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凯棠青龙塔

凯棠青龙塔位于凯棠乡养小村,年代为民国,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2013年9月13日,凯里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凌云塔(俗名青龙塔)为何建造,耒阳的你知道吗?

凯棠青龙塔

耒阳县城附近马阜岭下的耒水河畔,有一座雄伟的七层宝塔高高耸立直入苍穹,与对岸的鹿岐峰遥遥相望,形成对称之势,此塔就是有名的凌云塔(又叫青麓塔,俗名青龙塔)。它建成于康煕五十八年(即公元1719年),近三百年以来,一直是耒阳的标志性建筑和著名景点。这座塔的建造者就是当时的耒阳县令张应星。

张应星,字台三号鼓山,浙江钱塘籍江南休宁人氏,贡士出身,康熙四十八年四月来到耒阳,当县令达十四年之久。这人颇具文才且治理有方,非常重视对百姓的教化,因而政绩十分突出。

他在任职期间,针对当时耒阳的实际情况,大力倡导“兴文教而振民风,黜恶习而崇古道”, 并且搞了不少公益性的建设:建起了文庙,修缮了杜墓庞祠,修葺了城楼,还四处修路架桥方便交通,可谓是百废俱兴。这些善举不但使民风得以淳化,还改变了县城的环境面貌,使之出现了繁荣兴旺的景象。

一天,他外出行走来到马阜岭上,登高远眺,见耒水顺地势缓缓北流,而上游碧水中间的鸭婆洲高出水面,对岸的鹿岐峰更是身姿挺抜耸入云霄,觉得马阜岭这边虽有群山簇拥但地势太低,相形之下显得极不对称;这样的风水极不利于耒阳县的兴旺发达,他便产生了一个想法:如果在河边建起一座百尺高塔,使之跟对面的鹿峰相对应,就可以弥补马阜一带地势低矮的缺陷,促使山水和谐,让耒阳这地方风调雨顺兴旺犮达。他认为这想法很好,当即移步走动察看地形,在拨开荆棘杂草进行考察时,不料在草丛里发现一块石碑,碑上的文字记载着,明朝时期有个姓曾的人打算在此建造高塔,因为缺钱而不能兴工。张应星建塔的想法竟然与明朝的曾公不谋而合。这就更坚定了他的意志,一定要把宝塔建起。

张应星当然知道,要修建一座高塔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呀。但是决心已下,只要对耒阳百姓有好处,不论困难有多大,不论花费多少人力钱财,都一定要把这塔建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筹集了资金、准备了材料,工程终于启动了。辛苦了一年时间,宝塔刚刚建成,不料就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只听得“轰”的一声巨响,宝塔坍塌了下来。建塔失败,白费了许多钱财和人工;并且民间有传说是有妖孽作怪所致。然而张应星并不气馁,他带上工程技术人员来到工地认真查勘,找出坍塌的原因是塔的基脚没打扎实。于是他再次筹集财物,在废墟上重新再建。又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宝塔终于胜利竣工。

张应星发现耒阳这地方虽然读书人很多,然而真能在考场上得意高中的为数甚少。为了对耒阳学子寄以厚望,希望他们具有凌云壮志,发愤读书,在科举的道路上取得优异成绩,并希望通过这宝塔的建造改变这一现状,把宝塔定名为“凌云塔” 。塔的每层门口都写有激励上进的横额,第一层“云梯初级” 表示登高刚刚开始;第二层“更上一层” 取“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之意;三层“禹门春浪” 即龙门。指科举试场。宋辛弃疾《鹧鸪天送廓之秋试》词:“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四层“明达境界”, 表明到了高层就会心境明达志向高远;登上五层,望得更远就快要进入仙境了,所以横额是“蓬莱不远”……总之,都是为了鼓励人们积极向上奋力攀登,可见这位县令用心的良苦。

凌云塔建起以后, 一直矗立在耒水河边,目睹奔流不息滚滚北去碧浪, 见证了几个世纪的人世沧桑。 如今, 他虽然已经苍老, 经过修缮仍然焕发青春,还是耒阳一张名片。 当我们驱车在高速公路联络线上, 望着高塔魁伟的身姿时, 一股豪情不禁油然而生,应该感谢张应星县令,感谢那些为耒阳做过贡献的先贤。(倪介江)

来源:耒阳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平台按各网站网帖推送的任何图文言论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文责由原发帖人自负!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望告知,联系本平台处理。

2018年第61期闲谈南宁青秀山水月庵、龙象塔

风景名胜

2018/61期

青秀山水月庵

水月庵,原址在南宁市内临江街的邕江河畔,1986年,因城市改造,把邕江大堤扩建成大道,南宁市政府为了落实宗教政策,拨给补偿拆迁费30万元人民 币,将它搬到青秀山天池西面重建。1987年动工,1988年建成。

除了水月庵,明末清初时期,青秀山还有一个出名的佛教寺庵,叫“竹味庵”。这个庵堂是由陈瑾的“竹味山房”(也叫银瓮山房)改建的。陈瑾是南宁埌边人,明代万历丙午(1600年)举人,曾作过四川松潘兵备,李闯王打进北京,崇祯上吊煤山,他逃回家乡,看破红尘,遂将他幼时读书的“竹味山房”改为“竹味庵”,供上地藏王菩萨和观世音菩萨像。庵前还建一个舍利塔,装上他在四川时得到的数十粒舍利子。这样山房正式成为佛教的圣地。

山房改成庵的时候,帮陈瑾看竹味山房的一个仆人请求陈瑾让他剃度为僧,取法名性悟,号归元上人。他与别的僧人不同,平生好酒,少念佛经,爱劳动,除精于种竹、松杉之外,更喜种“松罗茶”,对“松罗茶”的焙制技术很有研究。这“松罗茶”如用青秀山的“粼玉泉”水冲泡,茶味特别香甘可口,故而在当时深受诗人墨客、官僚、豪绅追捧,纷纷到青秀山“竹味庵”品茶赋诗吟唱。可惜现在“松罗茶”已失传。

说到龙象塔,要从肖云举说起。

肖云举,邕宁县淡村人,明代万历十四年(1586年)的进士,后任吏部右侍郎。万历四十年(1612年),他已60岁,看到当时朝政腐败,严嵩父子专权,于是借故请假回乡省亲祭祖,实则辞官回乡避祸。回乡第二年,即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秋天,鸠工建造青秀山“龙象塔”和集资重修“青山寺”及“云圃山房”“息机”“凉云”两个亭子。

广西第一高塔之称的龙象塔

他为什么要建造“龙象塔”?

传说有几种:一是他的祖坟葬对青秀山的“凤穿牡丹”宝地,他能做大官全靠这个风水,但凤是鸟,久了就会飞走,风水先生对他说,要想后代子孙都能做大官,必须想法把凤凰留下,所以他在右凤翼岭上建这座塔来压它的翅膀,不让它飞。他认为龙在水中力量大,象在陆上力量大,于是这塔的名就叫“龙象塔”;

二是据说当时邕宁的官绅父老都很迷信风水,认为邕江的水是向东流,会把邕宁的财富流走,所以官府和乡绅都愿集资给肖云举在青秀山邕江边建塔,阻止邕宁的财源运气外流;

三是据肖云举二十一代孙说,当时因有一个平峒王想要造反,肖云举即将此情况向朝廷报告,朝廷即拨库银给肖云举建造龙象塔镇压平峒王的祖坟,让他成不了王,不然肖云举哪有钱建塔和青山寺及山房、亭子。

无论如何,从当时建塔的目的看,它纯属一种风水塔,并非佛塔。

天启三年(1623年)小皇帝熹宗(朱由校)登基不久,因他爱好木工,少理朝政,朝政大权便落入宦官魏忠贤及小皇帝乳母客氏手中。他们为了结纳党羽,笼络归臣,以小皇帝之名义宣召一批旧臣入京启用,肖云举正是这批被召回京启用的一员。入京那年10月即封他为礼部尚书、晋升太子太保。官位虽高却是闲职, 只让他掌管詹事府,负责管管几个翰林的升迁,并无实权。肖云举此时已70余岁,他不愿投靠魏、客、阉党,便以年迈不能工作为由,辞官回乡,在当时也算是一个有骨气的人,所以人们对他很是敬重。回乡后,他常杖游青秀山,还写了一篇《青秀山记》和不少有关青秀山风景的诗词,刻在粼玉泉附近的大石上,并编成书行世,书名叫《青萝集》。后来因连年遭受兵灾战乱,青秀山荒芜,石刻已被附近村民毁坏,取石凿成石磨出卖,或拿石片回家建屋,诗集也因多次兵燹而失传。

在抗日战争时期,龙象塔这座被雷电击塌只剩二层的残塔,因国民党新桂系邕宁县政府害怕成为日寇飞机轰炸南宁的导航标志,故而被下令毁掉,青秀山上从此便失去它那巍峨的英姿。

直至南宁市人民政府根据南宁各界人士呼吁,在恢复青秀山风景区建设的同时,于1986年参照明代风格在原址重建龙象塔。

重建的龙象塔

重建后的龙象塔改为砖混结构,外形仍为八角重据9层。塔高52.35米,宽12米,绿色琉璃瓦,内设旋梯207级直达塔顶,每层檐角下均悬挂铜铃,共72只。它保留了明代建筑风格,青砖碧瓦,八角叠檐,登上塔顶,眺望远处邕江的风光,俯瞰南宁埌东新城景色,抚今追昔,不胜感慨。

图片来源于网络

青龙古镇|“青龙镇里书百龙” 书画笔会

3月4日下午, “青龙镇里书百龙”书画笔会在青龙古镇隆重举办。本次活动由明城文创青龙镇旅游发展分公司、 中华文化促进会、 中国书法家协会、山西文联、山西老年书画家协会、山西城乡文艺交流协会、山西省人民政府文史馆、山西大众书画院、山西开明画院、山西金兰圃书画院、、企业家联合会书画院、国际文化交流画院、中国毛体书法家协会和山西省中国画学会共同举办。

本次笔会主旨是为“二月二.龙抬头”的提前创作,18位名家大师以不同书法形式呈现百种龙。本次活动旨在进一步推动青龙镇文旅质量,丰富广大市民精神文化生活。

山西省书协顾问

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团咨询委员

山西大众书画院常务副院长

山西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

山西省书法家协会顾问

李顺通先生

向来宾致欢迎词

文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中华文化促进会副秘书长

张建忠先生

向来宾致欢迎词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处处弥漫着淡淡的墨香,18名书画家齐聚一堂,挥毫泼墨,以书画会友,激情创作,共迎 “二月二.龙抬头”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书画家创作主题为“龙王行雨图”的书画长卷,更加贴合主题,用丰富多变的笔墨描绘,彰显壮丽华美的风景,为 “青龙镇里书百龙”书画笔会增添了欢乐祥和的活动气氛;

此次活动书画家共创作作品近百幅,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一篇篇行云流水、生动精妙的作品,一幅幅功力深厚、艺术风格迥异的书画,迎来在场人员的纷纷称赞。

书画家及各位来宾

畅游古镇,欣赏美景, 感受古韵

千佛阁、文昌宫、龙王庙、萌宠乐园

留下了珍贵的合影留念

李顺通先生

对于古镇的建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对古镇进一步发展

给予了非常中肯的建议

书画笔会展风采,翰墨飘香迎龙霄

龙 行 天 下

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

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

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

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

一、进入景区必须按要求佩戴口罩,接受体温检测,保护自己,也保护家人;

二、请提前准备好山西省健康码,并保持1.5米间隔有序进入;

三、观看演出及品尝美食时,尽量做到不聚集、不扎堆,开心参观游玩;

四、尽量使用微信、支付宝等网络支付方式,避免现金交易,全方位保证自身安全。

五、为确保游客人身安全,严禁游客携带任何犬类动物进入景区。

END

青龙古镇 - 太原市后花园

关注我们 了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3705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