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常津苹果

静宁常津果品有限责任公司位于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苹果之乡”的静宁县治平乡大庄村,,占地面积40000㎡,固定资产4000万元,现有果品保鲜库61栋,库容量85000m3,可贮藏苹果50000吨,生产加工厂2个,分级、清洗、打蜡、包装流水线2条,年生产能力20000吨,配备有基地管理办公室和实验室,有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具备必要的检测能力,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

常津苹果

公司成现有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注册认证的出境果园21个,25400亩,国家良好农业规范《GAP》基地1个3300亩,2009年又通过了全球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LOBLGAP》的认证。认证的出口加工厂1个,和《GAP》产品加工厂1个,公司的生产和产品已通过了《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和食品《HACCP》体系的认证,有严格的操作规程,健全的检验检测设备和质量可追溯体系,产品已销往东南亚、中东等十多个国家。

公司主要产品有梨系列、新红星、花牛、富士系列、秦冠等品种。静宁苹果曾多次获得“中华名果”、“名优特新奖”等称号。公司“成纪富士被评为2007年国际林产业博览会金奖”,2008年公司《金果》富士经国际第三方检测合格,评为奥运会餐饮原料供应企业,并获得了表彰奖励。2007年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为《全国苹果经营优秀企业》,2009年被定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凭借优越的地理优势,静宁苹果无论在苹果的各项理化指标和外观品质,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盛誉。主要产品红富士.秦冠果面光滑,色泽艳,红中透粉,经农业部果品及苗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可滴定酸、糖酸比、Vc六项理化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优质苹果标准,尤其是Vc含量高达9.32mg/100g,果实硬度8.6~10.89kg/cm2,极耐储藏,加上先进的储藏技术,保持了果品的原质原味。供货期限可达7月底。

大沙河苹果自摘进入最后阶段,自摘园采摘异常火爆

大沙河镇位于丰县城南18公里处的苏皖两省结合部,因著名的大沙河贯穿全境而得名。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饶,是传统的果品生产大镇,素有“果都”、“果海”之美誉。全镇现有果品面积10万多亩,年产优质水果13万吨,是著名的“中国红富士之乡”和“中国白酥梨之乡”。 盛产的大沙河红富士苹果以其优良的品质在全国各类水果评比中获得国家、省、市大奖238项,并获得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和“中华名果”称号。

大沙河镇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借助新一轮“黄河故道综合开发”和“大沙河风景区”建设,加大旅游投入,以“两河一湿地,二村二农庄”项目建设为载体,引领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盛世梨园、果都大观园、大沙河农家乐、瑶盛陶瓷学院、二坝湿地公园等一些知名旅游景点共同汇聚成一个集旅游观光、度假休闲、农业体验于一体的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区,今年红富士苹果节期间吸引游客30多万人次来此赏花摘果、休闲旅游。

大沙河果园七分场自摘园位于苏、皖两省交界处的黄河故道上,是“国家级出口果品质量安全生产示范区”核心区,面积1000多亩,年产优质红富士600万斤,每亩产优质红富士苹果6000多斤,今年市场价为1.5-2元/斤,目前自摘价格为3-4元/斤。生产的“大沙河”牌优质红富士苹果个大皮薄汁多、营养丰富,通过了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认证,提高了果品质量和竞争力。是大沙河镇目前科技含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的优质果品自摘园。

为了进一步提高果农收入,我镇投资建设大沙河电子商务产业园,发挥互联网+农产品风口带动作用,苹果节期间,每天物流外销果品30多万斤,果农亩均增收达1万元左右,大大提高了果品的经济效益。

丰富多彩的自摘活动吸引了周边地区广大游客纷纷来到大沙河,人们或去农家乐、岳庄地锅村挑战特色美食之诱惑;或去瑶盛文化园体验拉坯做瓷之乐趣;或去盛世梨园享受田园自摘之欢乐;或去二坝湿地感受天然氧吧之惬意。自摘吸引了众多热爱乡村旅游、亲近自然的游客纷至沓来,第27届丰县大沙河苹果文化节已接近尾声,大沙河镇将贯彻执行果品振兴计划,大力发展现代果业、特色果业、品牌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让我镇特色果业“靓”起来。

苹果节繁忙的场景

小朋友来到沙河体验苹果自摘

来源:中国丰县网

创意农业丨89年的“学霸”用7年时间专研有机苹果,亩产近万斤,碾压常规农业

有机苹果亩产能过万斤

你相信吗?

专家相信,但是也没有见过

只是在国外科学杂志上看到过相关材料

1989年出生的李立君

2010年开始学习有机种植

师从生态学者蒋高明

在蒋高明研究院的有机果园研究有机苹果的种植

在自己家乡实践有机苹果的种植

2015年有机苹果亩产9126斤

比同等条件下

常规施用化肥农药的苹果亩产提高2000多斤

而且品质达到欧盟有机产品的标准

李立君

从学霸到“果霸”,轻松碾压常规农业

李立君出生在山东栖霞的一个苹果世家

从小看着父亲也帮衬着父亲种植苹果

因为家里孩子上学

李立君的父亲不舍得多用化肥来种植果树

李立君的父亲每天早早起床

收拾好前一天的猪粪直接送到果园

也没有发酵或者其他特殊处理

到了果园挖坑埋粪

只是施肥位置上尽可能远离树干

按时再追点化肥

这样的投入成本果真降了不少

李立君父亲在细心修枝

李立君在细心剪枝

邻居家因为没有孩子上学

邻居不想太辛苦投入的化肥至少是李立君家的三倍

但是产量却没有他家的高

邻居为了提高产量不断继续加大化肥的投入

后来产量反而更低了

这样的亲身经历让李立君认识到化肥并非越多越好

20年的苹果种植经历(在家帮干农活)

让他认识到中国农业并不现代化和科学化

也希望自己在农业的专研道路上能走得更深

果园的水源地——龙门口水库,也是当地重要的可饮用水源地

大学时选择山东农业大学

李立君大量阅读了有机农业书籍

也学习了古代中国农业大作

2011年

李立君了蒋高明老师课题组有机果园科研课题

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4个硕士及1个博士组成的“平衡农业”团队。

与此同时也开始对自家果园按照生态理念进行改造

在科研与管理过程中

李立君在果树生长季的每个早晨都是五点起床

去果园进行观察记录

中间吃个早餐

然后就接着工作到午饭时间

小憩之后便又去果园将烈日陪伴到晚辉

这是个深入果园生态系统的过程

从2011-2017年

从理论到实践

让李立君获得了相当的数据

期间也观察到许多有趣甚至震撼人心的生态现象

瓢虫大军满园飞舞,虽然偶尔把人叮咬的有些恼火,还是盖不过李立君内心的窃喜,因为它们吃掉了捕虫灯无法有效控制的蚜虫,至于后期因无蚜可食而数量大减,生态规律不能强改,只能由其自生自灭。

学名为马铃薯瓢虫的植食性瓢虫,喜食茄科植物。龙葵是李立君果园数量多、植株高大的杂草,去年还很令人头疼,今年就来了个大转变,倒霉的龙葵是茄科植物,从发现马铃薯瓢虫到龙葵变为光杆只用了10多天的时间,现场真的很让人震撼,龙葵上密密的都是瓢虫。

李立君采购可靠的兔子粪做肥料,兔子粪是果园非常好的营养性肥料,可以帮助苹果健康成长。

果树残枝也要物尽其用,残枝粉碎成木屑,就是改良土壤最好的肥料,能增加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微生物对苹果的营养均衡可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哦。

从生态农业的角度来说,鸟多绝对是好事,可是果农是痛恨鸟的,因为鸟经常啄食果子,一个果子一口便走,确实也造成了很大的损失。这个又该怎么协调呢?有思路便有出路,苹果非成熟期正是害虫的肆虐期,鸟有可食之物,但是到了秋天害虫基本都以卵或者蛹等方式准备越冬,也就不会危害苹果了。所以在害虫活动期鸟吃虫子不吃苹果,而随着苹果的成熟,害虫渐少,苹果越发可口,鸟自然会啄食果子。这样就好办了,在非成熟期让鸟帮我们控制害虫,入秋后拉网阻隔鸟类进入。鸟类为我们服务后又不会啄食苹果,两全其美。当然,为了鸟类继续为我们服务,将次果扔出网外并投放粮食,这样大概就做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经过检测

李立君的苹果实现了零农残

达到了欧盟有机标准

2017年经过农残和重金属检测,全部零检出

不仅如此

维生素C、钙、镁、钾等营养成分均高于常规农业种植的苹果

尤其是钙的含量

比普通苹果高出接近2倍

除此之外

各类芳香物质的含量也远远高于普通苹果

苹果中的“钙果”,钙含量比普通苹果高出接近2倍(2016年检测数据)

各类芳香物质的含量远高于常规苹果(2016年检测数据)

他认为

生态农业的生态复杂性决定了生态农人是学无止境的

现在的成绩远远不够

他觉得自己只是做到了最基本的

土壤经过立君七年多的精心改良,现场把土壤挖到了70多公分以下,土壤依然非常疏松,土壤团粒结构明显,这意味着土壤的通风透气性与保水保肥性很好,果树可以很健康愉快地生长。

把生态农业越做越简单

越做越接近和符合大自然的规律

越做越幸福

这才是生态农业的目标

也是生态农人的骄傲

注:本图文来源于“有机农业者”微信公众号平台,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作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图文资源侵犯您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想吃苹果,我在苹果之乡长武等你

被誉为“中国苹果之乡”的长武县是我国陕西省最优质的苹果种植基地县,在这里将近百分之八十的耕地都用来种植苹果,可以说是以种植苹果为核心,以果畜富农。全县在县政府、果业局、种植站等等部分的带动指引下,不断发展进步,促进苹果经济的快速发展。

长武县生长出来的苹果色泽鲜艳,外形圆润饱满,口感也是清脆爽口、香甜多汁,这些都离不开长武县的地理位置以及天气气候。这里常年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空气质量好等等条件,每一项都不可缺少,是成就长武苹果非常有利的条件。在良好的环境下生长出来的苹果,口感自然是优质的。

长武县种植苹果的历史也非常悠久,在改革开放后长武县便开始逐渐以种植苹果为主要核心,从一开始的“野苹果”,逐渐发展为现在总产超26万吨,年产值突破10亿元。这些都不离不开县委县政府的正确引导,以及当地农民的勤劳耕种。为了提高苹果的质量和产量,不断引进学习国内外优秀的种植技术,通过多年以来长久的学习摸索,秉持着“绿色、环保、无公害”的理念,将长武苹果从山上的“野苹果”成长为陕西省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也让长武县从普通的小县城蜕变为苹果之乡。

在每年的九月份长武县也会举行“苹果采摘节”,吸引全国各地喜爱长武苹果的朋友们一同来体验丰收的快乐,尝试各种品种的长武苹果,共同欣赏传统的民俗表演以及特色小吃。在长武苹果金秋采摘旅游节的推动下,长武苹果的知名度大幅提高,不仅如此,还推动了长武旅游业的发展,是长武展示旅游形象的重要窗口。

作者/来源:长武电商资讯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3754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