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报恩塔

报恩塔位于圌山之巅楞俨寺侧,砖石结构,高七层,明崇祯年间秦观阳所建。

陈观阳,镇江丹徒人,自幼家境贫寒,经悬梁苦读,终于考中进士,官至明代吏部尚书。为报答家乡父老养育之恩,鼓励后辈认真读书,倾其历年积蓄建成此塔,命名“报恩塔”。后来,此塔竟成长江航道上的标志。溯江而上,这是航行者见到的第一座塔,故又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塔”。

地址:镇江市南岸的涂山之麓

报恩塔

类型:古塔

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为何变成了玻璃塔?

编辑

曾经被誉为“世界第七大奇观”的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为何没能在复建中重现?琉璃塔为何变成了玻璃塔? 这个问题似乎是很多人的疑问!这座被太平军毁掉的世界奇观能否再现吗?

编辑

大报恩寺遗址位于南京中华门外古长干里,这里最早寺庙可追溯到东吴孙权时期的建初寺,当时并建阿育王塔,据传系阿育王八万四千塔中之一。此地亦称佛陀里。由此因缘,江南佛教遂兴。东吴末代皇帝孙皓大毁佛寺时,仅存本寺,号天子寺。

建初寺是佛教初传江东的标志,原寺后毁于战火。但在建初寺的遗址上,历代却不断有新的寺庙崛起,寺名也屡屡更易。晋为长干寺;南陈为报恩寺,宋改天禧寺;元改慈恩旌忠教寺。明为大报恩寺,建初寺屡废屡建,薪尽火传,生生不息。

编辑

这里是南朝寺庙的发祥地和江南佛教中心,直至明代皆为江南佛教中心道场之一。大报恩寺前世今生的命运都与皇室密切相关,实为圣上礼佛行为之观照。明永乐帝以“宫阙规制”建造的大报恩塔寺,更是登峰造极,被誉为“皇家佛堂”。大报恩寺在明代为金陵三大寺之首,下辖百寺,寺中的琉璃塔因其壮观精美无伦,被誉为与古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等并称的“中古世界七大奇观”。琉璃塔为陶瓷所制,塔有八角八棱九层,五彩灿烂,炫人眼目,惜毁于太平天国兵火中,今仅存遗墟。

编辑

2008年,在大报恩寺遗址处发现了其前身长干寺地宫,并在这千年而未坏的地宫中出土了“七宝阿育王塔”等一大批国家级文物与佛教圣物;2010年,从阿育王塔中,盛世重光了佛门至宝“佛顶真骨”“感应舍利”“诸圣舍利”,震惊华人世界和佛教界。大报恩寺遗址也被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称之为“规格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国古代寺庙遗址”,被列为当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

大报恩寺原址复建为公园,历经近十年终现初貌。当年,恢宏的金陵大报恩寺中部,分布了两个院落,偏北的院落是寺院管理机构的所在地,主要包括方丈室、库房等。偏南的院落名为禅堂,包括请经房、三藏殿、观音殿、静室等建筑,这里是僧人学习佛法、参禅静修的场所。三藏殿在明清两代一直是大报恩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里曾经出土过玄奘的顶骨舍利,供奉玄奘法师顶骨舍利的白塔就位于三藏殿后。公园中,保护性展示了大报恩寺遗址中的千年地宫和珍贵画廊,以及从地宫中出土的石函、铁函、七宝阿育王塔、金棺银椁等国宝。琉璃塔重建方案也在制定中。

编辑

最受关注的大报恩寺琉璃塔,在遗址上方作为保护建筑“重获新生”。根据国家文物保护最小干预、原真性与可识别的原则,原本的重建琉璃塔方案必须调整。主因是重建琉璃塔荷载大,必须开挖基础,势必造成对千年地宫的破坏。同时按照文物保护可识别原则,即使原址重建新塔,也不能再做琉璃塔,否则将会造成历史信息混乱。虽然人们期待着一座历史上曾流光溢彩、光耀世界的琉璃塔重现人间,不过遗憾的是,现在矗立在原址上方的,是一座与原塔形似而神非似的“现代建筑”。

复建后的“琉璃塔”实际上是在原地官遗址上新建轻质塔形保护建筑。该建筑采用四组钢管斜梁跨越遗址上空,地梁落脚点位于原来塔基遗址的外侧,既减少对遗址的扰动,又起到保护地宫的作用。不过为了传承历史记忆,最终还是将保护建筑做成了轻质的九层塔,其规模、形制、长细比与原塔近似,并定名为“大报恩塔”。

编辑

新塔高度93.157米,是传承历史记忆、结合现代科技成果大胆创新的典范之作。 新塔位于明代大报恩寺琉璃塔的原址之上,既传承历史记忆又起到保护地宫的作用。为避免对遗址的扰动采用四组钢管斜梁跨越遗址上方,地梁落脚点位于整个塔基遗址的外侧,形成“覆钵型”新的地宫,在原有地宫遗址上营造新的圣物奉安与瞻礼空间。新塔平面轮廓与古塔八边形平面吻合,内核由两个正方形旋转交错构成莲花瓣状,寓含花漫菩提,通过层层收分、塔顶重构等加强对古塔形式呼应,以当代技术再造新塔古韵。塔壁设置佛龛,塔单层佛龛东西为单、南北为双,塔双层正好相反,构成了旋转升腾之势,吻合“转经”之意。新塔九层至屋顶攒尖有20米的通高空间,屋顶透明,云中佛殿悬浮于九层环廊之上,形成凌空的礼佛空间,光明大放,心清气爽。

编辑

基于文物保护最小干扰与可识别原则,新塔不允许采用古塔复原形式,新塔采用先进的钢结构和超白玻璃等轻质材料。在塔翼部分,外挑翼板用超白玻璃包封,内侧对超白玻璃经图案蚀刻、手工上釉,高温烧制、夹胶合片等多道工艺,将当代艺术玻璃工艺与建筑幕墙技术相结合,呈现琉光塔影。夜晚则利用智能控制LED及远射投影,再现梦幻般的琉璃佛光。塔基采用仿古法烧制的琉璃碎片与GRC板复合方式,完美再现新塔与古塔的历史关联与差异性,并吻合古塔遗址残迹特性。因此这个新塔实为玻璃塔。

现在的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内,600年前的香水河、香水河桥、永乐碑、宣德碑、御道、三大殿遗址、油库遗址、画廊遗址等順列清晰,当年宏大规制一目了然。该公园的二期将在保护遗址的前提下,拟建重译楼,扩建建初寺、设立佛教研究中心,同时打造明式明街,让游客体验金陵风情和市井遗风。

编辑

每到夜幕降临,大报恩寺流光溢彩,屹立在秦淮河畔格外引人注目!(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NJHFHHH,在旅行中感触历史)

镇江有座名山,叫圌山;山上有座名塔,叫报恩塔。

小编要先考考大家

这个字读什么呢?

这个字读“chu”

其实镇江东乡人也读“x”或者“q”

在镇江新区

有一座山叫做“圌山”

圌山

圌山西距镇江30公里,

雄峙江浒,扼锁大江。

传说圌山原名瑞山,

秦始皇东巡途经此地,

见瑞气升腾,龙骧虎视,

立即传旨将瑞字左边的“王”去掉,

用“囗”将余下的“耑”框起来,

以免王气外泄危及万年江山。

此后这座山便叫做“圌山”。

(秦始皇像)

图片来源于网络

1

圌山是一座有历史的山

1938年春日寇烧毁圌山楞严寺后留下的残垣断壁,后荡为平地。楞严寺位于圌山塔旁,始建于明代,原有房屋99间半,内有大雄宝殿、500罗汉。楞严:佛经名,为《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的简称。

▼百年前的圌山西林寺(半山庙)原貌

▼没有修缮前的报恩塔

▼改建前的圌山,没有台阶

2

圌山是一座英雄的山

圌山为抵抗外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倭寇沿江入犯圌山,遭无为州同知齐恩率军痛击,斩首百余级,齐恩等21人也壮烈殉国。明天启年间倭寇再次来犯,参军毛文龙率部迎战,杀得倭寇狼狈逃窜,从此不敢再生觊觎之心。1842年鸦片战争英国侵略军发动扬子江之役,圌山炮台守军英勇杀敌,打得侵略者魂飞魄散。

(图片来源:网络)

3

圌山是一座有故事的山

圌山一峰突兀,五峰并列,五峰即五峰山,又称五尖山。五峰山自西南向东北,依次为第三峰、第一峰、第二峰、第四峰、第五峰,层峰峭壁,奇石嶙峋,形势险要。第五峰直插江边,酷似畅饮长江的巨龟,此峰故称为龟山头,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清光绪《丹徒县志》称:"舟行其间,仅通一路,矢石可及"。五峰山与隔江30里的三江营遥相呼应,自古为重要关隘,兵家必争之地。《辞海》对圌山的险峻和地位的重要均有描述。

(图片来源:爬山虎)

圌山风景区地处镇江新区沿江南岸,主体由五峰山及圌山组成,两山既相互连结,又独立成峰,宛若一条长龙俯卧长江之阴。

(图片来源:老胡头)

4

圌山是一座有奇特自然风光的山

圌山上洞穴很多,它们都有很好听的名字,例如仙人洞、 葛仙洞、 滴水洞、鸽子洞、蝙蝠洞、盘蓝洞、 观音洞、透天洞、老虎洞、仙桃洞、野猫洞等等,一共整整72洞。或分布在巉崖,或隐蔽于幽谷。有趣的是大多数洞门前均建有小庵,原系僧尼们孤影青灯修行的地方。这些洞穴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都曾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尤其仙桃洞和野猫洞,当年还是抗日游击队的红色堡垒。

其中最为盛名的要数箭洞了,箭洞位于主峰西南山脊,顶高百丈,远看有如悬空而架的天桥,两边巨石突兀,中间山壁洞穿,传说是后羿射日时一箭误穿而形成的。

(图片来源:鲨叔,摄于2013年)

5

圌山上有一座塔叫:报恩塔

圌山之巅,耸立一座雄伟的宝塔,称为报恩塔,又被喻为“万里长江第一塔”。报恩塔共七层,建于明末崇祯年间。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英国侵略军犯镇江时,当地人民曾利用此塔监视英国兵船的动向。

报恩塔建塔人为本地人士陈观阳。据传,陈观阳其父为一塾师,因教训豪绅桀骜不驯之子孙达而被毒死,观阳为报父仇,在圌山楞严寺方丈收容下发奋读书,考取功名,除掉恶霸。为感寺院收留之恩,激励后人读书正道,捐资修建佛塔一座,名曰‘报恩塔’。

(图片来源:mmftd)

(图片来源:余荣)

6

圌山有一座寺叫:绍隆寺

绍隆寺位于圌山北面,始建于宋绍兴年间,明万历四十四年重新修建。清康熙二十三年玄烨首次南巡,驻跸镇江金山,赐绍隆寺为金山寺下院,后又赐为安葬祖师塔院。历史上绍隆寺也曾叫做莲觉寺、灵觉寺。

(图片来源:港人制港)

民间流传着另一种说法:绍隆寺与《红楼梦》有着不解之缘。相传康熙皇帝先后两次圌山视察,曹雪芹及其祖父曹寅陪同在侧。后绍隆禅寺第一代高僧铁舟和尚逝世,康熙令曹寅代谢碑文,赐葬于寺后山林之中。该史实引起国内外红学者广泛关注,慕名而来,考察研究。

(图片来源:文逸)

↓↓↓点击链接↓↓↓

7

圌山有一个节日叫:黄明节

有关黄明节的来历,一是“亡命日”说。因“黄明”为当地吴语“亡命”的谐音,所以,人们会登山给那些没有亲人的孤魂野鬼烧些纸钱,以祈保一方平安;二是“望绵”说。爬圌山望绵山,是为纪念战国时期晋国名臣介子推忠孝节义、抱母殉难的高尚品德。而绵山在山西境内,虽不能看到,但人们怀念介子推的心理愿望,却通过这个节日一直流传至今。

在许多镇江东乡人的眼里,黄明节是一个特殊而热闹的日子。这一天,数以万计的镇江人成群结队,不约而同地在这里排成长龙攀登圌山。同时,在山脚下还有集市,热闹非凡。圌山周围的大港等地有“登圌山,百病消”和“登圌皆有福”的俗语,每年这一天登圌山,不仅能踏青春游,享受大自然的气息,传说还能够祈福消灾保平安。

(图片来源:镇江智慧旅游)

8

圌山是一座有秀丽风光的山

(图片来源:会游泳的鱼)

(图片来源:宜人河)

(图片来源:老胡头)

(图片来源:港人制港)

(图片来源:一只鱼)

(图片来源:土人)

悠悠上下五千年,

人事早已全非,

不变的是造物主留下的自然风光依旧,

山以“我自岿然不动”的姿态,

注视着历史的变迁。

去圌山公园,

登圌山,置身山林间,听听历史的声音。

联系我们

素材来源:文旅镇江、大港信息港

编辑丨太阳雨 主编丨洪溪小子 审核丨红尘摆渡人

Hello

恢复白色塔身 南岸下浩百年报恩塔即将对外开放

南宋名将余玠曾作《觉林晨钟》一诗:“木鱼敲罢起钟声,透出丛林万户惊。一百八声方始尽,六街三市有人行。”

觉林寺旧貌

南岸下浩觉林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起,僧人月江及其弟子用时16年在此修建了报恩塔。

近代以来,觉林寺被作为猪鬃厂、皮鞋厂等,现仅有山门与报恩塔留存至今,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保留至今的报恩塔

报恩塔是八方楼阁式九级空心砖塔,砖石混合,通高45米,占地面积150㎡,建筑面积690㎡,塔基周长46米,塔身从下到上,逐层收拢缩小,层周有外突觚棱翘角,设计精巧,造型优美,结构坚固,雄伟壮观。

▲报恩塔剖面图

塔内1~6层及9层中心室设有佛龛,7~8层四面均开门。层间构筑盘旋而上的石阶,可由底层直登塔顶,每层均有石廊翘檐环绕,塔顶端是金属铸成的葫芦宝刹。

塔身外墙与塔内保存有清乾隆至光绪年间的石刻碑碣,诸如“人天进步”“高超碧落”“凌云”“七层摩苍穹”等等。

报恩塔作为觉林寺的重要建筑,是清代佛教文化遗迹,也是清人在南岸山水格局中因地制宜创造出的古代建筑艺术,具有较高的宗教文化与建筑艺术价值。

保护性修缮

长期的日晒雨淋使报恩塔出现了外墙酥碱空鼓、生物侵袭,石质挑檐、围栏风化脱落等险情,因此,2020年,南岸区文物管理所对觉林寺报恩塔进行了全面保护性修缮。

除消除安全隐患外,本次修缮的重要内容是恢复其白色塔身。记忆中的报恩塔是黑色、红色等深色塔身,而历史图片证明它原本为白色建筑。

修缮前的报恩塔(上)

修缮后的报恩塔(下)

修缮内容

塔身外部

墙体:铲除塔身外墙枣红色涂料,根据历史图片恢复文物原有白色塔身。

挑檐平坐与石栏:清洗石构件表面病害及污渍,修补裂缝,用原材质、原样式更换严重破损的栏板。

▲塔顶与宝刹:修补并恢复原有灰顶;焊接加固宝刹损坏的局部构件,保留宝刹表面铜氧化物。

修缮前的塔顶与宝刹(上)

修缮后的塔顶与宝刹(下)

塔身内部

铲除1~3层室内白色涂料,露出原有石蹬道、石墙面,修补缺损、裂缝石材。

令人意外的是,剔墙施工中还发现了内墙清光绪年间登塔游览者的墨迹。

周边环境

本次修缮工程还对文物周边环境及建筑庭院进行了整治,保留了院内黄桷树,并配置了与历史环境相协调的新景观。

▲整治后的庭院

文物承载历史信息,见证岁月沧桑,既是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城市内涵、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及时开展文物日常保养与保护性修缮能有效延长不可移动文物的寿命,也将为文物建筑的后续活化利用与对外开放奠定良好基础。此外,南岸区文物管理所还根据历史图片及文献资料编制了觉林寺的复建方案。

▲复建方案效果图

当下,南岸正在着力保护辖区历史文化资源,结合独具禀赋的山水景观、优良生态与智创科技,散布在长江之南的历史遗迹将再次进入公众视野、融入城市生活。

原标题:报恩塔 | 见证岁月沧桑的百年古塔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4148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