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

AAAA级旅游景区

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

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于2010年10月16日建成开馆,博览馆坐落于沪太路和外环线交界处的顾村公园东南角,外观设计理念取自于“中国结”这一民间文化形象,建筑面积14600平方米。

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是集收藏展示、交流研究、社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公益性公共文化设施,致力于国内外民间艺术的展示与交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推广;并将结合宝山国际民间艺术节开展多元文化活动,成为宝山对外交流的窗口。并被命名为上海市非遗保护传承基地和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

博览馆建筑结构为上下两层。一层展厅面积约为3000平方米,由上海大学布展,共设序厅、海上宝山馆、中国馆、亚太厅、中东厅、非洲厅、欧美厅和拉美厅等8个展厅,以声、光、电等多媒体的手段与实物相结合,让参观者在互动参与中了解世界五大洲、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

博览馆一层的中庭有2个挑高10米、400平方米的展厅,可以用作举办大型展览和各类活动。350席的报告厅配备有同声传译系统,可举办论坛和国际会议等。

博览馆二层展厅面积为1200平方米,共有6个展厅,可用于举办各种不同风格的临展。目前正在展出的临时展览有:尼泊尔文化风情展、国际面具展、南通哨口板鹞风筝展、瓷器个人收藏展、茶具个人收藏展等。

此外,博览馆还拥有3000平方米的手工作坊,作为宝山区与上海大学的区校合作项目,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在此设立首饰、陶瓷彩绘、布艺等多个工作室。

博览馆为团体游客免费提供讲解服务,并配备数码式语言导览系统,能分别用汉语和英语介绍博览馆的各个展项。

记住乡愁:来国博品味山东民间艺术的“造物智慧”

宫嫦

展览现场

什么是乡愁?乡愁就是留存在人们内心深处的那种对故乡生活的深刻记忆和常常眷恋。

7月15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记住乡愁——山东民艺展”,可能让在北京漂泊的山东游子有“回家”的感觉。小时候玩的玩具、鲁西南水浒叶子牌、随手可用的柳编、小时候家里的“八仙桌”、功能各异的农具、花样繁多的饮食器具、凝聚巧思的织绣和印花布、精美考究的节俗用品……一位山东籍的观众把这些展品的照片拍下来通过微信发给自己的母亲,“自疫情发生以来,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回家了。看到这些民间艺术品,好多还是现在家里常用的东西,有点儿想家了,忍不住想发给妈妈看看。”这些曾经在身边常见、常用的民间艺术品,每一件都自动编织出一个场景,唤醒游子内心最深处的记忆。

展览现场

展览用1500余件(套)山东民艺藏品,打破工艺类别,还原了传统民艺使用方式与文化语境,依据山东地区顺天应时的传统劳作方式、生活方式,展览大致分为四个单元:农事器用、康乐人家、衣裳锦绣、游艺乡风。这些展品体现了山东地区传统乡村社会如何生活,并透露出他们如何在朴素的生活中努力地创造和欣赏美的造物智慧。

展览现场

其中,农事器用部分重点展示山东地区精耕细作的农业传统,在犁、耧、耙、镢、锨等工具中反映出“就材加工、量材为用、适用为上”的造物智慧,通过打柳编筐养活一家的劳作展现出山东地区农业与手工业相伴相生、紧密结合的经济形态。据潘鲁生介绍,如今柳编工艺已经成为当地的一大经济来源。

展览现场

康乐人家部分重点展示山东人民在海岱山水与礼乐文化的滋养下形成的起居有序、器用有节的造物追求,通过日常家具陈设、三餐用具等点滴细节,传递山东人民礼仪传家的优良传统和安居敬业、知足常乐的小康情怀。

展览现场

衣裳锦绣部分重点展示山东女性织绣印染出的斑斓世界,在穿衣打扮中传递温馨而感人的乡愁情结。庞大的织布机和彩色的布艺令现场观众仿佛置身于一场当代艺术展,配色朴素又协调,颇具美感。

展览现场

齐鲁女性不囿于日常耕作的劳累与繁琐,以浪漫情怀撷取生活的点滴,纳万物于指端,或织或绣或印或染,幻化出美善交织的锦绣世界。虽不是锦衣华服,却也是巧手织就、五彩斑斓,让生活富于温馨的色彩,体现了齐鲁女性为人妻、为人母的特有禀赋——温婉与热烈同在、智慧与刚毅兼有。

展览现场

游艺乡风部分重点展示山东人民通过生儿育女、寿诞宴饮、婚丧嫁娶等人生仪礼以及节令习俗而进行的审美游艺活动,在娱乐狂欢、物物交流中实现着潜移默化的族群认同与文化的代际传递。人们亦借助不同时刻的游艺活动与审美创造,祭祀、禳祝、狂欢、祈福,打造了平凡生活中的一个个华彩乐章,传颂着恒常的文化信念与理想愿景,体现了乐天达观的文化性格,成为增强族群文化认同与社会凝聚力的重要方式。

展览现场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的展品以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创建的中国民艺博物馆馆藏为主。既是山东地区人民千百年智慧的结晶,也凝聚了潘鲁生多年的研究成果。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在展览现场做讲解

潘鲁生长期致力于我国民族民间文化的抢救保护与研究工作,他利用近40年的时间带领学术团队开展大规模田野调研,以修复传统生活方式、保护乡村文化生态为宗旨,开展大量的实物征集与收藏研究工作,调研传统村落460个,采访民间艺人3000余人,记录民间艺术项目260项,文字资料1200余万字,录音资料5万分钟,图片资料10余万张,影像资料6万分钟。

展览现场

展览中的影像展示便是他们多年以来行走田野记录的山东人民生产劳作的点点滴滴。展览展示了潘鲁生带领学术团队出版的代表学术研究成果,他们在致力于解读中国传统造物生态链中齐鲁智慧与人文精神,推进民间艺术学科体系建设,加强原创性应用理论创新研究的同时,还将学术研究与社会发展、国家文化战略、民族文化传承、时代文艺创新等重大问题紧密结合,为国家传统文化保护、乡村文化振兴等提供积极的学术支撑。

希望这些带有生活温度的民间艺术,能给山东游子们带来些许安慰。

(摄影:武广宇、余冠辰)

展览信息

主办单位:中国国家博物馆会同山东省委宣传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中国民艺博物馆

展览:记住乡愁——山东民艺展

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南1展厅

开展:2020年7月15日,展出中

惠山古镇里的中国泥人博物馆,藏着无锡民间泥人艺人的匠心

一想到无锡,就会想起著名的大阿福,胖胖的泥人代表着吉祥和喜气。惠山泥人是江南水乡数千年以来耕种文明的璀璨结晶,是太湖吴地优良传统文化的延续和传承,更是江南人民生生世世对生活的感悟的化身,堪称凝固的灵魂。

泥人博物馆正是以无锡独特的泥人工艺为展览主体的博物馆,位于无锡惠山古镇的原无锡惠山泥人厂旧址,建筑设计选择了日本建筑设计大师隈研吾的方案。新馆占地面积11163平方米,建筑面积10321平方米。

整个建筑呈斜面大屋顶形制,青瓦盖顶,空中鸟瞰如同一个横写的“U”字;展馆的第一部分以精美的塑像讲述着无锡泥人的生产制作和悠久历史,二楼就是中国泥人各流派展示厅、世界泥人文化展示厅以及泥人大师工作室等十多个空间。

走进泥人博物馆,可以说是一饱眼福,那栩栩如生的泥人塑像,简直是以假乱真,工艺相当精细,这些艺术精品以前从未见过,在这里一饱眼福,简直是一种享受。

在博物馆中,有介绍惠山泥人发展的历史,泥塑的人物、早年间的生活场景,惟妙惟肖。有仿古的麦积山小沙弥,微微笑着,透着喜悦,而敦煌的彩塑,显得祥和又柔美。既有现代风格的和平鸽和富有浓郁民俗气息的大阿福,也有引人深思的三个和尚。很难想象这些都是泥塑的,就像蜡像馆里的人物雕像一样逼真。在这里,泥塑的泥人不再是古老的过去的玩意儿,更多的融入了现代元素,旧貌换新颜。郭沫若先生曾经赞其"人物无古今,须臾出手中"者属泥人精品,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

惠山泥人是泥人艺人们几百年来,保留传统不断创新孕育出了巧夺天工,灿烂绚丽的民间艺术文化。无锡专门成立了“无锡惠山泥人厂”,后来又相继成立了“惠山泥人研究所”以及“惠山泥人博物馆”。它做工细致,造型优美,色彩绚丽,注重对人物性格、表情的塑造,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深受人们的喜爱。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内容,部分图文来源于秋宵梦觉及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络授权,否则视为抄袭。

“2020湖南醴陵国际陶瓷产业博览会“韩国文化宣传馆 展品艺术家介绍 - 申京均 신경균

艺术家:申京均 신경균

籍贯

1964 庆尚南道泗川市出生

经历

1992 釜山产业大学研究生毕业

1991 亲自考察《世宗实录地理志》当中收录的324个窑址

在庆尚南道机张群(现釜山市机张群)长安里建窑址

1989 釜山产业大学艺术学院工艺学陶器专业毕业

1982 釜山市立工艺高中陶器专业毕业

1977 入门至先父(故)申正熙工作室

展览

2018 朝鲜日报美术馆邀请个人展,“The Full Moon” That rose above Seoul

2014 首尔艺术LINK邀请展,艺术LINK,首尔,

釜山天堂酒店个人展,釜山,韩国

申京均碗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本部,巴黎,法国

申京均邀请展,韩国文化院,巴黎,法国

2009 长安窑申京均邀请展,Elgala Hall画廊,福冈,日本

釜山新世界百货商店邀请展,釜山,韩国

2008 申京均个展,韩国艺术画廊,釜山,韩国

2006 申京均个展,现代、Dugahun画廊,首尔

申京均个展,H画廊,首尔

2002 申京均个展, 釜山天堂酒店,釜山,韩国

1994 申京均井户茶碗展,広島三越,日本

授奖

2015 釜山文化大奖文化艺术部门

2005 亚洲太平洋经济协会会议代表画家

收藏

2015 巴黎塞努博物馆吗,巴黎,法国

2006 NURIMARU APEC世峰楼,首尔

- 作品的诞生 -

△ 与自然一起烧制陶瓷的过程

一件陶瓷作品的诞生需要经过人工揉制和自然收尾两道工序。为了创作,申京均一年四季马不停蹄。在夏季,为给继承自己手艺的儿子收集铁华作品中所需的铁粉,他在雨季拿着磁石前往铁粉较多的溪边收集铁粉。

虽然忙乎一个夏天,收集的铁粉不过只有一小把,但是却可以呈现出市面上贩卖的氧化铁完全不同的浓重色泽。收集起来的铁粉过滤后用以制作铁华纹。豪放的笔触在短短几秒内便可画出,但在准备上却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往柴窑里堆好陶瓷后,用黄土封住柴窑门的申京均

到了秋天则要准备烧柴窑所需的柴火。只有将松树木柴干燥上5到7年,才能保证烧制时不会火星四溅。未干透或者表皮没有完全脱落的木柴进入柴窑后,在高温环境下会四处飞溅,溅出的粉末就会粘在陶瓷上。虽有时会特意用这种方法来烧制纹路随意的花纹,但一般情况下都会使用表皮经过处理的木柴。

温度能够上升至1350的传统柴窑并不常见。为了提高温度,需要的木柴是一般柴窑的好几倍。韩国的柴窑与中国穹形柴窑不同,是倾斜的登窑。登窑虽无法实现均匀烧制,但完成度偏差大,比起穹窑更能烧制出上乘的作品。从柴窑的第一格烧到最后一格,短则22个小时,长则需要72个小时目不转睛地看守。当然,火的温度需要凭借烧制者锐利的眼光和丰富的经验来掌握。有时,仅仅是1到2度的温差也会使陶瓷融化,因此需要在恰当的时候将柴窑里的火熄灭。之后陶瓷吸收灭火后的余温,渐渐变得结实,五至十天后就可以取出了。

釉料则要将引燃灶口所使用的橡树灰收集起来,像腌制泡菜一样亲手调制而成。在给陶瓷上底漆的时候,釉料的厚度要用手来确认。釉料搅拌后,观察在手背上流动的釉料和渗透至汗毛间的透明度,调整它的浓度。

陶车也不是用机器而是靠脚踩动工作的。一边踩动陶车一边用手的握力做坯 。用人手转出的陶瓷形态不会像机器做的那样整整齐齐,但这能展现出“非定形的定形”,制出可爱的线条。摩挲申京均的月缸,能让人完完全全地感受到陶艺匠人靠脚踩出的线条和他的呼吸,感受到自然线条之美。

- 艺术家故事 -

△ 传统反映时代

作为再现井户茶碗的陶艺家——长如申正熙的儿子,申京均自十五岁起就开始向父亲学习制陶。

申京均的父亲重新发掘了朝鲜后期就失传的大碗的传统,而后申京均对之进行了继承。申京均曾一度想要出家,如今的他已将制陶之路当作出家修行,用制陶来诠释自己的生命。为了找到自身独有的制陶方法和技巧,他选择直接去看、去用、去接触。首先,他探访了《世宗实录地理志》中所记载的韩国324处窑址中的300余处。大雨倾盆时,陶瓷碎片会被雨水冲得滚来滚去,他就会把这些碎片捡回来作为样本。长期辗转于中国和日本的陶窑间的他练就了一双慧眼,遇到值得学习的物件,他都会毫不犹豫地买回来。在日本如果发现了壬辰倭乱时的朝鲜陶瓷,即使是残破的,他也会花大价钱买下来。这些残破陶片是推测泥土种类和釉料厚度等信息的重要历史资料。它们对申京均来说,是理解传统、研究自身独有技法的好老师。申京均还曾在不通电的庆州山谷里住了三年多,不与人来往,只专注于工作。在寂静中聆听自然的声音,一心埋首于陶艺。

在一旁默默注视父亲申正熙(右一)陶瓷作品的

幼年申京均(右二)

然而,申京均并不喜欢用“传统”二字来概括这一过程。“我用现代的方式来解读自古流传下来的过程,并按照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进行创造。虽然大众称之为‘传统’,但在我看来,‘传统的’这一表述本身就存在问题。陈旧的标本并不能被称为‘传统’。所谓传统,是需要不断进化、不断发展的。一百年后,只有可以被称为2010年代陶瓷传统标本的作品才会被留存下来吧。”

< 皎洁月光下的涟漪 2> 48x49cm 白瓷月缸, 2015

△ 不断学习的陶艺家,光柴窑搭建就是七次

申京均的陶瓷作品变化无常。从瓷碗到大碗、花瓶、器皿、月缸,从白瓷到粉青瓷、青瓷、药土等,他不断进行各种形式的创作。使用的泥土和做出的形状也不相同。曾经有人向他提议,“比起费时费力失败率又高的月缸,把工作的重心放在瓷碗上吧”。但是申京均表示,利用传统技法制陶的艺术家中,不敢说全部,大部分人都固守在自身熟悉的领域中。他们觉得在自己的领域已经轻车熟路了,继续做下去会做出成绩,所以只想着着眼于熟悉的领域,舒服地按照那种方法继续。但他自己不是那样的。

申京均一边制陶一边搜集样本,竭尽全力地在中国、日本等地购入朝鲜时代的瓷碗和古代美术工艺品。陶瓷就是生活中的容器。不单单是将其作为艺术品来观赏,只有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充分理解传统文化。陶瓷工匠不能只满足于当一个单纯的技工,要充分理解我们的文化史。不仅仅是只关心陶瓷史,还要涉猎各种民俗史和美术史的相关书籍。

他亲自参与陶窑的搭建。依托自身丰富的经验,修建最上乘的陶窑。虽说倾尽一生来修建一座陶窑都实属不易,但至今为止申京均已换了七次窑址。他总是依照历史记录搬至泥土和环境都不错的地方修建陶窑。陶窑也是有生命的,时间久了就无法使用了。陶艺家会亲身感受和判断陶窑的气息和陶瓷的生命。

釉料风干后,进行作品修整的申京均

另外,在没找到《世宗实录地理志》中所记载的泥土前,他绝不开始月缸的制作。几年前终于找到了适合做月缸的杨口白土及河东白土等,从那时起才开始创作。月缸虽说是白瓷,但却泛着奇妙的青色和黄色。青白色的流转如实地展现出了月缸特有的温暖。

到柴窑里进行堆放月缸的申京均

<Constellation 3>, 40x38cm, 白瓷月缸, 2017

△ “传承文化是一场艰辛的劳作”

申京均的长安窑每年只开三次工。7年前打算在釜山机张郡的长安邑为陶窑选址时,那时窑址处人迹罕至。每次开工的时候,周边黑色的炭灰就会像雪一样飘落下来,风大的时候会更严重。因为这个原因,申京均总想去人烟稀少的山中工作。现在长安窑周边商业街得到了发展,人也多了起来,导致每次开工的时候都会与邻里产生摩擦。现在就连在一向重视传统的日本,传统柴窑也因这个原因在不断衰退。陶艺家把制陶的过程看作是一种文化遗产。为了不让陶瓷的传统消失,他们觉得需要对其进行保存和保护。申京均表示,“比起复苏文化,更难的是维持和发展文化”。

申京均I Shin Gyung-Kyun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4114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