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兰州白云观

在多数兰州人的心目中,兰州只有滨河路上的那一座白云观,其实不然,兰州市有两座白云观。城关区滨河路中段的白云观被称为下观;而在七里河崔家崖的一座白云观则为上观。前者观貌依旧,保存完整,为兰州市道教协会所在地;而后者名存实亡,观址全部被毁,现在成了一片耕地。

兰州白云观

A布局严谨装饰独特的建筑

就在日前记者采访时,据当地知情人介绍,崔家崖白云观是私人捐助修建的,解放前这里还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到了临近解放时还被称作为“吉寿乡”、“吉寿堡”、“秀川堡”等,当时-部队长时间驻扎在白云观里,但一直没有遭到毁坏。到了文革时的1967年——1968年间遭到了拆除,大部分的木材修建了当时的10个村委会,有一部分被当地农民在夜间拆除用于烧柴,后来市财政局知道此事,到现场进行了制止,但无济于事。从当时白云观的位置、建筑、环境以及对当地社会习俗的影响可见一斑。

观址坐落在崔家崖西端崖头的极寿山,东起大户村,西至范家坪,南靠大金沟,北临黄河。观依崖头坡面建筑,除王母宫、百子宫朝西外,其余主要建筑均坐西向东。占地约五十亩,崖高80米,庙高100米,供奉吕祖(洞宾)、寿星、玉皇及各种神像。分东西两个山门,从东山门到玉皇殿为整个建筑群的中轴线,布局严谨,层次分明,上下重叠,左右对称,均为具有民族风格的古建筑结构。主体是崖顶玉皇殿,雕梁画栋,工艺精细,装饰独特。尤以琉璃瓦面配以高出屋脊的镏金巨型圆顶光彩夺目,出兰州西关即可看到,夕阳西照,光芒四射,堪称一绝。

解放前,每年阴历四月春暖花开,先是兰州五泉山四月初八的庙会,游人余兴正浓。紧接着将全部的家当搬到崔家崖白云观,于阴历四月十一日到十七日举办七天的庙会,四方游人络绎不绝,盛况较五泉山毫不逊色。

东门庙前建有三间木结构排厦(如五泉山门),入内是砖雕装饰的山门,上刻“升云得路”四字,笔力遒劲。两侧偏门各有两副匾额。门旁左右树雌雄狮一对,形象生动威武。正门顶部立一旗杆,旗-“救生船”三字,迎风飘扬,游人顿起遐想。山门北侧广场建有戏楼,供乡民看戏娱乐。庙的两侧设买卖店铺,游乐更为方便。崖西北800米,有兰州水车一座,提取黄河水灌溉农田。

B七正院和六跨院组成白云观上观

进山门沿中轴线上行,共分七个院落和六个跨院,组成一幅阶梯形的立体建筑画卷。

一院,分为左右两院,有地母宫、五福殿和十殿阎王庙。庙内有各种鬼神塑像,气象阴森可怖,大概想给人以惩恶劝善的警戒。

从一院通往二院,上砌一百零八级台阶。台阶底部两侧有山神土地庙。在三十六级处有“极寿山”三字牌楼;再历三十六级,两旁分建“鹤亭”、“鹿亭”;再上三十六级就到了看台,和谐对称,便于休息眺望,并寓天罡地煞之意。

二院,前殿为两层木结构悬楼,-金字匾额“白云观”,正中为灵宫殿,两边为“望河楼”。登楼,一面可以看到黄河东去,一面可以看到山溪北流的景象。楼西正殿为祖师庙,供吕纯阳塑像,两侧配殿为八仙,形态各异,栩栩如生。院外两侧左钟楼,右鼓楼,都是飞檐对峙,琉璃瓦面。其下连接着道士居住的厢房。

二、三院中间为绝崖,不能攀登,左右各连弓形长廊,各为一百零八级台阶,名曰:“上天梯”。长廊中部各设便门通往崖顶处的东岳庙。上天梯尽处是南天门,进门即为三院。经历了这些绝险,来人大概就算“升云得路”了。

三院,此处有两特色:一是八卦庙亭,前为倒坐观世音菩萨像,后为百子娘娘像。另一个就是院中建十三层八卦形砖雕宝塔,各层挑檐悬铃,随风作响,“行宫见月”、“雨夜闻铃”,不免令人神驰。

四院,正殿为阴阳殿,配殿是日月宫,两侧还建有道观跨院,为道士们生活场所。再向上砌筑三十三个台阶,通向四院悬楼,寓三十三天,天外有天之意。

五院,前为九间木悬楼,楼中顶部是寿星楼,两翼为看楼。院内正中为三清殿,左右配担为五子七真殿,即所谓十二上仙。南北连跨院,塑如来佛和十八罗汉像,神态各异,工艺极其精巧。

五、六院之间各建月宫门,进入六院,全院主体为玉皇殿,建在最高顶,俯瞰全观,建筑宏伟,雕琢精美,极为壮观。左右配殿为三皇五帝。后进两侧配殿为无量寿佛,托塔天王、哪吒,以及哼哈二将。两旁跨院则有关帝庙、药王庙、雷祖庙等,-杂处,颇为别致。

七院,六、七院前后相连,北院风景迥异,别有洞天。王母宫与玉帝殿背靠背建筑。宫门向前,建桥通往“王母瑶池”,呈太极八卦形状,石照壁雕刻乾、坎、艮、震、离、坤、兑字样和花草虫鱼、诗词书画。池中央设置莲花座、蟠龙等物。龙口吐水、银珠飞溅,特别清幽雅静,游人到此,尽情观赏,俗念顿消。据传汉武帝西山筑台,接迎仙佛,诵石刻“瑶池阿母、黄竹歌声”诗句,不觉浮想联翩。王母宫两侧配殿为八卦菩萨、四大金刚、韦驮0神,别有一番庄严肃穆气象。院西为后山门,仍为木制,中门及两侧门额各有题刻,出西山门即土堡子,堡外耕地纵横,一幅农家景象,白云观全景到此为止。

C三大特色构筑白云上观

庙内水源系范家坪大金沟内引来的源头活水,由西山门入院浇溉树木花草,为院落增添幽趣。

除道观外,遍塑各种鬼-像,虽不伦不类,却能吸引四方游人,警世化俗。

庭院殿宇,分层设置,曲径回廊,引人入胜。

-委员邵元冲1935年春祭扫黄陵,路经陕、甘、宁、青、新、晋等地,在兰州写有咏崔家崖白云观诗句:

玄都寺重叠清磬林间响

俯瞰大河横寒流走湟漾

向晚翠烟浮闲云独来往

通过上面的缺句题咏,可以想见当时观内苍松翠柏,树木茂密,流水闲云的清雅景象。

地址:兰州市城关区南滨河东路987号

类型:道观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门票信息:

门市价:5.0元

古代兰州三观之一白云观,现代兰州道教文化圣地

兰州白云观位也叫吕祖庙,位于滨河中路南侧,东邻中山桥,建于清道光十七年,由陕甘总督瑚松额捐俸修建的,也是古代兰州三观之一。

山门额雕"升云得路",门楣悬邓宝珊所题"白云观"木匾。

三清殿

玉皇殿

吕祖殿

陇上学者青林居士有一首诗这样写到:

灵霄宝殿奉玉皇,

观天观地观四方。

云争飞帆翔千鹤,

白马浪前有慈航。

这首诗的藏头恰恰为“白云观灵”

还有东西望河楼、戏楼以及前、中、后院等一组三进的建筑群,两侧为云水堂、钟鼓楼、道院等。后殿有花园、八仙阁潇洒轩、鹤鹿亭、来仙亭、聚仙亭、群仙楼等建筑,古香古色,道教风格浓郁。

殿堂建筑雄伟,香火旺盛,道教文化气氛浓厚,在当地可谓独具风貌,观内7颗国槐参天挺拔,枝繁叶茂,使白云观更显清净优雅。漫步在滨河路上,看着白云观古旧的山门,以及观内袅袅升起的青烟,有一种“此地有仙山”的感觉

甘肃兰州的道教胜地,《西游记》取景地兰州白云观

兰州是中国唯一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市区依山傍水,山静水动,为整个城市增添了很多的灵气,沿黄河南岸东西50多公里的滨河路,是全国唯一的城市黄河风情线,兰州白云观就位于美丽的黄河风情线上,是兰州百里黄河风情线上古观建筑与仙道文化融为一体,并以其特有的道教文化底蕴丰富着黄河岸边的风情,且开放接待游人观光的一座古朴典雅的名胜古迹,是经兰州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兰州白云观管理委员会成立,现为省市道教协会所在地。

兰州白云观也叫吕祖庙,位于滨河中路南侧,东邻中山桥,始建于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是由陕甘总督瑚松额捐俸修建的,也是古代兰州三观之一。

兰州白云观原有上观、下观之分,上观原址在郊区崔家崖极寿山,20世纪50年代修建兰新铁路时被全部拆除,现在人们所说的白云观,即指下观,与黄河北岸著名的丝绸古道金城关遗址遥相对峙,二者之间一段黄河水流波涛汹涌,这就是有名的“白马浪”。黄河在兰州上游波平浪静,到了这里却白浪滔滔,因此而得名。相传明末清初吕祖显灵于黄河之上,留仙迹曰“白马浪”兰州民众修建吕祖庙,据白云观金石记载,有祠西修建之语。白云观的古树也可以证明此说。道光年间,兰州乡绅道教信士纷纷上书陕甘总督瑚松额,请求扩建吕祖庙,以“栖仰”吕仙之“灵”。瑚松额遂让风水先生择地建祠,选中“城西北隅,大河之浒,辟地树宫”,即今白云观所在地。命名“白云观”,专事奉祀吕洞宾。因此,白云观又名吕祖庙。白云观正式列入国家祀典,成为清代兰州地区规模宏大、建筑完整的道教十方丛林。据史料记述,白云观原建筑呈中轴对称之势,自北向南依次为山门、东西望河楼、戏楼、前、中、后殿等一组三进的建筑群;东西两侧为云水堂、钟鼓楼、道院。启圣殿后还有结构精巧的八仙阁、潇洒殿、鹤鹿亭、聚仙亭、四照亭拱卫;再后有聚仙楼、飞仙桥、来仙轩等建筑,总占地面积约30亩。经过历史的沧桑,整个道观现仅存三座大殿、钟鼓楼、戏楼、东西配殿及东西厢房,其它建筑都已经湮灭在过往的岁月之中。今天,经过重建后的白云观依然殿堂林立,古香古色。进入白云观,迎面看见的就是高悬门楣的由甘肃名人邓宝珊先生所题“白云观”三个大字匾额。门额“升云得路”砖磨大字苍劲有力,两侧砖雕龙、鹤古朴生动,环境静谧幽雅。观内亭台殿阁,参差栉比,飞檐挑角,斗拱重叠,围廊曲折回环,古树参天,绿树成荫,曲径通幽。自山门一线有前殿、中殿、后殿、东西配殿、钟鼓楼、古戏楼、东西厢房,另有仿古式综合楼、斋堂、单房、后山门等配套设施,总占地面积近3300多平方米。每逢农历正月初九玉皇圣诞、二月十五老君圣诞、清明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十月初一庙会,观内设道场举行隆重的诵经祈福、超度活动。每逢初一、十五,进香朝拜者络绎不绝。

前殿(吕祖殿)是清代建筑物,迄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从山门缓步走入,只见飞檐卷顶、四角高翘、悬梁起斗、明柱殿堂,造型雄伟。听观内道长介绍,此殿原为白云观过殿,建筑面积280平方米。重建后修成吕祖殿,殿内祀奉很多神仙高道,有吕纯阳、王重阳及其度化的七位弟子马钰、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等。

过了前殿就来到了中殿,中殿神灵为玉皇上帝、天皇大帝、紫微大帝、长生大帝、后土大帝及传言金童、侍香玉女、倒坐药王孙真人。

再后就是后殿(三清殿),建筑面积240平方米。殿堂彩绘雕塑庄重古朴,同时供奉铜铸神像大小六尊,其中中殿三尊、后殿三尊。观内东西两侧是配殿三官殿、三法殿,均系清代建筑,建筑面积各120平方米。东配殿为三法殿,塑像七尊:雷祖、天师、真武大帝、关圣帝君、二郎真君、两位仙童;西配殿为三宫殿,塑像七尊:天官、地官、水官、文昌、紫阳真人、两位仙童。

陇上学者青林居士有一首诗这样写道:

灵霄宝殿奉玉皇,

观天观地观四方。

云争飞帆翔千鹤,

白马浪前有慈航。

此诗为藏头诗,卷帘格,藏头为《白云观灵》

壮观!蓝天白云下的郑州百年古村落上街方顶村

方顶村位于郑州上街区西南隅,是河南省历史文化名村。村里的明清建筑群是目前郑州市内发现的面积最大、规模最大、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处明清建筑群,代表了中原独特的乡土建筑文化。改天瞅瞅去?!

摄影|敬中画

亲爱的读者,

如果您对游玩河南有任何感悟,

热忱欢迎来稿,

您可以直接后台留言或发邮件给我噢!

(1527345085@qq.com <标明微信投稿>)

指尖上的旅行

游玩河南

微信号:hnshq123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4837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