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老北京驴打滚

老北京驴打滚,又叫豆面糕,因为制作工序中最后撒上的黄豆面,犹如老北京郊外野驴撒欢打滚时扬起的阵阵黄土,因此而得名“驴打滚”,是老北京小吃十三绝之一,也是北京著名的传统小吃之一。老北京驴打滚是以糯米粉、黄豆面为主要食材的面点,制作时要求馅卷得均匀,层次分明,做好的“驴打滚”外层粘满豆面,呈金黄色,豆香馅甜,入口绵软,别具风味,豆馅入口即化,香甜入心,黄豆面入嘴后可以不嚼,细细品,是老少皆宜的传统风味小吃。老北京驴打滚更是被中国烹饪协会评选为北京榜的“中国地域十大名小吃”。

中文名:老北京驴打滚

老北京驴打滚

主要食材:黄豆面,糯米粉

口味:咸淡

适宜人群:老少皆宜

不一样的北京游玩攻略,那些藏在巷子里的烂漫,打卡北京老胡同!

导语:说起北京的旅游景点,大家一定会说的就是故宫、后海、长城、圆明园、鸟巢......北京我国首都,也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一座城市,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不一样的,带大家一起领略北京老胡同的浪漫!

01大兴胡同

1、位置

大兴胡同位于北京东城区西北部,东起细管胡同,西至交道口南大街,南与北剪子巷、文丞相胡同相连,北与花梗胡同相通,属交道口办事处管辖。

2、历史

说起由来,那要追溯到明朝定都北京的时候,实质也不过为幽长小巷,居民甚多,普通却充满烟火气的老胡同。

比起胡同背后的辉煌过往,大兴胡同的面茶,却是许多老北京人追寻记忆的地方。面茶隐藏在胡同深处,我对着门牌号找了许久,也没看到7号牌。后来被坐在门口的大爷询问,“是找面茶吗?”“对对对”,“跟我来吧”跟着大爷进了街边一户人家,抬眼才在门上贴着面茶二字,简陋的小桌上,仅仅摆着打包盒。

“喝的时候溜边,转着喝,不要搅”“好的,大爷”,我捧着面茶蹲在路旁,一口一口喝着,热热的面茶像极了热心肠的北京人,醇厚又浓烈。九月的北京舒服的不像话,吱吱呀呀的鸟叫声,树荫完全将阳光遮挡,小推车摆放着时令水果和蔬菜,三两居民在门口唠着家常,所谓“人间烟火气,最扶凡人心”,大抵如此。

3、推荐

(1)大兴胡同面茶

地址:交道口南大兴胡同7号

人均:5

营业时间:06:00-12:30

面茶,小米面熬煮成糊状做底,上面淋上二八的麻酱,撒上一层黑白芝麻炒制的芝麻盐,细腻的口感,咸香中夹着醇厚的谷物与麻酱香,还有些回甘。

(2)大华煎饼

地址:北剪子巷21号悠惠超市内

人均:10

营业时间:6:00-13:00

招牌双蛋煎饼,薄脆新鲜,当日炸制,酥脆没有油脂味,煎饼中刷的甜酱与腐乳,咸香适中,不放生菜才是北京煎饼的精髓,吃的就是一口酥脆。

02永恒胡同、花园胡同

由于这两个胡同离得很近,所以小编就把它们放在一起介绍

永恒胡同位于安定桥南侧,呈东西走向,东起安定门内大街,西止花园东巷,清代属镶黄旗,乾隆时期又称姑姑寺胡同。

花园胡同位于安定门西大街南侧,呈南北走向,北端曲折,北起北锣鼓巷,南止车辇店胡同,东与花园东巷相通,西与花园前巷相连。

2、关于胡同

午后的胡同多了份宁静,道路上零零散散的人,小饭店门口支起桌子上的残羹没来得及收拾,我一边轻声走,一边将耳机里的音乐关掉,生怕脚步声大吵到附近的居民。忽然跌入幽静的市井小巷,与吵闹人挤人的南锣鼓巷形成鲜明对比,这恰恰才是北京胡同最迷人之处。

胡同路旁停满了汽车,不经感叹车技的高超,像我这样的新手只配远观。走过永恒胡同,穿过花园胡同,在小巷子里拐来拐去,门前满墙的爬山虎,电线杆中间晾晒着被子,清脆的车铃声提醒着路人。一会儿蔚蓝天,一会儿绿荫路,每个路口都富有新的期待,在找寻大小咖啡的路上,逛着胡同,也不乏有趣。

(1)大小咖啡(北锣店)

地址:千福巷12号泊寓西门商底

地址(郎家胡同13号院内)

人均:37

营业时间:8:00-24:00

连续拐了好几个路口,才找到隐藏在居民区的大小咖啡,入眼被明亮的蓝黄撞色所惊艳。小院内摆设着供人锻炼的健身器材,一张涂满蓝漆的乒乓球台,连排凳子上贴心放着靠枕,花坛周围放着许多“小马扎”,俨然一派小区楼下花园的景色,与现如今“网红”热潮下的咖啡馆形成鲜明对比。

店内空间被分成两部分,一是与吧台相呼应的皮质高桌椅,二则是白色空间展出的创意设计。碰巧9.9至9.22是“小东西”的刺绣展,展品小巧又精致,贴近生活又富有创意。最吸引目光的是大大矩形的窗户,将窗外景色尽收眼底。去时当日被店员热心提醒,办会员领10元代金券当天便可用,能够做到环境、品质、服务全在线。

大小特调,入口被奶香惊艳,咖啡豆香浓却不苦涩,豆子用的曼特宁,搭配如意宝茶+比如鲜奶,深饮回甘能尝到茶香,整体口感醇厚,混搭却各自不抢戏。

03其它著名胡同

1、南锣鼓巷

说起南锣鼓巷大家都不陌生了,所以没有占有大量的篇幅来介绍它。位于北京的市中心历史上也曾是元朝大都的市中心,如今依然保持着元朝城市方方正正的“棋盘式”街区格局,正中主街南锣鼓巷南北走向,全长787米,从主街向东西两侧各岔出8条胡同。游客来南锣鼓巷主要是冲着它的名声,随人流挤来挤去,这里美食不少,但多数要排队,年轻人可以逛逛创意小店,总之,是个“凑热闹”的地方。若寻求清静和老北京韵味,得去主街两旁的胡同里。

2、三眼井胡同

三眼井胡同属于清代皇城区。它是以胡同中的三威尔斯命名的。后来,人们怀疑井阻塞了交通,破坏了交通,所以他们无法看到井在这条巷子里充满了他们父母短暂的生活氛围。

但是和坐在大树下摇曳着蒲扇享受凉爽的老人交谈,老人们知道这一点。一位老人说这条胡同建在乾隆,但是没有景点。事实上,这是一所普通的房子,什么都没有。

但由于它的朴素和悠久的历史,它可以更好地反映旧北京的生活!

结语:北京老胡同的深处,藏着这座大都市中最朴实的味道,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关于老北京的历史,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在都市中待久了,来这种古朴的胡同逛一逛,大概是最没还得事情了吧!

北京:隆福寺打造老城“新名片”

新华社照片,北京,2019年8月29日

北京:隆福寺打造老城“新名片”

8月29日,观众在位于隆福寺北里文创园中的木木美术馆中参观。

当日,隆福寺项目重要组成部分——隆福文化中心在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隆福大厦开幕。

据介绍,随着隆福文化中心的开幕,包括隆福大厦和隆福寺北里文创园在内的隆福寺项目一期正式进入运营阶段。未来三年,隆福寺项目还将继续改造建设隆福广场、长虹影城、东四工人文化宫等,并对周边传统四合院片区进行风貌提升。

新华社发(任超 摄)

壮丽70年奋进新时代 | 一条老街,记忆一座城!寻访北京西打磨厂街

原标题:一条老街,记忆一座城——北京西打磨厂街的旧与新

和煦的阳光洒在北京西打磨厂街整洁的路面上,让这条自明代起就熙熙攘攘的老街越发迷人。走在这条街上,仿佛坐上了时光穿梭机,百年前街面的喧嚣好像重新升起,那些刻有“靛青颜料”的老颜料铺、齐白石等大家常去光顾的刻刀铺,以及带有老虎窗的老屋,似乎又重新焕发了活力。门前打个照面,提着鸟笼三五相约,夏天坐在街边摇着蒲扇,老街坊的岁月静好如沙漏般静静流淌……2015年,西打磨厂街开始整治修缮,与现代设计相碰撞、与当代生活相交织,在“老胡同新生活”的定位下,西打磨厂街“打磨”出别样的味道。

昔日繁盛依稀可见

西起前门大街、东至崇文门外大街的西打磨厂街属于前门商圈。这条形成于明代的老街,因汇聚石器打磨匠人和店铺而闻名。清末民初,这里曾是前门地区著名的四大商业街之一。百年来,数不清的会馆、旅店、饭庄、票号、邮局、药铺等相继在西打磨厂街生长与消逝,许多旧址诉说着昔日的繁盛。街边矗立的清末旅店“义诚店”旧址、瑞华染料行旧址、始建于明代的临汾会馆……依稀能看到这里往日的繁华模样。

西打磨厂街修缮后,梶本音乐、西打剧场等机构纷纷入驻,形成以文化创意与设计创新为核心理念的“西打工坊”品牌,在老胡同里展开了一幅生活居住和文化产业融合共生的新画卷。图为4月9日,游客骑车游览西打磨厂街。本报记者 陈 曦 摄

“打磨厂有东西之分,它们横亘在前门和崇文门之间。过去讲究‘门见门,三里三’,三里多长的胡同,在北京外城里是最长的。”天街集团总经理助理姚文国谈起前门老街历史,如同从小长在这里的老居民。“以中间的新开路胡同为界,以东为东打磨厂,以西为西打磨厂。过去,西打磨厂街的商铺林林总总,各式老字号在街两旁排开。”从前门大街拐进西打磨厂街,姚文国如数家珍般介绍起这一带的历史。

深思后的“拯救”

岁月更迭、时光流逝,随着商业中心的转移,西打磨厂街的繁盛日渐褪去,一度破败凋敝。直至2014年,一场以城市更新和保护为目的的“城南计划”把西打磨厂街从颓败的状态中拯救出来,再次激发出新的活力。

西打磨厂街修缮前

2014年,在北京市政府、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东城区政府的支持下,北京天街集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组成前门东区旧城保护与更新联合推动平台,发起以城市更新和保护为目的的“城南计划”,西打磨厂街作为这个计划的示范区,于2015年初启动了风貌恢复与建筑修缮工作。

“如何留住北京味儿,又能使老街散发活力,我们琢磨了很久。”天街集团总经理李军说,“老城保护需要逐渐探索,走过弯路,经历了总结反思,才形成如今这种渐进式的保护方式。”老街需要保留原先的味道,但新的功能又需重新建构,如何破题?天街集团从物理空间的修缮到新功能的注入都进行了深思熟虑的论证。“在西打磨厂街改造过程中,我们确定了以修缮为主、少量新建、新老结合的原则,引入集群设计方式,聘请隈研吾、马岩松、朱小地等7位国内外知名建筑设计师,选取具有保留价值的7处院落,对建筑修缮和风貌重塑开展设计工作,确保街区建筑形态丰富,实现风貌保护、功能提升,激发新活力。”天街集团副总经理段金梅说。

“共享”空间带来新人群

从前门大街拐进西打磨厂街不多远,能看到一座灰色砖墙垒砌的小楼,如今这里引入共享理念,已成为一座创业者的共享办公空间“共享际”。推门进入,三层重楼式格局,中间有天井,面阔八间,站在天井,似乎依然能听到往日喧嚣。“这里曾是清末旅店‘义诚店’旧址,因建筑保留比较完整,经修缮后,我们将其赋予新的功能。”姚文国说。

共享办公空间“共享际”

从共享办公空间往东,还可以看到一座记载着岁月更替的小院,外墙立面保留了民国年间老商铺瑞华染料行的风貌。门前的圆形石刻据说是颐和园的旧物,门楣正上方的字样已经难以辨识,但两侧“靛青颜料”“零整批发”的字样尚可看清。昔日的染料坊变身为共享公寓,与共享办公空间相配套,为创业者提供生活便利。临街的铺面被打造成共享厨房、会客区、洗衣房,往里走的几进院落中间搭建起13间复式公寓。公寓格局都相同,上层是卧室,下层为客厅和卫生间。“这些都是长租公寓,客人有的是附近办公人员,有的是喜欢老北京胡同的青年。”“共享际”CEO贾晓萌说,“除了提供居住,我们还定期组织社群活动,新老住户都可报名参加。义员工作坊、胡同跑等活动吸引了很多人前来。”

西打磨厂街220号院

西打磨厂街220号院是协和医院旧址。在保留老建筑的基本框架基础上,经日本建筑师隈研吾的重新设计,宅子艺术气息浓郁,矗立于街边格外引人注目。虽然院子的外观和结构并没有改变,但院子的墙上,从屋檐往下都挂上了具有艺术气息的金属花格窗,像是为灰色的建筑穿上了银白色的镂空纱衣,别有一番味道。走在院子里,脚下都是石子路,让人意识到,青砖灰瓦下的胡同院落在悄然变化。室内空间原有的隔断已经打通重新设计,便于办公。

引入国际建筑设计理念是在充分保留传统建筑的基础上进行的功能再造,不失传统风貌又有新设计的空间营造使旧日的老建筑重新有了人气,散发出新旧元素嫁接下的新味道。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4043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