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峰城玉米

峰城玉米

峰城玉米是四川达州宣汉县的特产。

峰城玉米产于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当地玉米种植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清乾隆、嘉庆年间。民国时期,峰城玉米作为百姓主要食物和重要军粮,为革命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峰城玉米产区自然生态环境优越,气候条件得天独厚,种植的玉米产量高、品质优,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含量、淀粉、氨基酸,及其钙、铁等多种微量元素。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下,通过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共同努力,峰城玉米产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之一。也为宣汉县粮食9年增,连续7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奠定了坚实基础,得到了省、市主要领导褒奖,新闻联播先后两进行了播报。

所在地域:

四川

申请人:

宣汉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峰城玉米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宣汉境内的峰城镇、桃花镇、南坪乡、凤林乡、观山乡、老君乡、龙泉乡、渡口乡、三墩乡、漆树乡、樊哙镇、漆碑乡、土黄镇、白马乡、华景镇、五宝镇、天台乡、茶河乡、塔河乡、南坝镇、上峡乡、下八镇、凉风乡、黄石乡、芭蕉镇、三河乡、清溪镇、东乡镇、天生镇、七里乡、柏树镇、天宝乡、庙安乡、东林乡、君塘镇、红岭乡、明月乡、柳池乡、大成镇、双河镇、庆云乡、马渡乡、隘口乡、土主镇、普光镇、黄金镇、厂溪乡、新华镇、石铁乡、胡家镇、毛坝镇、花池乡、凤鸣乡、红峰乡等54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722′-10832′,北纬3107′-3149′,东邻开县,南邻开江县,西南邻达川区,西邻通川区,西北邻平昌县,北邻万源市,东北邻城口县。保护面积56470公顷,年产量16.37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品质:锋城玉米果穗大、均匀,圆筒形或锥形;结实好,籽粒饱满,出籽率高;色泽鲜亮,以黄色、白色为主。 (2)内在品质指标:峰城玉米蛋白质含量≥6.5%,脂肪含量≥2.6%,钙≥34.0mg/kg,氨基酸总量≥5.5%。 (3)安全要求:峰城玉米执行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标准。

江苏最高的山,云台山玉女峰海拔仅624.4米

江苏地处中国大陆东部沿海地区中部,长江、淮河下游,东濒黄海,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高达7万多平方公里,占江苏省面积的70%以上。且江苏作为中国地势最低的一个省份,绝大部分地区在海拔50米以下,低山丘陵偏多。连云港云台山玉女峰为江苏最高的山峰,海拔也仅仅只有624.4米。

玉女峰位于江苏连云港花果山,为东北部山岭,在连云港市郊。山体为前古生代变质岩系,分为几个互不连续的断块山组成。玉女峰作为国家测绘局2007年4月公布的全国第一批19座著名风景名胜山峰,海拔达到了624.4米。登玉女峰是到花果山旅游的高潮,如果有缘的话可以看到云台山两个最为精彩的景致,一个是在迎曙亭看海上日出;另一个是看云台铺海,白云翻滚好像海水扬波,露出来的峰顶就像大海里的蓬莱仙岛,群山俯伏,阡陌纵横,此情此景令人有飘飘欲仙的感觉。

根据国家测绘局、建设部、江苏省测绘局的统一部署,连云港市于2007年7月组织专家,对云台山玉女峰高程标志征集图案进行评审,在充分听取专家和广大网民意见的前提下,最终认定云台山玉女峰景观型高程标志为“吉祥玉女”。

该高程标志的项目设计方案通过省测绘局审核批准,在2009年完成前期配套工程建设,于2010年6月完成全部工程。为象征云台山玉女峰海拔924米,雕塑建高6.24米,为象征于2010年建成,雕塑的底座高2010毫米。该雕塑全部材质使用的是紫铜材料,并采用连云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断铜技艺手工锻造而成。置身于玉女峰上,这一雕塑既与云台山水帘洞等风景名胜遥相呼应,又将测绘知识与旅游文化有机地融为一体。这一举措也拓展了测绘宣传渠道,扩大了测绘的社会影响力。

玉女峰测量高程点标志的建立,有效地规范了重要地理信息数据的审核公布,为社会公众使用地理数据提供了技术支撑,而“吉祥玉女”景观标志的设计,对于弘扬西游记文化,提高连云港花果山风景区知名度,提升城市品位,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扩大宣传、积极推进的良好效果。

玉女峰所在的花果山风景区发展历史悠久,整片地区的地势特点受海洋的侵蚀作用也较强。除锦屏山外,在第四纪最后一次海浸时全为沉陷海中的岛屿,古称郁洲山或苍梧山。由于沂、沭水挟带泥沙的填积和黄河南徙夺淮入海后带来大量泥沙,黄淮三角洲范围日益扩大。

1711年前云台山与大陆相连。1855年前后,中云台山、后云台山也相继与大陆连成一体。现鹰游山仍孤悬于东西连岛上。在鹰游山屏蔽下,鹰游门内风平浪静,有利建港,现已建成可停泊万吨轮的海港。连云港附近海岸为江苏省唯一岩岸区。连云港整体东南侧平缓,西北侧陡峭。这也就是为什么624.4米的玉女峰便可以成为江苏省最高峰的原因。

本文出自:https://www.soubct.com/info/366.html

每一位来忻城旅游的人,都应该吃上一碗糯玉米粥

东经108,北纬24,典型的喀斯特石山峰林地貌,广西来宾市忻城县就位于这“九分石头一分土”格局的大石山区。

清乾隆时期的忻城土司莫元相,曾在《黄竹岩记》这样描述忻城:“芝州强半皆山,山强半多幽岩邃谷”。

虽地处粤西边陲,实是天南障蔽。这里不仅有区内外闻名遐迩的“壮乡故宫”—— 莫氏土司衙署建筑群:

还保留了自隋唐时期传承下来的 珍贵糯玉米种源 ——“忻城糯玉米” 。

它最地道的吃法就是熬粥,一碗用忻城糯玉米熬煮的玉米粥,颗粒晶莹透亮,香糯软滑,粘性强,甘甜可口,似珍珠一般,故又称为“珍珠糯玉米”。

《忻城土司志》记载:明清时期,玉米传入忻城。由于是旱地作物,“有土皆可栽”,很快广种各地,无田村寨,种玉米为主,作为主粮,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种植历史。

土司时期,忻城上至土知县,下至平民百姓,皆以玉米作为日常食用的五谷杂粮之一。

一口甘甜香软的糯玉米粥,除了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外,更承载了这片土地上人们对传统道地味道的坚守和传承。

或许是因为偏安一隅,物种的品质在数百年间得以原汁原味的保留;也或许是忻城人认为糯玉米就该按照先辈们的耕作习惯,才能种出那份香甜软糯。总之,这碗糯玉米粥的味道一直没变。

这里的人们,代代都种植糯玉米,人人都吃糯玉米,糯玉米的基因可以说已经融入了每个忻城人的血液中,成为每个忻城人的味道记忆。百岁长寿老人,从小吃到老,期颐之年仍能熬粥自食,精神矍铄。

在今日,忻城的街头巷尾,玉米粥摊已发展出具有民族特色的食用配菜,多达20余种,大有粥界“满汉全席”之势。

2019年10月, “忻城糯玉米”入选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20年11月13日, “忻城糯玉米”入选广西地方标准。

近日,第二届“中国品牌农业神农论坛”在京东总部举办, 忻城糯玉米又被授予“地理标志神农奖”,成为区域公用品牌。

目前,忻城县糯玉米种植面积已达9万多亩,亩产量250-300公斤,全县糯玉米加工企业28家,加工能力1.5万吨。

忻城糯玉米,含有75%的淀粉、10%以上蛋白质、5%脂肪、20多种维生素、多种微量元素及膳食纤维。 每一位来忻城县旅游的人,都应该吃上一碗营养、健康又养生的糯玉米粥。

土司古城浪漫忻城,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来到忻城,你会发现这个宝藏边陲小城,不仅有好吃的糯玉米粥,还有好山、好水、好风光。

01

山水画卷——红水河

忻城县境内,红水河穿境56公里,流经遂意、红渡、宁江、新圩、果遂等乡镇。乘一艘游船沿河漂流,可以看见碧绿的河水宛如一条玉带,河畔一丛丛青翠欲滴的竹林和灌木、村庄、田野掩映成趣,两岸连绵起伏的山峰和云朵倒映在河中,仿佛进入了如诗如画的山水画卷。

走到乐滩,红水河在这里拐了一道弯,河水冲击形成一片宽阔的湿地,有“小三峡”“小桂林”之称的的 乐滩湿地公园就在这里。站在观景台上,还可以一览弯道全景。

装机容量60万千瓦的 乐滩水电站,用雄伟的钢筋水泥大坝,拦住了湍急的河水,使上游呈现“高峡出平湖、绿水映青山”的壮美景色。

02

壮锦溯源——大夫第、莫曼壮锦源

忻城还是壮锦的发源地之一,从宋代开始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若你有兴趣,可以走进莫土司衙署的 大夫第,看壮锦经纬线如何在织郎手中穿梭。

也可以去城关镇内城屯的 莫曼壮锦源追溯壮锦的美丽传说,听听织娘们口中的壮锦故事,那里距离县城约2公里。

03

千亩花海——薰衣草庄园

忻城薰衣草庄园位于城关镇范团村同良屯,是集农业旅游观光、婚纱摄影基地、影视拍摄基地和薰衣草特色产品深加工基地为一体的综合性4A级景区。

庄园内种植有红豆杉、罗汉松、名贵树种10000多株,除此之外,每年还种植2000亩以上的花卉,有马鞭草、法国薰衣草、兰花鼠尾草、步步高、硫华菊、金鱼草、杜鹃花等花卉。

每逢花开时节,忻城周边县市的许多游客都会来这里赏花、拍照。

04

凭空消失——神秘湖

在遂意乡弄江村,有一个“升降湖”叫做 神秘湖,由地下河涌水蓄积而成,曾因湖水反复出现、消失的现象而闻名。如今湖内鱼虾成群,还有单峰驼仙、护湖神蛙、神龟和西游归来等景观,沿湖建有栈道,可环湖散步。

05

浪漫入骨——思练鸳鸯湖

思练鸳鸯湖位于忻城县思练镇北方,因湖中有似两只鸳鸯的两座绿岛而得名。总面积110公顷,湖面开阔、平静,是领略山水风光、垂钓的好去处。

06

悬空寺庙——通天寺

通天寺位于毗邻翠屏山的麒麟山上,是全国十大悬空寺之一,因寺中有一洞口通天而得名。

寺庙怪石林立,周围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距莫土衙署约800米,是来宾市经国家批准的宗教活动场所之一,也是来宾市较大的寺庙。

07

载入史册——古蓬永吉桥

永吉桥位于忻城县古蓬镇龙利村旧镇屯附近的滂江上,是清代庆远府(今宜州)通往邕州(今南宁)、宾州(今宾阳)的重要桥梁之一。由周安土司莫荣琴倡建,因建成后,历经风雨和洪水冲刷,仍坚固如初,故名“永吉”,意为永远吉祥如意。

永吉桥全长72.6米,共7孔6礅,桥墩桥拱均用加工精细的料石砌成,无灰浆勾缝,钉插不入,最小墩脚处宽度仅0.4米,工艺精巧,在古石拱桥建造中极为罕见。

同时在2、3孔与5、6孔上方各饰以一条张口大鳌鱼石雕,头上尾下,意为张口吞涛,形象逼真,造型典雅,是忻城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8

红色热土——都宜忻游击队革命根据地

忻城马泗都宜忻红色革命根据地位于忻城县马泗乡长流屯,主要由都宜忻游击队纪念馆、忻城县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党建长廊、法制长廊、红色文化广场及都宜忻革命山道等游览点组成,是集教育培训、生态、文化,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基地。

09

忻城绿肺——盘鹤岭森林体育公园

盘鹤岭森林体育公园位于忻城县县城北面,总面积4000多亩,整体森林覆盖率达100%,被誉为忻城的“绿肺”。

公园依山而建,已建成山地自行车基地、壮族歌圩、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百花园、金银花长廊、奇石广场、儿童游乐场、体育健身场等景观,是集观光、生态、休闲、健身和植物科普为一体的公园。

呗侬们,

这个冬天,如果有缘的话,

不如来忻城住上几天,

闲步小城,漫游山水,

感受这座边陲小城的独特魅力吧!

来源:忻城旅游官网

晋城泽州美食:玉米圪糁,妈妈留给我最温暖的冬日记忆!

在冬日,一碗热气腾腾的玉米圪糁成为了泽州人每家必不可少的佳肴。

用锅烧开水,舀半碗玉米糁,放一点碱,把碗扬得高高的,边往锅里倒糁子,边用勺子搅动,一下两下三下,不能停下。

母亲说玉米圪糁是她们那一代人重要的口粮,五六十年代闹过饥荒以后,“吃饱”成了人们的大难题。

母亲那时候在上学,她回忆,若大的一口锅,金灿灿的玉米糁熬制得油亮油亮的,烧饭师傅站在锅旁拿一个大铁勺,锅旁挤满了学生,闹哄哄的挤来挤去,大师傅一勺就能倒三碗饭,洋瓷碗里玉米糁香味扑鼻,就一点从家里带来的咸菜,筷子一挑就是一块,递到嘴里香甜的气息充斥着整个味蕾,那个满足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那一代的人就是在这种味道中渐渐长大……

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这代人再也没有为吃饭发过愁,但是冬天熬玉米圪糁的习惯却在我家里没有变过,有时候会放点红薯,有时候放点黄豆,一下一下搅拌着,父母的关爱也随着这搅拌声弥漫开来。

在母亲没有生病之前一直是她在烧饭,她讲,玉米糁一定要用泽州当地并且是当年新收的玉米,因为泽州气候的原因,玉米的生长期短,昼夜温差大,所以糖分和淀粉的含量高,熬制的玉米糁才能香醇可口。

玉米糁讲究的是七分搅,三分熬,烧玉米糁的勺子不能够停下,因为怕有小疙瘩,一定要用小火去熬,我就是在这样的搅拌声中感受着母亲的爱……

如今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我们的早餐也被牛奶、豆浆、灌装八宝粥等速食代替了,然而不知道是遗传还是什么原因,我的孩子也偏爱这浓郁的玉米糁稀饭。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孩子早早就咿呀着背起了他并不懂的唐诗,我学着母亲的样子,高高地扬起碗,一下两下地搅动着锅,就着咸菜,三代人热闹地喝着玉米圪糁,谈论着各自不同的趣事。一碗玉米糁,传扬三代情,我不知道我的孙儿会不会也爱喝这泽州玉米糁熬制的稀饭,但是我们的情分会一辈一辈传下去。

来源:泽州旅游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3158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