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桉树

桉树

桉树是绿化雷州半岛的先锋树种,重建雷州生态系统的“骨骼”。现全市有桉林170万亩,为全国最大的桉树生产基地。主产于雷州林业局下属各林场。近年来已加工大批木片出口,现正筹建全国最大的木桨厂。桉油也是传统的出口产品( 雷州)

椿树沟门票价格,椿树沟自驾游,椿树沟电话,蒙阴椿树沟好玩吗?

在沂蒙山区腹地的临沂市蒙阴垛庄镇,有一个原生态的宁静小山村,不要门票,还特别美!特别适合喜欢出游的小伙伴!这就是曾经登上央视《舌尖上的中国II》的椿树沟!想要回归大自然放松一把的亲,跟随小编的脚步看一下吧!

椿树沟景区林木茂密、溪水潺潺。这里有高峻挺拔的壮丽群山,有静谧悠然的村落人居。山间小溪流水潺潺,四季灵动;溪边民居树木掩映,鸡犬相闻。人与自然的和谐千百年来世代传承、生生不息。

石谷花溪步游道入口的巨型葫芦山下,云雾环绕。霓裳仙子手持短笛、古剑、折扇、酒壶,一袭襦裙曲裾轻舞,若隐若现,恍若仙境。

葫芦口出处,瀑布白练般落下。清脆的流水声、优雅的古筝和笛子声交织在一起,在青山绿水间回荡,给人一种回归自然的宁静感。这里可是鲁中南地区自驾游必来的网红打卡地哦!

沿环山车行道或溪边步游道缓缓前行,映入眼帘的满是山清水秀、怪石嶙峋的秀美风光。清流石上,苔痕点点,或飞流、或盘旋、或低吟、或积水成潭,婆娑的树影、映画的竹林扶疏摇曳,满眼都是万物归真的恬静和舒畅。

丛林掩映中的乡村民居,不做雕饰,朴素齐整,素净。

乡村的小菜园,一席篱笆就把喧嚣拦在外面。自家吃的蔬菜,不慌不忙,自然生长。

林中的住所,可以小憩,可以久居。山鸟叫你起床,山风助你入眠。

青石板,小溪水,湿润的石铺小路,已经磨出光滑的质感,恍然有种江南小镇的青色味道。

来到椿树沟,一定要尝一下椿树沟的煎饼。央视《舌尖上的中国II》播出了椿树沟的美食——煎饼后,这个不为人知的小山村才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煎饼的材料或玉米、或高粱、或小米,或杂粮混合,不一而足。在椿树沟,你可以见证煎饼最本源的制作方法。

椿树沟煎饼与当地农家红烧肉、炒土鸡、山野菜蔬搭配佐食,超脱了食物人为制作的繁复,回归食材的本真本味,成就了沂蒙山区特有的乡村味道。

在椿树沟,你可以尽情享受醉心的阳光和新鲜空气,品尝取材于田间地头的新鲜时蔬农家菜肴,入住当地农家温馨舒适的民宿,感受纯粹而质朴的民风,还有那化不开的浓浓乡味、乡情和乡愁。

值得一提的是,景区的小交通也非常有特色。上下山的椿树沟号小火车,小朋友们会非常喜欢。星际战警、蹦蹦云、转转杯、升降飞机等网红游乐设备,也会让大朋友小朋友玩的嗨起来!

编辑

近期,椿树沟可谓是好事连连。1500米长的玻璃滑道也已投入使用了!在半空飞速向前滑行,俯视着青山绿水,呼吸着山间的空气,感觉就好像在云端穿越彩虹!

玻璃漂流

更值得骄傲的是,在椿树沟实名实景拍摄的首部文化扶贫电视剧《遍地书香》,将要在北京卫视全国首播了!这部剧还将在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芒果TV以及西瓜视频等全国各大网络平台同步播出。这是继2014年央视《舌尖上的中国II》之后,大美椿树沟又一次搭载卫星电视信号,走出崮乡蒙阴,走出沂蒙山,走进北京,走向全国!

《遍地书香》剧照

奉上一段片花,让我们先睹为快!

怎么样?这个山清水秀不要门票的神仙地儿,还合您的意吗?假期,携亲带友,一起来椿树沟玩耍吧!

请联系沂南康辉国际旅行社预定,椿树沟的民宿酒店预定、椿树沟生态小院预定、椿树沟会议预定、椿树沟拓展预定、椿树沟乡村考察等业务。人少没有问题,来电就可以优惠,团队人多更优惠。不来不知道,一来吓一跳,哇,真的有这么漂亮的地方。这个周末,您和您的家人、朋友来约吗?记住联系,沂南康辉国际旅行社,专注于临沂周边当地旅游服务的公司。

春风化雨润心田树人树德树风尚

——记以全国劳模王有德为表率的白芨滩育人精神

“天上无飞鸟,地上无寸草。黄沙漫天舞,沙丘比房高。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这首歌谣是上世纪五十年代老白芨滩人口口相传下来的,形象的展现了当时白芨滩防沙林场刚建立时恶劣的自然环境状况。

(曾经的白芨滩漫天黄沙 一眼望不到边)

从林场建立起,三代白芨滩人从“防沙治沙”到“绿富同兴”,不怕吃苦、不畏艰难,在改革先锋、全国劳模、治沙英雄王有德的带领下,进行了一场人进沙退的“持久战”,成功用麦草方格和沙生植物、绿色树木锁住了肆虐的“沙龙”,通过“五位一体”统筹推进,累计治沙造林63万亩,实现了人类治沙史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协同发展的奇迹。

从1953年到现在的六十多年来,白芨滩人坚信沙漠是可以治理的,而治沙的关键在于人。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原局长,改革先锋、全国劳模、治沙英雄王有德曾说过:“一个人,就像一棵树,你得浇水、施肥、修剪、护理,否则就会枯死。”在白芨滩广大干部职工的眼中,王有德既是严父又像兄长,在他看来,林业工作并不是表面上的植树造林,要想树木植的好最关键的还是人,只要把人留住、把心留住、把思想统一到一起,就没有干不成的事业。

中共灵武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韩蕃璠说:“白芨滩的治沙造林已成为全国推广的良性循环模式,我们发现,王有德同志重视人才建设,立业先树人的很多做法,是广大基层领导干部增强党性、提高领导艺术才能的活教材。”她所说的“立业先树人”的很多做法,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在王有德的提议下,白芨滩广大干部职工共同总结并提炼出的白芨滩的“98字育人观”:思想教育开导人,智力投资培育人;感情注入关心人,率先垂范带动人;形式多样激励人,联系群众团结人;扶贫帮困拉动人,政策扶持快富人;各尽其才善用人,优化组合选拔人;建立制度管住人,年终考评帮助人;依法治林守法人,事业辉煌在于人。

(草方格让风沙停下了”飞扬的脚步“)

从那天开始,这98个字成为了白芨滩管理局人才工作建设的核心,也正是因为这98个字的落实,一代代白芨滩人扎根沙漠,用自己辛勤的汗水从扎草方格开始逐步植树造林,实现了人进沙退的壮举。曾经“风吹沙子走、抬脚不见踪”的日子,已经被一片片生机盎然的绿色所取代,而扎根林业事业、传承劳模精神,则成为了每一位白芨滩人的共识,至今仍然影响并带动着白芨滩人前进的步伐。

思想教育的领路人

“我最佩服王劳模的就是会做思想工作,在他手下干活儿感觉特别起劲,因为思想工作做通了,大家的怨气没有了,心也就自然往一处想。”1988年,刚刚从宁夏农校中专毕业的王才被分配到了白芨滩防沙林场。那时,职工普遍只有小学或初中学历,分来了一名中专生,谁看着都稀罕。由于当时林场条件艰苦,干部身份的王才一门心思张罗着调走的事,不愿意和职工一起劳动,经常偷懒躲在角落里看小说,要不然就去附近的学校约人打乒乓球。看到刚分来的新同志就这样消极怠工,王有德把他叫到办公室谈心。

(王有德和白芨滩的职工们一起扎草方格)

“记得当时老局长叫我去办公室谈心我还很不服气,以为一上来就要给我讲大道理,结果没想到他先了解了我的家庭情况,给我讲了他治沙的理想愿景,深入分析了植树造林的重要意义。我本身就是学林业专业的,是他让我明白林业工作就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事业,渐渐我的思想观念转变了,也不想把好好的专业荒废了,于是主动拿起了铁锹和职工们一起劳动,慢慢也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

王才回忆,那时候王有德做起思想工作可以说是无时无刻、见缝插针:也许是一起劳动的时候,也许是一起吃饭的时候,也许是劳动间隙休息的时候,也许是在办公室里,也许是在外出的班车上,有的时候他还会和王有德挤在一个被窝里听他讲党的革命故事、治沙的经验。

从那以后,王才先后承担了多个重点林业工程项目的实施,成长为管理局的一名副处级干部。今年4月底,王才从白芨滩管理局副局长的岗位调任灵武市园艺试验场副场长,新的工作环境、新的岗位职责对于王才来说即陌生又熟悉。他坦言:“世间困难千千万,最终需要人来干。老局长让我明白,把人的思想工作做通了,大家就成为了一个整体,再大的困难也不怕。”

(风餐露宿的生活条件锻炼了白芨滩人坚定的治沙信念)

像王才这样,在王有德的帮助下成长起来的干部在白芨滩还有很多很多,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在思想上和王有德保持一致,在行动和觉悟上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带头吃苦在前、带头攻坚克难,成为了广大职工的主心骨,干部也成为了职工的贴心人,党支部成为了站所的坚强堡垒,引领着白芨滩各项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智力培育的投资人

1982年,当时初中毕业、只有16岁的赵银新通过招工进入白芨滩防沙林场,成为了一名护林员。

当时大家都叫他娃娃,每天跟着林场的职工一起劳动,虽然辛苦,但是也有了一份收入,解决了温饱,余下点钱还能贴补家用。1989年,在同学的鼓励下,他利用业余时间复习文化课,当年考取了宁夏林业学校的中专。拿到录取通知书激动的劲儿过后,赵银新沉默了:一方面现在有了收入,如果辞职去上学,未来是个未知数,但是如果不去上学,放弃这个提升自己的好机会又不甘心,而且当时他父母都已经退休,微薄的退休工资还要照顾弟弟,这让赵银新左右为难。

听说了他的实际状况后,时任白芨滩防沙林场副场长的王有德在场务会议上提出,林场应该拿出资金,让考上的职工带薪上学,这样既能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又能提升职工的文化素质,还能促进林场人员的稳定。

(全国劳模王有德与白芨滩职工共同劳动植树造林)

此话一出,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大家主要觉得林业工作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可谓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少一个人工作,任务就会分摊到其他职工身上。

在众多反对声中,王有德坚持:“我们的眼光能不能放长远一些,未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搞技术大老粗可不行,要的就是文化人。现在职工要进修提升,我们不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行吗?”

最终,场务会议确定了职工带薪上中专的政策,先后有几十人受益。后期,王有德借助宁夏与日本岛根县结为友好城市的东风,选派多名林业技术人员前往日本学习先进的森林管理技术,提高林木管护的科学化水平。

在林场效益好转后,王有德又出台政策对职工子女上学进行补贴,职工的孩子从小学到大学每年都能享受600——1000元的教育补助。多年来,白芨滩没有一名职工子女因为家庭困难而导致辍学。

有了带薪上学的政策,赵银新顺利完成了学业,从一名普通的林场工人成长为一名林业专业技术人员。上学期间,他结识了现在的妻子。谈起当年带薪上中专这件事,赵银新满怀感恩:“上学不仅是学习了林业技术,最重要的是让我有了新的思想和认识,懂得了什么是工作、什么是事业,所以才有了现在的幸福生活。”

(现在的白芨滩各类沙生植物茂盛绿意盎然)

脱贫路上的带路人

王有德的家乡位于灵武市马家滩镇,在毛乌素沙漠的东南边缘。1985年,他被任命到白芨滩防沙林场工作时,林业生产正处于徘徊不前的瓶颈期,职工收入不高,超过一半职工要求调离。顶着压力和威胁,他决心砸烂铁饭碗、精简人员、实行绩效工资,想方设法提高职工收入,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

1991年,白芨滩大泉管理站的职工李桂芹刚刚结婚不久,家里就突发意外。当年,她的哥哥驾驶机动车在包头发生了交通事故,并且负主要责任,面对伤者四千元的赔款,她四处借债总算是凑上了。“当时林场一个月的工资刚一百元,四千元全家人不吃不喝也要三年多才能还上,而且当时还怀孕了,面对这么大一笔债,真是欲哭无泪。”

听说了李桂芹的困难,王有德第一时间上门了解情况,对她说:“有困难坐在家里怨天尤人可不是办法,最近我看肉牛的市场行情不错,你要不要考虑考虑买上两头牛养一养?”

(养牛能手李桂芹和她的奶牛们)

在王有德的帮助下,李桂芹一方面认真完成林场的各项植树造林任务,抓好林业生产,另一方面自己从农村信用社贷款购买了两头肉牛,当年就下了两只小牛,有了上千元的收入。三年间,李桂芹一边造林一边养牛,不仅还清了当时看上去无法还清的外债,还成为了大泉地区知名的养牛能手,住进了二层小洋楼。

为了鼓励职工在工作之余发展养殖,王有德推行养殖补贴政策:凡林场职工养一头牛补贴三百元,养一头猪补贴五十元,养一只羊补贴三十元,养一只鸡补贴三元。这一政策,极大地调动了职工发展养殖的积极性,还有一些职工在自家办起了农家乐,实现脱贫致富。

如今,李桂芹的养殖场肉牛存栏量达到了一百多头,一年仅养牛的收入就非常可观。李桂芹激动地说:“老局长当时让我贷款养牛,我怕有风险,担心牛养不好债上加债,好在林场的政策好,让我克服了眼前的困难。其实这一路走来我觉得,只有你努力去干,日子才会越来越好,困难永远是暂时的,未来一定是美好的。”

育人精神引领人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90后年轻人通过招聘考试进入了白芨滩管理局,成为了各部门、各站所的业务骨干。“年轻人毕竟是年轻人,虽然干活踏实,思想上难免浮躁些,我们也是从那个年纪过来的,都理解!”谈及局里的年轻人,现任白芨滩管理局局长王兴东意味深长的说。

今春,灵武市降雨量较往年偏少,白芨滩管理局所辖林区都是重点防火单位,各管理站的职工要在完成灵武市下达的13000亩植树造林任务的同时防控森林火灾,还要对近年来新栽植的苗木进行灌水和修剪管护,可谓时间紧、任务重。为此,管理局要求全区干部职工周末不休息,全力做好植树造林和森林防火工作。但就在最忙碌的关键时刻,一些年轻职工干劲不足,提出单位加班影响到了他的家庭生活。

面对年轻职工思想上的波动,白芨滩管理局党委要求各站所近期利用造林间隙,积极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重温劳模精神,感受治沙成就。各站所还要进一步落实两名党员结对子帮扶一名困难职工的好传统,深入职工家庭了解实际需求,并邀请职工家属参加支部活动,深入治沙造林一线了解职工的日常工作,以达到相互理解、互相支持的目的。

(青年干部职工们走进沙漠公园感悟劳模精神)

五月初,伴着淅沥沥的春雨,白芨滩管理局的年轻职工和他们的家属走进了白芨滩沙漠公园,在治沙馆内观看了白芨滩治沙人三十余年人进沙退、封沙植绿的事迹展览。三代白芨滩人锲而不舍,在黄河东岸营造坚固绿色屏障的事迹让大家深受感动,更加深了对以改革先锋、全国劳模、治沙英雄王有德为代表的白芨滩人“不怕困难、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治沙精神的理解。

90后的王岩是白芨滩保护区羊场湾管理站的一名技术员,参加活动后他激动地说:“一直以来王劳模是我的偶像,我们干的林业工作不仅要能吃苦,更要多一份责任,沙窝里的每一颗草、每一棵树,都是我们治沙人用汗水浇灌出来的。”

(经过多年的治理白芨滩“绿色屏障”成效显著)

看到年轻职工和家属通过活动都深有感触,白芨滩管理局局长王兴东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说:“王劳模的育人观形成的是一种好的风气,就像过去有什么工作、有什么困难,劳模总是冲在第一个一样。如今越来越多有个性的90后成为了局里的生力军,他们用无人机测绘地貌、喷施农药,用电脑设计规划图,用喷灌滴灌设施代替水罐车,用打坑机代替人来挖树坑,极大地提高了植树造林的效率。对于这次反映出春季造林占用周末休息时间的问题,接下来局里会统筹安排补休,既要给职工施展才能的舞台,让他们愿意为治沙事业付出心血和汗水,又要保障正当的休息时间,这样才能把更多优秀的年轻人留在白芨滩,让这些生力军成长为日后发展的主力军,共同振奋精神、实干兴灵,为‘建设美丽新宁夏、共圆伟大中国梦’凝聚强大正能量。”

记者:王 雨

本期编辑:李 洋

世界上最大的树,雪曼将军树有3200年树龄

我们常用参天大树形容很高的树,那么世界上最高的树究竟有多高呢?目前世界上最大最老的树就是雪曼将军树了,是世界上体积最大的树,高83.8米,底部最大直径达11.1米,它的整体体积达到了1487立方米,整个树干的估计体重可达到1100多吨。如果要环抱这棵树,至少得来十几个人。而凡是参观过这课“世界爷”的人,都被其高耸入云且枝繁叶茂的样子所震撼,这么看,人类在大自然中太渺小了。

世界上最大最老的树

雪曼将军树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红杉国家公园内,属于巨杉,到目前已经是有超过了3200年的树龄了,比起美国的历史都还要长。它是地球上已知最大的现存单体树木。这么大的树,砍一棵做柴火,能烧一辈子!如果你站在树下抬头望,简直就是一幢摩天大楼的高度了哇!

公园里还有成群的参天水杉,都长得又高又粗,中国人习惯把巨大古老的树叫做神木,而美国水杉国家公园就是神木的故乡了。一般游客到水杉国家公园参观,都会先到巨大的森林村停留,这里有游客服务中心及一些小木屋礼品店,接看第二站就到雪曼将军树拍照留念,途沿小径绕行,游客们散步其中,会感到心怡气爽。有一些倒塌的巨木,被人故意将树干挖空,让汽车从树干中间穿越过去,由此也可见一般水杉直径之大,确属惊人。

雪曼将军树(General Sherman Tree)也被译作“谢尔曼将军树”或“舍曼将军树”,由博物学家杰姆·沃尔弗顿(James Wolverton)于1879年时命名,为了纪念南北战争时的将军威廉·特库姆塞·舍曼(William·Tecumseh·Sherman)。1931年,与附近的格兰特将军树相较后,雪曼将军树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树木。自此,木材体积(wood volume)作为一项指标,被广泛使用于不同种类树木的测量和比较。

但值得注意的是,所谓“世界上最大的树”的称号,并不是笼统的概念,雪曼将军树既不是地球上已知高度最高的(地球上最高的树是杏仁香桉),亦不是最宽阔的(太阳地猴面包树才是),更不是最古老的树木。但是论体积,它是地球上已知最大的现存单体树木。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4954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