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传统中药材三七

传统中药材三七

镇远60年代人工栽培成功,现有基地20余亩。一般为亩产商品三七110.3公斤,亩产值达1.1万元,创利2250元,经济益显著,开发前景良好。( 镇远县)

探寻三亚古村保平村: 千年史歌中传承的传统与传奇

千年古树环抱,龙溪凤水交汇,古民居错落有致,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三亚市崖州区保平村因此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海南十大文化名村、革命老区村。千百年来,保平河蜿蜒流淌,古建筑接受风雨洗礼,革命烈士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保平人……保平村讲述着传统与传奇故事。

12月22日,采风团参观崖州区保平村现存民居古建筑—— 孙清 摄

传奇故事 保平村的河水会发光

在崖州区,有一座古老的村庄坐落在这里,唤作“保平村”。12月22日,三亚日报历史文化采风团走进保平村,探寻这座千年古村的文化基因。进入保平村,几棵酸豆树便映入眼帘,粗壮的树干和繁茂的枝叶形成了巨大的遮阳伞,三两村民在树下乘凉聊天。张远来是土生土长的保平村人,也是三亚历史文化专家。据他介绍,这几棵酸豆树,从树干之粗、腐烂部位和长势情况来判断,至少有千年的历史。张远来说,现在村东、村西各保留5棵、4棵,树龄都在上千年,是珍贵的古树。距村东5棵酸豆树不远,一条河流静卧。这条河叫保平河,也叫“龙溪”。关于这个“龙溪”的由来,张远来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很久以前,保平河周边长满了酸豆树,树下有一户打铁匠在河边打铁为生。由于技艺精湛,很快这家铁匠铺便扬名全村,打铁“番号”高高挂起,旗杆上挂有龙角。有一次,铁匠家的女主人在打扫卫生时不小心打落了旗杆上的龙角,龙角掉入水塘的瞬间,原本毫无生气的龙角忽然变成了一条沸腾的龙,龙头伸向保平港,龙尾一直延伸到宁远河。因此,人们也把这条河叫做“龙溪”。

富有特色的保平村现存民居古建筑,吸引了采风团成员的视线——孙清 摄

“‘龙溪’的传说虽然没有文献记载,但是在村里口口相传。”张远来说,或许是因为“龙溪”有龙,保平河的水才会发光。《崖州志》记载:“……保平铁路塘水发光,宵可照读。掬之,则掌如散珠。取其水泼暗室中,亦白如银。三月不绝。越三年,再光一旬云。”“我本人在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也见过保平河发光,明亮程度就像《崖州志》中记载的一样,当时保平村的人也都看到了。”张远来说,后来河水的生态环境被破坏,保平河也就再也没有亮过了。现在区里正在修复保平河道景观,保护保平的生态环境。

与村东会发光的“龙溪”对应,村西有一条不会像“龙溪”一样发光的河被称作“不亮溪”(海南话音译又叫“波浪溪”)。张远来说,由于“不亮溪”发源于凤岭,又叫“凤水”。“龙溪”“凤水”一东一西,一阴一阳,在保平港交汇流入大海,是海南环海水道的起点、终点,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保平人。

传统建筑 清至民国40个院落仍在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保平村犹如一个古老的世外桃源,静静地吟唱着千年史歌。这里的传统古民居,三开间的,院落式一栋栋,一片片,构成崖州最具代表性的古村落民居建筑群。在张远来的带领下,采风团先后参观了陈家宅、何家宅以及当地最负盛名的张家宅。这几处古宅的建筑风格、院落格局是保平村典型的古建文化风貌。堂屋、耳房、厢房、照壁围成了以天井为中心的院落格局,造就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呈三合、四合院的建筑风格。采风团成员在一段村道、一条巷子之间来回穿梭,感受这座古老村落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保平村现存民居古建筑上精致的雕刻艺术—— 孙清 摄

这些古民居或雕花绘画工艺精美,或以木质穿斗式建筑结构凸显特色,或名人辈出历史悠久。其中陈家宅为南宋宰相陈宜中之后迁居崖州、落户保平的故居;张家宅门楼在文革之中得到保护幸免于难,公鸡晨鸣、寿喜合体的图案仍清晰可见;何家宅的祥云屋脊当属最美。

“保平古民居在文革时期遭受破坏,几乎没有一家祥云屋脊幸免。”据张远来介绍,三亚后来找了文昌工匠进行修复,以特别的技艺还原了传统风貌。“修复完后不久便遭强台风‘海燕’的袭击,当时大家心里很不踏实,以为刚修建好的祥云屋脊会被损坏,谁知第二天台风过后,祥云屋脊依然完好如新。”

采风中,自发前往保平村考察学习的多位三亚学院学生加入了采风团队伍,一起听文史专家张远来老师讲解保平古民居。据介绍,保平村古建院落年代较久的大约有三百多年历史,这一类古建原有46个院落,如今仅存40个,时间为清代至民国时期。“明代进士周世昭的故居几年前被拆除了。”张远来说,现在保平村已经没有保存完好的明代民居了。“古建院落民居群是保平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个缩影,保平古建的修复一定要严格按照古民居原来的格局和风貌进行,作为一名保平人,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还原保平村传统建筑文化。”张远来说。

红色传承 “革命四先驱”创建崖县党小组

在保平村传神的河道、传统的古民居建筑之中,孕育着传奇不朽的红色革命。这里的每一处粉墙黛瓦、每一阵椰风蕉雨,都经受过血与火的洗礼,都蕴藏着感人至深的故事。

三亚市作协原主席、市政协社法委原主任罗灯光带领读者到保平烈士陵园参观瞻仰。据他介绍,从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保平村至少有23名优秀儿女英勇牺牲,保平革命烈士纪念碑上刻着他们的英名,其中就有崖县党组织的创建人之一和崖县农民运动的领导人麦宏恩。

麦宏恩1899年出生于保平农民家庭。1926年春,广州国民大学学生麦宏恩协同先后从广州回乡的崖县学子陈英才、黎茂萱、陈世训,在崖城成立崖县第一个党组织“崖县共产党小组”。“他们四位是崖州革命的先驱。”罗灯光介绍,1926年秋,共产党小组在崖城一高秘密建立崖县第一个党支部“中共崖县东南支部”。与此同时,崖县农民协会在崖城四邑会馆成立,麦宏恩当选农会主任。1927年春,麦宏恩返校上课不久,“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爆发,他不幸被捕入狱惨遭杀害,时年28岁。

烈士名单中还有堂兄弟烈士、父子烈士。何绍宗毕业于黄埔军校,后以中共党员名义参加十九路军,当上连长。1932年,十九路军发动淞沪抗战,何绍宗率部参战,他和连队在浙江竹林村的一座山头上,遭到日寇飞机的狂轰滥炸,全部以身殉国。堂弟何绍尧,保平革命烈士纪念碑上所刻的第二个名字,崖县县委委员、组织部长,梅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1941年秋,他执行侦察任务时,被日寇包围在水南村甘蔗园里。他顽强抵抗,击毙1名日军少尉和两名士兵,因受伤被捕,最后遇难。保平革命烈士纪念碑上所刻第三、四个名字分别是麦宏魁、麦德兴,他们是父子。父亲麦宏魁是麦宏恩堂弟,琼崖纵队战士,鏖战沙场,遗骨黑眉岭;儿子麦德兴,琼纵连指导员,和当卫生员的恋人在保亭加茂战斗中一同战死,年仅22岁。

“英烈们用生命和鲜血书写的红色文化,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罗灯光说,这些革命烈士为了三亚的革命事业流血牺牲,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不能忘却历史,不能遗忘他们。

主 编 / 全 妍

责 编 / 陈 敏

编 辑 / 曾瑞祥

文章来源 /记者 陈吉楚 见习记者 孙梦聪 邢晓赢

药香蓉城•国内首展| “发现中医之美——中国传统医药文物特展”今日启幕

点击题目下方四川画报关注我们

9月17日,成都博物馆2021年压轴大展“发现中医之美——中国传统医药文物特展”在一层特展厅面向公众正式启幕,为观众展现一个视角独特的中医药历史,一个蔚为大观的中国传统医学世界。

展馆内景

作为国内首个历年出土中医药文物荟萃特展,“发现中医之美——中国传统医药文物特展”系统地呈现了中国传统医药博大精深的内容和举世瞩目的成就,展览获得了国家文物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文物局、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文广旅局等各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整合了故宫博物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上海中医药大学等全国数十家单位的精品文物,飨以观众一场文化盛宴。

丁香油 清

冰片油 清

西洋香饼 清

故宫博物院藏(动脉影 摄)

辩证唯物思想、著名医家典故、本草炮制技艺、

养生导引功法、古代传染病防治……

传统医药文化的精华娓娓道来

殷墟龟甲、马王堆缣帛、天回竹简、

武威木牍、龙门石刻、

敦煌卷纸、明清线装古籍……

千年医书隔着时空徐徐展开

满城汉墓灌药器、何家村窖藏药盒、

西夏文药方抄本、夏颧墓手术器具、

清宫御医药方……

珍贵文物缓缓揭开神秘面纱

铜镀金包镶玛瑙丸药管 清 故宫博物院藏(动脉影 摄)

9月17日至12月12日,包括近百件一级文物在内的300余件(套)展品将通过巧妙设计的展陈,深入浅出的阐释,引领观众探索中医之美,从文物里唤醒历史记忆,从历史里读懂中华文化,从文化里获得民族自信。

力彑

-1-

天人合一仁心仁术

揭示中医至真至善之美

夂 小

展馆内景

“每一种文明都是美的结晶,都彰显着创造之美。”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当然也是美的结晶。

在回答“中医之美是什么”这个问题时,成都博物馆策展人杜康表示,中医之美并非指表面的视觉之“美”,而是美在它致力追求“天人合一、调和致中”的至真之理,美在它躬身践行“仁心仁术、厚德济生”的至善之道。因此真正的医术一定是帮助他人避免或脱离苦难的行善之术。历史上流芳百世的医学名家无不是医术高明、医德高尚者。可以说,求真与行善本身就是“医”的天然属性和要求。

展馆内景

从美的本质而言,美是真和善在人类社会实践基础上的统一。因此,中医的求真与行善本身就是“美”。这种美高度融合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这种美教会人们在拥有健康的时候珍惜健康,帮助人们在失去健康的时候恢复健康。这种美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保驾护航,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产生积极影响。

力彑

-2-

岐黄之道天人之际

尽显中医博大精深

夂 小

本次特展共分为“天人合一:对生命与疾病的认知” “仁心仁术: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对症下药:本草与方剂” “手到病除:针灸等非药物疗法” “防患未然:疫病的防治”五个单元,囊括了安阳殷墟、长沙马王堆、成都老官山、西安何家村在内的多个重大考古发现。

从史前骨针到明代针灸铜人像,从晚商甲骨文到民国古籍,展览以医学的理论到实践,以其自身的内在逻辑为主线,对中医的发展脉络进行了简明扼要地梳理和展示,阐述了中医药所蕴含的科学文化内涵。

“疒首、疒目”卜辞龟甲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动脉影 摄)

安阳殷墟甲骨上的“疒”与“疫”字证实了早在商代人们就开始区分不同病种。成都老官山汉墓的“天回医简”被认为极可能是古代神医扁鹊医派的失传医书,是现存最早的医学专门著作,打通了汉代医学传承的一大关键环节,扁鹊经脉医学由齐入蜀,对中国医学作出过重要贡献。出土于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养生方》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有关养生学的文献之一。举世瞩目的敦煌文书里,存有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新修本草》,也存有世界上最早的食疗专著《食疗本草》……

《治百病方》木牍六枝 东汉 甘肃省博物馆藏(动脉影 摄)

千年典籍、精细器具、经络人偶、疗病秘方……在观众与文物的对望中,千年前的药香袅袅而至,唤醒一脉相承的文化记忆。

力彑

-3-

生生之学妙手回春

草本针灸融汇天人义理

夂 小

展馆内景

博大精深的中医药世界,从远古先民使用石器和火治疗伤病开始,到中西医汇通派名医张锡纯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所中医医院,许多“第一”和“最早”展现了中国人的智慧与创新。

《金光明经除病品》卷纸(复制品) 成都博物馆藏(张羽腾 摄)

在第一单元“天人合一:对生命与疾病的认知”展厅,可以了解到至少在3000前年西周时期就已出现了“阴阳”和“五行”学说。它被用来诠释生命因“和”而生,因“和”而续的动态平衡,展现了古人对世界认知的初步思考,表达着中国哲学的精神内核和中华文明一以贯之的生命观。

展览还将一个个中医学界如雷贯耳的医学“大牛”带到观众面前。扁鹊、华佗、张仲景、皇甫谧、葛洪、孙思邈、李时珍……这些在教科书上出现的千古名医,其背后不仅是传说和故事,还有中华民族对于生命健康、人类福祉孜孜不倦的求索。

力彑

-4-

蜀韵川医相辅相成

巴蜀医道承袭天府文化

夂 小

《太乙神针》木刻雕版 清 扬州博物馆藏(动脉影 摄)

从东汉精通脉诊、针灸的涪翁、程高、郭玉等著名医者,到唐代昝殷著成中国最早的妇科专著《经效产宝》;从北宋蜀医唐慎微编撰出最早的图文并茂的《证类本草》,到清代的《中西汇通医经精义》、最早进行中西医结合探索的唐宗海,四川也是中医药发展的深厚土壤。

经穴漆人 成都博物馆藏

展厅内,由故宫博物院提供的东汉时期的一级文物“太医丞印”桥形钮铜印是目前所见最早的医生用印,它可能曾被东汉川籍名医郭玉所用。郭玉深得另两位蜀地名医涪翁、程高真传,精通脉理,有“一针即瘥”(瘥:痊愈)的针刺神技。

天回医简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藏(张羽腾 摄)

在本次展览中,成都天回镇老官山三号汉墓出土的天回医简,也亮相于众。这是目前一次性出土医学竹简数量最多的考古发现。据推测,该墓主将扁鹊、仓公的医书带至蜀地,与该墓同出土的经穴漆人一起,完整地反映了扁鹊、仓公的“经脉医学”体系,也展现出中医在秦汉之际的针灸学成就。

从老官山汉墓到天府中药城,川医川药成为“中医之乡、中药之库”的灵地。得天独厚的中药自然资源,综合的科研水平,雄厚的产业基础,健全的中药商贸流通体系,让具有千年中医底蕴的成都,以创新包容的天府文化孕育出时代发展潮流下的巴蜀医道。

力彑

-5-

交互融合延伸拓展

一展一问联通展厅内外

夂 小

展馆内景

本次展览还将首次推出成都博物馆“一展一问”互动活动。自本展起,成都博物馆将以每个展览为基础,面向观众征集与展览相关的问题。不管是想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还是对医药文化好奇,只要你有与展览相关的问题,就可以用“一句话”的形式,在“成都博物馆”的官方平台(知乎、微博)留言或私信,成博君将对大家的问题进行收集梳理,并邀请相关领域专家,以“一句话”快问快答的形式和观众们互动。

采药图碧玉山子 清 故宫博物院藏(动脉影 摄)

除了“一展一问”外,成都博物馆还将邀请名医名师开展清宫医药、考古出土医简、养生文化等多种主题的讲座活动,深入浅出地科普中医药学。系列线下活动将为观众带来千年古医药学与现代传播的美妙融合,相关活动信息可通过成都博物馆微信公众号了解。

瓷铁拐李坐葫芦像 清 上海中医药大学藏(动脉影 摄)

千百年来,中医药文化传承着中华文化基因,早已潜移默化进入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展览通过对珍贵展品的解读,为我们呈现中医博大精深的内容和举世瞩目的成就,通过诠释中医文化对日常生活的浸润,讲述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完美融合的中国智慧。

《养生方》帛书 西汉 湖南省博物馆藏(张羽腾 摄)

医学是人类文明高度的重要标尺之一,中医药对于人体自身乃至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的宏观把握,与中华文化追求大同、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一脉相承。这场精心准备的展览,对提振中医事业发展,回望历史发展脉络,追寻中华精神内核,坚定民族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快来参与吧!

编辑/王鑫

成都博物馆供图

来德州玩,一定不能错过的三种特产,其中一种是中华传统名吃!

#德州#德州,古称安德,简称德,位于山东省西北部、黄河下游冲积平原,是山东省的西北大门;德州自古就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历史悠久,是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现存秦汉墓群、东方朔画赞碑、苏禄国东王墓、四女寺、文昌阁、等众多历史古迹。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射日”英雄后羿、“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滑稽之雄”东方朔、大书法家颜真卿、邢侗等都在德州留下了熠熠生辉的印迹。 今天要跟大家详细介绍的是德州的特色美食,一起来看看吧。

德州三宝

德州历史悠久、物华天宝、文化资源积淀丰富,传统经典名吃荟萃,尤其将德州扒鸡、保店驴肉、乐陵金丝小枣三种中华传统名吃列作德州三宝。

德州扒鸡是德州的著名特产,又叫"五香脱骨扒鸡",它以五香脱骨、肉嫩松软、清香不腻等特点而闻名,有神州一奇之美称。

德州驴肉又名保店五香驴肉,原产地是德州市宁津县 的保店镇,有"长官包子、大柳面,要吃驴肉上保店"之说。

金丝小枣,是乐陵市的传统特产。将熟透的金丝小枣掰开,肉断丝连,可拉出缕缕金丝一二寸不断,金丝小枣因此而得名。

大柳面

大柳面是山东德州远近闻名的汉族传统名吃,属于鲁菜系,是德州宁津的三大名吃之一,因始于大柳镇而得名,它缘于二百多年前的乾隆年间,有"金丝缠碗"的美誉。大柳面营养丰富,易于消化,温食凉用,皆为美食。它不仅物美,而且价廉,即使你吃得站不起来蹲不下,也花不了多少钱。

"长官包子大柳面,要吃驴肉去保店"是鲁北冀南无人不知的一句话。

德州羊肠汤

德州市羊肠汤又叫清血肠,是德州历史悠久的特产小吃,民间俗称为羊肠��。羊肠汤味道浓香,咸淡适宜,入口烂熟香嫩,油而不腻,鲜而不膻,爽滑可口。

以上就是德州的几款特色美食啦,你还知道哪些德州特产呢?欢迎大家留言参与讨论,想看更多家乡美食和旅游好吃攻略记得关注我哦。以上素材均来自网络。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3711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