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范家饸饹

据有关史料记载:饸饹始于隋而盛于唐,因其将和好的湿面块直接漏入沸腾的水中,故又叫河漏。

广平西北堤范家饸饹,以历史悠久、风味独特、营养合理、制作精细,享誉城乡上下。自清代光绪年间第一代传人范宗礼至今已传至五代,一百三十余年。五代传人范改香在总结先人制作经验的同时,在遵循传统面食制作的基础上大胆改进,集口感、色味营养为一体,深受广大顾客青睐。

范家饸饹

范家饸饹制作精细,配料考究,制作过程特别强调鲜、咸为主,物尽天然,反璞归真,崇尚清淡,充分显示了食品原料的天然性。其原料以荞麦面为主,小米面、高粱面次之,榆皮面为辅料。先将面料按比例搀和好,加水,使其拌成块状,然后用双手在盆中搅和,直到把面揉成光皮,醒5分钟后即可放入木制饸饹床中,待铁锅中水沸时,即压入,盖上锅盖闷上三五分钟就可以出锅盛碗了。经过这道道工序,使成品饸饹软而不粘,脆中有韧,刚中带柔,嚼着有劲,回味悠长。盛碗前又有一层绿豆芽垫衬碗底,盛碗后再浇入精制的卤汤,调和的蒜泥,撒上些香菜沫,瞬间,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的传统饸饹面就做好了。

辛集美食探店:推荐一家饸饹面!

推荐一家饸饹(le)面!

阳春三月,与友人来辛集雷锋广场踏青,红花绿柳,鸟语喃喃。时至中午时分,经友人推荐来到采五处吃饸饹。

采五内院目前刚刚修建,有多种经典的美食和小吃:凉皮儿、小饼、饸饹面、担子面、肉夹馍、炒菜、烤肉、海鲜市场等应有尽有,时不时还有卖糖葫芦的老爷爷边走边叫卖,好不热闹,可以说是十分接地气儿的美食市场。

我们去的是一家名叫杰子饸饹面的面馆,旁边担担面家还插着一面五星红旗,可爱又可敬。别看位置不起眼,室内刚装修过不久,位子多,桌椅也都是新的。最主要的是饸饹面是真入味儿,大碗9块,小碗8块,鸡蛋1块(推荐大碗)。

价格实惠,且口感劲道,色香味俱佳,加个蛋也是极好的,每碗面配以清汤,想必冬天极寒之天入汤则驱寒暖胃,春夏之际一饮而酣畅淋漓,舒坦的很。再配上从外面买来的香酥小圆饼,如此甚好!

如此美味可不要错过呀!

石家庄赵县一家传统饸饹面馆,典藏着两种地方特色小吃,价格亲民

来赵县旅游,想吃一碗地道的饸饹面,我推荐你去柏林街张记传统饸饹面馆。在他的饸饹面馆能吃上至少两种赵县特色小吃。一是范庄饸饹,二是韩村八大碗。

在赵县,范庄的荞麦面饸饹和饸饹粉儿最地道。还有一种两掺的,一半荞麦面一半粉条。卤汤是范庄饸饹的灵魂。猪肉或牛羊肉切成丁,加各种佐料在大铁锅里炖一个上午,待到瘦肉由红变褐,肥肉入口即化时,正好就到了午饭时间。

饸饹面或饸饹粉儿兑上色红味香的卤汤,撒一把碧绿的香菜、葱花,吃一碗美一天。现烙的油酥饼,与饸饹是绝配,越是烫嘴吃着越过瘾。范庄人但凡家里有喜事招待亲朋好友,都会支起饸饹锅,吃饸饹面。

韩村的“八大碗”火遍赵县,扣肉、方肉、丸子、大酥肉、豆腐盒、花油扦……说是八大碗,12碗也不止吧。这在韩村叫“蒸席”。蒸席讲究荤素搭配,注重传统美食与养生相结合,经过装碗蒸馏的八大碗摆盘美观、漂亮,秀色可餐。端上桌来直接给人垂涎欲滴的感觉,那滋味真不好受!

张记饸饹面馆的老板也兼着大厨,真正的里里外外一把手。别看他40来岁的年纪,却有二十年从事餐饮的经历。

在张记传统饸饹面馆,朋友们点了他家的梅菜扣肉和蒸方肉两个蒸菜,炒菜是溜肥肠和炒肚片。色香味美的蒸菜据说是一早就开始做的,五花肉经过了一番煮、炸、蒸后香糯可口,肥而不腻,肉皮上的油泡泡清晰可见,特有食欲。

饸饹面是荞麦面和粉条儿两掺的,牛肉打卤,配了解油腻的黄豆芽,那味儿是真地道。值得一提的是,这家传统饸饹面馆的价格很美丽,就没有超过十元的面。猪肉饸饹6元,牛肉饸饹8元,手工牛肉面和手工鸡蛋面都是8元。

张记传统饸饹面坐落在县城柏林大街上,南面是赵州桥景区,北面为柏林禅寺,游客来赵县赏美景品美食,干脆就一勺烩了。

西安有名的饸饹原产这里?偶遇蓝田饸饹发源地,5元/碗很实在!

本地资讯创作者,旅游领域创作者

在陕西西安,有两样小吃长期占据街头小店和路边摊,堪称民间美食的“人气王”。

这便是凉皮和饸饹。

热饸饹

凉皮大家都知道秦镇的好吃。而饸饹,有两个地方的最有名气,一个是临潼区的斜口镇,另一个是蓝田县的普化镇。

西安的饸饹摊,统统不需要费心思取名字,只需要在招牌上打出斜口饸饹或蓝田普化饸饹的名字,自然就有吃客默契地寻来了。

西安灞桥集上的斜口饸饹西安灞桥老洞庙会上的蓝田饸饹

然而,说实话,吃了多年的“斜口饸饹”和“普化饸饹”,其实我还真没去过这两个地方。直到前两天,和家人开车去蓝田县的水陆庵、上悟真寺游玩,下山后肚子饿了,就近找个地方吃饭时,机缘巧合地摸到了大名鼎鼎的蓝田饸饹起源地——普化镇。

并且如愿以偿地吃到了原产地的普化饸饹,可能是饿了,也可能是真的好吃。路边摊凉拌的那种,一口气吃了两盘子,一份5元,两份10元,超实惠了,比在西安其他地方吃的都要便宜。

5元/份的蓝田普化饸饹

作为饸饹发源地,普化镇镇中心随处都能看到饸饹。

我们“用餐”的地方就在普化镇普化村的大门楼下,紧挨着门楼,有两个中年妇女在这里露天扎起简易棚子,支起一圈长条桌和凳子,摆上饸饹和三四个料汁碗,蒜汁、醋水、油泼辣子之类的,一边快速地在水瓢充当的盛器中搅拌着饸饹,一边浑身是眼地招徕着生意。

门楼附近,除了现吃的饸饹摊,还有人推车卖饸饹,据说是自己做的,不过也无从考证。

饸饹分黑、黄二色,黑色的是以苦荞为原料制作的,黄色的是以苦荞掺普通荞麦制作的,价格都一样,3.5元/斤,10元可买3斤。摊主还会免费赠送一包“秘制”调料——民间特制的灰黄色的土芥末。

因为家里人也喜欢吃饸饹,黄小黄还买了两斤,拿回家后,据家里“最资深”的饸饹爱好者称,原产地的饸饹就是比其他地方买到的好吃,荞面的香味更浓郁。(我比较外行,没吃出这么细腻的感觉。)

��化镇是个什么地方呢?为什么这里的饸饹会这么有名?

普化镇是蓝田一个普普通通的乡镇,在它的中部,距离蓝田县城约8公里。镇中心距离水陆庵约两三公里。

从地理上来说,它刚好处在一个十字路口,一边是沟通西安和商洛乃至河南的312国道,一边则是连通长安区、渭南的关中环线,它刚好处在十字交叉点上。

就在秦岭脚下

从地形上来说,它南北两面都是山,中间是平川,灞河自东向西从镇子中部穿过去,将全镇划分为南北两部分。

站在山口的上悟真寺景区,居高临下,能很清楚地看到镇子的地形,这里并不是平坦的,而是以灞河河谷为界限,南北两边缓慢地拔高。土层十分深厚的样子。

镇上街道突如其来的一道坡

后来在镇子上,看手机上显示的海拔,果然,这里海拔达到了500多米,比西安市区高出了100多米。

这样一个地方,自然是一片好的庄稼地,只是不知产不产荞麦。黄小黄还专门问了下饸饹摊主,她头也不抬地说:我们这里没种荞麦。

那或许普化曾经是一个商贸集散地了?

就像秦镇一样,之所以秦镇凉皮美名远扬,和它曾经商贸繁华的背景分不开。只是现今的普化镇看不出丝毫的古镇气息,也完全不像秦镇一样,对饸饹有旅游化的开发。也没有任何醒目的“普化饸饹”的招牌。

它似乎还没意识到可以用“饸饹”来做点品牌宣传的文章,还依靠着民间朴实的口口相传。

普化镇其实还蛮有优势的,号称“天下第一连环壁塑”的水陆庵景区和上悟真寺景区就在镇上,离镇中心仅几分钟车程。莲花山、玉山、王顺山都离镇子不远,这个镇子居然还有一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蓝田普化水会音乐。大约起源于水陆庵的水陆法会佛事音乐。

水陆庵上悟真寺

现今的普化镇,还是一副充满着生活气息的朴实模样。如果你去了水陆庵,可以多走几步,到不远处的镇上尝一尝有名的蓝田普化饸饹呢。

黄小黄走陕西:发现身边的风景,一起游历那些山河与岁月!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4201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