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禹王碑遗址(含禹王桥)

从衡山县城西行约20公里,便到了福田铺乡云峰村。云峰村因坐落在云密峰下而得名。其中心位置在云峰桥,桥的右侧是一条狭长的山谷,山谷的左边为云密峰,右边为紫盖峰。沿着峡谷的小道蜿蜒而上,过禹王桥,在云密峰的峰腰,有一块天然的巨石,巨石的左边是一条当地人称为禹溪的小溪,顺溪而上是大禹岩,再走2公里左右到达隐真坪,隐真坪上有座隐真寺,文革时被毁。巨石的右边以前也有一条禹溪,大跃进时被填平开辟成了水田。巨石周围以前都是乱石堆,后被慢慢地开辟成晒谷坪和建房基地。1997年,巨石被一个叫王大成的农户砌屋时砌进了厨房的墙体。而这块巨石,正是失踪千年,堪称中华三大瑰宝的禹王碑。

1984年,南岳文物处旷光辉先生根据古籍记载,曾在云密峰和紫盖峰之间寻找禹碑,发现这块巨石的文字比现在的要清晰,他说:从石顶往下看,隐约可见文字5行,每行共有13字,巨石左上端有字3行,共13字,所有文字均字型奇特,无人相识。

禹王碑遗址(含禹王桥)

这些文字历代曾有人翻译过。明嘉靖年间杨慎的译文是:

承帝曰咨:翼辅佐卿,洲渚与登,鸟兽之门。参身洪流。而明发尔兴。久旅忘家,宿岳麓庭。智营形折,心罔弗辰。往求平定,华岳泰衡。宗疏事裒,劳余神禋,郁塞昏徙,南渎衍亨。衣制食备,万国其宁。窜舞永奔!

1982年,世界人文科学院院士童文杰,一位研究禹碑30余年的八旬老人,编写成了《禹碑释考》。2001年,他将《禹碑释考》修订成《长沙岳麓山禹碑今释》,此文入编《中国新时代人文科学优秀成果精选》,被评为国际优秀论文。其译文如下:

承帝曰咨:翊辅维卿,洲渚坎,龙蛇专行,置身洚流,而明发尔兴!久旅忘家,宿岳麓庭,智靡形折,嚣网弗辰,往来平定,华嵩泰衡。宗疏源裒,乘桴伸壅,郁塞咸趋,南渎衍亨。衣织食既,庶民登宁,鸟兽永奔。

这就是禹碑,一块神奇的巨石,一篇奇异的文字,它脱下了神秘的面纱,还历史以本来,现真颜于世间。

禹王城遗址环境现状评估,助推荆楚大遗址传承发展工程

湖北黄州禹王城遗址,入选荆楚大遗址传承发展工程项目库,禹王城遗址环境现状评估,为禹王城遗址的保护规划提供依据,助推禹王城荆楚大遗址传承发展工程即考古遗址公园和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

禹王城城址省级保护标识牌

一、禹王城地形水系保存状况评估

地形保存上,根据对禹王城城址及周边的地形分析可知,与禹王城城址营建直接相关的龙王山岗地的整体格局基本完整,其中城址南北侧由于后期公路建设,地形有一定改变。

禹王城复原图

在水系保存上,城址西部原为长江故道,长江改道后形成平缓的滩地,与禹王城城址存在近十余米的高差。城址东部为黄婆汊湖等湖泊带,后期经过开挖鱼塘、围地造田、工程建设等活动,湖泊范围大大缩小,现状大部分为湿地和水塘。

禹王城遗迹平面图

二、禹王城生态态环境保存状况评估

植被环境上,禹王城城址地表的植被有自然次生植被和人工植被,自然次生植被主要为荒地、草地和水生植被。人工植被主要为各类作物。其中城垣以内多以农作物为主,城垣上多种植各类蔬菜,环壕范围内则主要以水生植物和小麦为主。

禹王城东城门遗迹现状

生态环境上,禹王城城址区域基本为农垦区生态系统,植物以农作物和次生乔、灌、草品种为主。非养殖类动物基本为农田区域常见品种,主要包括食虫鸟类、鼠类、鼬、刺猬、野兔等。

禹王城西城门遗迹现状

环境质量上,禹王城城址南北两侧受到道路、房屋建设影响较大,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活动与日常活动对城址产生一定影响。东、南部环壕内的水体现状基本满足景观展示需求,还需要进一步测定水体环境质量。

禹王城南城门遗迹现状

三、禹王城景观环境保存状况评估

禹王城城址所在区域城郊结合部特征明显,城址南侧已经构成基本的城市格局,并且有加快发展的趋势;城址北侧则城郊特征明显,近年来也有快速发展的势头。城址范围内的村落建筑与乡镇建筑的建筑空间景观环境有一定本土特色,呈沿路单排布局的模式,同时建筑外观也受外来影响较多,逐步失去本地特征。道路引发的乡镇建筑与村落建筑景观特征不协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景观风貌。

禹王城北城墙及城外护城河

四、禹王城环境保存评估结论

(1)地形关系保存

禹王城城址所在的长江冲积平原和大别山余脉龙王山的山体、水系等基本地形地貌关系尚存。城址周边的岗地基本地形地貌关系尚存,但存在地处淤积、高出剥蚀的地貌变迁。长江冲积平原范围内的水域系统发生了一定程度改变,如长江河道向西移动,西南部鸡窝湖和东湖湖泊区域逐渐缩小、消失。

禹王城东城墙

(2)生态环境的保存

受人口增长和居民生产建设活动影响,城址范围内及周边生态系统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

禹王城望夫墩

(3)景观环境保存

禹王城城址所在区域目前的景观中对城址产生干扰的主要因素是以西城垣为典型的城垣周围建设大量民居并占压城垣;另有团黄公路、高新大道、新港大道的建设和使用及道路沿线民居对城址的景观环境造成不协调。周边乡镇企业和民营小企业的生产活动对城址景观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禹王城东南角

只有对禹王城城址的保护与利用进行科学、合理地统筹策划,才能使其真实性、完整性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延续。在遗址保护涉及的各个社会领域中,环境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在遗产保护过程中,要将文化、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进行统筹协调,谋求遗址保护与社会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关系,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协调统一。同时使禹王城城址发挥更广的社会教育作用。

禹王城北部远景

随着禹王城遗址入选荆楚大遗址传承发展工程项目库,禹王城遗址将会得到进一步的保护与利用,荆楚文化将会得到进一步弘扬!

本文由“文物考古一席谈”原创,欢迎关注、分享与评论,带你一起长知识!

本人全网原创相关文章:黄冈4处“国家宝藏”入选荆楚大遗址传承发展工程项目库

文明起源・禹居阳城与王城岗遗址

章丘西河遗址

西河遗址位于章丘区龙山三村西北部,东距龙山文化命名地——城子崖遗址约1600米。遗址西部和北部为巨野河支流——西河所环绕,遗址因此而得名,现存面积 40 多万平方米。西河遗址距今约9000~7700年,于1987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8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西河遗址进行了第二次发掘,发掘面积1350平方米,清理了19座新石器时代房址,房址采用大致平行的横行式布局,房内有2~3组设计巧妙的烧灶,并有居住、炊饮、活动的功能分区。一些房址中釜、罐、壶等陶器及石器仍原地摆放,颇为难得。出土的陶塑作品造型逼真,是我国较早的手工艺品,在全国罕见,为我们探讨陶器的起源提供了一条重要的线索。西河文化陶器以夹砂红褐陶为主,在制作工艺上都还有非常大的原始性。居民的生活已经比较稳定,这些造型各异的陶器已应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更有趣的是,陶器上还有些花纹,以指甲纹为主。西河遗址还出土了一些骨饰和蚌饰,展示了西河先民对美的追求和审美意识的萌芽。

西河遗址的发掘对于研究山东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考古学文化面貌、年代分期、经济生活、社会状况、房屋建筑和聚落形态具有重要意义,荣获199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禹居阳城与王城岗遗址》

京浦《文物》1984年第⒉期第67~69页

文章着重探讨禹与阳城的关系和小城堡的用途、建筑、废弃情况。作者认为:第一,文献中“阳城为禹避商均,伯益避启”的说法似皆源于《孟子》;先秦文献中“禹都阳城”仅记于《世本》,据《帝王世纪》与《太平御览》一五五,其原文很可能为“夏后居阳城”。古文献中禹与阳城的关系有避居之地、居地、都三说,以《孟子》说阳城为禹避居之地较妥。第二,王城岗城堡面积过小,不具备夏代都城的规格。这个小城堡从建筑到废弃都在煤山一期这一文化期之内,使用时间相当短暂。废弃的不仅是城堡本身,连基槽以上的墙体都被彻底摧毁了,其毁弃很可能与启杀益夺取王位的史事有关,毁弃年代也很可能在此时。因此,认为这里是禹益所居之阳城,应有一定道理。第三,与王城岗基址年代相当的煤山一期文化应是早期夏文化。

《河南淮阳平粮台古城址试析——兼论登封王城岗遗址非夏都阳城》

马世之《史前研究》1984年第2期第51~56页

本文结合文献和考古材料讨论了平粮台古城的规模与形制、重要遗存及其建筑特征,提出平粮台古城应为商部族的防御设施,登封王城岗遗址并非夏都阳城。内容如下:第一,平粮台古城址从建筑规模上看,城内面积约三万四千多平方米,连同城墙及外侧附加部分,面积达五万余平方米,古城只有一个城圈,未发现附郭,此种形制对后世影响很大。第二,平粮台古城内发现的重要遗址,除夯土城垣外,还有门卫房、陶水管道和高台建筑等。通过这些遗存,可以看出河南龙山文化时中原地区建筑的特征。第三,平粮台文化属于河南龙山文化王油坊类型,很可能是先商文化,且淮阳与商丘相距不远,应在商人活动的区域范围内,故平粮台古城可能是商部族所建的防御设施。第四,登封王城岗并非夏都阳城,该遗址是否为城堡还有争议,王城岗基槽和年代比夏朝开始的年代早三百年左右,王城岗规模和内部结构也不符合禹都的条件。

作者最后指出这两处古代遗址的发掘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冶金的历史以及城的起源、阶级和国家的形成等一系列问题,具有定的学术价值。

《王城岗城堡遗址分析》

董琦《文物》1984年第11期第69~72页

作者根据古文献中都城的定义及与平粮台古城的比较,对王城岗城堡的性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文章指出古文献中有关城的定义有三点:第一,城或有大小,凡天子建有宫殿且在那里居住的就是都城。第二,都城里有宗庙建筑。第三,早期都城规模不大。王城岗城堡内是否有宗庙或宫殿建筑,现在无从讨论,给判断该城堡是否为禹都阳城造成了一定困难,而将其与同时代其他一些城址的建筑水平作一比较,则有助于问题的讨论。从绝对年代、文化性质、族属等方面看,淮阳平粮台古城与王城岗城堡相比较更合适。从建筑面积、建筑结构、建筑技术水平上看,二者有很大差距。如平粮台古城采用了木棍组夯、小版筑等先进技术,而王城岗城堡夯具则比较原始,是否采用小版筑也不清楚。平粮台古城发现有夯土台基、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古城排水设施,这些在王城岗城堡皆未发现。王城岗城堡的建筑技术与当时建筑水平先进的平粮台古城相比显得原始,并不具备作为禹都阳城的条件,不是禹都阳城。

作者认为,王城岗城堡的绝对年代已超出夏代纪年,不是禹时所筑,而有可能是夏部族首领所建之城,它是文明史前夕的一座堡垒,从这座城堡上可以望见东方文明古国诞生的曙光。

山西旅游攻略:禹王城遗址、西王茅溶洞等,假期带着父母来参观!

禹王城遗址位于夏县禹王乡的禹王村、庙后辛庄、郭里村一带,相传是夏禹居住过的地方。同时禹王城即春秋战国时的魏国国都安邑城,也是秦、汉及晋时的河东郡治所。

西王茅溶洞溶洞处于大片喀斯特地质区域的边缘,现已开发4公里,但仍深不可测,洞内蝙蝠成群、泉水潺潺、钟乳倒挂、石笋林立,犹如一个巨大的海底迷宫,其景观有的红岩若烛,有的白瑕若玉,有的如珍禽猛兽,惟妙惟肖,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地下洞府王国。

黄河古栈道位于平陆县东部三门乡至曹川镇,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文化遗产,分布在黄河岸边的石崖上。黄河漕运始于秦汉,隋唐时有了较大发展。平陆县境内多处栈道均为唐代遗留,可见摩崖石刻。

三湾湿地位于平陆县城西南6公里处的三湾村,区域面积3.9平方公里,濒临黄河,植被丰富,生物多样,野生动植物繁多。每年11月中旬到次年的2月中旬,有上万只白天鹅和红嘴鸥到这里越冬。

茅津渡位于平陆县城南约4公里处。历史上曾名陕津渡、茅城渡、会兴渡,因古代茅族居此而得名。茅津渡地形险要,是沟通晋豫两省的交通要津,与风陵渡、大禹渡并称为黄河三大古渡,有“铁码头”之称。

傅相祠位于平陆县城东北傅岩山上,为纪念商代名相傅说而建。傅岩在唐大历年间已建有傅相祠,祠内有主殿、配殿、碑台、戏楼、砖塔等建筑,平陆古八景之一的“傅岩霁雪”就在这里。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4540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