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昭通古文化遗址

昭通古文化遗址位于昭通市城北北闸镇塘房二社过山洞村。洞长40多米,洞宽10米有余,最高处约5米。1982年,市文物普查队发现一些哺乳动物化石和1枚人牙化石。首次发现的早期智人化石,定名为“昭通人”。这一发现填补了猿人阶段到晚期智人阶段的空白。继发现过山洞后洞内旧石器遗址后,又在前洞口左侧倒塌的岩脚下发现一个新石器时代遗址。洞穴前高后低,遗址向内形成斜坡,地表面暴露的是多块陶碎片。初步探测,文化层深1米余,分布面积10平方米左右。出土器物有石斧、石锛,磨制较粗糙。陶器以夹沙红陶居多,夹沙灰陶次之,均为索面。器形有长颈尖底罐、单耳圈足罐、环底钵、平底小杯、折沿罐、釜形器等。

昭通古文化遗址

景点位置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北闸镇塘房村

辽中历史文化遗产第一篇物质文化遗产之古遗址(一)

文化与遗存,为乡愁留住记忆 。

一座城市和一个人一样,

不能仅有光鲜亮丽的外表,

更应有独特鲜明的内涵,

她以历史为基,以遗存为柱,以文化为魂。

物质文化遗产之—古遗址

在新石器时代,辽中先民们就已在辽中这片土地上逐水草而居,以农事渔猎为生,顺天时而动,留下他们一路走来的印迹。

白家村后沙岗子、大黑岗子村西岗子、潘家堡村南岗子等新时器遗址,让人仿佛看到辽中先民们钻木取火升起的袅袅炊烟……然则3600 年前左右,农耕文明在这里戛然而止。接续,“牧草掩没牛羊肥,朔风萧萧胡笛吹”。下辽河进入了千年的游牧时代,也因此引发了中原剑戟与游牧弯刀在这里豪情碰撞,辽中成为凭辽河天险的古战场。汉代烽火台、茨榆坨长胜堡、肖寨门古营盘、后边外明代边塞,似乎在向世人倾诉着曾经的风霜雨雪、刀光剑影。

辽中,厚重的背影倏忽远去,终不弃中华文明鲜活一脉。偏堡子汉魏墓葬、宋金驿道、清永安桥、满都户兴隆寺、茨榆坨西平寺、戴家房大清寺、南三台子三皇庙、辽中文庙和关岳庙,积淀下辽中深厚的文化底蕴,留下许多久远的故事。乃至近现代,英雄的辽中儿女,奋起反抗,救民族于危亡,争取人民的解放。静静的辽中革命烈士陵园,矗立着他们不朽丰碑。

辽中境内的古遗址从新石器时期至明清时期,分布范围十分广泛,遍及全区各地。

○ 新石器晚期遗址

白家村后沙岗遗址原城郊乡(今城郊街道办事处)白家村偏东北方向500 米处有一沙岗,名后沙岗。沙岗高出附近耕地3 米至5 米,东西长约500 米,南北宽约400 米,面积20 万平方米。此岗未经开垦,杂草丛生。西距辽河2 公里,东距蒲河4 公里。岗东、北两面为耕地,南有一鱼池,西邻孟家村通往县城的乡土路。1981 年6 月,出土文物

有燧石片、石刀、红褐灰三色夹沙陶片,还有陶网坠、陶纺轮、铜镞、青铜刀币以及陶壶等文物。陶壶高21厘米,口径7.5厘米,腹径16厘米,底径7 厘米,黑色夹滑石、素面、直口、圆唇、鼓腹、平底。腹有4 个对称盲耳,陶网坠长5.6 厘米,上宽3.4 厘米,下宽4.6 厘米,厚2 厘米,泥质红陶,下部有齿状纹,经市、县考古人员鉴定:此岗为新石器晚期至战国时期一个村落所在。近水源,高地势,易防洪水和野兽。当时,人们以从事渔猎生产为主, 兼以极简单的农业生产。冬到河套里狩猎,夏到辽河里网鱼,妇女在家纺线织网。过着自给自足的定居生活。

大黑岗村西岗遗址原大黑岗乡(今大黑镇)大黑岗村西300 米处有一沙岗,为新石器时期一村落遗址。此岗当时颇大,1958 年“大跃进”时几乎铲平。现仅存几处小沙岗,长约250 米,宽为150 米,面积为3.75万平方米。土质黑黄色。文化土层为110 米,含有红烧土。1981 年,出土一些燧石片、夹砂陶底、夹砂红陶片、夹砂化石陶片、指甲纹陶片、灰陶片、白瓷片、红烧土、石镞等。石镞高3.7 厘米,腹径3 厘米,底径1 厘米,玛瑙色。据考古人员认为:此岗为新石器时期一村落遗址。当时,建造的房舍多为半地穴式的地窨子,房舍间距很近,初见村街。

南岗遗址与古坟遗址南岗遗址位于原潘家堡子乡(今潘家堡镇)村南400 米处,南北长200 米,东西宽100 米,面积为2 万平方米。岗东50 米处似有土城。出土文物有夹砂陶器(器足、器耳、器底、口沿)、石网坠、灰陶片、瓷片等。考古人员认定:此地为新石器时期遗址。在潘家堡子村西80 米处,还有一处西潘古坟遗址,南北长300 米,东西宽200 米,面积6 万平方米。出土文物有夹砂陶器残片,器足、器耳、器底、口沿,还出土过金代四系瓷壶和铜镞。其中,白釉四系壶,高27 厘米,口径5.5 厘米,腹径17 厘米,底径9 厘米,面白色,上有铁绣花饰纹。腹下部有2圈,口沿有1圈,颈下部有行书“风花雪月”4字。青铜镞,高4 厘米,腹径3 厘米,底径1.3 厘米,底有凹,柳叶形锋槽。

东荒地新石器遗址该址位于原乌伯牛乡(今蒲东街道办事处)东荒地村,面积40 万平方米。出土文物有红陶器足、绳纹砖、铁绣花瓷片(17 件)。经考古人员确认:此地系新石器时期遗址,还有金元时代遗址。群众传说:以前出土过铜钱。1981 年3 月,有一农民从屋中挖出3 口铜锅。

未完 敬请期待辽中历史文化遗产第一篇物质文化遗产之古遗址(二)

文稿来源 辽中文史资料(第二辑)辽中文化与自然遗产

图片来源 网络

编辑 张同波

辽中历史文化遗产第一篇物质文化遗产之古遗址(二)

文化与遗存,为乡愁留住记忆 。

一座城市和一个人一样,

不能仅有光鲜亮丽的外表,

更应有独特鲜明的内涵,

她以历史为基,以遗存为柱,以文化为魂。

物质文化遗产之—古遗址

在新石器时代,辽中先民们就已在辽中这片土地上逐水草而居,以农事渔猎为生,顺天时而动,留下他们一路走来的印迹。

白家村后沙岗子、大黑岗子村西岗子、潘家堡村南岗子等新时器遗址,让人仿佛看到辽中先民们钻木取火升起的袅袅炊烟……然则3600 年前左右,农耕文明在这里戛然而止。接续,“牧草掩没牛羊肥,朔风萧萧胡笛吹”。下辽河进入了千年的游牧时代,也因此引发了中原剑戟与游牧弯刀在这里豪情碰撞,辽中成为凭辽河天险的古战场。汉代烽火台、茨榆坨长胜堡、肖寨门古营盘、后边外明代边塞,似乎在向世人倾诉着曾经的风霜雨雪、刀光剑影。

辽中,厚重的背影倏忽远去,终不弃中华文明鲜活一脉。偏堡子汉魏墓葬、宋金驿道、清永安桥、满都户兴隆寺、茨榆坨西平寺、戴家房大清寺、南三台子三皇庙、辽中文庙和关岳庙,积淀下辽中深厚的文化底蕴,留下许多久远的故事。乃至近现代,英雄的辽中儿女,奋起反抗,救民族于危亡,争取人民的解放。静静的辽中革命烈士陵园,矗立着他们不朽丰碑。

战国时代遗址

练兵山遗址 原长滩镇(今长滩街道办事处)土北村东北1 公里处,当地人称其地为“练兵山”。该地长宽各100 米,细河从旁流过。据考,此系战国时期遗址。1981 年,考古工作者在此发掘出了汉代瓦片,豆座,还有战国时期的大板耳、陶纺轮。陶纺轮高2.5厘米,口径3厘米,底径3.8厘米,红色,素面,圆台形,中有一孔。推之,当年此地已有房舍一类建筑。

汉代遗址

西汉时期曾设辽阳县。据《汉书》和《水经注》载,汉代的辽阳县在大梁水(今太子河)和小辽水(今浑河)交汇处,辽东郡所在地襄平(今辽阳)西北百里。《中国历史地图集说明书》载,汉时辽阳在今辽中区茨榆坨的附近。从《中国历史地图集》西汉幽州刺使部版图上量古辽阳方位,也在今辽中区茨榆坨附近。汉设的辽阳县到晋时废。因距今年代甚远,其准确方位究竟在境内何地,尚无确据可定。明时,曾对其位考证过,并在《全辽志》里绘图标其方位。1964 年,辽宁省博物馆曾派人到茨榆坨公社偏堡子大队发掘一汉代大墓葬群。据此,汉代辽阳县在今茨榆坨附近一说,可靠程度进一步增加。

唐代遗址

肖寨门古营盘遗址 肖寨门镇所在地村北约1.5 公里处有一营盘遗址。据《满洲国古物古迹节录》一书载,此营盘为唐太宗东征时大将薛礼所建。1936 年3 月,遗址尚存,依稀可辨。后期,大搞农田基本建设,遗址荡然无存。

辽金代遗址

古城子辽金遗址 该址位于满都户镇古城子村南,系辽金时期一城址。从其断垣残壁考之,遗址东西长130 余米,南北宽60 余米,面积约7800 平方米。城墙以土夯成,至今土层清晰可辨。因考证工作尚在进行,故城名暂不能定。1981 年考古时,发现村之东、南、北3 面墙基依存。在村南窑地出土过灰陶片、白瓷片、褐釉瓷残片等文物。村北石碑岗子处,农村耕地时,陶器耳、铁绣花碗残片等文物也时有发现,这些出土文物均具有鲜明的辽金时代特色。

小黑岗辽金遗址 该址位于原牛心坨乡(今牛心坨镇)小黑岗村西200 米处,面积1.04 万平方米。出土文物有灰陶片、布纹瓦、白瓷片等。还有三系黑釉罐、三系黑色陶壶等文物。三系黑陶壶高22.8厘米,腹径21.2 厘米,底径8.9 厘米,下部赤胎,上腹部有弦纹,系金代遗物。

腰岗遗址 该址位于杨士岗镇三王堡村北1500米处。东西500米,南北300 米。曾出土过布纹瓦、瓷片等遗物。其中,黑褐釉陶罐,系金代遗物,高32.5 厘米,口径15.4 厘米,腹径28.8 厘米,底径16.2 厘米,胎色为黑褐色,下部赤胎,腹部有若干弦纹。特征是小口、圆唇、短颈、鼓腹、平底。

元代遗址

南岗遗址 该址位于新民屯镇土堡子村北500 米处,面积约2500平方米,当地人称其为南岗,系元代遗址。出土文物有四系罐、铜勺、碗、骨灰罐和黑釉四系壶等文物,黑釉四系壶,高26 厘米,腹径15.5 厘米,底径8.4 厘米,黑色釉,下部赤胎,腹部有若干弦纹、长圆腹,圈足。

明代遗址

明代障塞遗址 障塞,今称边墙。该址由沈阳西蜿蜒曲折至新民屯镇北三台子村入境,经小边、八音台、四方台、偏堡子、茨榆坨、南三台子、妈妈街,逾浑河至辽阳县境,今遗址仅剩残段,宽约7 米,高2 米不等,边墙系明时军事设施。据记载,“明初,毕恭守辽东始,则因河编木为垣,以捍外夷。久,乃易以土筑。”边墙的主干,自东胜堡(今海城界)起,到沈阳靖远堡止,长约85 公里。而辽中境内的边墙,乃其支干。1557 年(明嘉靖三十六年),因洪水冲击,边墙倒塌。1565年(明嘉靖四十四年),由巡按御史李辅请奏,重修边墙。今边墙因朝代变迁已失去其军事作用,且年久失修,逐渐湮没。只在茨榆坨村南500 米处,尚可看到残基,向南延伸约千余米。墙基宽约5 米,高3 米。这段边墙与茨榆坨村南之南高台构成一体,可见明兵有警有防,以御外夷。1985 年,沈阳市人民政府把这一遗址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场所。

文稿来源 辽中文史资料(第二辑)辽中文化与自然遗产

图片来源 网络

编辑 张同波

马桥古文化遗址——申城初始文化之光

特约撰稿|朱骥德

最近,上海市在闵行区马桥镇正建造一座古文化遗址公园,这是沪上各级政府为保护和传承“全国重点文物单位”的文化遗产,让更多人了解上海历史、了解马桥文化做出的得力举措,也是我们家乡人民多年的夙愿与殷切的期盼。

马桥考古始于1960年,到1997年历经四次发掘,终于彻底开启了地下王国之门。在北纬31度12分、东经121度23分地段的5000多平方米工作面中,出土1000多件各类有价值的文物,探明从明清到夏商及以前的各层次文化遗存。其中第三层,为春秋战国时期堆积层,有墓葬、水井等遗存。第四层,出土大量夏商时期石、骨、陶器与鹿角等物件,是当时环太湖地区面积最大的居住村落遗址。第五层,发现新石器时代建筑遗址和墓葬,为距今4000年左右的良渚文化。垫底的是一条南北向的贝壳沙脊堤带。1982年,国家文物局将考古界视为太湖地区具有早期印陶文化典型遗存的夏商遗址,命名为马桥文化(其广义范围还包括西周、春秋战国时期),距今3900—3200年。她起源于良渚文化,而又接受南方印文陶、西安半坡和中原地区等文化影响而成的文化遗存。

马桥文化意义深邃不同凡响,她揭示了上海大地变迁的沧桑岁月。一直以来,学者对上海江海冲击的成陆年代众说纷纭,而大多认为在东西汉连接前后,时间不会超过2000年。现在马桥考古发掘的遗址,就坐落在当地“古冈三处有身横”(指沙冈、紫冈、竹冈)中竹冈沙贝带上,据考证,上海成陆过程中,自江苏常熟福山、太仓浏河口等地,以南向北方向,形成数条由西向东排列几乎平行的密集贝壳沙带,它们跨过上海吴淞江北南两岸互为对应,延伸到南部漕泾、柘林和胡桥一带海边,而这些贝壳沙带就是不断东移的古海岸遗址。通过碳14和热稀光鉴测,马桥遗址的年代和这些“冈身”沙带的年份竟完全吻合,证明最早的浅冈——沙冈沙带,在距今6000多年前已出现,外冈——竹冈沙带距今5000多年前也已形成……所以,马桥早在6000多年前就成平原陆地,5200年前就有人栖居。它把上海大部分地区成陆年代足足上推了2000多年。马桥遗址和“冈身”的发现,为上海“冈身成陆说”找到科学依据。同时,更为沪地具有5000多年悠久的中华文明史深感骄傲自豪!

马桥文化精深博大,她撩开上海先民神秘的生活帷幕。他们以石器为主要劳动工具,伴以使用陶器,生产活动以狩猎和采集为主,结合饲养家畜,进行原始的刀耕火种农事活动。居所已从穴居样式过渡到用树枝构筑离地高的平栏(拱)式房屋,取薪用火已成常态,不仅建灶煮食,还用以烧荒种地,烧制陶泥器物……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变化无常的生态环境中,通过不懈劳作追逐梦想,通过世代奋斗铺就辉煌。

上海是敢为人先、勇于创新之地,自古以来就有渊源。那时,马桥的“制造业”也已初露锋芒,抱朴守拙的“能工巧匠”们,除了有石器斧、锛、犁、刀、铲等实用工具的发明,还有用泥胚烧制三大陶系壶盘器皿的杰作。其中的印文陶(红褐陶)质地已达到硬陶的程度,尤其造型精美的鸭形壶、戳印云雷纹和三足盘等器物,已接近原始瓷的质量,壶面上呈现出光亮的青绿釉彩和极为罕见的黑釉。据测定,烧制这种陶瓷火候,至少要1100℃以上的创新技术,证实马桥遗址是目前所知我国最早的原始瓷出产地之一。且在这类陶器上,还呈现出方格、菱形、波浪形和云雷纹等各种几何纹饰,在一只泥质黑衣灰陶盒外底部,竟刻有我国首次发现的五角星纹饰,这些朴质大气的原始装饰图案,一直为国人乃至世界沿用至今。而令人更为惊讶的是,马桥的“晚期智人”们,已培植起中国初始文字的萌芽,在陶器上还发现和西安半坡、山东莒县同属最早的甲骨文陶文单字符号,它们都是早于甲骨文、金文的“篆”形文字遗迹,在一个陶杯底部的两个“纂刻”的陶文,作为我国最早的原始文字资料,被史学家最先引用在《中国史稿》中。

南宋诗人汪元景惊叹,世间兴废奔如电,沧海桑田几回变。在人类进化的历史长河中,夏商以来的马桥子民,继承祖辈搏风击浪、标新立异的传统气质和思维方式,不断革新劳动技能,不断孕育新的文明,原始文化的生命内涵得到由量到质的嬗变,变出一番新天地。

走近明清以后的马桥,像翻开一册厚重的史书,它沉淀着浓浓的文明古韵,书写着文人墨客的抒怀感慨。俞塘河,三冈水,滋润着黄浦江上游北岸大片肥腴的土地,水拍樯帆,地满菽粟,民风笃实,崇耕重读。彼时,与青龙镇齐名,后被毁于明朝倭寇的吴会镇,商业鼎盛,市面繁荣,佛寺雄伟,人文蔚起,这里汇集了董、龚、金、戴姓等氏族名门大户,以他们为中坚的马桥各地读书人,一代代绵延不断,出了无数秀才、举人、进士和可观的晋士吏官,可说在上海独领风骚数百年。其中,大多以文立官、以官护文的乡贤里达,为地方文化的延续传播、中华文明的光大创新做出贡献。以后,吴会书院的创设,强恕新学的兴起,造就了更多人才。民国期间,俞塘钮氏开展影响深远的民众教育事业,使马桥农村率先接受现代文明教育,成为开全国先河的乡村建设典范……解放以后的马桥,更是一马当先百业兴旺,广厦矗立别墅毗连,两个文明建设带来新村巨变,人们早已过上“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辛福生活。

昨天、今天、明天,连接历史的纽带是文化。体现中华民族生命力和创造力的马桥文化,承载着上海人民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代表着上海悠久的历史的“根”和“魂”。我们要珍惜申城初始的文化之光,守护好民族过去的辉煌,让国家的未来更充满希望。

【作者简介】

朱骥德,副教授职称,1937年7月出生于马桥镇星星村南朱家宅。启蒙于马桥强恕小学,1952年7月由私立强恕初级中学考入松江中学师范部,1960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先后在南通市国土规划局、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工作,1998年1月退休。发布论文有《南通港的地理优势及其经济地位简析》、《南通市的人口发展与农业生产》、《面向中学,改革‘中国地理’教学》等。

精彩回顾: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3738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