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下迳古村

下迳村位于清新县浸潭镇六甲洞村委会下迳村,村域面积0.19平方公里。从村道走进下迳村,仿佛进入了传说中的世外桃源,村庄三面环山,聚气藏风。村后,一座突屹高矗的山峰,好似一部正在阅读的巨型天书,打开的书页恰到好处,犹如一道天然屏障,抵挡了冬天的寒潮。东面奇峰擎天,直插云霄,早晨托起一轮明月。西面山岭坡度平缓,长满郁郁葱葱,下迳古村,下迳古村简介,下迳古村-清远市清新区下迳古村旅游指南

下迳古村

焦作有古村,何必下江南!这座清秀的古村落,走起~

怀川地理

博爱县许良镇于庄村

在晋豫两省交界的太行山深处、丹河之畔,坐落着一个依山傍水的美丽古村落——博爱县许良镇于庄村。这里山水交融、竹林茂密,人与山相依、与水相亲,让远去的历史屹立于山水之间,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生活画卷。

▲山水相依的于庄村

于庄村位于博爱县西北山区,村旁的三渡湾是丹河古渡口之一。丹河原为古代山西至河南的重要水上交通要道,博爱县境内沿丹河形成了国家级物质文化遗产“北魏摩崖石刻”。汉代水磨、古丹道、碗子城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与其相关的战争史实、名人名迹、诗词名曲、神话传说等均有文字记载。

▲“古宅古树,石头屋石头墙,出门就上房。”

于庄村依山傍水,是一个颇有古韵的传统村落,沿岸古村居民以水磨为生产工具的民风民俗传承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素有“太行山居博物馆”之称。

▲充满生机的竹林

记者走进于庄村,只见清秀的小山村在青山绿水和竹林的映照下显得更加妖娆,石头砌的房子、颇有沧桑感的古槐树、民居前的磨盘……这一切都在无声地诉说着于庄村的故事。

▲于大爷家十代人居住过的院落

▲用圆石头盖房,是于庄村民居的典型特征。

当地特殊的自然条件,造就了于庄村独具地方特色的怀庆建筑群,木结构加石砌墙体的建筑形式,有其独特的文化资源价值。这种极具地域性的建筑,正是中国建筑多样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时也是河南传统民居形式中的一种。院落布局充分结合地形条件,沿等高线平行布置,前后高低错落有致。许多民居建筑的门楹、窗户、神龛,雕刻精美,各具特色,这种传统的装饰文化,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更是于庄村村民聪明才智的结晶。

▲见证于庄村六百余年发展历史的老水磨

坐落在村内磨河上的水磨是于庄村农耕文明的见证,如今依然保留着。水磨始于盛唐,兴于明清,古人临河挖深洞丈余,修引渠接丹河之水,利用丹河水水流落差冲击水轮带动磨盘转动来碾磨粮食,在手工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水磨也是于庄村民世世代代维持生计的重要工具。

▲引丹河水环绕于庄村,为水磨提供了动力

▲曾经的水磨房仿佛在向世人述说着什么

“于庄村共有50余户170余口人,其中中共党员13人。因为贫穷,年轻人都外出务工,村里只剩下80多个老人、妇女和孩子。”该村党支部书记曹有福说。

▲潘东北(右)和村党支部书记曹有福(左)在为于庄村谋划未来

如今,为了示范带动山村开展全域旅游开发,博爱县委、县政府邀请中国乡村建设研究院对于庄村进行规划,制订了三渡湾“一线、五点、八区”旅游规划方案;依托许良镇丰富的竹资源、于庄村原始风貌建筑及毗邻丹河的特点,将旅游主题定位为“竹乡水村”;将打麦场、水电站、磨坊、小游园等公共设施进一步打造成供游人、村民体验民俗文化、休闲、喝茶、聊天的场所,凸显太行山居文化。

▲豁达、开朗、憨厚、热情的于庄村村民

看到了古村发展的新活力,该村在外经商多年的潘东北回乡创业,成立了三渡湾农业开发公司,投入资金600余万元,建成了农家宾馆、种植园和有机采摘园,完成了河湾景观一期工程。同时,该村通过政府支持、村民筹资筹劳等方式,投入300余万元,加大对村落的原生态环境保护;运用竹元素进行竹工艺开发,利用天然优势打造具有水文化的河湾特色,已逐步打造成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民俗体验、农事活动、文化展示、果树采摘为一体的特色旅游示范村,带动全村群众投身旅游开发。

▲以旧复旧建设的古窑洞焕发了新的生机

青山绿水润身心

不辞长作于庄人

目前,于庄村乘着博爱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东风,已成为该县“党建+全域旅游”示范村,变成了具有古韵流溢、花果飘香、健身休闲、民俗风情的特色乡村,变成了“太行深处养生地”,变成了广大村民幸福和谐的家园福地,让人乐而忘返!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原文钊/文 赵耀东/图

主编:王晨光 责编:赵晓晓

编辑:周唐实习生:赵玉环校对:陈婷

“古色”湘潭丨古村落(下)

“古色”湘潭丨古村落(下)

顶峰村民用柴火烧水。(记者罗韬 摄)

留住了味道 看见了乡愁

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谷桔

2016年,“中国传统村落”称号花落湘潭县石鼓镇顶峰村。过去,这里交通极其不便,用“穷乡僻壤”来形容毫不为过,村民们纷纷走出去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如今的顶峰却逆袭成了“网红”景点,吸引着一波波客人从四面八方走进来。很多东西都变了,很多东西又没变。变的是交通环境、人潮流动的方向,不变的是美味的柴火腊肉,还有那些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民俗文化。

炊烟袅袅见农忙

现在的“顶峰村”应该叫“铜梁村”,因其早已于几年前合并到了铜梁村。但在绝大多数人心中,昌山之上那个俯瞰整个湘潭县的顶峰村,那个由田家组、阳家组、桃树组、吴家组拼凑成的顶峰村,才最能代表那一缕乡愁。

阳家组69岁的陈伏英家,是全村海拔最高的人家。她家的房子,是未经修饰的黄色土墙房,屋外整齐地码着干柴。这墙壁,是用两块竹木板做成模型,往中间浇筑泥土形成的,并没有一块块分明的土砖。站在这里,弯弯绕绕的山路也闯进了视野,这时你会发现,贴着瓷片的农村楼房、小洋楼倒是少见,一座座白色、黄色的土墙房,或三五成群、或独自点缀在苍翠山野里,别有一番风味。

中午时分,顶峰笼罩在袅袅炊烟里。这天,陈伏英摘了两袋油茶籽回来,将它们摊放在坪里,她便生火做饭了。离她家不远的一个太阳能工地正在施工,工人们在她家搭伙,这也让她的生活比往日更热闹了。

陈伏英点燃柴火塞进灶肚里,火势越来越旺,锅里的水随之沸腾,刷锅、放油、烹饪,其间她还要兼顾灶里的火,几十年都是这样过来的,她一个人完全能应付。灶台不远处还有一团火,一根木棍或铁棍吊起一个水壶,这团火便努力地使水沸腾起来。炊烟之上,还有熏了很久的腊肉,它们逐渐变成金黄、继而变成黑色。同样被熏黑的,还有厨房的墙壁,一大片一大片的。其实,这样的设计不只是为了烧水。山上气温较低,一到冬天,村民们就围坐在一起烤火。山里也没什么娱乐活动,人们烤火闲聊到晚上10点钟左右就去睡觉。

在原顶峰村当了10年村支部书记的吴成英介绍,顶峰原有近500人、80来户,如今还有大约280人住在山上。有意思的是,村里的户头反而增长到了90来户。山上的耕地匮乏,每人只有3分责任田,稻子也只能种一季。好在山里有2600多亩油茶,被分到了家家户户。

于是,写满传统农耕生态诗意情怀的乡村恋曲在山上传唱至今——稻子春种秋收,秋收时也是摘茶籽的好时节。到了冬日,家家户户熏起了腊肉。平日里,人们还会喂些家禽和家畜,到山上捡些柴火备用。

高山之上,人们至今享受着这田园生活。行走在村子里,时间仿佛慢下来了,就连村头的狗也变得慵懒,整天在太阳下睡觉,见到陌生人也不太叫唤。

顶峰腊肉远近闻名。 (记者 罗韬 摄)

独特的文化记忆

说起来,顶峰村家家户户熏制腊肉的习惯,是源于地理因素。

交通不便是顶峰面临的最大难题。这里最高海拔700多米,以前人们都靠走路上下山,留下了曾国藩足迹的“湘军古道”,就是一条重要出行通道。山上没有商店,粮油都要到山下采购。一到赶集的日子,一根扁担、两个纤维袋成了顶峰人的“标配”,负重时要走上一两个小时才能到达山下集市。陈伏英回忆,有一次下山打米,因打米的人家外出,她来回走了三趟,没米的时候只能吃红薯充饥,那次全家人吃了5天红薯。搭帮党的政策好,到了1997年,盘山公路修成了,近年来又修好了两条通往各村民小组的路,人们才终于可以通过摩托、汽车等交通工具上下山了。

正是因为交通的不便,便于收藏的腊肉就产生了。而这烟火与肉食碰撞出来的香味,意外地让人抵挡不住诱惑。如今,顶峰村依然家家户户做腊肉,而且遵循着传统的熏制方法和严格的熏制时长,这股腊香味儿从冬天飘到了四季,也从山上飘到更远的地方,逐渐成为能代表湘潭的特色农副产品。就拿今年端午节来说,湘潭推出了首款本地特色农产品粽子,“顶峰腊肉”就是其中的一味。

美丽的山水洲城并不少见,但因有了文化才有了灵魂。和腊肉一样,成为顶峰村独特文化记忆的,还有唢呐表演、油纸伞和木偶戏。

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唢呐艺术(青山唢呐),就发源于石鼓镇一带。顶峰村的曹时清能随口吹上几曲,嘹亮的声音常常回荡在山谷间。这些年,曹时清在湘潭上班,也有不少人向他学习青山唢呐,但都因为难度大而中途放弃了。这种典型的南方唢呐,学起来十分复杂,如果不是从小就学习,熟练掌握一个曲子都得好几年,这也更加凸显了青山唢呐传承的重要性。

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油纸伞在顶峰村依然传承着,只不过村里没有加工厂,而是以村民做伞骨、穿花等零散活为主,大规模的制伞厂在石鼓镇另外的村落。

至于木偶戏,如今见得越来越少了。在刚刚退休的铜梁村支部书记陈忠立记忆中,他只见过父辈们耍木偶戏,年轻人学这个的极少了。

还是那群人,还是那些房子,还是那座山。但如今,铺有石板路的“湘军古道”成了都市人体验爬山乐趣的地方。去年疫情后的经济复苏阶段,湘潭县总工会推出了湘潭县精品旅游线路,其中就包括顶峰游,顶峰已经走进越来越多人的视线。之所以能吸引这么多人前往,不正是因为文化的魅力吗?

曹时清为我们表演吹唢呐。(记者 罗韬 摄)

唢呐声声绕山谷

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谷桔

今年72岁的曹时清与唢呐结缘55年了。年幼时,他常看到顶峰村丧葬活动中有唢呐表演,于是跟着老师傅学了起来。“我们这个唢呐很难掌握。”他一边表演一边介绍唢呐的分类、结构等,这些原本就难懂的知识,在他浓郁的乡音里变得更深奥了。

青山唢呐艺术有着许多与众不同的地方特色,其乐曲结构、曲牌名称、旋律特征、表现风格、演奏技巧等没有被外来音乐影响或同化。其演奏法分“西工子”“闷工子”,前者是湖南各地普遍采用的一种演奏法,而后者仅在石鼓、青山桥一带流行。1957年,石鼓人的唢呐表演《哭懵懂》登上了中南海怀仁堂演出舞台,其艺术魅力可见一斑。

然而,青山唢呐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但仍处于原始状态,没有专业音乐人士进行系统的研究整理。过去,艺人们采取口传心授的传艺方式,没有留下文字依据,一大批老艺人过世后,一些独特的演奏手法没有传承下来。同时,老艺人使用原始的工尺谱,新一代艺人学习使用简谱,在转谱的过程中使一些曲牌变调走样。由于演奏技巧失传,需要用特殊技艺演奏的曲牌也随之遗失,如长行类子曲牌过去有130多首,只流传下来10多首。近几年来,湘潭县委、县政府对这一带着泥土芳香的民间唢呐艺术十分重视,成立了湘潭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委员会,还制定了保护计划和预期目标,目前收集整理了370首唢呐曲牌专辑,出版了一套石鼓、青山唢呐音像光盘。

顶峰依然有不少村民居住。(记者 罗韬 摄)

传统文化助力文旅融合

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廖艳霞 实习生 张慧怡

10月26日,秋阳明媚,来自湘乡的游客罗列和朋友一行,来到湘潭县石鼓镇铜梁村。他们经铜梁水库、走湘军古道到达顶峰,欣赏藏匿于山间的传统土筑民居,品尝用传统方法熏制的顶峰腊肉,领略非物质文化遗产唢呐艺术的风采,享受着难得的轻松惬意。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顶峰这个地处偏僻的中国传统村落,正因保存较好的传统文化而实力“圈粉”。

倚传统做文章

顶峰为山中盆地,这里村民所居皆为土筑民居,部分建于晚清年间,多数建于民国。这些散落的民居为群山环绕,山上成片的茶油树挂满茶籽,这是一年中最美丽的时节,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一条湘军古道、三口古井、一座古亭、一座古碑、一座古庙,这些藏在山涧溪边的历史遗存,造就了顶峰独有的韵味。2016年,顶峰村(现并入铜梁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不仅打破了我市中国传统村落的空白,也为顶峰文旅融合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

这是一个全新的起点。根据全镇旅游发展规划,石鼓镇将顶峰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作为全镇旅游项目发展的亮点工程来打造。修复民居、古道、古井等传统建筑,将铜梁村至顶峰盘山公路全部加固、拓宽和硬化,修建了县道至铜梁村的旅游干线,并进行扩宽;将顶峰大部分土地实行土地流转,打造了种植、养殖基地,积极发展休闲农业、餐饮民宿、农家乐;在顶峰山上新种1500多株梅树,为石鼓镇打造“四季花海”项目新添了梅花园。在保护中发展,催生了顶峰文旅融合蝶变。

文化为旅游铸魂,旅游为文化扬帆。顶峰不断将传统文化、美丽风光深入融合,形成了强大的旅游休闲号召力。如今,这里已成为吸引省内外游客的旅游打卡点,年接待游客8万余人。“一到周末、节假日,这里的民宿一房难求。”石鼓镇政府办公室主任刘锦介绍,他的朋友原本打算“十一”期间到顶峰度假,无奈没订到房间,只好推迟到上周末。他们住在民宿,开门是山,推窗见湖,意境高远,视野开阔,赏心悦目。据悉,目前顶峰共有民宿、农家乐9家。

成就诗和远方

把文旅资源优势转换为发展优势,将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文旅融合是顶峰发展之路,也是人民群众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顶峰是承载着诗与远方的“名片”,这里的传统文化让旅游更有“诗意”,旅游也让这里的文化走向“远方”。10月的顶峰,村民家家户户晒茶籽,熏腊肉,忙得不亦乐乎。“顶峰腊肉,香飘万里。”村民贺新闻家从农历九月份就开始熏制腊肉,如今熏制房内挂了四五百斤腊肉、腊肠,在烟熏中散发出浓烈的香味,一直要熏到来年三月。他家每年还要打50多公斤山上的土茶油,还养了肥美的鱼,这些都通过游客走出大山,走进千家万户的餐桌上。

文旅融合不仅改变了顶峰过去购物难、看病难、读书难,村民千方百计想搬到山外去的现状,还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

53岁的村民吴菊英最先嗅到了顶峰美丽风光的商机。他此前一直在外面打零工,从事铝合金门窗相关工作,2008年,他在顶峰开了第一家农家乐,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他这里的生意一年更比一年好,游客多的时候,一天可接待20多桌。

顶峰游越来越热,农家乐、民宿越开越多。村民贺新根原本下山有20多年了,2015年,他带领两个兄弟回顶峰,各建了一栋三层楼的新房子并排在一起开民宿、农家乐。勤劳的他,还养了70多箱蜂,养了鱼塘,种了百香果和药材。“年收入十多万没问题。”贺新根对如今的生活充满信心,他还花费一万余元在家门口打了一块石碑,上面插上了鲜艳的五星红旗,感谢党和政府,改变了顶峰的面貌,也改变了他们的生活。

石鼓镇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将进一步提升顶峰文化软实力,拉动文旅市场消费升级,赋予传统村落新活力,把文旅融合这篇文章做深、做透、做精彩,让群众共享文旅融合发展成果。

后记

从夏花到秋霜,踏着时序的节奏,《古色湘潭》系列报道在莲城大地上留下了串串痕迹。我们走过了古桥,看过了古井、古祠堂,探访了古街、古渡口,游览了传统古村落,每一处都藏着湘潭的历史人文故事,诉说着这片热土及人们的智慧和向往,也勾起了读者无限的回忆与共鸣。有那么一些瞬间,我们也曾为繁华早已远去、珍贵遗存不再而伤感。但我们坚信,脚下的路是通往前方的,逐梦路上,我们大有可为!文化底蕴深厚的湘潭,处处是风景,我们的脚步不会停止,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次出发。

>>返回湘潭在线首页

下石硼村——红色古村好风光

(来源:乳山市旅游局)

下石硼村位于乳山市诸往镇,这里是著名的马石山红色教育基地的中心,在革命抗战时期,该村设有枪械维修所、秘密医院、兵工厂、北海银行、新华制药厂、被服厂等多处秘密联络点,为前线战士提供各种军用物资和生活保障,是秘密的军队后勤营地。如今,这些红色遗址经过修复、开发,摇身一变,成为热门的红色旅游景点。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除了浓厚的红色文化之外,下石硼村还有着原始山林特有的秀美风景,自然景观众多,被称为“北方小三峡”。

近年来,下石硼村根据村子山地多、水源充足的自然地理情况,发展桃子、板栗、樱桃、杏树等种植业。村里还借助这些特色采摘园,积极发展农家乐,壮大乡村旅游产业,打造“ 红色+ 绿色” 精品旅游线路。村中不仅建有农特产品旅游一条街,还有旅游观光车,旅游设施完善。在这里,游客们可以品尝到村民自家的 蜂蜜、自种的板栗、小米、桃子、樱桃、野生茶等乡村特色农产品 ,还可以住宿在村中精心打造的特色民宿中,漫步在世外桃源一般的小村落里,感受“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安逸。

底蕴深厚的红色文化,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地域特色浓厚的民俗民风,吸引来了众多游客。2020年,下石硼村引进了山东正己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与乳山市石泉樱谷旅游有限公司开展深度合作,开发亲子旅行、乡村主题冬夏令营、樱之谷露营地、研学基地等旅游项目,依托“红色+绿色+教育+运动+民宿+休闲+有机食品”等多重资源,与下石硼村深度融合发展,助力村集体企业发展,为村集体经济创收,为村民谋幸福。

作为一个坐拥山、水、林、屋的古村落,特色采摘、绿色乡村、红色文化一应俱全,来到下石硼村,徜徉山水间,别有风情。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4659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