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荔波烤猪

荔波烤猪

荔波当地的美食丰富多彩,烤猪是荔波一带具有地方风味的传统佳肴。

荔波的烤猪是精选本地饲养的7.5公斤左右的农家健康猪仔(宰杀、去毛、剔骨、除内杂),整头猪入缸,加花椒、八角、山奈、草果等二十多种佐料。放在燃烧的木炭火上翻烤,使其均匀地受热。这样的烧烤过程其实蛮辛苦的,因为要一边往乳猪身上刷油,一边转动它,这样才能保证出炉之后的乳猪色泽艳丽。整个烤制过程约1小时左右。烤猪味道鲜美、肉质细嫩、食而不腻。

猪肉烤串用微波炉怎么做

先切成方块,再用料酒、盐、孜然、糖等腌制,用竹签串起,微波炉内放上不锈钢网,上面放上肉串,烤制5分钟即可。

用微波炉烤会焦的,微波炉加热原理是水分子运动,烤的话水分流失就嚼不动了,微波炉又不能用锡箔纸,还是炭火烤火/烤箱烤比较好

先把肉切成薄片,再用料腌一下,然后串起来,烤就可以了。烤的时候,先定时1分半钟或2分钟,然后再翻一下,再烤一分钟就差不多了。
很简单,没有多么复杂

凯里荔波旅游攻略「荔波去凯里」

荔波有哪些旅游景点

1.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

2.水春河景区

3.小七孔景区

门票:¥28.0起

206省道附近

免费预订23种门票可选

查看出入口、停车场

去这里

电话

4.大七孔景区

5.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6.水春河景区 7.邓恩铭烈士故居 8.茂兰喀斯特森林 9.瑶麓瑶寨 10.第二次迁徙村寨

荔波旅游景点有哪些

1、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南部边陲的荔波县境内,毗邻广西环江、南丹县,处在桂林——贵阳——昆明的三角旅游空白区内。

2、荔波小七孔风景区:景区全长7公里,得名于响水河上一座建于清道光年间的小七孔桥,景观与九寨沟颇有几分相似。位于王蒙乡孟塘村附近的打狗河上,有七个桥孔,高7米、宽4米5,长35米,跨东西。

3、樟江荔波大七孔: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重修复改名双溪桥。是解放前荔波县境内的第一大石拱桥,现今通向小七的公路经过桥上,是旅游区的重要桥梁和景物之一。

4、荔波恩铭故里: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玉屏镇向阳中路32号。建于清光绪年间。1905年前后,其家从水浦老家迁居于此。故居坐西南向东北,平面呈长方形,馆舍由正房、豆腐房、天井、陈列室和游客服务中心组成,总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

5、荔波古镇:是一个融中国古典建筑、园林艺术、贵州荔波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展演为一体的,集旅游、运动、商务、休闲娱乐、商业及配套住宅于一身,涵盖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民族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

荔波旅游攻略

荔波联山湾风光秀丽,水洁风清,水面平静,视野宽阔,两岸青山翠绿,村庄错落有致,仿佛是一首田园山水诗,被许多游客称为“世外桃源”。

200年五月我和小Q和长脚去了贵州。全路线由小Q设计。一共12天(4月28日到五月9日),几乎囊括了贵州所有独具民族特色的地方。非常值得向大家推荐。

第一天:飞机到贵阳后,我们立刻乘大巴前往荔波。从贵阳到荔波大巴要5小时左右。

第二天:从荔波乘小巴去小七孔。因为是非典时期。整个景区就我们三人。感觉清净极了。小七孔景色很美。大多数人到荔波主要是看大小七孔国家风景区。其实荔波四周有很多少数民族的寨子很值得一看。这些寨子没什么名气,在旅行资料上找不到。我们的办法是,随便跳上一辆出城的小巴,离城一段距离后,看见哪里有当地人下车,跟着下。他们都会很高兴地带你去他们自己的寨子。

荔波推荐:小七孔景区,布依寨,水寨

第三天:上午我们去了荔波城外山里面的一个布依族寨子和一个水族寨子。布依族寨子叫八烂村(徒步地图见所附照片)。从公路上下来要过樟江,步行满长一段距离。途经一小村时,遭遇一老妪呵斥:“政府怎么会放你们出来?!”那时人人自危,少数当地人本能地反感一切外来者。实属正常。

下午我们去了一个叫水尧村的水族寨子。(徒步地图见所附照片)在那里一老乡盛情邀请我们在他家吃了午饭。不想白吃,想给钱被拒。老乡还推荐说,从前面的山翻过去一瑶寨,里面非常原生态。按他指点的路我们决定进去看看。但在荒无人烟的大山里走了两个多小时后,仍没看到瑶寨的踪影。看看太阳已快落西,只好折返。

备注:村名系根据老乡发音记下。具体是否是这两字不得而知。

第四天:从荔波先乘车到都匀。再转车到凯里。当晚住凯里。在凯里差点流落街头。所有酒店听说我们从上海来,均不让我们入住。因为当地认为上海和北京一样,属于非典重灾区。当然后来终于找到一家收留我们的小客栈。

第五天:从凯里去西江千户苗寨。当晚宿西江。今年春节前贵州出差,因想念苗寨,又回去看了看。详情见前我博客上的《西江,镇远,青岩游记》。

西江推荐:千户苗寨

第六天:从西江到雷山。从雷山去著名的朗德上寨。去朗德上寨无直达车。需搭乘西江和雷山之间的客车。记得让司机提醒你下车。下车点离寨子还有约半小时路程。当时在进寨的半道上碰到一北京来的老年游者从寨子里出来。他本来是到湖南旅游。因为非典,不能回京,就这么一路玩到贵州来了。刚��寨子,老乡闻知是从北京来的游客,不禁大惊,脱口而出:“北京人不都死光了吗?”老者述及此处,我们四人在道上放声大笑。

当流言四播的时候,其去真实有多远!

朗德上寨也是苗族村寨。规模比千户苗寨小很多。但别具特色。寨中建筑形制完备,寨门,风雨桥,芦笙场等,一应俱全,而且历史悠久,为沿途所仅见。值得一看。据说现在进寨已要收取门票。

雷山推荐:朗德上寨

第七天:从雷山到榕江。宿榕江。车江侗寨就在榕江县城外。(徒步地图见所附照片)过江即是。车江侗寨沿柳江一字排开,足足有15公里长。江边是古人建设的宽阔的公共游步道。沿江长满巨大的千年古榕树。烈日炎炎,走在老榕树下,想起老祖宗说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句话。寨中有三(两?)座漂亮的鼓楼。村中青壮年多在外地打工,再加之非典时期禁止人口流动,寨中显得空空荡荡。现在恐怕又是另一番景象了吧。

从车江侗寨搭小巴,一路向前(背离榕江县城方向),到另外一处侗族寨子------丰登。这里是听侗族大歌的好地方。丰登也不在公路旁。下车后需沿两山中间一路下行。寨子在一处山谷中。还是因为非典,寨中人丁稀少,也久无游客。正要遗憾听不到侗族大歌,几个小姑娘自发组织为我们表演了一场,和声美妙。

一小男孩推荐说山里面有一美丽风雨桥,并自告奋勇带路。一路前行,约一小时后来到宰荡村。在宰荡逗留一阵后,再往里走。因离公路愈来愈远,心中略有担心。怕太晚错过回城小巴。大约又走了半小时后又到了一处村落,名叫加沙(音)。在村口果然有一漂亮风雨桥。(见后照片)。寨子很小,很破旧。如果对徒步感到畏惧的人,可只到丰登。送了几只铅笔和本子给小男孩,和他告别。

榕江推荐:车江侗寨,丰登,宰荡,加沙

第八天:从榕江到从江。宿从江。搭小巴去岜沙。岜沙声名远播是因为当地苗人的特殊。这里是全国唯一允许私人持枪的地方。岜沙苗人作风彪悍,成年男人都有猎枪,身上还佩刀。政府几次禁枪都引起反抗。最后政府不得不作出让步。男人前额均剃光头,后留发髻,很有点古风。不过,从目前看到的资料,寨子里的民俗活动已流于表演。

从岜沙回城时实在等不到车,只好决定步行回城。一路烈日。七公里的山路,三人差点没晕过去。

从江推荐:岜沙

第九,第十日:从江去肇兴。宿肇兴。肇兴侗寨以其古老的风雨桥和鼓楼而出名。寨中鼓楼有五座之多。芦笙场也非常漂亮。

肇兴推荐:肇兴侗寨

第十一日:肇兴和广西交界。离贵阳远,离桂林近。所以我们买的是从桂林回上海的飞机。可是当时形势紧张,省际间班车已停开。我们从肇兴乘小巴到两省交界的地坪后,就无法前行了。没车。三人只能徒步走了约十来里地山��,进入广西。

走出大山,看见公路,三人一阵高呼。但路口有人设了检查岗,不禁让人心中一沉。终于看见路过的中巴车,量了体温后被允许上车,感觉和逃难相似。车是到广西三江的。当晚宿三江。

荔波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1、六十八级跌水瀑布 2、茂兰喀斯特森林保护区 3、荔波古镇 4、小七孔风景区 荔波地处贵州省境内,是一个地理自然环境极其唯美的地方,这里的一切都显得格外情切,给人一种宁和安详的美感,荔波好玩的景点很多,下面给大家介绍几个不错的地方。

1、六十八级跌水瀑布

错落的68级瀑布和跌水,实属全国罕见。千姿百态的瀑布跌水竞领风骚,争奇斗妍,构成风情万种的动态水景,令游客目不暇接,沿河谷伴梯级瀑布而上,一路但见高山流水、绿树红花,但闻泉鸣瀑响、鸟啾虫吟,更觉眼前诗意盎然,美不胜收,遂为文人墨客冠以“知音谷”的雅号。

2、茂兰喀斯特森林保护区

茂兰的喀斯特景观有着“山水贵族”之美誉,是我国中亚热带喀斯特地貌原生森林保存最好的一块宝地。这里有被称为活化石的银杏、鹅掌楸等多种珍稀树种。还有林麝、猕猴、香獐、华南虎等许多古老的野生动物。除了山野美景,尧古村寨和布依族村寨、拉桥水寨散落其间,能体验到纯正的少数民族风俗和表演。

3、荔波古镇

荔波古镇是一处仿古旅游综合体项目。这里是一个融中国古典建筑、园林艺术、贵州荔波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展演为一体的,集旅游、运动、商务、休闲娱乐、商业及配套住宅于一身,涵盖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民族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

4、小七孔风景区

小七孔风景区位于荔波县城南部30余公里的群峰之中,因响水河上横跨着一座青石砌成的七孔拱桥,故而得名。景区融山、水、林、洞、湖泊和瀑布为一体,秀美幽静,还有浓郁的土家族和瑶族风情。

荔波县:幸福荔波写在青山绿色间

行走荔波

处处皆景

步步如画

从空中俯瞰,24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绿色尽染。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1.04%,是地球同纬度地区生态保存最为完好的区域。

荔波县地处贵州最南端,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地带,被列为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纳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

作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4个定点扶贫县之一,2016年以来,国家林草局对荔波投入帮扶资金超过3亿元,引进帮扶资金1.3亿元。到2019年底,荔波县51个贫困村实现脱贫出列,累计减贫14585户57180人,综合贫困发生率从37.76%降至1.53%。今年,荔波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正式脱贫摘帽。

依托青山绿水

荔波人民过上了惬意的小康生活

夏日走进小七孔景区

身处群峰之间

山是绿的

水是绿的

连河上的古桥也是绿的

置身其中仿若仙境

大七孔、小七孔、茂兰……

一张张生态旅游名片吸引无数游客前来游玩

小七孔古桥

2015年,荔波率先提出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扶贫,开发出一批特色生态旅游扶贫项目。

荔波县瑶山瑶族乡,梦柳布依风情小镇游人如织。一栋栋朱瓦白墙的小楼错落其间,道路两旁,随风轻轻摇曳的牵牛花、团团锦簇的三角梅让人迷醉。

梦柳布依风情小镇紧邻大小七孔5A级景区,区位优势明显,是荔波县提质扩容移民搬迁重点项目。

梦柳布依风情小镇

从前的瑶山瑶族乡拉片村地处深山石区,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3亩,村民只能靠种植玉米、红薯维持生计。2014年,荔波将生态景区移民与易地扶贫搬迁协同起来,在毗邻景区建起扶贫安置点,鼓励深山里的贫困户搬到安置点安家。先后投入1.2亿元,完成移民安置1973户8286人。

瑶山瑶族乡拉片村

为了让移民搬得出、住得下、可发展、能致富,荔波在安置点规划建设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结合移民搬迁搭建旅游增收平台,扶贫搬迁户纷纷吃上旅游饭,实现稳定就业。截至2019年底,梦柳风情小镇共建成旅游客栈87家、餐饮服务104家,解决贫困群众就业1000余人。

2016年,国家林草局授予荔波“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称号。荔波旅游总收入从2014年的54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194亿元,旅游增加值占全县GDP比重达52%,直接拉动5.68万人增加收入,带动9630名贫困群众实现脱贫。

鸳鸯湖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

国家林草局根据荔波资源优势和特色条件,因地制宜引进绿色产业项目。

在玉屏街道水捞村铁皮石斛种植基地,常春秀像往常一样在基地忙活着。以前常年在外务工,常春秀总是惦记家里的老人和孩子,2019年得知铁皮石斛基地招工人,常春秀放弃月收入4000多元的工作,回到家乡到基地里务工。“我在基地务工每天有100元左右的收入,另外我还有2亩林地流转在里面,可以拿到林地流转费和分红。”常春秀说。

铁皮石斛

荔波山间云雾缭绕、降水充沛,湿度、温度适宜铁皮石斛生长。树上种植铁皮石斛,既不占用土地,又不破坏生态,还能创造效益。基地依托良好的自然条件,按照“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鼓励种植、务工等多渠道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截至2019年6月底,荔波县累计发展铁皮石斛5100亩,铁皮石斛产业初步形成,预计可年产35.5吨石斛鲜条。目前,全县石斛产业受益覆盖1859户729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68户3680人,扶贫效果显著。

— END —

资料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文字编辑:融媒体中心 蒙莎莎

微信编辑:融媒体中心 覃倩(实习)

编审:融媒体中心 程兴露

监制:融媒体中心 邓庆梅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3721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