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岚山煎饼

岚山煎饼

煎饼为日照民间主要食品,以小麦面粉、红薯面粉、小米面、玉米面为主原料,绞成浓糊状,上热并滩烙而成,饼薄如纸,色调微黄,质细香甜,柔软可口。以小麦为原料制作的煎饼,配以鲜嫩豆腐和辣椒,更是美味可口,台湾的《山东文献》记载:黄鲫子鱼卷煎饼,为日照食品之一绝,久食不厌,食用方便,便于保存。

岢岚老乡最爱吃的山西好饼,山西人基本都爱吃

儿行千里母担忧,切记光阴不禁流

儿行千里母担忧,惟愿平安此所求

爸妈,今年中秋一定回家

一块饼藏着最朴素也最复杂的味道

相同的米面油馅一经手工制作

能呈现出千万种不同的滋味其中夹杂着古老的技艺更夹杂着故乡的记忆

每一个节日都是一份情感的寄托

每一年中秋都代表一家人的思念

今年八月十五

你准备带着这份思念和寄托回家吗?

从太原到神池

驱车两个小时

从车水马龙辗转至巷陌田间

迎面而来的是这片土地深刻入心的朴实无华

这里祖祖辈辈流传着一门手艺——打月饼正是这块神池月饼让全中国人知道了这个深藏在晋北的小县城这块饼也是我来这里的最终目的

我要把父母喜欢的这个味道带回家

这里是哪儿即便离开家乡多年你一定也能猜得出来

● 把爱带回家 点此品尝家乡味老乡

这是老太原唯一原貌留存下来的大桥

有没有让你感受到家乡的变迁

重新整修的街巷

是否还留有儿时记忆的印迹

今天,就让这一块饼带你回家

太原一天一个样

作为大山西的一个缩影

你漂泊在外的日子里

最熟悉的街道都有可能大变样

你可否记得儿时大手拉小手在这留下的足迹

你不记得,可父母记得

在时间的瞬息万变里

始终无法消逝的记忆

不过是儿时父母体贴入微的陪伴和那萦绕舌尖的家乡味道

陪父母吃一口家里的饭菜

你津津有味的满口称赞

让他们无数个日夜的期盼变成了一句

“想吃的时候就回家,爸妈给你做!”

忙碌的你

请停下脚步“回望”在家守候的身影

想一想还能陪他们走多久?

而他们想的是只要你回来就好父母从来不会怪你,只会更加想你

这不是老照片,也不是要怀旧

只是过节了,该回家看看了给父母带点他们喜欢的、地道的山西月饼怕只怕,有时候我们连这也做不到

爸忘不了小时候放假回家

你曾带我到这里自由玩耍

我想你永远不老

妈感谢你在我每次回家时辛苦操办一桌美食

我多想再陪你在红墙绿树中走过

我想你永远健康

爸我想陪你去一直想去却没有去过的地方

就像当年你陪我一样

这次让我陪你变老

妈我想与你登高望远,看最美的夕阳

让你放下柴米油盐之后

可以看到家乡的美好

​妈,我许给自己一个小小的愿望。今年中秋,我要回家带着你们最爱的老味道神池月饼

神池月饼是久负盛名的山西名产

被认定为“山西名点”

大如石磨,小似铜钱观之怡然,食之味美是对神池月饼最好的评价

小山村里走出一支“煎饼生产队”

大众报业集团

10月,又是一丰收的季节。记者来到临朐县辛寨街道朱家峪村鲁农家庭农场,不时传来几声蝉鸣,为静谧的田野平添了几分情趣;广大农户手握镰刀正在忙碌着,一派喜悦的丰收场景。

“今年我们流转土地种了200多亩优质小米、薏米,每亩大概能产1000斤左右,一部分用于网上售卖,还有一部分用于加工煎饼。”朱家峪村党支部书记、农场负责人曾永介绍,目前已带动本村及周边村30多家农户种植小米,发展广州、厦门等线下固定客户3000余人。

村里建起了“鲁农家庭农场” 年产谷子20万斤

“山连山,坡连坡,巴掌地里种谷子”,曾是村里小米产业的真实写照。朱家峪村地处辛寨镇西南的大山腹地,共有270户、972口人,耕地1000亩,属于丘陵山区,但土层深厚,结构良好,素来有种植小米的传统。但长期以来,村里种植结构单一,地理位置的原因对接不上大市场,种出了小米换不来钱,朱家峪村的发展一直没有起色。

山里人最能吃苦。不躲懒,不惜力,为啥“老把式”还过着穷日子?这让2015年刚刚上任的80后村支书曾永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村民大都种着家里零零散散的一亩三分地,一家一户单打独斗,再加上投入不科学,年成好时也谈不上啥效益,更别提年成不好的时候了。”曾永一语道破村里发展的窘境。

2016年,曾永带着村委成员一起去了省农科院,三次对接杂粮研究所的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管延安教授,从管理技术、优质种子等进行了全面的学习。回来后,村里确立了“绿色、无公害”的高端小米种植发展路径,并成立了鲁农家庭农场。同时,引进小米、薏米、蜜薯等多个品种进行种植,经过多年的精心管护和栽培,600多亩的种植基地,可实现年产谷子20万斤,地瓜40万斤,薏米7万斤。

“除了村民手里的零散土地,当时村里还有70多亩的闲置土地,要改变传统种植模式,实现农业种植产业化,首先得让土地流转起来。”曾永说。

一开始,有的村民不理解。“我担心把自家的地租出去以后,就没了收入来源。”贫困户高丰红的顾虑很有代表性。曾永得知后,决定给愿意流转土地的村民免费提供种子及技术支持,并对产出的粮食高于市场价10%来收购,这样就极大增加了种植户的积极性。

现年60岁的贫困户、语言障碍者吕学同深有感触。“由于沟通不便,收入无门,去年他将2亩地流转到农场,平时还在农场打打零工,一年能收入12000元以上,已经彻底脱贫了。”曾永说,目前已经带动村里50多人在农场打工,大部分都是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和留守妇女,大大带动了村里的就业。

值得一提的是,为保证产品质量,2018年,农场并在全县率先建立开通了可视农业系统,所有客户可以随时登陆农场网站,从播种到浇水���锄草、施肥、收获,通过视频24小时实时观看监督,保证农场的绿色生态种植产品生产过程的公开、透明。作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助农项目,2020年4月,农场注册“沂山谷道”商标,并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获“中国绿色健康食品”标志。

疫情期间成立“煎饼生产队”,全程直播“摊煎饼”

走进“临朐县鲁农家庭农场煎饼生产队”车间,绿色的地面、雪白的墙壁一尘不染,几盘鏊子热气腾腾,一排农村妇女头戴纱网帽、脚穿红鞋套、脸戴防护口罩,手上戴着手套,熟练地上料、刮匀、揭饼、叠放。隔壁车间,几个同样“全副武装”的妇女在分拣、包装,还有一位妇女负责架起三脚架全程直播。蒸气伴随着阵阵煎饼清香,弥漫整个院落,让人垂涎欲滴。

农场的生意日渐火爆,但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又让村民逐渐忙碌的生活回归了常态,“村民都宅在家里不能外出,连日常生活都成了问题。”曾永说。怎样让村民有活干、有钱挣?当看到自己农场生产的小米、薏米、地瓜时,他眼前一亮——摊煎饼。

“我们沂蒙人喜欢吃煎饼,但一家一户摊煎饼工艺不能统一,酸甜不等,卫生条件有待完善和提高,因而一直形不成规模和品牌。”曾永认为,煎饼也要做高端,因此他一开始就定位于“营养、保健、零食、高档”。

“当时我想方设法对接了一个某煎饼出口企业,重金购买了他们的配方,争取打造口感俱佳、耐储存、多种口味的煎饼。”经过论证,他于2月开始筹备,3月份便投资40多万购进8台煎饼机、3盘石磨、1台蒸车、2台封口机,并装修了更衣室、原料车间、加工车间、分拣车间、包装车间,开始招募人员,调试机器,进行试运营。

“除了一系列的食品安全措施,我们所用的小麦、大米、薏米、玉米等原料全部来自农场,先经过蒸车高温杀菌、蒸熟工序后,才进入石磨磨糊,所有工序流程中的用水,全部是桶装纯净水。”现场正在摊煎饼的高丰红介绍说。

在现场,记者看到,生产的煎饼细腻均匀,柔韧性强,一圈圈米轮清晰可见,似树木的年轮,中间五分之一面积“见花”,饼体薄如蝉翼,在直播镜头前更显得色相俱佳,来自广州、黑龙江、四川等地的客户不断通过直播平台下单。不一会的功夫直播间就聚集了300多个网友,仅半小时就成交3000多元。

此外,曾永还有自己的直播间。头戴解放帽、一身中山装、一条白色的毛巾搭在肩上,以七八十年代的橱柜、自行车、提包等道具做背景,曾永对自己的定位是“鲁农杂粮生产队队长”。“每天晚上8点开直播,推销一下我们的农副产品,让更多的人了解、熟悉、认可临朐品牌。”曾永说。

试水“直播带货”,曾永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趟出了新的路子。鲁农家庭农场生产加工的煎饼在网上销量不断增加���目前解决了近20人的就业问题,每人每月增加收入2000元以上。

“煎饼生产规模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好多订单不敢承接。”曾永遇到了“快乐的烦恼”,他准备计划秋后再投资200万元新建1200平方米的车间,新上30盘鏊子,增加地瓜煎饼品种,使生产能力达到每天1000斤,增加近百个就业岗位,让“沂山谷道”煎饼成为临朐的又一特色名吃、靓丽名片。

背上煎饼去西藏,全程9000公里一路直播

煎饼的名声打出去了,可作为定位的旅游“代餐品”,储存能力如何?面对不同气候、不同环境能否做到不干裂、不涨袋?不安分的曾永又有了新的想法——决定带上煎饼自驾去西藏,看看自己的煎饼能否经得住环境和时间的考验。

5月21日,曾永带上200斤煎饼,单人单车赶赴西藏,进行“代餐品”旅行,寻找推广亮点。“当时做了大量的攻略,先沿川藏线出发,途径西安、成都、西藏等多个省份和城市,气候不一,21天的旅途,全程9000公里,我们的煎饼无涨袋、不变干,1032米的沂山和5231米的唐古拉山,共同见证了临朐煎饼的品质、美味和纯真,可以说,我们的煎饼经受住了‘考验’。”曾永自豪地说。

而让他最难忘的是,在潍坊市对口支援的南木林县,曾永遇上了临朐的援藏干部,“当他们吃到家乡煎饼的时候,感动得热泪盈眶!家乡的味道让他们无限回味!”此情此景,周边藏民也深受感染。

“这次去西藏,我是全程直播的,一是我们的好山好水孕育了优良的农作物,想向更多的人宣传我们的农产品,二是也是想把我们临朐美食推向全国,让更多的人了解临朐、喜欢临朐。”曾永说,一路上得到了临朐老乡、户外团体、热心网友等两万多人的关注,光抖音就涨粉4000多人。

曾永告诉记者,疫情期间,他在村里成立了35人的“朱家峪村志愿服务队”,并组织志愿者在50亩荒山上栽种板栗,建立“志愿者公益林”。“下步,我们将依托志愿者团队继续把绿色生态农业做大做强,再流转土地500亩,新扩建农产品电商加工车间,利用农场绿色生态农产品资源,进行农产品精深加工,真正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带动当地、周边更多的人增收致富。”谈到未来发展规划,曾永信心满满。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谭佃贵 通讯员 刘明志 刘瑞华 许琛 报道)

山东美食,滕州菜煎饼,一座小城唤起你记忆中的滋味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饮食文化也是渊远流长。有网友曾经这样说道:作个中国人真好,做个地道的有口福的中国人,那种感觉真的很好。

在中国的各大菜品中,鲁菜以独特的经典做法传承至今,并且与当地的饮食文化巧妙相融合,赢得了众多食客的追捧和喜爱;当然,山东各地的特色小吃也是花样繁多,让人垂涎欲滴、欲罢而不能。

今天小编还是继续为大家介绍一道山东特色美食,那就是滕州的菜煎饼。

这样的煎饼铺遍布滕州的大街小巷

在这之前,小编还是先简单的和大家介绍一下这道美食的发源地,山东省滕州市。

滕州市(原来的老滕县),隶属于山东省枣庄地区,东与枣庄的山亭区相邻,南与薛城区搭界,西与济宁市微山县相连,北和邹城市接壤。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工匠祖师”鲁班的故里。滕州现为全国县级市中排名前20的经济强市。

大美滕州

好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今天的主角,那就是滕州的菜煎饼。

滕州菜煎饼是鲁西南一带较为出名的传统小吃,相传起始于清代的王牛皋(外号王怪物),因做工精致、口味酥松香嫩,深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曾做文《煎饼赋》一篇,其中的文字有:圆如望月,大如铜钲,薄似剡溪之纸,色似黄鹤之翎,此煎饼之定制也;味松酥而爽口,香四散而远飘。意思是说,山东的煎饼,圆的像月亮,大的像月亮铜钲,纤薄的程度如纸,色泽如黄鹤的羽毛。这段描述真的是把煎饼描写得灵动如跃然于纸上。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曾做文《煎饼赋》

滕州菜煎饼的制作加工由来已久,外面是薄薄脆脆的煎饼,里面是新鲜爽嫩的蔬菜,既能当主食又能当小吃,花钱不多还能品尝美味,这样接地气的东西自然是会受到老百姓的喜爱的。

接地气的“滕州菜煎饼”

滕州菜煎饼正儿八经的在街面上流行,是在上世纪90年代。当时的经济条件开始变好,街面上开始流行各种流动摊位的小吃,菜煎饼是其中的主力军。限于当时的条件比较简陋,一般就���一辆三轮车载着一个炉子,上面放上一鏊(读音ao)子,做好之后,群众就地坐在旁边的马扎子上开吃,套用一句现在的网络用语可称之为“吃菜煎饼群众”,想想也是很开心的事。当时的媒体也有记载,见下图。

当时的媒体就有记载

好了,下面小编先简单的为大家介绍一下滕州菜煎饼的做法。

1,首先是煎饼的制作。好的煎饼关键在于对面的深加工,行家话说就是必须要有“和、醒、批、揉”四步,面要用好面粉,和好之后醒到恰到好处的程度,然后反复揣和揉,用木棒将面团上下提拉。这样做出来的面不光筋道,食材里面原始的香味也被激发出来。只有好的面才能烙制出好的煎饼,见下图。

只有好的面才能烙制出好的煎饼

2,煎饼里面的菜。菜一定要保证新鲜,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现吃现做的菜口味肯定要好,所以一般最早到菜市场买青菜的人很多都是煎饼铺的老板。至于调料,这个各家有各家的配方。做菜煎饼的各种新鲜蔬菜,见下图。

各种新鲜蔬菜

3,鏊(读音ao)子上火,先用和好的面摊上一张饼,加菜,上面再放上一张摊好的煎饼,根据火候,来回旋转,直至做好。一般比较讲究的煎饼铺对于火候的要求较高,都是最少要用到三个鏊子,根据火候的大小掌握自己的手法,这一点很重要,好多个鏊子忙的不亦乐乎,见下图。

好多个鏊子忙得不亦乐乎

滕州当地的大街小巷有很多煎饼铺,有的就是从流动小推车一步步做大,最终做成了精品店铺,比上外国的肯德基快餐店什么的也差不到哪里吧?看下图,老师傅也是一步步从流动摊位做到现在这种局面的。

老师傅也是一步步从流动摊位做到现在这

更为有趣的是,当地有很多家煎饼铺因为食客的需求,会一直营业到凌晨三四点钟,可想而知这个菜煎饼是多么得诱人。凌晨时分,忙完工作或时有闲暇,三三两两结伴来到店铺里,要上两个菜煎饼,细细品味,这也不失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外酥里嫩的滕州菜煎饼端上来了

外酥里嫩的滕州菜煎饼端上来了,隔着屏幕,你馋了吗?

这哥俩凌晨结伴而来,边吃边赞不绝口

看这两位,凌晨结伴而来,边吃边赞不绝口,这哥们算帅哥吗?

好了,下面小编再接着介绍一下滕州的历史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

滕始于黄帝,因境内泉水“腾涌”而得名,素有“滕小国”之称。建县始于秦代,汉武帝时改名为公邱县,三国时期属于魏国,至隋唐又改蕃县为滕县,至今。建国后,滕州一直叫“滕县”,只是到了1988年5月才撤县改市,改名为滕州市,经济实力在国内的县级市中一直比较靠前。

滕州的著名历史人物有鲁班。鲁班,大约生于周敬王十三年,卒于周贞定王二十五年,在世时发明了锯、风筝、曲尺、墨斗、刨子、凿子等各种木作工具,还发明了磨、碾、锁等,一直被建筑工匠们尊称为“祖师爷”。

建筑业“祖师爷”鲁班

说起旅游景点,不得不要提到滕州的“微山湖红河湿地”风景区。

该风景区位于滕州市滨湖镇境内,面积达90平方公里,景区湖面红荷观赏区面积达到了10万亩,是华东地区面积最大、生态保存最原始、湿地景观最佳和中国最大的荷花观赏地区,为国家AAAA级景区,是“泰山—曲阜”旅游热线上的新亮点。每逢8月荷花盛开的时候,天南地北结伴而来的游客是络绎不绝。

中国最大的荷花观赏地区

一座小城,一段旧情,回味岁月,唤起你记忆中的滋味。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为大家介绍的一道山东美食,滕州菜煎饼。喜欢的朋友可加收藏和关注,欢迎评论区留下你的声音,鼓励小编下一篇的精彩文章。

介绍山东美食,弘扬美食文化,关注各地风土人情,做一个快乐的山东人。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4373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