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光岳楼

光岳楼,亦称“余木楼”、“鼓楼”、“东昌楼”,位于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古城中央,始建于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在《中国名楼》站台票纪念册中,光岳楼与鹳雀楼、黄鹤楼、岳阳楼、太白楼、滕王阁、蓬莱阁、镇江楼、甲秀楼、大观楼共同组成中国十大名楼。

光岳楼为中国既古老又雄伟的木构楼阁,是宋元建筑向明清建筑过渡的代表作,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有着重要地位。1988年光岳楼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享有“虽黄鹤、岳阳亦当望拜”之誉。

光岳楼

建造背景

明王朝建立初期,北方的局势很不稳定。为了防御蒙古族统治集团复辟,平山卫指挥佥事陈镛,从明洪武二年到五年,将筑土城改筑为砖城。为“严更漏而窥敌望远”,报时报警,又用修城余木,建造了一座高达百尺的更鼓楼,故初名“余木楼”。又因此楼有鼓声报时,人们也称之为“鼓楼”。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知府杨能在维修该楼时,因地而名,称之为“东昌楼”。明弘治九年(1496),吏部考工员外郎李赞过东昌,访太守金天锡,共登此楼,对该楼赞叹不已,“因叹斯楼,天下所无。虽黄鹤、岳阳亦当望拜。乃今百年矣,尚寞落无名称,不亦屈乎?因与天锡评命之曰‘光岳楼’,取其近鲁有光于岱岳也。”此后,历代重修碑记中,一直沿用“光岳楼”。

建筑风貌

光岳楼为四重檐十字脊过街式楼阁,通高33米,由墩台和4层主楼组成。

墩台为砖石砌成的正4棱台,高9.38米。底边边长34.43米,上缘边长31.93米,总占地1185.42平方米,向上渐有收分。台体的东、西、南、北四面中部,各设有一半券形拱门,券至台中心处成十字交叉拱。四拱门相同,均面宽5.76米,拱脚直高2.90米,矢高2.88米,券上方砌门额,南曰“文明”,北曰“武定”,东曰“太平”,西曰“兴礼”。台顶边砌迭涩出檐砖三皮,上筑女墙,墙高1.12米,厚0.45米,楼以南向为尊。南向拱门两侧各开一小拱门,形制与中间拱门相似,东侧小门门额用青石刻成,上 书-“凤城仙阙”,西侧刻有“阆苑瀛洲”,分别由安跃拨和朱续罩题写。据史料记载,安跃拨、朱续罩均为清代人士,由此可知,此二匾额均为后来维修光岳楼时所加刻。西门为假门,只存形式,以求和东门相称。东门则是登楼的唯一通道,门宽3.14米,拱角直高1.75米,矢高1.57米。拱门内又另砌小券,门洞宽1.86米。门内为一方室,东设踏跺,升4级至梯台。楼台南壁设有一小窗,供通风采光之用,北转升37级至平台,再升15级达台面,共计56级。梯井口上筑一敞轩,以防雨水侵入。其建筑年代,似为清乾隆年间。其位置恰在楼东之中轴线上,由于东门为主要大道,增其建筑以为标志。敞轩面阔5间,进深3间。明间、次间面阔皆2.30米,梢间仅0.67米。梯井口占明、次3间。梢间形成一周敞廊,柱间设槛墙,安吴王靠,可供登楼时休息之用。敞轩不施斗拱,单檐歇山卷棚顶,轻巧明快。在敞轩梯口处挂有当代书法名家启功所题写的“共登青云梯”木刻匾额,字体清秀,笔力遒劲。台面墁砌,绕以女墙,东西两侧设有排水道。

四层主楼筑于高台之上,全为木结构,方形带廊,高24米,共有金柱192根,斗拱200朵。第一层楼,地面比台面略高,呈正方形,四周砌以条石,面阔进深皆7间,明间面阔特大,为4.05米,次间、梢间较明间为小,自2.79米到2.90米不等。尽间面阔最小,自1.75米到1.89米不等,系楼身之回廊。楼本身平面面阔进深皆5间,用内外双槽柱,外加围廊,结构清爽明了。楼身檐柱一周共20根,直径0.60米,全部包于厚达1.34米的砖墙内。墙表面饰红垩,内侧无粉饰,露清水砖墙。每面明间设板门两扇,无门饰。冠门簪4个,中为菱形,两侧为圆形。楼面两次间开窗。内槽金柱共计12根,直径亦0.60米,髹黑漆。一楼门内北面,在明间檐柱与金柱穿插枋上设鲁班神龛。龛内设塑鲁班神像,左右设小梯可供升降。龛上方悬挂一“巧夺天工”木质匾额。白底黑字,为溥杰所题,龛左右金柱上,木刻有原聊城县长孙桐峰撰文,蒋维崧重书的楹联一副:“泰山东峙,黄河西临,岳色涛色,凭栏把酒无限好,丛台射书,微分明志,人杰地灵,登楼怀古有余馨。”在一楼的东南门额上,各悬有木刻横匾一方,东为“泰岱东来做翠屏”,南为“宇宙文衡”。

第二层面阔进深仍为7间,而尽间尺寸更小,自1.16米至1.26米不等,实际上尽间系回廊,亦即平座部分。该层于4面明间辟门,为直3道格门,两侧为方眼格窗,东西两次间为梯井通上下层。金柱一周内以板壁围成一长方形室,其中又分为大、小间。南向中间辟门,左右开圆窗。仰视之上为空井,可见4层梁架。此室过去为供“文昌帝君”之用,故名文昌阁。据说,乾隆皇帝7次下江南,6次东巡,9次过东昌府,5次登光岳楼。并多次住在文昌阁内,曾先后为光岳楼赋诗13首。因此文昌阁也名“乾隆行宫”。文昌阁门两侧,有著名史学家、书法家丰子恺题写的藏头楹联一副:“光前垂后劳动人民智慧无极;岳峻楼高伟大祖国文物永昌。”二楼四面檐下各悬挂四方木质长3米,高1.4米的匾额。南面檐下悬有:“神光钟暎”匾,为清康熙皇帝所题,边缘装饰有龙纹、玉玺,蓝底金字。北檐下悬有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郭沫若为纪念光岳楼落成600周年而于1974年题写的“光岳楼”匾,白底黑字,气势磅礴。东面檐下悬“太平楼阁”匾,为清康熙六十年(1721)“字压天下”的聊城籍状元邓钟岳所题。在西檐下,悬有“就日瞻云”匾,白底黑字,为清代史学家解岗题。由二楼两侧梯道升16级台阶到达第三层楼面。

第三层系暗层,实际是楼的结构层。利用横木穿插,梁枋扣合,将自下直贯而上的12根金柱和20根檐柱从上端构成一个整体,使之更加牢固和稳定,故三层也是楼的主要框架。该层面阔进深皆5间。金柱与檐柱之间上端是梁架,与第二层贯通,所以暗层实仅3间。“当心间”即楼之正中为空井,四周置栏杆。柱顶设有显著卷刹。此例与宋《营造法式》相符。外檐拱科相连、梁柱相交,枋木相穿,结构紧凑而疏密得体,使建筑学、美学、力学、工艺学等在这座楼上得以充分体现。第三层东次间由北向南上13级台阶抵第四层。

第四层为楼的最高层,共有柱28根,面阔进深皆3间,平面正方形,较其下诸层骤然缩小。明间面阔5.66米,大于其它各层明间,目的是为十字脊加长,提高光岳楼的重心,使之在外观上更加雄伟。明间设窗6扇,次间装冰纹圆窗。中间为空井,四周设栏杆。屋顶为十字顶,顶下正中悬垂莲柱,以八道斜脊分别置于三架梁及抹角梁之上。楼脊为歇山十字脊,脊顶正中装有一座高3米,直径1.5米的透花铁葫芦。

建筑特点

光岳楼虽几经重修,其建筑构件,大部分仍是初建时的原物,基本保持了原来的面貌,是明初建筑的重要遗物,许多地方保留了宋元风格。

以形式而论,砖台、重檐、十字脊内部置空井等,仍袭宋元楼阁遗制;细部以柱础言,从明洪武初所建南京宫殿已开始用古镜式,此楼仍用宋元以来的覆盆式;就结构来讲,柱之侧角升起,楼置暗层,内外等高双槽柱列,斗拱疏朗配置,以及柱头科斗口未加宽等,也都上承唐宋以来的传统做法,同时也与其它明初建筑有若干相似之处,开“官式”建筑之始。

该楼采用的是主体结构与附加结构相结合的方法,内以32根通天直上的内外槽柱构成楼的主体,外以一楼围廊和二楼平座构成楼的保护层。外层结构虽易损坏,也易维修更换。围廊和平座虽已重修多次,而主体结构却一直未动过。第二层以上中央是空井,前后内柱无法用梁穿越,因而采用了硕大抹角梁,井字梁,层层环绕迭架,前后左右搭连构结。通过木迭木、木扣木、木跨木、木连木,形成一个牢固稳定的整体。而且楼的形体统一而有变化,有着许多微妙独到之处。四层檐口的处理各不相同。一层宏敞,二层低下,三层深远,四层舒展,整个形体避免了机械式斜切直线,使人感到高大而秀丽。

附属文物

光岳楼有石碑7通,横条壁碑15方。7通石碑分别立于一楼廊下四周,其中南面3通,东面2通,北面2通。7通石碑中有乾隆帝御诗碑一通。重修光岳楼记事碑6通中,各有清代开国状元傅以渐书丹、海源阁创建人物杨以增撰文石碑1通。15方壁碑分别嵌于一楼四周内外墙壁上,除有3方重修光岳楼记事碑外,其余均为咏颂光岳楼的诗赋碑。

历史文化

光岳楼是聊城文明古老的象征,明清两代,京杭大运河为南北交通大动脉,沿河过往的帝王将相,文人学士多都登临此楼,凭栏咏月,作诗赋词。《东昌府志》、《聊城县志》及现存碑刻中就记载了120篇咏赞光岳楼的诗文。清康熙四次登楼,并题写“神光锺瑛”匾,乾隆皇帝九过东昌,六登光岳楼,并题匾赋诗,将光岳楼列为南巡三十六行宫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光岳楼受到国家高度重视。罗哲文、陈从周、郑孝燮、祁英涛等古建专家多次来聊考察,给予很高评价,舒同、启功、溥杰、郭沫若等许多名家先后为光岳楼题写了匾额和楹联。光岳楼至今流传着关于鲁班帮忙建楼的传说。光岳楼是中国古代建筑宝库中的瑰宝。1956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6月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点位置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古城中央

岳阳楼在哪个省 岳阳楼在哪


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地理位置好,下可以看洞庭湖,前面可以望君山,自古就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岳阳楼总面积1300多平方公里,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它以岳阳楼景区为核心,包括古城区、君山、南湖、团湖、芭蕉湖、汩罗江、铁山水库、福寿山、黄盖湖等九个景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北宋范仲淹的名作《岳阳楼记》,让这座洞庭湖畔的名楼,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地方。岳阳楼的楼顶形式非常独特,采用了古代将军头盔式的顶式结构,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岳阳楼景点有多少公里 岳阳楼景区景点

1. 岳阳楼景区景点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洞庭北路,地处岳阳古城西门城墙之上,紧靠洞庭湖畔,下瞰洞庭,前望君山;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历代屡加重修,现存建筑沿袭清光绪六年(1880年)重建时的形制与格局;因北宋滕宗谅重修岳阳楼,邀好友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使得岳阳楼著称于世。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之一,世称"天下第一楼"。

2. 岳阳楼周围的相关景点

岳阳楼临洞庭湖,耸立在岳阳古城墙边,始建于唐代。据《三国志》记载,岳阳楼是三国时东吴将领鲁肃训练水兵时建筑的阅兵台,是洞庭湖地区的咽喉要地。

唐代开元年间兴建岳阳楼,构造雄伟,风景如画,一向为游览胜地,宋代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一文,“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描写的是在岳阳楼上所见景色,动人心魄,引人神往。文中还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

3. 岳阳楼景区有哪些景点

岳阳楼好玩的景点有:汨罗江、屈子祠、岳阳南湖、汴河街、巴陵广场、岳阳圣安寺。

4. 岳阳楼景区景点照片

【湖南岳阳洞庭湖旅游度假区】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云梦路与常山路交叉口南100米。南湖是国家级岳阳楼洞庭湖风景名胜区的主景区之一,总面积12km。南湖及其滨水地带荟萃众多文物古迹,蕴含悠久的人文景观和生动的民俗风情。

南湖有远古的天灯(航标灯),有建于宋代的三眼桥、明代的“五里三尚书”墓址、南津古渡等十大古迹。

5. 岳阳楼旅游景点

岳阳北枕万里长江,南临浩瀚洞庭;市区自然风景当属洞庭湖和长江,乘船游,自北向南沿岸有三江口、三座洞庭大桥、岳阳楼、君山岛、扁山等风景点,市��区还有南湖及周边群山、荷花公园赏荷花摘莲蓬、芭蕉湖垂钓、金鹗山公园、天井山公园等休闲观光处;下面市县比较出名的有屈子祠、汨罗江、张谷英村、新墙河、五尖山、石牛寨、幕阜山、鹤龙湖、左宗棠故居以及其他一些风景点等等

6. 岳阳楼风景名胜区

岳阳楼位于岳阳古城西北角,西向烟波浩淼的洞庭湖,距30里水路,与君山相望。

东临洞庭路,过马路再向东南,300米左右便是三国名将鲁肃的坟墓。北面是九华山和岳阳市一中。这里像是被洞庭涛声和街市的喧闹所夹着的一个幽静的小岛。如果你在岳阳火车站下车,想来游览岳阳楼,步行的线路最好是这样:出了车站,对直有一条街叫先锋路,顺街西行,500米左右遇到一条南北向的街道,你便顺右手转弯,一直向北去,经过塔前街,羊X街、天岳山,洞庭南路而至北路,共约两公里,便到了岳阳楼。若是坐公共汽车,更加方便,在火车站搭上二路车,经过四站即到。

7. 岳阳楼景区景点行程游览线路

游览1-2小时即可,景区不大,除了滕王阁这栋建筑没有其他看点。从进入景区到出来一小时。 在三大名楼中,岳阳楼和黄鹤楼都是5A景区,滕王阁是4A景区。景区的设施和看点比前两者略差一些。整个楼也是在原址上新建起来的。濒临赣江,楼体可以参观的层数是六层,有三层有回廊,可以观景。也有电梯可以直通楼顶,不过电梯是收费的。在滕王阁顶层眺望赣江和南昌江对岸的新区,视角非常好。

8. 岳阳楼区的景点

有以下景点:

【岳阳楼】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北宋范仲淹的名作《岳阳楼记》抒发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情怀,也让这座洞庭湖畔的名楼成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地方。历代还有孟浩然、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等文人墨客来到这里留下了很多佳作。如今,当你登上三层高楼顶,凭栏眺望,眼前是烟波浩渺的八百里洞庭湖水,耳边不由自主的回荡起那些千古佳句。

【洞庭湖】

是远古时代云梦泽的遗迹,它的湖面十分宽广,自古就有“八百里洞庭”之说。虽然现在它的面积比以前已经小了一倍,但它仍是全国第二大淡水湖泊,烟波浩淼、水天一色。

【石牛寨地质公园】

寨丹霞山多呈馒头状、牛背状、丹霞球状,风化地貌明显,在我国丹霞地貌中独树一帜,属国家地质遗址景观。石牛村风光无限,村下的景色是人。这是一个由奇石、怪峰、怪洞组成的岩石世界。它是奇妙的,多彩的和美丽的。有52多种野生动植物,如穿山甲、扁胸龟等。

9. 岳阳楼周边景点

可以坐船去君山 可以在汴河街逛一下 鱼都的鱼不错 尤其有一家 生意特别好 还有可以在洞庭湖风光带散步

10. 岳阳楼景区景点导游词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古城西门城墙之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与湖北武昌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1988年1月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岳阳楼主楼高19.42米,进深14.54米,宽17.42米,为三层、四柱、飞檐、盔顶、纯木结构。楼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贯楼顶,周围绕以廊、枋、椽、檩互相榫合,结为整体。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盔顶建筑。

岳阳楼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三国时,东吴大将鲁肃奉命镇守巴丘,操练水军,在洞庭湖接长江的险要地段建筑了巴丘古城。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鲁肃在巴陵山上修筑了阅军楼,用以训练和指挥水师。阅军楼临岸而立,登临可观望洞庭全景,湖中一帆一波皆可尽收眼底,气势非同凡响,这座阅军楼就是岳阳楼的前身。

滕子京被贬至岳州,当时的岳阳楼已坍塌,滕子京于庆历五年在广大民众的支持下重建了岳阳楼。楼台落成,滕子京又委人画了一幅《洞庭晚秋图》和一封求记书寄给当时的大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范仲淹,请他为楼作记。当时范仲淹正被贬到河南邓州戌边,见其书信后写下了《岳阳楼记》。

岳阳楼的建筑特色,岳阳楼为四柱三层,飞檐、盔顶、纯木结构,楼全楼高达25.35米,平面呈长方形,宽17.2米,进深15.6米,占地251平方米。中部以四根直径50厘米的楠木大柱直贯楼顶,承载楼体的大部分重量。再用12根圆木柱子支撑2楼,外以12根梓木檐柱,顶起飞檐。彼此牵制,结为整体,全楼梁、柱、檩、椽全靠榫头衔接,相互咬合。

岳阳楼景点介绍150字 - 关于岳阳楼的介绍文150字左右

1. 关于岳阳楼的介绍文150字左右

岳阳楼耸立在湖南省岳阳市西门城头、紧靠洞庭湖畔。 岳阳楼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其前身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西晋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中唐李白赋诗之后,始称“岳阳楼”。此时的巴陵城已改为岳阳城,巴陵城楼也随之称为岳阳楼了。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在此登览胜境,凭栏抒怀,并记之于文,咏之于诗,形之于画,工艺美术家亦多以岳阳楼为题材刻画洞庭景物,使岳阳楼成为艺术创作中被反复描摹、久写不衰的一个主题。登岳阳楼可浏览八百里洞庭湖的湖光山色。

2. 关于岳阳楼的介绍文150字左右作文

岳阳城市形象广告语、宣传语

  1、八百里洞庭山水,两千年魅力岳阳。

  2、八百里洞庭山水,三千年岳阳醉美。

  3、八百里锦绣洞庭,三千年魅力岳阳。

  4、百里洞庭生烟波,千年古楼观天下。

  5、长江万里,我只在岳阳这里。

  6、长江与湘江相恋的地方——岳阳。

  7、楚风楚韵古巴陵,灵山灵水新岳阳。

  8、传承忧乐正能量,共建美丽新岳阳。

  9、大美洞庭,大爱岳阳。

  10、大美洞庭,天下岳阳。

  11、洞庭湖风光无限,岳阳楼精彩有约。

  12、洞庭湖观鸟,岳阳楼吟诗。

  13、洞庭湖广,岳阳楼高。

  14、洞庭湖请柬,岳阳楼名片。

  15、洞庭明珠,魅力岳阳。

  16、洞庭请柬,潇湘封面。

  17、洞庭生态画卷,忧乐文化摇篮。

  18、洞庭生烟波,古楼观天下

  19、洞庭鱼米香,岳阳好风光

  20、洞庭与长江约会,岳阳与天下同行。

  21、读岳阳楼记,听洞庭湖歌。

  22、多情潇湘,醉美岳阳。

  23、风情巴陵,诗画岳阳。

  24、观山观水观名楼,品人品文品岳阳。

  25、浩渺(淼)洞庭水(湖),忧乐岳阳楼。

  26、湖光山色巴陵郡,政通人和岳阳城。

  27、湖是一幅画,楼是一首诗。

  28、湖湘封面,天下岳阳。

  29、湖湘人文圣地,洞庭山水明珠。

  30、湖湘神韵,魅力岳阳。

3. 岳阳楼简介50字以内

岳阳楼位于岳阳洞庭北路,西面是浩瀚的洞庭湖,站在岳阳楼上可以看见苍翠繁茂的植被,还可以看见水天一色的洞庭湖。

4. 介绍岳阳楼记150字

岳阳楼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其前身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西晋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中唐李白赋诗之后,始称“岳阳楼”.此时的巴陵城已改为岳阳城,巴陵城楼也随之称为岳阳楼了.北宋范仲淹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更使岳阳楼著称于世.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在此登览胜境,凭栏抒怀,并记之于文,咏之于诗,形之于画,工艺美术家亦多以岳阳楼为题材刻画洞庭景物,使岳阳楼成为艺术创作中被反复描摹、久写不衰的一个主题.

5. 岳阳楼简介80字左右

1、岳阳楼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它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昌的黄鹤楼、山东蓬莱的蓬莱阁同享“中国四大名楼”美誉。自唐宋以来,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等迁客骚人相继登楼览胜,写下了许多不朽的篇章,从而使岳阳楼声名日盛,雄视千古。楼内有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木雕板。

2、君山 君山,古称湘山、洞庭山、有缘山,传为神仙洞府之庭,因帝(舜)之二女居之而得名。君山位于岳阳市区西南15公里的东洞庭湖中,素以“集���撮胜”之地著称,是中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在岳阳楼下边有船与之通行。

3、洞庭湖 古称云梦泽,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跨湘鄂两省,面积2280平方公里。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碧波万顷,浩无涯际,素以气象万千、美丽富饶闻名天下。

4、南湖公园 岳阳市南湖公园就位于南湖北岸,面积12.21公顷,该园的西面是被定为国际龙舟赛场的麦子港。水陆交通方便,风景秀丽宜人 其他的景点就没什么好玩的了。特色小吃没有,但岳阳的菜味道还好。

6. 关于岳阳楼的介绍文150字左右怎么写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于北宋庆历六年(

1

046

年)九月十五日为重修岳阳楼写的。其中的诗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是较为出名和引用较多的句子。

文章通过对洞庭湖的侧面描写衬托

岳阳楼。

滕子京是被诬陷擅自动用官钱而被贬的,

范仲淹正是借作记之机,

含蓄规劝他要

“不

以物喜,不以己悲”

,试图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

精神感染老友。这是本文命意之所在,也决定了文章叙议结合的风格。

《岳阳楼记》超越了

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

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

7. 岳阳楼简介150字

岳阳楼位于岳阳古城西北角,西向烟波浩淼的洞庭湖,距30里水路,与君山相望。

东临洞庭路,过马路再向东南,300米左右便是三国名将鲁肃的坟墓。北面是九华山和岳阳市一中。这里像是被洞庭涛声和街市的喧闹所夹着的一个幽静的小岛。如果你在岳阳火车站下车,想来游览岳阳楼,步行的线路最好是这样:出了车站,对直有一条街叫先锋路,顺街西行,500米左右遇到一条南北向的街道,你便顺右手转弯,一直向北去,经过塔前街,羊X街、天岳山,洞庭南路而至北路,共约两公里,便到了岳阳楼。若是坐公共汽车,更加方便,在火车站搭上二路车,经过四站即到。

8. 岳阳楼简介50字根据文章内容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古城西门城墙之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与湖北武昌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1988年1月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岳阳楼主楼高19.42米,进深14.54米,宽17.42米,为三层、四柱、飞檐、盔顶、纯木结构。楼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贯楼顶,周围绕以廊、枋、椽、檩互相榫合,结为整体。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盔顶建筑。

岳阳楼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三国时,东吴大将鲁肃奉命镇守巴丘,操练水军,在洞庭湖接长江的险要地段建筑了巴丘古城。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鲁肃在巴陵山上修筑了阅军楼,用以训练和指挥水师。阅军楼临岸而立,登临可观望洞庭全景,湖中一帆一波皆可尽收眼底,气势非同凡响,这座阅军楼就是岳阳楼的前身。

滕子京被贬至岳州,当时的岳阳楼已坍塌,滕子京于庆历五年在广大民众的支持下重建了岳阳楼。楼台落成,滕子京又委人画了一幅《洞庭晚秋图》和一封求记书寄给当时的大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范仲淹,请他为楼作记。当时范仲淹正被贬到河南邓州戌边,见其书信后写下���《岳阳楼记》。

岳阳楼的建筑特色,岳阳楼为四柱三层,飞檐、盔顶、纯木结构,楼全楼高达25.35米,平面呈长方形,宽17.2米,进深15.6米,占地251平方米。中部以四根直径50厘米的楠木大柱直贯楼顶,承载楼体的大部分重量。再用12根圆木柱子支撑2楼,外以12根梓木檐柱,顶起飞檐。彼此牵制,结为整体,全楼梁、柱、檩、椽全靠榫头衔接,相互咬合。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5474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