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兴庆宫公园

兴庆宫公园是在唐兴庆宫遗址上修建起来的文化遗址公园,位于西安市东门外咸宁西路北,占地面积780亩,其中湖面150亩,是西安市最大的城市公园。

兴庆宫,唐长安城三大宫殿区之一。位于长安外廓东城春明门北侧隆庆坊。武则天大足元年(701年)李隆基从幸西京,赐与其兄弟五人宅于此,称“五王子宅”。李隆基即帝位,于开元二年(714年)七月,五王献宅为宫,九月起建造,其后,近四十年经三次大的扩建修葺而成。新宫因坊为名,讳隆为兴,称兴庆宫。因在大明宫之南,又称南内,宫城东西宽1080米,南北长1250米,面积1.3平方公里。宫城之内,以隔墙分为二部分,北部为宫殿区,有兴庆殿、大同殿、南薰殿等建筑。南部以兴庆池为中心的风景园林区,周围有勤政务本楼、花萼相辉楼、沉香亭等建筑。兴庆宫并以夹城复道,北通大明宫,南达曲江芙蓉园。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玄宗由大明宫移入此宫居住听政。逐成开元、天宝时期的政治活动中心。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也发生在这里。安史之乱后,兴庆宫失去了其政治上的重要地位,成为安置太上皇之处。玄宗亦在此安置。

兴庆宫公园

安史之乱,尤其是军阀朱全忠逼昭宗李晔迁都洛阳,使兴庆宫遭到严重破坏。到了宋代,兴庆宫成为春日游赏之地,元、明两代还有不少文人泛舟赋诗唱和。清代龙池干涸。

新中国成立后,西安市政府为了适应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一九五八年在原兴庆宫的遗址上修建了一座文化娱乐与遗产保护于一体的西安市兴庆宫公园。具有园林绿化、调节气候、保护环境、美化城市的作用,兼顾城东南防洪排洪的功能。

公园设计用大写意的手法,泼墨挥洒,取西北高而东南低之势,三山植林木,湖中立三岛,以龙池为中心,在郁郁葱葱,山水相依之中,按原兴庆宫的方位,布设了沉香亭、花萼相辉楼、南薰阁、长庆轩、日本遣唐使“阿培仲麻吕”纪念碑、五龙潭亭等景点。

兴庆宫公园已经走过五十余年的历程,主要景点不断翻新改造,园内生机勃勃,风景宜人。每年都有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和花卉展出,焕发出新的活力和青春的光彩。使人们在游览历史遗迹中,回顾千年沧桑,凭吊兴衰,在观赏中回味盛唐的灿烂文化、美丽传说。兴庆宫不仅以它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优美的园林风光吸引着中外游人,更是西安市民休憩娱乐的最佳场所。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55号

类型:城市公园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电话:029-82485349

官方网站:http://www.xingqinggong.com/

开放时间:

1、2、11、12月:6:30-18:30;3、4、9、10月:6:00-19:30;5、6、7、8月:5:30-20:00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交通

乘228、237、240、401、408、410、512、517、525、602、903路公交车在兴庆公园东门站下车

兴庆宫公园郁金香什么时候开

刚刚踏进四月没过多久,兴庆宫公园的郁金香花开了,也正好是赶上这波花期。公园在疫情之后开门,对人流有了限制。现在能出门赏花就已经极好啦!来看看公园的郁金香花开。

兴庆宫公园郁金香花开

花期:

4月初到5月是花期

怎么进园:

这两天正是花期,20多万朵“花中公主”郁金香、1万多朵牡丹“含笑”盛开在兴庆宫公园,今年的赏花活动,市民需要扫描代码行,确认绿色代码后才能进入花园。

西安兴庆宫公园的郁金香品种繁多,花期相互重叠,使游客的观赏时间更长。

郁金香已经开放了60%到70%,预计将在清明节前后盛开。花期将持续到四月中旬左右。

兴庆宫公园的牡丹也是西安人春天必看的花。

兴庆宫公园近况

在兴庆宫公园看到,公园游客戴着面具,或独自行走,或三五人一组,有人经常给孩子们拍照,一些摄影师把“长枪短枪”放在相机上,在人群中寻找美丽的风景或美丽的图像。在赏花的过程中,公园的工作人员开着一辆小型电动车来巡逻,不时提醒大家走路要看、不要动。

兴庆宫公园自3月18日发布了一份公告,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在公园环境,景区根据日常最大容量的30%控制人员流动到公园,每个游客到公园需要扫描的代码或登记身份证,一次关键的数量,将暂时关闭入口,希望公众配合防疫措施。

兴庆宫公园:还能看到唐代的遗址吗?

兴庆宫是唐代长安城的“三大宫殿群”之一,位于外郭城东侧的春明门里,也被称为“南内”。它是盛唐时期的政治中心,也是唐玄宗与杨贵妃长期居住的地方,曾经见证过“开元盛世”的灿烂与辉煌。1957年8月31日,兴庆宫遗址被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兴庆宫原本是长安城里的兴庆坊,坊内有一座天然水池,被称为“隆庆池”。唐玄宗李隆基当藩王的时候,与宁王、冉王、岐王、薛王一起,在水池北边府邸居住,号称“五王子宅”。

后来,李隆基当上皇帝,扩建曾经的府邸,大兴土木,建兴庆宫。同时,向北合并永嘉坊南半部分,向南将隆庆池纳入兴庆宫,为避唐玄宗讳,更名为“兴庆湖”,也被称为“龙池”。

兴庆宫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080米,南北长约1250米,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南部为园林区,北部为宫殿区。虽然规模小于太极宫和大明宫,但是建筑之精,为两宫所不及。

天宝十五年(755),安史之乱爆发后,兴庆宫失去了原本的地位,后来成为太上皇闲居之地。天佑元年(904),朱温胁迫唐昭宗迁都,长安城被毁,兴庆宫废弃。

建国初年,这里已经是一片农田,兴庆宫遗址保存完好。1955年,国务院决定将交通大学从上海迁到西安,陕西省和西安市的领导十分重视这件事,选择在兴庆宫遗址南侧建设交通大学的校园。

1958年,开始建设兴庆公园,占地48.6公顷,开渠引水,挖湖叠山,植树种花。同时,根据历史遗迹,兴建亭台楼阁,如沉香亭、南薰阁、花萼相辉楼等,高等学府交通大学与盛唐时期的兴庆宫交相辉映。

沉香亭

花萼相辉楼

南薰阁

转眼之间,60多年过去,兴庆公园早已免费对外开放,成为西安市民重要的休闲娱乐场所。漫步公园之中,到处黄红柳绿,游乐设施齐全。

除了众多的仿古建筑之外,这里还可以看到一些纪念性质的石碑和雕塑。公园东侧的李白山上,有一尊李白醉卧像,远看似云,近看传神,底座上雕刻着臧克家书写的“饮中八仙歌”诗句;公园西侧的小路边,还有一座建造于1996年4月的“和平天使”塑像,纪念西安与美国的堪萨斯结为友好城市七周年。

其中,最重要的是公园东南侧的阿倍仲麻吕纪念碑,由建筑大师张锦秋设计,汉白玉砌,仿唐结构,碑高5.36米。正面刻有“阿倍仲麻吕纪念碑”几个大字,背面则镌刻着阿倍仲麻吕的生平事迹,两侧分别是李白的《哭晁卿衡》诗和阿倍仲麻吕的《望乡》诗。柱顶四周是樱花和梅花浮雕,柱基采用莲瓣纹装饰,柱板刻日本遣唐使船,具有深邃的中日文化内涵。

李白醉卧像

和平天使

阿倍仲麻吕纪念碑

在兴庆宫公园,走上一大圈,眼前的景象,好像跟一般的公园没有什么区别呀?亭台楼阁,湖水荡漾,草木茂盛,似乎每一组城市都有这样的公园呀?作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还能够看到唐代的古遗址吗?

在公园西南侧的角落里,有一处勤政务本楼遗址,一片平地,很不起眼。但是,这里才是真正的唐代遗址,乃当时兴庆宫的正殿所在。在唐玄宗统治时期,凡改元、科举、大赦等重大活动,均在勤政务本楼前的广场举行。

经过考古勘探和发掘,初步判断勤政务本楼遗址呈长方形,东西长26.5米,南北宽19米,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占地500多平方米,可能是一座门楼式的宫殿建筑。如今,在遗址的表面,依然可以看到唐代的柱基石和门槛石。

勤政务本楼遗址碑

勤政务本楼遗址全貌

勤政务本楼遗址门道

在唐代的时候,太极宫、大明宫和兴庆宫并称为“三大内”,为长安城最重要的三座宫殿群。开元和天宝年间,国泰民安,四海升平,万方来朝,唐玄宗和杨贵妃经常在兴庆宫内举行大型活动。然而,随着唐王朝的灭亡,这里早已不再辉煌,成为一座普通的公园……

62岁兴庆宫公园移交曲江管理,即将启动整体提升改造

国庆前夕,兴庆宫公园整建制移交曲江新区管委会管理,筹划多年的公园整体提升改造即将启动,计划明年全运会前完成。这座昔日皇家园林,即将焕发出新的活力和光彩。

千年兴庆宫焕发新生

兴庆宫曾是唐玄宗做藩王时期的府邸,登基后大规模扩建,成为长安城三大内(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之一。这里是玄宗开元、天宝时代的中国政治中心之所在,亦是他与爱妃杨玉环长期居住的地方。

兴庆宫在唐长安城中的位置

时光斗转,穿越千年。1955年,交通大学由上海西迁到西安,新校址就选在唐兴庆宫遗址南侧。为了给交大师生提供一个优雅的人文环境,1956年,市政府决定在兴庆宫遗址上,建设当时西安最大的公园——兴庆宫公园。

当年广大西安市民通过义务劳动,开渠引水,挖湖叠山,植树种花,兴建亭台楼阁。公园的兴建乃至兴庆湖的挖掘,见证了许多市民以及交大西迁师生的无私奉献。

70年代在兴庆宫公园泛舟的交大师生

在兴庆宫的建设过程中, 根据历史典籍和遗迹,相继兴建了沉香亭、南薰阁、花萼相辉楼、彩云间等仿唐建筑。2006年,兴庆宫实施免费对外开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民公园。这里绿树成荫,花团锦簇。市区最大的游乐场,留下了许多西安人儿时的美好回忆。

兴庆宫公园里的大象滑滑梯

然而,由于当年资金紧张,公园并未按照规划全部建成:公园南大门等建筑工艺粗糙,回廊、亭台只做了预留。公园西北角原规划的绿化区域,如今已被高层住宅取代。公园内复建的“天下第一名楼”花萼相辉楼,工艺简陋且年久失修,常年被低端游艺场所占领。

兴庆宫公园内的花萼相辉楼

兴庆宫公园的改造计划酝酿已久。2011年,东关南街街办就计划采取合作开发的方式对公园及其周边地区进行综合开发改造。2013年,碑林区将“打造以八仙宫、兴庆宫、大唐东市为核心的东关片区综合改造项目”确定为全区重点工作。2017年,市政府与华侨城集团就兴庆宫城市文化客厅等项目签署战略框架合作协议,拟对公园进行整体提升改造,最终未能落地。

这一次,曲江新区再次承担了历史使命。9月28日,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 兴庆宫公园整建制移交曲江新区管委会运营管理,“此举将进一步提升公园管理水平,活化历史文化遗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

兴庆宫公园移交曲江新区签约仪式现场

为促进兴庆宫公园尽快融入曲江新区,提高城市公园管理和服务水平,9月以来,曲江大明宫保护办先后组织兴庆宫公园管理人员赴曲江旗下大唐芙蓉园、西安城墙、大明宫遗址公园等景区进行考察学习和座谈交流,引导大家转变观念,用曲江精神做好公园各项工作。

当兴庆宫遇上大明宫,全新的管理模式和体制机制将促使这座老公园焕发怎样的新活力?值得我们期待。

大明宫遗址公园风景

在理顺管理机制的同时,筹划已久的公园整体改造也已启动。根据公园内施工围挡信息显示,“为迎接十四届全运会,进一步提升城市整体形象,依据市政府专项问题会议精神及兴庆宫公园整体规划要求,兴庆宫公园将进行整体提升改造”。

目前,具体改造方案正在研究报批中,但可以确定的是,兴庆宫公园仍将定位为“市民公园”,从基础设施到整体景观提升都将突出人性化设计,市民童年记忆中的大象滑滑梯等经典景观建筑将得到保留和修缮,游乐场等不符合公园景观规划的业态也将在本次改造中更新和剔除。

兴庆宫公园景观

连通“两宫一市”,兴庆宫片区概念设计曝光

兴庆宫公园所在的西安东关片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城市肌理保存完整,作为核心城区的稀缺空间资源,特色鲜明、不可复制。对这一片区的改造将以兴庆宫、八仙宫、大唐东市“三核”为引领,秉承历史文化,依托地缘优势,结合地域特色,突出城区风貌。

兴庆宫及周边地区改造鸟瞰效果图

兴庆宫,唐长安城三大宫殿区之一。位于长安外廓东城春明门北侧隆庆坊。1958年在兴庆宫遗址上建起,成为一座集文化娱乐与遗址保护于一体的西安主城区内最大的城市遗址公园。

八仙宫,又名八仙庵,是西安最大、最著名的道教观院,位于西安市东关长乐坊,始建于宋,系唐兴庆宫局部故址。八仙宫以“八仙”传说而享誉海内外,被视为道教仙迹胜地。慈禧太后为其颁赐庙额"敕建万寿八仙宫"。

大唐东市,位于今天的西安交通大学以西、西安铁路局以北的区域,是唐长安城的经济活动中心之一,也是当时全国工商业贸易中心,还是中外各国进行经济交流活动的重要场所。当年这里商贾云集,邸店林立,商贸极为繁荣。

兴庆宫片区以“打造经九楼宇商贸中心,展示传统皇家园林格局,传承老城市井里坊文化,塑造都市生态活力空间”为定位,东起兴庆路,西至环城东路,南依咸宁路,北邻东关正街,规划面积约1962亩,可实施改造面积约576亩。预计2021年完成土地腾迁。

兴庆宫项目片区概念效果图

八仙宫片区以“打造集养心休闲、康体养生、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健康产业聚集区和传统文化体验区”为定位,东起景龙池,西至伍道十字南街、北街,南依东关正街,北邻永乐路,规划面积约1231亩,可实施改造面积约640亩。

八仙宫项目片区 概念效果图

大唐东市片区项目以“打造唐皇城文化展示平台、丝绸之路商贸起点,建设经九路唐风主题商业空间、国际教育交流平台和数字媒体发布中心”为定位,东起经九路,西至安东街,南起友谊路,北至咸宁路,规划面积约1560亩,可实施改造面积约284亩。预计2021年完成剩余土地腾迁任务。

大唐东市项目片区 概念效果图

建成后的东关片区将以经九路为依托,以历史文化遗迹保护更新为出发点,建立“一轴、三核、七片区、多节点”发展总体构架,打造集商贸服务、历史文化、旅游休闲、教育科技产业为一体的历史文化休闲体验区和国际化大都市展示窗口。

东关地区改造总体构架

一轴丨经九路贯通

三核 丨八仙宫核心区、兴庆宫核心区、大唐东市核心区

七片区 丨八仙宫道教养生文化旅游区、北部服务配套居住区、兴庆宫生态文化休闲区、大唐东市丝路起点商贸区、教育科研创意产业集成区、东高新数字新媒体聚集区、南部现代综合居住区

多节点 丨东关正街、韩森寨、咸宁路、太乙路、兴庆路等五个地铁站点为支撑

东关地区改造总体构架

根据区域概念设计方案,东关片区将立足兴庆宫、八仙宫、西安交大等现有资源,从承文融旅、教育培训、科技创新三个方面,优化分区,强化资源优势,以点带面推动城市持续更新,实现片区文教旅产业的融合发展。

产业策划&规划结构

此外,区域内的历史古迹、文化教育、创新园区和公园等节点将进行串联,构建多元化的观光体验环,全面展现兴庆宫-大唐东市片区的特色。

文教旅体验环

对兴庆宫、八仙宫、交大等重要节点进行微更新,利用街边空地设置街旁绿地和带状绿地,改造社区公园,由点及面整体提升片区品质,打造公园城市。

兴庆宫在设计中被定位为“ 盛唐丝路会客厅”,拆除围墙,强化公园功能,重建和整治修复重点建筑,提升景观品质,植入诗歌、唐文化主题、历史故事等,再现和展示盛唐文化活动,让游客可以深度体验盛唐文化风范。

兴庆宫历史格局

兴庆宫文化内涵

兴庆宫公园功能提升概念方案

兴庆宫公园体系 提升概念方案

大唐东市遗址片区在设计中强调其作为重要遗址区的文化属性,优化东市文化呈现方式与功能属性,基于历史文化以最新视野和模式打造遗址周边特色区域。

八仙宫民俗文化园植入健康养生、国学、传统音乐、文化休闲街、文化广场等功能,活化八仙宫历史地段,形成自身的特色和吸引力。

八仙宫片区鸟瞰 概念方案

八仙宫片区南广场

八仙宫片区功能分区 概念方案

此外,概念方案还以打造 交大开放式校园为目标,通过微更新的方式改善围墙硬质景观。采用柔性隔离,空间连续、环境延伸、视觉渗透、虚实相生、行为延续的设计策略,增加道路两侧的活动空间,增加大学校园和周边环境的互动。

交大开放式校园北侧开放界面意向

交大开放式校园西侧开放界面意向

以兴庆宫公园为核心的东关片区概念性城市设计立足于现有资源,以文化、教育、旅游为突破,构造多元化文旅体验之环。未来,待片区更新完毕,将重新唤醒“两宫一市”,古今文明将在这里相得益彰。

—— 悦君Tips——

在即将开展的兴庆宫公园整体提升改造中,

你有什么期待和建议?欢迎留言讨论

兴庆宫公园风景

西安地铁新一轮建设规划启动,哪些线路有望入选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5472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