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创盛公祠(抗日战争时期省立金山中学校址)

创盛公祠(抗日战争时期省立金山中学校址)位于潮安区凤凰东兴三河村,年代为1941,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2020年4月16日,创盛公祠(抗日战争时期省立金山中学校址)被公布为第四批潮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创盛公祠(抗日战争时期省立金山中学校址),创盛公祠(抗日战争时期省立金山中学校址)简介,创盛公祠(抗日战争时期省立金山中学校址)-潮州市潮安区创盛公祠(抗日战争时期省立金山中学校址)旅游指南

青龙山故事19:抗战时全州此地有一所全国知名学校,谁还记得盛况?

在广西全州县安和镇青龙山村,听当地老人讲,解放前这里曾经有一所大学,而且还有外国籍的老师和学生,但这所大学的名称还多次变更过,有人说最初叫湖北大学,后改为青龙山大学,再后来称龙山大学,还说看到过写有龙山大学的牌子,也有人说后来这里还有过龙山女子中学。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那么真相究竟如何?这所藏在深山的大学究竟是所什么学校呢?

创盛公祠(抗日战争时期省立金山中学校址)

地处海洋山系都庞岭支脉大狮头山脚下的安和镇青龙山古村

说起这事,其实是与当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有关,更是与青龙山的名人蒋伯文(继伊)直接有关。当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遍中原,蹂躏华夏,为了躲避战火,中原一带的学者、专家与逃难的人们和一些重要机构不断南迁。在这支南迁的大军当中,有一个由老师与学生组成的联合学校,曾经来到青龙山村里办学。

今日全州县安和镇青龙山村民委员会办公楼

小桥流水人家(干砌石古江堤)

在当地村民的记忆里,当年的这个从湖北迁来青龙山避难的学校在这里分为三个区域,一是教室,学生上课的教室是利用兼善公祠堂(蒋荣达,号兼善,是伯文的曾祖父),当时是前后两座,后座已于1944年11月被日军烧毁;二是男生宿舍,男生的住宿是利用紧邻兼善公祠堂的伯文家的偏房谷仓,主要住在二楼的木楼板上开通铺;三是女生宿舍及厨房饭堂,则是利用蒋朝汉(伯文的二弟叔仁之第三子)的大房子,朝汉大房子在小江的北岸,所以村人在兼善公祠堂边上专门架设一座临时木桥供师生通行。学生都在朝汉大房子客厅里面吃饭,女生宿舍也安排在朝汉家,老师们则分散居住在学校周边村民家中。

可惜当年湖北学校在青龙山办学的三处大房子仅有教室尚存前座了,兼善公祠堂的后座和朝汉大房子(详见《青龙山故事2:蒋朝清自卫队打死日军大佐,青龙山遭到疯狂报复!》)都同时被日军烧毁了(朝汉房子所在地后一直被叫做火烧坪),如今只有兼善公祠堂前座尚存,但也摇摇欲坠,岌岌可危,男生宿舍伯文家的谷仓房则因年久失修,于2019年4月份拆除了,如今只剩一地瓦砾,令人扼腕叹息。

当年青龙山本地人则在内建乡公所头所村南1公里的观音堂建有冠英堂小学校(今为安和镇冠英初中),当时在全州县就挺有名气了,是以伯文和他的父亲蒋任衡(字春甫)出资为主,建乡百姓共同捐资修建的,连蕉江大源的瑶民都捐献了很多杉木料。

青龙山村兼善公祠堂,抗战时期的鄂湘联中教室旧址。(抗日遗迹,曾为红军长征宿营地)

这个学校为什么1939年会迁到青龙山这个偏僻的小山村来办学呢?

据2019年4月12日《团结报》登载的刘明钢的文章《抗战烽火中的鄂湘联中》)所述,这个学校的名称应该是鄂湘联中。

武昌文华中学

2011年武昌文华中学140周年(1871~2011)校庆

1938年6月,武汉会战打响,7月26日,九江失陷,武汉及周边地区的学校早已停课,战火逼近武汉,美国基督教圣公会决定将武昌文华中学、汉口圣保罗中学和希理达女子中学以及另外两所湖南省的中学组成“鄂湘教区联合中学”,简称鄂湘联中。

1938年9月7日,鄂湘联中教职员连同家属约300人,由武昌徐家棚登上火车。9月9日下午,师生又乘火车沿刚刚建成(蒋伯文主持修建)的湘桂铁路奔赴广西全州,第四天上午(即9月13日)安全到达,步行八里到了首魁街新校舍。9月27日,第二批师生60余人前来汇合。10月3日,开始上课,全校有男女学生360名。学生都是未成年人,年纪小的只有十一二岁,大的也不过十五六岁,还有一些教师子女。南下迁移费为4000美元,由美国教会捐助。

当时这个学校应该先是在全州县城首魁街(有人说是今日的全州县城关完小附近,具体位置有待考证)办学的,但全州战事日益趋紧,日本侵略军的飞机经常飞来轰炸,学生经常跑到树林中躲避,有时被迫在山林中上课,午后回校,如此往返奔波。时任全县(今全州县)县长唐文佐(兴安人)得知这一情况后,与全州籍的知名人士蒋伯文(蒋继伊,曾任两广财政厅长、1946年任广西省参议长)诉说学校师生上课的艰难。

蒋伯文说,既然县城日机轰炸不安全,那就搬到我的家乡青龙山去吧,那里隐蔽安全些,能适合学校办学。于是学校就迁至距县城35公里的内建乡(今安和镇)青龙山村。蒋伯文乐于做这种公益事,他的儿子们、侄子们也挺支持。学校迁到青龙山后,蒋伯文父子大力赞助,为学校排忧解难,借给一间祠堂(即兼善公祠堂)当作教室,一间谷仓(即伯文故居的偏房)楼上作男生宿舍,另外一座宅子(即朝汉大房子)作女生宿舍和食堂。老师们则散住在农家。1939年1月12日,在青龙山正式开课。

抗战胜利后文华中学迁回武汉,这是1946年的学生成绩单。

抗日时期用作鄂湘联中教室的兼善公祠堂前座的外墙尚存(烂木棚边上为当年架木桥的位置)

兼善公祠堂被日军烧毁的后座倒塌后的外墙断口

兼善公祠堂被日军烧毁的后半座的宅基地仍在

兼善公祠堂前半座内景,已岌岌可危,随时可能倒塌,急需维修保护。这里是抗战中的鄂湘联中教室旧址 (抗战遗迹,还曾是红军长征宿营地)。

据村民蒋廷璜老人(1930年生)回忆说,当时30多位老师分散安排借住在学校周边住房条件较宽松的村民家里。在这些老师中,让他记忆深刻的有一个姓孟的老师,带有两女一儿,她的女儿穿着漂亮的裙子,由于当时穿裙子是非常稀罕,所以大家对此记得很清楚。另外,有一位外籍老师也让村里的老人记忆犹新。这位外籍老师,是红头发,长着一对猫崽眼睛,非常喜欢村里的小孩,会逗小孩玩,给小孩吃糖果。

蒋伯文故居前门(两道青石大拱门尚存西侧一道,与之对称的东侧另一道于1985年11月拆毁)

兼善公祠堂西侧,蒋伯文故居东北角现为两座两层小楼(两座小楼之间为1985年11月拆除的青石大拱门所在位置)

蒋伯文家谷仓(当年的鄂湘联中男生宿舍)已成一地瓦砾、荡然无存,与之相邻的东侧这座木壁房子则是孟老师一家借住过的地方。

据刘明钢的文章《抗战烽火中的鄂湘联中》记载,鄂湘联中在流亡中坚持办学遇到很多困难,条件异常艰苦。

学生绝大多是孩子,流亡大多要靠步行,所到之处没有现成的校舍,也没有条件新盖校舍,所以师生们只能住在庙宇、祠堂,或借住较大民房,开大通铺挤在一起。

上课没有黑板和课桌,只能找旧门板当黑板,用土坯垒成高低不同的小土垛,上面放块木板,就是课桌和凳子。晚上也只能在黑暗中、月光下互相切磋,复习功课、背诵诗文和英语,甚至写英语作文。

据彭人丰在《流亡回忆》中记载,初到广西全州,条件十分恶劣,“食则八人一处,蹲地而食。卧则连衾接裯,席地而卧,有时鼠嗅得学生口角糖果饵者,频频舐食,学生梦中惊醒,大声叫呼,一室鼎沸,有时发现毒虫,则风声鹤唳,一夜不能安枕。”到镇南之后,“苍蝇跳蚤臭虫特多,防不胜防,捉不胜捉”,“晚间在被中跳来跳去,令人睡卧不宁,白日藏在衣内遍身游击,使人行坐难安。”到了清镇之后,“条件越发恶劣,学校寄居在山中的寺庙之中。贵州多雨,山路崎岖,师生经常摔跤,山上取水困难,经常出现师生从山顶到山脚,排成一字长蛇阵,用面盆盛水,互相传递的盛况。 艰难程度可见一斑。

蒋伯文家的谷仓房(卯兴明摄于2014年7月19日),二楼是当年的男生宿舍。

青龙山村民蒋新艳(1954年生)听父亲蒋朝品(1924年生)说起过,兼善公祠堂里曾经挂有一块木牌子,上面写有龙山大学,有苏联人到龙山大学读书(此说应不太准确)。当时来的师生多,村里有条商业街(就是在朝汉大房子的门前两侧),还有米粉铺,村民砍了5棵杉树为学生们架桥。

当年专为学生们架的杉木桥与此很相似。

蒋伯文家族故居主体建筑(左)尚在,只是谷仓偏房(右)抗战中的鄂湘联中男生宿舍旧址已成一地瓦砾。

青龙山村虽然比全州县城稍好,但由于广西离前线太近。1939年夏天,鄂湘联中校委会决定迁往云南的镇南县。学校在全州购买的教学设备,由于不易搬迁,全数赠给了当地的小学。从而结束了鄂湘联中这段在青龙山村的办学历史。

今日青龙山小学

流亡中的鄂湘联中在国内颇有名气,由于学校对学生要求严格,还多次在统一高考中升学率名列前茅, 1939年获全国第3名,1940年获全国第1名。每一届高中毕业生都以优异成绩考入大学,且60%以上考入西南联大、武汉大学等名牌大学,受到湖北省教育厅的嘉奖。在流亡过程中,鄂湘联中不断接收从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泰国和越南等地逃难回国华侨的子女。国民党将领程潜之女、科学家竺可桢之女、贵阳县长何辑伍之女,纷纷到联中就读。

在当地村民的讲述中,当年迁来有多所学校,也有相传后来还来过一所大学,但我们没有找到更多的资料,也许是一种误传,也许是我们对那段历史了解不全面所致。 历史虽然才过去几十年,百年都不到,但有许多史实渐渐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希望当年知道这段历史的人们能把这段历史说出来。

前面提到的冠英初中,是蒋伯文和他的父亲蒋任衡(字春甫)于民国19~20年(1930~1931)所修建。1931~1932年春甫公自任第一任校长。伯文父子热心办教育培养人才,造福一方,时人称春甫公为老夫子,称伯文为小夫子。

今日冠英初中的前身就是冠英小学校,这冠英小学校的前身就是春甫公于1909年创办的青龙山高等小学堂。

据全州县志记载:“清光绪十六年(1890)英国基督教徒裴乐义在州城秀海园办毓英小学堂。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州人赵炳麟、唐鹤与蒋任衡以全州宾兴局(旧址在今政府大院)为校址,拨宾兴公款(地方官设宴招待应举之士的经费)为经费,创立全州州立第一所两等小学堂。以朱德垣为校长,招收学生48人。同年,万乡龙水村创办龙溪两等小学堂。宣统元年(1909)蒋任衡在内建乡创办青龙山高等小学堂。是为全州新学之始。当年共有学堂3所,学生202人。以后,等觉、永岁、五福、多宝等小学堂次第建立。”

由于春甫公开办新学有功,国民政府为其颁发教育部特授一等金色嘉祥章一枚。

这是蒋任衡(春甫公)当年所立夹石,即将修复后重新树立

这是蒋伯文与父亲蒋任衡主持捐建的全县内建乡冠英小学校,民国时期学生毕业试卷

全县内建乡中心国民学校三十四年度上学期成绩报告表(学生李合健,家长李秀清)

宣统元年(1909)蒋任衡在内建乡创办青龙山高等小学堂,1918年春甫公携家搬迁至鳌鱼洲(今安和镇政府所在地)后,青龙山高等小学堂随迁至鳌鱼洲,改名鳌鱼洲小学校。后迁头所村(内建乡公所所在地),改名永安高等小学堂。因乡公所驻在学校的前面,街边相对混乱嘈杂,对教学和学习不利。所以1930年春甫公又另择新址新建了冠英小学校。

2005年3月23日的冠英初中大门(两个四合院已于2007年全部被拆毁)

今日冠英初中,拆除后的四合院大门前只剩廊柱基石和五级青石台阶(摄于2017年10月4日)

2005年3月23日的冠英初中西侧,一楼为教室、二楼为宿舍(据说是2007年全被拆毁)

今日冠英初中,古樟一棵、古松数棵仍存

今日冠英初中操场,枝繁叶茂的古樟仍在

今日全州县安和镇冠英初中,蒋伯文塑像前,当年观音堂古庙前的两颗300多年古柏树尚存。

冠英初中新校舍(前排为拆除旧四合院所建)

青龙山人,广西民国参议长蒋继伊(伯文)像

蒋廷松 蒋士基

中原豫西深山小村 昔日一段红色往事 成为实地原貌抗战遗址公园

春日出游来到河南伏羲山,游览了红石林景区、伏羲大峡谷景区,领略了这里的峡谷风情、高山美景、丹霞地貌后。车辆把我们带进了伏羲山腹地的田种湾村,这里山峦环抱,绿树掩映,秀丽的风景总是惹人驻足留恋,这里是当年豫西抗日先遣队战斗过的地方,现在建设成了中原豫西抗日纪念园景区。

1944年4月,日军进攻中原,豫西沦陷,豫西山区成为全国抗日战线的前沿阵地。1944年7月党中央指示开辟豫西抗日根据地,皮定均、徐子荣临危受命,组织八路军豫西抗日先遣队,又称“皮旅支队”,冒着枪林弹雨,为抗日斗争立下赫赫战功。

也是这支队伍,来到新密市田种湾村,广泛发动群众,先后在伏羲山区的田种湾村建立了八路军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司令部、密北抗日民主政府和独立团,并逐步形成了面积达两万平方公里的豫西抗日根据地。

为了真实记录、还原、再现中原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历史,河南伏羲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斥资数千万打造了以皮定均工作旧址为中心的红色旅游景区,本着保护与开发并重、修旧如旧的原则,先后开发建设了2000多平方米的游客服务中心、3000平方米的纪念广场、八路军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司令部,密北抗日民主政府、密北独立团,战地医院,拓展训练场等爱国主义教育场所等,通过实物展览、展板说明、导游讲解、游客体验等方式,全面真实、客观公正地再现抗日军民浴血奋战的史实和风貌。

“我们脚踏的土地,是无数革命先烈用血肉夯实的地基;我们头顶的天空,是他们用生命守护的苍穹;我们仰望的国旗,是他们用鲜血染红的旗帜……” 清明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具人文历史气息的,我们在革命前辈曾经浴血奋战的地方,聆听讲解员讲述当年抗日英勇故事。尊重传统、感恩英雄,弘扬民族精神,书写时代梦想。

中原豫西抗日纪念园是河南省保存最完整的实地原貌抗战遗址公园,现为郑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区内依旧呈现着当年的样貌,展室中布展的文物和图片达1400多件,其中实物展品650余件,史料图片800余幅,分别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向游客展示了中原抗日的历史风貌。特别是陈列展出旧物件,仿佛看到了“皮旅”支队打土顽、攻寨子、拔钉子、除汉奸、扶危济困、救民于火与当地百姓建立血肉联系的抗日故事。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园区把百年党史中的重要事件以图片形式进行直观展现,以时间为序制作100块党建展板,引导广大参观人员深入学习党的光辉历史、伟大成就、宝贵经验、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理想信念。号召大家要把红色传统发扬光大,继续传承红色基因,继承先辈遗志,不畏风险挑战,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

【交通提示】郑州到伏羲山自驾路线:郑少高速—新密西出口—石坡口—伏羲山旅游区。

【星云视界】: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旅游摄影自媒体。搜狐旅游专家,乐途灵感旅行家,途牛大玩家,敬请到新浪微博、今日头条、百家号、一点号、大鱼号等平台关注“星云视界”!

穿越盛京秘境:跨越时空的治学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发源地 ——奉天省官立东关模范两等小学校

众所周知,古称盛京、奉天的沈阳不仅是中国新一线城市,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多元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构成了这里深不可测的文化底蕴。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一个非同寻常的地点,这里有一处百年建筑,而跨越时空的治学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就发源于此。

在20世纪初的奉天(今沈阳市),沿着吴俊升公馆西侧的头道沟胡同(今大什字街)向北行,很快便能在路西看到一所小学校,这所学校就是奉天省官立东关模范两等小学校,简称东关模范小学。此处在清初为大东关镶红旗汉军第二佐领官厅,东关模范小学校始建于1910年。周恩来曾于1910年秋至1913年7月在这里读书,度过了其少年时代的生活。该学校前楼二楼西侧第一间教室就是周恩来少年时期的读书处。

东关模范小学占地2.5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校园四周为呈长方形的青砖砌筑的围墙,前后形成两进院落,形成大门、前院、前讲堂、中院、后讲堂的传统书院布局方式。传统书院为“礼制”建筑特点,讲究主从有序、内外有别,在轴线上分布主体建筑,次要建筑则列于两侧,反映着尊卑等级的差异。东关模范小学的门房、前楼、后楼、礼堂四个主要建筑即位于学校的中轴线上,坐北朝南,依次排列。与传统书院不同的是,东关模范小学用教学楼取代了传统的讲堂,用走廊串起各个教室,而且没有设置以祭堂为中心的具有礼仪功能的祭祀空间。

东关模范小学的几座建筑与围墙组成的两进院落共同服务于学校的日常教学生活。位于校园南侧的门房为呈对称形式的青砖瓦房,共有11间,砖木结构。该建筑作为学校的入口,正中设有过道门,兼作学校的食堂、厨房、教职工宿舍等功能用房。穿过门房有一影壁墙,影壁中心正面采用青红砖砌花法,背面抹水泥砂浆,麻刀白灰罩面。影壁顶卧青瓦起脊,影壁前台阶为花岗岩铺砌。绕过影壁墙便进入学校的第一进院落,学校的前教学楼即出现在眼前。走过前教学楼,紧接着进入学校的第二进院落,二进院落的正中为方正的学校礼堂,该建筑亦是青砖瓦房,呈长方形,一层砖木结构,屋内有立柱16根,屋顶中间凸起,上面装有天窗。后面是学校的第二个教学楼,作为主要教学建筑,前楼和后楼基本相同,为二层前廊式,砖木结构,瓦屋顶,券拱式木门窗。走廊由木廊柱和木栏杆构成,占地面积932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866平方米。该建筑以长外廊连通各个教室,各教室南向开门,学生凭栏远眺可调节视力,消除疲劳。教学楼墙面灰、红颜色相同,墙体由青砖承重,红砖用于拱券、柱头、列柱、檐口及屋顶装饰等几部分的外装饰,砖木材料并用,时代特色分明。

当年红砖作为新兴的建筑材料在老城区只用于外装饰,原因有二。一是产量小导致造价昂贵;二是由于传统工匠对其性能掌握情况远小于青砖导致对其缺乏信任。

1910年秋,奉天省官立东关模范两等小学校来了一位身穿长袍马褂、操江浙口音、浓眉大眼的学生,他便是少年周恩来。1910年春,12岁的周恩来远离故乡江苏淮安,跟随伯父来到东北,在铁岭银冈书院学习半年后,随伯父周贻庚的工作调动,转至奉天读书。

周恩来在沈阳读书的三年,正是中国历史上的巨变时期。他在这里经历了辛亥革命,接触了进步教师,阅读了进步书报,受到了先进思想的影响。当辛亥革命的消息传到奉天后,周恩来在学生中首先剪去了辫子。

一天,魏校长亲自为学生上修身课,题目是“立命”。当时正是中国社会发出剧烈变动的时期。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刚刚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思想困惑,没有明确的理想追求,没有人生奋斗的目标。校长讲“立命”,就是给学生讲怎样立志。

魏校长讲到精彩处突然停顿下来,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

同学们踊跃回答。有的说:“为明理而读书。”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也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为吃饭而读书”……

周恩来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魏校长注意到了,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他回答。

周恩来在学生中威信挺高,不久前,辛亥革命刚刚成功,他在同学们中第一个剪掉了长长的辫子,这是很不简单的一件事,大家都很佩服他。

周恩来站起身来,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等待他的回答。

周恩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1912年10月,东关模范小学举行建校两周年纪念集会。国文老师赵希文以此命题,要同学们抒发“感言”。周恩来略加思索,便挥笔成书,一气呵成。文中点明办好新学的关键在“校长、教员诸公”以及各位同学的努力,阐述了读书的目的和应有的学习态度。他希望同学们以“国家振兴,民族崛起”为己任,主张学习时勤学好问,“深究而悉讨”,说“一物不知,学者之耻”“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学习时一定要“慎思而明辨”,不能“浅尝辄止,见异思迁”……全文只有913个字,气势磅礴,见地精辟,感人肺腑。

周恩来在文中横扫千百年的陈腐观念,明确表达了要以“国家振兴,民族崛起”为己任的宏图大志,文章气势恢宏,论述精辟,生动感人,博得老师的交口称赞。老师阅卷时拍案称奇,在批语中写道:“教不如此,不足以言教;学不如此,不足以言学;文章不如此,不足以言文章。”

第二年,这篇文章在全省教育展览会上作为“甲等”文章展出,还收编在全国九省中小学优秀作文选《学校国文成绩》中。

要变革这个社会,就要深刻地了解这个社会。1912年暑假,周恩来随同学何履祯到奉天城南郊魏家楼子村,住在何履祯的爷爷何殿甲家里。在那里了解到日俄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使他坚定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决心。何殿甲是位有爱国思想的学者,他很看重少年周恩来的人品和才学,便出了上联“勿当列强之奴仆”,要周恩来对下联。周恩来稍加思索,应道:“誓做中华之主人。”老人听了十分高兴,连声称道:“对得好,对得好。后生可钦,后生可敬!”

1913年7月,周恩来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天津南开中学,离开了奉天。中学毕业后,为了探索救国真理,周恩来赴日本求学。在离国前夕,他到奉天看望母校师友。1917年8月30日,周恩来应同学郭思宁的请求奋笔疾书,写下了气壮山河的临别赠言:“志在四方””“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句临别赠言及之前为郭思宁题写赠言的“同心努力,万里前程指日登”共三幅题词被认为是存世最早的周恩来手记。原稿现存于中央档案馆,翻拍件存于东关模范小学旧址。现今,奉天省官立东关模范两等小学校旧址位于沈阳市大东区东顺城街育才巷10号,现为沈阳“周恩来同志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而原东关模范小学则先后更迭为“沈阳市第六中学”“沈阳市幼儿师范学校”,直至1993年,经市政府批准恢复原校名“沈阳市东关模范小学”,现在也坐落在旧址院内。

在沈阳“周恩来同志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院内还有一尊周恩来石雕像。该雕像于1979年9月28日在此落成。这尊大型石雕像,是我国第一尊周恩来石雕像。

周恩来石雕像,是根据1962年周总理来辽宁视察工作时身着风衣的形象塑造的。雕像用材是一整块高4米、宽1.3米见方的花岗岩,原产于山东崂山。石料重20吨,雕制后重8吨。像基高1.2米,基座周围镶嵌着八块四川大渡河特产的花岗岩——四川红。石料是毛主席纪念堂转赠的。基座下面是八块山东泰山地区产的花岗岩——泰山青。石雕像的设计者是鲁迅美术学院雕塑家曲乃述。从1979年8月3日开始制作,经过五十个日日夜夜的苦战才雕刻成功,比原计划提前了40天。

现在,沈阳“周恩来同志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对外开放。这里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已成为国内外各界人士络绎不绝地参观、学习和瞻仰的地方,更是人们衷心景仰的革命纪念地。

特别链接:

PS:本文涉及《穿越盛京秘境》部分内容,作者系罗云天。

自面世以来,《穿越盛京秘境》先后被沈阳档案局、辽宁省图书馆、沈阳市文化宫图书馆、沈阳化工大学图书馆、皇姑区图书馆收为馆藏图书,被沈阳市出租车行业工会列为模范司机读物,被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沈阳市文物局考古研究所列为会议用书,被沈阳市委宣传部及沈阳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列为需特别提供的历史文献书籍。

《穿越盛京秘境》第二季正在编写中,敬请关注《穿越盛京秘境》系列,告诉你一个你所不知的,唯一的,传奇的沈阳,精彩继续进行中~

右上角朋友圈。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4676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