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广武石榴

广武石榴

产于河南荥阳。广武石榴的品种繁多,风味独特。有杏黄铮亮的铜皮石榴,有锈色斑谰的铁皮石榴,有雪白如玉的白皮石榴和红、黄、黑相间的花皮石榴。其中,以铜、铁皮石榴为最佳。具有消食、开胃、舒气的功能,已成为探亲访友的馈赠佳品。另外,石榴皮还可作中药,有止吐止泻的药用功能。

主产地:河南省荥阳市高村乡刘沟村

河阴石榴栽植源于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从安息国(今伊朗)带回石榴良种,在黄河流域种植。在河阴县(今广武、北邙乡)栽植的这种石榴又名河阴石榴,也称安石榴。河阴石榴,其色古、子盈满,其味甘而无渣滓,故驰名全国,畅销各地,为荥阳名特产之一。石榴栽部主要分布于北邙的刘沟、官峪,广武乡的阵沟、寨子峪等村。刘沟西诏峪,年产石榴5--10万公斤。

 

美丽乡村荆楚行丨武汉城中石榴红

鸦渡大队,武汉西北部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它与汉江沿线众多村镇一样,村民们曾经依靠传统农业种植糊口。

直到2005年,乡村旅游热兴起,它的命运轨迹开始改变,同时还有了一个更加浪漫的名字——石榴红村。从此,小村庄一炮而红,成为了武汉城市圈里的热门景点。

《美丽乡村荆楚行》系列报道第四篇,请听记者肖肖采写的录音报道:武汉城中石榴红。

1

嘿哟嘿哟拔萝卜....小朋友拔萝卜现场。

在武汉,说到周末带全家人去哪儿?不少人会将东西湖区的石榴红村列入心中榜单。

冬季,来到石榴红村不仅有白萝卜、青椒等应季蔬菜,采摘新鲜的草莓、吃农家饭、带点村里的腊鱼腊肉土鸡蛋是不少城里人心之所向。

图/小朋友在采摘草莓

今年62岁的刘女士说,每次和初中同学聚会就选这里:

刘女士:(我们)来了8次了。

记者:为什么选择来这么多次?

刘女士:空气好、景好有比较近,交通也方便。

图/记者采访刘女士

2

“粉壁、黛瓦、马头墙”,改造后的石榴红村,把过去普通红砖瓦房全部翻修,统一徽派建筑风格,有专门的采摘园、众多农家菜馆、烧烤区、休闲广场等。

图/石榴红村的观光自行车

一家人坐在多人四轮的观光自行车上踩踏,悠悠然,在和煦的阳光下,享受乡村的慢生活。到了中午,大家都会找一个饭馆,品尝地道的农家菜。

这也就是广场中心的农家菜馆《石榴缘》老板娘朱文利最忙碌的时候:

把鳊鱼拿出来,再把珍珠元子蒸5笼,等下我再来蒸南瓜。

图/饭馆门前荡秋千的孩童

今年51岁的朱文利回忆,年轻时她在汉口一家小吃城经营早点。

2005年听说自己的家乡鸦渡大队要发展乡村旅游,她马上回到家乡,用10万元的积蓄将房子扩建改成农家乐。开始守了几年,慢慢地,生意就来了:

老板娘朱文利:2011年、2012年慢慢地我们接了团队,单位的、社区的旅行社的(游客)。

记者:从一开始一年1、2万,现在一个月就有2、3万,你感觉变化大不大呢?

老板娘朱文利:那肯定有点大咧,原来是守生意,像现在周末我不愁生意,就看我做不做得过来,就是这个概念。

图/村庄里挂晒的腊肉

3

开农家菜馆的村民留下了,负责采摘园的村民也跟着富了起来。

村民陈佑清和老伴儿经营1.5亩采摘园,从单纯种地到游客采摘,收入翻了好几倍:

记者:最早您自己摘了还要去市场卖?

村民陈佑清:那当然啦,那很吃亏,它(菜贩)还不要。

记者:您这个价格呢?给游客采摘的价格跟你去市场卖的价格(贵多少)

村民陈佑清:那很要多一点,比如说卖2块钱的话,(采摘)可以卖10块钱。

记者:因为它有一个体验费嘛。有没有算过你自己去市场卖和后来采摘你的收入(有什么变化)?

村民陈佑清:那如果说是草莓多了开春过后,量大了,那一周有2000元,按照一亩地算的,那如果种植多的收入可能还要强一点。

图/蔬菜采摘园

4

石榴红村党委书记朱丽娟介绍,目前,石榴红村441户,1600多人,1299亩耕地,村民们靠着“汉江”生态牌、“绿色蔬菜基地”安全牌、“汉江休闲旅游”文化牌这三块牌,促进了农家乐的迅速发展:

2018年1月到10月,石榴红接待游客有5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75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2.67万元,已经远远离2004年(改造前)的4277元的人均纯收入超过很多了。

为落实“三乡工程”中的“企业兴乡”理念,东西湖区招商引资6.3亿元,在未来两至三年,对其进行石榴红田园综合体改造,规划面积6.8平方公里的民俗生态、亲子游、艺术村等7个功能区,对石榴红村进行再一次提档升级。

图/记者采访石榴红村党委书记朱丽娟

武汉市东西湖区慈惠街工委副书记黄昌健:

我们现在第一期准备拿700亩土地,准备农用地流转,建成生态、观光、旅游的农业大棚,要保证四季有采。

今年10月12号,我们跟卓尔集团签订了投资协议,对石榴红及石榴红西部地区实施全面托管,靠它的投资、它的硬件投入、软环境的改造,来提升石榴红村的旅游档次。

图/记者采访武汉市东西湖区慈惠街工委副书记黄昌健

-The End-

记者:肖肖

编辑:Miss Q

(部分素材/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甘谷大石镇武家屲村红色文化广场寻根

关注我们

吃水不忘挖井人 红色基因代代传

——甘谷大石镇武家屲村红色文化广场寻根

张军红

时光荏苒,一直在外面打拼的我回到了家乡,投入到了家乡建设中,在党和政府精准扶贫政策的全面实施和各级扶贫干部的精准帮扶下,2020年甘谷县大石镇武屲全村顺利实现整体脱贫,产业基础和乡村面貌建设等得到了全面提升,近日,红色文化广场建成投入使用,全村人悠哉其中,骄傲不已!

前段时间有朋友来参观我们村的红色文化广场,问我,你们村真经过红军队伍吗,咋没听说过呢?我一时语塞,我从小就听说红军曾经过我们村,但要较真起来,我只能语焉不详。小的时候跟着爷爷赶羊,爷爷给我讲了许多经典故事和他的所经所闻,其中就有红军经过汪家梁和我们村子的事。朋友的询问,再次激发了我的好奇心,便有了给红色文化广场“寻根”的想法,于是我带着疑问陆陆续续走访了村里的长辈们,详细询问并相互印证了一些细节。

那应该是一个秋收季节,汪家梁的几户人在麦场上碾庄稼,突然从场墙墙头跃进来几个人,腰里间别着枪,衣衫褴褛但脚手动作非常麻利干练,像是练过功夫的。饱受兵匪之扰的村民一下子懵在当地,不知所措,待稍后反应过来准备四散逃跑时,其中一个像是领头模样的人叫住了大家,其他几个人分开警戒,那领头的过来问话——进来的人穿着基本一样,村民是从语气上判断他应该是领头的人,看到村民们惊慌失措的样子,那位领头的和和蔼蔼地说:“乡亲们,不要怕,我们是为老百姓打天下的队伍,途经此地,后面还有部分人就到,时间紧急,想借你们家的锅灶做一下饭,可否行个方便?”村民们之前见过兵,也见过匪,都是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哪有客客气气问话的?之前来的基本都自称是爷,哪有为老百姓打天下的?大家慢慢松了一口气,了解到来的人是“红军”,是共产党的兵,高高兴兴同意回家借锅灶给红军做了几锅饭,做饭期间,红军帮着村民做了许多活。饭熟后大家团在一块儿热热闹闹地吃,没看出来当官的和当兵的有什么区别,吃完饭后,屋里屋外收拾得干干净净,还说叨扰了要硬塞给这几户人家几块银元,村民哪见过这样子的兵,坚决不收,还把自家的馍馍干粮装了些让红军路上吃,再三推让,红军收下了干粮沿汪家梁朝温家岘梁方向走去了,后来村民发现红军还是偷偷留了几块大洋在炕角,村民议论了半天,认为这支队伍的确是为老百姓打天下的队伍,后来有年长者提醒大家,战乱时节口要守紧一点,这事儿不能到处说大家才作罢。果然,队伍走后不久,甘谷县城国民党保安大队几十人就来了,松松垮垮,骂骂咧咧,敲门打窗找红军,一时搞得鸡飞狗上墙,村民们敢怒不敢言,再往前临近当时的通渭地界了,保安大队闹腾了一阵一无所获,就稀稀拉拉的回去了。

据老人们讲,大概也是这个年头,阳坡山庄上的一位村民去安远,走到半路上遇到一股队伍,走在前面的一个人叫住他请他带个路,当时他不知道这支队伍的身份,心里害怕没敢拒绝,按要求带路,一路没敢回过头走在前面,心想十有八九这一去就被抓壮丁见不到家里人了,经过赵石坡火巷、豁岘、武家屲到汪家梁,快到温家岘梁地界时,有人告诉他离村子远了,表示感谢并让他回家,回到家他说了经历,大家庆幸不已,并断言他所遇到的人绝不是经常说的兵匪一类。

因年代久远,村民对当时的情景记忆已经有些模糊了,更详细更具体的细节说不上了。据文献记载,1935年月至1936年10月,红军长征期间,红二十五军、红一、二、四方面军曾5次经过甘谷10个乡镇50余村。1936年9月25日,军长王树声、政委詹才芳率领的红四方面军三十一军九十三师第三次经过甘谷,该师部分红军由秦安王铺进入甘谷,经姚家山、马家岘、史家川到达安远。26日晨红军从安远经赵石坡、温家岘、王家川到达礼辛镇,攻打中堡子未克,红军一名连长不幸中弹牺牲。当晚红军队伍离开礼辛到通渭毛家河宿营。

25日,红军在安远镇与国民党保安队大队长刘继青带领的200多名保安人员激战,并打死保安队员一名,保安队退守西堡子后,红军当晚在张家山一带宿营。第二天晨(26日),从赵石坡至温家岘,汪家梁是必经之地,红军是上午到达汪家梁的,应该吃的当天第一顿饭。这个季节也是当地秋收季节,时间基本和汪家梁村民描述的给红军做饭的情节相吻合。从赵石坡的地貌看,山势陡峭,易守难攻,如果有追兵,可以凭借地形居高临下更好的打击敌人,再加上沟壑树木较多,也便于隐蔽作战。自古以来,从甘谷走通渭常家河、榜罗等地,从安远赵石坡上山到温家岘梁较为捷径,常有客商从此路过,是比较知名的商道,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还有甘谷通往通渭方向的脚户和马车运输队。从村民们的描述对照文献看,红军的确经过过现在的武屲村一带,红军当年选择从这里通过,绝非偶然。虽是仅仅停留了一顿饭的时间,但红军秋毫无犯,没有拿群众一针一线,结下了深厚的军民情义,不愧为仁义之师!正是在那些最艰苦的岁月里,共产党领导的红军队伍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把“为老百姓打天下”的形象深深扎根在了群众的心里,得民心者的天下,经过这段“问根”“寻根”,我对“长征就是宣言书、长征就是宣传队、长征就是播种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八十多年前,红军队伍经过汪家梁时,就和武屲村群众结下了鱼水之情,把红色基因的种子撒播在了群众的心里。今天的我们村能够全面脱贫,是善良、纯朴、勤劳的武家屲全村村民努力的结果,更是党和政府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和各级帮扶干部努力的成果,几十年来,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实现了“为老百姓打天下”之后又一心一意“为老百姓谋幸福”,过上幸福生活的武家屲全村人吃水不忘挖井人,在村里建成了红色文化广场,既是告慰当年筚路蓝缕为百姓打天下路过这里先辈,也是藉此留住一段记忆,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永不褪色!

来源:甘谷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赵军强 审核:颉定武责编:王存录

甘谷县融媒体中心

甘谷县融媒体中心--新媒体矩阵

点个“ 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武汉东西湖区石榴红村掀起双休日乡村秋游热

本报讯(通讯员丁珮)10月29日,武汉市东西湖区慈惠农场石榴红村江堤附近,来自武汉市汉口城区的居民自驾车辆,携家带口在此搭起烧烤摊子和帐篷,享受乡村秋日别样景色。

近年来,武汉市东西湖区慈惠农场石榴红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项目,兴起乡村旅游热,精明的农户不仅发展起采摘乡村新鲜果蔬旅游项目,而且逐渐发展起品尝农家菜、多人自行车租赁观光、帐篷租赁、烧烤架租赁、塑料凳子租赁等多种业务,游客有什么需求,农户们很快满足各类需求,游客方便了,愿意掏钱消费,农户们的收入也大大增加了。

图为10月29日,武汉市东西湖区慈惠农场石榴红村江堤附近,大量武汉市汉口城区居民自驾车辆、携家带口来此自助烧烤、搭帐篷等一游,享受大自然美丽的景色。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4404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