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壮乡将军纪念园

AAAA级旅游景区

壮乡将军纪念园

壮乡英雄文化园是纪念韦国a/a清同志诞辰100周年活动的核心项目,位于东兰县三石镇弄英村韦国a/a清将军故里,距离县城18公里,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列宁岩—魁星楼—韦拔群故居—东兰烈士陵园—韦拔群纪念馆)的必经之地,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南宁—崇左—靖西—百色)的主要节点,也是东兰红色旅游集散中心。壮乡英雄,壮乡将军纪念园,壮乡将军纪念园简介,壮乡将军纪念园-河池东兰县壮乡将军纪念园旅游指南[组图]

纪念设施之子长县将军纪念园

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县城龙虎山风景区中部。

2006年国庆前夕,民族英雄谢子长以及阎红彦、贺晋年等9位将军的铜像一起进驻子长县将军纪念园。

子长县将军纪念园位于县城龙虎山中部苍松翠柏间,将军纪念园中由将军亭、将军铜像、浮雕墙和柱雕群四大块组成。将军亭位于将军纪念园最高处,亭子基座为正方形,坐西向东。亭通高10米,亭基石块砌成,周长16米。亭内混凝土柱子12根,柱头雕刻腾龙,柱子高4米。顶为木结构,雕装饰图案。亭内有石碑1通,其上刻有曾任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亲笔题写的“将军亭”字样。将军亭两侧是将军铜像,分别是谢子长、闫红彦、贺晋年、李赤然、高维嵩、吴习智、贺吉祥、陈克功、贺毅9位叱诧风云,书写陕北红军历史,为共和国的成立赫赫战功的将军们的铜像。顺着青石台阶而下,依山横式雕刻的巨型石碑,便是浮雕墙,上面雕刻着当年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和谢子长创建的陕北红军汇集瓦窑堡的历史情景,浮雕墙的前面是1通“书式”石碑,书的右页镌刻着“1935年12月17日星期二(农历十一月二十二日)”,左页镌刻着“红都瓦窑堡”及瓦窑堡的历史简介、代表人物、重要历史会议。顺着浮雕墙前面的石阶而下,便是柱雕群,是一个由“U”形小广场以及广场南北两侧的10根龙柱组成,10根龙柱象征着十大将军。广场最东侧矗立着一块坐西面东的大理石石碑,其上雕刻由曾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邹家华于2005年2月亲笔题写的“将军纪念园”五个大字。

子长县将军纪念园的建成,不仅为子长县增添了一大人文景观,而且成为子长革命传统教育、延安精神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新的重要基地。

相关热词搜索:子长印记设施

莲湖红色印记 | 止园——杨虎城将军纪念馆

杨虎城(1893—1949),陕西蒲城人。参加过辛亥革命和护国战争。1924年加入国民党。1927年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联军第十路军总司令,1930年任第十七路军军长,陕西省主席和西安绥靖公署主任。

(杨虎城)

杨虎城将军公馆又称杨虎城“止园”别墅,80年代初改为杨虎城将军纪念馆,是西安事变重要遗址之一,也是我区保存最为完整的历史革命遗址,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止园”始建于1935年,此处原是唐朝太极殿所在地,到了明代则是朱元璋之孙千阳郡王王府。1933年,杨虎城在这里购地近50亩(约3.4万平方米),修建私宅。1935年初院内主题小院建成,以“紫气东来”首字,命名为“紫园”。不久,杨虎城接受陕西省政府参议李元鼎先生建议,“止戈为武”、“到此为止”之意,更名为“止园”。西安事变前后,杨虎城曾在此接待过王世英、王炳南等中国共产党人和爱国民主人士。

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华民族存亡面临新的严重危机。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号召下,以“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为起点,全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蒋介石继续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坚持“围剿”红军。以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军和以杨虎城为首的第十七路军,接受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蒋介石不仅拒绝张、杨的要求,反而调集嫡系部队进驻陕甘,亲临西安逼张、杨进攻红军。杨虎城、张学良在多次向蒋介石进谏无效后,遂于1936年12月12日清晨,毅然采取军事行动,在临潼华清池武装扣留了蒋介石,并扣押了陈诚等来陕的几十名军政要员。同时,杨虎城、张学良通电全国,说明被迫发动事变是为了敦促蒋介石进行抗战,提出了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立即释放上海被捕的爱国领袖等八项抗日主张,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8日事变发生以后,中国共产党应杨虎城、张学良邀请,指派周恩来到“止园”,同杨虎城、张学良商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事宜。经过多方努力,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基本结束,为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创造了条件,中国也由此实现了由内战到抗日战争的历史转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西北军政委员会曾在此办公。1954年,中共西北局将此宅购买。随后,这里成为中共陕西省委干部招待所,1980年改为止园饭店。1983年陕西省政府将“止园”约2277平方米的地域划归西安事变纪念馆,1985年正式对外开放,现位于西安市莲湖区青年路117号。

马白山将军纪念园:戎马一生 流芳后世

马白山将军纪念碑

马白山将军纪念园,位于澄迈县马村西面海边,距马村墟1.5公里,离金江46公里,有水泥公路直通。纪念园坐东朝西,1997年9月26日建成,占地面积9999平方米。园中央竖立马白山将军铜像,铜像基座正面镌刻杨成武将军亲笔题写的“马白山将军”笔迹,背面刻有马白山生平事迹,右边是陈列馆,左边是纪念亭,中间是壁廊,铜像前方是大门。大门前有33级台阶,拾级而上,就会感受到建筑的雄伟壮观。

浴血天涯

纪念碑碑文记载峥嵘的革命生涯

纪念园的正中央,竖立着马白山将军的铜像,正面有杨成武将军亲笔题写的“马白山将军”笔迹,背面刻有马白山生平事迹。陈列馆内,摆满了马白山将军的勋章和荣誉证书: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83年离休,享受正兵团级待遇;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这些证书和荣誉背后,是马白山将军为革命的艰苦付出。

马白山将军去世后,澄迈县人民政府为了纪念他,建造了马白山将军纪念园。目前,该园区系海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作为琼崖纵队杰出的领导人之一,曾任海南军区副司令员,被授予少将军衔,马白山将军辉煌的革命军旅生涯被永远镌刻在石碑上。

投身革命

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战火洗礼

马白山出生于贫农家庭,1925年春,他高小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琼海中学(今海南中学)。1927年,琼崖“四二二”反革命事变发生后,马白山义愤填膺。在同班同学李兴佑的介绍下,他于同年9月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革命初期,曾任中共琼海中学党支部委员,分管宣教工作。同年冬,初中毕业后,受组织安排回乡开展革命活动。他先在村里小学任教,并兴办农民夜校,进行革命宣传。1928年春,马白山发动20名青年成立了马村农民协会。经过5个多月的努力,他在澄迈县第四区的马村、盐丁、白莲等乡村建立5个中共党支部,并成立中共澄四区区委和区红军分队,马白山任区委书记兼红军分队长。

1929年夏,马白山被党组织派去江西苏区学习。同年9月,抵上海后,因情况变化,经党组织同意,改入南京中央军官学校学习军事;1931年底返上海,在中共沪西区委工作;1932年8月到海南昌感县第二小学(现东方县墩头小学)任教,以教师职业作掩护,秘密开展革命活动。1937年8月中共昌感县委成立,马白山被选为县委委员。1938年12月5日,任广东省民众抗日自卫团第十四区独立队队附(副队长)。

1939年2月10日,日军入侵海南岛,独立队在中共琼崖特委领导下奋起抗战。同年3月,独立队扩编为独立总队,马白山任副总队长兼第三大队大队长。他率领第三大队积极打击敌人,攻克琼西重镇那大,扩大游击区,发展琼西地区的抗战形势,有效地配合了琼文地区第一、二大队的对日作战。1940年7月,马白山兼任独立总队西路指挥部指挥,统一指挥第三、第五大队的行动,为美合抗日根据地的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抗战胜利后,马白山历任广东省琼崖游击队独立纵队第四支队长,中共琼崖区党委委员、区党委军事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琼崖纵队参谋长、纵队副司令员、中共西区地委书记兼第一总队总队长、政委,分别担任春、夏季两个攻势的前线副总指挥。1949年7月,马白山作为琼崖纵队和华南游击队的代表赴京出席全国第一届政协会议。10月1日,马白山在京参加开国大典,还参加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仪式。

战功赫赫

为解放海南立下了不朽功勋

1949年12月,马白山返回广州,奉命协助四野部队渡海作战。1950年3月,马白山和解放军第四十军118师政治部主任刘振华率领1个加强团,分乘81只大小帆船从雷州半岛的灯楼角启航,潜渡琼州海峡。

按计划,应于次日天亮前在临高角登陆,但因风向和风速的变化,先头船只次日凌晨才抵达澄迈县玉包港海域,要抵达临高角登陆点还需两三个小时。此时,在临高角的琼纵接应部队已同国民党守军激战,敌军飞机舰艇也到达临高参战。

危急关头,马白山向刘振华提议:以变应变,就地登陆为宜。刘振华采纳了他的建议,立即命令部队向玉包港一带强行登陆,历经1小时的激战,消灭了守敌,攻占滩头阵地。

在当地党政干部和民兵的接应下,经几昼夜的转战,渡海部队安全抵达澄迈县六芹山根据地美厚解放区。1950年4月,兼任接应40军前线指挥部总指挥(4月前为陈求光),率部配合主力作战,为解放海南立下不朽的功勋。

海南解放后,马白山任海南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并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马白山任海南军区副兵团级顾问。他长期担任海南民兵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带领工作组深入基层调研,和干部、民兵促膝谈心,参加各种类型的试点,并将调查发现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及时向党委汇报,使民兵的组织、政治、军事工作得以落实。

1983年,离休后,马白山仍担任海南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副主任的职务,积极参与琼崖革命斗争史的研究编写工作,完成了革命回忆录《浴血天涯》的撰写,主持编写出版《琼崖纵队史》一书,还撰写20多篇有关文章在报刊上发表。1988年8月,中央军委授予马白山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2年8月3日,马白山在海口病逝。(记者 石祖波 文/图)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4724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