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放生池

进大佛寺山门,豁然开朗,映入眼帘的即是大小两口放生池,中贯长堤。池岸古树婆娑,天光云影,双塘碧水,莺声婉转,令人心旷神怡。

放生池

大池面积11500平方米,蓄水28950立方米;小池2800平方米。蓄水8400立方米,大池西倚岩壁,上刻“放生池”三字,每字大22.5平方米,笔力雄健,亦为一景。

池边狮牯坪岩壁上有“南无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观自在菩萨”三处摩崖石刻,为西方三圣佛号,佛堂中三像并塑称三圣殿,狮牯坪上这一组佛号无遮无碍,处于光天化日之下,似同佛像一样,引起人们敬意,故也被称为“露天大殿。”

相关背景:放生池前身是夹溪塘,原是地势低洼的两个聚水区。从石城山谷东边浴堂湾、罗汉湾中流出山泉,经大佛座前沿山麓积成小塘;石城山谷南边化人湾、石门槛泉水流出积成大塘。

清末光绪年间(1875—1908),宝光禅师将夹溪塘疏浚并筑护岸,改建成放生池,属寺院宗教设施,专供善男信女放养鱼虾,修持行善。

佛教提倡保护一切生灵,“众生平等”,最早提倡放生并形成制度的是智者大师,放生池筑在智者墓塔前。

民国21年(1932),放生池已变淤浅,加上有人捕盗,于是由马契慈居士带头,募捐重修。1979年后,逐步落实宗教政策,放生池又一次疏浚、固堤、养鱼。

昆明|滇池新中心生态生活城

筑友地产十余载,引领城市迈向更高生活层次

“筑友.双河湾”项目由云南兴昂实业集团投资,云南筑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独立开发,兴昂实业集团为广东商会会长单位企业,全资子公司筑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成立于1998年7月,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以"用品质给家一个承诺"的开发理念,遵循"唯实创新,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开发的“昆明人家”“摩根道”金岸春天“等优质项目以其生态、和偕、温馨、优雅的居住文化和社区环境赢得了各项殊荣.位于城市中央生态居住区的《筑友.双河湾》又将是筑友地产引领一座城市迈向更高的生活层次的又一力作。

270万㎡生态生活城,1.9KM私家水岸的顶级生活区域

筑友双河湾项目北至广福路,西至同仁医院、滇池印象小区,南至南绕城线,东至前兴路,项目交通十分便利。总用地1620.40亩(净用地926亩),,综合容积率2.57;三期总用地406亩(净用地327亩),综合容积率0.90,总建面共计270万平方米,融合休闲购物、餐饮娱乐、商务办公、文化公园、品质住区5大城市功能,现代休闲购物、餐饮娱乐、商务办公三大商业业态齐聚于此。的城市综合体.项目重点依托地块独有1.9KM双河自然河流资源,以建造“自然、生态、运动、休闲的私家滨河公园”为目标理念,打造城市中央生态居住区滨河国际生态生活社区,首个可参与性园林生活休闲示范区,现代城市中稀缺的原生态滨河公园社区。小区还将打造双商业中心+8大邻里中心协同发展的商超配套,将会让您的生活更加便利,真实享受滨河生态品质生活。

城市中央生态居住区核心大盘,引领滇池板块的十大优势

项目交通:“七横三纵”连接城市干道和快速路,滇池路、广福路、环湖东路、湖滨路、绕城长廊,拥金路、前兴路等多条主干道交汇于此,多条城市公交构建起纵横全城的立体式交通网,十分钟快速通达全城。

医疗体系:项目与同仁医院(三甲医院)仅一路之隔,距离昆明市儿童医院南市区医院约800M,距离省中医院南市区医院1.5KM;出门即享顶级医疗配套服务,优质医疗资源随时享用,为您及家人保驾护航。

不仅如此,项目还将配建200余张床位的养老服务中心,充分结合项目周边医疗体系配套实施“医养结合”为社区所有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专业的居家养老、持续稳定的专业服务,把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机构养老有机结合在一起;个性化的服务满足老龄人各类需求彰显生活城的内涵。

周边商圈:5分钟覆盖万达广场、南亚风情第壹城、红星爱琴海三大南市核心商圈,涵盖大商汇、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大润发等高品质商业体。

全龄段教育体系:项目引入具有百年历史的昆明第一中学,在项目中部的8号地块按一级完全中学60班制(初中36班、高中24班)规模设计建设昆一中度假区分校(金岸中学),该校度假学区2013年5月已面向社会招生。

同时项目在2地块、7地块、4地块、11地块还规划建设四个幼儿园,共54班、在4地块建设一所一级完全小学,共54班。让孩子从3岁开始便接受优等教育;

片区内唯一的7大主题区5大主题公园:项目重点依托独有1.9KM双河资源,以建造“自然、生态、运动、休闲的私家滨河公园”为目标理念,建立风格迥异的艺术、冥想、原始、无畏、万彩五大主题公园,打造城市中央生态居住区滨河国际生态生活社区,首个可参与性园林生活休闲示范区,现代城市中稀缺的原生态滨河公园社区,做到窗窗有景,户户饱览水景。

风格迥异的建筑风格:筑友.双河湾共13地块,每个地块将以欧洲不同国家建筑风格打造意大利式、法式、美式等不同建筑风格,无论是经典Artdeco,还是现代法式又或是原味意式都让您在双河湾就能领略到云南乃至全国绝无仅有的万国风情;

2大购物中心+8大邻里中心商业配套:引进时尚原生艺术中心和Homebyhome儿童体验购物中心+8大邻里中心协同发展模式,让如花似锦的都会生活缓缓启幕。

昆明首创三分式卫生间,抵消家庭成员在使用上的冲突和矛盾:将日本居住模式的一部分特征做了引进,通过卫生间功能的分离,使得干湿空间实现有效区隔,可以三个人同时使用洗澡、如厕、洗漱而不干扰。

至高优享29㎡,两房变三房,三房变四房,坐享宽厅阔宅:29%超高优享面积,让家的世界更大、更精彩,让极致的梦幻生活先人一步。

10分钟顶级资源:5分钟直抵占地约1300亩,相当于4个翠湖公园大小的五甲塘湿地公园……8分钟直达占地750亩的海埂公园……10分钟一览云南民族村,将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风情、建筑艺术、音乐舞蹈、宗教信仰、生活环境浓缩于湖光山色之中,融峻山秀水、玲珑景致和珍稀植物于园林绿化之中……

10分钟可以在云南昆明滇池湖畔高尔夫球会,像绅士一样优雅运动……

筑友.双河湾,业态之全,理念之新,品质之高,综合性之强,居住功能之全的270万㎡生态生活城,将领引滇池板块走向国际时尚的最前沿。筑友.双河湾,值得陪伴您一生的梦想水岸栖居家园!

曲江池的前世今生|一池一水一盛唐

在大唐芙蓉园的旁边,有另一座唐代著名的风景园林,它就是曲江池。虽然属皇家园林,却人人皆可来此游玩。

曲江池有两千多年历史。在秦朝的时候,秦始皇在这里修建了著名的离宫—宜春宫,那时候的曲江还只是一片池沼,叫作隑洲。

汉代的时候,在这里开了渠,汉武帝因其水波浩渺,池岸曲折,"形似广陵之江",取名"曲江"。并在这里修建了"宜春后苑"和"乐游苑"。

隋代时候修建了大兴城,也就是后来的长安城,曲江被纳入了城廓之中,隋文帝把这池叫芙蓉池,苑叫作芙蓉苑。

唐代时候,曲江被大规模的修建,开凿了黄渠,引水进入曲江池,开辟了御苑,曲江池一时间成为水域千亩、名冠京华的游赏胜地。后来,唐玄宗恢复了"曲江池"的名称,而苑仍叫"芙蓉园",并且为芙蓉苑新修了一些楼阁。

这里在唐代是长安城内百姓的春季踏青游览胜地。“寻春与送春,多绕曲江滨”。特别是每年农历二月二和寒食节、清明节三天,当时的长安百姓都会来到曲江池赏花踏青,中午就在曲江池边野餐。

那时的妇女一般都呆在家里,不与外人相见。但每年的这两个时候,长安的丽人们都被允许在曲江池边聚会,让平时见不到女性的男性大饱眼福。所以当时一些年过20还没结婚的大龄男女都把这里当做相亲的圣地。当时的男女婚姻虽然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然而唐朝法律准许年过25岁的女性和年过30的男性自由婚配,所以曲江池也成就过无数对有情人。

很多唐朝大诗人都游历曲江池,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作。在唐诗中有一类“曲江诗”,在唐代文人眼里,曲江具有独特的文化意蕴,无论得意还是失意,都会流连于此,一池曲水,亭台楼阁,竟成了唐代读书人的精神家园。

这里还曾是大唐芙蓉园的一角,每年到曲江池来踏青的也包括皇帝本人,曲江池的北岸建有行宫。有时皇帝会登上宫内的高台看百姓游乐,甚至还会让侍从对宫门外叩拜的人群撒下铜钱,作为对百姓的赏赐。曲江流饮、雁塔题名、杏园探花,都和这里脱不开关系。

不过,这一切最终也沦为过眼云烟。唐末,曲江池因战乱宫殿废圮,池水逐渐干涸,后来被垦为田圃,园林盛景几无所存。直到2007年7月,西安市决定重新依照曲江池历史水系和文物勘探成果重建曲江池。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曲江池遗址公园。它在2008年7月1日正式建成并开放,完美地再现了曲江的历史,是西安"皇城复兴计划"的扛鼎之作。

现在的曲江池遗址公园是由著名建筑大师张锦秋设计修建的。恢复再造了曲江南湖、曲江流饮、汉武泉、黄渠桥等历史文化景观,再现了曲江池在历史上"青林重复,绿水弥漫"的山水人文格局。

新建的曲江池主要以曲江池水面为中心,曲江流饮的出口为边界,分为八大景区。从入口就能看见湖心岛,春可看花,夏可观柳,秋夜赏明月,冬日品雪晴。还有池边的曲江亭,经常会有游人在这里喂鲤鱼,曲江池里的锦鲤很多也很大,也不怕人,一把鱼食或者馒头撒下去,个个都来争着吃。

艺术人家景区风入松、浣溪沙、浪淘沙、满庭芳、水调歌头、临江仙、念奴娇、忆秦娥和水龙吟这些以词牌为名的仿唐建筑和林间的疏林人家也很别致。

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早已没多少人再去追忆曲江的前世,西安人只是把它亲切地称为南湖,就像一个休闲公园一样,没事的时候,父母陪着孩子在这里划划船,放放风筝,或三五好友在这里吹吹风,聊聊天,钓钓鱼,曲江池早已潜移默化地成了西安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微信公众号:西安旅行与娱乐

“铁人”精神在这里生生不息绽放光芒

玉门铁人干部学院 “铁人”精神在这里生生不息绽放光芒 天水日报 作者:马学全 边世文新闻 时间:2021年06月16日 来源:天水日报

1923年,王进喜出生于玉门县赤金堡王家屯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6岁开始讨饭,10岁给地主放牛。玉门油矿解放后,27岁的王进喜成了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自此,王进喜的一生就与中国石油工业紧密相连。

1960年,王进喜主动请缨率领“1205”钻井队开赴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靠人拉肩扛搬钻机、盆端桶提运水保开钻的办法打出了到大庆后的第一口油井,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面对突然出现的井喷,他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乡亲们称他是“铁人”。

王进喜艰苦奋斗的一生充分展现了新中国石油工人的气概,成为中国工业战线的一面旗帜,并孕育出了“铁人”精神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2018年,酒泉市在玉门老市区成立了玉门铁人干部学院和酒泉铁人精神研究会,深入挖掘“石油摇篮”的历史文化价值和“铁人”精神的特色文化品牌。如今,玉门铁人干部学院已打造成为集党性教育、廉政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为主的红色教育基地,使“铁人”精神在这片故土上生生不息,不断绽放出新的光芒。

一部生动的教科书

“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提起“铁人”王进喜,总让人想起这些耳熟能详的经典语录,朴实而充满力量的话语体现了“铁人”王进喜的崇高思想和优秀品德,也形成了“铁人”精神的丰富内涵。

高度概括“铁人”精神的丰富内涵,主要包括:“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埋头苦干”的无私奉献精神。

在玉门铁人干部学院,修建有一座占地1750平方米的铁人王进喜纪念馆。馆内展出的300余幅版画、200余张照片、50余组艺术展项及多件珍贵实物,翔实展示了“铁人”短暂而不平凡的一生。在这里,可以看到王进喜作为石油战线的一名杰出代表所取得的至高荣誉,一幅幅历史图片,展示了王进喜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当选新中国成立10周年国庆观礼和“全国工交群英会”代表、1969年当选中央委员、受到毛泽东和周恩来亲切接见的珍贵画面。

依托内涵丰富的“铁人”精神,以及玉门油田丰富的工业遗迹和河西走廊独特的红色资源,玉门铁人干部学院累计投资1.2亿元,改建教学楼等设施,开发了玉门铁人王进喜纪念馆、老一井、石油工人窑洞、693人防工程等现场教学点,精心打造了60多堂特色课程,建立起了100余名教授学者为主体的师资库,吸引了省内外大批党员干部前来参观学习。学院先后被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甘肃省纪委监委、省委组织部等部门单位确定为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和石油精神教育基地,被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中国石油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确定为大学生研学基地。

“铁人”故里展新颜

玉门市赤金镇铁人村是王进喜的出生地、成长地。王进喜不仅是全村人的骄傲,“铁人”精神也深深根植于每个村民的心里,激励着乡亲们努力奋斗,把日子越过越红火。

走进铁人村,一排排整齐的楼房十分亮眼,这是铁人村修建的高标准楼聚式二层居民住宅小区。“我们的居住条件和城里人没啥区别。”村民张丽萍笑呵呵地说,2017年她家就住进了新楼房,小区也全部实现了集中排污、集中供暖。

这些崭新的楼房,是铁人村农民群众幸福生活的集中体现,也是铁人村大力发展韭菜产业促农增收的结果。

铁人村所处的独特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宜韭菜生长。这些年,铁人村大力发展韭菜种植业,已建成1586座占地1900余亩的日光温室。在铁人村的带动下,赤金镇累计建成日光温室7742座1.6万亩,产品远销新疆、青海、河南等地。

“目前,赤金镇是甘肃省最大的韭菜产业基地,年均销售韭菜1.4万吨,销售收入5600万元,赤金韭菜获得了‘三品一标’认证。2019年,赤金镇被评为‘中国韭菜之乡’;2020年,被评为‘全国两会会议期间蔬菜保供突出贡献单位’。”赤金镇副镇长蔡江说,赤金镇及铁人村作为“铁人”王进喜的故乡,就是要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铁人”精神,想尽一切办法、克服一切困难,让群众的日子越来越好。

红色景区焕发生机

“铁人”王进喜的英雄事迹家喻户晓,“铁人”故乡也成了玉门市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和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

近年来,铁人村充分挖掘“铁人”文化旅游资源,依托独特景观和乡村风貌,全力打造“铁人”故里旅游景区。先后投资700多万元,恢复了铁人文化街、和平老街等街景,保留了二十世纪60年代河西农村的民居风格,修缮麦仓、骡马器械、炕桌等生产生活工具,绘制乡戏、解放、土改等富有乡村气息的墙体油画,打造老醋铺、油坊等传统作坊,新建铁人事迹陈列馆、铁人故居遗址等,全面展现了“铁人”王进喜在铁人村的成长、生活、工作经历,让游客体验独特的风土人情及农耕民俗文化。

“一些老石油人,不远千里来到铁人村,追寻‘铁人’足迹,瞻仰‘铁人’事迹,临走时还要带一把‘铁人’故乡的土作为纪念。”铁人村村委会副主任王生荣说,这不仅是一种信念,更是对“铁人”精神的传承。

这些年,铁人村先后获得“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甘肃省文明村”等称号。“铁人”故里已建成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20年,铁人村接待游客2.5万人次,带动群众增收约100万元。

近年来,玉门市依托“铁人”故乡和玉门油田的响亮名片,在老市区围绕五大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2020年,玉门市老市区石油化工工业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08.6亿元,工业增加值45.57亿元。

“‘铁人’王进喜生在玉门、长在玉门,他的一生为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立下了不朽功勋,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铁人’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玉门市老市区管委会工委委员张春林说。

(《酒泉日报》全媒体记者马学全 边世文)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3508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