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卢湾

卢湾

文 | 马尚龙 图 | 马尚龙、张东、食砚无田

编辑丨小船上的小伙伴

重庆南路上的巴黎新邨于1936年建成,

砖墙、钢窗、地板、抽水马桶,

是“洋房”的标配。

这条弄堂的8号,曾经是蒋介石前夫人陈洁如的旧居。至今,巴黎新邨的铭牌上,还记载着陈洁如与巴黎新邨的缘分。

蒋介石陈洁如在黄浦军校合影

有一点稍稍让人不知所以的是,在大楼红褐色砖墙上,有“巴黎新村”四个凹凸字,但是在铭牌上,这四个字写作“巴黎新邨”。不管谁对谁错,总是有欠严谨,也似乎是对这幢楼的失敬。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

幸好,人文名气才是建筑物的灵魂。当陈洁如孤寂寓住巴黎新邨时,另一个女性则是夹带了时代的风云离开了吕班公寓(如今的重庆公寓),这一位女性便是美国记者史沫特莱。

1928年史沫特莱以《法兰克福报》特派记者身份来到中国,协助宋庆龄成立中国保卫人权同盟,1931年在上海活动期间她就住在重庆公寓。

重庆公寓的铭牌上是这么记载的,

但是也不经意间漏出了一个破绽,

那就是那时还没有重庆公寓这幢房子。

重庆公寓建于1931年,也有一块名牌挂着,坐落于重兴南路和复兴中路街角,呈L型延伸。初看它很森严,走进公寓大门,里面还是一个花园,依稀可见当年的环境幽静和细巧装饰。

那个时期ART DECO(装饰艺术风格)风靡于建筑界,在上海诞生了一大批代表性的建筑,重庆公寓便是其一。在四楼五楼趴在窗台上,闲看有轨电车“当当”来去;稍稍抬眼,看到了斜对面的复兴公园草坪,如今重庆公寓的四楼五楼仅和高架路齐眉。

史沫特莱在上海活动无疑,在上海这一带活动也无疑,是否是住在重庆公寓?留待史学家考证。

还有一位女性,《色戒》中的王佳芝。李安导演拍《色戒》,来上海拍摄的第一个镜头,就是汤唯从车上下来,走进重庆公寓,踏上回转式楼梯。电影中,重庆公寓正是王佳芝的寓所。

重庆南路205弄法租界弄堂萬宜坊

去看看当年吕班路上集人文记忆之大成的万宜坊吧。在弄堂口驻足想象,仿佛就看到了一个又一个社会贤达踱步出入,目光深邃,天庭饱满,一脸善相——数学教育家胡敦复,晚清民国年间大学问家王同愈,制墨名家、胡开文文具店店主胡洪开,耶鲁大学无线电博士方子卫,锅炉安全鉴定专家陆绪常,现代文学的干将钱杏邨、蒋光慈,胡也频、丁玲,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这仅仅是同一条弄堂的错时代邻居。

邹韬奋

当然,最显耀的人物是邹韬奋了。

邹韬奋于1930年迁居万宜坊54号,一直住到1936年。邹韬奋纪念馆设在邹韬奋的旧居,非常小巧却又很亲和。

邹韬奋故居

万宜坊是当时法租界的一流弄堂住宅,有主楼,还有汽车间,小区各种辅助设施非常完备,给人以安全、舒畅的感觉。

1930年一幢三层房子的售价约在黄金250—280两之间(约合今天230万)。住户大多是有经济实力的富商实业家、中高级官员以及一些成名的高级知识分子。

吕班路,圣伯多禄堂

弄堂之外有轨电车站头,对面有教堂和晓星小学(圣伯多禄堂于1932年建成,因南北高架拆除重建;晓星小学1923年由天主教会创办,因南北高架移位而保留),有公园、医院、娱乐场所,闹中取静……这就是高档社区外环境的不二法则。

如今这一条弄堂

再也聚不拢当年的人文风气了,

但是走进弄堂还是可以

明显感觉到安静与松和,也有点老派。

有送水工上门,有女人来开门,而后女人和善地关照一声:“谢谢侬下趟关铁门轻一点,有老人困觉……”

再向南,是二医大,住在附近的人习惯叫二医大,而不是它现在的官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二医大由圣约翰大学医学院、震旦大学医学院、同德医学院于1952年合并为上海第二医学院。

圣约翰大学

圣约翰大学是美国基督教圣公会建于上海的一所教会大学,建于1879年;震旦大学始于马相伯创办的震旦学院;同德医学院建于1918年,是由中国人在上海自办的一所私立高等医学院校。

以前,在二医大还是威严神秘的年代,

从来未敢进去过,如今敞开大门了,

倒也没想着要进去了。

法电卢家湾发电厂,始建于1920年,

位于重庆南路徐家汇路口西北转角处,

与法商电车公司隔路相望

继续向南,是电车三场——依旧是一个老法的称呼,是1965年的叫法;它最原始的称呼是上海法商电车电灯公司,是由上海法租界公董局开办的洋泾浜电气厂经演变发展而创办的企业,那已经是1906年的事情了。一百年前的“当当”声,至今回响卢家湾。

民国时期,逸园跑狗场东南向俯瞰图

左后方可见法电公司水塔

到了卢家湾,重庆南路也就走到了尽头,

却是还有一座地标性的建筑物留在了心里,

那就是卢家湾的水塔了。

这座水塔曾经坐落在重庆南路徐家汇路的西北街角。记着它,并非是饮水思源,于少年,水塔最重要的意义是塔。四五十年前,这一带几乎都是低矮的建筑,水塔是最高的了。

法商水电公司,重庆南路310-312号

少年同学结伴向南走,过了建国路已是陌生,迷茫间抬头看到了水塔,便知道卢家湾到了,东南西北有了方向。当年卢家湾水塔的地标作用,犹如现在的东方明珠乃至上海中心。其实水塔的高度大概也就是二三十米吧。

当年法电公司停车场

(今重庆南路电车三场)的噹噹车

水塔拆掉了,卢家湾周边造了很多的高楼,高度远远超过当年的水塔,但是没有一座高楼的名气比卢家湾水塔响的。就像我们记住了5路有轨电车遥远的“当当”声,却记不住重庆南路现在有多少条公交线路一样。

为什么呢?

我想问问1902年便已经开通的吕班路。

这是重庆南路的初始名。

此文已刊登于《上海航空》2018年8月刊

微信发布略有删减

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小编删除

END

马尚龙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理事、散文报告文学专业创作委员会副主任,民进上海市委文化传播委员会委员,媒体专家,编审,马尚龙海派文化工作室艺术总监。《上海航空》杂志特邀专栏作家。

多年来,马尚龙从社会学和人文文化角度研究上海开埠以来的发展与变迁,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生活逻辑,切入独特的视角和见解,获得了学界和读者广泛认同,“上海系列”《上海女人》《上海男人》《上海制造》《为什么是上海》出版后都普受好评,被认为是认识上海、理解上海、热爱上海的不可多得的专著。《卷手语》则是马尚龙最为感性的文字,多有作者对历年上海和城市市井的回忆、梳理。

马尚龙热文

其他热文

老卢湾五里桥,有最上海的烟火气 卢湾

转载自百家号作者:五美合意

文章来源:魔都吃货小分队

打浦桥五里桥街道

光说五里桥街道,除了老卢湾们,可能少有人知道。虽然名气没有日月光、田子坊大,但多的是老上海人的烟火气。

4号线鲁班路站附近的打浦路、瞿溪路、局门路上,有许多老卢湾人从小吃到大的老店。即使是现在不在这一片住了,也会一直心心念念想着再回来吃上一次。

瞿溪路菜场

菜场看似杂乱,却是一座城市里最贴近生活的地方。五里桥街道附近比较大的菜场在瞿溪路上,除了基础的河海鲜货、肉类、蔬菜等,也有不少人气美食小铺。

1,李向阳葱油饼

瞿溪路的门进来右手边就能看到这家葱油饼,还被星尚推荐过。

葱花、肉糜都下得特别足,还会在表面刷上一层蛋液,烘烤的时候就已经闻见阵阵香气。

这一整筐的葱说实话是吓人的,但是经过油煎之后,葱香和肉糜的脂肪香就变成了最好的搭配。一口咬下去,满嘴的酥脆。

2,七宝老街汤圆

菜场门口一般都会有一些市井小店,而这家七宝老街汤圆的生意尤其好。老板人很随和,一脸福相。

这里的汤圆是论个卖的,有鲜肉、荠菜、芝麻、豆沙四个口味。汤圆的个头不小,皮糯馅多。如果是女生或是饭量小的,两三颗就吃饱饱~

瞿溪路

瞿溪路西起茶陵路、东至南浦大桥附近,全长不过短短几公里。曾经的上海南站就在瞿溪路上。老住户们多,当然吃的也不会少。

老卢湾四大面馆 宝泰面馆

宝泰面馆就开在瞿溪路的一个小区门口,环境像个大食堂一样,钢板桌面、红色塑料椅。他们家是只收现金的,来的话记得备好哦。

店里的浇头都是现炒的,猪肝面的点击率最高。满满地铺着,几乎看不到面。猪肝处理得很干净,火候也恰到好处,鲜嫩又没有腥气。

九院小食堂

一直只知道九院的整形很出名,没想到九院小食堂的小炒更精彩。九院一共2个食堂,分别在3号楼的二楼和三楼。3月1日前,二楼的小食堂是对外开放的,去的要趁早了。

我们去的时候已经接近收档的点了,匆忙下了单。虽然漏掉了更有名气的手撕包菜、酒香草头,但这满满一桌还是非常让我满足。而且价格实惠,算下来人均才20左右。

酒酿烩带鱼是九院小食堂但自创菜,长期霸占着食堂的名菜榜。小圆子和带鱼的组合特别和谐,也不油腻。

龙凰餐厅

被这家的名字骗了很久,到晚上发现门前总是围着那么多人,才明白这不是家“正经”餐厅,而是一个烤串店。

这是一家已经开了20多年的烧烤店,很多上海人都是这家的老顾客了,经常生意好到忙得不可开交。

烤串只有10多种,没有素菜也没有海鲜类,只有一些常见的牛羊肉串、鸡翅、猪里脊等。每一种都好吃,随便点也不会踩雷。

从不打烊的 小管面馆

这是一个“家族企业”,从厨师到清洁大叔再到收银员,都是老板的家人。一家人24小时轮流看店,开业十来年了,从不打烊。

上海的面还分好几种派系,这里当然就是正宗的卢湾风格,汤底是浓稠的酱油底。大肠被清理得很干净,里面几乎没有油花,但是又不会干柴,口感弹性。

打浦路

打浦路从徐家汇路附近一直延伸到打浦路隧道直至过江。打浦路隧道还是黄浦江上第一条越江隧道。沿线有很多中高端的小区,附近吃的很多,也不乏有新来的网红。

这家港式猛火小锅米线只卖4款米线,但是在原来的搭配之外,还有40多种浇头可以选。店面并不算大,一字铺开六七张桌子已经满满当当,装修也是地道的香港味。

浓汤鱼汁米线的汤底用鲜鱼老火煲18小时以上,光是奶白色的汤底就已经足够鲜美了。米线偏细一些,但是非常劲道有韧劲,在汤里多泡一会儿也不容易坨。

招牌炸酱小锅米线是酸辣口,酸辣的程度、每种配菜和米线加的量都可以选。材料分量一点也不手软,汤里的肉碎和酸菜特别提味。

70年历史的沧浪亭

沧浪亭1950年就开业了,当时的老板是苏州人,所以取了这个名字。除了堂吃的面点,门口还设有一个早餐档口,很多爷爷奶奶来光顾。一是这么多年的情结,还有就是价格真的不贵。

对老上海来说,沧浪亭的面就是最正宗的味道。我们点的老上海鳝丝面,浇头是典型的浓油赤酱,但下到面里,马上就化成鲜美,吃起来完全不会油腻。

小区里的成妈功夫面馆

门头不大,里面缺别有洞天。点单的可选性也足够多,一周7天,连着每天3顿都能不重样。

特别喜欢店里的公鸡碗,很可爱,量也很大。直接用勺子舀着饭大口吃,有种小时候的感觉,相当亲切了。

见不得光的 很久以前羊肉串

这家店白天不开门,只在晚上营业,可以说是“见不得光”。

下单之后会有店员帮忙烤制。羊肉用的5-6个月的小羊羔,全部来自2000多公里外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这样羊肉肉质鲜嫩,回味还有些许香甜的奶味,完全不膻。

除了羊肉,店里还有其他烤串,有派大欣最爱的肥肠!每道菜的烤制时间会有区别,建议是时间长的和短的各放一半在烤架上,左边的吃过几轮后,右边的也可以开吃啦。

局门路

局门路北起徐家汇路,南至原来的铁道路,因为路的南端是江南机器制造局的北大门而得名。虽说是一条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路了,但因为8号桥创意中心但存在,越来越年轻。

阿婆油墩子

这家阿婆油墩子在上海很有名气,阿婆因为要帮儿子还债而支起小摊,还因为这个上了电视。

油墩子3块钱一个,基本上炸好刚出炉就会被买光,所以拿到手每个都是热腾腾的。

外层被炸的酥脆,里面的萝卜丝还是水嫩的很。对了,��婆只收现金哦,如果没有的话可以去隔壁小店换一点。

社区益伙伴 社区餐厅

这家社区餐厅在瞿溪路局门路的路口,环境干净、菜品选择也多。从早上6点到晚上9点,解决了附近人一天的伙食。

其实有点像大学食堂,想要什么菜就让阿姨拿。每份价格都不贵,但分量很实在。我们两个人也没能把这么一大份的菜饭解决掉。

是谁的泪水在绥德卢家湾呜咽千年? 卢湾

呜咽泉位于今陕西绥德东南三里辛店乡的一个村子里,村子的名字也叫呜咽泉村。

据州志记载,这个村子原本名叫卢家湾,可是,绥德州城乡的市民百姓为什么会只知有呜咽泉而不知有卢家湾呢?

传说,秦始皇的长子扶苏是正宫娘娘所生,二世胡亥是西宫娘娘所生。正宫娘娘得知扶苏被逼冤死,就暗自潜逃出宫,因痛心于扶苏之死,便隐姓埋名,跋山涉水来上郡吊唁。经私察暗访,终于得知长子扶苏就死于上郡城南卢家湾村口的大石壁下,正宫娘娘就到石壁下来祭奠哀悼,面对石壁痛哭,三日三夜不止,泪干而泣血,痛心所至,感动了天地,亦感动了扶苏的在天之灵,大石壁上遂有泪滴般的泉水流出,泉水滴落在石壁之下,如泣如诉,令人听了无不感到万分凄切恸心,就好像扶苏与其母亲二人面对面而哭,万分悲痛难以倾诉,只好由天地神灵代其心意,将那呜咽哽塞之声借着泉水的滴落传于世人!

后来,人们终于得知,那个在石壁前痛哭了整整三天三夜的女人,就是正宫娘娘,便将那石壁上流出的那许多股如同泪滴般的泉水命名为呜咽泉!

又传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巩固他所妄想的千秋万代江山,竟听取和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通令全国罢黜百家、焚销民间所藏的诗、书和一切典籍,凡敢于以私学诽谤朝政和谈论诗、书的人一律处死;凡敢于私藏诗、书、典籍和借古讽今的儒生一律户灭九族。秦始皇长子扶苏因对其父的“ 焚书坑儒”特不同看法,竟被贬来上郡做大将军蒙恬的监军,直到秦始皇执政的最后一年。这一年,秦始皇南巡吴、楚途中得了绞肠痧症,临死前,他紧忙遗诏于扶苏,命其急速回京城咸阳继承皇位。随同秦始皇一起南巡的胡亥及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早已狼狈为奸,阴谋篡夺皇位。此时,他们眼见始皇命在旦夕,遂将诏书暗暗扣下未发。不几时日,始皇驾崩于途中,胡亥、李斯和赵高恐天下有变,只是昼夜赶路,一返回京城咸阳之后,便将给扶苏的遗诏篡改为痛斥其诸多大逆不道的罪状,选派使臣火速至上郡,诏赐扶苏长子以死。

扶苏接到假诏书,悲痛万分。父皇“ 诏书”中所数说他的罪状,皆属子虚乌有,欲抗旨意,不甘于死,有逆君臣父子大礼。“诏书”赐死,限期三天,他便派人去问讯蒙恬的消息,始得知蒙恬将军已经被使臣囚禁了。由此扶苏心里明白了,朝廷内宫里一定发生了变故,自己也在劫难逃了!

扶苏只好强忍悲愤跨马出城,两眼紧闭,伏身马背,任那马沿着无定河岸直向东南而去。行过一个时辰,扶苏这才睁开眼来观看—— 一座大石山壁立在眼前,无路可走了!扶苏心里不禁暗自一惊:这马怎么竟走进了这么一个大山谷里?

扶苏当即溜下马鞍,在那大石壁之前,不由地失声痛哭,他越哭越发悲痛.直至三日三夜,泪干泣血,声竭而呜咽!

扶苏之哭,一时震动上郡城乡,老百姓都拥到这山谷里来观看。特派使臣恐引动乡民反叛,贻误大事,遂命侍从和兵丁强制扶苏上马而回。孰料即此时刻,天地神灵亦为之感动,面前的石壁间,竟有无数股泪滴般的泉水骤然进出,潸然而下,声似呜咽哽塞,闻此泉水,乡人野老亦无不为之垂泪唏嘘!

使臣与其侍从、兵丁,强将扶苏拉上马背,扶苏一时间悲愤难捺,拔出腰间的宝剑.当即刎颈而死。从此,泉水不断流淌,泉声不绝呜咽,人们就将这个村子称为呜咽泉村,那原来的卢家湾便没有人再称呼了!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4245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