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庙安脆红李

庙安乡是宣汉县脆红李的发源地,又名“中秋红李”,果实在8月中下旬-9月初成熟,丰产,高抗细菌性穿孔病。果实正圆球型,果面色泽紫红,果肉橙黄色,平均单果重20-25克,果面光滑,粉质厚,皮薄,果肉脆爽,甘甜,核小,全离核,独具玫瑰香味,汁多如密,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风味特佳,且耐贮耐运性能好,2-3.5℃下更可存放2-3个月之久,果实不软化。看山乡李海,品野簌山珍;品庙安脆红李,游美丽花果山。让游客玩得开心、玩得尽兴,充分依托庙安脆红李产业发展旅游业,通过旅游业与市场共同助推促脆红李产业结构升级,一箭双雕,多管齐下,把庙安乡真正打造成为“春观花、夏品瓜、秋摘果、冬赏雪”的“巴山特色花果山、乡村旅游体验区”。

西安一寺庙凭借千年银杏树走红,相传为李世民亲手所植

庙安脆红李

今天的西安是很多市民选择居住或者游客外出旅行的不2选择,这座城市距今已经有着2000多年的发展历史,曾有10多个王朝在此建都,比较受人们关注的莫过于汉朝和唐王朝,直到今天我们依旧喜欢称自己为汉人或者唐人,汉唐王朝为我国历史上划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西安境内也是遗留下了众多名胜古迹,例如汉代的未央宫长乐宫,唐代的大明宫兴庆宫等,在今天的西安境内有着39座清真寺,不计其数的寺庙,但是有一座寺庙,近几年来却备受当地市民以及游客的关注,他就是古观音禅寺,但是这座寺庙走红的方式很特殊,也发生过很多老友趣味的小故事,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吧。

古观音禅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东大街办罗汉洞村。这座寺庙最早修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距今已经有了140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从前这座寺庙并不是很受当地市民以及游客的关注,主要还是由于这座寺庙的地理位置比较偏僻,距离西安市区大约有着30多公里的距离。

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这座寺庙慢慢地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之中,真正让这座寺庙迎来爆火的还是境内的一株银杏树,据说这株银杏树是当年李世民亲手所植,陪伴了唐王朝的兴衰以及我国1400多年的发展历史,每到夏季的时候,这株银杏树郁郁葱葱,仿佛李世民统治时期的那个盛唐。

当然最美的时候还是要数秋天,银杏树的树叶纷纷飘落,当我们走进这座寺庙的时候,树叶沙沙作响,当落叶铺满整座寺庙青石板的时候,意境陡然上升,吸引了不计其数的游客前来参观。

但是在这座寺庙的外边,却写着禁止旅游客团进入,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当年有一批旅游客团在来到这里的时候随地乱丢垃圾,所以寺庙明令禁止旅游客团的进入,当我们在旅游景点的时候还是需要提前了解到当地的风俗习惯,以及不要把自己的垃圾留下,如果说这个夏天还没有旅行目的地的话,西安的这座寺庙绝对不容错过。

安徽一寺庙走红,曾经属于皇家寺庙,距离凤阳县仅6.5公里

安徽省在全国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大,丰富的水利资源,众多的城市文化,都能展示出不同寻常的经济发展价值。在文化旅游方面,安徽省也是不断地对地方寺庙进行重修与保护,毕竟佛家在我国发展历史悠久,不同风格的佛教寺庙也有巨大的历史魅力。尤其是龙兴寺这所寺庙。

安徽各个城市中的寺庙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它们有在当地形成独特的区域代表,例如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等等,而龙兴寺不仅有悠久的历史,更在当地对游客有着极高的吸引力,

从而推动所在的地方的旅游经济,所以说该寺庙坐落在安徽凤阳县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是当地不可缺少的地标寺庙。从建筑规模上看该寺大约有6900平方米,该寺庙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被国家评为3A级风景区。对当地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从文物遗存方面来说,它是由诸多名匠营造而成,规模宏大,保存完好。

如山门前的三宝殿,早在北宋时期已经建成,后在光绪年间维修,民国时期重建,在保留旧观的基础上,在东西两侧各加一间暗房。其余的玉龙匾额,第一山碑,六角亭、都极大地保留了下来。吸引大批量的游客,来此地的参观,贡献香火,维持着该寺的支出。时至今日,该寺已经是全国重点开放寺院,也是安徽地域旅游的关键古寺庙。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经在此出家,登基后敕建,该寺曾属于皇家寺庙,并赐名“龙兴寺”。就是这样的寺庙,引来的明清时期众多的名人来到此地提诗,最后嵌于东西两的回廊。

后期随着朝代变更战火不断,该寺也在不同事时期经历了不同程度上的修建。自从建寺以来,该寺经历了三次重修,最后一次就在,主持的筹资下,重新建了各个供奉的大殿,明太祖的太祖殿,以及僧人们生活的佛堂禅堂。

直到经历文化变革后,当地政府才把他列入重点文物保护的位置,有了较好的发展。可以说,这座寺庙经历了时代的洗礼,见证了历史的发展。

如今正是发展寺庙旅游的时候,这样具有真正旅游价值的寺庙,在很多人眼中,它有极高的旅游意义,值得更多的人前来游玩。

宜宾那些百年红色记忆!在李庄、兴文、江安……

在宜宾这块美丽的红色土地上,涌现出了赵一曼、李硕勋、余泽鸿等一大批革命先烈,谱写出了可歌可泣的红色篇章;大师古镇文化抗战、“国剧醒世”忆江安、“川南农暴第一枪”、川滇黔游击纵队“策应丰碑”……在这里留下了熠熠生辉的红色印记。

关于宜宾的红色故事,长期以来在群众中口口相传、生生不息……

中国李庄,邮件准到

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原本是长江边上的一个普通小镇,在中国版图上微乎其微。

但1940年,一份“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应”的16字电报,迎来了同济等8大著名科研机构迁往李庄,在这里留下了大师云集、彪炳史册的百年佳话,李庄与昆明、重庆、成都同时成为了中国四大抗战文化中心。

▲广场上展示的《李庄歌》与雕塑

说起李庄,宜宾人可以骄傲地说,“抗战时期,只要在邮件或电报上注明‘中国李庄’字样,邮递员就能准确地将邮件送达长江边上的这个小镇。”

李庄,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文化符号,犹如一枚精彩的邮票,把中国知识分子在抗日烽火中的一段传奇邮寄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烽火中的李庄人才汇聚,除了中国营造学社,还先后住进了中央研究院的历史语言研究所、社会科学研究所、体质人类学研究所,金陵大学文学研究院等。这让梁思成、林徽因、童第周、李济、傅斯年等知名大师也云集李庄小镇,原本3000人的小镇李庄,接纳了10000多名大师学者。

▲李庄古镇邮票主图与极限明信片 ,来源:《邮来友往》杂志编辑部

其中,傅斯年是著名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教育家,学术领导人。同时,他也是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办者,曾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国立台湾大学校长。

傅斯年在李庄的住所叫桂花院,是个独立的院落,非常幽静。傅斯年一家都很喜欢这个地方,多年以后,傅斯年夫人还撰文回忆这个美丽的小镇:“那是一个水秀山明,风景宜人的世外桃源,我们结庐山半,俯瞰长江……”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今,李庄居民仍会聊起傅斯年的故事,“当初,傅斯年对李庄的乡民平等相待。当时有一个叫张海洲的轿夫,曾给傅斯年抬过滑竿,据他的后人介绍,傅先生常坐滑竿到镇上办事,路上只要看到抬滑竿的有些累,他就马上喊停,自己下来走。有时候当地的区长、镇长请傅斯年吃饭,饭菜摆上,他总是先站起来到轿夫桌上,看看饭菜是不是一样,如果不一样,他马上就走,一点情面都不留。”

“红军岩”的由来

宜宾市兴文县石海,是亚洲最大石海,被地质学家誉为“兴文式”喀斯特地貌王国。曾经,这里是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的重要活动场所。

▲ 兴文石海,图片来源于网络

1935年2月4日,长征中的中央红军红一军团红二师进驻兴文县五村(今石海镇)。第二天,红军后卫部队在龙君庙脱离追敌后,继续向建武前进,留下一个红军连住在龙君庙,防止敌人追剿。

这支小部队在经过平寨村小岩湾时,队里的女卫生员发现一位苗族妇女抱着个不满两岁的小孩,站在茅屋门前哭泣。看见她那焦急不安的神情,她离开队伍跑上前去问个究竟。苗族妇女听不懂汉话,只是用手指着怀中的小孩,焦急地比划着。见小孩脸色苍白、气息奄奄,发着高烧,女红军连忙从挎包里取出药来,用手势示意大嫂把小孩抱进屋去喂药。发现苗家大嫂独自在家,这名20多岁的女红军战士不顾部队已经走远,留下来帮助苗家大嫂烧水。

正在女红军帮助大嫂给小孩喂药的时候,一支部队追来了,一路狂叫着“抓红军”。在这紧急时刻,苗家大嫂急中生智,把红军战士推到阴暗的灶房里,用包谷杆掩藏起来,随即又抱着小孩站到门口。

▲红军岩

女红军在包谷杆堆里看到敌人将枪口对准苗家大嫂,她不顾个人安危,一下子从包谷杆堆里跳出来,大声喝斥:“住手!放开她!你们要抓抓我,与她无关。”敌人一时惊呆了。几秒种后,缓过神的敌人松开了大嫂,几支枪都对准了手无寸铁的女红军。

敌人押着这个红军战士向五村走去,苗家大嫂抱着小孩紧跟在后面走了很远。当走到小岩湾岩口附近时,女红军乘敌人松懈,挣脱绳索,向小路上跑去。敌人在后面一边开枪,一边追赶。小岩湾岩口杂草丛生,乱石林立,不熟悉地形的女红军最后被敌人追到了大漏斗(石海天坑)边上。

站在大漏斗岩边,女红军的脚下是几十丈高的悬崖。在她身后,是追赶的敌人。就是死也不能落到敌人手中!危急时刻根本容不得女红军细想,望着已经越来越近的敌兵,她一咬牙,闭上眼睛转身跳下了几十丈高的悬岩。

▲红军岩

红军战士舍生取义、宁死不屈的行动让跟随其后的苗家大嫂悲痛不已,她哭着将红军战士为自己孩子治病而英勇牺牲的事告诉了附近的老百姓。当天晚上,大家打着火把下山找到了女红军的遗体,又找来几块木材做了一副简单的棺材,偷偷将女红军安埋了。

为了纪念红军战士,苗家大嫂把孩子的名字改为“陶红生”,意思是红军给了孩子新的生命。女红军就义的山岩,被当地群众称为“红军岩”,每逢过节,当地群众都要备办祭品来到红军岩为女战士祭扫。红军岩的故事也被当地老百姓传诵到现在。

如今,兴文石海大漏斗边上的“红军岩”,已经成为兴文县红色旅游的重要景点。“红军岩”的故事,也随着导游们的讲解,被天南海北的游客所知晓和传诵。

红军勇救放牛娃

红军长征途经兴文时,川军主力6个旅,分为左右两路,跟踪尾追红一军团和三军团。范子英旅随后进行“清剿”,1935年2月6日开到大坝后,派出部队四出“清乡”,搜捕红军伤病员和掉队人员。

当天下午,范旅一部在柏杨坡密林中抓到一个负伤的红军战士,用绳索捆了手臂,押着下山。到了山脚下,前面地边有3个放牛娃,正在好奇地玩弄一颗手榴弹,他们刚扯断了点火线,手榴弹内已冒出一缕青烟。3个小孩从未见过这玩意儿,不晓得利害,还在地上翻来滚去,趴在周围哈哈大笑。红军战士看到这个情况后,大吼:“快丢开!快丢开!”可放牛娃听不懂红军的外省口音,反而惊愕地看着眼前这个陌生人。

▲长征期间,红一军团在兴文建武等地的宣传标语。

在生死一线之际,红军战士以迅猛的动作,挣脱了敌兵手里的绳子,不顾一切地冲向放牛娃,飞起一脚,踢开手榴弹,随即扑倒在放牛娃身上。霎时间,手榴弹在附近爆炸了,3个放牛娃脱险了,然而红军的头却被弹片击破,鲜血顺着脸往下流。敌兵惊慌地跑拢来,又打又骂,把红军重新捆绑押走了。红军伤员看着这3个小孩安然无恙,露出欣慰的微笑,向小孩点头告别。

3个放牛娃回到家中,分别向父母讲述了红军舍身救他们的经过。3家农民十分感动,他们赶快煮了些鸡蛋,藏在提篼里,带着3个小孩,去追那个红军战士,一直追到大坝街上,没有找到,四处打听,也无下落。

第二天,大坝乡公所门前集中了一些被捕的红军,他们的衣物被川军和民团抢光了,只穿着单衣单裤。3个放牛娃带着父母靠拢去,一个又一个地看遍了,也没有见到那个救他们的战士,不知被敌人弄到哪里去了,更不知是死是活。他们心里非常难过,想到天下的红军是一家,便把带来的鸡蛋悄悄塞进那些将要被押走的红军手里,红军都默默点头致谢。

为了铭记红军救命之恩,3个放牛娃改名叫刘红生、李红贵、王红兵,每年清明节,他们都不约而同来到柏杨坡前为红军烈士扫墓,表达对红军的感激和怀念。

追寻红色足迹

可以说,当初红色足迹遍布宜宾。如今,在此基础上,不少地方作为景点向外推出,也是为了让后人都能了解到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故事。

宜宾市江安县的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始称国立戏剧学校,1935年10月18日创建于南京薛家巷。1939年抗日烽火中疏散迁至江安,在江安办学六年。新中国成立后,国立剧专与延安鲁艺、华大三部合并组成中央戏剧学院,是现今中央戏剧学院的前身之一。

石菊古地与兴文石海景区毗邻,这里曾经是红军长征途经地。古道漫漫,繁花似锦,风景优美。独特的古苗文化、红色文化、乡土文化在这里铸就了乡村人文胜景。

▲珙县石碑乡渡口,1935年2月7日,红一军团团部及所属红二师曾在这里抢渡落雁河。

僰王山是古僰民族最重要的繁衍生息地之一,沟谷溪流、瀑布湖潭、洞穴奇石等自然景观字熔宙冶,浑然天成。这里是红军长征经过的重要地点之一,也是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的策源地和转战地。

▲1935年2月8日,红二师先头部队攻占珙县王场锭子山碉楼

此外,还有中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赵一曼纪念馆、“红枪白马女政委”赵一曼出生地——赵一曼故居、中国革命先驱——李硕勋故居和纪念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主要成员阳翰笙故居、中共早期重要革命活动家郑佑之故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在南溪的旧居、清峰寺革命烈士纪念馆等等。

踏上红色土地,聆听红色故事,让后人铭记历史,感怀先烈。

本文刊登于《新三江周刊》2020年7月2日27期

原标题:不忘初心,传承宜宾百年的红色记忆

头条报道组记者:银于佳 冯璐平

领导说了,点一个

小编工资加5毛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3158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