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雷台汉墓

是1969年10月在雷台下发现的一处东汉晚期的大型砖石墓葬,因出土了文物珍宝,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而著名。雷台是古代祭祀雷神的地方,因在一高约十米的土台上建有明朝中期建造的雷祖观而得名。据出土马俑胸前铭文记载,雷台汉墓系“守张掖长张君”之墓,约在公元186-219年之间。墓道长19.34米,墓室分前、中、后三室及配以左右耳室三处,出土有金、银、铜、铁、玉、骨、石、陶器等文物231件,铜车马仪仗俑99匹。其中以铜奔马艺术价值最高。铜奔马又称马超龙雀,呈发绿古铜色,马高34.5厘米,长45厘米,重17.5公斤,马呈飞奔状,三足腾空,昂首扬尾,右后足下踏一展翅奋飞回首惊视的“风神鸟”龙雀,改变了传统天马的造型手法,又符合力学平衡原理,蕴含丰富的天马文化内涵,铸造技巧精湛,堪称青铜艺术极品。铜奔马原件现珍存于甘肃省博物馆。

门票

50元/人。

开放时间

8:00-17:30

景点位置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北关中路,雷台公园内

武威雷台汉墓, 铜车马仪仗, 见证“凉州兵团”的武功军威​

武威雷台汉墓,

铜车马仪仗,

见证“凉州兵团”的武功军威

今年是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发现50周年。甘肃出土过不少的车马实物,其中比较闻名的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葬、甘谷战国秦人墓葬等地方都出土过车马。在多辆车马中,以武威雷台汉墓铜车马仪仗最为完整庞大。它们不仅是数量最多的汉代车马方阵,更是汉末三国两晋时期“凉州兵团”的艺术缩影。

铜奔马为它们开道

去甘肃省博物馆,人们往往第一眼看到的是铜奔马,而后才是它旁边的一组铜车马仪仗。这是一组规模庞大的仪仗军阵。它们由38匹铜马、1头铜牛、1辆斧车、4辆轺车、3辆辇车、2辆小车、3辆大车、1辆牛车、17个手持矛戟的武士俑和28个奴婢俑组成,是迄今发现数量最多的东汉车马仪仗铜俑,气势宏大,铸造精湛,显示出汉代群体铜雕的杰出成就。

的确,那是个令人震惊的铜车马仪仗队。整个队伍,以铜奔马开始,拉着货物的铜牛车结束。浩浩荡荡的方阵,有护卫骑士,有随行官员,有传递信息的轺车,有象征天子授权的斧钺之车……

它们展现的就是汉官威仪。在词典中“汉官威仪”指的是华夏正统的皇室礼仪、典章制度。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后汉书光武帝纪》。这里我们不妨把它理解为汉代高官仪仗所彰显出威慑四方的气势。汉末,武威属凉州管辖,凉州兵团以骑兵为主,纵横天下,后世曾有“凉州大马横行天下”的说法。

铜车马仪仗和铜奔马同时出土,可以说,在铜奔马的光芒之下,这个铜车马仪仗,往往被人们所忽视,所遗忘。

拂去岁月的尘埃,我们来看看它们出土时的往事。

铜奔马及铜车马仪仗是武威雷台下的汉墓中出土的。雷台是一种很古老的城市建筑。武威雷台,作为祭祀雷神的地方,至少可以追溯到明代,当时人们修建了雷祖观。可是,铜奔马的出土,却颠覆了人们对雷台的认识。铜奔马出土后,人们怀疑这个高台子最早应该是铜奔马主人坟墓高大的封土。后来,年代久远了,人们忘记了下面的墓葬,就逐渐在封土上修建了建筑。到魏晋十六国时期,前凉国王张茂又筑了灵钧台。这一事件,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曾有提及。只不过到了后来,人们只知道这里曾经是座雷台,汉墓、灵钧台这些都被忘记了。

1969年9月初,武威县新鲜人民公社新鲜大队第13生产队的村民正在挖防空洞。9月10日这天,挥舞着镢头的村民,猛地刨了下去,谁知,却传来一声咔嚓声。村民放下镢头,将浮土层扒开后,发现是一块砖头。随即发现一面砖头砌的墙体。随后,大队的干部们带着马灯从地道进入墓室进行查看,发现这是一座古墓。古墓的一些墓室中,放着很多铜马铜车,这些铜车马并不是很高大,但依然让人们吃惊不已。很快,这一消息就传了出去,埋藏地下千百年的雷台汉墓就此被发现。到11月和12月间,雷台汉墓中出土的文物先后两次被调到了省上。

如今的铜奔马,作为中国旅游标志,早已名扬中外,被众多的光环所笼罩,而一同出土的铜车马仪仗却声名不显。

数量最多的汉代车马仪仗

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铜车马,与铜奔马同时挖掘出土。这是一组完整的铜雕塑,展现了汉代高官们日常出行巡视的状况。

雷台汉墓铜车马俑,根据出土后的组合关系,排在最前面的是威武雄壮的17件手持矛、戟等兵器的武士俑乘骑。排列在武士俑乘骑后面的是1匹主骑和4匹从骑。主骑马体形最大,昂首做嘶鸣状,排在队形最中间的当为墓主人乘骑。从骑马则侧首昂视,一足提起,奔腾欲驰。另一匹前左足提起,头向左侧。四骑前后并列,当为主人下属官吏的从骑。排在后面的另一组是斧车和轺车,御奴5人,从婢2人。斧车上装有大斧,在最前面做前导。4辆轺车均有华盖,中间的一辆华盖最大,当为墓主人所乘的“安车”,其余3辆应为下属高级官员所乘的“属车”。在轺车后面是三组不同职位的军官及其夫人的乘骑车马。最后是3辆大车和1辆牛车,当为载粮辎车。

整个铜车马方阵,由马、车、人构成。

这个墓葬究竟是何人所有呢?

在武威雷台汉墓中,不仅出土了铜奔马、铜车马仪仗,还出土了金、银、铜、铁、玉、骨、石、陶等材质的文物231件。其中,有银官印4枚,皆为方形龟钮,2枚稍大,边长2.5厘米,另2枚较小,边长为2.3厘米。其中的3枚可辨识印文,“口口将军章”、“口口口军章”和“口口口口章”。

在出土的铜车马仪仗中,一部分器物上有铭文,分别有“冀张君”、“守张掖长张君”、“守左骑千人张掖长张君”。依照这些铭文,又分为三组,第一组是“冀张君”及夫人乘骑车马,第二组是“守张掖长张君”及夫人乘骑车马。第三组是“守左骑千人张掖长张君”乘骑车马。

研究者认为:武威雷台汉墓,应该是“某某将军”的夫妻合葬墓,按照墓中出土的“张家奴字益宗”刻文的陶碗判断,墓主人应姓张。可称为张某将军夫妻合葬墓。墓葬的年代,应该在东汉灵帝中平三年至献帝期间 (公元186年—219年)下葬。

“凉州兵团”的再现

武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西通张掖,南依祁连山,北接腾格里沙漠,素有“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之称,自古有“燕赵多悲歌慷慨之士,烈士武臣多出凉州”之说。

“凉州兵团”的形成要从东汉第一任武威太守说起。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窦融率河西割据政权的武威太守梁统等人归京后,刘秀在选择新的人选时想到了太学生出身的南阳人士任延。

当时,武威局势比较复杂。“郡北当匈奴,南接种羌,民畏寇抄,多废田业。”任延组织民众义从,选拔武略之士千人,明其赏罚,遇到袭击,逆击追讨,游牧抢掠的部族遂绝不敢出。此后,武威的郡兵战斗力逐渐提高。不过,任延后来因擅自诛杀羌人而被免去太守,降职为河南召陵县令。

此后,武威郡兵实力逐渐形成规模。武威雷台汉墓铜车马仪仗,正是当时武威郡兵强大实力的再现。到了汉末,武威郡兵东进参加了各种战斗。

铜车马仪仗形态各异,车辆结构精美,人物栩栩如生,所有这些,组成了一支高级武官出行时的队伍,场面壮观,声势浩大。西晋末永嘉年间,为了保卫首都洛阳,凉州刺史张轨奉旨委派凉州本土将领北宫纯分别于公元308年和309年,率领1000精兵急速向洛阳进发。北宫纯是旷世猛将,又称北宫三郎、西晋军神,两次解围把首都洛阳百姓感动得一塌糊涂,他们创作了一首歌谣,纷纷走上街头,为凉州铁骑点赞传唱:“凉州大马,横行天下。凉州鸱苕,寇贼消。鸱苕翩翩,怖杀人。”

人们推测,雷台汉墓的两千石高官,有可能就是武威太守。铜奔马后的铜车马仪仗,是当时武威两千石高官的护卫侍从。它们是当时“凉州兵团”形象的艺术再现。

讲述人:董洪 作家、历史文化学者

王文元原创作品

请关注 请转发

版权已保护,谢绝转载, 盗用必究!

国内唯一的原址上保存最完好的大型汉墓遗址,大葆台西汉墓

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位于北京城南约15公里的丰台区花乡郭公庄南,是一座建立在汉代王陵遗址上的博物馆,1982年12月对社会开放。大葆台西汉墓葬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座汉代墓葬博物馆。其中不少陈列物品都是第一次出土的珍品。

大葆台西汉墓位于丰台区花乡葆台村,是一座工程浩大、独具特色的纯木结构 地下宫殿,占地面积约420平方米,1974-1975年发掘。大葆台西汉墓是在距今2000多年前西汉广阳倾王刘建(公元前73年-公元前45年)的地下宫殿原址上建立起来的,坐北朝南呈凸字型,由墓道、南道、外回廊黄肠题凑、内回廊、前室和后室组成。

地宫规模宏大,结构特殊,使用的是汉“天子之制”,即西汉皇帝御用的最高级葬具体系,史称“梓宫、便房、黄肠题凑”。整个地宫是由几百立方米的柏木、楠木等珍贵木材构筑而成,南北长23.2米,东西宽18米,距地表四点七米。

墓葬内有有东西两座墓室,东为一号墓是西汉燕王(或广阳王)刘建的陵墓,西为二号墓是其王后的陵寝。因该墓早年被盗,随葬品大部分遗失,但仍有陶、铜器、铁器、玉器、玛瑙、漆器、玛瑙器、金泊、丝织品等400余件文物出土,其中不少是价值很高的精品。从墓葬形制和随葬品分析,该墓为西汉中、晚期诸侯王的陵寝。

大堡台西汉墓按照汉代的葬制,使用梓官、便房、黄肠题凑等建墓形式,体现了汉代天子和诸侯王的最高葬具体系。“黄肠题凑”过去只见于古文献中,作为实物还是首次发现。 墓室外回廊内侧一座高大壮观的木墙,便是“黄肠题凑”。 一根根长90厘米,10或20厘米见方的黄心柏木,端头向内, 层层铺砌成高3米的围墙,这座木墙虽已在地下两千多年,仍整齐、坚固如初。“黄肠题凑”共用柏本方材15880根,约合木材122立方米。

一号墓“黄肠题凑”木墙高3米,厚0.9米,总氏42米余停放在墓道中的木制彩漆车,是目前我国唯一保存完好的大型汉墓遗址,虽因时间太长,本质车已腐朽,但车轮、车辕、伞骨均清晰可见。地宫遗址及车马遗迹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原址上保存最完好的大型汉墓遗址。大葆台西汉墓对研究西汉帝王葬制、车马殉葬制及西汉时期的北京史均有重要价值。

为保护这座珍贵古墓,1979年开始建立北京市大堡台西汉墓博物馆,由大葆台一号墓室复原陈列、大葆台一号墓殉葬车马陈列、大葆台汉车复原陈列和大葆台一、二号墓出土随葬器物陈列4部分组成。大堡台西汉墓博物馆于1983年12月对外开放。

以柏木黄心致累棺外,故曰黄肠。木头皆向内,故云题凑,是汉代天子的葬制。外回廊各宽1.6米,平面呈回字形,两端与甬道相通,回廊内埋有牲畜和陶甬。墓室外保存一组殉葬车马,有3辆彩绘朱轮马车,马13匹。此墓早期被盗,但仍出土陶、铜、铁、玉、玛瑙、漆器、丝织品等400余件,其中渔阳铁斧是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政策的实物见证;鎏金兽面铺首、嵌玉鎏金龙头枕、龙凤玉璧、螭虎白玉佩、墨玉舞人、缠丝鸡血红玛瑙等为汉宫珍。

墓室结构图

考古学・大葆台汉墓

大葆台一号墓发掘现场

大葆台西汉墓发掘人员合影

1983年12月,游客在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参观复原的一号墓墓室,图中可以看到整整齐齐层层垒起的“黄肠题凑”。叶用才 摄

一号墓墓道内的车马坑,这里发现的殉葬车马均是墓主人生前使用过的真车马。

大葆台汉墓

西汉晚期的两座大型木椁墓。位于北京市丰台区黄土岗。1974~1975 年北京市文物工作队等单位发掘。两墓东西并列。根据所出汉武帝至宣帝时的五铢钱、四乳四螭铜镜、漆器上“廿四年五月丙辰丞”的针刻记年,以及墓葬形制等考察,东边 1 号墓的墓主可能是死于汉元帝初元四年(公元前 45)的广阳顷王刘建;西边的 2 号墓,当为其妻之墓。两墓早年遭盗掘破坏。1 号墓保存较好,墓上有南北 90 米、东西 50.7 米、高 8 米的封土;墓圹底部长 23.2 米,宽 18 米,圹内用木材筑成甬道、外回廊、黄肠题凑、前室、后室、内回廊诸部分;墓道在墓圹之南,残长 34 米。外回廊内置有豹、马、雁等禽兽和陶器、铁器、漆器等,前室放置漆床、六博和陶器,后室有 5 层木棺和大量玉器及玉衣残片,内回廊则主要放置陶器,墓道内紧靠墓门处,作成木室状,内置彩绘朱轮马车 3 辆和马 13 匹。墓中出土有陶器、铜器、铁器、玉器、漆器、丝织品等 400余件,五铢钱百余枚。在内回廊与外回廊间以黄肠题凑隔开,即用长 0.9 米、宽厚均约 0.1 米的柏木条横向排列,垒成隔墙。使用黄肠题凑是汉代皇帝和诸侯王墓葬的规格。2 号墓的形制与 1 号墓相似,但破坏严重,仅出土陶器、铜器、玉器等少量器物和百余斤五铢钱。有的学者认为,这种西汉诸侯王墓的形制,沿袭了先秦穿地为圹,把墓分为“正藏”和“外藏”两大部分的旧制,其中象征“前堂”的前室和象征“后寝”的后室以及文献中称为“便房”的内回廊即为“正藏”,而外回廊和墓道内放置车马的木室即为“外藏椁”。两墓的墓室、棺椁结构是研究西汉诸侯王墓形制的重要材料。1 号墓所出渔阳郡铁官所铸带有“渔”字标记的铁器和用生铁固态脱碳钢制成的箭铤、工具等,对研究西汉时期的钢铁冶炼史具有重要意义。

(俞伟超)

文字来源:《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扩展1:

北京市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是历史类专题性博物馆,也是中国第一座汉代墓葬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丰台区黄土岗乡大葆台村东南,1979年11月筹建,1983年12月1日建成开放,位于北京市丰台区郭公庄707号。

大葆台西汉墓发掘于1974~1975年,博物馆是在大葆台1号西汉墓遗址上建立的。该墓葬是一座西汉中晚期 (公元前1世纪中叶)的诸侯王陵墓,是按西汉天子葬制修建的纯木结构地宫,底面积 417.6平方米,由墓道、甬道、外回廊、黄肠题凑、内回廊、前室(堂)和后室(寝,即五重棺椁)几部分构成,顶、底部及四壁以木炭和膏泥密封,史称“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制,是研究西汉帝王葬制的珍贵实物资料。墓道中殉葬3辆“朱斑轮青盖车”和11匹马骨,也是重要的考古发现。

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的基本陈列由大葆台 1号墓墓室复原陈列、大葆台1号墓殉葬车马陈列、大葆台汉车复原陈列和大葆台1、2号墓出土随葬器物陈列4部分组成。汉墓清理过程中发现的金代建筑遗址和水井,也加以保护,一并展出。

该馆的馆藏,主要是大葆台1、2号西汉墓及金代遗址出土的文物约千件。因墓葬早年被盗掘,出土物不甚丰富,重要出土物有大型兽面鎏金铜铺首、墨玉镂空玉舞人、镂空龙凤纹玉璧以及大型黑漆衣陶器等。

该馆除日常接待观众外,还为在京各院校文史专业及中学历史课的教学活动提供服务。

扩展2:

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 直面神秘古墓 侯晓晨 (来源: 北京青年报)

1974年,北京东方红石油化工厂寻找适合深层埋藏储油罐的地方,选中了丰台区葆台村的两个高大的土坡子。石化厂请来了北京市地质勘测处进行钻探勘测,发现土坡深处的土层里,竟然有许多木炭、白膏泥和古钱币!他们马上给当时的北京市文物管理处打电话。接到电话后,文物管理处的工作人员火速赶到现场进行探查,初步判定是一处大型木椁墓葬,后来又进一步发现它分为东、西两座墓。

在北京市委和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直接领导下,成立了大葆台汉墓发掘组,1974年8月19日正式开始对东边的1号墓进行发掘,1975年又对其西侧26米处的2号墓进行发掘。经考古研究,1号墓为西汉广阳顷王刘建墓,2号墓为其王后墓。墓室虽然早年被盗,但仍出土了陶、铜、铁、玉、玛瑙、漆器、丝织品等400余件。特别是在1号墓的发掘中,第一次出土了“黄肠题凑”的实物,更使大葆台汉墓闻名遐迩。

30多年过去了,大葆台周边已经焕然一新。坐692路公交车,在终点站“世界公园公交总站”下车,沿着幽静的丰葆路往回走三四分钟,路南赫然出现一道朱红色的仿古门阙,左侧立着一根红色柱子,从上到下用古字形写着12个大字:“北京市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博物馆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主要有地宫原址及出土文物展览。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展馆,穿越两千年的时光,一起追寻遥远的大汉王朝吧!

镇馆之宝:西汉广阳顷王刘建墓室

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毫无疑问是其1号墓(地宫),当年是西汉广阳顷王刘建的墓室。

地宫坐北朝南,规模宏大,平面呈“凸”字形,为土坑竖穴墓,南北长23.2米,东西宽18米,距地表4.7米。墓穴的面积达417.6平方米,甚至比清乾隆皇帝的墓穴(300平方米)还要大!地宫使用的是“天子之制”,即西汉皇帝御用的最高级葬具体系,史称“梓宫、便房、黄肠题凑”。

从最外层的黄肠题凑往里走,就是前室,也叫“便房”,象征帝王生前起居玩乐的地方。前面是一张宽大的黑漆朱彩的坐榻——当时没有椅子,更没有沙发,贵族们就在榻上面坐。便房北面是后室,是放置墓主棺椁的地方(椁字念“果”)。棺用来盛放墓主遗体,椁则是保护棺的一个套子样的空间。先秦时期通常是在地面掘一个土坑,在坑内铺设地板、搭建四壁以及顶板,这就是最早的椁。后来伴随着墓室空间的扩大,椁才逐渐成为保护棺的套子。上古时期的人们往往用梓木为帝王制作棺椁,所以后来帝王的棺椁也叫“梓宫”。

墓道内随葬有3辆木质单辕车和11匹马,应该是墓主人生前使用过的真车马。按照汉廷的仪制,这种马车叫做“朱斑轮青盖车”。墓室的顶部和底部是用木炭和白膏泥密封的——白膏泥可以隔绝空气,木炭可以防潮。

当年,地宫主人身份的确定,还颇费一番周折。最初,人们注意到了墓中棺椁的形制:三棺二椁,共有五重,正是西汉诸侯王级别的葬制。可是,诸侯王为什么可以采用梓宫、便房、黄肠题凑的“天子之制”呢?据《汉书》记载,当时的诸侯王国“宫室百官同制京师”,显然诸侯王也可以享用天子的葬制。

墓中出土的一件漆器上,刻有“二十四年五月丙辰丞”等字样。西汉共有12位燕王,在位24年以上的只有四人:燕康王刘嘉,26年;燕王刘定国,24年;燕剌王刘旦,38年;广阳顷王刘建,29年。显然,墓主人只能是他们四人中的一位。地宫出土了许多五铢钱,史载,这种钱始铸于西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刘嘉死于公元前151年,刘定国死于公元前127年,当时还没有五铢钱,所以他俩不可能是墓主人。刘旦之墓戾陵在今天的石景山区,他根本不可能葬在大葆台。排除了上述三人,墓主人的身份也就揭晓了:广阳顷王刘建。他是汉武帝的孙辈,公元前73年至公元前45年在位。如此说来,大葆台汉墓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真是弥足珍贵!

我国首次发现的“黄肠题凑”实物

在1号墓地宫中,最为珍贵的发现是“黄肠题凑”。当年,在挖掘时,考古人员沿着古墓的顶部向下清理,越往下面,条木越多,大多向外倾倒。这些条木非常规整平直,表面打磨比较光滑。进一步发掘后,人们看到,墓室四面都是用条木层层垒起,端头向内,形如木墙,南面正中有门。这到底是什么东西?于杰先生根据文献记载,提出应是“黄肠题凑”。

《汉书霍光传》记载,老臣霍光死后,汉宣帝赐“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各一具,枞木外藏椁十五具”。唐人颜师古给这一段做注释时,引用了汉末魏初学者苏林的解释:“以柏木黄心致累棺外,故曰黄肠;木头皆内向,故曰题凑。”刘昭也注释过“题凑”一词:“题,头也。凑,以头向内,所以为固。”据此可知,“黄肠”强调的是材料和颜色,也就是黄心的柏木;“题凑”强调的是木头摆放的形式和结构,也就是木头的端头向内排列。合起来解释,“黄肠题凑”是用黄心柏木,按向心方式致累而成的厚木墙。这种葬制起源于何时尚有争议,但在西汉盛极一时,已是公认的事实。

大葆台汉墓的“黄肠题凑”,系国内首次出土,它填补了汉代葬制研究中的一项空白,是重大的考古发现。它由10厘米10厘米90厘米的柏木14000余根叠成,约合木材122立方米,简直相当于一座森林!柏木堆成的木墙高3米,厚0.9米,总长42米多。排列方式上,南北两端为南北向纵垒,东西两侧为东西向横垒,四角连接处南北壁黄肠木两头直接顶靠在东西壁黄肠木上,这样从内侧看,则四壁均为木头,即题凑。

但是,“黄肠题凑”加工的难度很大,所耗费的人力、财力都很多。而且,和坚硬的石头相比,柏木并不能做到不朽不腐。因此,东汉以后这种葬制逐渐走向衰落。河北定县发现的东汉中山简王刘焉墓,已经改用石材做题凑。“黄肠题凑”终于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直到两千年后,才重新被世人发现……

鎏金青铜兽面铺首

在大葆台1号墓黄肠题凑木墙的正南方,设有一个门,宽3.6米,高3米,门上装着图中所示的鎏金青铜兽面铺首,高24.5厘米。所谓“铺首”,其实就是门上的拉手装饰件。为什么要做成猛兽的形状呢?很可能是为了镇凶避邪。据学者考证,这种样子的铺首,是从青铜器上的兽面衔环耳演变过来的。

既然介绍这只铺首,就得说说青铜。青铜是红铜和锡或铅的合金,也是金属治铸史上最早的合金。它具有熔点低、硬度大、可塑性强、耐磨、耐腐蚀、色泽光亮等特点,适合于铸造各种器具。中国使用青铜的历史年代久远。1975年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出土一件青铜刀,这是目前发现的我国最早的青铜器。在夏、商、春秋和战国早期,青铜器更是盛极一时,大部分用于铸造礼乐器和兵器,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金属冶炼和铸造技术。大家熟悉的司母戊大方鼎(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就是铸造于商代的青铜器。

到了战国末期和秦汉时期,青铜器已逐步被铁器取代,青铜器的数量减少了,但工艺并没有退步。大葆台西汉墓里的鎏金青铜兽面铺首,不仅采用了青铜材料,而且在器物上做了鎏金处理。所谓“鎏金”,就是将金和水银合成金汞漆,涂在铜器表面,然后加热使水银蒸发,金就附着在器面不脱。鎏金技术在春秋战国时已经出现,后来也有“金涂”、“黄涂”、“火镀金”等不同的称呼。经过鎏金处理的青铜兽面铺首,造型威猛粗犷,鎏金熠熠生辉,是一件做工精良的艺术品,在古墓的出土文物当中格外引人注目。

“渔”字铁斧

西汉时期,青铜器已经走向衰落,铁器得到很大发展。在大葆台汉墓中就出土了大量的铁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1号墓当中的“渔”字铁斧。

乍一看,这把斧子没什么新鲜的。斧柄因为是木质的,经过两千多年时间,早都烂掉了,只剩下孤零零一个斧身。斧身呈梯形,两侧略带弧形,上面有铸造的痕迹,为铸铁产品。不过,如果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斧子的一面有个凸起的“渔”字——这是渔阳铁官作坊的标记。渔阳郡的故城,就在今天北京密云县的西南。学术界认为,这一发现是西汉“盐铁官营”政策的重要证据。

西汉初年,统治者对盐铁业采取自由经营政策。到了汉武帝统治时期,为了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打击工商业者,实行了“盐铁官营”政策,由国家垄断经营盐和铁,并且设置行政机构进行具体管理:在中央于大司农之下设盐铁丞,总管全国盐铁经营事业;在地方各郡县设立盐官或铁官,经营盐铁产销。在铁器方面,官府直接组织开矿冶炼、铸造器物及销售,控制了生产和流通的全部过程。渔阳郡的铁官作坊,正是在那时设立的。大葆台出土的“渔”字铁斧,就是那个时代的产物。换一个角度想想,在斧身标上代表产地的“渔”字,是不是也说明两千多年前的古代先民,就已经有了“产品标志”的意识呢?

透雕双面刻墨玉舞人饰件

玉是一种矿物,分为硬玉和软玉,质地细而有光泽,可用来制造装饰品或做雕刻的材料。中国有着悠久的玉文化历史。北方的红山文化遗址(距今约6000年-5000年)当中,发现了大量的动物形玉器和圆形玉器,造型精巧,形态传神。南方的良渚文化遗址(距今约5250年-4150年)当中,也发现了不少玉琮、玉璧、玉钺等,造型严谨,对称均衡。周代重玉之风极盛,祭祀时兼用玉器,宴享只用铜器。儒家学说兴起后,崇尚“君子比德于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理念,玉被赋予了崇高的道德内涵。到了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出玉有五德:仁、义、智、勇、洁,这一说法对后世影响深远。

用玉殓葬,是中国古代厚葬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什么非要把好端端的玉器埋到墓里去呢?最重要的原因是,古人认为玉是致密温润的,能够保证肉体不腐。此外,以玉殓葬还可以炫耀财富,显示墓主人尊贵的地位。1968年,在河北省满城县出土了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的金缕玉衣,由2498片玉片组成,所用金丝约1100克,这一发现轰动了海内外。

同是西汉诸侯王,既然刘胜死后能穿金缕玉衣,那么刘建呢?大葆台汉墓是否出土了金缕玉衣呢?遗憾的是,由于墓室早年被盗,考古工作者只找到了部分玉衣残片,以及一件嵌玉的龙头枕。不过,凭借这些发现,足以判断出墓主人下葬时身着玉衣。

虽然没能找到完整的玉衣,但是大葆台出土了大量的玉器,多多少少弥补了一些遗憾。图中这件文物,就是透雕双面刻墨玉舞人饰件,简称“玉舞人”。它出土于2号墓,墨玉质,扁平长方形,高5.5厘米,上端为圆角,两面皆以镂雕线刻舞俑人像,身着长裙,弯腰甩袖,可谓灵动飘逸、栩栩如生。玉舞人的上下端各有一个小孔,便于穿系和悬挂,属于装饰玉。

透雕螭虎玉佩

中国古代虽有众多的玉器,能经常戴在身上的却只有玉佩。《周礼玉藻》有云:“古之君子必佩玉……凡带必有佩玉,唯丧否……”显然把玉佩上升到了礼法的层面。战国、秦汉时期的玉佩繁缛华丽,显示出佩戴者的尊贵与威严。

这件透雕螭虎纹玉佩,出土于大葆台2号墓墓室的东北侧。白玉质,圆形,直径7.1厘米。玉佩使用透雕技法,上部镂空成樱花,中间镂雕一只盘曲螭虎。所谓“螭虎”,身形如虎,为螭与虎的复合体。虎是大家都很熟悉的,螭又是什么东西呢?《说文解字》云:“螭,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从虫,离声,或无角曰螭。”说白了就是无角龙。螭为阴,代表地;虎为阳,代表天——合为螭虎,意指天地合,阴阳接,象征着皇权与吉祥。

中国古代,螭虎在玉玺和璧上最为常见,在秦汉时期最为流行。玉佩上的螭虎,用阴线条刻出其身形,均两面刻,形象朴素而生动。玉佩边缘阴刻两圈弦纹,中间夹以双弧形纹,显示出精细的雕刻技艺。

鎏金嵌玉龙头枕

现在我们都知道,睡觉的时候要枕着枕头,要不然就会非常难受。这是为什么呢?科学家告诉我们,人类的颈椎有一个前凸的弧度,称为生理性前凸。枕着枕头睡觉,可以使颈椎维持正常的生理弧度,处于放松休息的状态。原始人虽然不懂现代科学,但他们已经从实践中总结出了舒服的睡觉姿势,用石头或草捆等把头部垫高——这也是枕头的原始形态。到战国时代,枕头的制作已经相当成熟。1957年,在河南信阳长台关一个战国楚墓里,出土了一张保存完好的漆木床,床上就有竹枕。

大葆台汉墓中,出土了一件鎏金嵌玉龙头枕。枕头的主体部分为木制,两端为龙头,用水晶作眼睛,用青玉作牙、舌及双角。两个龙头做出伸舌蹲坐的姿势,造型格外生动。这件龙头枕规格很高,是和金缕玉衣配套使用的葬具。不过,它的高度达到了20.5厘米,看来也只能作为一个葬具,象征着墓主人尊贵的身份;如果刘建生前就枕着它睡觉的话,非得落枕不可!

缠丝玛瑙饰件

玛瑙是一种矿物,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有各种颜色,多呈层状或环状,一般为半透明或不透明,质地坚硬耐磨,可做贵重的装饰品。中国人很早就对玛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汉代以前的古籍中,常将玛瑙称为“琼玉”或“赤玉”。在南京北阴阳营遗址中出土过玛瑙杯和玛瑙珠,甘肃永靖大何庄齐家文化遗址(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900年)、山东莒南大店春秋墓以及南京象山东晋墓当中,也都发现了玛瑙珠。

缠丝玛瑙是各种颜色以丝带形式相间缠绕的一种玛瑙,因相间色带细如油丝,所以称为缠丝玛瑙。有的红白相间,有的蓝白相间,有的黑白相间,或宽如带,或细如丝,甚为美妙。图中所示的这颗缠丝玛瑙饰件,出土于1号墓后室北面内椁底板上。玛瑙近似长方形,长6厘米,底平面微鼓,表面琢磨极其光滑平整,左侧有一片花形鸡血红,流美艳丽,为整个玛瑙增色不少。

大葆台,有多少精美的出土文物?又有多少神秘的传奇故事?由于篇幅限制,今天就介绍到这里了。有时间的话,可以亲临古墓,免费参观博物馆。在古老的地宫内,拨开两千年的历史迷雾,您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4839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