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杨家堂村

杨家堂村位于松阳县三都乡,坐落在一座环形的山凹中,左右两翼山峦环抱村庄,风水布局相当明显。在地无三尺平的杨家堂,20多幢土木架构的清代民居沿着山坡一级级向上延伸,整个村庄上下屋高低落差约2至3米,伸展高层200米,在视野中展现出一个巨大的建筑立面,是松阳县典型的阶梯式古村落。有金色布达拉宫之称。

杨家堂村

据记载,该村建于1655年前后,至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清朝顺治12年,宋显昆最早定居到杨家堂。对于村名的来历,松阳县地名志中称:因村中有三棵交叉的樟树,故最早叫樟交堂,后改为杨家堂。杨家堂村及其宋姓来历,从其宗谱《京兆宋氏宗谱》可看出,其宋氏祖先来自西安(京兆,古都西安及其附近地区的古称)。宋濂为唐代名相宋璟之后裔(25世孙),而宋濂为浦江的一代世祖,其孙宋可三因绾丝藤迁于松阳县三都乡呈回村。1655年许,宋可三第八代世孙宋显昆从呈回村迁居杨家堂村。

古民居依山而建,随着村道的坡度一级级向上延伸,阶梯式层层铺开。整个村落上下屋高低落差2至3米,延展高至200米。鳞次栉比的古建筑间,一层层翘首相对的马头墙上随处可见充满韵味的壁书壁画。杨家堂人将《朱子治家格言》《孝经》《宋氏宗谱家训》里的文字悉数搬上墙。几百年之后,虽字迹难辨,但历史和文化的气息,依旧浓烈。

松阳县杨家堂村“发现•2013中国最美村镇”评选活动获得“典范奖”

杨家堂的每一块砖都有文化的积淀,历史在墙面上沉积,渗透进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块石头、每座牌坊、每棵树木背后,都似乎隐藏着历史和人文精灵,净化着杨家堂村民的心灵。

交通:

隐匿在大山深处的浙江丽水松阳杨家堂村坐落在三都乡的群山环抱中,如果不是自驾的话,建议包车。

山西这个村子,有一半都是杨家将后人,还存有中国最完整杨家祠堂

在山西忻州代县城东北20公里的鹿蹄涧村,有一座杨忠武祠,俗称杨家祠堂,是杨业后代为祭祀杨业夫妇暨杨氏后代英烈而建造的祠堂。

杨忠武祠占地一万两千平方米,祠对面楼台三间为祭台,上有“颂德楼”题匾,调堂门前筑台阶24级,阶下有石狮一对蹲距左右。祠门三间,每间前檐各悬金字巨匾一面,中书“奕世将略”,左书“一堂忠义”,右书“三晋良将”。门楣上立一盘龙蓝底大匾,上有“忠武祠”三个金字。(“忠武”乃杨业战死后,宋太宗皇帝给其谥号)。祠门内侧高悬木匾一块,上面抄录了北宋皇帝关于杨家的诰敕十篇,其中有赠杨业太尉中书令一篇,加封杨延朗开国公誓券一篇,给杨延朗敕旨六篇,给杨宗保、杨文广敕书各一篇。

后院,有正殿五间,中额书"忠勋世美"。廊前双柱上有一副木刻金字楹联:“丰功伟烈著边疆,勇冠千军称无敌;浩气英风留古塞,声威万代佩长城。”廊两厢还有元代以来石碑四通。正殿前檐悬匾一块,上书“敕建”二字。正殿内,正中一龛,塑杨业与佘太君像。看到塑像那种饱经风霜、老而弥坚的神态,不禁令人肃然起敬。左右两旁塑杨令公八子及宋、元、明历代杨氏功臣名将像共二十尊,无不气宇轩昂,姿容伟俊。

在鹿蹄涧村,除了有杨忠武祠,还有一轴十分珍贵的杨族史卷,这轴族史卷长2.7丈,宽1.3尺,以素绢为幅。卷轴中裱有黄绫御旨一幅,杨族历代武将名臣的传记四幅、画像五幅、赞词五幅,共计十五幅。其中保存有杨家历代名臣武将的画像、传记、生平以及他人对其的赞词。

杨忠武祠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祠堂,而这些珍贵文物和卷宗能得到完好的保存,主要原因是因为鹿蹄涧村中的半数以上生活者都是杨家后人。他们的生活信念,不仅是完好的保存杨家遗迹及遗物,更是为了让后人们能清晰的知道当年祖先们在战场上铁骨铮铮的杨家精神。

杨家后人为什么会选择在鹿蹄涧村建造一座如此规模的杨家祠堂呢?代县古称代州,与雁门关紧紧相连,是汉族为防外族侵略的边防重地。所以,杨家长期驻守在这片土地上,并在此传宗接代,延续后代至今。

关于杨家与鹿蹄涧的渊源,还流传着一个故事。在杨忠武祠正殿门前,有一尊怪石,这尊怪石安放在4尺高的石座上,宽两尺,外形酷似一块玲珑剔透的太湖石。石上雕有一只带箭的梅花鹿,旁镌有“泰定元年”字样,这就是远近闻名的鹿蹄石。

相传元朝初年,杨业的十三世孙杨友以及他的弟弟杨山,率军驻扎在留暑村(今代县城东),有一天二人外出狩猎,发现一只梅花巨鹿。杨友一箭射中鹿蹄,鹿带箭而逃,二人策马急追,追至联庄(今鹿蹄涧村)时,巨鹿以头触地,消失不见。杨家兄弟觉得怪异,命亲兵在此挖地三尺,发现一块雕有巨鹿的石头。当时人们认为鹿与禄同音,是好兆头,所以迁兵至此,改联庄为鹿蹄箭,后又因村子左右都是深涧,故又改名鹿蹄涧。从此事之后,杨家将就与鹿蹄涧有了难解的渊源。

参观完杨忠武祠,在距离其3公里的地方,有杨七郎墓,它是一处独立的建筑,里面却是一处不小的院落,建有三幢房屋与一处墓地,两座献殿内分别塑有七郎杨延兴和七郎夫人杜金娥的泥塑像。墓园则有一座块石堆砌的坟茔,立有一块清乾隆年间的墓碑,上刻“宋赠勇武将军延兴杨公神墓”。

杨忠武祠距今已有700余年的历史,它能历经百年风雨与战争却被完好保存至今,也是我们现代人的幸运。

来源:网络,如涉版权请联系小编QQ删除!

临颍这个岗杨村有个家训堂遗址

在临颍县城西南约十四公里的大郭乡岗杨村委会刘庄村,有个家训堂遗址。带着一种对家训家风的好奇心理,我来到这里,从那历史的沧桑和碑刻中寻觅刘姓家族的家风,受到了一次中国传统文化的熏染。

岗杨村由相邻的岗杨、刘庄、谷庄、坡杨等村子组成。据说,是明朝初年杨、刘、谷等姓家族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刘庄村民以刘姓为主,许昌到泌阳的公路从村里南北穿过。刘庄村被公路分成东西两部分。在公路的东侧,原来有两排破瓦房和一座宗庙,都是砖瓦结构。据当地村民讲,在生产队时代,它们被当成仓库和捡拾烟叶的屋子,还有一段时间,被当成喂牲口的屋子。包产到户以后,房子由于年久失修,破旧不堪,所以一直空闲着。因为没有人知道其来历,宗庙的房子已坍塌。20世纪末,因省道许泌公路两边拓宽,一直加宽到破庙的墙边。附近很多村民的老房子都被拆掉了,留下的空地一直闲置着,仅剩一间破瓦屋。

2014年,村里利用这块空地建了一个健身广场,推土整平的时候,推土机推出了土里的石头,人们这才发现这里有一块石碑,且碑刻字迹十分清晰,字词通俗易懂,碑文是“家训堂记”。从此,揭开了宗庙和老瓦房的神秘面纱。

根据碑文可以看出,家训堂建成的落款时间是大清乾隆四十三年。破庙原来是刘氏家族的一个家训堂。每年春节期间,除了拜宗庙外,族长要召集刘氏族人来到这里,训教族人要遵纪守法,牢记家训。

《家训堂记》碑文开篇“颍邑西二十里许刘村……”指的是村子的地理位置。全篇大意是:临颍县城西二十里左右的刘村,家训内容的大意就是要求家族人遵纪守法,以耕读为本,对赌博愚顽的孩子和不良行为家长要稽查、教育,如有不改正或者不服者,要交付官府严办。最后说,刘氏家族的家训内容和这些做法被当时的许昌郡官员表扬,并提议此庙宇改名为“家训堂”。故刻碑记之,世代流传,结尾处还记录了田地的目数、位置、长宽和祖上坟茔位置等。

从碑文中,我看到了家训家规内容的核心思想就是“耕读为本,赌博为戒”。

刘氏家族为了家业兴旺,专门兴建了祠堂、宗庙,还划出了一块土地,把这块地上的收入作为维修和家训堂经费。每年的春节在这里对后代年轻人进行家训教育。刘姓家族的家训和家风之所以受到当时许昌郡守的表扬和提倡,说明了刘氏家族的家训家风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家训碑前,通过石刻等文物,我感受到了当时刘氏家风对子女后代的教育和期望。特别是其中一句“家珍可易”,就是说,家里珍宝可以交换,也可能会丢失,而家风永传,永久继承。只有牢记家训,才可家业昌盛。还有一条:“对赌博愚顽的孩子和不良行为要家长稽查,教育。如果不改正或者有不服者交付官府严办。”可见刘氏家风家教之严和对传承家风的重视。

这些家训,在今天看来,对教育子女成才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于这一重大发现,村民引以为荣。为了保护好这个碑刻,当地村民在修好文化大院的同时,整修了这个家训堂,并把石碑镶嵌到墙上,供人们瞻仰和学习。

“耕读为本,赌博为戒”这一家训家风,千百年来,已经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至今,仍然需要我们学习和传承。

漯河日报 郑颍勇作

图片来源网络

周至村落:杨家大墙村

杨家大墙村位于秦岭北约10多公里处,与终南山遥遥相望。东与尚村镇涧里村为邻,南距108国道约2公里,西距终集路300米;北距黑河约2公里。村北有2000年多年前留下的郿坞岭,20世纪50年代修建的排灌渠(周兴渠)横穿村东西。5个村民小组,1608人,耕地1541亩。

据《周至县地名志》记载:唐神龙二年(706)段姓庄户首先从老堡子村迁移于此,形成村庄,名西寨。渐形成大村,明时设为西寨里。清同治二年(1863),因盗匪猖獗,为防匪患,筑起高大城墙。城内有火炮矢石,城夫乡兵无不严格精练,远近逃生者皆来投靠,一时乘马坐车,拖男携女宛如归市。流贼垂涎再三,无隙可乘,千家性命,赖以保全(杨氏族谱)。因堡内杨姓居多,又因杨姓人筑墙,故将村名改为杨家大墙,沿用至今。

1958年9月公社化时与老堡子村、任家村合并称为东林生产大队,后又与新村合并为新村生产大队。“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度改为东风大队。后改称杨家大墙生产大队。

村民姓氏较杂,以杨、王、李为主,另有张、赵、刘、闫、强、钮、郭、任、陈、关等姓。

新中国成立前,粮食单产一直徘徊在200斤以下。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水利设施增强,粮食单产有了大幅度提高,亩产在1000斤以上。2014年受国家项目资助,新打机井11眼,配套齐全。做到了旱涝保丰收,群众生活质量大为改善。近年来,粮、果、林、蔬一齐发展,村民由单一的粮食收入转变为多种经营收入。全村栽植猕猴桃900亩,杂果林200多亩,每年九十月果熟季节,村内客商云集,车水马龙、一派丰收景象。

改革开放前人均收入不足百元,现人均收入高达9600余元。私营经济也有所发展。鲜松食品厂解决了村内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企业年收入在百万元以上。庄基进行了统一规划。村内4000多米的道路全部水泥硬化。干净整齐,生产出行大为方便。

2005年建成党员活动阵地和支部办公室一座;2013年修建面积达40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和2000多平方米的群众娱乐广场;现村内东西7条街道,南北3条街道,全部修成水泥路,整齐干净。

新中国成立前利用村西城隍庙建立学堂。新中国成立后将村北药王庙作为学校。1984年集资修建11间两层教学楼。2008年因生源减少撤销。

20世纪60年代至今已培养出40多名本科院校毕业生。代表人物有:投身国家航天事业的高级工程师、大校军衔的王正向;从事教育事业多年、桃李遍四方的教授杨文喜;兰州军区总医院的主任医师(大校军衔)刘吉林等。

杨泰和,早期地下党员,新中国成立后任未央区副区长。

杨振中,早期地下党员,陕西省蔡家坡监狱监狱长。

李文锦,地下共产党员,宝鸡市运输公司书记。

杨生合,地下共产党员、后任福建铁路段书记。

该村不仅有古老的文化遗产,又有西方文化的流入。大多数村民信奉佛教,也有少数村民信奉天主教。村东有周至县东部最大的佛家寺院东林寺,建于唐初。唐高祖李渊追认老子为始祖,唐太宗李世民前往楼观拜谒老子时路过该村,见村东一片原始柏树林,郁郁葱葱,颇有灵气,遂拨官银在此修建庙宇,取名东林寺。该寺规模宏大,占地面积84亩,庙宇70余间,东西厢房20多间,供奉佛家专司人间寿命的地藏王菩萨。相传庙前有神灯两盏,每晚夜深人静之时,同时向东西两个方向行进,东至涧里村,西至村西的牛家渡口,后原路返回。后因战火,庙宇毁于一旦。明正德九年(1513),官方划拨银两,七堡四社村民筹资筹劳重修庙宇,虽规模不及以前,但仍雄伟壮观,神像不亚于原来。庙宇建成后,明宜川王朱秉前来剪彩。庙门首上方悬挂皇帝题写的“万岁匾”一块,高约50公分,宽1米左右,字迹清晰可见,后被毁坏。每年正月二十三庙会,十里八乡村民赶来朝拜祈福。

20世纪60年代,将庙宇拆除,现仅存一个九莲座香炉和两块石碑。东林寺遗址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村内还有药王庙、城隍庙、老君庙、火神庙、七星庙、菩萨庙、无量庙、魁星楼等多处庙宇。药王庙门前原有千年古柏一株,高约20米,粗1米多。70年代遭砍伐。

2009年8月底,西安市文物普查队在位于周至县终南镇杨家大墙村东北约50米发现东林寺遗址。东林寺址是周至县东部地区现存少数明代佛寺遗址之一,对研究当地明代中晚期佛教发展传播、兴衰、社会历史有着重要意义。

东林寺遗址

东林寺遗址南北长约100米、东西宽约50米,面积约5000平方米,年代为明代。原寺庙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已拆毁,现在原址上建有新寺。寺址现存遗物有石碑3通、经幢1件。三通石碑分别为明正德九年重修东林寺碑、明崇祯年间重修东林寺并建济道场碑、明末东林寺再建碑,内容记载了明代中晚期至明末三次重修东林寺事件,其中明正德九年重修东林寺碑的碑阴线刻有当时东林寺的建筑平面图。经幢石灰岩质,通高80厘米,整体分为三部分。上部为莲花顶,有三层仰莲纹;中部为石鼓,直径15厘米、高15厘米,上部细线阴刻蔓枝花卉纹,下缘有乳钉纹一周;下部为六棱体经幢,边长18厘米、高58厘米,每面均有1个方形小龛,上部各有一结跏趺坐造像,下部阴刻楷书捐款人的姓名。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3590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