红叶洞,在二进院藏经楼下,是思想家傅山先生读书处。

2006年5月,多福寺作为明至清时期的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顺德这座800多年历史的古寺,到底是奎福寺还是皈福寺?

很多人都知道,顺德均安有一座古寺叫奎福寺,位于顺德均安均良路星槎路段。始建于南宋乾道(公无1165—1173)年间,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清朝康熙年间,由郭汝诚编写的顺德县志将古寺列入顺德八景之一。不过,据史料记载,均安也有一座叫皈福寺的寺庙。

奎福古寺(摄/“梅山飞哥”)

皈福寺和奎福寺只有一字之差,

粤语读音也比较相似。

那么,应该是奎福寺还是皈福寺呢?

还是,这其实是两所不一样的寺庙呢?

据《顺德县续志》记载:皈福寺在江尾。兴福寺在马宁堡,宋僧无本建。国寿寺在白藤堡。(按龙山亦在国寿寺见《陈志》)善胜寺在云步堡。(有说是普胜寺,估计在现顺峰小学附近,现为观音庙。)

奎福寺在福岸堡枕龟山有岩洞甚深咸丰元年署县事郭汝诚倡修。以上马宁属。

由上可知,奎(kui)福寺在福岸,皈(gui)福寺在江尾,这是两间不同的寺庙,也有可能是皈福寺并入奎福寺,但暂未找到资料。

但现在均安的民众都会叫奎福寺读成皈福寺,也有说法是后山是龟山的缘故。

明清时期,白藤堡属顺德,江尾五堡归马宁都司管辖。志书记载当时马宁都六间寺庙,均安占其四其余两间在马宁。

来源:顺德城市网综合

太原作家说太原青峰塔 多福寺

青峰塔多福寺

作者:王钦

崛围山南北走向,海拔1400米左右,古称“屈围”,今称“崛 山围”。位于太原市西北的汾河西岸呼延村一带,山势磋峨高耸,山峰曲折迂回。南有青峰,北有飞云峰,二峰高峻挺拔,夹一东西走向的深沟,隔沟对峙,势如入山门户。从山顶向下俯视,四周群山如涛似浪,宛转盘旋,形成一个巨大的旋涡,像倒立的喇叭,又如硕大的圆盘,“崛围山”之名由此而来。

崛围山山峦叠翠,春日山花竞放,秋来红叶满山。尤其是秋菊绽黄、白露结霜的晚秋季节,片片红叶在坡、梁、沟、岔间卷起了层层的红色浪涛,漫山遍野,煞是好看。山顶建有青峰塔和多福寺,“崛围红叶”是旧阳曲八景之一。

登崛围山要从呼延村村委一直向西,沿“珍珠坡”弓背环绕而行。“珍珠坡”原是僧人和信士礼佛的岩石古道。现砌成多级石磴,是游人从山下登坡游山的最佳路线。山顶有六角七层舍利风水宝塔,曰“青峰塔”。青峰塔屹立崛围山顶,塔高约8米,共七层,穿云破雾,拔地而起,初建于宋,清代曾重修,为砖石仿楼阁式建筑,凭山俯瞰汾水,气势雄伟壮观。青峰塔脚下,崛围山每到秋季满山红叶呈朱紫色,故有“崛围红叶”之说。站在塔基上东望,晋阳大地尽收眼底;西眺,古松苍相分列南北山坡,“南松北柏”是崛围奇观之一。

清道光《阳曲县志》记载,多福古刹建于塔下沟壑之中,东与山下的呼延相望,西与庄头紧邻。多福寺寺名由来已久,清道光《阳曲县志》记载;“呼延村崛围寺,在崛围山下,唐贞元二年(786)建。”“山上有多福寺,即古崛围教寺。明宏(弘)治(1488-1505)年间改多福,而山下寺道传崛围名也”。后来,正名为多福寺。寺名多福是因为崛围山周围山上山下各村村民希望神佛多多赐福而取。

寺院初建年代不详。寺院规模宏大,壮丽可观。缓缓清澈,绕寺前蜿蜓而下,潺潺作响,及富古刹风趣。寺内现存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石碑有“栋宇远迈汉唐”的记载。清道光《阳曲县志》载:“晋王李克用与子存勖焚香刻石题名于此,即山上寺也。”据此可知,最晚在唐代已有此寺。关于建寺经过,当地传说,唐朝时南方二僧人来此,从汾河担水建寺,感动了文殊菩萨,菩萨赐水,寺院才得以建成。此即史载的“阗、黎(僧)汲水于汾”的故事,这一传说,可作为寺院建于唐代的佐证。现存建筑重建于明洪武(1368-1398)年间,寺内大钟为明天顺三年(1459)九月铸造。寺院座北向南,殿台楼阁为砖瓦木石结构。原来建筑规模宏大,布局别致,称为“真三院”,前后左右看皆为三院,即三三九院。中三院由南至北依次有文殊殿(阁)黎阁、千佛殿三大建筑。前后院有东西配殿。后院有植于唐代的千年牡丹,牡丹后来被盗掘。东院为僧尼生活区,主要建筑有不砌容洞一一红叶洞和洞顶的藏经楼。西院主要建筑为龙龙王殿,殿前有井名“龙潭”,井水清测甘甜。笔者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来此,井水距地面也就一个扁担长度,取水很是方便。

多福寺历史上住持僧由五台山派遣,寺院佛事不断,香火兴旺。每年农历六月六日,呼延村于此举行“淋羊”祭神盛会,各村的善男信女常来此拜佛祈福。抗日战争爆发后寺院遭劫,主要建筑千佛殿被日机炸毁,众多的殿堂也因年久失修而陆续倒塌。上世纪60年代初,政府拨款对未塌毁的主要建筑进行了修缮,80年代初重建了钟楼,增建了鼓楼。现存旧建筑仅有山门、文殊殿、阁、红叶洞、藏经楼和龙王殿。此外寺院东100米处的悬崖(飞云峰南侧)上有尼姑院傍崖凿洞,石房3间,垒石高达数丈为墙,成一小院原为尼姑居住处,现小院尚存。

多福寺夏日气候凉爽。“萧然清凉界也”,“自北魏而下的为栖真之所”,“真无上著提之境”,文人雅土常作登山游或隐居于此。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书画家、名医傅山数寺院对面南山松林中的“青羊庵”隐居,现在这里已经成为省城居民的休闲、健身之地。

福建这个800多年的悬空古寺,一根柱子撑起一座寺庙,名扬四海

福建泰宁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景观最丰富、海拔最高的丹霞地貌景区之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塑造了这里神奇灵秀的山峰石柱和丹霞洞穴。今天说的就是隐藏在天然洞穴中的甘露岩寺。

甘露岩寺

甘露岩寺位于福建省泰宁县境内,建在峭壁上一处80余米高的天然洞穴中距今已有850多年的历史。

甘露岩寺是中国两座神奇的悬空寺之一。据考证,十二世纪时日本名僧重源法师曾三度入闽考察,学习甘露岩寺的建筑工艺,回国后重建了举世闻名的奈良东大佛殿。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神奇的悬空古寺:

一根柱子撑起一座寺庙,原理就是采取“一柱插地,不假片瓦”的独特结构建筑,因此是海内外久负盛名的岩寺之一。

南宋绍兴16年,有一位云游的僧人看中了这个岩洞,便四处求人资助,筹划在岩中建寺。木匠们顺着各种地势,建造一柱撑地地独支楼阁的办法,古寺也因此名扬四海。

甘露岩寺的建筑虽然不及平地上建起的佛殿宏伟壮观,但是它的施工难度更大,构思更巧,可媲美山西的悬空寺。

整个寺庙不需要钉子,其建筑工艺如此精湛,并将其与“T”形拱门连接起来精湛的建筑技术和巧妙的设计是中国建筑史上的杰作。

一根大柱子落地,支撑着四个巴黎展馆。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屋顶不需要瓷砖,所有的建筑都是木制的,由四部分组成:上殿、海市蜃楼、观音阁和南安阁。

洞穴的上部和下部是砾岩,中间层是砂岩,寺庙中的岩石层被过滤掉,渗出的泉水像露水一样甘甜,被称为龙泉,所以寺庙被称为甘露岩庙。

对于生活在800多年前的古人,要在这样险峻的地势建造出一座寺庙绝非易事,这样奇特的建筑你愿意去游览吗?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5499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