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石宫寺石窟

石宫寺石窟,中国佛教石窟。亦称“钟山石窟”。位于陕西省延安15公里处的钟山山麓石宫寺内。

延安市甘泉县石宫寺石窟

石宫寺石窟

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甘泉县桥镇乡孟家坬村东。宋至明代佛道合流石窟。现存6窟,其中5号窟为主窟,宋代开凿,平面呈方形,窟中央为方形石坛基,四角为四根雕龙石柱,坛基上后部中间为三世佛造像,前为阿难、迦叶二弟子,两侧分别为文殊、普贤二菩萨、两个护法金刚。窟门内侧分别为日、月菩萨,另三壁为观音菩萨、释迦、多宝佛等。奇特的是,还有一尊老子与童子像。此石窟并不在计划之中,是在从黄陵县往志丹县的途中偶遇的,顺便看了看。看着窟内被现代重装的雕像,真是无语。原本可能已风化,面目模糊、残缺不全,但那是历史的自然状态。现在重塑的鲜艳夺目,是对文物的破坏。

牌坊

石窟外景

一号窟

二号窟

三号窟

四号窟1

四号窟2

四号窟3

四号窟4

四号窟5

五号窟1

五号窟2

五号窟3

五号窟4

五号窟5

五号窟6

五号窟7

五号窟8

五号窟9

五号窟10

五号窟11

五号窟12

五号窟13

六号窟

甘肃石窟寺丨石拱寺石窟

石拱寺石窟位于华亭县上关乡半川村北侧山梁的崖面上,距山脚的村庄约100米。石窟开凿于向南的崖壁上,距地表高5~10米,东西长120米。从西向东排列,共有15个窟龛,基本都位于同一个平面上,上下错落不大。其中第6窟为大型穹隆顶洞窟,第8、9、11、12、13、14窟为三壁三龛式窟,第4、5、7、10为在第6窟外壁开凿的较小的龛。从崖面上遗留的桩眼观察,原洞窟之间有栈道相连,现已不存。崖面东段第 11~第14窟之间有大面积的塌毁,使这几个洞窟前部大部分破坏。

石拱寺石窟外景

石拱寺石窟周边风貌

石窟寺始建于北魏时期,现存洞窟以北魏为主,西魏、北周、隋代续凿。是由陕西陇县到甘肃华亭之间陇山道上一处重要的石窟寺。据民国三十三年《华亭县志》记载,明代嘉靖年“敕旨火化”和清代同治年间民族纠纷中人为破坏,焚烧第2、6窟。

第2窟东侧菩萨服饰(下垂璎珞及部分飘带)

第2窟 平面近方形,圆拱顶大窟。窟高 8.50、11.20、进深9.70米。圆拱形门,门高7.00、3.50、进深1.50米。窟内正左右三壁沿壁面凿低坛基,坛基高0.10米,前壁上方凿有一明窗,明窗高2.00、1.40米。窟形基本完整,壁面表层风化剥蚀严重,几乎无一处完好。窟内左壁外侧后代凿一个长方形甬道与第6窟相通。四壁石雕三佛八菩萨及弟子等。正、左、右三壁各雕一坐佛二胁侍菩萨,其中两侧壁主佛为倚坐。前壁左右侧各一身立菩萨,佛与菩萨、菩萨与菩萨之间各浮雕一身弟子。窟内壁面上部空间浮刻一些小佛或菩萨像。正壁佛高6.40米,因残毁严重,从痕迹仅可见左臂向前平伸,右臂抬起,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上,衣裾垂于座前分为两瓣。左侧菩萨残高5.70 米,残毁严重,仅残存几处衣裙痕迹,立于半圆形莲台上。右侧菩萨残高5.80米。左壁佛残高6.00米,残毁严重,从痕迹仅判断倚坐于须弥座上。左侧菩萨残高5.70米,仅残存部分衣裙,立于半圆形莲台上。右侧菩萨残高5.60米,仅存下部衣裙及两侧下垂飘带,两腿间有下垂璎珞及部分飘带,立于半圆形莲台上。右壁佛残高5.50米,现存残痕与左壁相同。左侧菩萨残高5.20米,残存与左壁左侧菩萨似同。右侧菩萨残高 5.00米,残存与右壁菩萨同。弟子高2.00米左右。

第6窟平面方形穹窿顶窟,方形窟门,其上开一明窗,窟内沿四壁凿有倒“凹”形低坛基。窟高7.90、宽8.20、进深7.40 米。坛基高0.23米,宽0.70~1.49米。明窗高1.65、宽1.57、进深1.40米。该窟被人为毁坏,造像及窟内壁面已被凿毁。窟内左右壁前侧分别开有一甬道通往毗邻的第2窟和第8窟。正、左、右三壁分别雕一佛二菩萨,前壁门两侧各雕一力士,前壁下方浮雕有数排供养人,上方浮雕有供养天及伎乐天。主要造像已被凿毁,仅少许供养人等保存略好。

第8窟平面方形,拱形顶窟,窟门方形。窟高2.00、宽2.60、深2.55米。后代在窟顶凿一直径0.73米的圆洞,上通第9窟。右壁后凿一长方形洞直通第6窟。正壁雕一佛二菩萨,左壁已毁,不详。右壁雕二佛并坐。前壁上方正中浅龛内造一坐佛二胁侍菩萨,龛外左右侧各三身立弟子及各三身弟子头像。左侧一身坐佛及二身小孩(其中一身踩在另一身身上)。右侧上部浅龛内三身坐佛,一个圆形莲花化生。下部龛内一身交脚菩萨及左侧一身胁侍。

第9窟 平面方形圆拱形顶窟,窟高1.85、宽2.37、深1.87米。窟内正、左、右三壁各开一圆拱形半壁龛,其中正壁龛高1.17、宽1.37、进深0.31米,左壁龛高1.35、宽1.57、进深0.30米,右壁龛高1.09、宽1.59、进深1.28米。方形圆拱顶窟门。正壁龛内释迦多宝二佛并坐,龛外左右各浮雕一菩萨一弟子,左壁龛内一佛二弟子,右壁龛内一佛二菩萨,龛外两侧各浮雕一弟子。

第11窟平面方形平顶窟,三壁三龛,四壁向上变小,与顶部呈弧形相交,窟高2.40、宽2.25、深2.40米。三壁三龛三佛,每佛胁侍二菩萨,三壁龛外各立一佛,龛楣外雕弟子或飞天,前壁门上及两侧龛内雕释迦及维摩、文殊对坐。下部二列供养人,顶刻圆莲、忍冬及飞天、莲花化生。甬道两侧雕力士。

第12窟北龛主佛头

第12窟三壁三龛窟,平面方形。窟内正、左、右各开一圆拱形浅龛,顶略带弧度。窟高1.85、宽1.65、进深(残)1.30米。正壁龛高1.50、宽1.12、进深0.37 米。左壁龛高1.10、残宽1.34、进深0.35米。窟大部分塌毁,右壁龛已塌毁无存。窟内已烟熏严重。正、左、右三壁龛内原均为一佛二菩萨,顶部雕圆莲及飞天图案。除左壁全部和右壁前部塌毁无存外,其余保存完好。

第13窟原窟形已不详,可能为三壁三龛窟,现仅存正壁及左壁一小部分。窟残高 1.95、宽2.02、进深(残)0.50 米。正壁开一圆拱形龛,龛高 1.25、宽 1.60、深 0.35 米。现正壁龛内一坐佛,左右侧各一胁侍菩萨。龛外左右侧各一身立佛;左壁一身立佛及一身残像,其上方一身飞天。

第14窟平面方形三壁三龛窟,窟高 2.10、宽 2.54、进深(残)1.25米。正壁正中开一浅龛,龛高 1.26、宽 1.50、进深 0.37 米。该窟大部分塌毁,仅存正壁及左右壁后部。窟内正、左、右三壁正中龛内雕一佛二菩萨,龛外左右侧各雕立佛一身,佛上部各两排两身弟子像。

1981年石拱寺石窟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石窟寺丨寺儿湾石窟

寺儿湾石窟位于靖远县城西南20千米北湾镇天字村东寺儿湾、黄河西北岸红砂沉积岩上。这里因有一寺一湾,俗称寺儿湾,又因寺窟背依红罗山,亦称红罗寺。

寺儿湾石窟远景

寺儿湾石窟十八罗汉像(局部)

寺儿湾石窟塑像

石窟始建于唐代,原有六窟,现仅存一窟,凿于东山麓红砂石崖壁上,进深6.1米,宽4.55米,高2.46米。窟门为砖券拱结构,上有清康熙年间修建的木结构小阁楼。主室平顶,三面开龛,有大小佛龛30多个,龛内现存释迦、迦叶、阿难、观音、天王、十八罗汉等塑像66尊,为圆雕、浮雕、高浮雕泥裹彩塑造像,部分为近现代重修。窟北又有一小窟,内存佛像2尊。窟南尚存已毁的数座窟龛痕迹。

寺门左前方有一残碑《古刹寺碑记》,其中有维修和创建将军殿、伽蓝山门及僧房等活动的记述,末两行题“靖远县掌印守备徐应和癸丑之岁孟夏之月”。寺门上方木构阁楼为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增建,门楣匾额上有清嘉庆丙辰年(1796年)重修题记。

1978年,寺儿湾石窟被靖远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 年再次被甘肃省人民政府重新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3570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