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德州砂锅三味

德州砂锅三味

砂锅三味是山东省胶东沿海地区汉族传统冬令佳肴,属鲁菜系。是用猪肘肉、鸡蛋、带骨雏鸡肉,放入砂锅内炖制而成。此菜选料严谨,制作精细,注重火候,原汁原味,鲜香适口。成菜在砂锅菜式中独具一格。

仅119元享门市价342元砂锅甲鱼2-3人餐!三代匠心,做好一锅甲鱼,传承江城风味!

武汉的春天盎然着一派生机

街边的店内有着烟火氤氲的火锅

也有着火辣热烈的湖南菜

还有这令人垂涎欲滴的串串香

但令江城食客难以忘却的

还是关公甲的砂锅甲鱼

➤关公甲武汉市三店通用

➤三代匠心,做好一锅甲鱼

➤复古整洁的就餐环境

关公甲

门市价342元的『关公甲2-3人套餐』

119元

甲鱼一只(2斤左右)

散养土鸡1斤

牛蛙1斤

地道酱料

娃娃菜

千 张

2-3份泰国香米饭

不限量瓜子、泡菜

多种热饮不限量供应

(后湖店和百步亭店有饮品提供)

2-3人餐位

即日起-2021年03月04日

即日起-2021年03月24日

关公甲砂锅甲鱼

对于甲鱼来说浑身都是宝

一直都是食补、药补的佳品

而关公甲独沽一味

专攻甲鱼这一种食材

经三代人匠心传承发扬

关公甲精选湖塘甲鱼,每日产地直供

所谓湖塘甲鱼,就是在湖塘之中散养的甲鱼

甲鱼平日里用小鱼来喂养

在追逐小鱼的过程中,保留了甲鱼的野性

为保证店内甲鱼做出之后的口感

大厨们将湖塘甲鱼现杀现炖

每一只都新鲜看得见

保证了食材的卫生和干净

这样做出来的甲鱼烧牛蛙,味道更棒!

分量十足,软嫩鲜滑

一份分量超足的甲鱼烧牛蛙端上桌

四周瞬间就被食物散发出的香气所包围

让人迫不及待地想拿起筷子开始大快朵颐!

随便夹起一块甲鱼肉,都是很大一块

Q弹的感觉从筷子尖一直蔓延到手上

送入嘴里,又软又嫩又滑

香味几乎要溢出嘴巴

一筷子戳下去

满满的都是胶原蛋白

这一锅甲鱼烧牛蛙

可得抵多少女生的护肤品啊!

砂锅甲鱼

砂锅甲鱼是关公甲的招牌

搭配上丰富的配菜和口味儿吃法

南来北往的食客在这里

都可以找到自己钟意的味道

甲 鱼

在甲鱼锅里吃牛蛙是什么体验?

足足1斤的新鲜牛蛙与甲鱼一起炖

混合着酱料的鲜香味道

为你一种从未有过的舌尖体验

土家散养鸡

锅内除了甲鱼之外

还加入了地道关公山撒养土鸡

整体炒制时间可长达几十分钟

口感和味道都恰到好处,不能更赞了

汤汁的鲜美早就深深浸入了肉中

每一块肉,都裹满了美味的酱汁

吃进嘴里,绵绸的酱汁在唇齿间流淌

那份美味和满足,难以言喻!

配 菜

吃货的心,食肉的嘴

都抵挡不了迈开的腿

吃完甲鱼和土散养鸡

再加入一些新鲜可口的配菜

娃娃菜、千张、热干面,一样也少不了

饮料小吃不限量

八种饮料、八种好心情

店内的各种饮料均为免费

另有各类小吃、水果、甜点

都可不限量敞开吃

复古装潢,整洁敞亮

匠心不仅体现在菜品本身

走进店里处处可以看到岁月的痕迹

与印象中的清新风格不同

关公甲走着古香古色的复古风格

墙边不起眼的老旧木桶里

装着77年的文汇报

待客的方桌也是淘来的老物件儿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

朴实无华的店名背后

是令人难忘的美味!

*本产品套餐无需预约,高峰期需等位

*周末节假日通用不加价

*该套餐每个手机号不限购,每桌只可使用一张,不可叠加使用,未消费可转赠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日午餐11:00—14:00,晚餐17:00—21:00

*特惠活动不可享受店内其他优惠,超出套餐内容费用自理

*图片仅供参考

*购买此套票视为认同此声明及认同活动规则

*商家地址:

德州古运河文化及明清时期德州的三大名刹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德州段南运河成为世界遗产项目,德州人曾一度为之振奋。众所周知,对历史最好的保护是让其能延续,对运河最好的保护是让河水继续流动。整治好这条河在某种角度上讲:是实现中国梦的完美体现。

大运河和长江、黄河一样,它是深刻影响着中国的第三条大河。长江、黄河感谢大自然所赐,而运河却是人工开凿,是人民创造历史的具体体现。长江、黄河孕育了辉煌的中华文明,而大运河则连接六省市、穿越五大水系、沟通了南北交通,它推动了我国历史的发展,创造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和中国“运河文化”。

历史的笔墨,在中国版图上勾画出大运河这笔浓重的银线。她直接成就了唐、宋、元、明、清朝的鼎盛繁荣局面,她见证了我国沧桑的巨变。直到今日她依旧滋润着沿途的城乡。

我们之所以要讲述运河的故事,目的是去焕发大运河的“时代特色”。她肇始于春秋,完成于隋代,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鼎盛于明清,断航于清末,重振于当代。纵观大运河的千年历史,可将其分为三个时代:

第一个时代,是军事时代: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欲争霸中原,为解决军事物资的补给,从扬州始挖运河,沟通长江与淮河水系,这也是大运河的起始阶段。

第二个时代,是漕运时代:即元代将运河截弯取直,成了南粮北运的大动脉,维护国家的统一,直至清末。

第三个时代,是文化时代:积淀了千年的运河文化与现代价值观相融合,而形成的文化价值观,即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在大运河上呈现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大运河是活着的世界遗产,也是中国古人改变历史的经典例证。世界上有七条运河申遗成功,可只有中国的大运河还生机勃勃:河上船只首尾接续,两岸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市井、烟火,是它让遗迹化为诗意,成为中国人的骄傲。

大运河的沿线,到处可见古代著名的商贸区、宗教、民俗文化区,如善于经商的中国“回回民族”看好了运河这条经济大动脉,在运河沿线形成了一条回族人的聚居带,在运河沿线形成了中国伊斯兰教文化带。这无疑也包括我们德州城。

大运河给沿线城市居民带来了信息、文化、经济和发展机遇,它使运河两岸的人民获得了幸福。可谁水能浮舟、也能沉舟。在明末、清晚时期以及军阀混战和日本侵占中国时期,大运河三年两头闹事,给运河两岸的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但是从运河走过的历史遗迹上看,明永乐时期、清康乾年代、新中国建立后等时期,大运河为什么灾难就很少哪?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对运河的科学治理和科学利用。

故今天我们要讲好运河的故事,不仅仅是让污水变清、让古老的航道重新畅通、拆除沿岸的棚户区和破屋,更重要的是:要用历史发展的眼光来重新发现运河,使之如何再度换发之青春。

古老的大运河他的故事是讲不完的,比如,流经德州城西的京杭大运河,给人们以独特的感觉。因我们的祖先在开凿运河时,采用了“三湾抵一闸”的工艺,故运河犹如一条巨龙。可德州城西这段运河,却一反常态呈现出较直的河道。它本身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

原来清雍正十二年前,流经德州城西的运河,也如游龙一般的弯曲。它在胜利桥附近流向东北,在盐店口拐弯过小石桥,经八道海子①直插火车站北半部。这段故道的部分水面还在,近几年政府在此修了运河公园。只有火车站西的八道海子消失了。

当它穿过火车站北半部后,向东北方的德州大西门流去。造成了流进了德州城的错觉。然后它又急调头转向西北,经竹竿巷、董子读书台驿等古迹回到了铁路以西。在老电厂北拐了个“∩”字弯缓缓流向东北。

当它路过“皇殿”进入桥口中南部时流向正东方。在米市街和桥口街中间,穿过“九达天衢”牌坊下的广宁桥,朝着城墙流去。当它到了“回龙坝时”②,又突然拐了个“V”字型弯,调头流向西北方向,在小锅市街西北与现运河汇合。

综上,德州城西的运河故道,它南起胜利桥北至小锅市街西南。在德州城西划了个不规则的“W”型。故它与其他部位的运河没有两样。

可它怎么成了较直的河道了哪!

据清乾隆《德州志》记载:“雍正十二年(1734),因河水东啮,逼城太近,山东督粮道广寿在皇殿南筑坝,遏塞旧流不令东折,绕小西关挑引河二百六十五丈(883米),引水从小西关东北流至小锅市南接合旧流,自皇殿至小锅市遂为废河”。

“乾隆二十八年(1763),因皇殿河险,山东督粮道颜希深、德州知州杨成龙、德州营守备徐世恩等又在上码头筑坝,遏塞旧道,于三里庄挑引河四百九十五丈(1650米),至浮桥口接合旧流,即改御河绕上码头村西至月河。运河自上码头至皇殿河道为废河矣”。

1951春,市政府在杨家圈村西,开挖了800米河道,杨家圈村由河西变河东。德州城西运河几经改道后,自胜利桥到小锅市这段河道,呈现出了现在较直的模样。

这条较直的河道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始,在德州城西流经了250余年。在这250余年的风风雨雨里,它为德州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留下了无数的名胜古迹,塑造了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和美好传说,成了德州城几百年、乃至上千年文明史上不可缺少的一页,为后代留下了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

因这段河道离原河道较近,它汇聚了两条河道的精华和名胜古迹。它们涵盖面广、时代背景久远,传说故事深奥。为便于表述可将其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类。所谓古代是指运河没改道前的,如唐朝的慈氏寺、明初的皇殿等。近代是指运河改道后的,如钞关遗址、浮桥口遗址等。现代是指石德铁路桥、运河码头等旧址。

这些文物古迹有的已踪迹皆无,有的留有残迹,有的还为社会做着奉献。无论它们的处境如何,都是德州城的无形资产,都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资源,我们都应对它们进行保护和开发,让其再为德州的发展做贡献。现将几个名胜古迹做简单介绍:

(一)、古代:

1、慈氏寺遗址:

据民国《德县志》记载:“唐贞元元年(785)建永庆、慈氏二寺”。慈氏寺系德州城三大佛教寺院之一。据民国二十四年《德县志》记载:“慈氏寺本在运河西岸,建于唐贞元元年(785)。因该寺主殿房顶用瓦出自制陶大家,瓦色光白,俗称银瓦寺。元代遭兵燹,明永乐十年(1412)重建。

清雍正十二年(1734),运河取直西徙,该寺便处在了运河东岸。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山东巡抚国泰撤其材,于城西八里屯建布拉达庙。四十八年(1783),奉旨拆毁,原供奉的楠檀佛像,被移入永庆寺内”。

德州的“慈氏寺”宏伟壮观。据田雯的《长河志稽考》记载:该寺“复殿重房,交疏对霤,香烟似雾,旛幢若林,名僧德众,负锡为群。信徒法侣,持花成薮。伽蓝之盛,最得称首。佛阁去地百仞,面临长河。帆樯舳舻,经过其下”。

它被毁后的残垣断壁,上世纪四十年代初还在。1942年日本人修石德铁路时被铲除,只留下了“修在河西、倒在河东”的一块石碑。这块“功德碑”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在学大寨风潮中背人为的推到杂碎了。

慈氏寺遗址:在桥口街北,老石德铁路桥东南。

2、皇殿遗迹:

德州皇殿建于明永乐年间,因暂时查不到详细记载,故用一个故事、两首诗来表明其规模,用运河改道的记载来表述其位置。

据明嘉靖《德州志艺术》记载:某次朱棣驻跸③德州时一名宠妃患了皮炎。随行御医们用尽了医技却无效果。故朱棣传旨,命德州官员寻觅名医来为宠妃治病。镇守德州城的武将穆肃,找到了医术高超的郭义甫,郭午前敷药于宠妃患处,晚上红肿冒水处便消了。朱棣大喜重赏郭义甫羊、酒和丝衣等。并令宦官抬着赏赐将郭义甫送回家中。

明翰林学士王直④在《子弟新军屯德州候车驾》诗中道:“平原十里候鸾旌,绕郭新屯十万兵,惯着短衣来小市⑤,常骑骄马过孤城。营前剑舞春风暖,帐下酣歌夜月明,自是太平无战斗,少年何处可横行?”该诗痛斥了朱棣驻跸皇殿时,保护他的十万士兵骚扰市场,骑着马到城里横行的情景。透过诗意可看出当年德州皇殿是何等的规模了。

清末诗人吴修风在《皇殿行宫遗址》的诗中道:“西风摇落故宫秋,野厥残花隐碧流。日暮毁垣人尽去,寒鸦飞上石桥头。”此诗证明清朝末年皇殿的残亘断壁还在。这个石头桥的残迹解放初还有痕迹。“雍正十二年(1734),因河水东啮,逼城太近,山东督粮道广寿乃在皇殿南筑坝,遏塞旧流,……引水从小西关⑥东北流至小锅市南接合旧流,自皇殿至小锅市遂为废河。”该记载明确了“皇殿”就在桥口街南、天衢运河桥东北部。

另外,还有明初的九达天衢牌坊、明前的董子读书台以及明永乐年的米市清真寺、明万历十年(1582)的小锅市清真寺等名胜。

(二)近代:

1、浮桥遗迹

民国二十四年(1936)《德县志》载:“雍正十二年(1735)该河西移,浮梁亦随之而移,故至今西关渡河处,名浮桥口。”

清康乾盛世期间,漕运和民运繁忙运河里过往的船只较多,浮桥开启困难不适应过往船只频繁的状况。故人们将浮桥拆除改成了摆渡口。解放后,这里仍称为老摆渡口。

“文革”期间(1966),在桥口街北的水井旁,出土了一块上书“德州浮桥口墩基”的石碑,奇怪的是它有两个落款,一为:“大明建德xxxx年立”,此落款用刃器砸了数道杠,但字迹尚能看清。另为:“大明永樂xxxx年立”,具体的年份记不清了。此石碑在桥口后街西头海子边的溜口嘴子上放了三四年后,被市文化馆拉走收藏。

浮梁桥遗址:在桥口街西头斜向西北那段路顶头的运河上。

2、德州“钞关”遗址

“钞关”即今天的海关或税务局。明宣德十年(1435),德州钞关“在浮桥北运河西岸,后移浮桥南东岸,为临清州钞关所辖分关口,距临清总关水路三百三十里,专征河路货税”⑦。最早的钞关在浮桥以南,即桥口街的东头。

明朝中后期,广川浮桥无人修缮,失去了防止越关逃税的作用,“德州钞关”移到了北厂街。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漕运萧条,“德州钞关”又从北厂移到了桥口街,以摆渡口的缆绳为关隘。日伪时期,在桥口设“华北交通株式会社”及“德州河坊队”,并利用青帮收税。

最后的德州钞关遗址,在天衢运河桥东头路北,大门砖墙的痕迹还在。

另外:有盐务衙门、兵工厂、水营码头、浮桥口码头、福记码头、旧河海子等遗迹。

(三)现代:

1、德州港口遗迹:

德州港源于“福记码头”,解放后国家多次修码头、调河道。上世纪60年代中期,德州港已初具规模。工人操作由肩抬、手推,改成了机械化作业;船舶由人拉、篙撑,迅速施行了拖轮牵拉;德州港长近千米,装卸码头20余座,货场面积约10万平米。拥有木船500多条,小火轮30多艘。1965年年吞吐量达200余万吨,为德州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上世纪70年代末,不知何故运河干涸、航运被迫停航。现有水泥码头四座、调度楼、岗楼、仓库等遗物。特别是遗留的仓库区,是一处较完整的联合式码头布局,那里铁路、站台、仓库、通道、码头一应俱全,略整理就是一座运河文博馆。更让人欣慰的是,1953年用平原县城砖建的两栋老仓库还在,是进行历史教育的好资源。

2、德州老电厂

老电厂建于1950年前后,可它起源于清末“德县兵工厂”,它先后经历了德国人的“砖厂”、日本人的“电灯房”、解放战争被转移、建国后重建发电厂的艰辛历史。这座老厂房不仅记录了德州城的近代史,而且是德州电业发展史的见证。它现立于运河东岸。

另外:还有上世纪四十年代建的铁路给水所、机车库和石德铁路桥。日本人修的木桥遗址等。

德州是“因河而生、因河而兴”的一座城市,故运河是德州品牌。德州城西这条较直的河道本身就是历史资源,而在这两千五百余米的河提上,又密布着各个时期的名胜古迹20余个,它们的故事彰显了德州运河文化,是德州运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州开发运河较晚但保留了它的本色,这却成了一大优势。今天,在这段运河上我们已建成了深得民意的古运河景区、沿岸的柏油马路等设施。但景点缺少历史典故和背景。如有的景区本来有历史背景和深奥的故事,可被时髦的名称掩盖后,成了一个普通的景点,没有发挥出运河和运河文化的作用。

故对运河及运河文化的开发,应立足于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保护;立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宣传。应从保护遗产特色的原则出发,尊重遗产的原始风貌和历史文化特点,突出它们的地域文化个性和特色,不然花了不少钱而起不到应起的作用。

近几年我们在保护、开发运河时,出了不少的力、花了不少的钱,可外地人到德州一看所得出的结论是:“京杭运河就是一条普通的河,没有奇特之处。”故引不起游览的兴趣,很少见外的游客来此观光。这是为什么哪!以上就是其主要原因。

在大堤上这二十余个名胜古迹中,有密宗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和伊斯兰教文化;有多位皇帝出巡德州的故事;有清末德县兵工厂兴衰的故事;有日本人为掠夺中国资源而修石德铁路桥、机车库和给水所的故事;有日伪时期盘剥压榨船民血汗的故事;有德州城的发电史、德州港口的发展史等历史故事。如果我们把这些故事,在适当的位置予以公布,定能起到最佳的宣传效果。

这二十几个名胜古迹要恢复原样是不可能的。但在相关的位置用不同的形式、方法,对其进行书面或实物介绍,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比如:现存的港口仓储群里,建一个较简易的运河文博馆,介绍德州段的运河、德州港的兴衰历史。在老电厂、石德铁路桥等处弄个宣传牌,在浮桥、钞关、慈氏寺、兵工厂等历史遗迹处立块石碑介绍它们的历史,这完全是可以做到的。

试想,在这两千余米的大堤上,平均百十米就有一处景点的介绍,这不就是一条有运河文化特色的风景线吗?这条风景线南与胜利桥处的景点荟萃,北和老虎仓遗址景区连接,这样就使那些散乱的景点,连成了相互关联的整体。形成了德州运河风景带。

明清时期德州的三大名刹

明清时期德州的佛教活动比较活跃,见诸史籍记载的寺院有十几处之多。其中西门外运河边的慈氏寺、城内喧哗角东北角的永庆寺、城东南20里处的抬头寺3寺,规模大,建寺时间早,存世时间长,可称为明清时期德州的三大名刹。

横遭劫难的慈氏寺

据民国《德县志》记载:慈氏寺本在运河西岸,建于唐贞元元年(785)。因该寺主殿房顶用瓦出自制陶大家,瓦色光白,俗称银瓦寺。元代时遭兵燹,明永乐十年(1412)重建。清雍正十二年(1734),运河取直西徙,该寺开始处在运河东岸。乾隆四十四年(1779),山东巡抚国泰撤其材,于城西八里屯建布拉达庙。四十八年(1783),奉旨拆毁,原供奉的楠檀佛像,被移入永庆寺内。

据田雯《长河志稽考》的记载,慈氏寺不仅建筑宏伟,香客众多,而且是德州的重要旅游胜地。该寺“复殿重房,交疏对溜,香烟似雾,旛幢若林,名僧德众,负锡为群。信徒法侣,持花成薮。伽蓝之盛,最得称首。佛阁去地百仞,面临长河。帆樯舳舻,经过其下”。距寺庙北面不远就是通向景州和北京的官道,水旱两路的达官贵人、文人骚客以及平民百姓,不时涌入寺内烧香拜佛和旅游观光。有一代诗坛盟主之称的明代诗人王世贞,在与奸相严嵩的斗争中落难,曾投宿于慈氏寺,并作诗2首。其一为:“日落山门闭未曾,芘刍前揖大中丞。驺鸣欲尽篝灯语,元是人间行脚僧”。其二为:“入门金像欣然笑,笑我津梁老此生。兜率天中观自在,不知贤劫也求名”。反映了诗人落魄的心理,不得不与佛祖对语,以宣泄心中的郁闷。州城名士田雯少年时代也曾游过慈氏寺,到了康熙三十一年(1692)故地重游,并作诗一首:“名蓝精舍野烟中,半塔依然立晚风。门外长河流水去,钟声渔唱夕阳红”。

时间到了乾隆四十四年,慈氏寺突遭劫难,整个建筑被拆,辉煌多时的慈氏寺就此退出了历史舞台。要弄清这段历史,还得从乾隆皇帝和大贪官国泰说起。有清一代,清皇室所信奉的都是“密宗”佛教,乾隆不仅信奉“密宗”佛教,还曾想出家为僧,但他又不愿舍弃皇帝的位子,就找了一个和尚来替他,这个替僧就是觉能法师。觉能法师不仅是皇帝的替僧,还是当时山东巡抚国泰的表弟。他看中德州这块南北通达、经济文化很是繁荣的风水宝地,想在此地建庙安身。修庙的的材料从哪里来呢?在国泰的授意下,觉能勾结德州州府扒掉了慈氏寺,在河西八里屯建起信封密宗的布拉达庙,俗称喇嘛庙。

觉能法师自恃有皇室和巡抚做后台,在德州一带为非作歹。他勾结土匪,带领庙中披着和尚外衣的歹徒打家劫舍,拦路抢劫,甚至抢掠良家妇女,在慈氏寺中挖建地下室,用来贮藏赃物和奸淫妇女,搞得德州城外民不聊生。

国泰是奸臣和珅的好友,此时的他在山东横征暴敛,大肆贪污。国泰和觉能法师的恶行引起朝廷御史钱沣的注意,他搜集到国泰和觉能法师的罪证后,并及时参奏朝廷。当时的内阁大臣刘墉,正与奸臣和珅在朝堂上明争暗斗。刘墉早就知道国泰是和珅的亲信之一,作为山东人的他也早就听说了国泰的一些贪污丑行。当看到钱沣奏本后,认为正是铲除和珅党羽的好机会,于是他在乾隆面前极言国泰及觉能罪大恶极,应为民除害。后经查证属实,朝廷降旨将国泰撤职查办,把以觉能法师为首的德州布拉达庙凶僧全部处死。刘墉考虑慈氏寺离通京大道很近,为保证国道安全,在征得乾隆皇帝同意后,下令彻底拆除寺庙,捣毁其地下室。为了保存好无辜的佛像和供“密宗”佛教信徒们朝拜,于是在德州永庆寺大殿的西南方建起一座佛殿,把楠檀佛及侍立佛像移至殿内。这个佛殿遗址就在德州一中院内 “逸夫”教学楼处。

获得新生的永庆寺

德州永庆寺(俗称大寺),是明清时期的德州境区最大的一座庙宇。据《德县志》记载,该寺建于唐贞元元年(785),由唐代高僧卧云禅师创建,元代遭兵燹。明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僧人古峰移建于德卫城内。景泰年间,邑人张惠重修,并作记略。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5年),僧人妙熙募化再修。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寺内部分建筑改为山东省立第12中学。上世纪60年代后,该寺建筑开始遭到拆毁,到80年代时,原寺内建筑已荡然无存。2007年以后,永庆寺被移建于经济开发区晶华大道南端、大申庄新村路西处。现今仍香火旺盛。

明清时期的永庆寺,座落在德州城内喧哗角的东北角处,在德州旧州署(知州衙门)的后面,即现在德州第一中学处。该寺原占地约200余亩(含大寺广场、放生池等),寺院内古树参天,风景秀丽。主要建筑物都在中轴线上,主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间阁(俗称千佛阁)、钟鼓楼、东西配殿、净业堂等古建筑,在寺中东南面,有御碑亭一座,是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皇帝南巡时在德州御书4种文字的(汉、满、蒙、藏)御碑,以宣扬他个人的文治武功。碑为汉白玉石的正方形四面碑,汉、满、蒙、藏文字各占一面。天王殿的东南面有大铁钟一口,高2米多,底径1米多,满身铸有出资铸钟的善男信女名字,属元代遗物,现不知下落。

近年来,市宗教局积极落实宗教政策,于2003年批准成立德州市佛教协会。 2004年元月,山东省宗教局同意异地修复永庆寺。 2007年8月,江苏无锡灵山祥符禅寺知客兼维那常妙法师,正式进驻永庆寺负责寺院的全面修建工作。现已建成的建筑有大雄宝殿、念佛堂、僚房等,山门、钟鼓楼、天王殿等均已相继开工。在不久的将来,获得新生的永庆寺,将成为集“德州古运河文化”、“佛教文化”为一体的旅游观光胜地。

在破除迷信中消失的抬头寺

抬头寺位于德州经济开发区抬头寺乡抬头寺村西的减河东岸。据田雯《长河志稽考》记载:“抬头寺在(古)黄河岸上,有村曰解家牌,有刹曰抬头寺”。 “寺内有白松二株,衙衙作虬龙形”,枝叶苍笼葱翠。民国《德县志》有“明成化十八年(1482)重修抬头寺”的记载,也有嘉靖五年(1526)《古刹抬头寺重修记》碑文,说明该寺最晚建于明代以前。

抬头寺占地20余亩,坐北朝南,其建筑雄伟,规模宏大。寺内建筑沿南北中轴线对称布置。中轴线由南至北,依次排列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和千佛阁,两侧对称分布着钟楼、鼓楼、配殿、僧舍。此寺虽然不如永庆寺规模大、比不上慈氏寺香火旺盛,但却是一处幽静恬适的休闲去处。

田雯在他的 《长河志稽考》中描绘康熙时期及以前的抬头寺,“诵室讲堂,洞开廻复;梵乐法音,聒动远近”,说明该寺一直是香火旺盛。他还记载了王世贞为家难北来,不敢住在城内,而侨居抬头寺的史实。王世贞在该寺住了3个月的时间,将寺中所藏经卷阅读了一遍,并让随从人员抄写了数匣。若干年后的一天,一艘从江苏来的官船遵王世贞之命,给该寺运来了两大箱子佛经,以补该寺藏经所缺,使寺内经文完善配套了起来。原来王世贞当年读完该寺所存经卷后,发现所存极不完整,所以在后来的时间里,一直留意帮助该寺收集缺少的经卷,凑齐后便派人捎给了抬头寺。但到了清康熙年间,该寺的经卷又已是残缺不全了。据说后来永庆寺又借去4箱未还,其余4箱也于民国后陆续散失。

传说抬头寺每年正月十三要举行一次“打鬼”活动,其场面十分壮观,吸引着周围村庄的人们前来观看。寺院举行“打鬼”活动来源于西藏。相传西藏曾经有个暴君,视佛教为仇敌,曾大张旗鼓地灭佛,在其统治区内捣毁佛像,拆毁佛寺,残害僧人,因此佛教徒对其十分憎恨。当时有一喇嘛,在佛力的作用下,将暴君杀死,从此佛教日趋昌盛。为纪念这位勇敢的喇嘛,佛门每年正月十三要举行一次“打鬼”活动。抬头寺山门前有一大型广场,“打鬼”活动每年都在此进行。因为“打鬼”活动的时间正好与民间闹元宵的时间重合,所以观看的“打鬼”的人自然会很多。

宗教在我国曾被视为封建迷信活动。新中国成立前后,由于唯物论和新思想的传播,信教群众越来越少,多数寺院变得冷冷清清无人问津,最后变成一片废墟。抬头寺的消失,也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发生的。该寺的后阁,是在清末镇压捻军起义时被拆毁的;钟鼓楼是德州解放初期被拆除的;正殿和其余建筑,是在1954年中被拆除的。如今的抬头寺,只成了人们脑海中的一段历史记忆。

寻味德州的大街小巷,只知道德州扒鸡你就太out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官方帐号

提到德州美食,大名鼎鼎的“德州扒鸡”绝对是最佳代表。据说,德州扒鸡可曾经是往来德州的绿皮火车上的必备美食,它凭借五香入味、肉烂骨酥的口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了往来商客的心头好,也成了一代“绿皮火车”记忆里不可磨灭的符号。

曾有人戏谑:“没有一只鸡能活着离开德州。”把鸡全身涂上糖,大火煮、小火焖,在桂皮、花椒、大料、陈皮、生姜等香料煮出的汤汁里浸润几个小时,美味的扒鸡就做好了,而这道美味,至今也是德州人心底里和舌尖上不可替代的“乡味”。

都说饮食是一个城市最鲜明的文化展现,对德州而言,扒鸡的地位和分量不言而喻,但如果说德州的代表美食只有扒鸡,那就有些过于偏颇了,毕竟这齐鲁大地上孕育出来的饮食文化,怎么可能那么单薄狭隘呢?

扒鸡之外,保店驴肉也是当地一大特色。俗话说,“德州有三宝,扒鸡、驴肉、金丝枣。”这里的驴肉指的就是保店的五香驴肉,美食家们更是用“肉质细嫩,瘦而不柴,烂而不散,香味四溢”来形容它,足以见得它的味道之精妙。和冀中地区相类似,当地还流行“全驴宴”,可谓将驴肉的营养和美味发挥到了极致。

这第三宝,就是当地的金丝枣。全国盛产枣的地方不少,但和新疆等地红枣大而圆润的形象不同,德州的枣偏秀气,但这丝毫不影响它肉厚核小。金丝枣里含有的维生素、蛋白质、钙、磷、核黄素等营养成分也让这个小枣大受欢迎。

除此之外,让乾隆皇帝深爱的老豆腐,有“金丝缠碗”之称的大柳面,皮薄馅儿大的长官包子……丰富多样的美食彰显着德州独特的风俗文化。值得一提的是,以上的许多美食都已传承多年,是颇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边是传承,另一边则是不断地创新。随着年轻一代饮食和消费理念的升级,各种融合美食、网红店铺纷纷出现,健康、轻食的概念也愈发流行。

果蔬搭配、营养均衡、不吃主食、严控卡路里,当代年轻人为了保持身材可谓费劲了心思。不过,近期一款低糖煲开始在德州悄悄流行,大有要成为下一个网红单品的势头,它就是格力的大松轻食饭煲GDCF-3010C。

可以说,这款饭煲很好地迎合了当下的健康轻食理念。它的水动滤糖留香技术既能洗脱米饭溶出的部分淀粉,降低米饭含糖量,又能实现米饭均匀熟制,保留香甜软糯的口感。有减肥控糖需求的人不用刻意回避吃米饭,也能实现糖分摄入量降低的愿望。

与此同时,大松轻食饭煲GDCF-3010C还搭载了精准控温系统,可以轻松掌握糙米发芽的黄金温度,一键煮好糙米发芽饭,助力健康轻食生活。当然,除了米饭,大松轻食饭煲还设有12种烹饪模式,粥、汤、蛋糕等等可自由选择,让我们吃得健康的同时也吃得更丰盛。

饮食的变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生活品质和理念的发展,格力大松轻食饭煲,让健康饮食再次升级。9月28日晚上8点,格力电器全国巡回直播即将走进德州,快来微信小程序“格力董明珠店”观看直播,选择更多你心水的优质好物吧!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4389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