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冯平故居

美德村:美德村委会位于东路镇的西南,美德村委会有13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农村户398户,总人口1844人,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两委”干部5人,村党支部现有党员78名,其中大专文化程度4名,中专文化程度5名,60岁以上的党员14名,流动党员16名,全村共有国土面积7669.3亩,规划林地面积4796亩,商品林4180.6亩,公益林铭记616.2亩。水田面积24……

冯平故居

布衣将军的故乡情——冯玉祥故居

《合肥红色记忆》

合肥市文旅局合肥故事休闲频道

致敬建国70周年特别策划

红色记忆

红色旅游,不仅可以观光赏景,也可以了解革命历史,增长革命斗争知识,学习革命斗争精神,培育新的时代精神,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红色旅游具有不可比拟的教育宣传功能,担负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使命,不仅是革命精神的实践之旅,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冯玉祥将军,是近代史上杰出的爱国将领,他一生生活简朴,治军严明,被誉为“布衣将军”。戎马一生的冯将军虽然只有两次回安徽省亲居住的经历,并且时间都很短,却在当地产生了很大影响。

冯玉祥,安徽巢县(今巢湖市)人,十一岁即在清末保定陆军当补兵,后晋为管带。辛亥革命后,任北洋军旅长、师长,陕西、河南督军等职。1924年1月下令驱逐溥仪出宫。1926年9月响应北伐,任国民联军总司令。1933年5月任察绥民众抗日同盟军总司令。抗日战争时期,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民革中央常务委员兼政治委员会主任。冯玉祥,是我国近代史上杰出的爱国将领、民主斗士、中国共产党的真挚朋友,他生活简朴,治军严明,嫉恶如仇,被誉为“布衣将军”。

冯玉祥将军故居位于巢湖市夏阁镇竹柯村,这里交通便利,距离巢湖市区6公里,合肥60公里,冯玉祥旧居占地面积4690平方米,建筑面积432平方米,有5幢22间房屋,保存完整19间,故居分为前后两大院落,前院主要有门厅和议事厅,后院主要有书房、卧室、侍卫室。

在冯玉祥旧居大门口处,我们发现了几块铜牌:冯玉祥故居、冯玉祥旧居,而门首悬有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冯玉祥故居”匾牌。为何一个地方竟有两个名字呢?冯玉祥将军总共只来过巢湖老家两次,前后居住共计两个月时间,所以改为旧居更为科学。走进院内,我们便看到冯玉祥将军全身塑像和碑刻立于中央。

1936年,时任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的冯玉祥,因在“攘外必先安内”与“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原则上,与蒋介石意见相左,为了舒缓愤懑抑郁的心情,加之族人的邀请,冯玉祥于当年3月来到了巢县,回到了一直魂牵梦绕的家乡。而在这之前,冯玉祥已捎回大洋,委托老家亲戚帮忙盖了几幢房子。1936年3月4日中午11时,冯玉祥一行乘车到达了巢县火车站,据史料记载,当年回乡的冯将军英姿飒爽,红光满面,两眼炯炯有神,身材魁梧,远看是一位威风凛凛的将军,近看又似一位慈爱可亲的老人。其随身警卫有40名,武装整齐,眼前的这处房屋就是当时警卫们居住的地方。

虽身居小镇,冯玉祥并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3月8日,冯玉祥在巢县城关发表了“抗日不分男女老少,守土不分南北东西”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演说,声色俱厉地痛斥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东三省的种种暴行,并号召乡亲们团结一致抗日。这一次,冯玉祥只在家待了7天。而第一次的回乡经历让冯玉祥久久无法忘怀。他决定,还要找机会再回家乡。机会终于来了。“西安事变”后的1937年1月,当时的国民政府已经同意国共合作共同抗日,心情愉悦的冯玉祥决定再次回家乡巢县,这一次他总共待了45天。

在第一次回乡时,冯玉祥就发现家乡的教育非常落后,于是决定在此创办小学,推行现代教育。第二次回乡后,他便办起了圆山小学,将附近百里的孩子请入学堂接受教育。前方的议事厅是用来与当地的乡绅和官员接洽之用,后面的侍卫室是给40名随从军人准备,而其后的书房更成为附近没钱上学的乡亲子弟学习场所,冯玉祥自己只是居住于十平米左右的后屋。虽然冯玉祥在巢县夏阁总共只呆了两个月时间,但他在家乡的影响却至今留存,至今,当地还流传有不少冯玉祥的故事。

冯玉祥是巢湖地区三位名将之一,他一生桀骜不驯的性格,憨厚直爽的风格让后世对其敬佩不已。1989年冯玉祥旧居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确定为巢湖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旧居一游,冯将军爱国情怀,爱民本色,历历在目,他为革命作出的贡献,令后人敬仰。

探访北京胡同帽儿胡同;冯国璋的故居,婉容故居,乾隆女儿府邸

参观邓小平故居

南坪实验小学正街校区三年级5班 左浩辰

指导老师:袁容

朗读者:重庆垫江县实验小学校六年级6班 谭紫妍

指导老师:周春玲

今天,我早早就起了床,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邓小平故里参观。

我们进了北门,远远看见了一座高大的石头建筑,像奇怪的大门,有一大两小三个门洞。爸爸说,那叫牌坊。走近一看,“门洞”上方写着“德政坊”三个字。有趣的是,字是从右往左写的。往前没走多久,又看到一座神道碑,碑上刻了很多字。这牌坊和碑是为了纪念邓氏先祖邓时敏而修建的。

我们沐浴在阳光下,继续往前走。小道两旁开着鲜花,小鸟清脆地鸣叫。我们很快来到了邓小平故居。进入了一个很大的院坝,房子是用泥土和木料造的,房顶上是青瓦。走进去,里面非常大。房间很多,有农具室、卧室、堂屋……

我们又来到邓小平缅怀堂。听导游的介绍,我了解到邓小平爷爷在十五岁时离开家乡广安,后来领导了百色起义。解放后,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1977年恢复高考,提出“一国两制”的方案……我听得似懂非懂,但是也知道邓爷爷是个非常了不起的人。

我们穿过小道,来到一片小树林间的空地上,邓爷爷的雕像出现在我的眼前。只见他悠然地坐在藤椅上,穿着一身简朴而干净的衣装,满脸爬满了皱纹。邓爷爷脸上带着慈祥的笑容,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坚定地望着远方。那是他期待着祖国越来越富强,人民越来越幸福。我想起了课文《邓小平爷爷植树》,对邓爷爷感到特别亲切。妈妈给我和邓爷爷塑像拍了一张合影。爸爸告诉我,邓爷爷是一位为中国做了很多好事的伟人。邓爷爷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句话让我觉得非常有意义。我要好好学习,也要像邓爷爷一样为祖国和人民做出贡献。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4742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