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洣江书院

AAA级旅游景区

洣江书院坐落于云阳山麓,洣水河畔的狮子山上(现茶陵一中校园内),是茶陵古代规模和影响最大的一所州立书院。

洣江书院

书院始建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由时任茶陵知州林廷玉创建。创办之初,格局宏敞,规制齐全。有主敬、行恕、修德、凝道四斋舍及讲堂、乡贤祠、汲秀亭等建筑。后历经战乱动荡,于清乾隆六年(1741)得以恢复。乾隆五十九年(1794)复迁至狮子山原址。再经多次改造扩建,增之御书楼、大成殿、崇道祠等建筑,刊刻《白鹿洞书院学规》,规制更其完整,规模更其宏大。光绪二十八年(1902),书院改为茶陵州立高等小学堂。民国二十三年(1934)改为茶陵、安仁、酃县、攸县四县联立简易乡村师范学校。民国三十年(1941年)湖南省立第二中学入迁洣江书院。1952年,改为茶陵一中。

书院建筑采用中轴递进、左右对称的院落形式,青砖黑瓦马头墙,属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

自明迄清,虽屡经战乱,多次旷废,三易其址,但书院一直秉承反对寻章摘句,致力经世致用的办学宗旨,孕育出了状元萧锦忠、翰林曹诒孙、御史周焘等大批卓越的山长、师儒和士子。

2010年,茶陵县人民政府于书院原址对书院进行修复。占地5040平方米,建筑面积2452平方米。2012年竣工落成并对外开放。

图说茶陵-洣江书院

来源:罗玉元书作

洣江书院位于湖南省茶陵县,始建于公元1504年(明弘治十七年),是茶陵历时最长、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官办书院。书院位于茶陵州狮子山(现湖南省茶陵县第一中学校园内),历代书院的山长都是名望之人如清末状元萧锦忠,翰林曹诒孙、经师尹学周、廉吏尹占寅等都曾在此执教,2010年6月茶陵县启动洣江书院复建工程,2012年5月竣工。

简介

洣江书院创建于公元1504年(明弘治十七年),至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洣江书院新貌书院位于茶陵州狮子山(现湖南省茶陵县第一中学校园内)、文江和洣水之滨。书院旁建有"吸秀亭",与云阳山的"吸秀园"遥相呼应。最初书院有21间房舍供学子藏修,是茶陵历时最长、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官办书院。书院建筑系仿古风格,采用中轴递进,左右对称的空间格局,内设主敬斋、行恕斋、修德斋、大讲堂、大成殿、御书楼、崇道祠、山长室等,共计房舍二十一间。洣江书院新貌历代书院的山长都是名望之人,或知州或名儒,清末状元萧锦忠,翰林曹诒孙、经师尹学周、廉吏尹占寅等数十位先贤,都曾在此执教,为国家培肓了大批济世良才。书院在延续茶陵文化风气、培养经世人才、促进道德教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历史

公元1503年春(明弘治十六年),福建人林廷玉任茶陵知州。他是程朱理学的忠实信徒,上任伊始就提出要兴建州立书院,以整饬民风士习。第二年9月,在学宫(西郊狮子山)左罗氏一块空地上,洣江书院动工兴建,建筑构造模仿了宋代书院。有端教化、善风俗二坊,另有多贤祠、讲堂、吸秀亭及"主敬"、"行恕"、"修德"、"凝道"等四列号房,并撰记教诸生"由言语文字之末,钩深索赜,以求精微奥妙之理"。后废为民居。

清乾隆六年(1741)知州张廷琛重建于南关内,有前后中3栋,计19间。置学田146.8亩,年收租156.85石,以供膏火。"举行修经明者为教学长",招士子"日给其廪,月课其能,俾朝夕讲肄其中,养其心体,习其恭让","与其所可进,戒其所不率,务使人人复其性"。二十九年知州戴保豫改建于城南。三十七年知州陈廷柱谕令各都捐置田亩共600亩。五十九年知州王润迁建至西郊。

清朝嘉庆十三年(1808),知州鲍炳礼,将西郊狮口山洣江书院扩建改造在保留原主敬、行恕、修德、凝道等四斋房基础上,增设讲堂、御书楼、大成殿、院长宅、崇道祠等建筑,使书院规模更为宏大,并刊刻江西白鹿洞书院学规。道光二十九年(1849)监生周杨烈独力重修。咸丰二年(1852年)、咸丰五年(1855年)多次遭遇战火,书院被毁。咸丰八年(1858)知州刘如玉免征院田钱粮,并捐廉为奖赏之资。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为官立小学堂。1934年改为茶陵、安仁、攸县、酃县四县联立乡村简易师范学校。1941年省立二中迁入,1952年秋改为茶陵一中,1982年书院房舍全被拆除改建教学楼。

教学

洣江书院由山长主持日常工作。曾任山长者有举人谭植青、龚福焘、周仰山、尹任秋,秀才刘开甲等。主讲者,或知州(县)、或名儒洣江书院新貌全景知州林廷玉,聚生徒讲解儒家经典,风雨无阻,寒暑不辍,讲到兴致时,常掀髯而长歌,忘其身为官吏。洣江书院以儒家经籍为教学内容,方法以个别钻研、相互问答与集众讲解相结合。月有课考,对学优者奖以膏火金。

复建

为更好地发掘茶陵书院文化,茶陵县于2010年6月启动洣江书院复建工程。 洣江书院复建工程属于仿古建筑,采用中轴递进,左右对称的空间格局。工程总用地5054平米,工程概算投资1000万元。2012年5月份工程完成对外开放 。

书院楹联

2011年11月茶陵县洣江书院布展工作领导小组举办洣江书院楹联有奖征集活动,面向全国公开征集楹联,并邀请著名书法家李铎为书院题匾,十几位书法家书写对联。

新篇怀古│洣江书院记

炎帝崩葬于茶乡之尾,遂有茶陵之名。周礼式微,天下分崩离析,秦统六国,中央集权,汉鼎而代之,高祖置县茶陵。五谷百草,灵迹日盛。耕读之风,薪火相传。

唐时陈公,塾灵岩以砥砺,年古稀而登第,自是茶陵向学之志弥笃。宋时武穆伐寇,徙茶陵,火田尹老犒以牛酒,得一经题赠,循而举一经堂。明经既立,而有南溪,紫薇末创,蒙元崛起。东山、杜陵皆出陈、李之劳,多有不仕之士教化乡里。及至明兴,刘公三吾,饱学而抚明道,书院之声鹊起,诸公竞效,云崖、西畴、旌忠始出。林公廷玉州茶陵,以州立之名倡之,洣江书院乃成。明没清替,经学尤兴。茶陵书院冠居潇湘,可谓盛极。培桢官学、谭宗白沙、苏姓寻乐、刘族梓林、周家凤冈、后谭梅林、颜氏大湖……百家争鸣,蔚为壮观。清覆,新学始创,旧学初废,民国衰微,新中国建。神农灵迹犹在,书院精神弥新。

茶陵人杰辈出,状元举子,不一而足,硕儒学士,难以尽数。非以先贤之辉昭耀茶陵,诚以君子之德谆勉我辈,承祖学遗风,弘书院精神,当不辱茶陵之灵秀。

辛卯春,闻重建洣江书院,洣江之于茶陵,渊源已久,故以洣江一隅,以彰茶陵书院之高风。怀德至远,书不尽言,谨记之。

『译文』:

炎帝神农氏死后埋葬在茶乡,茶陵的名字由此而来。西周道德治国、礼仪安邦的好景日渐衰微,天下诸侯征战连年,四分五裂,陷入动荡之中。秦国打败其他六国,统一天下后,采用了中央集权制度,后来西汉鼎立,取而代之,汉高祖首次将茶陵州改为茶陵县。自此以后,人民追怀神农遗风灵迹,种植五谷,采集草药。农耕养家,读书报国的风气,子孙代代相传。

唐朝的时候,陈光问先生创办灵岩私塾,教育学童并刻苦学习,到了古稀之年的时候,终于考中功名,成为茶陵美谈,读书人以他为典范,攻读向学的志向因而更加坚定。宋朝时候,岳飞追击土匪路经茶陵,火田的尹姓老人以牛肉和米酒犒劳岳家军,得到岳飞亲笔提书“一经”回赠,尹家于是创办了“一经堂”书院教化族民,后来改名为明经书院。明经书院建立后,南溪书院相继创办,明朝末年,紫薇书院创建没多久,蒙古势力崛起,元朝建立。东山书院、杜陵书院分别出自陈仁子、李祥淑的功劳,读书人不愿做官仕元的很多,于是都返回家乡,教书回报茶陵。等到明朝兴起后,刘三吾先生饱读诗书,亲手创办了明道书院,茶陵书院的声誉更加显赫。很多有志之士都竞相效仿,云崖书院、西畴书院、旌忠书院也就开始建立起来了。林廷玉先生担任茶陵知州的时候,用官办的名义倡导兴建洣江书院,洣江书院就这样创办起来了。后来,明朝衰落,被满清替代,清朝的时候,研经修学的风气更加兴盛。茶陵书院数量及所出人才在湖南最多,已经到了鼎盛时期。官办培桢书院、谭姓宗族的白沙书院、苏姓宗族的寻乐书院、刘姓宗族的梓林书院、周姓人家的凤冈书院、后谭姓氏的梅林书院、颜氏创办的大湖书院……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一时成为壮观的人文景象。清朝覆灭后,旧学、科举被废除,民国也只经历了短暂的统治后便衰微了,新中国终于建立。神农氏的灵光和遗迹好象仍旧存在,茶陵书院的精神也历久弥新。

茶陵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历史上茶陵的状元和举人,已经很多,学识渊博的大儒和学士,更是难以尽数。我作这篇记,并不是想借茶陵先贤的光辉来显耀和昭示茶陵这个地方,实在是想用君子的德行来教导和勉励后辈,继承茶陵先祖的遗风,弘扬茶陵书院的精神,这样才不至于辱没茶陵这片灵秀的人文圣土。

辛卯年春天,我听说要重建洣江书院,洣江书院在茶陵的书院中,历史和人文最为深远厚重,所以用洣江书院来彰显茶陵书院文化的高风,最是恰切。

追怀的历史悠远,德行深厚,只言片语只恐难以说尽,便写下这则小文,谨作记述。

洣江书院,前世今生500年

洣江诗韵 星耀荆楚

洣江书院,前世今生500年

狮子山下,茶陵一中校园内,古樟苍柏掩映中,一组宫殿式古建筑群特别打眼,这就是被明朝华盖殿大学士、“茶陵诗派”领袖李东阳称为“文献之地”的洣江书院。

洣江书院外景

洣江书院背靠狮山,远眺洣水,山水相映,交拱环抱,犹如百里画屏,翰墨之香飘逸而来。浸润于湖湘文化的儒风诗韵,在500余年的琅琅书声和春风化雨般的德化中,洣江书院伴随着滔滔洣水,一路沧桑、一路荣光地走过了播迁办学、敦厚民风士习的辉煌历程,如丽日繁星般闪耀在荆楚大地。

茶陵精神的源头

走进洣江书院,感受到的是一股浓厚的湖湘文化之风。

茶陵置县治于西汉,是湖湘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因神农氏炎帝“葬崩于茶乡之尾”而得名。这里地处江南腹地,水丰米足的富饶,“农勤于耕,士勤于学”的“耕读文化”,为茶陵地方教育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浓厚的文化氛围。从唐到清,茶陵建有书院38所,呈现了“湖湘学校,茶陵为盛”的文化盛况。其“入学门槛仅限于‘学优和文优’,其招生范围跨地域、跨宗族,贫寒士子不乏其人”的平民化办学方式,让茶陵学风蔚起。

静谧的书院内院

茶陵书院雏形于唐,兴于南宋,经元、明发展至清达到鼎盛,历时近千年。创办于南宋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的明经书院是茶陵最早的书院,岳飞以“当以一经教子”相赠,宋高宗赐名“明经书院”。到了元朝,书院被纳入官学体系,茶陵书院迅速发展,书院之数位居湖南第二。茶陵第一所州立书院紫微书院、私刻书院东山书院、宗族书院杜陵书院都曾在历史留下了辉煌的瞬间。元朝末年,因战乱,百姓离乡背井,无家可归,大量田地荒芜,茶陵书院几乎化为灰烬。明朝初期,元气一时难以恢复,但明经书院、南溪书院仍在顽强地维持。到了明代中后期,经济开始复苏,社会趋于稳定,文化名人开始聚集江南,阳明心学兴起,讲学之风日盛,茶陵书院雄风重振,创建了明道、西畴、洣江、云阳、云崖、旌忠等6所书院和一社学。其中,州立洣江书院是当时规模最大的一所官办书院。

洣江书院创建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由当时茶陵知州林廷玉倡建。书院屡遭兵火,多次旷废,三易其址,最终依弘治旧制建于原址。书院几经改造扩建,规制完整,规模宏大。整个建筑群分为前中后三排。前建头门,门前为二堵八字墙,两边各有一门,一个叫“礼门”,一个叫“入路”。自大门而进,是大堂,两边建乡贤祠三间,乡贤祠左右各有一门,一个叫“准绳门”,一个叫“规矩门”,意为“修学、修身要以儒家学说、经典为准绳,按儒家规矩办事”。最后排是大讲堂,由五组大楹柱支撑。在其前后两旁,建有主敬、行恕、修德、凝道四排斋房,后又增设御书楼、大成殿、山长宅、崇道祠等建筑,总共21间。建筑是清一色的青砖黑瓦,飞檐斗角,雕梁画栋,红木琉璃,典型的宫殿式建筑风格,气势非凡。书院后面的“吸秀亭”与云阳山上的“吸秀园”遥相呼应。林廷玉在《吸秀亭记》一文中记载:“云山耸兮洣水清,环抱拱揖兮向背有情,龙盘虎踞兮鸠精灵,彼美肤敏兮胥孕生,斯文在天兮丽日繁星,千秋万古兮吾道明,魑魅噤栗兮潜遁形,神物撝呵兮卫吾亭。”这里天地入怀,幽然真乐的意境,让洣江书院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林廷玉所撰《洣江书院记》,充分表达了书院“阐明儒学之理,笃行理学之道,提倡经世致用之学,端正民风士习”的主张。

洣江书院大讲堂是最能体现茶陵书院文化特色的地方。一幅“天地入怀,言犹在耳;古今成趣,理亦传神”的对联最容易把人带进青灯黄卷的读书声中。面对那把空空的太师椅和那排排桌椅,揣摩着几百年前这里书声朗朗的意境,仿佛面对的是一部智慧的大书,静静享受着思想的盛宴。大讲堂正中孔圣人的雕像和蔼可亲,谆谆教诲之状,不由让人肃然起敬。很容易让人想象出当年的学林士子们在这里挽袖长歌,慷慨陈词传授儒家经典,宣扬明德、亲民、至善,讲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力学笃行的情景。这里教学管理极为严格,学生以自学为主,加以老师辅导,释疑解惑。要求学生自学“毋徒嚼糟粕,搔摩皮肤,必由言语文字之末钩深索,赜以求精微奥妙之理”,在“句读、评校、抄录、著述四项功夫”上下力气。在德化要求上,提倡“性本善”的复归,把儒家经典作为道德准则来宣传。强调“德化”作用,培育了“劲直决烈、刚正不阿”的茶陵精神,影响至今。

先贤的榜样力量

洣江书院是茶陵规模最大、影响最深、历时最长的州办书院,集中了当时最为优秀的人才和理学大儒。像洣江书院的创始人、明茶陵知州林廷玉,理学大儒湛若水、邹守益,著名山长刘梦凰、谭吉兰,清末状元萧锦忠等,他们作为“湖湘学派”的重要人物,在这里著书、讲学、修身,洣江书院俨然成为了湖湘著书立说的文献之地和传道、授业、解惑的师儒学舍之地。

在这些山长和名儒中,最值得一提的有两个人,一个是知州林廷玉,一个是清代状元萧锦忠。

林廷玉,福建福州人,是享誉福州的林氏家族的一员,林氏家族在当时有四人被誉称为“东西南北林”。曾任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的东林——林瀚;南京户部尚书西林——林泮;官至南京工部尚书的南林——林廷选;北林——林廷玉。林廷玉在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得乡试解元,成化二十年得三甲进士。历任吏科给事中,工科都给事中,弘治十二年(1499年)林廷玉因卷入户科给事中华昶揭发会试主考官程敏政“鬻题”事件,被贬海州作通判,被贬期间,励精图治,刚明果断,民服其公,正声丕著。弘治十六年(1503年)任湖南茶陵知州。林廷玉亲自担当洣江书院山长和主讲,风雨无阻,寒暑不辍。身为知州,讲到兴致处,常掀髯长歌,入忘我之境。

萧锦忠(1803——1854),原名衡,字黼平,号史楼,茶陵县下东人,小时候家庭贫困,但十分好学,家中无钱买书,他就借书抄录成册,先后就读洣江书院和岳麓书院。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29岁的萧锦忠考取举人,客居京城十余年,考为觉罗官学(皇家子弟学校)教习。道光二十五年开科,萧锦忠考取状元,官授翰林院修撰,填补了湖南两百余年的状元空白,成为湖南历史上第二个状元(另一个是南宋时期的谭用式),湖湘为之轰动。萧锦忠回乡省亲时,两个弟弟相继去世,为孝养父母,抚育子侄,他隐居乡里,再未返京复命,也无意出仕。曾国藩请他出山襄办湘军,被他婉言谢绝,太平天国西王萧朝贵攻占茶陵城时,以同宗之名请他出山,遭到他的坚决拒绝。各地书院争相礼聘,但他始终未离家乡,先后主讲洣江书院、明道书院和寻乐书院。

“一州形胜雄三楚,四相文章冠两朝。”茶陵鼎盛的兴学之风,严谨的治学之风,浓厚的德化之风,极大地推动了书院的发展,也培养了一大批经世致用之才,从这里走出来的生徒,科甲盛名遐闻三湘,史有“茶陵得才比各郡县尤多”的记载。从唐开科取士至清末废科举,茶陵有史可查的历代进士127人。

触摸洣江书院的每一个砖块,我们似乎都能感受到这些文化精灵的呼吸。明翰林大学士刘三吾、华盖殿大学士李东阳、文渊阁大学士张治、清协办内阁大学士彭维新“四大学士”的形象永远刻进了茶陵人的记忆;南宋状元谭用式、元代的李祁、明代的张治、清代状元萧锦忠、清末的谭延闿“五元摘桂”的壮举成为了茶陵人民千年的咏叹。他们的政治才华、文学造诣和文化精神,成就了茶陵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质。

千年文化力量之源

洣江书院,激发了茶陵人对文化追求的能量,赐予了茶陵千年文化的力量。然而,也正是茶陵人的文化精神和浓厚的兴学之风,让洣江书院从没走出历史的视线。

洣江书院虽为官办,但捐资兴教之风非常浓厚。清乾隆6年,洣江书院因年久失修,亭基被水淹没,荒败几不能用。在时任茶陵知州张廷琛倡议下,市民乐捐园土和俸银,5个月内将洣江书院迁建于城内南关。在后来几次大的维修和扩建中,洣江书院三易其址,民间除募捐兴建、迁建、修复扩建之外,捐学田活动异常活跃。光绪28年6月,全国废除科举,兴办学堂,洣江书院改为州(县)立高等小学堂。民国二十三年(1934)改为茶陵、安仁、攸县、酃县四县联立乡村简易师范学校。民国三十年(1941年),湖南省立第二中学迁入洣江书院。

1952年,省立二中改为茶陵一中,洣江书院被改建成教学楼,只剩下狮子山下的吸秀亭和藏书洞。2004年5月22日,岳麓书院30余名师生与100余名茶陵文化人汇聚在茶陵一中,举行了“庆祝洣江书院成立500周年”的纪念活动,积极筹划洣江书院遗址建设方案。2010年4月,邀请湖南大学专家对洣江书院进行了重建规划设计,2010年6月启动洣江书院复建工程。2012年,投资1000余万元、占地面积5054平方米的洣江书院再一次展现在世人面前。

洣江书院是茶陵文化的标本。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湖湘文化的形成、发展、演变的历史。“书院兴则人才兴”的文化脉象,为“湖湘学派”的形成吸纳了大量的精英和才俊。一大批学术巨子或社会名儒在这里掌门或主讲;一批批学林士子,在这里耕读传家。如今,沐浴书院文化的惠泽,“农勤于耕,士勤于学”的风尚和“其性决烈劲直”“恬退于势利”的儒家价值观已深深融进了茶陵人的血脉当中,其崇学奉道的人文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勤劳务实的创业精神已成为了茶陵人的精神内核。

“博古通今,为天下学。先忧后乐,怀赤子心”。洣江书院作为一个天然的“师儒学舍之地,士子藏修之所”,正以它独特的文化魅力,流淌着千古文采诗韵,承载不尽的道脉儒风,雄踞荆楚大地。

新闻热线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4324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