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淮阳独秀园

AAA级旅游景区

淮阳独秀园

淮阳独秀园位于河南省淮阳县,是全国唯一以松柏造型艺术为特色的剪枝公园,内有各种松柏造型200多种,成为世界园林界的一枝奇葩。1986年新华社原社长穆青来这里参观后,亲笔题写“淮阳独秀”。1996年6月,中央电视台《九州神韵》栏目以《松柏造型天下奇》为题向全世界作了专题介绍。1997年6月,朱镕基总理参观公园后,感叹地说:“我去过的地方不少,像这样的公园还真是绝无仅有。”许多游客赞不绝口,称其为“天下第一园”。

园子始建于1957年,创始人叫王月惠。王月惠的父亲叫王殿一,曾给北洋军阀吴佩孚当花工。吴佩孚倒台后,被蒋介石召到南京总统府当花工。南京解放后,蒋介石要他去台湾,他断然拒绝,回到了家乡——太昊陵庙西一公里的王花园村。王月惠从小跟父亲学艺,并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独创了各种花木造型。1957年,他们把自己家里的松柏造型移植到这里,并发展了许多新的造型,形成了今天独具特色的松柏造型公园。

[伞形槐]这个造型叫伞形槐,俗名倒栽槐,因其形状象一把张开的雨伞而得名。现在树冠面积有150多平方米,如果不是怕树枝被风刮断而控制生长,树冠面积还会不断扩大,这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的。

[万姓同根树]这是一棵普通的梧桐树,但生长在充满灵气的太昊伏羲陵,却与众不同。它的上面有56个主枝,10000多个细枝,犹如华夏56个民族12000多个姓(现在使用的有3000多个姓)团结在龙的旗帜下。下面的根系苍劲有力,绵延发展。我们称之为“万姓同根树”。

[青龙戏珠]这个造型叫青龙戏珠,-总理曾在这里留影。大家不妨都在此留影纪念。

[天安门]王殿一没有到过北京,但他从画上看到过天安门的城楼,并知道毛泽东主席在那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是,他就选树、设计、制作,到成景达十年时间,这就是天安门。

[六角凉亭]这是“六角凉亭”,是独秀园的镇园之宝。它是由六棵柏树巧妙地连接剪裁成的凉亭造型,厚密的柏枝连接成亭盖,雨天可避雨,晴日可遮阳,每逢夏季,即使没有风,坐在此亭中也能感到格外的清凉。

[步步高]这棵树名叫“步步高塔”,是-总理给起的名字。寓意为“步步高升”,在此树下留影,可以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在这里留影纪念。

[二龙戏珠]前面这个牌坊造型,为独秀园著名的“二龙戏珠”牌坊,由很多棵柏树连接修剪成型,壁高近4米,长近12米,中间为月亮门,两旁各开菱形、扇形小窗,上面二龙相对,戏含翠珠。整个牌坊造型独特,雄浑端庄,典雅大方,是独秀园有代表性的经典造型之一。大家可在这里留影纪念。

[爱情树]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棵古槐叫爱情树,是明朝年间一守陵户夫妇所栽,他们为了表达相互的爱慕之情,将两棵槐树并栽在一起。几年后两树连成一体,永不分离,象征着他们牢不可破的爱情。

[连理枝]大家都知道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有一首著名的长诗《长恨歌》,其中两句成为千古绝唱:“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你们见过连理枝吗?没有,那就往上面看。这是两棵法桐,两树树枝向向生长,自然地连在了一起,并合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1997年6月26日,-总理看了这一奇观,拉着夫人劳安的手,照相留念,说:“我们也连理连理”。

[不老槐]这是一株明代古槐,距今五百多年,树围3.6米,树冠5米,它经受着几百年风吹雨打、干旱、雷击,翌年又从仅剩的一片树皮上长出新枝,而且非常茂盛,如今根爪盘曲,古茂苍劲,一束束吐翠���嫩叶,缀满枝头,别具风彩,真是“枯槐吐新翠,幽花香满春”,誉为不老槐。

不老槐,民间有一传说:不论遇到什么挫折,只要来这里诉说心声,都会柳暗花明又一村,使您逆境呈祥。

这里每棵造型,都要经过松柏育苗、嫁接、揉编、雏型、成形等阶段,需要几年乃至十几年的时间。整个修剪过程要促挖结合,精修细剪,匠心独运。

泗阳:从“一园独秀”到“公园拥城”

公园是一座城市的“颜值担当”。它在繁华与自然中凝聚出城市的气质,更诠释着人们对于自然栖居的向往。新中国成立70年来,泗阳从曾经的“一园独秀”到现在的“公园拥城”,公园承载了一代代人的美好回忆,也见证着城市的发展和繁荣。今天的《巨变70年》大型新闻行动,让我们来看看泗阳这座城市这些年公园的发展变迁。

记者 丁梦(漫步在咱们泗阳城区,绿树婆娑、碧水荡漾、休闲公园、环城水系交相辉映。走在路上,两旁有宽阔的草坪,树木花草高低错落,让人心旷神怡。现如今,人们出门走不了几分钟,就能步入公园绿地,亲近自然、享受生活。可谁能想到?在几十年前,这竟是一项奢侈的享受。)

爱园公园是泗阳首座公园,建于1944年。爱园公园地理位置优越、绿化率高、水域面积广,公园在80年代时,一时间人气达到“爆棚”状态。家住附近的市民刘云亚每天早晨都会来到爱园公园锻炼身体,她告诉记者,80年代,工资很低,去公园消遣娱乐是很少的。那个年代的爱园公园虽然设施很是简陋,但是能来公园玩一玩,心情也能美一天。

市民 刘云亚(以前公园风景也很美,都带小孩来爬山、还有小河,都在这照相,一到星期天都挤很多人。)

到了90年代,泗阳城区只有桃园公园和爱园公园,屈指可数的几个公园,实在难以满足群众的需求。

市民 夏干((以前)公园数量很少,我们想到公园玩玩都不满足自己需要,(当时)我们想多几个公园,我们就有玩的地方。)

从2009年开始,泗阳公园绿地设施建设按下“快进键”,先后新建了生态公园、森林公园、城南植物园等多个公园,由原来只有两个单一的小公园变成了现在风景如画,集游乐、休闲、观赏、健身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城市。行走在泗阳城区,街道上、小区旁出现了很多精心设计的公园绿地,越来越多的市民正在享受着家门口的绿意盎然。

市民 左学仁(绿化搞得好,还有篮球场健身器材,供老年人活动的器材,我家里靠这里很近,每天可以到这里转转玩玩,锻炼锻炼。)

现如今,不仅公园绿地数量变多了,公园的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公园、小公园、步入式公园、体育公园等不同形式的公园越来越多,更能满足不同居民的休闲需求。

在泗阳体育公园,有不少前来游玩锻炼的市民。体育公园是以体育运动为主题的开放式公园,占地面积62600平方米,内设有羽毛球场、笼式足球、门球场、休息区、儿童娱乐区、健身区、足球场、攀爬娱乐区、轮滑区和网球场,功能齐全,环境优美,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必到之处。

市民 谢友梅(形式上也很多了,你看像城南植物园都办的很好,体育公园都很不错,很好。)

截止目前,泗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89%,人均公园绿地达15.12平方米,全年计划新增改造街头绿地50万平方米,泗阳县城满目见“绿”,可以称得上是“绿满泗阳、花悦百姓”。下一步,泗阳将大面积增加城市绿量,提升园林绿化水平,真正实现“城在林中建,人在园中游”。

泗阳县园林绿化事业发展中心工程科科长 杨芹 (立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江苏生态大公园的新定位和建设林荫城市、彩色城市、花园城市、海绵城市的总要求,以创建江苏省生态城市为抓手,以提升城区绿化品质为总体思路。重点实施30万花灌进城栽植,九园提升改造,黄土裸露整治,屋顶垂直绿化,景观栅栏设置等十类十七项绿化工程。)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更加渴求绿色、优美的休闲环境。新中国成立70年来,泗阳的公园从“一枝独秀”到“遍地开花”,如同一块块小绿洲,形成小小的生态循环系统,既调节城市气候的温度,也调节城市里人心的温度。这一片片绿,一重重景,给群众带来了举目可触的幸福感。

16万亩森林公园,1座棒槌峰独秀,300岁的蒙桑树,阳气这里最足

第一次去承德时,想顺便拜访一下那里的一位老战友,记得他家是在水泉沟的一个小区里——城市里的街道叫“水泉沟”这样的名字,可想而知地势会是什么样。相对于保定这座平原城市,一般路遇红灯停车时基本上都可以不用手刹,但在承德那里却是万万不可的……承德在我的印象里就是一座北方的山城。这里的罄锤峰国家森林公园是到承德后必看的一个地方,其总面积约有16万亩,园内分为磬锤峰、僧冠峰、鸡冠山、夹墙沟等4个景区。

棒槌山之名由来

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在承德市里,似乎无论我们从哪个角度都可以看到承德的标志性景观——棒槌山。也难怪,棒槌山本身就坐落在海拔550多米的山上,其下部直径10.7米、上部直径15.04米,连同棒槌底下突起的基座其通高竟达60米!

棒槌是民间浆洗衣物的用具,多为木质圆形,长约二尺,一端稍粗,便于槌衣;一端较细,便于手握。这座形似棒槌的山因此得名,也叫石挺。虽说后来康熙爷给赐名“馨锤峰”,但总感觉那名字叫得文绉绉,听了不能真抒心意,因此棒槌山的名字就这样一代代流传下来。

在棒槌山的不远处,还有一块大石头,当地人都叫它蛤蟆石。在我看来,它更像一块槌洗衣服用的槌衣石——与那个棒槌山连起来看,不正是一对洗衣服的用具么?亿万年前,当这里还是一片泽国的时候,没准这就是某位仙人浆洗仙衣的棒槌和槌衣石呢!

蛤蟆石之名由来

在当地,有关这座棒槌山和蛤蟆石有着这样的传说。据说当年大禹治水时,这里有只兴风作浪的蛤蟆精。白天大禹带人辛辛苦苦把水排出去,晚上蛤蟆精就又把排出水的水给吸回来……如此往复不断!一天晚上当蛤蟆精又在使坏时,大禹顺手操起一根槌衣用的大棒槌就是一顿猛打,直到把蛤蟆精打得趴在地上,变成了一块大石头。

为了达到震慑的目的,以绝后患,之后大禹顺手一插,直接把棒槌立在了蛤蟆石的旁边——只要蛤蟆精一动,就立马给它一棒槌。这样一来,蛤蟆精再也不敢兴妖作怪,只好乖乖地趴在那里,一直到今天!如果棒槌山倒,那蛤蟆精一定会跑……真佩服编讲这个故事的人啊!

棒槌山上百年蒙桑树

棒槌山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但奇中更奇的是——在棒槌山半腰处竟然长有一棵桑树!据记载,这棵蒙桑高约3米,树径约有0.3米,树齡大约有300年,每年依然都会结白桑葚。石峰、蒙桑相依为伴,树虽生长在石缝间,却枝繁叶茂……目睹此情此景,那句“你是风儿我是沙,缠缠绵绵绕天涯”的歌词不禁油然而生。

棒槌山成了阳刚之气的象征

棒槌山孤傲于山峦之上,犹柱擎天,那挺拔屹立、直指苍穹的自然造型,还有那棵果实滋阴补肾、生命长青的桑树,都很容易开启人们的想象力……据说,清代帝王们每年都要来避暑山庄,就是为了根据季节的变化,换一个气场环境,暂避紫禁城之中的阴气,到这里来避避酷暑、充充阳气。

还有人说,很多未育的妇女往往也都会怀着虔诚的心理,不惧距离的远近,风尘仆仆步行来到山顶,就是为了摸一摸它,吸收一下它的阳刚之气……当然,这些民间的传说和习俗根本无法验证其真伪,但却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感知棒槌峰在人们心目中的神圣地位。

每年的4—10月份,是承德的旅游旺季。来此游玩的游客,依然醉心于棒槌山和蛤蟆石这道景致,摸摸棒槌山、看看蛤蟆石自然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旅游项……祝愿大家都能像至今已经300多万年的棒槌峰山峰一样健康茁壮!

独秀园记

大年初三,驱车路过安庆,顺便拜谒了陈独秀墓。车下高速,在百度导航的指引下,拐进一条会个车也似乎有些困难的狭窄村道,寻找墓的所在地——“独秀园”。不由得怀疑此行能否达成目的,同伴也揶揄:新年新始,却来一个陌生的地方寻找一个不相干的人的墓,还是在这样冷冷清清的荒郊野外,真是莫名其妙。有什么办法呢,只能这样安慰自己:非常之人,必有非常际遇,名垂宇宙、万人景仰固然遂人所愿,寂寞孤独、少有人问津也乐得悠闲清静,未尝不好。独秀先生生前风云激荡,听惯了看惯了人世的纷争,也许身后他要的就是这样的安宁呢?

还好,没费周折,来到了“独秀园”门口,出人意料,虽然拜谒的人不多,但也不算冷清,停车场还有邻省的旅游大巴;更出人意料的是墓园的规模也不小,进入墓园,迎面一座六柱五门石牌坊,中间一门的门楼上镌刻“独秀园”三字,左右两侧刻有独秀先生一生倡导并手书书的“民主”和“科学”,牌坊前的广场对面是一组浮雕,名为“惊雷”,展示陈独秀波澜壮阔的一生。穿过石牌坊,便是长而宽的墓道,沿中轴线依次排列着陈独秀雕像、新青年碑刻、纪念水池和陈独秀墓冢,其格局让人想起中山陵。只是中山陵依坡而建,拾级而上,更加庄严肃穆。上大学时多次游览中山陵,做老师后又多次教学课文《巍巍中山陵》,所以记忆比较深刻。于是,在独秀园走走看看,不时地拿它和中山陵比较。

看到牌坊上刻的“独秀园”三字,我想到进入中山陵也是一座石牌坊,不过只有3个门楼,中间门楼上刻的是中山先生的手书“博爱”,而不是“中山陵”。独秀先生和中山先生一样,都是中国现代史上划时代的的人物。中山先生首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建国民党,推翻帝制,提出三民主义,缔造中华民国,国人尊称他为“国父”,真可谓名至实归,不过称他的墓园为“陵”,却让一些人心生疑窦,古代只有帝王之墓才称为“陵”,中山先生一生以推翻封建帝制为己任,身后却留下充满封建帝王色彩的“中山陵”,岂不有违的本意?也许,真因为如此,“中山陵”只是口头称呼,而无文字碑刻的事实了。

如此一想,倒为“独秀园”的命名叫好了。独秀先生创办《新青年》,扛起“民主”和“科学”新文化启蒙运动的大旗,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尽管他的后半生充满争议,不当的宣传让他在很多国人的印象中是一个“右倾投降主义路线执行者”,是一个“托派主义的反革命者”,然而,纵观他的一生,“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富贵不淫”,始终铁骨铮铮,胸怀坦荡,以“独秀园”命名他的墓园,客观公平,堂堂正正,又不惹政治是非争议。

我有些疑惑,为什么牌坊是六柱五门,比中山陵还多两个门,旁边一位游客微微一笑,意味深长地告诉我:因为他担任中共一至五届总书记,我猛然惊醒,是呀,在党内,谁的地位能够超过他呢?可在我们印象中却模糊不清,甚至是反面人物,历史的吊诡也许就在于此吧!

参观墓园,总会关注到碑铭字刻。在“中山陵”,除了中山先生的“博爱”、“天下为公”、“浩气长存”、“民族、民权、民生”等手书外,当然也有国民党大佬兼书法家谭延闿、于右任、胡汉民等人的题款。“独秀园”的碑铭字刻,除独秀先生的手书“民主”“科学”外,另有三处使用集字的形式:牌坊门楼上“独秀园”集赵朴初行楷,浑厚饱满,雍容典雅;墓道中陈独秀雕像基座上“陈独秀”三字集王羲之行草,飘逸洒脱之中又有浩然之气;墓冢前的墓碑“陈独秀先生之墓”集欧阳询楷书,挺秀遒劲,高雅雄浑。这种集字的形式恐怕是最适合像陈独秀这样盖棺而未定之人的。你想,在此情形之下,可以去请谁来题写呢,谁又会愿意题写呢?

据说,自陈独秀之墓由他的三儿子陈松年从江津迁至此地后,光墓碑就换了四次:“先考陈公乾生之墓”、“陈公仲甫字独秀、母高太夫人合葬之墓”、“陈独秀之墓”、“陈独秀先生之墓”,看得出,前两次独秀后人所立,后两次应是官方所立,独秀墓能够由官方所立到最后称呼中加“先生”二字的微妙变化,让人对政治的风云诡谲唏嘘不已,也不由得佩服“独秀园”建造设计者的“集字”镌刻碑铭的巧妙心思。

体现这种巧妙心思的设计还有墓冢前的纪念水池,旁边的说明文字是:“在原来天然池塘的基础上改建而成,方方正正的水池寓意着陈独秀一生清平正直,胸怀坦荡,如镜的水面寓意历史是一面镜子,终究会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历史的本来面目是是什么,怎样还原?写作此文时,手头正好有1979和2009两个版本的《辞海》,对比一下对“陈独秀”条目的不同阐释,似乎能说明这个问题。

1979版生卒年后直接说字号,没有总的评价,最后说他“死于四川江津”;2009版起首在字号前总的评价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对他的死,表述为“在江津病逝”。对他的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功绩,并无异议,只是详略不同;可1979版并未像2009版一样提及他领导五卅运动和第三次上海工人武装起义。

对他的右倾错误,1979版表述为:“第一次国内革命后期,党内以他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思想形成投降主义路线,放弃对于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中等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对蒋介石的反革命进攻采取妥协投降政策,使革命遭到失败。”2009版的表述是:“大革命后期,在共产国际的影响下,犯了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致使革命在国民党右派的突然袭击下遭到失败。”对大革命失败的责任,前者强调主观因素,后者突出客观因素。

对他最具争议的托派反革命问题,1979版这样表述:“1927年在党的八七会议上被撤销总书记的职务,但仍坚持错误。其后,和托洛茨基分子勾结,成立反党组织。1929年被开除出党。同年12月,纠集彭述之等81人发表《政治意见书》,反对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2009版表述简单客观得多:“1927年离开中央领导岗位,后参加中国托派。1929年11月被开除党籍。”另外,2009版还比1979版增加了陈独秀遭国民党逮捕的事实:“1932年在上海被国民党当局逮捕,1937年获释,出狱后主张发动群众抗日,拒绝国民党的高官厚禄,在四川江津以教书为生。”

30年两个版本对陈独秀的评价,不能说30年河东30年河西,至少也体现了历史巨大进步。也许,在很多问题上,我们对历史的客观公正应该有足够的信心,尽管很多时候,要以很长的时间和恒久的耐心去等待。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4477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