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白瓷

衢州瓷厂生产“古爵”牌中国莹白瓷,瓷质细腻如脂,属瓷中的珍品,为中国四大白瓷系列之一,素享盛名。主要产品:高低伏电瓷、明瓷白云瓷及玩具等多种工艺美术产品。产品行销美、英、法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各城市( 衢州)

北方的白瓷之路 —— 巩县篇

白瓷

“南青北白”是老生常谈,老窑瓷中北方白瓷的生产蔚为大观,无论是早期的隋代巩县窑,还是其后的唐代邢窑,宋代定窑都是各自时代中的佼佼代表,引得古今许多藏家、学者的独特痴爱。

隋唐时期生产白瓷的北方属地,除却河南府的巩县白瓷、密县西关、登封曲河、相州窑白瓷与郏县白瓷,还有陕西的黄堡窑等。今天我们选其中的最早——「巩县窑」做一番图示梳理。

巩县地近洛阳,北魏时期皇城于此,隋代的天下第一大粮仓也在此,又东依虎牢关,是洛阳东部的扼关要塞,陆路、 水路交通都十分便利,两三里外即是洛河,由西向东与黄河交汇。

巩县窑址就分布于洛河的一条支流上,总长五六公里,分为三段:上游为白河段,因主要烧制白瓷而得名;中游为铁匠炉段,主要烧制酱瓷、黑瓷兼烧白瓷;下游为黄冶段,因主要烧三彩而得名,其所产瓷器用船运输可达洛阳,溯黄河入渭可直抵长安 。

考古发掘证明,这里北魏时期便已烧造出了精美白瓷,隋唐时期愈发精进,所做细白瓷是为朝廷贡品。

《元和郡县志》卷五河南道贡赋条记载;“开元中河南贡白瓷。”

《新唐书》卷卅八地理志也记载:“河南府河南郡本洛阳,开元元年为府土贡文绫、缯谷、 丝葛 、埏埴 、盎缶、 枸杞 、黄静美果 、酸枣”

北魏白瓷制品

巩县窑在北魏时期所产的白瓷是在青瓷的烧造基础上改进而来,但选用含铁量更低的胎、釉原料,通过筛选、淘洗、制作而成,还曾经历过与青瓷同窑装烧的过渡。这个阶段他们在器型、形制、工艺等方面都有相同,釉色还白中微泛青。

北魏 直口杯

巩县窑白河段出土

现藏巩义市博物馆

尖唇,直口,腹近直,小平底,饼足微外撇。胎断面米黄色,有小黑点,胎质坚硬。内外壁施白色透明釉至足部,颜色白中泛青。和洛阳汉魏故城出土的青瓷杯造型极为相似,且被北起相州窑所产白瓷杯模仿。

隋唐时期的白瓷

巩县白瓷在隋唐时期烧造技术愈臻精进,产品的高质量与精美造型极为出众。瓷器种类大致有砚、罐、碗、杯、樽、瓶、钵等,分述如下:

1、砚

多足砚

巩义市孝义镇和义沟村出土

口径 25 厘米,高 7 厘米

整体呈圆盘形,周体有 18 个泥珠形足。砚心不施釉,周体施泛蓝色白釉,釉色光亮润泽。此砚造型独特,制作精巧,应为隋至初唐产品。

多足砚

巩县白河段出土

现藏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口径 5. 4 厘 米,残高 1. 9 厘米

器形呈圆形,堂面略高于口沿,堂心略凹,堂面与口沿之间绕一周渠状水池。器外 壁垂直,壁中部饰凹弦纹一周,以下附 15 个兽 面形足。器底略凹,瓷胎白中略泛灰黄。器体施 白色透明釉,釉色泛青,底部露胎,为盛唐时期产品。

初唐 昭陵长公主墓出土白釉带盖辟雍砚

2、罐

敛口折肩罐

巩县窑址出土

现藏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高7. 7 厘米

敛口,罐圆口,折肩,鼓腹,饼形足。周身施白釉,釉层薄而均匀。瓷胎呈乳白色。

隋 巩县窑白釉四系罐

伦敦苏富比2008年11月5日,lot424

高8.5cm

隋 巩县窑白釉束腰盖罐

1954年西安郭家滩姬威墓出土

卷沿罐

巩县窑址出土

现藏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口径 8 厘米,腹径 16. 7 厘米,底径 9 厘米,高18. 5 厘米

侈口,圆唇,束颈,圆肩,平底,底下部斜削一周。瓷胎呈米黄色,胎质坚硬。内外壁施白色透明釉,釉层均匀,洁白,底部露胎。

束颈罐

郑州市上街区峡窝村唐墓出土

现藏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高 18. 6 厘米,口径 8 厘米,底径 9 厘米

圆唇,厚沿,束颈,圆肩,弧腹,平底,底下部斜削一周。瓷胎呈米 黄色。

盖罐

巩义白河段出土

现藏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口径8.8厘米、底径10.5厘米、通高23厘 米

圆唇,卷沿,束颈,广肩,鼓腹,饼 形足,足下部斜削一周。器盖为隆顶,宝珠形 纽,盖下为子母口。器整体为白色,瓷胎略泛灰。器外壁施白色透明釉至足部,釉层薄而均匀。为隋到初唐产品。

贴花塔式罐

巩义市孝北食品厂唐墓出土

现藏巩义市博物馆

口径 11 厘 米、底径 10 厘米、高 27. 5 厘米、通高 36 厘米

器盖顶呈宝塔形,下部呈覆碟形,宽平沿。器体口稍卷,短直颈,鼓腹,小平底,上腹部饰兽面贴花六个。通体施白色透明釉,釉色略泛青,釉层薄而均匀,为隋到初唐产品。

3、盘

唐 巩县窑白釉花口盘

白河段出土

口径 13 厘 米

二器均为圆唇,沿稍卷,花瓣形口,弧壁,浅腹,圜底近平,矮圈足。胎呈白色稍泛灰黄。内壁出棱。内外壁施白釉,薄而均匀。

隋 白釉高足盘

4、碗

卷沿碗

巩县窑址出土

现藏巩义博物馆

直沿碗

巩县窑址出土

现藏巩义博物馆

折腹碗

巩县窑出土

现藏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口径 17. 6 厘米、底径 10厘米、高 7. 1 厘米

敞口,弧腹,圈足略外撇,腹中部饰凸 弦纹一周。器内满釉,器表施釉至圈足处。通体敷一层化妆土,白胎。

5、杯

隋 巩县窑白釉杯

伦敦苏富比20008年5月14,lot202

高8.5cm

叶喆民先生在《中国陶瓷史》里提到,在20世纪80年代巩义窖藏出土有透影白瓷杯,当时不能确定窑口,现在看来确是巩县窑产品。

唐 薄胎白瓷杯

巩县窑址出土

现藏巩义市博物馆

敞口,深腹,饼形足。胎壁口沿极薄,不足1毫米,达到光照见影的奇特效果,是盛唐时期产品,令人惊叹。

唐 贴金花杯残片

巩县窑址出土

现藏巩义市博物馆

胎壁极薄,从上向下渐厚,外壁腹部贴金箔枝叶花卉纹饰,有脱落现象。这种贴金箔装饰技法实属罕见,加之胎质洁白,釉层均匀光亮,更显得尊贵典雅。

6、尊

隋 双凤柄盘口联腹尊

瓶底款铭 “此传瓶,有并”

现藏天津市博物馆

高18.5、口径5.2、底径2.5厘米

两瓶共一口一颈。盘形口,长颈,弧腹,平底,腹部相连接,两侧口肩部相连一龙一凤形柄,肩腹部饰三道弦纹,底部刻印“此传瓶,有并” 字样的铭文。应属巩义窑隋至盛唐初期产品, 造型奇特优美,具有典型的中东波斯地区艺术风格,由其铭文得知,这种联体瓶隋唐时期名称为“传瓶”,“传”字有“传递”之意。

唐 双凤柄尊

巩义市食品厂1号唐墓出土

现藏河南博物院

高 39. 5 厘米

盘口,长颈,广肩,弧腹,饼形 足。口与肩部有对称的两个凤形柄。胎色灰白,瓷质坚硬。通体施一层化妆土,罩白色透明釉,肩部釉层较厚,稍呈淡黄色。初唐至盛唐产品。

7、瓶

盘口瓶

巩义市食品公司 36 号墓出土

现藏巩义博物馆

口径 9 厘米、底径8. 4 厘米、高 13. 2 厘米

盘形口,束颈,溜肩,鼓腹,饼形足。胎呈灰白色,有小气孔。内外壁施白色透明釉,稍呈淡青色,底部露胎。

贯耳瓶

巩县窑址出土

现藏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口径 6. 2 厘米、底径12.9 厘米、高32.5 厘米

直口,长颈,鼓腹,饼形足,颈上有 一对称筒形耳,口下有两周弦纹。灰白胎,通体敷一层化妆土,器表施白釉至下腹部。

隋\初唐 巩县窑白釉梅瓶

现藏于北京木木艺术馆

高35.5cm 口径7.8cm 底径15.5cm

唐代 白釉长颈瓶

唐 巩县窑白釉净瓶

「亭云古美术」旧藏

现为私人收藏

高27cm

巩县窑烧造。圆唇口,长颈,丰肩,圆鼓腹,外撇足。瓶颈部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中上部间隔圆帽形凸棱相隔,如塔刹之覆钵和十三天。瓶身为传统造型,上腹设沙漏型流。通施白釉,釉质莹润。

8、炉

奁式炉

巩县窑址出土

现藏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口径 16 厘米、高 20. 3 厘米

厚沿,筒形体,平底,三个短足。周体施白色透明釉,釉层均匀,稍泛淡黄色。

三足炉

巩县窑址出土

现藏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口径 11 厘米、底径7. 8 厘米、高 16 厘米

卷沿,束颈,鼓腹,小平底,下腹附三个兽蹄形足。腹部近底处有一周凹弦纹。通敷化妆土,器内满釉,外壁施釉至下腹部。底面残留有圆形柱支烧痕。

9、小件杂项

唐 巩县窑白釉盖盒

伦敦苏富比2008年11月5日,lot 424

直径14cm

唐 巩县窑白釉水盂

10、钵

敛口钵

巩县窑址出土

现藏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口径 10. 7 厘米,底径7.7厘米,高11.6厘米

敛口,广肩,鼓腹,小平底。口沿处有一周凹弦纹。器内底遗有套烧痕。白胎,器体敷化妆土,器表施透明釉。

唐 巩县窑白釉钵

口14.5cm,高9.5cm

「亭云古美术」旧藏

敛唇口微凸,圆弧壁,平底,里外施白釉,釉层匀厚,局部开片,聚釉处微显黄。胎色洁白油润,胎质罕见的密实铿锵,呈糯米胎,白而不施化妆土,叩声如磬。造型稳健庄重,制作精致,品级极高。

小结

在河南省范围内烧造白瓷的窑场中,学界一般将北齐范粹墓出土的白瓷定为相州窑,是最早的白瓷。但随着巩县窑北魏窑址的发掘,证实到其间残余与距巩县窑址不远的洛阳汉魏皇城出土的白瓷一致,由此表明:相州窑白瓷还是受到早于它的巩县窑的影响。

白瓷的出现和成熟,是我国陶瓷史上的一桩大事,它既给后来多种彩绘瓷器的工艺奠定了基础,且本身就开创了极简主义审美的先河,亦代表烧瓷制作技术自青瓷系统的飞跃。

​甘肃白银市平川区:“网红小镇”陶瓷造

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烧制陶瓷历史绵延数千年。上世纪90年代是西北最大的日用陶瓷工业基地。近几年,平川区依托古瓷窑、老陶瓷厂等工业遗存,大力推动陶瓷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打造集陶瓷研发生产、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陶瓷小镇,走出了一条“陶瓷+旅游”的特色发展之路。

平川陶瓷小镇核心区位于白银陇烨陶瓷有限公司厂区,建成面积200亩。现已建成陈列馆、博物馆、工业遗址博物馆、创客空间及展览空间、非遗传承中心、院士工作站、大师园、陶吧、陶瓷客栈及圆窑遗址、咖啡馆、现代工业旅游、主题广场等12个分项目,于2018年五月初开园迎客,成为了白银重要的陶瓷工业旅游目的地。

据悉,在陶瓷小镇内,当地成立了白银市陶瓷院士专家工作站,充分发挥院士专家及其科研团队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引领、辐射作用,‍促进白银陶瓷产业健康科学发展。

据陶瓷小镇工作人员介绍,平川现有陶瓷生产企业15家,主要产品有日用陶瓷、建筑陶瓷、艺术陶瓷、园林瓷和仿古彩陶等60多个品种,建筑陶瓷产能已达3600万平方米(含西式瓦),日用陶瓷产能达300万件。近年来,平川引进建设了山川、泰瑞等陶瓷企业,积极为中欧货运班列组织内墙砖、日用瓷运至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等地区,实现了平川区陶瓷产品向西出口“零”的突破。

此外,2012年,当地成立平川陶瓷研究中心,内设综合部、研发部、质检部、培训部等4个职能部门,并依托省内工艺美术大师和色釉料工程师成立了制陶工作室,为研究陶瓷产业发展方向,开展技术合作与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平川制陶工艺传承人开拓创新,生产开发出仿古彩陶、高档陇瓷等艺术陶瓷产品,突出体现了历史上各个时期的文化神韵,企业涌现出张明国、车亚彬等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和白银市民间艺术大师。

平川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平川区将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推进陶瓷产业高端化、集约化、规模化、特色化发展。培育壮大卫生、日用瓷。积极研发藏、蒙、回、维等地区民族习惯的日用瓷器,形成自身特色,走差异化路线。主动承接转移项目,积极引进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日用、卫生瓷生产企业落户平川,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力的卫生、日用瓷产业集群。(经济日报记者 李琛奇 袁勇)

黄埔区收藏家协会白瓷考察之旅(三)——定窑篇

11月23日—24日,广州市黄埔区收藏家协会白瓷考察团,继续来到定窑遗址、定州博物馆等地参观考察,逛博物馆、考察窑址、藏家交流等,探寻白瓷发展历程!

定窑遗址

11月23日,考察团一行来到涧磁村定窑遗址考察,现场感受千年定窑魅力。

定窑在唐代后期受邢窑影响烧制白瓷,到了宋代逐步成为白瓷窑之首,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涧磁村定窑遗址,坐落于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是宋代窑址。宋代的曲阳属定州所管辖,故称“定窑”。始于唐代后期,盛于北宋,元代以后逐渐衰落。1951年故宫博物院发现遗址,1960年至1962年,河北省文物工作队对遗址进行考古发掘。1985至1987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发掘面积近2000平方米,发现大量窑炉和作坊遗迹,出土遗物标本万余件、残片约37万片。涧磁村定窑遗址,1988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探寻之路

定窑遗址

定州博物馆

定州博物馆

11月24日,考察团一行来到定州博物馆参观考察,天下大白展厅为定州博物馆五大系列展厅之一,位于博物馆三楼,展出面积840平方米,展出文物181件。展厅以定瓷起源(北朝至隋代)、发展(唐至五代)、高峰(宋代)、余绪(金元)四个时期为主线,展示了定窑七百余年的发展历程。

定窑作为北宋五大名窑之一,以烧制白瓷为主,因瓷器上所暴露的杂质无法掩饰,所以在选料上尤其严格,原料处理须层层筛选,分级沉淀,陈腐优化,从而达到最优质的胚体用料。而在装饰技法上注重划花、刻花、印花、贴花、堆塑等。窑炉装烧创造出组合支圈覆烧法,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及成品率。

01

源起

定窑早期的部分器物,制作更偏向于壶、罐等日用品,用于盛放粮食或水,胎质粗松厚重,釉色多以青色为主,釉质成玻璃象。

02

发展

唐代中期定窑产品的烧造尚处在摸索经验、改进工艺的阶段,还未能烧造出真正的白釉瓷,这时候的定窑产品胎质粗松,釉质粗略,施釉不匀,呈色不稳,造型不够规整,外施半截黄釉內施白釉是这一阶段独有的特色,也有部分黑釉、褐釉等。装饰纹饰以席纹、戳纹为主,常见器型为碗、钵、罐、壶等。晚唐五代时期,烧造技术有了明显突破,烧制出较高品质的精白瓷,胎体洁白坚致,釉色光亮莹润,曾一度为宫廷、贵族、寺院等烧造带有官款的瓷器。

03

高峰

北宋时期的定瓷胎薄质细,釉色莹润,造型丰富,既有生活实用品又不乏佛教用品。装饰技法成熟,刻花、划花、印花,首创组合支圈覆烧法。并成为官窑,烧制“官” “新官”、“尚药局”、“尚食局”款器,彰显其为贡瓷的特殊身份。定瓷以其成熟的工艺和美仑美奂的品质跻身于宋代五大名窑之列。

定窑还有一项代表性产品就是瓷枕。瓷枕是夏令寝具,具有清凉去热、驱火明目的效果。它的形状多变,有长方形、腰圆形等,纹饰大多为吉祥图案。同时高峰时期还开始出现酱釉瓷器(即所谓的紫定)绿釉、黑釉,应属于创新产品。

04

余绪

金元时期,由于连年战乱,大量瓷业技工南迁,加之高质量瓷土逐渐减少枯竭,日用粗瓷成为主要产品,定窑由高峰下落。这个时期定瓷开始使用模具批量生产,多是平民百姓使用。

后记

黄埔区收藏家协会的四天三晚的白瓷考察之旅至此就结束了,从洛阳到巩义,再到邢台、定州、正定等地,参观博物馆、寻访窑址、与专家学者藏家深入交流,对巩县窑、邢窑、定窑整个白瓷发展脉络有了全面认知,了解了白瓷发展的前世今生,提升了鉴赏水平。

一路上,大家亲切交流,气氛融洽,本次考察是一次文化之旅,各地的风土人情各具特色,令人难忘。

一段旅程的结束是另一段旅程的开始。2021年,黄埔区收藏家协会将组织更多专业考察活动,敬请关注!

定州博物馆夜景

定州开元寺塔

陈文增定瓷艺术馆

现代定瓷艺术

正定隆兴寺

正定博物馆

正定夜景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3497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