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番婆楼

番婆楼的造型别致,是二层红砖圆拱回廊式建筑,洛可可的元素与中国的传统工艺结合得十分巧妙和谐,这在鼓浪屿别墅群里是不多见的。曾在这里拍摄过电影 《春天里的秋天》、《土楼人家》等。番婆楼坐落于安海路36号。是福建菲律宾华侨许经权建造的,落成于1927年。这座楼是许经权为了孝敬母亲所建。番婆楼目前已暂停对外开放,欣赏番婆楼最好的角度是隔壁的鼓山栖。不过番婆楼几经转手,又遇主不淑,如今残破的有点让人惋惜。

地址: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安海路36号

类型: 历史建筑

番婆楼

游玩时间: 建议1小时

老婆饼里没老婆,同样仙姑楼里也没仙姑

仙姑楼位于合肥市三河镇,是三河古镇著名景点之一。公元一八九八年,由施道生、彭钟乔、王良志三人合伙投资食品工业“中和祥”正式创立。原地为“泾县会馆”旧址,迄今已逾百年。施道生为人敦厚,乐施好善,且笃志诚信,佛界中的“好人善报”因果,常年香火伺奉,全家顶礼膜拜。

三河百货业巨贾"金聚丰"的当家人与施道生情投意合,受其影响,集众家商号,募得大宗款项,全新建造“仙姑楼”、塑金身、设香案、燃明烛、敬贡糕、早晚上香、晨昏叩首。金竹斋先生家财万贯,其年四十有七,膝下虽有六子,但因无女,心中梗结,时年中秋之夜,率妻室家人等,净手素服,焚香跪拜,求赐一女,时逢巧运,天道酬诚,次年(1903年),其妻果生一女,取名“七姑”。

从此,仙姑楼蜚声鹤起,舒、桐、庐三县及六安、合肥、芜湖等地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成群结队来三河镇求仙姑、祈祷福寿祥和。《中和祥》得此殊荣,生意愈加红火,其市场份额一度占据皖中、巢湖、长江流域的众多名镇。现今的《仙姑楼》基本上保存了原有的全貌,以及民国二十五年刻立的《婆心济世》石碑。

相传清光绪二十五年(1898年),江西深山老林中有一修成正果的女道长,顺江而下,来到三河古镇,在“中和祥”端饼店受到礼遇相待。自从女道长离开后,“中和祥”店员便二次在夜里看到后院金光闪烁,疑是火灾,近前一看并未失火,却看到那位女道长隐现真身,知其不是凡人,“中和祥”老板便在后院设“仙姑牌位”香火侍奉,顶礼膜拜,从此生意日渐兴隆,富甲一方。传闻不胫而走,越来越多的人前来祭拜,做生意的求生意兴隆、出门的人求平平安安、膝下无子的来求儿求女,使当时的家祭变成了公拜。至今仙姑楼在周边地区仍有很大影响,初一、十五,善男信女络绎不绝,香火旺盛。

仙姑楼门楣上的四个大字“求作德兴”或念“兴德求作”。是李鸿章的大管家老先生的墨宝。每个字都是用一块砖烧制而成,称为砖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意思是说:人的一生要有大作为,必需要有好的品德做基础。也就是“先做人,后做事”。仙姑楼内各个厅堂里供奉着各方神圣,有千手观音,弥勒佛,释迦牟尼佛等,这里是个佛的世界。在仙姑楼里各种各样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顶礼膜拜,虔诚礼佛,香火很是旺盛。

仙姑楼院内有棵“母子树”,俗称乳树,实为楮树,已有百多年树龄了,至今枝繁叶茂,红花紫果,四丫相抱,亲密无间。据传,有一对夫妻多年未得一男半女,便来仙姑楼求子,夜间仙姑托梦,说其妻怀孕,可得双子,果不其然,十月怀胎后生下一对双胞胎男婴。后来兄弟二人学业有成,均有建树。奇怪的是,这对双胞胎降生时,这里便长出一棵四丫楮树。民间说,这是仙姑显灵的结果。后也被人们称为许愿树,许下一个美好的心愿,给家人带来平安,带来健康。

杨家大楼丨永宁最气势恢宏的的番仔楼

其实来泉州之前根本不知道有永宁这个古镇,我是看到一篇游记里有提到这个地方,这里的番仔楼样式非常吸引我。还有一个吸引我的地方是这里存在一个青旅,凡是住过这家青旅的小伙伴都点赞,关键永宁卫青旅是一栋石头房子做成的,非常想在这里住一晚感受下。旅行前就一直在和这家老板在敲定行程和住宿,可惜最后因为各种原因没有住到他家,也是我这次行程比较遗憾的一件事。

大约是上午九点多钟来到永宁的,路程不算远从泉州到这里也就一个小时的车程。下了车换坐5路公交到永宁车头。古镇不大只有狭长的一条老街上去,番仔楼和古庙就藏在这条老街的两侧,等待这里的人静静地欣赏和发现。

这里的番仔楼都是华侨归国建的,留下了很多爱国的故事。虽然我们并不是很清楚这些事迹,但是就是这些无数的爱国举动让我们有了现在的生活。

熙宝楼公益图书馆

董云阁故居

济阳番仔楼

宁东楼

林家古大厝

莺山书院还存有漂亮的金漆木雕

永宁的古厝中很多青石雕的装饰

在老街里面逛了那么多栋番仔楼,不,这里的番仔楼应该是群来计算,而在永宁古镇逛的众多番仔楼中我最喜欢的是杨家大楼。让我看到了所谓“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希望杨家大院能够在保留其传统基础上继续散发新时代的光芒。

航拍@阮金盛

杨家大楼是泉州地区最大的华侨民居之一,是非常具有地区特色的建筑-番仔楼。杨家大楼的前半部始建于清代的杨家祖厝,后半部“六也楼”是旅菲华侨杨邦梭于19世纪20年代创建的,也是整个建筑的精华所在,建筑面积约20000平方米,杨家大楼采用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图纸设计、主要建材都来自西洋。以“六也亭”为主体的杨家祖厝,有房间一百七十多间。

大楼位于永宁镇后杆柄村,离永宁老街大概5公里,自驾最方便或者搭当地三轮摩托车。后杆柄村看上去应该是个富庶的村子,每家的小楼都盖的非常漂亮,也很新。整整齐齐的排列着。道路也修的很好,杨家大楼非常好找,有路标,离主路也不远,隐藏在一片小楼当中,却又以其独特的气质鹤立鸡群。楼边上有两口小池塘,被娃称为湖,而后又改称为河,为大楼增添了几许灵动。大楼居然是免费参观,我还真不适应啊。据说有进行两三次的维修,且几次维修都是杨家后人自掏腰包,还有本村人集资,后来政府也贴补了一些。这么有文物保存价值,承载着故事和历史的建筑应该被更多人关注。

同行的GXL一直在跟我介绍它的建筑构造和每个装饰代表的寓意,虽然我未必能够全部记住,但是我很感谢他用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陪我走完全程。让我这个完全没有做攻略的懒人能够听到如此详细的讲解。走进杨家大院第一感觉就是我穿越了,我好想是一个客人在细细感受和惊讶它的庞大,190多间房子,将近300多人是怎样一种生活场景?在三楼还有一个钟,每到吃饭的时候就会敲钟,所谓钟鸣鼎食之家应该是如此场景。

除了拍建筑主体,杨家大楼还非常适合拍风格照,反正随意找个场景都好看。

图@惠昕

如果你以为这就是永宁的全部,那就大错特错了,我只是利用一天的时间看了精彩的一部分。永宁是一个值得你好好感受和体会的古镇,这里还没有被完全开发,这里的故事还在每天的上演,有机会来一下去找那个感动你的音符和地方。PS:永宁的小吃特别多我只吃到了那个老街,一个阿姨卖的大肠里面灌的糯米,可香了,可惜回来的时候就关店了。永宁的猪油粕和花生都相当不错,还有梅林港的老人芋圆也不错哟......

寻访东美村“醉美番仔楼” 聆听曾家先人“过番”奋斗史

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镇东美村是著名的古侨村,村内有座气势恢宏的曾氏“番仔楼”。它有各种精美的石雕、木雕和富含异域风情的浮雕, 配合着闽南特色的红砖,整栋“番仔楼”散发着一股中西合璧的味道。2013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虽平时游客不多,但村民及其后人对“番仔楼”却极为爱护。这座曾氏“番仔楼”历经百年,依然透露其昔日辉煌。如今已越来越广泛地引起有关部门和专家的兴趣,各地游客也慕名前往。

在闽南,一种集传统古民居与南洋建筑特色于一体的民居,称为“番仔楼”。因为建筑样式中西合璧,风格与闽南传统古民居不同,且建筑材料多为南洋直接运输而来,故被称为“番仔楼”。

中西合璧“南洋风”建筑 内部构造巧夺天工

曾氏“番仔楼”位于漳州台商投资区东美村墩上社,创建人是新加坡侨商曾振源。为建造番仔楼,曾氏耗尽心思。先是请了南洋的西方设计师设计图纸,后又请中国的风水师看风水。建于1903至1910年,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627平方米,大小房间120余间,是一栋典型的中西合璧式建筑。落成的番仔楼,布局严谨、气势恢宏、工艺精湛、流光溢彩。

曾氏“番仔楼”,坐南向北,从建筑布局来看, 以曾氏家庙为中心,三横三纵回字形布局的中西合璧楼群。从北向南,正中依次:前为三座二进平房,为曾氏家庙为中心,家庙内门窗、房梁上布满各种精美的石雕、木雕,呈典型的闽南建筑风格。

中为一列为纯“南洋”风格的白色楼房,分上下两层,每层三单元,每单元四房一厅楼前后均有走廊。欧式壁面线条错落有致,浮雕、花鸟是画龙点睛之笔,外墙装饰所用的花瓷砖乃是英国制造,由南洋专船运回,如今看上去色彩仍然鲜艳。中楼的二层中间主厅设有取暖壁炉,壁炉的烟囱像两只耳朵立在楼的屋顶,加之楼两侧的钟楼,洋溢着浓烈的异国风情。

后为一列横贯东西中式红砖二层楼,每层五单元,每单元一厅二房。楼群左右側各一座白色拱廊,上为四室一厅,下为通风洞,称东宾楼、西宾楼。东宾楼东侧附平房一厅二房,西宾楼向南延伸建一座向东白色廊柱二层洋楼,每层9间。红楼之后为花园,东有抽水机房,西有仓库。横向从北向南依次为月池、前院、平房、中院、白楼、后院、红楼、后花园。纵向,家庙左右各一条巷道,平房左右各一条大道直通红楼,各楼之间有走廊和廊桥相通。楼房内,通风、采光良好,其外装饰西式风格,内部配置趋向闽南传统结构,既美观洋气又实用;外装饰彩瓷砖等材料由南洋进口,虽经百年沧桑,仍色彩鲜艳。

值得一提的是,排水和用水系统,在大楼的石板通道下面三纵三横的排水沟,无论在哪个角落掉落一个小球,下雨天或大水一冲,都可以在家庙前的月池里找到。百年前,这样巧具心思的设计究令人惊叹不已。后花园东側置有风力抽水机房、木风轮带动机器把水提上楼顶水塔,再通过管道,通向各座建筑,百年前农村有自来水设施,可谓风毛麟角。

如今,虽经世事变迁,但曾氏“番仔楼”依然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如一颗瑰宝镶嵌在东美村里。

曾氏 “番仔楼”见证先人“过番”奋斗史

十九世纪中叶,靠卖田螺度日的墩上社少年曾振源,听说邻近的流传社、杨厝社很多人去南洋发了财,赚回白银建大厝并娶了“水某”(漂亮老婆),心里就动念头。那天正好是溪州社七月普度日,他没和家人告别就出了门,搭上去新加坡的轮船,辗转找到娘舅,开始在南洋的谋生。

曾振源先当货栈学徒,老板是个当地的“番婆”。吃苦耐劳、忠厚诚实而又聪明睿智的曾振源做事让老板很满意,货店的生意越来越红火。后来老板放手让他独当一面做生意,生意做到了安南(今越南)、缅甸、暹罗(今泰国)等地。此后,曾振源用挣到的钱开了间货店,取名“丰源货栈”,开始走上自己的经商之路。他秉承闽南人吃苦耐劳、敢于打拼的精神,不断拓展生意。当地的闽南侨民,认为“亲不亲故乡人”,给丰源商号许多商机。十多年时间,曾振源驰骋商界,生意涉及贸易、航运、典当等行业,手下伙计有数百人。丰源商号在新加坡之外,菲律宾、印尼、泰国、越南、缅甸以及厦门、广州均有分号。后来,事业鼎盛时期,曾振源父子又组建了“丰源航务局”,共有29艘轮船,仅较大型的轮船就有13艘,成为新加坡首屈一指的航运巨头。

挣了大钱以后,曾振源终于实现了衣锦还乡起大厝的夙愿。曾振源先是在东美墩上社起了座三进式大宅,是典型的闽南风格燕尾大厝,因墙壁粉刷成黑颜色,故称黑烟厝,后曾振源向“朝廷”捐献有功,该宅于是被称为“大夫第”。曾振源成亲后,元配夫人生育曾福全(人称金安仔),曾福祯(人称银安仔)。后来曾振源年纪大了,就由曾福全统领新加坡商务。曾福全年轻能干,处事稳妥,事业蒸蒸日上。丰源商号在南洋各地以及中国东南沿海闻名遐迩,东美曾氏成为闽南的巨商望族。(作者:陈福升)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3397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