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潮阳文光塔

文光塔是一座古塔,位于潮阳市的棉城镇中心。始建于宋绍兴元年(1131),是古邑潮阳的标志。它是广东省现存最完整的古塔之一,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东省汕头市潮阳的文光塔是古邑潮阳的标志。它的前身称千佛塔,始建于唐咸淳二年,后崩塌。重建于明崇祯,修于清嘉庆,解放后又有几次修缮。它是广东省现存最完整的古塔之一,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登塔可望棉城全景。

文光塔是一座古塔,位于潮阳市的棉城镇中心。始建于宋绍兴元年(1131),后崩塌;宋咸淳二年(1266),道人赵汝篪主持重建时,置千佛于塔内,称千佛塔,后废。明崇帧八年(1635),知县漆嘉祉主持复建,邑人吴仕训将塔更名为文光塔,并立有精刻石碑:潮阳邑候漆公鼎建文公塔记。塔平面呈八角形,坐北向南,楼阁式,石砖筑造。高42.42米,空心,七层。塔内各层有螺旋形石级相连;第2至第6层,每层都有4门通塔廓。清嘉庆二十年(1815),潮阳知县唐文藻全面修缮。塔门石匾大书“文光塔”,左刻“嘉庆乙亥孟冬”,右刻“豫章唐文藻立”。塔门两边刻有唐文藻的题联:“千秋文笔振金石,百丈光芒贯斗牛”。

塔自明崇祯八年知县漆嘉祉主持复建以来,多次修缮,其中以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唐文藻主修工程为全面。1956年及1981年两度维修。

潮阳文光塔

1989年6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辽宁朝阳南塔北塔之风光

辽宁朝阳南塔与北塔遥相对峙。南塔高45米,是方形空心砖塔,十三级密檐式。每层四角悬挂风铃。多少年风吹雨打,巍然矗立。

北塔高38.7米,是一座空心十三级密檐式砖塔。北塔四面刻着栩栩如生的佛像,佛塔,佛碑,佛光普照!

吴塔里的宝藏:虎丘塔和瑞光塔出土文物

虎丘塔

云岩寺塔矗立在苏州虎丘山上,因而又称虎丘塔。原有云岩寺在清咸丰十年(1860年)已全部焚毁,只此塔仍屹立山巅,很远就可以看见,成了苏州城市的标志。云岩寺塔创建于五代末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北宋初(961年)建成,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是宋塔中宋代最早,规模宏大而结构精巧的实物,八角七层,仿木构楼阁式砖塔,每层均施以腰檐平座,共高四十七米五。塔的第七层早已损毁,明代予以重修。现在塔已倾斜,但尚未超出重心。

1956年3月30日下午在塔第二层进行加固维修工程中,在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发现一石函,内贮经箱,上面写有“辛酉岁建隆二年十二月十七日丙午入宝塔”,箱内放有已经硬化作黑色(磁青纸)的经卷七卷,各卷外面用绢质经袱包裹一块至四块不等。及锦包竹廉一块、长方形象牙牌一块、和破残经帙、石函顶上有灰陶碗一只,内放一油盏石函,后另一有一只青瓷碗,经箱盖上之钱囊散存铜钱3.5公斤,钱币有开元通宝、乾元重宝、唐国通宝、大唐通宝、周元通宝、永安五铢、太货六铢、半两、五铢等。第三层发现的文物:石函、铁函、金涂塔、舍利瓶、小木塔和小玉幢,除石函外还有越窑青瓷莲花碗一只:铜佛像四尊、铁制莲瓣佛龛一具,檀香雕三连佛龛(檀木宝相)一具;铜镜四面;古钱十公斤;九角形小铜杯一只;大小木质残佛珠五十二粒、玛瑙珠一粒;六角形铜座一只。第四层处发现的文物:刮泥木刀三柄、木楔一只。第五层处发现文物:无头石佛三尊,残石造像一个,塔壁泥灰中绕麻丝的竹钉,各种不同型制的塔砖。

瑞光塔

瑞光塔又称“瑞光寺塔”或“瑞光院塔”。瑞光寺,初名“普济禅院”,据志书载,在三国东吴赤乌四年(241年)时,康居国僧人性康来到苏州,吴主孙权为他创建了这座佛寺,是苏州的著名佛寺之一。赤乌十年(247年)孙权为了报答母恩,在此寺中建造了十三级舍利塔。五代后晋天福二年(937年)重修,并敕赐一枚铜牌置于塔顶。宋宣和年间(1119—1125年)重修时改为七级,并赐额为“瑞光禅寺”,相传塔上常常放五色祥光,故而改名为“瑞光塔”。现存的瑞光塔为砖砌塔身,是北宋初期的遗物,木构部分为宋、明、清历次重修的,其建塔历史在苏州诸塔中仅次于虎丘云岩寺塔。塔为7级8面,由外壁、回廊、塔心组成。塔高43.2米,由下至上逐层收缩,轮廓微成曲线,体制古朴,保存了唐宋多层塔的风格和结构特点。

1978年4月,苏州文管部门在该塔的第三层塔心的砖龛内发现了许多珍贵的文物,经过鉴定考证,这批文物有以硬黄纸墨写《佛说相轮陀罗尼》一百零五卷、《佛说天地八阳经》一卷,碧纸金书《佛说阿弥陀经》一卷、碧纸金书《妙法莲华经》七卷(唐、五代之物);雕版印刷的《法华经》六卷、《大隋求陀罗尼经咒》一卷、《梵文大隋求陀罗尼经咒》一卷(北宋);黑漆嵌螺甸经箱(唐、五代);真珠舍利宝幢(北宋);彩绘四大天王像内函(北宋);铜质金涂塔两座(五代);地藏、观音、如来佛菩萨像九尊(宋);彩绘描金模制泥质观音像2尊(宋)及喇嘛小木塔和琥珀龟钮方章(宋)等,令人感兴趣的是这批文物大部分同佛教的密宗有关,对于研究密宗在五代南方的传播及其对北宋初期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的参考价值。

秘色瓷莲花碗 五代 国宝级文物

1956年维修苏州虎丘云岩寺塔时,塔内出土一件受世人瞩目的珍品——越窑青瓷莲花碗,它是一件越窑青瓷中的代表作,称得上“秘色瓷”中的稀有作品,精美绝伦,出类拔萃。秘色瓷始烧于唐、五代和北宋初期,五代时吴越王钱氏建国,在浙江上林湖置官监窑烧制青瓷,被列为宫廷供品,庶臣不能使用。

楠木经箱 北宋 国家一级文物

苏州虎丘云岩寺塔出土

1956年于苏州虎丘云岩寺塔发现。经箱为楠木制作。外髹广漆,边缘及各部接缝处均以鎏金银花片镶色,用二排圆帽钉固定。花片上饰有莲花纹及萝草纹,做工极为精细;箱盖四角各缀鎏金莲花一朵,中部缀饰交飞凤凰一对,连接箱盖和身的绞链作茧形。箱内藏《妙法莲华经》七卷。箱搭扣附有鎏金镂花卡锁,箱底作成须弥座式,束腰处又镂雕门式如意头,上袅凿出“建隆二年另弟子孙仁朗镂,愿生安保国为僧”十八字。底外墨书“弟子高细招捨净财造此函盛金字法华经,弟子孙仁遇捨金银並手工,弟子孙仁朗捨手工镂花,辛酉岁建隆二年十二月十七日丙午入塔。”建隆为宋太祖赵匡胤年号。经箱镂金工艺甚为精湛,记载制作艺人姓氏更属可贵。

石函北宋 苏州虎丘云岩寺塔出土

在发掘虎丘云岩寺塔时,掀开第二层面盖,从暗棺的底部,发现由六块石板组合而成的长方形石函。侧面四周均可见到五尊浮雕佛像,后面的正尊主佛或盘坐,或椅坐,神态各异,主佛火焰光背,两侧比丘、菩萨背后顶有光环。石函的基座环绕着瑞云纹浮雕。石函内的建隆二年(961)楠木制的漆器经盒里收藏着碧纸金字《妙法莲华经》七卷等。

真珠舍利宝幢 宋 国宝级文物

高122.6厘米

1978年在瑞光寺塔第三层天宫中发现,存放在两重木函之中。黑色外木函正面有两排白漆楷书“瑞光院第三层塔内真珠舍利宝幢”。

宝幢的主体用楠木构成,分须弥座、佛宫、刹三个部分。须弥座呈八角形,上有一条满身缀珠如银鳞的九头龙。佛宫在须弥山的顶端,宫外有八大护法天神。宫中为碧地金书八角经幢,分别以真、草、隶、篆书阴刻填金七佛之名及梵语“南无摩诃般若波罗密”,意即“大智慧可达彼岸乐土”。

经幢中间,是一只用来供奉舍利子的浅清色葫芦形瓷瓶和两张雕版印《大隋求陀罗尼咒经》安置其中。幢顶置有金银雕缠枝纹佛龛,一尊通体描金的木雕佛祖像趺坐其间。殿顶又设漆龛,内盛金质宝瓶。其上罩八角形金银丝串珠华盖,分别有鎏金银丝编小龙八条为脊。

华盖上部为刹。刹顶是一颗大水晶球,球两侧用银丝缠绕,亮光闪闪,意示“佛光普照”。

真珠舍利宝幢,构思独特,造型优美,综合了当时木雕、描金、玉雕、穿珠以及金银细工等多种工艺技术。整个宝幢用了珍珠达三万多颗,凝聚了许多能工巧匠的智慧与心血,是一件稀有而珍贵的宗教艺术品。

铜质大金涂塔 五代

雕版印《大隋求陀罗尼咒经》 宋代

温馨说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同类微信公众号转载本部发布文章,敬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肥城市阳光公益协会到潮泉镇翦云山开展阳光少年环保公益行活动

为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2月17日上午,肥城市阳光公益协会在潮泉镇翦云山开展阳光少年环保公益行活动,近百名协会的志愿者带领自己的孩子来到潮泉镇翦云山开展环保活动。

在潮泉镇翦云山风景区,每个志愿者都领取了环保垃圾袋与钳子,分小组捡拾、清理游客丢弃的烟头、纸巾、果皮、食品袋等各种生活垃圾,让游客们在饱览翦云山优美风光的同时,有一个干净的徒步游览环境。

捡拾垃圾

志愿者们纷纷表示,带着孩子参加环保公益活动,是对环保理念的一次传承及弘扬,希望能通过实际行动,宣传环保,实践环保,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为守护绿水青山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3543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