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洛川民俗博物馆

洛川民俗博物馆座落在洛川县凤栖镇210国道旁。占地4亩,拥有8个展室,陈列面积近600平方米,是陕西省第一座民俗馆。l994年9月16日正式开馆。著名学者、民俗学家钟敬之题写了馆名。2004年被国家文化部评定为国家三级馆。博物馆建筑采用清代洛川传统的四合院形式。正门前蹲踞一对雍正十三年(1735)的铁狮子,两侧大红灯笼高高挂。院内既有陕北常见的窑洞,又有关中农村的瓦房,体现出关中与陕北接合地带民居特色。房屋外部运用民间木雕、石雕、砖雕等传统工艺装饰了各种民俗吉祥图案。整个建筑古色古香,典雅别致。民俗博物馆辟有洛川简史和洛川民俗两大展区。洛川简史以馆藏文物为主,系统地反映了自新石器时代以来洛川地区的历史脉络。其中有历年来洛川出土的玉斧、石斧、石刀、红陶罐、盆、鬲和秦汉时代的茧形壶、汉代的釉陶罐及唐绘彩罐、明清瓷器等。1979年出土于洛川土基镇的燕王职剑,剑铭“燕王职作武业期铸剑”,填补了陕西秦地燕国器物的空白。清康熙年问洛川兴平寺“水陆道场图轴”62幅,高7.5米,宽l米,绘有诸佛菩萨、诸天神星辰、地府狱主、修罗主判、无主孤魂、亡灵等形象,为作水陆斋法令所用,其规模之大,为省内罕见,其中3幅于2002年赴巴西展出。于右任书赠邑人屈克胜的《千字文》14幅,对联2幅,一曰:“中和致佳育,孝悌通神明”,一曰“孝悌先王业,耕桑四海心”。洛川皮影1985年曾赴法演出,声誉颇高。该皮影道具系牛皮精制,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现珍藏于馆中,堪称“馆宝”之一。

洛川民俗展览独具匠心,通过一大家族的生产生活-黄土高原上北方游牧民族与关中农耕文化区交融共生的多元文化现象,以小见大,以物证俗,重现了百余年间近现代黄土风情。其内容包括经济活动、家族庆典,人生礼仪、岁时节令、生活起居、游艺娱乐等方面。以家庭居室为单元,以实物为线索,领略黄土文化的广博与魅力。在家族尊长者居住的“中和堂”上张挂着一张“寿”字图,系由一百个延长县知县的官印印模组成,取意“延年益寿”“长命百岁”,颇具特色。游人均以亲睹为快。其窑掌是颇具地方特色的碗架云子,四层,每层之间挂有横幅剪纸薰画。在新婚夫妇居住的房间内,集中展现了洛川民俗中最为热闹、最具特色的婚嫁习俗。洛川婚礼不拜“喜”字,而是拜双雁。《洛川县志》载:“结婚时,轿子中必须放一公一母两只鸡,即使现在用汽车、拖拉机迎亲,亦须带两只鸡,此由古时婚礼用雁转化而来”。雁象征了忠贞不渝的爱情。屋里还奇怪地放着一束枣枝,这可是洛川最为独特的讲究。《洛川乡土志》云:“新妇下轿,即用枣枝上栽核桃、大枣、面兔,扫帚上栽纸花,名为‘拉花头’。然后扶新妇,手携面斗以入,即于庭前拜天地,则奠雁礼也。”由姐夫、姑夫或同辈亲朋中口齿伶俐者,手执枣枝、扫帚,高唱拉枣子歌。新娘手搀面斗,一头插着尺子秤,暗喻作事要公平,办事要有分寸,一头插着铜镜,暗喻照妖避邪。洛川民俗丰富多彩,可在民俗博物馆里一览无余。它是研究人类文化史、社会史、民族史的一个重要窗口,人称“陕北风俗大观园”。

敕勒川博物馆关于开展民俗文物捐赠活动的倡议书

洛川民俗博物馆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土默特右旗建旗50周年,进一步展示我旗70年来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传承和弘扬本土传统优秀民俗文化,按照旗委旗政府要求,旗文化旅游广电局及时成立民俗实物成就展厅筹备领导工作组,拟将敕勒川博物馆二楼序厅改建为民俗实物成就展厅,特此发起民俗物品捐赠活动。

捐赠文物及民俗物品将由我馆集中保存、统一管理、有效利用,一经收藏利用,将颁发捐赠荣誉证书并通过媒体进行宣传。在此呼吁广大市民、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捐赠各类可见证敕勒川地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发生变化的文物及民俗物品。

特此倡议

捐赠工作联系单位:敕勒川博物馆

联系人:兰瑞枝 刘德胜

电话:15598334593

15034735736

本期编辑:郝志敏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活力土右旗》官方微信

四川的“豪宅”,堪称“川北客家民俗博物馆”,主人曾是当地首富

提到四川的豪宅,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便是大名鼎鼎的刘氏庄园了。其实还有一处鲜为人知的豪宅,其名气虽然没有前者那么大,但是无论从历史背景还是设计风格而言,该豪宅并不比刘氏庄园差。其有着“川北第一庄”的称号,被许多专家纷纷称赞,甚至可以说是客家民居的代表,这处豪宅便是位于四川仪陇县的丁氏庄园了。

据说当时丁氏庄园的主人是当地的首富,其起家的时候利用了多种手段进行财产的收取。不仅雇佣一些廉价劳动力,而且还进行土地出租,更重要的是主人还向别人借高利贷,这样的敛财方式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正因如此,为了家人以及财产的安全,丁氏便斥巨资打造了这座“巨富豪宅”。由于坚固的建筑以及当地人的保护,里面的各种物件现在仍然保存完好,堪称“川北客家民俗博物馆”。

走进这座宅子,首先便会惊叹于其独具匠心的布局和精致的用料。从布局上看,整个庄园呈现出循序渐进的排列方式,四周都是一些碉楼,内部依次是一些大大小小的四合院。这样的布局显示出了强烈的封建等级格局,很符合我国当时的状况。

从用料上看,各种用料也是极尽奢华,黏土是最上等的红色黏土,石料则是优质的石料。据说在建筑城墙时,极其严谨,每修建一板高便会检测合格与否,合格方可继续进行修建。

正是因为在修建时极其用心,以及材料选择时的精挑细选,达到了极其坚固的目的。据传在2008年汶川发生大地震的时候,很多现代建筑都面临崩塌风险。而该庄园在当时却岿然不动,可见其建筑工艺之精湛。

在现代,这座宅子具有极大的旅游意义,首先体现在这个建筑物本身,另外则是别具特色的客家民俗文化,来此旅游的人都赞不绝口。

这里的建筑物都是有一种浓浓的江南风格的,无论是一些建筑技术还是雕刻工艺都令人难以忘怀。

在当时没有现代各种科技的情况下,能够凭借双手建筑出这样宏伟的建筑,可见古人之智慧。也正因如此,在这座宅子走红之后很多人将其称作“南充明珠”。

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不妨亲自去看看吧。

洛阳孟津平乐镇:金村有个新建的民俗博物馆和红色教育纪念馆 王安朝/文图

洛阳孟津平乐镇:金村有个新建的民俗博物馆和红色教育纪念馆

王安朝/文图

欲知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在古都洛阳的孟津区平乐镇有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庄叫金村,这两年,金村对外的名声叫的比较响亮。响亮的原因主要有两曾意思。一是汉魏古城的遗址在该村布局,考古声势浩大;二是该村有个叫张军的退休工人在乡村振兴的关键时刻,自费搞起了一个民俗博物馆和红色教育纪念馆。

金村是一个比较大的村庄,32个组,6000多口人,人均耕地一亩半左右,主要靠种地过活。张军的二爷叫张重,张重在孟津县是一个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他从20来岁参加革命开始,经历过枪林弹雨的洗礼,一直到解放后成为平顶山的市委书记,不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张重为祖国为人民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张军退休后,为了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他借助金村厚重的汉魏古城历史文化,在家中自费创办了一个红色教育纪念馆。

该红色纪念馆面积达到一千多平米。有两个馆舍组成,一个是张重故居,一个是汉魏人家。10月12日下午,笔者专程到金村仔细看了这两个红色的馆舍。全程由张军陪同。

汉魏人家是观看的精华部分,里面陈列着张重的生平事迹材料,及纪念张重的《百年追忆》文集,文章内容均有张重的后人及张重生前的朋友撰写,翔实记载了张重战斗的一生。

张军为搜集这些材料,他走访了和爷爷生前战斗过的老军人及和爷爷在和平年代的同事们,力求时间准确,事件真实,全方位多角度来展示爷爷光辉的一生。

张重故居则是原汁原味的故旧瓦房,据张军讲,有的瓦房是清末的瓦房,扳指一算也有200来年的历史了。张重就是在这里出生,又从这里走上了革命的征途!

写到这,很有必要把张重一生中重要的生活片段讲一讲。

张重,1920年10月生于孟津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6年勉强读完初中。1938年5月参加革命工作,改名原明。当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9年7月,张重任晋豫边游击支队宜教干事。1940年改编为129师新一旅,任特务连政治指导员。1941年秋,反扫荡战争中,新旅旅部在山西黎城东阳关南行军中,黎明时分突遭日军袭击,他和连长率领全连抢占了有利山头,英勇战斗,掩护旅部转移。由于战斗激烈,左臂负伤,通讯员为他包扎,他大喊:“不要管我!”终于击溃敌人,使旅部安全转移。部队日夜行军,他吊着一只胳膊,坚持行军作战,在保卫旅部任务中,立下战功。

在艰苦的战斗环境中,他的伤臂得不到及时治疗,伤势恶化,部队医院决定为他截肢。就在动手术这一天,日本鬼子进村了,一颗手榴弹突然在院内爆炸,大家都赶紧进入应战和转移,他从消毒饭盒里抓起滚烫的药棉,往左臂伤处一捂,一气跑了30多里,摆脱了敌人。后来伤势由重转轻,最后痊愈。

1943年6月,野战军地方化,新一旅一分为二,他随旅长韦杰同志到太行五分区,又到七分区48团任一营教导员,1947年编入9纵队26旅,在历次激烈的战斗中,打下了不少漂亮的硬仗。

1947年10月至1950年1月任伊川县县长。

1951年11月至1952年10月任伊川县委书记。

解放后的1954年下半年,张重同志调任河南省委工业部办公室主任。1957年,调焦作市任市委副书记,后任市委第一书记。1959年5月31日《焦作日报》的报头由他题写。1961年因经济困难停用。

1975年调任河南炼油厂任筹建处主任。1978年调任壁市代理书记。1979年调平顶山任市委书记、市革委主任。后任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人武部第一政委。

张重在长期革命岁月里,积劳成疾,1982年3月在省里开会,心脏病发作,28日回平顶山后,3月29日又参加市委会议,在很难支持的情况下,站在桌旁,一手执笔,一手紧按胸部,坚持改了文件,并向大家交代了个人三条意见,其中一条是:我们是集体领导,要体现集体领导精神,行文中不要说张重同志如何如何,应该是市委意见如何如何。不料话刚落音,一下子倒在椅子上,面色苍白。脉搏停止跳动,与世长辞。

张重同志的一生,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品德和对人民事业的负责精神。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鞠躬尽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

诗人臧克家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张重就是这样,他在生前战斗过的地方,人们还把他深深的怀念。一种说法是焦作“城市之父”,另一种说法是洛阳“石油之父”。

焦作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南嘉禾生前曾在2007年3月20日在焦作日报发表了回忆文章《忆张重同志》,他认为张重在焦作之所以能做出些成绩,留下好的声望,除了他自己的作用外,还有他们那一班人和全体千部的团结努力,有全体焦作人民群众的团结奋斗要得益于当时廉洁奉献的社会风气,得益于朴实勤劳的焦作人默默无闻的奉献,称为“焦作之父”名副其实。

1978年,张重筹建的洛阳炼油厂,实现了全国最大,河南年产500万吨炼油的历史记录,被称作“洛阳石化之父”当之无愧。

张重的原明重新改名张重的典故。

据原任中央广播事业局无线总处副处长张继周讲,张重1947年10月来伊川县工作。有天下午,九纵政委黄镇在伊川鸣皋镇召见了十六旅七十八团政治处主任原明,向他宣布:“你留在地方工作。你是洛阳人,对地方情况比较熟悉,由你担任伊川县县长,条件有利。

黄镇接着问:“原明是你的原明吗?”

“不是。我本名张重,往陕北去的途中改的名,”原明答。“把名字改过来,还叫张重。这样就会远近闻名。你们洛中的同学听说你张重,就会来找你,”黄镇同志语重心长地交代。

“服从命令。”原明向黄政委表态以后,即到七十八团办了交接手续。于十月二十三日到豫西三地委向史向生副书记报到,开始了新的工作。

那么,张重为啥要改名为原明哪,说一下来由:

张重1936年秋,毕业于省立洛阳中学。由于家境困难无力上高中,就到陕西西安一家商店里当学徒。“七七”事变以后,激于民族义愤,弃商从戎。在一九三八年初,他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因是不辞而别,路上担心商店派人追寻,就改名叫原明。到了延安,原明进了“抗大”,学习军事、政治。由于大批革命青年到延安,校舍不够了,师生就动手打窑洞。同年七月,从陕北出发到敌后根据地去。他们渡过黄河到山西,经过吕梁山,穿过同蒲铁路的日伪军封锁线。路上风风雨雨辗转了四个月,进入晋东南太行山根据地的“抗大”六分校。又经过一段学习和整顿,于一九三九年初,原明同志被分配到晋豫边唐天际的游击队,在一个连队当文化教员,并协助指导员工作。打仗时,同战士一起冲锋杀敌。

一九三九年冬,国民党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唐天际支队受到蒋阎军的进攻。经过激烈战斗,在主力部队六八八团的支援下,冲出重围,向北撤退。经高平县、陵川县到平顺县的龙溪镇,编成一二九师新一旅。旅长韦杰、政委唐天际、政治部主任何柱成。原明同志文好,字也写的正规。何柱成同志是老红军干部,文化不高,原明同志给何柱成主任当秘书。经常和首长在一起,使他学习到老同志艰苦奋斗的好作风。

1954年下半年,张重调任省委工业部办公室主任。1957年,调焦作市任市委副书记,后任市委第一书记。1975年调任河南炼油厂任筹建处主任。1978年调任壁市代理书记。1979年调平顶山任市委书记、市革委主任。后任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人武部第一政委。

张重同志在长期革命岁月里,积劳成疾,1982年3月在省里开会,心脏病发作,28日回平顶山后,3月29日又参加市委会议,在很难支持的情况下,站在桌旁,一手执笔,一手紧按胸部,坚持改了文件,并向大家交代了个人三条意见,其中一条是:我们是集体领导,要体现集体领导精神,行文中不要说张重同志如何如何,应该是市委意见如何如何。不料话刚落音,一下子倒在椅子上,一个鲜活的生命停止了跳动。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3570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