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望丛祠

AAAA级旅游景区

望丛祠

望丛祠位于成都市西北郫县城西南部,距县城2千米,距成都市区23千米。望丛祠是纪念古蜀国两位著名君主望帝和丛帝合葬的墓地和祠宇。殿宇陵墓之间,水池环绕,碧波荡漾。临水就势建有“听鹃楼”等楼台亭阁。墓地及周围二百多株古柏,郁郁苍苍。每年农历端午节,附近民众都要聚集在这里举行“赛歌会”。赛歌会规模宏大,人数众多,参赛者都是普通平民,带着浓烈的乡土气息,场面热烈。望丛祠附近还有子云亭、杨雄墓和杜鹃城遗迹等游览点。

•纪念古蜀国两位著名君主望帝和丛帝合葬的墓地和祠宇。

景点介绍

望丛祠是纪念古蜀国两位著名君主望帝和丛帝合葬的墓地和祠宇。殿宇陵墓之间,临水就势建有“听鹃楼”等楼台亭阁。墓地及周围二百多株古柏,郁郁苍苍。望丛祠附近还有子云亭、杨雄墓和杜鹃城遗迹等游览点。

望丛祠建筑风格不同于一般祠庙。原祠是按浙江绍兴会稽山禹陵规划而建,祠门不是单开单向,没有大门,而是对称地开为东西二门,两门之间,直接照壁,照壁正北三个石刻涂金大字:“望丛祠”。现在新修的大门,一进门即见这三个大字。

祠内园林,完全按望帝教民务农、丛帝率民治水之意修建,精心安排楼台亭阁,布局小巧别致。特别是池中的水是岷江活水,更为增色。帝陵祠内有望帝陵和丛帝陵对峙,可说是四川最古老的帝陵。

保护范围:现红墙以内区域。

建设控制地带:红墙以外四周均外延200米处为界。

交通从成都汽车站乘坐郫县方向的班车。

地址:成都市郫都区望丛中路3-4号望丛祠内

类型:古迹陵园/墓地祠堂

游玩时间:建议2小时

电话:028-87928434‎

开放时间:

8:00-18:00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蜀中五祖 望丛二帝之陵墓——望丛祠

望丛祠是纪念古蜀国两位著名君主望帝和丛帝合葬的墓地和祠宇,近年重修。殿宇陵墓之间,水池环绕,碧波荡漾。临水就势建有“稻荪楼”,“听鹃楼”等楼台亭阁。墓地及周围二百多株古柏,郁郁苍苍。

每年农历端午节,附近民众都要聚集在这里举行“赛歌会”。赛歌会规模宏大,人数众多,参赛者都是普通平民,带着浓烈的乡土气息,场面热烈。望丛祠附近还有子云亭、杨雄墓和杜鹃城遗迹等游览点。

走进大门,迎面是一堵高约一丈的红色照壁,照壁上有三个石刻涂金大字:望丛祠。据说,这三个大字为辛亥革命志士但懋辛手书。

照壁的南北两面,有两道相向而立的半圆弧形门,通往南北两个园区,南为子规园,北为涟漪园。

而紧接照壁的南北两侧,又各有一道阙门通向里间。南阙门东西门楣上分别题有“功在田畴”、“西蜀伟业”,北阙门东西门楣上则题有“德垂揖让”、“天府先驱”,这些题词高度概括了望丛二帝的历史功绩。

两道阙门之旁,还分别立有一块石碑,南为清代张日晸(zhng)的《岷阳新庙望丛古帝碑》,北为宋代张俞的《蜀望丛帝新庙碑记》,这两块石碑对研究古蜀国和望丛祠的历史具有重要价值。下图是《蜀望丛帝新庙碑记》。

照壁之后,高台之上,是一座巍巍庄严的望帝丛帝纪念馆。纪念馆正中大门上,悬挂着一副对联:创业记艰难,蜀国丰功传鳖相;凿山开玉垒,望帝春心托杜鹃。

纪念馆正中,是望帝、丛帝的青铜塑像。上悬一匾:饮和食德。“饮和”语出《庄子则阳》:“故或不言而饮人以和”;“食德”语出《周易讼》:“六三,食旧德”。“饮和食德”的意思是说,给人吃喝后感觉到自在、享受和快乐,享受到先人的德泽。

关于望帝和丛帝的传说故事,在扬雄的《蜀王本纪》和常璩的《华阳国志》中均有记载。《蜀王本纪》载:(鱼凫称王数百岁后),有一男子,名曰杜宇,从天堕,止朱提。有一女子,名利,从江源井中出,为杜宇妻。乃自立为蜀王,号曰望帝。治汶山下邑,曰郫化,民往往复出。望帝积百余岁,荆有一人,名鳖灵,其尸亡去,荆人求之不得。鳖灵尸随江水上至郫,遂活,与望帝相见。望帝以鳖灵为相。时玉山出水,若尧之洪水。望帝不能治,使鳖灵决玉山,民得安处。鳖灵治水去后,望帝与其妻通。惭愧,自以德薄不如鳖灵,乃委国授之而去,如尧之禅舜。鳖灵即位,号曰开明帝。帝生卢保,亦号开明。

《华阳国志》卷三载:(鱼凫)后有王曰杜宇,教民务农,一号杜主。时朱提有梁氏女利游江源,宇悦之,纳以为妃。移治郫邑,或治瞿上。七国称王,杜宇称帝,号曰望帝,更名蒲卑。自以功德高诸王,乃以褒斜为前门,熊耳、灵关为后户,玉垒、峨眉为城郭,江、潜、绵、洛为池泽,以汶山为畜牧,南中为园苑。会有水灾,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尧、舜禅授之义,遂禅位于开明,帝升西山隐焉。时適二月,子鹃鸟鸣,故蜀人悲子鹃鸟鸣也。巴亦化其教而力农务,迄今巴、蜀民农时先祀杜主君。

望丛帝塑像背后的这个图案,是蜀王印。据说,这个蜀王印是根据1980年在新都马家场一座战国时期的蜀王墓中出土的一件石刻制作的。从整个印的图纹来看,上是朱雀,下是玄武,左是青龙,右是白虎,中间下部是垒,全是象形文。据考古专家推测,这件石刻是氏族的标志,可能就是蜀王印,是古蜀国王权的象征。

馆内四壁,是古蜀之光——天府源“梦回古蜀”系列展。展览共分前言、千古帝祠、千秋伟业、功德永祀、珍贵记忆、结束语五部分,不仅展示了望丛二帝的千秋伟业,也展示了望丛祠的沧桑历史。据了解,相传望帝杜宇教民务农,丛帝开明为民治水,二帝遗爱于民,受到后人尊祀。最早,望帝祠和丛帝祠是分设分祀的,望帝祠原在玉垒山麓(今都江堰市二王庙处),叫崇德祠。南北朝齐明帝时(494—498年),才迁至郫县与丛帝庙合并,始称望丛祠。此后,望丛祠在历代都得到修缮扩建:北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年),邑令赵可度“葺而新之”;宋皇祐四年(1052年)重修;明末清初,望丛祠为战火所毁,仅剩下杜宇鳖灵二坟;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重修,占地22亩;光绪三十三年(1904年)建“听鹃楼”;民国四年(1915年),曾于祠后修建公园,后逐渐荒废;民国八年(1919年),督军熊克武驻扎在此,又拨款培修祠宇;1984年以后,郫县政府对望丛祠进行了大规模维修和扩建,不仅开挖了鳖灵湖,还在湖中、岸上建设了许多亭榭,并培修了望帝、丛帝陵,美化了园林、通道,使望丛祠面积扩大至82亩,至此,望丛祠基本格局初步形成。下图是望丛祠平面图。

为缅怀望丛二帝的丰功伟绩,历代官吏每年春秋二季都定期在望丛祠举行凭吊礼祀活动,春季为三月初三,拉开春耕生产的序幕;秋季为九月初九,庆祝丰收。据说,都江堰放水剪彩时,川西道地方官员和省管水利的官员还必先到望丛祠祭祀二帝,然后再到都江堰放水。民间则会在端午节这天,聚集望丛祠,以赛歌形式,歌咏二帝恩泽。因此,望丛祠不仅是古蜀文化的重要遗迹,也是四川人寻根问祖的圣地。1991年,望丛祠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下图是郫县第二届望丛赛歌会图片,望丛祠一年一度保留下来的赛歌会是汉民族唯一的赛歌形式。

纪念馆背后,是一座别致的拱桥,穿过拱桥向西,是一片成荫的柏林。

森森柏林之中,凸起一座坟陵,这就是高达15米的望帝陵。

公元前六世纪,蜀族由鱼凫时代逐步过渡到杜宇时代,建立了以农耕为业的古蜀国,都城设在郫邑。杜宇为早期蜀王,号望帝,他教民稼穑,开创和发展了蜀地的农业经济,为“天府之国”奠定了根基。千百年来,被誉为“农业之神”和“开天府之师”,长受蜀人敬仰和尊祀。

望帝重用贤能,“法尧舜禅授之义”,晚年将帝位禅让给治水功高的鳖灵。自己隐居西山,死化为鹃。每春二月,飞回蜀地,催农耕种。故蜀人有闻鹃啼而思望帝的动人故事。

据史籍记载,望帝丛帝死后,都葬在郫邑。北宋陈皋《杜宇鳖灵二坟记》云:“今郫南一里,二冢对峙,若丘山,冈势相及,这就是杜宇鳖灵的陵墓,宇之坟尤盘大。(北宋)皇祐壬辰春,尽域二陵隶静宁寺(望丛祠)。”清代乾隆十二年(1747年),知县李馨伐石表道,始禁樵采,对帝陵加以保护。道光十五年(1835年),其墓道围遭计二里,并封以柏树千有余株。民国八年,辛亥革命元勋、四川督军熊克武又亲自为望帝树立陵碑。1985年,四川省文化厅拨专款修筑陵道,并围砌基石,治理古柏虫害,从而使先帝之陵重放异彩。

丛帝陵位于听鹃楼南面。丛帝鳖灵(开明一世)是古蜀国继望帝之后,又一位贤明的蜀王。在望帝晚年时,岷江洪水泛滥成灾,鳖灵从荆地入蜀,适逢望帝招贤治水,鳖灵因之得以为相。从而“凿玉垒以除水害”,为后来李冰完成都江堰水利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鳖灵治水功高,并进一步开发了川西平原,造福蜀地人民,遂代杜宇之位,号称丛帝。故后人有“议其贤,则杜宇居多,载其烈,则鳖灵为大”的高度评价。二人“功在田畴,德垂揖让”,长受蜀人尊祀。

与望帝陵一样,经过乾隆、道光年间和熊克武及后来的多次整治修缮,现在的丛帝陵高12米,陵墓之上,古柏森森。

据介绍,望帝陵、丛帝陵是四川最古老的帝王陵,同时,望帝陵还是四川地区最大的帝王陵。

望帝陵西面,是郫县博物馆,馆内设有郫县汉代文物陈列展、郫县地面文物图片展、郫县博物馆馆藏文物图片展。据了解,郫县作为古蜀文化的发源地,既有古蜀文明起源标志的古城遗址——杜鹃城,也有古蜀国唯一的古蜀帝王的祭祠——望丛祠,还有众多的新石器时代、商周时代的古文化遗址,同时还是古蜀国都邑所在地,这些文化遗迹,夯实了郫县在整个古蜀文明演绎中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下图是望帝杜宇所建之都城——郫县杜鹃城遗址图片。

不只如此,作为古蜀故都和成都平原腹心之地的郫县,在汉代还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地区,这里,孕育了著名的西汉大儒扬雄、刚正不阿的大司空何武、智慧大师严君平等。考古发现,汉代遗址和墓葬,遍及郫县各个乡镇,而且,郫县出土的汉代文物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物考古价值。

望丛祠内,南北贯通着大片水域,这就是鳖灵湖。1985年11月,郫县政府号召全县干部、工人、职工,义务开挖鳖灵湖,共挖土14000立方,各乡镇共有2000多台拖拉机日夜奔驰在工地上,仅半年多时间,就挖好了17亩大的鳖灵湖。

成都的美好时光,好吃好玩,好人好事,最感动的瞬间,最美丽的时刻,最珍惜的人。

在这里分享给大家的是成都大小事,请关注(Time_in_CD)成都时光订阅号吧!

走进望氏宗祠

高 峡 出 平 湖

望氏宗祠过去是望氏家庭祭祀和集会的公共场所

如今它是三峡地区规模最大

唯一保存完好的民间祠堂

也是我国姓氏文化的一个典型

走进望氏宗祠

进入夷陵区太平溪集镇,一座清秀的古代建筑,特别显眼别致,这就是望氏宗祠。翠绿的山峦将她三面环绕,不仅又让人想起“风水宝地”,站在宗祠院门前的广场,眼前是雄伟的三峡大坝和“高峡平湖”的美景,这座古建筑让太平溪这座现代化的小集镇多了些历史的厚重而显得风雅别致。

七月流火,太平溪镇志的撰写即将杀青,我有幸成为初稿的审阅者之一,看到志中相关望氏宗祠的介绍,心中便有了去看看的冲动。负责镇志撰写的郑家林老师热情接待了我,为让我对望氏宗祠有更多深入的了解,还请来已经退休多年对望氏宗祠颇有研究的原太平溪镇委副书记望西松老人。望老还为我带来了由望氏家族自己编撰的《望氏宗祠文史集录》、《望氏宗祠祭祀参考》两本资料,这更让我对望氏宗祠的过往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来到祠堂大院门前,大门旁矗立一块黑底金字石碑:望家祠堂,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湖北省人民政府2002年11月7日公布。郑家林老师告诉我,望氏宗祠是如今三峡地区规模最大、唯一保存完好的民间祠堂,如今作为文物被保存下来。

走进院门,院内很空旷安静,一条大理石铺成的十多米宽的走道从院门与祠堂大门相接,两侧是草坪和和栽种的绿化树,小块大理石铺就的小径蜿蜒穿行草坪间的绿荫树下。

望氏宗祠就在我的眼前了。青砖青瓦,风火墙,石门框、木质黑色大门,古色古香。正堂仅有一扇大门,大门上方从右向左横刻的“望氏宗祠”字样,正堂的左侧是祠堂的“膳房”, 稍矮于正堂,前上方刻写着“荐其食时”字样。

我站立祠堂前久久凝视,此时我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望氏宗祠曾经辉煌的时代。眼前闪现出望氏族人祭祀先祖、祈福未来热闹的场景,族人共谋发展,力排万难的身影,族人间发生纠纷握手言和的欢笑,还有惩戒为子不孝、作奸犯科的正义训诫,更有那在祖宗面前的肺腑之言……

“我们还是进去看看吧!”身边郑老师的提醒才让我回过神来。于是我快步跟上来到了祠堂的大门前,看看墙基,全是厚度一样花冈岩石条石砌成,錾子打磨的痕迹好似留下的记忆。整个门框有包括门楣、门柱、石梁、门槛、海窝石、门斗石全是花冈岩。门柱(当地说的壁板)、门槛上雕刻着花纹。父亲在世也说起过我们家族的祠堂,至于祠堂的内部布局、结构及作用我全然不知,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我正是“四旧”遭受破坏的年代,我没见过,当我即将跨进望氏宗祠的大门时,心中突然升起一种敬畏之心。

就在郑家林老师开门时,我的视线一下凝聚在了大门的门环上,一种历史的沧桑跃上心头。门环的材质说是铁但没锈迹,说是铜但又没有了光泽,呈现在我眼前的却似占了泥土的色彩。门环的辅首整体为圆形图案,外圈是锯齿形状,中间是凸起呈立体状的狮子头像,怒目而视,口中衔着一个能够转动的轴,轴的另一端穿着一个圆环。我拉拉门环,依然牢固,用环拍打辅首,声音依然宏亮,想必里面的主人已经听到我敲门了吧。

走进大门,屋内很宽敞,望老告诉我,这祠堂高约8米,檐口高约5米,占地面积为308平方米,整个建筑面积是598平方米,他如述家珍。脚下地面是大小相同的花冈岩石块。我环顾四周,这是一个封闭式一进式院落,除了四周墙体为青砖建筑材料外,里面全由16木柱架构而成。其明间,前面是厅后面是堂,中间有一个敞亮的天井,天井四周及二楼均有回廊,两侧次间为厢房,厢房窗棂和回廊都是镂空的精美图案。明间前厅为穿斗式木架构,后堂为抬梁式木架构。次间也为穿斗式木架构,梁与梁之间用驼峰或大斗支垫。两个横梁上分别雕刻16个不同造型的人物。两侧厢房处各有木板梯上二楼。与地面厢房想对应,二楼的相应处也是厢房,与前厅和后堂对应的楼上,据望西松老人说,过去也是分成了小房间的,是祠堂存放东西的地方,后来都拆掉了。前厅两侧墙面上镶嵌着6块小碑文,由于时间的久远有些看不太清楚。经过仔细辨认,其中三块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一块是此祠堂最后一次重修情况的记载,另一块字迹较大清楚,刻写着望氏家族16辈的辈分。最有趣的一块是记载望氏族人在“守八方”鱼坊舀鱼的规定。也难怪,在那个时代,打鱼不仅仅是为了吃,更是他们一种收入来源,这样的规定看到望氏族人维护的公平。

看过之后,我们在厅中聊了起来。望西松老人告诉我,在他小时候,祠堂里还有很多的文物古迹,如牌位、牌匾、画像、族谱及各种古书、经文、帐册、祭祖器具、锣鼓,特别是“万名伞”,还有乘坐的轿子以及望氏文人武将留下的纪念品,大多在文革期间被毁。就连房屋也有人提议要拆掉重修政府机关,由于被当地望氏族人反对祠堂才有幸保留下来。

望老还清晰记得,原来祠堂墙壁上的题字和祠堂内的牌匾。告诉我,大门上方檐下刻写的是“渭水高风”,紧挨着便是现在看到的“望氏宗祠”;门外有牌坊书写的是“山环水绕”;祠堂内天井上方悬挂着“渭水堂”牌匾,下方悬挂的是望氏家族中名气最大,曾任革命军陆军中将的望运亭亲笔书写的“世德远荫”一块大牌匾,黑底金字,落款为“十九世孙湖南零陵镇守使陆军中将云亭氏文祥敬上”。如今都已化作了记忆,说完老人一脸的失落和无奈。

闲聊中,望氏宗祠的发展变迁在我脑海中慢慢地清晰起来。

如今看到的望氏宗祠是2002年5月耗资103万的复建工程。新中国建立后,望氏宗祠成为政府机关用房,最初是龙潭坪乡公所,后来是龙潭坪人民公社,以后是乡政府、办事处。这也是望氏宗祠能得以保存的一个重要原因。先前的祠堂位于如今集镇另一头的伍厢庙靖江溪旁。望氏宗祠作为三峡工程第一期淹没水位线以下的重点文物古迹保护单位,于1997年9月望氏宗祠正式拆除。

望西松老人告诉我,望氏族谱记载,宗祠是十五世纪下半叶由望氏六世祖时公、春公建在靖江溪旁,算到如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先后六次修缮。

1870年夏天,长江发生特大洪水,望氏宗祠被洪水吞没, 1874年从原伍相庙迁往龙潭坪水井沟边的“檀香炉”重建。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因祠堂门前水井突然长流不止浑水,望家人认为地脉已尽。老癸亥年经族人们商议又搬回原址重建。这次回迁,族谱和祠堂墙壁上的碑文都有详细记载。

郑家林老师给我讲,三峡工程开工之后,望氏宗祠2002年由宜昌县文化局向省人民政府申报,后来被审批为省二级文物保护单位。他还特别自豪的告诉我,望氏宗祠作为峡江一处保存完好的民间宗族祠堂、家族文化遗产,曾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先后四次播出。

他们的讲述,让我沉浸在望氏宗祠发展变迁的历史长画卷,身边郑老师的手机突然响起,“该去吃饭了!”

走出大门,久久不舍得离去,我又顺着整个建筑转了一圈,那青砖石灰浆砌的墙体,小青瓦的房顶,白色沟头滴水,四周檐口的丹青绘画,如同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再次向我述说望氏族人曾经在峡江生息繁衍、砥砺前行的历史。

将要走出院门的一刻,我忍不住再次回头久久凝望。我想,望氏宗祠不只是承载峡江望氏家族的历史,也是旧中国宗法家庭制度的载体,再说大点也是中华文明历史文化的延伸。同时,望氏宗祠也见证了长江的所有的发展变化,还有“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今中国人的伟大壮举。

望氏宗祠,不仅仅是望氏族人的乡愁记忆,也是所有峡江人的乡愁记忆,更是我们看得见的乡愁!

作者:吕孝春

夷陵区三斗坪镇教师。区第五届政协委员,区作协会员。在《三峡日报》等报刊及网络发表文学作品数十篇,达百万字。其以峡江古镇、峡江传统村落文化为内容的散文最具有特色。

编审:李宜锋 编辑:陈俊

枞阳名门望族之戴冲张家祠堂

世人皆言“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时”,是人生四大喜事。我可不以为然,我认为人生最大的喜事莫过于“失而复得”。我亲生经历“失而复得”时,喜出望外、百感交集、欣喜若狂的心情,外人是无法体会到的满满的幸福享受!

我失而复得的东西,不是黄金、钻石;也不是乌金、白银,更不能用金钱来衡量有多贵重的东西!我失而复得的是一座有传统文化底蕴的建筑;戴冲张氏宗祠(锡类堂),张氏宗祠又与现代文化情景交融的“岗西学校”联系在一起。我在“余家祠堂”读完小学三年级后(余家祠堂只有三年级),就升到张家祠堂读四年级,在张家祠堂从四年级,读到一九七四年初中毕业。

毕业那年,张家宗祠拆迁到狮子山背后,新建“岗西学校”。我也参加建校劳动,就是砖匠砌墙时,我们学生把土基、青砖传搬到“木跳”上,供砖匠使用,记得当年我表现好,张贤候老师奖给我一本“练习本”,上面写着,“奖给建校积极分子张雨林同学,以资纪念”等语。

学校还没有竣工时,我就毕业离校了,我对新建的学校没有一点感情,因为,我没有在新建的学校上过一堂课,但是,对张家祠堂却魂牵梦绕,往往梦见在张家祠堂读书的快乐时光,离校时,对张家祠堂被折毁,还没有什么感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年龄的增长,对张家祠堂有割舍不了的亲情和无限思念,愈久弥香。张家祠堂,我的母校没有了,是连根拔走了,要想再见到张家祠堂的面貌,只有在梦中。

岁月如流、时间如箭、迅速流逝,瞬间几十年过去了。现逢太平盛世,政通人和。戴冲张氏于2014年与连城张氏同一时间,成立续修宗谱委员会,戴冲重建宗祠“锡类堂”连城重建宗祠“望贤楼”皆被提上议事日程,从2014年开始,我心中就有一个盼头了,在有生之年能否有机会再见到张家祠堂,我一定旧地重游,那就是此生最满足的心愿!

我把这个愿望告诉戴冲张氏后裔张毛弟先生,他是我的朋友,网名“戴冲大户”,他承诺,一定能满足我的心愿!从此我就生活在日夜的期待中。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到了2019年10月3日,我期待已久的美梦,终于实现了。

10月3日早上,戴冲张毛弟先生十分热情,早上8点就开专车来接我,我人在车上,心里像浪潮翻腾,难以平静,百感交集,心想:我早就已永不期待,永不假设,不可逆转、不可能再现我想要的历史画面了,但是:可能是老天怜悯,真的又给我来一次历史的回放,不,不是回放,是活生生的实实在在的历史再现,人们常常怀念那些过去的事情,不是因为它有多美好,多么重要,只是因为它再也回不来了,但是,我却十分幸运,大家都认为再也回不来的张家祠堂,我的岗西母校,却又活龙活现的回来了,马上就要呈现在我眼前,合浦珠还,试问我的心情能平静么?如果是你,你的心情能平静吗?

到了张家祠堂,虽然还没装饰好,但主体轮廓,却与老祠堂一模一样,顿时,我有穿越时空的感觉,我好象又回到了少年时代,进了祠堂大门,有一照壁,四十多年前一个欢快的画面,立刻在我脑海里回荡。

记得当年,在那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一个春天的中午,我刚跨进(祠堂)学校大门,就听到照壁后面欢声笑语,不绝于耳,走近一看,见张贤候老师站在木梯上,掏麻雀窝里的麻雀蛋,因为,这窝麻雀,每天在上课时,唧唧喳喳!分散学生注意力,为了让学生专心听课,不受麻雀的叫声干扰,张贤候老师就想把这窝唧唧喳喳的麻雀除之而后快。

老师上梯掏鸟窝的举动,招来一些同学围观,鸟雀窝筑在照壁木穿枋与柱子交界处,缝隙很小,用手掏不出鸟蛋,张老师就拿一个木尺,把鸟蛋捣碎,此时,有一个学生很大胆,他带头说:“张老师在捣蛋。”惹得围观的学生哄堂大笑,张老师在梯子上,一边掏鸟蛋,一边笑着说:“你们这一班小淘气蛋,敢拿老师开玩笑,等我把麻雀蛋捣坏了,下来非把你们罚站不可”,众学生听到老师这么说,大家更兴奋的说,“老师坏蛋了,老师扯蛋了”,又惹来笑声一片,张老师从梯子匆匆下来时,学生们早就一哄而散了,现在想起,脸上不由自主的还露出开心的笑呢。

我和张毛弟先生来祠堂的中厅,以前中厅前的天井里,左右各种一棵甜竹,据说,甜竹是做筷子的好原料,现在,“甜竹一毁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中厅左边的走廊上,(进门靠右边)以前挂有一口几百斤重的大钟,大钟佐证张氏“钟鸣鼎食”的辉煌时代,在我读书时,学校把它当上、下课铃用,此钟声音悠扬、回荡、遥远。有时我们走到方桂庄时,隔了一座桂山岗,也能听到学校打预备的钟声,我们听到预备钟声后,就加快步阀,一路小跑的到学校,正好赶到打上课钟,没有迟到,现在那口不可再生的历史文物,不知落到何处了,令人惋惜。

我站在中厅张望,四处搜索着,又一个欢乐的历史画面在我脑海里回放,当年学校响应政府号召,办起了“五七工厂”,我们学校办起了“草帽厂”,时任校长张良诗先生,在生产队收割小麦的季节时,收集大批没有淋过雨的洁白麦秸杆,每逢周六下午上劳动课时,(当年没有双休,周六正常上课)学生们都到中厅去编草帽辫子,女老师们用缝纫机,把草辫子缝成成品“草帽子”,整个祠堂中厅,欢声笑语,胜似天庭。

我在中厅环视四周,张良鹏、张贤候、王述明、方翔高、何孔科、方实龙、方志明、雷念慈等贤师的身影,就像播放幻灯片一样,一一在我眼前闪光回放。天井周围好像同学们在跳橡皮筋,踢毽,打陀螺等课间活动,我正在一点一滴的回忆着,被张毛弟先生的声音打断了我的回忆,他说:“张先生,这是后厅”

后厅右边的厢房,就是我当年读小学毕业班五年级的教室,(当时政府号召,学制要缩短,小学只有五年级,从五年级就升到初中,初中也没有初三年级,初二就初中毕业了),我用眼光盯着教室西边的墙壁,又沉浸在深深美好的回忆。

忆当年,王述明老师代毕业班语文课,有一次,贤师布置作文题是《新人新事二则》,我写一个“拖拉机”下田犁田,社员的喜悦心情;另一则写“脱粒机上稻床,社员心里喜洋洋”,其内容还记忆犹新,意思是,有了拖柆机,再也不要牛犁田,有了脱粒机,再也不用黄牛拉“石滚”在稻床上转圈脱粒了。这二则故事,符合当时的时势,得到王老师表扬,把我的作文,贴在教室的墙上,供全班同学们学习,老师恩情,永世不忘。

当时的张家祠堂,叫岗西学校,岗西学校名字由来,是因为张家祠堂座落在方桂山岗的西边,所以取名“岗西学校”,岗西学校因有初中班,人们习惯称岗西学校有“戴帽子”初中。

重游失而复得的张家祠堂,我觉得时光倒流四十多年,我却又回到那青春年少的学生年代,心情十分激动,情不自禁、手舞足蹈,说不完的当年逸闻趣事,在朋友面前,我就像小孩子一样,有些失态,年过花甲的我,身手敏捷,我走遍张家祠堂各个角落,拼命的用大脑搜索当年的行踪轨迹,梦中的画面,留连忘返。高兴过后,心情也十分沉重,因为当年教过我的老师、大部分已经作古了,就是当年掏麻雀窝的张老师,听说也得了帕金森病了,如果与恩师一道旧地重游,那更是锦上添花的美事,哎,可叹的是,“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人们常言:失去就让它失去吧,因为失去的东西,再也不能回来了,特别是失去的是大型建筑,再想见到它,更是难上加难。张祠堂拆毁了,一所消失几十年的母校,给我留下了无穷尽的思念,怀念,往往从梦中还梦见它,张家祠堂还是从前那个样子,我在里面快乐读书的样子......

但是,世事难料,时局逆转,我失去的东西,死了心不再去想它的东西,又神奇般的呈现在我面前,魂牵梦绕多次在梦中见到的张家祠堂,犹如神话般的巍然屹立在原址上,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一件事啊,世上像我能遇上“失而复得”的最、最、最、幸运的事的人,恐怕少之又少吧?

写到此,读者可能这么问我:“你对张家祠堂情深似海,因为你也姓张”,我在此简单解说一下,我与戴冲张家祠堂的渊源吧,小文章里有大历史,保证各位大感兴趣。

我是连城张氏,早在清朝顺治七年,由我八世祖期凤公(桐城道光续修县志上赫赫有名)出资,在连城山麓建立连城张氏宗祠《望贤楼》。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间里,连城股、戴冲股、官桥股、双河股,史称四大股皆在“望贤楼”合祀祖先。而后,戴冲张氏,在仓湾(现叫张家湾)建有宗祠,因“仓湾宗祠”与戴冲三世祖道荣公相冲不吉,清嘉庆八年(1803年),戴冲张氏在张楼庄南重建宗祠,堂号为“锡类堂”,至此戴 冲与连城才开始分祠祭祖。

戴冲张氏宗谱

连城张氏,一世祖本姓梅,名讳继祖,元末明初为避战乱,携子名梅琳,从婺源迁徙到桐城南乡戴冲卜居,与国学张道荣先生是好友,连城张氏宗谱写道,张公恩德,永世不忘。

当时朱元璋建立明朝,天下刚刚安定,命令各地总兵官配合户部收集并核实府、州、县三级上交的元代户口簿册,来推行户贴和里甲制度,通过编造“赋役黄册”作为管理户口、征派赋税和徭役的主要依据。严厉打击“漏口、脱户、隐瞒丁产”,任何人不得妄自更改变乱,违者重罪。民众惧怕远迁服役,纷纷加入朋户。

而当时梅继祖只剩下一子梅琳,恰娶国学生张道荣先生的独女,为躲避追杀而保存血脉,于是便以“朋姓”为张,至今有七百多年了。朋姓后,张道荣先生有三子一女,后分成四大股,(一般姓氏人家都以大房、二房等分支记录,唯我们连城与戴冲张氏以“股”字分支往下传)舅舅兄弟三人分别为“戴冲股、官桥股、双河股、姑娘家叫连城股(世人皆称连城张),合称四大股,七百年来,四大股都合修宗谱,共派字、共祀祠堂,一脉相承。

我只知道梅股的发展史,仅明清两朝就培养了1108位邑(郡)庠生、太学生,519位贡生,三文一武四位进士。开创“五里三进士,隔河两状元”又一经典,更有“乙卯两经魁竹林济美,丙辰双进士花萼联芳”之美誉,如此说来,重建的“锡类堂”是我们外婆家祠堂,怎能不是情深似海呢。

在有生之年,能圆我重游张家祠堂我的母校的美梦,此生足矣!我在此悄悄告诉你:“大家认为不可能的事,梦中见到的所想的事,都能一一梦想成真心情,比做皇帝还感到满足矣”。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5232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