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盐津豆沙关

AAA级旅游景区

盐津豆沙关是云南省级风景名胜区,距盐津县城20公里。盐津是秦汉以来中原通往云南的通道之一。

盐津豆沙关

盐津豆沙关风景名胜区位于盐津县境内,由豆沙关、三股水、莲花洞、大黎山等四个片区60个景点组成,面积约70平方公里。景观有雄险的古驿道豆沙关,绚丽的老黎山岭风光,众星捧月的圆丘乳峰,梦幻迷离的天然迷宫,满山遍野的名贵花卉,顶天立地的参天古木,美丽如画的三股水瀑布,丰厚古老的文化遗存。景观独特,环境很好。价值极高,是滇东北的通向四川,通向祖国大西北途中的游览胜地。

豆沙关有著名的“五尺道”遗迹。五尺道始建于秦,现残存长约350米,道宽五尺,每级石阶宽窄高低不一,路面留有马蹄痕印数十个。它是由川入滇,到缅甸、印度的“蜀身毒道”(古西南丝路)的重要通道。

豆沙关古称石门关,位于盐津县城西南22公里,是古人由蜀入滇的第一道险关。壁立千仞的石岩,被关河一劈为二,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门,锁住了古代滇川要道。西岸岩壁上刻有“滇南枢纽”、“其险也若此”等大字,被誉为“滇南第一关”。古人由蜀道入滇,此是进云南的第一道关。关上有个唐碑亭,亭内岩壁上是著名的唐袁滋摩岩。袁滋是唐朝御使中丞、著名的书法家。这块摩岩,是袁滋于公元794年(唐贞元10年)出使云南,路过石门关时刻下的,现已被列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与摩岩对峙的东岩石壁上可以观看神秘的古代“僰人悬棺”葬。

地址: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豆沙镇G85渝昆高速

类型:山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

60元

水墨盐津 魅力豆沙|昭通盐津的美你知道吗?

FM97.5更多精彩节目手机实时在线收听,尽在网络收音机(点击收听)

1

水墨盐津 魅力豆沙

盐津自古是入滇的要冲,素有“咽喉西蜀、锁钥南滇”之称,地处乌蒙山脉关河深谷的中段,位于四川和云南结合之处,也是古丝绸之路入滇的第一站,是一块古老文明、秀丽神奇的宝地。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古滇文化在这里交融,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朱提文化,这块土地景色宜人,自然景观众多,奇景纷呈,秀丽俊美,构筑成引人入胜的山水画卷。

2

省级风景名胜区豆沙关

省级风景名胜区豆沙关距盐津县城23公里,位于云南省滇东北云川交界处,自古以来就是中原入滇的要隘之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劈就了锁滇扼蜀的雄关天险;五千年的文明历史,留下了众多灿烂的文化遗产。这里,新石器时代就有了人类居住,公元前四世纪南丝绸之路就从这里经过。自那时起,这块闭塞落后的荒凉之地,就进入了喧嚣沸腾的开发时期。尤其是先秦开僰道,秦开五尺道,汉武开南夷道,隋唐开石门道以来,更加速了开发进程。豆沙古镇先后获得了“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省级旅游小镇、省文学艺术创作基地、省级和市级文明风景旅游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示范名镇”等九大殊荣。

1

五尺道

五尺道位于豆沙石门关口,现存长约350米,宽1.7米,是迄今秦五尺道上保留最长、最完好、马蹄印迹最多(243个)的古驿道。

五尺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秦国占据巴蜀后,秦蜀守李冰采用了积薪烧岩之法,修筑了从僰道县(今宜宾)经石门关,到千倾池(昭通)的第一条内地入滇通道——“僰道”。秦朝建立后,常頞在僰道的基础上,将路又修到了建宁(曲靖),道宽五尺,故称“五尺道”。从此,五尺道成为内地入滇的一条大通道。石门关也一成了内地通往云南的重要门户。汉武帝时,唐蒙再次在五尺道上“凿山开阔、以通南中,迄于建宁……”,史称“南夷道”。

1

石门关

石门关位于盐津县城南23公里,距豆沙古镇500米处。早在公元前220年,这里就成为中原入滇的交通要隘,有“锁钥南滇”、“咽喉西蜀”之誉,在唐、宋时期,此地称石门关,元、明时期称罗佐关,清初改名豆沙关。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在此设关门,为军事要隘。

石门关因受关河深切,两岸峭壁对峙,状若石门故名。石门关口,上有峭壁千仞,直入云霄,下临滔滔关河,只闻水声,不见河流。此关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极目远眺,幽深峡谷,奇险状丽。

1

袁滋题记摩崖石刻

位于豆沙石门关口巨石悬岩上,“袁滋题记摩崖”始刻于唐德宗贞元十年(公元794年)九月二十日。铭文记录袁滋一行同奉恩命,持节赴云南册封异牟寻为南诏王,统行营兵马,开路置驿,经此地,故刊石为记。此摩崖石刻是一件珍贵的历史文物,有载国家之统,定疆域之界,鉴民族之睦,补唐书之缺,正载籍之误,增袁书之迹的重要作用。说明自天宝战争以来,南诏和唐对抗四十二年之久的分裂局面,云南又统一在民族大家庭中。1965年省人委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元月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

豆沙古镇

豆沙古镇历史十分悠久。古镇的雏型应是先民村寨和古道驿站,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到了清朝乾隆时期,居住着四川、贵州、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安徽、广东八省移民,建有八省庙宇(会馆),虽然这些庙宇已被拆毁,但遗址还在,概貌人们心中尚存。

豆沙镇的民居建筑造型美观,雕刻精细,工艺考究,风格各异。房屋的式样上有一字、门厅、磨钩、三合头、四合院等式样;房屋层高有一层楼、二层楼和三层楼式;房屋墙壁有木板墙、石头墙、土墙和夹泥墙;瓦为清瓦;门面以串匾、挑头、悬柱排列;二楼街面墙以不同式样的木格窗装饰,加上穿匾、悬柱的雕刻和搭配合理的颜色,每户门面都很讲究。走进古镇,各式各样的民居建筑尽收眼底,屡看不厌。豆沙古镇是秦五尺道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

1

僰人悬棺

在云南,今昭通地区沿金沙江、白水江、关河流域的悬棺不说是绝无仅有,肯定是分布最多、最为集中的地区。就已知情况,盐津县的豆沙关悬棺,保存最多、最完好,地势最险峻,被学者称为“上古遗存,天下奇迹”,“悬棺博物馆”。

位于豆沙镇石门关口,关河南岸悬崖绝壁半腰间,距关河水面约60余米高处有一天然斜洞,洞内现存有悬棺九具11件,造型别致,工艺精湛。

1

古今五道

在豆沙石门关口。有开凿于秦代,经历代续修的五尺道,是古代中原进入云南的重要通道,坚硬坎域的石阶磨得乌里发亮,马蹄印迹突里,历经二千四百多年风雨,绵延至今。

至此,跨越时空千载,在此聚集成一线,五条动脉各自互动,相互共振,形成了石门关古今五道(秦五尺道、关河水道、昆水公路、内昆铁路、水麻高速公路)并行的交通风景线奇观。

1

盐津观音阁

观音阁位于云南昭通盐津县豆沙石门关北崖峭壁间的青莲洞口,原寺建筑年代久远,仅存遗址。现存观音阁重建于清朝乾隆三十二年(1767),是四川省庆符县静修和尚募捐建造,系如意斗拱装饰的三重檐歇山顶式建筑,是滇东北少有的古建筑之一,其左、右、后三面均依岩石为壁,阁门飞悬洞口,峻拔挺立于悬岩之间,在四周群峰的攒拥烘托下,大有飞阁凌空、气象万千之势,阁内石壁中,钟乳石倒立,天然地构成各种形态,其中有一钟乳石极象南海慈航普渡的观世音菩萨,千百年来,为这一带虔诚的佛教信徒所敬仰。观音阁内有数尊精塑的神像,阁内金碧辉煌。在岩壁上还刻有“观世音慈航普渡众生”的浮雕,造型别致,技艺精湛。每年农历二、六、九月的十九日的观音会,朝圣观光者摩肩接踵,络绎不绝。

1

老黎山

位于盐井镇西南约20公里处,海拔1941米,自然景观有:原始森林,观日出,看佛光,看百峦列阵的乱山子;人文景观有老黎山、飞来寺古刹和明代天启七年(1627)的马湖府界至碑.是盐津县也是滇川边区的风物胜景。

老黎山孤峰峭拔、凌霄直上于关河西岸。主峰下有飞来寺,始建年代不详,寺壁嵌有明朝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马湖界碑”,是滇川边区建置、治域变迁的重要实证资料。主峰顶上,民国初建有黎山圣母庙,庙宇三楹,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每年农历二、六、九月的十九日的庙会,朝山观光者摩户接踵,络绎于途。“老黎山山奇,一山一模样;石奇,一石一情态。”

1

妹儿山

盐津有座妹儿山。妹儿山坐落在东距盐津县城50多公里的落雁乡境内。山向谷地,错落参差,呈长条状向心排列。谷地汇聚的中心地带,风山余脉悄然隆起,推举出一座座清俊、秀美的山峦。落雁大山隆然挺秀,翠竹森森;妹儿山体态婀娜,御风亭立,烟光明媚,风鬟雾鬓,酷似一韶华芳春的淑女,仪态万方地徘徊在高天碧水、奇峰峻岭的画图之中,明光镜鉴,顾盼生辉。

1

白水江、莲花洞风景区

白水江发源于贵州省赫章县恒底花泥山箐,流经彝良牛街、盐津庙坝,至盐津柿子乡两河口注入关河。白水江经盐津这一段,水量大,水质好,流程长,缓急有序,江水清澈碧透,清明如镜,沿江漂流,如入画廊,恬静朴素。莲花洞离公路约100米,白水江从它山脚下蜿蜒流过,洞临江,江伴洞,山美、水美、洞幽。莲花洞溶洞群由两个主洞和十个岔洞组成。主洞即莲花洞和玉泉宫,因洞内一巨大的钟乳石悬于石壁,形成玉莲而得名。洞外有亭有阁,有佛有香火;洞口顶若苍穹,地面平坦宽敞,可容百人栖身;洞内有“龙宫宝殿”、“玉石金盆”、“犀牛望月”、“两山锁月”。景观皆为自然形成,天工神雕,给人以临仙之感。

玉泉宫是莲花洞最幽深之处。全长2000余米,洞内有大阴河,小阴河。小阴河景观为全洞之首,由“怡情殿”、“红烛岭”、“瑶池宫”三部分组成。深入玉泉宫沿阴河前行,两岸峭壁险峻,怪石嶙峋,形神各异的钟乳石遍布其间。有千年人参现根须、千佛打坐听经文、罗汉聚会显神通。洞中神鼠闹春,盲鱼迎宾,沙河柔绵,玉铺冰场,烛影摇红照贵妃,玉荷霞香玉印地,鬼斧神工迷难解。洞外沿江两岸奇峰耸立,树木葱茏,田园农舍相映成趣,构成一幅风光秀丽的山水画卷。

(图文来源:盐津网、盐津文广旅局、百度百科、联盟中国等,昭通台实习记者刘卓娅综合整理)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昭通电台乌蒙之声”公众号,并保留原作者姓名。更改删减内容请知会小编

编 辑:娜 娜

编 审:佳 枫

一一记得点

哟一一

以下方式可以收听到我:

敦睦堂大关盐津胡氏宗祠落成

敦睦堂大关盐津胡氏宗祠落成

深秋的乌蒙山浩海腾波,逶迤连绵,山川秀丽,点缀镶嵌在群山怀抱中的“敦睦堂大关盐津胡氏宗祠”于近日在盐津县普洱镇沿江村涂家坝修缮落成。由于受新冠肺炎的影响,配合政府对疫情的防控,未邀请更多族人参加典礼仪式。10月15日星期四农历八月二十九日这天,祠堂周围绿树成荫,彩旗飘飘,悬挂在祠堂周围的大红灯笼格外鲜艳,流金溢彩,引人注目,人头攒动,来自敦睦堂各省市及当地部分宗亲代表你一言我一语,互相握手介绍问好,宗亲之情体现得淋漓尽致!各项简易仪式在主持人的主持下有序的进行……本支族长泽健宗贤、重庆奉节盛礼公支系胡爱东宗贤、云南胡氏联谊会会长胡庆嵩宗贤、本支副族长胡承章宗贤、漂坝望河嘴胡承华宗贤等作热情洋溢的讲话,对宗祠的修建、各位族人的努力付出表示了肯定和赞扬,对族人加强团结寄予了厚望,在宗祠修缮过程中及在典礼上。敦睦堂《大成谱》主修胡春胜宗贤、《敦睦堂大成谱》主编胡其良宗贤、《敦睦堂大成谱》主编胡国平宗贤以及老家各庄门海清先生、如海先生、国强先生、春和先生、世昭先生等………给予高度关注、资金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敦睦堂(云南)大关盐津胡氏宗祠落成

重庆奉节盛礼公支系胡爱东(住成都)宗贤,陕西柞水胡斌先生、湖北随胡世全宗贤不山高路远,舟车劳顿,专程赶来祝贺!精神宝贵。

本宗祠的修缮落成,是在家族联谊会的精心筹划组织下,在各位宗亲的共同努力下,族人勇跃捐资,施工人员数月的不懈努力,克服交通不便、运输材料困难、费工费时等多重困难因素下!终于修缮落成,从而使我支结束了世祖迁滇后无宗祠的历史。是各位有识之士尊祖敬宗、爱家爱族的忠实体现。在这里我谨代表敦睦堂大关盐津2000余族众向关心、支持、付出心血的各位宗贤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施工过程中,几位施工人员胡承毕、胡承鑫、胡承强、胡承坤、胡承均、胡先银等完全把它当做自己的事情来做,每天早出晚归、超时超负荷的工作,虽然付给了他们一定的报酬,但这与他们的艰辛付出、汗水是不成正比的,在此我代表家族联谊会向他们几位表示感谢和由衷的敬意!

我支从2010年成立家族会伊始,从寻根问祖、老庄和外迁宗亲互访、寻觅外迁族人、组织《宗谱》续修、迁祖墓的修缮、平时族人的扶贫济困到今年的宗祠修善,基本完成了本届族委会的各项工作。

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各位有智族人共同支持、努力的结果,是老家各庄门宗贤、各地宗亲的智慧、汗水与结晶。

云南胡氏联谊会以胡庆嵩为会长的几位宗贤专程赶来祝贺!宗祠庆典发来贺电的还有镇雄胡氏联谊会、永善胡宏公支系家族会等……。在此一并致谢。

豆沙关附近的旅游景点「豆沙关景区门票」

豆沙关古镇及附近旅游攻略

游客可在昭通市汽车站乘坐昭通——盐津县的汽车前往,返程则在盐津县汽车站乘车。到达盐津县后,乘坐旅游专线车前往距盐津县城约22公里处得豆沙关景区。

特色食品

桐子粑油炸土豆条云南火腿是由大米经过浸泡、打浆、发酵、加入糖、猪板油,用端午节前后的桐子叶包裹蒸制而成,2块钱一个,有米的米香,有桐子叶的清香,还有猪板油的醇香,淡淡的甜,好吃!

特色活动

中国•豆沙关第四届美食文化节自古以来,盐津受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僰人文化和古滇文化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独领风骚的“三川半”文化。饮食上就表现为博采众家之长的风格。自2008年起,“中国•豆沙关美食文化节”已举办三届,美食文化节以好吃、好喝、好玩、好看聚集了人气,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新老游客,已逐渐成为老百姓自己的节日。每到佳期,人们总能循着古道香风,漫步豆沙古镇,尽情尽性品析盐津的美食、美文、美景、美人、美德“五美”之味。

最适宜6月,6月的豆沙关热闹非凡,你可以体验一年一度的佛会带给你的收获。

豆沙古镇

豆沙古镇,位于滇东北云川交界处,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过渡的起伏地带,乌蒙山脉关河(朱提江)深谷的中段,自古以来就是中原入滇的要隘之地。在2006年7月,豆沙镇曾经发生过一次强烈地震,地震导致当时的古镇老街80%的房屋倒塌或不同程度受损,后老街被重新翻修并改名为古镇一街,在此基础上按照一街整体布局和风格又复制修建了古镇二街。统一的二层小楼、白墙、灰瓦还有悬挂在瓦岩边一排排醒目的红色灯笼,每一处细节都散发着豆沙古镇独特的魅力。

已有2200多年历史的豆沙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五尺道、石门关、唐袁滋题记摩崖、古城堡、僰人悬棺等历史、文化古迹和观音阁、三官楼、僰人回音、天外飞泉、老君祝福等自然、人文景观,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特色旅游城镇、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五顶“桂冠”。由于区位突出,地形特殊,先秦的僰道、秦朝的五尺道、汉代的南夷道、隋唐的石门道、南方丝绸古路,一齐在这里交叉重叠;古老的关河水路、秦开五尺古道和现代的滇川公路、内昆铁路、水麻高速公路在这里束集并行,构成了独特的交通奇观, 被称为天然的“中国交通历史博物馆”。豆沙古镇已成为滇川跨境旅游线上一颗璀璨明珠。

唐袁滋题记摩崖

在唐代的天宝年间,唐王朝对南诏发动了两次战争,都与失败告终。南诏乘机联合吐蕃,加紧开疆拓土、统一如今云南地区的步伐。如此一来,双方在军事和经济上都难以支撑,代价惨重。南诏遂与吐蕃发生矛盾,将其势力逐至金沙江以北,同时派出使者赶到成都说和,要求归附。唐王朝因此十分重视,授命御史中丞袁滋赴云南册封南诏国王,双方关系方才修好。此关在过了40多年后才又重新开启。这段历史,就记录于唐碑亭内的摩崖石刻上,是袁滋赴南诏,途经石门关时有感而发的杰作。这块石刻就叫《唐袁滋题记摩崖》,刻于唐德宗贞元十年(公元794年),至今有1200多年,全文仅120余字,且石刻面积小,字迹也小,甚至模糊,要仔细辨认才可弄清,但文物价值大,是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独有“维国家之统,定疆域之界,鉴民族之睦,补唐书之缺,证在籍之误,增袁书之迹”的历史作用。石刻在1965年被列为云南省级重点文物,1988年元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如果无人引领,石刻很容易被忽略,是难以发现的。因为为安全起见,碑亭平时不开放,双门紧锁,即使开了碑亭之门,也见不到石刻,还得再打开两扇格子门,才可看到其本来面目。

五尺道

所谓“五尺道”,按照史料上解释就是“横阔一步;斜亘30余里,半壁架空,奇危虚险”的阁道,现在残存的遗迹约350米,一级一级的青石阶高低不一,上面留有240多个深深的马蹄印。史料说,“五尺道”始建于秦,是由四川入滇,再到缅甸、印度的“蜀身毒道”(古西南丝路)的重要通道。

这条古道的确经历了太多的历史事件和故事,也承担了川滇商贸文化往来交融的重任。川滇两地的马帮载着布匹、盐、大米、山货、药材、茶叶、银、铜等物品,络绎不绝地往返于这条古道上,马蹄声、吆喝声不绝于耳;中原文化、蜀地文化、夜郎文化、古滇文化随之汇集相融,衍生出了朱提文化。

这条承载了军事、商贸、文化的悠远古道,如今虽然完成了使命,然而作为守望者,她看到了昆明至水富的高建公路从头顶穿山过峡而去,内江到昆明的铁路在脚下依崖穿行。“五尺道”就这样与现代化的铁路、公路相约对接,如同五线谱镶嵌于石门关的万仞断壁上,形成奇观。

僰人悬棺

与“五尺道”同样可以称奇的,还有如天幕般挂于石门关对面巨型石壁的石缝中贮存的9具僰人棺木。这可以说是古人留下的千古之谜,创造的文化杰作。置身于唐碑亭前,目光越过宽约二三十丈的峡谷,就会看到一条石缝呈“一”字状,镶嵌于石壁中部。石壁高达四五百米、宽千米有余,呈灰黑色,都完整无损,只有这条石缝很扎眼,成了一处伤痕。有研究表明,这是汉代的僰人悬棺。僰人的历史可追溯到夏朝和商代。那时此地并无人烟,中原屡起战火,胜者建立政权,拓展疆域,就往这里移民。到了周朝,僰人已发展为一个民族。他们参加周武王伐纣有功,首领就被封为了僰侯,并于四川宜宾建立了僰侯国。而到了明朝,这个民族为保护自己的利益,与明王朝发生十余场战争,致使元气大伤,难以为继,最后消失于历史的长河中。唯一留存下来,能让今人对僰人产生想象和了解的,就是石缝中久经风雨的悬棺了。

给分吧 !!!不好找!!!!!!!!!!!!!!!!!!!!

云南昭通旅游景点有哪些?

1、云南水富县西部大峡谷温泉旅游区地处云南北大门水富县金沙江边。距宜宾市区32公里、云南水富县4公里。

由宜宾市到大峡谷车程仅一小时。大峡谷是一个“山青”、“峡急”、“水险”的金沙江河谷,在风景如画的大峡谷下2380米的深处蕴藏着一股奇泉,在1978年被云南省勘探队打井发现。经国家级专家鉴定,水温85度,水压高,流量大,日涌水量达8000余立方米,居全国之首。

2、盐津豆沙关是云南省级风景名胜区,距盐津县城20公里。盐津是秦汉以来中原通往云南的通道之一。盐津豆沙关风景名胜区位于盐津县境内,由豆沙关、三股水、莲花洞、大黎山等四个片区60个景点组成。

景观有雄险的古驿道豆沙关,绚丽的老黎山岭风光,众星捧月的圆丘乳峰,梦幻迷离的天然迷宫,满山遍野的名贵花卉,顶天立地的参天古木,美丽如画的三股水瀑布,丰厚古老的文化遗存。

3、堂狼山,也称堂琅山,彝语又称妥鲁山、罗尼山、罗尼白、螳螂白子等。是今巧家包谷垴乡、老店镇、马树镇、炉房乡等乡镇一带横贯巧家之山。

也是彝族的发祥地,天下彝族都认为他们是彝族再生始祖笃慕及其六子武、乍、糯、恒、布、默的后代,彝族典籍记载彝族六祖在罗尼山分支。

4、云南省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昭阳区西部,距城区83公里,海拔2215—3364米,年平均气温6。2℃,总面积19200公顷。

这里有广袤的、被誉为地球之肾的高山湿地,这里栖息着国际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大山包还以其独特的生态环境,被列入《中国湿地行动计划》予以重点保护。

5、棺葬是古代一种比较奇特的葬式:在江河沿岸,选择一处壁立千仞的悬崖,用我们至今仍不知晓的方法,将仙逝者连同装殓他的尺棺高高地悬挂(置)于悬崖半腰的适当位置。

葬地的形势各异,归葬的个体方式也略有差别:或于崖壁凿孔,椽木为桩,尺棺就置放在崖桩拓展出来的空间;或在约壁上开凿石龛,尸棺置入龛内;或利用悬崖上的天然岩沟、岩墩、岩洞置放尸棺。

云南昭通旅游哪里好玩

昭通,云南省下辖市级行政区,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地处云、贵、川3省结合处;金沙江下游沿岸;座落在4川盆地向云贵高原抬升的过度地带。以下,一起来看看昭通的旅游景点大全吧。

1、豆沙关

豆沙关风景名胜区位于盐津县城西南22千米处,由豆沙关、3股水、莲花洞、大黎山等4个片区60个景点组成,面积约70平方千米。景观有雄险的古驿道豆沙关,绚丽的老黎山岭风光,众星捧月的圆丘乳峰,梦幻迷离的天然迷宫,满山遍野的名贵花卉,顶天立地的参天古木,美丽如画的3股水瀑布,丰富古老的文化遗存等,是滇东北的通向4川、通向大西北途中的旅游胜地。

2、西部大峡谷温泉

西部大峡谷温泉地处云南北京大学门水富县金沙江边。距宜宾市区32千米、云南水富县4千米。由宜宾市到大峡谷车程仅一小时。大峡谷是一个山青、峡急、水险的金沙江河谷,在风景如画的大峡谷下2380米的深处蕴藏着一股奇泉,在1978年被云南省勘探队打井发现。

3、大山包

观云海、看日落理想之地,全球黑颈鹤最大的栖息地。

4、黄连河风景区

黄连河风景区位于昭通市大关县,以瀑布景观为主体,集峡谷、溶洞、原始森林、竹海、山顶水库、地质历史遗址、珍稀动植物等自然景观和古墓、史前遗址、民族风情等为一体,是展开旅游观光、疗养度假、登山攀崖、科学考察和各种文娱活动的多作用风景名胜区。

5、望海楼

望海楼位于昭通市南郊凤凰山西麓,距城约2千米,是清乾隆2十5年(1760)由恩安县知县沈生遴建。

望海楼不但是,昭通的风物胜景,也是中共昭通地下党初期革命活动的记念地。1929年初,受中共云南省工委的委派,省工委委员到昭通转达省工委《加强农村工作的唆使》,转达会议就在望海楼内举行。尔后,中共昭通地下党的同志常以远足为名,到望海楼进行工作联系。

更多关于云南昭通旅游哪里好玩,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3738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