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香螺

香螺是我国特有的海螺品种,主要分布在黄海和渤海的北部,以大连沿海岛屿所产者最为有名。属于腹足纲,蛾螺科。大连香螺壳大而质厚。香螺是世界上较稀有的海螺品种,其肉味鲜香,为人们所喜食,大连地区用它加工成的豉油海螺罐头,肉块整齐,肉质细嫩,食味鲜美。

香螺

全国香火最旺寺庙排名榜:求姻缘来红螺寺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于古印度。在我国信奉佛教的人非常多,即使并不信佛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去寺庙拜佛的人也不少,有求平安、求发财、求姻缘等等的。那在全国众多的寺庙中,你知道香火最旺寺庙有哪些呢?现在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全国香火最旺寺庙排名榜,感兴趣的朋友们一起来看看吧!

全国香火最旺寺庙排名榜

1、归元寺

  归元禅寺是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归元寺路的佛教寺院,由白光法师于清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兴建。属于佛教禅宗五家七宗之一的曹洞宗,故称归元禅寺。其占地153亩,其中古树参天、花木繁茂的景象吸引着很多游客来此参拜和游览,其中供奉着的财宝天王,到了每年正月初五都有会数以万计的香客来此上香。

2、杭州灵隐寺

  杭州灵隐寺是江南禅宗“五山”之一,中国佛教古寺,又名云林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有着“东南之冠”美称,占地面积达87000平方米,其中主要由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等多个主要建筑共同组成。这片规模较大的寺院常常有很多来自四海八方的香客来此敲钟,烧头香,到了每年的春节更甚,寺庙也会在此时位香客居士们提供免费香。

3、香港文武庙

  香港文武庙是建于清道光年间至同治元年香港的庙宇,是主要有列圣宫、文武庙和公所三幢建筑物组成的香港殖民时期最早兴建的中式庙宇之一,这个有着重要历史和社会意义的寺庙,香客们主要再次求得学业和事业,庙内香火长燃不绝。

4、文殊院

  文殊院是全国佛教重点寺院之一,坐落于成都市青羊区,始建于隋大业年间,是一处集宗教修学、园林古建和朝拜观光于一体的佛教圣地。由于此处是国内学子求学业的胜地,每到高考期间都有很多考生回来次拜拜。

5、南普陀寺

  南普陀寺是建在福建厦门市内的闽南佛教圣地之一,其中供奉着造型优美的观音菩萨,寺内的《妙法莲华经》和名作白瓷观音最为名贵。因闽南地区的信奉佛教的信众尤其崇奉观音菩萨,每年农历初一到十五都会有着异常鼎盛的香火,在大悲殿中求得的平安符也是十分灵验。

6、龙华寺

  这座上海地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古刹龙华寺中,有着一座建于清光绪二十年的重达13000斤的青龙铜钟,上海八景之一的龙华晚钟也因此而来,到了每年三四月份桃花盛开之时会举办庙会活动,除此之外,龙华寺还会举行纪念法会,此时香火极为旺盛。

7、鸡鸣寺

  鸡鸣寺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刹和皇家寺庙之一,有着“南朝第一寺”、“南朝四百八十寺”美誉。在明代有皇后娘娘和大臣去到此处来敬香,因在此处求姻缘极为灵验,因此很多男男女女到了假日都会来此烧上几炷香,求得美满姻缘。

8、大召寺

  大召寺是中国内蒙古呼和浩特玉泉区南部的一座大藏传佛教寺院,因为寺内供奉一座银佛,又称“银佛寺”。大召寺是由蒙古人在皈依黄教初期所建的大型寺院之一,在蒙古地区有大范围的影响。目前大昭寺与席力图召隔街相望,每年春节会有大量民众去到这个古色古香、金碧辉煌的大召寺烧香祈福。

9、崇善寺

  崇善寺是于唐朝时期建在太原市内的著名古刹,最早叫白马寺,于明代改名为崇善寺,于明洪武十四年朱元璋的第三子将该寺旧址进行扩建,其中的文庙成为现在山西博物馆的第一部分,中轴线上的金灵殿是一座没有帝座的祖庙,这个佛教寺庙兼皇家祖庙享受着比一般寺庙更多的香火。

10、红螺寺

  红螺寺是在佛教界中享有较高声誉和地位的佛教名山古刹,从东晋开始直到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每个皇室都与这个名寺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都将此处与普陀寺一同提起,有着“南有普陀,北有红螺”的说法,现在也成为在国内较受欢迎的求姻缘的寺庙之一。

崇左螺香街一个最早且最集中的美食街,来这里的不是吃货就是酒友

美食领域创作者

崇左螺香街始于90年代,螺香街初始只是一个单单以炒螺、烧烤、啤酒等一个小小的夜晚美食店,后来螺香街美食店带动着周边的美食成街成巷,故而后来螺香街代表着崇左最为聚中且最早的美食地带。

带动螺香街成街成巷的美食店

有人说螺香街再没有以前的兴盛了,不可否认,螺香街在经过时代的进步,确实现在很多老店或已经不再,有的口味或已确实大不如从前,可是螺香街很多店铺却每晚依然宾客满桌。

螺香街一角

不管如何,崇左的螺香街,仍然是旧城区一个不可忽视的美食街。有人说:我见证了螺香街从初始到成熟、鼎盛再到时代变迁所形成如今的改变,但是螺香街也见证了很多小情侣的牵手到有几个娃的父母,螺香街也见证了很多初出茅庐不会猜码到一坐下来就敲台的老酒鬼。

崇左螺香街日常

可能很多年以后,螺香街会再次历经沧桑或者再次变迁,可是,螺香街依然是崇左旧区目前一个最早且最集中的美食街,来这里的不是吃货就是酒友,晚上依然有着“你大声我温柔”的开心声。

图片来源于网络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分享到这里,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感谢你点赞、分享、关注!下期更加精彩。如果你觉得有什么不同见解,欢迎评论区探讨。

「美文」香香的馃馅香香的城

阳光网官方帐号

香香的馃馅香香的城

■张旭

我们来到一个新的地方,都喜欢尝尝当地的特色,买一点土特产回家馈赠亲友。俗话说:“吃是真功,穿是威风。”虽是俚语,乃人之性也。子洲,这个黄土高原上被群山环绕的小城,又有什么样的特产呢?四个多月前,当我第一次走进子洲县城的时候,就被街道两侧鳞次栉比的馃馅店吸引住了。馃馅?带着好奇,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只见馃馅比烧饼小一点,但要比烧饼厚实一些。比月饼大一点,但又比月饼薄一些。热情的店主人邀请我品尝,我吃了一块,外面是一层层烤熟的金黄酥脆的面皮,里面包裹着枣泥,感觉酥酥的,甜甜的。除了枣泥馅之外,还有五仁、豆沙、芝麻等多个馅料品种,其中,又以枣泥馅和五仁馅最具代表性。  为什么子洲县城会有这么多馃馅店呢?馃馅又是如何成为子洲县最具代表性的地方特色小吃呢?憨厚朴实的店主也说不清楚,只是告诉我说在子洲结婚办喜事必须送馃馅。直到过了一段时间,我到子洲县周家硷镇调研,才解开了这个谜。  周家硷镇,与绥德县的义合镇、榆阳区的镇川镇、子长市的瓦窑堡镇合称陕北“四大名镇”。历史上商贾云集,文风鼎盛,素有“秦晋通都”的美誉。创办于清同治十一年的周家硷小学,解放战争期间,周恩来总理曾在这里工作生活过。虽饱尝战乱,历经沧桑,但老街上上百年的老窑洞、老店铺比比皆是。  周家硷中学的大门口有一个民俗博物馆——周家硷百年记忆展览馆。馆里陈列展示的都是一些当地民众日常生活、生产、婚丧嫁娶等方面的老物件,其中,就有一个展台介绍了馃馅:馃馅始于明代,古时候,人们常常用于祭祀祖先或供奉神灵,又名“贡献”“果献”。最早出名的是周家硷镇的馃馅,又叫大花馃馅。“周硷馃馅香喷喷,枣馅可口千层层。”周家硷馃馅皮薄层多外表酥黄,枣馅因吸收水分小长久存放也不会使皮变干硬,故而酥软可口,油香扑鼻。  展台上还放了一个制作馃馅的炉子。这个炉子与我们平常看到的炉子很不一样,一般炉子都是上面放锅,下面是灶膛。而这个炉子的中间是一个平底锅,除了锅下方是灶膛外,还在平底锅的上方吊装了一个桶状的罩子,罩子里还有一个灶膛,也就是说,当馃馅放置在平底锅里时,是上下两个方向加热的。当烘烤结束时,就需要用撬杠把上面的罩子移开。这就是制作馃馅的土炉子。由于一次出锅数量少,制作繁琐,目前子洲普遍都用上了电烤箱,土炉子已非常罕见。  至此我才知道了馃馅的前世今生。在过去,由于食品短缺,有了好东西都是先用于祭祀,在祭祀完祖先后,家里人才可以难得享用一下。再加上农村重活多,劳动强度大,为了迅速地补充体力,不易腐烂、便于携带的馃馅就成了下地劳作时非常好的干粮。除此之外,馃馅的用途主要有两个,一是四时八节时用于馈送亲友,同时远销榆林、西安等地。二是用于定亲。定亲之时,男方必须要送女方馃馅。过去一般是二十四个或三十二个,现在最少是一百六十八个或一百八十八个,甚至取吉祥数字更多。女方收到馃馅后,便会派送给亲朋好友,而亲朋好友也会据此送上数量不等的人情礼金——而这也许就是子洲这个小小的县城里为什么会有三四十家馃馅店了。  子洲县大体上分为北部被称为西川的大理河流域和南部被称为南川的淮宁河流域。“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由于西川南川相距较远,子洲境内各地的风俗习惯差异还是较大的。周家硷镇原隶属于绥德县,据当地人讲,在绥德以及周边地区并没有定亲时送馃馅的风俗。在子洲设县之后,定亲送馃馅以周家硷为中心,进而发展成了子洲全境的民俗,子洲馃馅也逐步成了子洲的标志性美食。虽然如今传统的时令食品及民间习俗日渐式微,但只要地方主政者对于这样一种潮流正确认识,加以挖掘,理性引导,就有可能会让这些在时代变迁面前失去当初功能性作用的传统食品和习俗在乡村振兴中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进而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在这方面,子洲面花就作出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提到子洲面花,真是说来话长,因为这要追溯到2700多年前的两个人:赫赫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重耳和他的随从介子推。由于重耳的父亲听信谗言,重耳被迫离开晋国,逃到白狄国,也就是今天的子洲县境内南川一带,并在此避难长达12年。后在介子推等人的辅佐下,他重回晋国夺取政权,建立了霸业。介子推功成身退,与母亲归隐绵山。重耳焚山逼迫介子推出来做官,哪知道介子推去意已决,最后抱树而死。从此以后,南川一带的人们便在每年寒食节和清明节前捏面花,用以纪念介子推,作为祭品的子洲面花因而也被称为子推馍。为了将这一习俗发扬光大,从2016年开始,当地每年都要举办面花大赛,举办地所在的裴家湾镇园则坪村也因此一跃成为当地的明星村,2018年,更是被住建部列入第5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除了这些原有的民俗外,近年来子洲境内还兴起了女客节,什么是女客节呢?所谓女客节就是由热心人士将本村里嫁出来的姑娘组织回来,参加叙旧、文艺表演、聚餐等相关活动,从而加强联系,增进感情。女客节俨然成为子洲当下的新民俗。  当然了,馃馅大行其道也好,面花节、女客节人潮涌动也罢,热热闹闹的背后,其实都反映出了人们对乡情乡音的眷恋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坚守,而萦绕其中的淡淡的乡愁则赋予这片古老的黄土地浓浓的人情味,给人慰藉,催人前行……

【美文】那年冬天的雪

【美文】守望

【美文】香城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5263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