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嵩阳书院

AAAA级旅游景区

嵩阳书院在河南省郑州登封市嵩山南麓。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时,时称嵩阳寺,至唐代改为嵩阳观,到五代时周代改建为太室书院。宋代理学的“洛学”创世人程颢、程颐兄弟都曾在嵩阳书院讲学,此后,嵩阳书院成为宋代理学的发源地之一。明末书院毁于兵燹,清代康熙时重建。嵩阳书院经历代多次增建修补,规模逐渐形成,布局日趋严整。书院的建制,古朴雅致,大方不俗。嵩阳书院与河南睢阳书院(又名应天书院)、湖南岳麓书院、江西白麓洞书院并称我国四大书院。

嵩阳书院环境十分幽美,为读书胜地。书院内建筑布局保持着清代前的风格,现存殿堂廊房五百余间,共有五进院落组成。首为先师祠,供奉与书院有关的先师先贤,其后为讲堂,讲堂后为道统祠,最后是藏书楼。两侧配房原为“程朱祠”、书舍、学斋等。院内廊房墙壁上镶嵌有历代文人、墨客题字留言,其内容书法各具特色,西偏院有清代嵩阳书院教学考场部分建筑。嵩阳书院历朝并置有学田,以充书院费用。

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是我国古代高等学府,它与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湖南的岳麓书院、江西的白鹿洞书院,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书院。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嵩阳书院位于河南省郑州登封市嵩山南麓,太室山脚下,因坐落在嵩山之阳故而得名。这里山峦环拱,溪水长流,松柏参天,清雅静谧,乾隆皇帝游历嵩山时,曾留下“书院嵩阳景最清,石幢犹记故宫铭”的诗句。在我国历史上,嵩阳书院以理学著称于世,以文化赡富,文物奇特名扬古今。

历史沿革

嵩阳书院在历史上曾是佛教、道教场所,但时间最长,最有名气的是作为儒教以圣地之后,嵩阳书院初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名为嵩阳寺,为佛教活动场所,僧待多达数百人。隋炀帝大业年间(605—618年),更名为嵩阳观,为道教活动场所。宋仁宗景祜二年(1035年),名为嵩阳书院,以后一直是历代名人讲授经典的教育场所。明末书院毁于兵火,历经元、明、清各代重修增建,鼎盛时期,学田1750多亩,生徒达数百人,藏书达2000多册。清代末年,废除科举制度,设立学堂,经历千余年的书院教育走完了这的历程。但是,书院作为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永远载入史册。

历史背景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而又独特的地位,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嵩阳书院从五代后唐到清代末年,经历了近千年的讲学历史,是书院中的佼佼者,对传播中华民族和培养造就人才发挥了重要的教育作用。

宋初,国内太平,文风四起,儒生经五代久乱之后,都喜欢在山林中找个安静的地方聚众讲学。登封是尧、舜、禹、周公等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据记载,先后在嵩阳书院讲学的有范仲淹、司马光、程颢、程、杨时、朱熹、李纲、范纯仁等二十四人,司马光的巨著《资治通鉴》第9卷至21卷就是在嵩阳书院和崇福宫完成的。号称“二程”的程,程颢在嵩阳书院讲学10余年,对学生一团和气,平易近人,讲学鲜感,通俗易懂,宣道劝仪,循循善诱。学生虚来实归,皆都获益,有“如沐春风”之感。康熙辛卯年,全省在开封选拔举人,录取名额一县不足一人,仅登封就中了五个。名儒景冬,就这于嵩阳书院,中进士后,曾九任御史。嵩阳书院正是拥有了得天独厚的师资条件,声名大振,四方生徒摩肩接踵,成为北宋影响最大的书院之一。

教学特点

嵩阳书院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经过近千年的衡读发展,积累了丰厚的教学经验,其特点主要是:

1、书院既是教育教学的机关,又是学术研究的机关,实行教育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

2、书院盛行讲会制度,允许不同学派,不同观点进行讲会,开展争辩。

3、书院的教学,实行“门户开放”,有教无类,不受地域限制。

4、书院以学生个人读书钻研为主,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采用问难论式。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5、书院内的师生关系融洽,感情深厚。书院的名师,不仅以渊博的知训教育学生,而且以自己高尚品德气节感染学生。

主要景观

嵩山碑王——大唐碑

全称为《大唐嵩阳观纪圣德盛应以颂碑》,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刻立,碑高9.02米,宽2.04米,厚1.05米,碑制宏大,雕刻精美,通篇碑文1078字,内容主要叙述嵩阳观道士孙太冲为唐玄宗李隆基炼丹九转的故事。李林甫撰文,裴迥篆额徐浩的八分隶书。字态端正,刚柔适度,毛法遒雅,是唐代隶书的代表作品,大唐碑重80多吨,仅碑帽就有10多吨重,古时,人们是怎样将这么重的碑帽主上去的呢?千百年来,凡到嵩阳书院的游人都要提及这个问题。在民间,“智立唐碑”这个充满智慧的传说故事,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们,成为品赏大唐碑的重要内容之一。

稀世珍宝——汉封将军柏

嵩阳书院内原有古柏三株,西汉元封六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刘彻游嵩岳时,见柏树高大茂盛,遂封为“大将军”,“二将军”和“三将军”。

大将军柏树高12米,围粗5.4米,树身斜卧,树冠浓密宽厚,犹如一柄大伞遮掩晴空。二将军柏树高18.2米,围粗12.54米,虽然树皮斑驳,老态龙钟,却生机旺盛,虬枝挺拔。树干下部有一南北相通的洞,好似门庭过道,树洞中可容五、六人。两根弯曲如翼的庞然大枝,左右伸张,形若雄鹰展翅,金鸡欲飞。每当山风吹起,枝叶摇动,如响环佩,犹闻丝竹之音。三将军柏毁于明末。

关于将军柏树龄一直是个神秘的话题。该树从受封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赵朴初老先生留有“嵩阳有周柏,阅世三千岁”的赞美诗句。经林学专家鉴定,将军柏为原始柏,树龄有4500年,是我国现存最古最大的柏树。

细心的游人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二将军柏比大将军柏大得多,为什么-为“第二”呢?这里有个“先入为主”的传说,动人的传说,不知吸引了多少文人的墨客泼墨挥毫,赋诗赞颂,更留给人们以启示。

巍巍将军柏,给嵩阳书院增添了历史的沧桑感和浓郁的感染力。

书院建筑

嵩阳书院基本保持了清代建筑布局,南北长128米,东西宽78米,占地面积9984平方米。中轴建筑共分五进院落,由南向北,依次为大门,先圣殿,讲堂,道统祠和藏书楼,中轴线两侧配房相连,共有古建筑106间,多为硬山滚脊灰筒瓦房,古朴大方,雅致不俗,与中原地区众多的红墙绿瓦,雕梁画栋的寺庙建筑截然不同,具有浓厚的地方建筑特色。

大门对联:

近四旁,惟中央,统泰华衡恒,四塞关河拱神岳历九朝,为都会,包伊洛涧,三台风雨作高山。

近四旁惟中央,统泰华衡恒,四塞关河拱神岳;

历九朝为都会,包伊洛瀍涧,三台风雨作高山。

旅游攻略

嵩阳书院在嵩山南麓,登封县城北约三公里处。东西山岭环抱,逍遥谷溪水缓缓南去,嵩岳寺溪水汩汩西来,两道清澈的溪水在嵩阳书院前面汇合,名曰双溪河,然后蜿蜒东南入颍。书院南面是开阔的沃田。站在嵩阳书院门口四望,可仰望嵩岳诸峰,可俯瞰登封城全景,环境十分幽美,不愧为读书胜地。书院内建筑布局保持着清代前的风格,现存殿堂廊房五百余间,院内廊房墙壁上镶嵌有历代文人、墨客题字留言,其内容书法各具特色,西偏院有清代嵩阳书院教学考场部分建筑。

地址:郑州市登封市嵩阳路嵩阳南路

类型:古迹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电话:0371-62870409

开放时间:

7:30-17:30

交通

市区乘坐2路和6路公交车,到终点站下车即到

门票

30元/人;嵩阳景区套票中也包含此景点(80元)

登封中岳庙少林寺塔林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登封观星台会善寺初祖庵嵩岳寺塔测景台启母阙少室阙太室阙


嵩阳书院:背倚险峰 藏身松柏间

说起嵩山,小记第一个想到的景点就是少林寺了。但嵩山不仅是练武之地,还是修文的佳处,位于嵩山之上的嵩阳书院是中国四大书院之一。一山之上,可以习武以期强身健体,也可以习文以期腹有诗书,或许这就是古人文韬武略的精神所在吧。

阜城驴友张清泉是户外徒步爱好者,前不久,趁着嵩山雪景正美,他与朋友徒步两天,穿越嵩山。除了看少林功夫,享受户外之趣,嵩山徒步还有哪些乐趣呢?

路线概览

自驾嵩山,车程约五小时,在登封市落脚,接下来的两天,基本上可尽览嵩山精华。因此,张清泉极力推荐嵩山穿越作为周末游的首选。

嵩山主要分为少室山和太室山两大景区。“第一天主要路线是穿越少室山,游览少林寺、塔林、三皇寨,大约8个小时走完全程。该线路强度适中,于千年古刹中感受中土文化,嵩山秀美风光尽收眼底。”

第二天的主要路线是穿越太室山。“具体行程是嵩阳书院、大法王寺、峻极峰、卢崖瀑布。”第二天的行程约7个小时,当晚便可返回阜阳。

少林寺喧嚣背后,是厚重的历史

不论是历史史实还是影视传奇,少林寺身后的故事和传说太多太多,让“少林”两个字满载历史的沉重和岁月的沧桑。藏经阁门前会不会有扫地的老僧?诵经声和晨钟暮鼓到底哪个更有意境?僧人练武时,是不是把一根棍子舞得呼呼作响?在无限遐想中,张清泉踏上了前往少林寺的路。

少林寺以武闻名天下,现如今不少武校驻扎在这里,路上还能看到很多稚嫩的武校学生。“路边的树林中,偶尔看到有武僧练武的场景。劈腿、出拳、过招,远远看去倒是真有一种武侠剧的感觉。”

少林寺门票180元,包含了中岳与少林的门票。在去往少林寺的路上有座牌坊,上书“天下第一名刹”,左右两侧的横联分别为“禅宗祖庭”、“武林胜地”。导游口中再多的解说词,都没这简单的几个字把少林寺的特色描述得透彻精确。在牌坊之上还有一副楹联,上书“少室山下禅林静,五乳峰下钟罄悠”,一种独属于佛门的清静之气向他扑面而来。

虽然仰慕少林寺的威名,但游览之后,张清泉还想吐槽,给驴友出行打个预防针。“少林寺的名气实在是太大了,即使在一个普通的周末,游客也多到爆棚。在这里,很难拍到一张没有游客‘抢镜’的照片。”

最让他遗憾的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少林寺遭遇灭顶之灾,整个寺院付诸一炬,如今我们所看到的多是翻新之物。”

比如说,大名鼎鼎的少林寺藏经阁就是如此。“这里曾是高僧讲经说法和贮藏佛经典籍之所,据说殿内原本有5000余卷佛经,但少林被兵火焚毁,殿内经卷、武术书籍、达摩影石等全部损毁,仅存殿基及墙体石柱14根。”

位于少林寺西侧的塔林是不能错过的景点,石塔为佛教建筑。据说在古时,高僧圆寂后,火化遗体得舍利,而将其舍利葬于石塔之下。“从塔林旁的小路走过,仿佛走入到了静谧的历史之中。大雄宝殿里人声喧哗,太多的现代元素。而这里,散发着清幽的气息,是那种‘少室山下禅林静’的意境。”

在少林寺感受完武学正宗后,张清泉顺着山路就慢慢向三皇寨进军。前往三皇寨的路上,张清泉提醒驴友要留心去发现山上岩石的独特魅力。“有的地方巨石突兀,有华山之貌;有的地方岩石如打开的书册,脚下时而是万丈深渊时而是茂密的树林;还有一段悬空的栈道,挺刺激的。”

有人说三皇寨有泰山之雄,华山之险,蜀道之难,峨眉之秀。张清泉觉得这种说法也许有些夸张,“险峻确实可以和华山相媲美,没有华山那么高大,但比华山多了一些灵气。”

嵩阳书院

苍松古柏仍在,谁还在诵诗读书?

在当今的旅游路线中,名校游是一大热门,更别说嵩阳书院这样的千年“名校”了。

“虽然它已不再招收学员、传道授业,虽然藏于苍松翠柏间的书屋中没有朗朗读书声,虽然它现在只是一个旅游胜地,但是,那积淀的千年学术气息和文化底蕴,那古柏参天、清雅静谧的环境,那依山傍水得天独厚的地势,以及书院大气、古朴、幽静的气质,仍然让我为之着迷。”对于爱书之人,似乎能闻到千年以前的书卷香味。因此,即使初识嵩阳书院,他却有那么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熟悉感和亲切感。

嵩阳书院因座落于嵩山之阳而得名,面对小溪,背倚险峰。“在山脚远远望去,一片亭台楼阁,在碧绿的树荫里若隐若现,看着就让人有种想静下心的感觉,绝对是个静心读书的好地方。”

据介绍,嵩阳书院的前身是嵩阳寺,始建于北魏,后来文人骚客们发现这是一处谈诗论道的佳地。“他们或三五成群来此郊游,呤诗作赋;或单独前来,以期遇上志同道合者畅谈天下,指点江山。”站在书院树木葱茏的庭院里,张清泉遥想当年盛景。

古时书院盛行讲会制度,允许不同学派进行讲学,以期让不同的观点碰撞。学院实行“门户开放”,有教无类,不受地域限制,唯一的要求便是学生的好学精神。如此美妙的求学体验,他只能凭想象略窥一二了。

嵩阳书院里有株见证历史的古柏,“当年这株柏树被汉武帝赐封为将军柏,不知道它是不是怀念远去的读书声呢。”

在嵩阳书院怀古“念”书之后,便是身体稍“虐”而眼睛享福的徒步行程。峻极峰是太室山最高峰,沿途都是嶙峋怪石、奇峰峭壁。

“沿着整齐的台阶向上,路会一下子变得陡峭起来,路过峻极宫,背依嵩山峭壁,气势非凡。继续向上,一直爬到白云深处。在峭壁之颠就可以体会‘嵩高峻极’的感觉了。”如果天气给面子,驴友们或许还能像张清泉一样大饱眼福,看到壮观的嵩山云海。

小贴士:

从峻极峰下山时,不建议原路返回。可选择另一条路下山,直通卢崖瀑布,但是路途比较长,考验体力和耐力。

嵩阳书院:一个历史悠久的学习场所

清高宗弘历游嵩阳书院时,曾赋诗赞之: 书院嵩高景最清,石幢犹记故宫名。 山色溪声留宿雨,菊香竹韵喜新晴。 初来岂得无言别,汉柏阴中句偶成。

嵩阳书院位于中国中部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南侧。

据记载,书院始建于北魏(公元366~534年)。嵩阳书院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其他三座书院分别是湖南岳麓书院、江西白鹿洞书院和河南英田书院。

嵩山地区以其理性主义的儒家哲学学派而闻名。它最初是为佛教活动而建造的,后来被隋炀帝改为道教遗址。宋仁宗于1035更名为松阳书院。从那时起,它就成为著名学者的教学场所。宋代著名学者,如程颢、程颐、司马光、范仲淹、朱熹曾在那里讲学。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棵有4500年历史的柏树,被西汉武帝授予二等将军的称号(公元前206年-公元24年),是世界上罕见的宝贵财富,巍巍将军柏,给嵩阳书院增添了历史的沧桑感和浓郁的感染力。

历史上,嵩阳书院最初是佛道合一的学府,但后来又专攻儒学。程颢和程颐是宋代理学的“洛学”创始人,他们把理论传给了几百名学生。

中国书院协会副主任认为,嵩阳书院是中国古代的一所高等教育机构,被认为是儒家文化的代表。

他说:“自学院成立以来,它作为一所教学机构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令人遗憾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学院已经失去了原有的规模和声誉。在中国历史上,存在大量的书院,但是幸存者只占总数的很小一部分。幸运的是,现代人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且更加关注中国学术的复兴。”

近年来,嵩阳书院举办了“一校三讲”的文化教育活动;白鹿洞书院与多所大学进行了文化交流;二胡书院致力于向小学生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石鼓书院我已成为当地人享受日常生活和文化活动的地方,岳麓书院也像古人一样招收了320名学生学习。

湖南大学教授说:“只有当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中国书院的历史和文化时,人们才会意识到这些古代机构的巨大价值,并逐渐接受它们。”

发现登封之美|嵩阳书院里的稀世珍宝——汉封将军柏

嵩山峻极峰下

静静座落着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

——嵩阳书院

世界文化遗产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

八处十一项建筑

嵩阳书院是其中之一

嵩阳书院内有两株汉封将军柏

相传是汉武帝游中岳时所封

将军柏

将军柏原在书院院外,明朝末年,登封知县侯泰重修嵩阳书院时,因书院荒废已久,就在原书院东重建,才把将军柏围在墙内。“结种在鸿蒙”的将军柏,历代名人多有吟咏。将军柏与少林寺三品秦槐、少林寺五品松、会善寺怪松、少室三花树、白鹤观古松并称嵩山六大奇树,而少林寺五品松、会善寺怪松、白鹤观古松皆已不存。

大将军柏

汉封将军柏距今已有4500多年的历史。大将军柏在嵩阳书院大门西北,二将军柏在先圣殿西,为汉武帝所封。大将军柏高12米,围径5.4米,冠幅11.5米;二将军柏高18.2米,围径12.54米,冠幅17.8米。二将军柏是目前所知中国最古老的柏树,有“中华第一柏”之称。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曾经在参观将军柏后说:“我不敢讲在全世界最大,但在亚洲绝对可称第一。因亚洲的名山大刹我都到过,没有见过这么大的柏树。”根据植物学家分析,此树树龄在4500年以上。

景日昣《说嵩》引《广博物志》记载:“嵩阳观东古柏五株,积翠婆娑可爱,中有一株尤大,一石刻曰:‘汉武帝封大将军……柏于唐时有五,传汉封止一大者,而张思睿称其三,彼二株者,当久萎矣。”不过,明代文人游记中大多记载仅有三棵。据《汉封三柏图》可知,二将军柏最大,大将军柏次之,三将军柏最小,而非传说中的三将军柏最大。

关于将军柏的树龄,大多数记载为周柏或三代以上,实际上都是一种推测,如明人都穆《游嵩山记》中说“其寿固不可测,以今视之,殆殷周物耶”。耿介在《嵩阳书院志》中说“考汉武帝时封将军,盖三代以上物,不知阅历几沧桑矣”。景日昣《说嵩》中说“夫柏最寿而难长,今柏之大,周围三十五尺……盖三代以上物,可知也”。而清代李觐光《汉柏》诗中说“锡封来汉代,结种在鸿蒙”,意指将军柏在天地混沌时已播下种子,十分古老。

明朝末年,登封知县傅梅认为中岳八大景,不足以代表全部嵩山胜景,经过考察,又增加为十八景,这十八景中,就有一景为“汉柏参天”,其诗为:“参天三柏倚嵩峰,武帝曾经驻六龙。阅尽隋唐争战色,至今不改汉家封。”

1958年,林学专家测定将军柏为原始森林的遗物,树龄不低于4000~4500年,是我国现存最古老和最大的柏树。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3442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