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丝织品

宁波作为历史上全国三大对外贸易口岸之一和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在海内外最负盛名的是丝织品,其地位和名声,远远超过杭嘉湖地区。 宁波的丝织品以及丝织技术,自古以来便闻名海内外,并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唐代时,宁波生产的丝绸,包括江苏一带产的丝绸销往日本后,被称为“唐绫”,受到日本朝野的喜爱。正如日本学者藤原定家在《明月记》中所说:“近年来,无论上下各色人等,均喜穿“唐绫”,于是命都城织工仿织“唐绫”。这种“唐绫”的纺织技术很快在由宁波(当时称明州)至日本的港口——博多港盛行起来,成为日本古代丝绸业的中心,并把这种纺织法称之为“博多织”,还在社会上出现了“唐绫”的仿制品。宁波的丝织品除远销日本、高丽外,还输往印尼、柬埔寨、越南、伊朗等国家。( 宁波)

丝织品

重磅消息:仰韶文化发现五千多年前世界最早丝织品

澎湃新闻获悉,考古研究人员近日在河南省荥阳市汪沟遗址出土瓮棺里的头盖骨附着物和瓮底土样中,检测到桑蚕丝残留物,表明当时包裹瓮棺中亡童的织物是丝绸。“这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发现的时代最早的丝制品,距今5300至5500年。此前良渚文化钱山漾遗址出土的丝织品距今是4200至4400年。”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顾万发说 ,进一步研究发现,当时中国的丝绸技术已趋于成熟,而非初始。中国丝绸博物馆、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12月3日共同召开仰韶时代丝绸发现新闻发布会,称在黄河流域的郑州市荥阳仰韶文化遗址发现的丝织物,经研究证实,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早的丝织品。

汪沟遗址出土的碳化丝织品 5000多年前中国丝绸技术已趋成熟,而非初始 12月3日在河南郑州召开的仰韶时代丝绸发现新闻发布会上,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顾万发说,汪沟遗址发现的丝织物残存,与此前青台遗址瓮棺中出土的织物为同类丝织物,结合巩义双槐树遗址发现的骨雕家蚕,确切证明中国先民在5000多年前已经开始育蚕制丝。

河南省荥阳市汪沟遗址出土瓮棺 青台、双槐树、汪沟等遗址地处郑州仰韶文化聚落群,是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核心地区之一。出席新闻发布会的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介绍说,根据碳化痕迹孔隙和残留纤维的电镜观察,科研人员在汪沟遗址瓮棺内提取的炭化织物中发现了绞经织物,纱线较细,是四经绞罗织物碳化后的痕迹。借助该馆自主研发的酶联免疫技术,最终确认绞经织物是丝织物残存。

汪沟遗址出土的碳化丝织品 “这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发现的时代最早的丝制品,距今5300至5500年。此前良渚文化钱山漾遗址出土的丝织品距今是4200至4400年。”顾万发说,进一步研究发现,当时中国的丝绸技术已趋于成熟,而非初始。据顾万发介绍,出土残片中有一块“绫罗绸缎”中的罗织物,且经过了染色处理,在织法上采用了较为复杂的绞经结构。为防止掉色,古人对这块染色罗进行脱胶,生丝脱胶后称熟丝,这块罗也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发现的时代最早的熟丝丝绸制品。

科研人员从瓮棺中取样的现场 2010年,中国丝绸博物馆设立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开展纺织品相关文物分析检测鉴定等工作。为推动丝绸起源研究,2015年以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中国丝绸博物馆开展以“寻找中国丝绸起源”为主题的考古项目。

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出土的牙雕蚕与家蚕的对比图 据介绍,距离青台遗址不足百公里的双槐树遗址出土的骨雕家蚕长6.4厘米、宽不足1厘米、厚0.1厘米,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蚕雕艺术品。根据蚕的整体造型以及头昂尾翘的绷紧“C”形姿态,专家推测古人雕刻的是一只正处于吐丝阶段的家蚕。“这说明当时的古人已非常熟悉蚕的生长习性,并可以驯化出成规模的家蚕。”顾万发说。对推动丝绸起源与丝绸文化研究意义重大 “丝绸文明是中华文明重要的特质和文化符号,我们经常说,亚麻源自古埃及,羊毛源自古巴比伦,棉花源自印度,丝绸源自中国,探寻中国丝绸之源一直是考古工作者关注的重要课题。从2015年中国丝绸博物馆科研团队第一次来到青台遗址以来,我们一直在用最新技术进行着科技考古工作。通过此次考古科研,我们认为,中国最早的丝绸不是穿衣服用的,而是作为一种通天地的神圣物品,体现了一种原始的崇拜,古人认为,蚕的破茧而出象征着得到再生,因此用丝绸包裹着死去的孩子灵魂可以升天。此次考古科研发现对研究中国丝绸文化、传承中华5000年文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赵丰说。

双槐树遗址出土牙雕蚕 关于丝绸的起源,我国古代史籍中流传着不少神话传说,据《通鉴纲目外记》载,黄帝妃嫘祖“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而天下无皴瘃之患,后世祀为先蚕”。《易•系辞下》记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孔颖达《疏》云:“垂衣裳者,以前衣皮,其制短小,今衣丝麻布帛,所作衣裳,其制长大,故云垂衣裳也。”

青台遗址出土丝织品残片 顾万发表示,结合仰韶时代的最新考古发现,可以认为中国丝绸的起源时间很可能在黄帝时代,丝绸之源在郑州。考古发现表明,中国可能在裴李岗文化时期就已经出现丝蛋白,仰韶文化遗址内出土尖底瓶及部分罐的外表饰有线纹,个别器物底部发现有布痕,说明原始纺织技术在新石器时代中期甚至更早阶段已经比较发达。上个世纪的考古发现证实黄河流域的河南荥阳青台遗址(距今5300—5500年)出土的罗织物是中国发现最早的丝织品,浙江湖州钱山漾(距今4200年)出土的绢片和丝带是长江流域出土最早、最完整的丝织品。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瓦莱丽•汉森2012年在其新著《丝绸之路新史》中明确认为“中国人确实是世界上第一个制造出丝绸的民族”。

钱山漾遗址出土丝绢残片 发布会前,中国丝绸博物馆与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建立工作站,以加强考古单位与科研基地的协作,寻找探索丝绸起源的新方法。

汪沟遗址出土的碳化丝织品 “以往的技术手段难以实现对碳化纺织品纤维材质的检测。随着酶联免疫技术的不断优化,检测成本的不断降低,我们将在郑州仰韶文化聚落群开展更广泛的样本检测,以期勾勒出这一地区的丝绸起源分布图。”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主任周暘说。

来源:(本文据中国丝绸博物馆并综合自新华社、中新网、《郑州日报》等)

责编:王晓亮

审核:上官英敏

编辑:王 菲

获取更多精彩

渑池生活吧

山宗•水源•路之冲 | 古人有多精致?来看都兰热水墓群中出土的金银器、丝织品……

都兰热水墓群

都兰热水墓群外景

都兰热水墓群,位于青海柴达木盆地东南端的都兰县热水乡。1982年、1999年曾组织对该墓群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羊、马、牛、马鹿等大量动物骨骼,出土了丝织品、木器、金银器与域外货币等一批珍贵文物。

都兰热水墓群 的发掘印证了青海在中原、西亚、中亚文化交流中的关键地位,也突显出丝绸之路青海道在这一时期发挥的重要作用。

2018血渭一号墓

都兰热水墓群于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再次展开墓葬发掘工作,编号为 2018血渭一号墓,2020年结束田野工作。这一发现被评为“2020年中国考古新发现”之一。

墓葬航拍

2018血渭一号墓出土遗物

该墓为都兰热水墓群发现的结构最完整、体系最清楚、墓室最复杂的 高等级墓葬,是都兰热水墓群墓葬考古研究的重要发现。墓中出土的一枚古藏文银印,表明墓主是一位吐谷浑王族。该墓的发掘对研究热水地区的 葬制、葬俗,以及唐帝国与少数民族关系史、丝绸之路交通史、物质文化交流史等相关问题具有重要价值。

在都兰热水墓群里

人们发现了许多珍奇……

金银器

古人生活有多精致?

看墓群出土的金银器

你或许就能感受到了

嵌松石立凤金头饰

唐(618~907年)

高12.5厘米 宽8.5厘米

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藏

这件器物采用 锤揲、镂空等工艺制作而成。其造型可分成三个部分,最上一层为缠枝卷草纹,下面为叶片状,中间为一立凤。凤鸟腹部呈鱼鳞状,双翅由金片锤揲而成,其边缘饰镶嵌松石的联珠纹,镶嵌物均已脱落,双腿由紧凑的螺旋状金丝拧制而成。

兽面纹金腰带

唐(618~907年)

高5.3厘米 宽5.3厘米

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藏

这件腰带由带扣、带銙、带尾三部分构成。带扣和带尾装饰一致,为卷草纹图案的金片镶嵌绿松石制成。带銙部分为 10块大小均等的方形兽面纹金片组成的框体,周边饰花卉纹。

虎噬牛纹金带扣

唐(618~907年)

直径6厘米

青海湟源古道博物馆藏

该器物为三组半圆环结构,其对接处外缘分饰忍冬花叶。圆环内置虎噬牛主题造型,猛虎自上而下咬住牛的腰部,牛呈横卧姿态,四肢弯曲,似作挣扎状。这类以动物题材为纹饰的镂空金属牌饰,为 草原文化的典型器物。

铜鎏金凤鸟

唐(618~907年)

长11.5厘米

都兰县博物馆藏

该凤鸟两足一前一后,双翅张开,尾羽后扬。作为一种祥瑞形象,凤鸟常以飞翔或伫立的姿态出现于汉唐时期的金银、石刻、织锦等载体上,且多为平面形象,类似这件凤鸟的立体造型则较为少见。

錾刻翼马纹银饰

唐(618~907年)

直径36厘米

青海湟源古道博物馆藏

该银饰近缘处一周錾双线间连珠纹,内圈錾刻花卉纹,中间为翼马。这种连珠纹内填鸟、兽图样,大致在汉代时由波斯传入我国新疆一带,至 六、七世纪时盛行于我国西部、北部地区,常见于壁画、丝织品与金银器等器物上。

都兰热水墓群出土丝织品

除了金银器

丝织品也令人惊叹

从纹饰到色彩

无一不显示着当时技术之成熟

都兰热水墓群出土了大量举世罕见的丝织品,种类繁多,纹饰精美。这些出土丝织品也是多方文明在丝绸之路青海道上交相辉映的具体物证。

红地对马纹锦

唐(618~907年)

长21厘米 宽13厘米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热水墓群出土

海西州民族博物馆藏

这件织锦主体图案为两组环绕连珠纹的对马图案。四方连续的连珠纹图案在青海地区仍保留了中亚的传统式样,并发展为双向连接的连珠图样。

红地对鸟纹锦

唐(618~907年)

长62厘米 宽30厘米

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藏

主体纹饰为两组连珠对鸟纹图案。该鸟或为孔雀,尾部均以开屏形式向上弯曲,连珠外以缠枝花卉纹相隔。整块织锦颜色以绛红、土黄、蓝、绿为主色,搭配舒适。

蓝地十字花缂丝

唐(618~907年)

长26厘米 宽8.5厘米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热水墓群出土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黄地花瓣鹰纹锦

唐(618~907年)

长47厘米 宽19厘米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热水墓群出土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斜纹纬锦,图案主体为八瓣花环,环中为一立鹰。两翅平展,颈与翅有连珠头饰。双足抓住一人,置于腹部。都兰热水墓群曾出土大量纹饰精美的织锦,品种丰富。

青海这片土地

藏着太多的宝贝

来深博的“山宗・水源・路之冲

——一带一路中的青海”展

更多珍奇等着你观赏!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山宗・水源・路之冲——一带一路中的青海

展览时间:2021年4月9日至2021年6月10日

展览地点: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馆(同心路6号)第1-4号专题展厅

定点讲解时间:15:00

信息来源:深圳博物馆

讲好海丝故事、推进海丝申遗、打造特色游径…… 一同品读江门“海丝文化”

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外海上交通之路、中外贸易之路,也是国际移民迁移之路和文化交流之路,其核心价值是文化交流。江门作为“中国侨都”,五邑籍华侨华人遍布全球各地,江门的海丝史迹点正是大航海时代“文化之路”的重要印证。

近日,江门市公布第一批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名录。方济各沙勿略墓园—大洲湾遗址、新地村天主教堂、“南海Ⅰ号”沉船点(台山水域)等9处海丝史迹入选名录。为挖掘记录江门的海丝文化,带领广大读者走进海丝、了解海丝,本报特推出《江门海丝文化探源》栏目,讲述鲜为人知的海丝故事,细述江门的海丝情缘。

江门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有效保护、合理利用这些“海丝文化”资源,对江门市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以及让文化资源为经济社会发展“增能”,尤为重要。

近日,以《江门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条例》的实施为契机,记者分别到台山市、新会区对入选首批江门市海丝史迹名录的史迹点(以下简称“海丝史迹”)进行采访,实地了解江门海丝的历史文化、经贸发展、保护利用等情况。

走近大众

多形式讲好江门海丝故事

江门海岸线漫长,拥有天然港湾,地处我国传统西洋航线上,优越的海上交通,使江门“海丝文化”渊源流长。

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石坚平介绍,早在北宋时期,江门就是广州通海夷道上的“放洋”之地,是国外朝贡船只停靠之地;而位于台山市上川岛东面的乌猪山曾是明清时期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航标;上、下川岛则是葡萄牙人早期对华贸易的据点,当年分布在今天台山、新会沿海的一些卫所营寨,守护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安全。

作为南海航路的必经之地,江门留下了许多海外贸易遗迹,如“南海Ⅰ号”沉船的发现、台山川岛大洲湾遗址等,见证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而近代以来,大量五邑先民更是不畏艰险,跋涉重洋,足迹遍及世界各地。五邑华侨先辈们将海上移民之路的新内涵注入到“海丝文化”中,使得江门的“海丝文化”独具特色。

深厚的“海丝文化”需要载体来展现,在城市文化中,博物馆就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促进“海丝文化”传承和发展,近年来,江门市正逐步通过多种方式解决海丝遗产展示利用问题,打造台山海丝博物馆便是一个重要方式。

走进台山海丝博物馆,可以看到江门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渊源与故事,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回到过去”,感受海上丝绸之路的风情和魅力。据介绍,当前江门海丝点文物保护工程以及海丝博物馆布展工程已基本完成,台山海丝博物馆有望在今年内试运营。

如何让海丝“活”起来,同时更好地走向大众?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深化海丝史迹研究方面,江门海上丝绸之路多媒体资源库建设项目已获得文化与旅游部的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项目立项,将收录、整理有关江门海丝的地方文献资料,并制作音频。另外,江门市还组织编制乡土文化教材,将“海丝文化”的相关内容纳入其中。

江门市博物馆办公室主任叶娟介绍,去年该馆举办了江门海丝文化遗产保护专题讲座,以及江门五邑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展,力求讲好海丝故事。“下一步,还将推动海丝文物专题展览下乡巡展,探索开发江门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创意产品,让更多人认识海丝、保护海丝。”

加强保护

扎实推进海丝申遗各项工作

上川岛的方济各沙勿略墓园,广海的烽火台、摩崖石刻等著名遗迹,无不见证了台山在海上丝绸之路中所担当的重要角色。如今,这些古迹成为台山是“海上丝绸之路”上重要节点的实物佐证。

自方济各沙勿略墓园—大洲湾遗址纳入海上丝绸之路首批申遗遗产点以来,江门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文物局、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攻坚克难,扎实推进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各项工作。

据介绍,江门市着力提升文物保护级别,台山市的大洲湾遗址、方济各沙勿略墓园、广海卫城城墙遗址及“南海Ⅰ号”水下文物保护区等已列入广东省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拟推荐名单并进行公示。

同时,以海丝申遗遗产点、川岛海域、广海卫城遗址等三个片区为依托,建立以台山“海丝文化”为主导的考古遗址公园已通过国家立项。未来,江门市将全力推进方济各沙勿略墓园及大洲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力求实现台山海丝相关遗产的整体保护,保障陆地及水下重要考古工作的持续性展开,增加台山海丝遗产的附属价值。

来到位于新会区古井镇官冲村碗碟山、瓦片岩、旗岭一带的官冲窑址,新会区博物馆副馆长林文斌生动地介绍了官冲窑址的历史:“载满碗、盘、罐、盆等的小船从官冲窑址周边出发,沿着河流和海,把这些产品送到新会及广东沿海地区,部分产品还外销到海外。”

官冲窑址记载了唐代新会的历史,是江门海上丝绸之路海外商贸文化遗产之一,为研究当时新会陶瓷手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实证。如今,官冲窑址的热闹景象已不复存在。记者看到,窑址已进行了复填,窑址周边已围蔽保护……

这些都是江门市加强海丝史迹保护的缩影。在日常管理方面,江门市强化海丝遗产日常监测,规范了遗产点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和任务。目前,已按照国家要求,管理人员通过海丝监测云系统对申遗点进行实时监测,按时上传各项实时图片和数据,完善监测数据,由专人负责审核系统采集的各项数据及基础数据库的录入、游客量及日常监测任务的采集。

利用优势

打造本地特色的海丝游径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走进台山市川岛镇大洲村朱家庄,村道干净平整宽阔,新安装的路灯、民生厕所、垃圾中转站、沿海路加设的围栏等,都为附近村民的生活、出行带来便利,且大大改善了附近村民的生活环境及海丝史迹点的周边环境。

台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加强海丝史迹点保护的同时,也是加强“海丝文化”推动,利用“海丝文化”的优势,可以丰富乡村的文化内涵,促进“旅游+文化”融合发展,吸引本土人才返乡,增强带动就业能力,为当地乡村的兴旺繁荣带来良好的机遇及社会、经济效益。

在宋元崖门海战文化旅游区,不少历史爱好者慕名而来,感受崖山海战的历史。崖门海战不仅是中国历史,更是东南亚乃至世界历史的一部分,其对东南亚社会的影响持续至今。宋朝败亡后,宋人大量逃亡至东南亚,说明宋代中国与东南亚各国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崖门海战的历史遗迹也是江门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见证。而官冲窑址、杨太后陵、慈元庙3处海丝史迹,均在宋元崖门海战文化旅游区不远处。石坚平建议:“未来,江门市应该继续发掘这几处海丝史迹的历史文化,与宋元崖门古战场结合起来,打造一个唐宋的文化景点,打造一张历史底蕴深厚的文化名片。”

对此,江门市也提出,要整合海丝文化遗产,打造本地特色的海丝游径,崖门海战游径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江门市将根据前期完成的文化遗产游径资源调查,开展文化遗产游径线路设计工作,以打造海丝游径兼崖门海战游径为重点,完善游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游径宣传交流活动。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3974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