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袁寨古民居

AAA级旅游景区

袁寨古民居清同治二年(1863年)始建,民国初年告竣,历时60余年。它自东而西依次建筑东组院落、中组院落和西组院落。每组院落各三进院。东组院落有5个天井院,中组院落有3个天井院,西组院落有9个天井院,整体建筑群由17个天井院落组成。它们共占地面积50余亩,住宅楼瓦房计66座(266间)。由于1976年前,拆墙寨修项沈公路,拆楼瓦房改造项城县粮库。现保存住宅楼房有13座,计72间。现在,袁寨古民居和袁世凯行宫,以“袁寨古民居”的名义晋身第七批“国保”。

袁寨古民居

河南新密有个神奇古寨三面悬崖,一寨门出入,古寺古树古民居遍布

河南省新密市超化镇超化村是河南省级传统村落。村里古街、古寨、古寺、古树,古民居等名胜古迹众多,星罗棋布。

超化寺。创建于隋开皇元年(581年),唐武则天和中宗时期,该寺规模宏大,达到鼎盛。宋、明、清屡经修葺。现存建筑面积7140平方米,分上、中、下三座寺院,上寺在超化寨,中寺在超化塔坡,下寺在超化街,寺内存有北齐、唐、金、元、明、清时期碑碣20余通。超化寺现存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忠义殿、韦驮殿、毗卢殿等。皆为隋唐以来,历代古建筑,是研究古典建筑的重要实证。超化寺建筑整体保存较好,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寺院之一,有“名刹十五”之称,对于研究佛教建筑及佛教文化具有较高价值。河南省人民政府2016年1月22日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超化寺刀痕柏。位于超化寺院月台上东侧,树高15米,胸围3.4米,树龄1000余年,因树干下部有一条长长的沟槽,形似刀痕,故称“刀痕柏”。

超化塔。又名“舍利塔”,位于超化寺下寺塔坡,建于唐开元二年(714年),为十三层方形砖塔,高约30余米,塔基南北长7米,东北宽7.1米。壁厚2.1米,砖长40厘米、厚7厘米、宽17厘米,由于塔砖质地坚硬细腻,经千余年的风雨浸蚀,仍保存完好。1969年,原超化公社革委拆塔建砖厂,在塔基下挖出汉白玉石函1个,内装建筑塔纪念物舍利盒2个,一银一瓷,上有纪年文字,现存省文物研究所。1963年6月20日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超化寨。位于超化村西部岗岭上,三面环沟,1638年修建,历经李自成起义军、捻军起义军、日体侵略军、国民党军队及豫西南土匪争夺战的炮火洗礼,以其显要的战略地位,成为当地军事和政治中心。

超化寨寨垣呈椭圆形,南北220米、东西150米,寨内道路呈丰字形,街有3条,寨垣内民宅沿街道两侧布局,基本上都是明清建筑,其中大户人家的宅院建筑布局和风格各有讲究,反映出很高的建筑品位和豪门气息。

孙家大院院分三进,南北长38.6米,宽15.9米,门楼净宽2.2米,整个宅院有房屋7所,屋顶笆砖衬底,蓝瓦覆盖,室内青砖铺地,大门楼和过厅饰有图案;晁家大院前厅深7米,中院和后院4所厢房,大门楼雍容华贵,进大门迎面为影壁,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钱家大院楼体做工细腻严谨,几乎看不到砖缝所在,楼内三梁起架,门和窗户都砌雨檐,有玲珑巍峨之风韵;具有独特风格的还有锁式房,由5间组成,两端为通间,居中3间带走廊,是一个四合院的上房,从平面角度看,其形状像以前的铜锁。从现存的房屋和残留的遗迹看,当年寨垣内民宅密布,鳞次栉比,其辉煌繁荣可见一班。

西寨门建于明朝末年,有近400年历史,寨门上方正中嵌一石匾,书“超化砦”及清乾隆四年(1739)重修超化寨寨门序。寨门正上方用青砖砌成炮楼,三面炮眼,从军事角度看,其险其固,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二层寨位于东北隅大寨脚下,面积近20亩,崖壁上挖有20多条土窑洞。

解放后,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权——区政府设立于二层寨,后来先后设立过戏曲学校和河南省豫剧团,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大师常香玉幼年时在此习艺成长。超化寨的防御设施主要由寨墙、炮楼和寨壕几部分组成,炮楼有4座,寨墙高约3米,护寨壕壕沟深2米、宽3米,现在个别地段还有残存遗迹。超化寨数百年来历经沧桑,现在比较完整的民宅尚有58所,残存的有7所,形成密集的明清民居建筑群,是研究明清古建筑难得的建筑实物。

超化山门沟槐抱榆。位于超化寨南寨墙下的山门沟张洪涛家门前,槐树主干高1.8米,胸围1.6米,树龄约200年,现古槐整体倾斜,树干中空,空洞中生根出1根榆树,人称“槐抱榆”。

超化二层寨国槐。位于超化寨二层寨钱法有家院内,树高9.6米,主干高4.2米,胸围3.1米,树龄约1500年,最大支干胸围已达1米,树主干现已倾斜45度,又发新的支条长势旺盛。

中华民居•聚焦永泰庄寨 ‖ 穿墙透壁:台湾古建大师李乾朗画庄寨

“每当一座优雅而宁静的古宅出现在我面前时,就如同梦中的人突然出现在现实生活里一样,非常令人惊讶和感叹。”

“我想把自己当成是一只蝴蝶或者是一只小鸟,在一间房子里面东飞西飞,那我就会看到很多平时看不到的部位。”

……

这次,“中国古建筑透视图法第一人”李乾朗教授到永泰画庄寨。

同安镇嘉禄庄

初夏的永泰,绿意盎然,朝气蓬勃。李乾朗教授一行来到永泰,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庄寨田野调查。恢弘壮观的庄寨、复杂而充满智慧的梁架结构、精湛的雕刻和建筑技艺,让李教授由衷地赞叹:“永泰庄寨太精彩!”

通过现场拍照、笔记速写、搜集参考文献和相关佐证材料等方式,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李教授便将庄寨层层“拆解”,完成了世界上首组《永泰庄寨穿墙透壁剖视图》,其中包括《中埔寨掀顶、透视图》《中埔寨正堂梁架剖面透视图》《昇平庄正堂梁架剖面透视图》《九斗庄正堂梁架剖面透视图》。李乾朗教授以独特的视角、新颖的剖画、精准的角度来描绘庄寨,为永泰庄寨今后的保护研究、修缮工作提供了珍贵的科普素材。

《中埔寨掀顶透视图》

鸟瞰中埔寨

《中埔寨正堂梁架剖面透视图》

中埔寨正堂太师壁

《昇平庄掀顶透视图》

昇平庄俯瞰图

《昇平庄正堂梁架剖面透视图》

昇平庄正堂

《九斗庄正堂梁架剖面透视图》

九斗庄“四梁扛井”梁架结构

专家热议永泰庄寨

永泰庄寨与一般村寨有很大不同。一般村寨所承载的主要是生活功能,而永泰庄寨则是安全防御与生活功能兼具。永泰庄寨的防御功能主要体现在防匪方面,因而尤其注重庄寨外围设施的建设。永泰庄寨应该属于遗产研究意义上的一类新型遗产。根据《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应尽可能地将永泰庄寨纳入世界遗产之列。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国务院参事室参事 徐嵩龄

永泰庄寨作为防御性居住建筑,具有极强的独特性,也反映了永泰地区的文化特色。永泰庄寨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我们要注重保护庄寨中保留下来的大量传统文化遗存。我们还要将这些传统文化活化利用起来,从而进一步促进优秀乡土文化的复兴。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 吕舟

霞拔乡谷贻堂,始建于清咸丰十年(1860 年),建筑面积 2000 多平方米,正座七开间,双间横厝,下有书院。谷贻堂大门构造别具匠心,单开门就是一个“才”字,把门关上就是一个“本”字,寓意“开门迎财,关门见本”。

我们应将永泰庄寨纳入文保体系,要做好学术调查对比分析综合研究,关注庄寨历史大背景,从而提升和彰显人类文明形态方面的地位和价值。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原副主席 郭旃

虽然现在庄寨居住的这一部分意义已经弱化,但它还是凝聚族人精神的所在。逢年过节,人们还是能回到这里,聚集在一起。当地人对庄寨保护的愿望也很强烈。如果庄寨能与地方经济、生活、生产结合起来,保护与发展就能更持久。庄寨也将成为对全国人民都很有吸引力的地方。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安家瑶

白云乡岳家庄

除了对庄寨本身进行研究,我们还要加强比较研究。我们需就庄寨与人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尤其要重点关注庄寨里的人和文化。庄寨所承载精神和文化就是庄寨的灵魂。我们保护庄寨的目的不只是保护一座庄寨建筑,更重要的是保护永泰人的一个精神载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北京办事处文化专员中国文物学会世界遗产研究委员会副会长 杜晓帆

对于永泰庄寨,当务之急是对庄寨按功能、类别进行分类甄别,依据轻重缓急的原则,有重点地制定庄寨保护性修缮的规划,避免走弯路、留遗憾,甚至造成灾难性、不可逆的恶果。

——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福建省文物局原局长 郑国珍

武术活动走进中埔寨

永泰庄寨是福建传统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永泰庄寨的保护、发展和开发工作,对于弘扬优秀的永泰传统历史文化、丰富福建省乃至全国传统民居建筑文化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著名民居建筑大师、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 黄汉民

以永泰庄寨为代表的福建庄寨,是继土堡、土楼之后新发现的土、木、石结构中大型防御性民居,永泰庄寨木雕的线刻填漆工艺更是独树一帜。

——福建庄寨研究专家、福州大学建筑学院人居环境研究所教授 李建军

走进庄寨夏令营活动

供图/永泰县村保办

责编/方千春

本文选载自《中华民居》杂志NO.172期。欢迎转发,转发请在文章开头显眼处注明中华民居公众号名称。

绝美!小镇竟藏着这么多古寨围古民居,《航拍揭阳•钱坑》正片来了

钱坑,地处揭西县东南部,北倚仙径山,西矗金山,东耸茶峰,群山环绕。榕江南河贯穿钱坑腹地,蛇山、龟山隔岸扼住水口,形成一个天然的聚宝盆。古时钱坑的村寨星罗棋布,杂姓混居,称为千家寨,钱家寨。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4477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