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夕佳山古民居

AAAA级旅游景区

夕佳山古民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成都374km,四川省江安县有处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保存完好的精美建筑群——夕佳山古民居。夕佳山古民居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夕佳山古民居

夕佳山古民居

景点级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

特色小吃:江安红桥猪儿粑

夕佳山旅游攻略「夕佳山民居门票」

宜宾出发4个自驾游景点攻略推荐,宜宾周边2日自驾游去哪里好玩

一、蜀南竹海 二、兴文石海 三、夕佳山民居 四、李庄古镇 宜宾旅游资源禀赋极佳,有国家4A级旅游区蜀南竹海、兴文石海,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33处,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这个周末我们自驾游去了宜宾!

一、蜀南竹海

蜀南竹海是国家级风景旅游区,位于宜宾市境内长宁、江安两县交界之处,以万顷竹海著称。幅员面积120平方公里,共有八大主景区两大序景区134处景点。2009年入选中国国家自然与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二、兴文石海

兴文石海是国家级风景旅游区,是四川省最大石林溶洞分布区。位于四川盆地南部的兴文县境内,天可容纳数万人,景色奇特。此外,洞内暗河深不可测,有珍稀的玻璃鱼和亮虾。

三、夕佳山民居

夕佳山民居,是一座典型的川南封建地主庄园,是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和实物佐证,其历史之悠久、保存之完好,在川南乃至全国都极为罕见。民居的建筑发展史就是明末以来四川民间的一部社会史、风俗史,被誉为“中国民间建筑活化石”、“神州民间建筑精粹”,对研究中国民间建筑史、民间艺术史、民间风俗史和川南社会史都具有极高的价值。

四、李庄古镇

李庄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古为渔村,汉代曾设驿站,由于濒临长江,故为明清水运商贸之地。李庄古镇文物古迹众多,人文景观荟萃,古建筑群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比较完整地体现了明、清时期川南民居、庙宇、殿堂等建筑的特点。镇上酒肆茶楼,商店林立,繁华热闹。

宜宾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呀!

宜宾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哪些景点必去?

有蜀南竹海、李庄古镇,七洞沟旅游景区、夕佳山古民居、老君山、金秋湖等。

蜀南竹海

蜀南竹海是国家AAAA旅游景区,幅员面积120平方公里,核心景区44平方公里,共有八大主景区两大序景区134处景点。2009年入选中国国家自然与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李庄古镇

李庄古镇是国家AAAA旅游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李庄镇距离宜宾市区19公里,中国抗战时期大后方4大文化中心之一。镇内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

扩展资料:

1、七洞沟旅游景区

七洞沟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景区距离成贵高铁长宁站约12公里。

2、夕佳山古民居

夕佳山古民居是国家AAAA旅游景区,夕佳山风景名胜区——中国民间古建筑活化石。夕佳山风景名胜区距离蜀南竹海15公里,199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保存完整的古代民居建筑群之一。

3、老君山

老君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川省风景名胜区。川南地区最高峰,四川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第一个四川山鹧鸪自然保护区,也是宜宾第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宜宾

江安旅游景点有哪些?

一、夕佳山古民居

夕佳山民居位于宜宾江安县夕佳山境内,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万历40年,清代扩建竣工,建筑面积10056平方米。

整个建筑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开合有序,富丽堂皇。古民居深院高墙,飞檐黛瓦,古木参天,景色秀丽,属保存完整、国内罕见的川南古民居。

二、红岩柿子部落

红岩柿子部落旅游景区位于江安县南屏山南麓,景区有天宝洞藏,山清水秀,风景旖旎,集山的奇秀、水的柔美于一体,毗邻古河七洞沟、蟠龙小山峡,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该区域绿树成荫,溪流淙淙,5公里岩线绵延相接,站在岩边可远眺百里竹海风光,美不胜收。

三、红佛寺

红佛寺位于江安城南的2.5公里的钟秀峰下,2000年12月批准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据县志记载,红佛寺始建于南宋,据县志记载,清康熙年间土人垦地得石佛正红供之,故而得名:“红佛寺”。红佛寺所在罗家岩镜子坎形成的山势被古人喻为:“蝙蝠双翼”又形如一把护手椅。

四、夕佳山民俗博物馆

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夕佳山民俗博物馆已于10月19日建成,向中外游客开放。位于著名的国家风景名胜区“蜀南竹海”边缘,距江安县城20公里。

该馆于一九九六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景区。于江安县夕佳山境内。它是迄今为止中国保存最为完古代民居建筑群之一。

五、天宝寨

天宝寨位于中国四川江安县境内,为蜀南竹海一级景区。相传建于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地方官府为防御石达开太平军入川而建。地形险要,易于防守,古寨长1500米,高20米,宽10米左右。

洞的顶部均系岩石构成,多为半边洞,依洞而建,曲折奇特,内有独具匠心的13道坚固的石寨门,易守难攻,民国初年匪盗为患,又曾作为防匪要寨。

恭城县朗山古民居

作者:星爷

桂林市恭城县莲花镇朗山村

朗山古民居位于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朗山村,距恭城县城约30公里, 是桂林市目前规模最大、建筑最精美、平面布局规划最科学的古建筑群。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朗山古民居位于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朗山村,距恭城县城约30公里, 是桂林市目前规模最大、建筑最精美、平面布局规划最科学的古建筑群。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考察组评价:“这个村寨是相当精美,极有特色的,既可感受到汉文化的明显影响,也可以看到本民族的特殊创造。”

朗山村因背倚朗山而得名,村内有周、陈、赵、唐诸姓,以周姓为大,为瑶族世居村寨。现存古民居建于清光绪八年至九年(1882—1883年),为汉瑶特色古建筑群,原为周姓祖业。周姓祖籍河南上蔡,唐代时从湖南迁至此定居,繁衍生息,称南坪源瑶,村中至今保持瑶话、瑶俗。周氏宗祠留有“光宗要体金滕意,耀祖惟参太极图”的文字,相传其先祖为《爱莲说》作者、创造了太极图的周敦颐,这是朗山古民居虽处瑶族地区,其建筑和风俗却为汉族风格的根本原因。

朗山古民居择朗山东麓而建,依山势自东向西排列,坐北朝南,逐级上升,原有八座大院,现存六座,由此形成了一个南北长约250米,东西进深100米,占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的扇形建筑群,尤以木雕和壁画而出名。

在这六座古民居中,其中四座基本保存完好。宅院各户独门独院,相对独立,均为一色的清水砖墙、三进三开间带厢房或跑马楼的两层硬山式建筑。从远处看,院与院之间层层错落,进进逐高,浑然一体。

宅院现存墙面均系清水砖平整砌筑,质地坚硬,规格统一,勾缝匀滑,反映出当时较高的经济和工艺水平。山墙为台阶状马头墙,举折有致,比例恰当,构件花饰繁多,有些设计成不对称形,檐下还带有弧形翻卷的灰塑线脚。墙檐下和窗洞周围一律刷白灰色带,与青砖黑瓦搭配,简洁明快,素雅别致。墙基转角处砌有整块的花岗岩石料,上面雕刻着牡丹、菊花、蝙蝠等精美图饰。

内院墙面上部多开琉璃镂花窗,檐下并有双重多幅彩绘壁画,中间用突出线条间隔,上面一列顺着外挑的瓦檐上弯成弧形,便于人们仰目观看。每幅壁画上有福、禄、寿、喜诸多吉祥图饰、各色身着中原服饰的人物,构图精巧细腻,以及正楷、行书、篆体、隶书、魏碑等字体的题词题诗,周边还有精美花纹装饰,色泽绚丽,从而合成一组完整、美丽的檐廊壁画。

除了壁画和石雕外,朗山民居的木雕堪称一绝。穿斗式木构架外檐的木挑梁又称“挑手”,朗山民居在挑手上采用了浮雕灵兽挑手:雕刻着花鸟虫鱼纹饰的挑梁与屋檩之间的连接构件做成麒麟瑞兽,形体美观,保存完好,为广西罕见。门簪、封檐板和雀替上均制作出镂空或立体感强的丰富花饰图案,并绘有彩漆,精巧玲珑,百看不厌。

宅院门窗式样繁多,仅窗洞就有长方形、圆形、扇形、五角星形、上圆下方形、菱花形等,各具特色。有的门窗上方用砖砌成半圆,具欧式风格;有的窗洞除了设有披檐翘角外,还在檐下、窗边用灰塑、彩绘的手法制作出精美的壁画和花饰,内容为松、梅、喜鹊等,笔法细腻,美伦美奂。

宅院内的木质门窗格扇多镶通雕花屏,且雕花刀法娴熟,层次分明,或浮雕丹凤纹饰,或立雕顶狮衬鱼,或摹写田间劳作之后共享天伦之乐,或刻画百花争艳尽显丰姿。个别堂屋天花置有斗八藻井,上绘太极图,古朴大方。

朗山古民居对水源的利用堪称桂北民居中的典范。一道源自朗山半山腰的山泉水在建造宅第时被充分利用,泉水一径从厨房后檐下流过,每户西侧山墙墙根下开有豁口,让水沿山墙外流,从厨房与正堂的侧门出来的水用来洗菜、淘米,从正堂与门楼之间侧门出来的水用来洗衣。六座宅院虽然院墙相隔,通过侧门、巷道、山泉又相通连成一体,既可防火,又可联防御敌,构成了一个井然有序的整体。

朗山村寨中还有高耸的碉楼,寨头、寨尾均置有门楼,村边砌筑青石方料的寨墙,巷道多为石板路。村头有一座建于光绪十二年(1886年)的“惜字炉”,该炉为六角形三层塔式建筑。据说,朗山村历代都出文人雅士,舞文弄墨者甚多,常将不满意的手稿焚于塔内,有着良好的惜字风俗。

照片均用华为Mate 8手机拍摄。

来源:星爷的美篇,仅供分享学习之用,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谢谢

更多精彩讯息请关注“国际旅游摄影网(服务号gjlysyw)” 一个传播旅游摄影的乐园!

“国保”眉山观山村李氏民居:深山里的“皇宫式古厝大观园”

昨天

我们探访了英都的坂埔古厝

《探寻南安新增3处“国保”》系列一

“国保”英都坂埔古厝, 历经230多年,仍是清朝中期模样……

今天

我们要到眉山乡观山村

去看看集闽南古大厝和南洋风格为一体的

“古厝大观园”

观山村有三十多座百年以上古大厝,闽南风格的燕尾脊、南洋风格的“番仔楼”“八角楼”“雨伞厝”、苏联风格的“石印厝”,以及古厝内精美的洋砖、木雕、石雕、砖雕,体现了观山李氏民居特有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是铭刻着代代观山人飘洋过海、敢拼会赢、不忘乡情的赤子之心。

眉山乡位于南安西北隅,平均海拔560米,这里群山起伏,生机盎然。站在观山村内放眼望去,红色的闽南古厝在群山环抱中很是显眼。

眉山乡观山李氏民居是由旅居南洋的李氏族人于清朝至民国期间回乡兴建,现保存较为完整的传统建筑有石碣大厝、顶新厝、下新厝、功藏厝、成器厝等10座。

李氏民居

跟随观山村李氏家族后人李渭生

记者来到了百年古大厝之一

也是观山村最富有盛名的古厝——番仔楼

番仔楼:中西结合典范

番仔楼

与传统闽南建筑风格不同,番仔楼分上下两层,歇山式屋顶,屋坡柔和流畅,整体建筑外墙线条硬朗,主屋上下两层四面均有走廊,廊柱为西式拱形,上下两层共有56个拱。处处体现南洋风格浓厚的同时,闽南红砖的墙体,精心雕刻的石雕、木雕,又让番仔楼彰显出闽南建筑风味。中西建筑方式的融合,形成了这栋独一无二的番仔楼。

观山村村民 李功藏第五代后人 李渭生

番仔楼是我的太太公李功藏盖的,请了师傅到印尼去绘画图纸,然后一起研究怎样盖房子。

番仔楼已有110年的历史,当初,清中宪大夫、印尼商界领袖李功藏在南洋谋生,赚得银两后便回乡建造大厝,直至竣工共耗时10年时间,花费几十万两白银。

观山村村民 李功藏第五代后人 李渭生:

整栋房子的石头是用的白石头,都是从丰州石砻带回来,用船把石头运到仑苍珠渊,再用人工抬回来。

铁的材料,是从印尼直接用大船通过太平洋,运回泉州港,再从泉州港雇小船运到珠渊,最后把它搬回家。

大厅地板的砖,是从香港运回来的,经过100多年,还是没有变色,还很光滑。

而要在这样一个偏远山区里建设具有南洋风味的房子,除了讲究的用料以外,考验的也是工匠的技术。

观山村村民 李功藏第五代后人 李渭生:

四周的走廊,是用砻石铺的,当时用手工打磨得很精细,里面每块石头的接缝,是先在一块上打一个凹槽,相邻的石头打凸槽,最后用石灰、红糖、糯米加工成的粘合剂黏贴,雨淋都不会渗下去。拱门是T型体的砻石,为了使拱门能够结实,每一个拱门的中间都加上了T型体的砻石。

历经岁月洗礼,这栋中西典范的建筑,仍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在番仔楼门匾上刻有一句话“为高必因”,蕴含着李氏先人对后人的殷切希望。

为高必因

观山村村民 李功藏第五代后人 李渭生:

“为高必因”出自《孟子》,意思是说要向上发展,要高,鼓励我们下一辈人要努力奋斗,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功藏厝:经历多次被盗

镶金木雕仍可看出早年辉煌

功藏厝

顺着番仔楼右侧台阶,跟随李渭生脚步,我们来到功藏厝,这栋房子建于1890年,是李功藏故居,建筑面积530平方米,是传统的皇宫起大厝。

因早年间多次被偷盗,现在的功藏厝内不少物件均已丢失。但从留存下来的建筑当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出当年这栋建筑的风采。

功藏厝外墙采用辉绿岩和花岗岩再加红砖垒砌,门廊上彩绘鲜艳,门廊石雕内容丰富。

观山村村民 李功藏第五代后人 李渭生:

惟妙惟肖,颜色也没有变化。吊顶的莲花也是涂金的,太阳一直晒,都坏了,隐约还可以看到金色。

走进厝内,不少木雕金漆仍未脱落,精致的木雕、石雕,仍可看出当年这栋建筑的富丽堂皇。

观山村村民 李功藏第五代后人 李渭生:

用金磨成粉,再涂上去。我从1986年搬出去,这些年都没有打扫过,30多年了,虽然都染上了灰尘,但看起来还是亮堂堂,金灿灿的。

成器厝:古厝大门藏家训

成器厝

在功藏厝右侧前方,是李功藏长子李成器故居,建于1936年,这是一栋具有双头护厝的红砖大厝。在门口处,有四副石刻很是明显,主人将名家寄语以石刻方式镌刻在大门处,目的是让进进出出的人能随时看得到,去领悟其中的精神。

观山村村民 李功藏第五代后人 李渭生:

告诉我们君子有九思,看、想、做都要经过思考,要做什么样的人;右边的这一副是泉州著名的镜潭先生写的,告诉我们要言忠信笃行。

除了镌刻家训,在门口的两副对联 “古寨青岚浮玳瑁,名坵朱柱响琵琶,万仞青峰蜚鹧尾,一泓绿水注龙潭”,描写的就是观山村的美景。

观山村村民 李功藏第五代后人 李渭生:

“古寨青岚浮玳瑁”,后面有一个玳瑁山,这个玳瑁山很久了,所以称为古寨。“名坵朱柱响琵琶”,我们对面有一个琵琶坵,这边琵琶会响,那边山会动,写得有声有色。

移步有厝、厝厝不同,在观山村,这里拥有百年以上的古厝共有30多座,其中具有闽南文化载体之称的古厝20多座,南洋风格的古厝3座,苏氏风格的古厝1座,古厝与美景,让观山村这一山区小村正焕发新的魅力。

编后语

建筑是凝固的记忆,一个小山村,看似其貌不扬,但每一幢红砖古厝和南洋风格建筑背后都藏着故事,都品得出闽南建筑独有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是铭刻着南安人飘洋过海、敢拼会赢、不忘乡情的赤子之心。它们身上凝聚的历史与光芒从不曾褪色,漫步其间,厝屋与青山、绿水、梯田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神奇古朴、美丽的画卷。

【记者:李美玲 张海辉 通讯员:黄宝佳 石倩雯】

编辑:南安市融媒体中心

长岛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3149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