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朱德铜像纪念园

AAA级旅游景区

朱德铜像纪念园位于四川省,据2020年9月国家文物局信息显示,现有藏品1024件/套,举办展览4个,教育活动15次,参观人数65.62万人次。

中文名:朱德铜像纪念园

位置:四川省

照片直击:萧劲光铜像纪念园和黄爱、庞人铨烈士墓

岳麓山,风景秀丽,名胜古迹、人文景观众多。

萧劲光铜像纪念园,是当地唯一的大将级别人物的纪念墓地。萧劲光大将的铜像立在岳麓山是真正的“魂归故里”,他的老家就在岳麓山脚下,其故居已经修复。

萧劲光最为人熟知的是,建国后成为首任海军司令员。1989年逝世后,骨灰撒入大海。1993年,岳麓山立了这个铜像。

萧劲光铜像为半身胸像,着大将军服,十分威武。铜像前有一广场,周围松柏环绕。

岳麓山还有一处民国早期湖南工人运动的领导人黄爱、庞人铨的墓地。文从沈梦了解,1921年,他们领导湖南第一纱厂工人罢工,被赵恒惕逮捕杀害。1927年1月,公葬于岳麓山。

黄、庞合葬墓的形制与岳麓山其他烈士墓不一样,整体呈立体方形,基座台阶式,平面4.5米见方,中筑墓座。

墓座下部四角以石柱支承碑座,每根石柱长约1米,方体圆顶;上部墓碑,嵌汉白玉碑心,刻“黄爱庞人铨烈士之墓”九字。墓前有栏杆围护,后砌护坡石墙。墓冢及茔地均为花岗石砌筑。

本溪望溪公园烈士纪念碑背后的故事:朱德、董必武、谢觉哉题词

在辽东山城本溪市中心,有一座花园山,背靠平顶山,前有太子河蜿蜒流过,保护和孕育着本溪这座山城。花园山被修建的如同花园一般,是山城人民休闲锻炼的好地方,人们也称为望溪公园。

在花园山的山顶有座巍峨耸立的烈士纪念碑,是凭吊革命烈士的理想场所。纪念碑的题词有朱德元帅、 董必武、 谢觉哉三人共同题词,四侧的白色大理石浮雕各有不同含义,怎么会有三位开国元勋的题词,大理石浮雕又各代表什么含义?今天一起来介绍下,及烈士碑修建经过。

本溪革命烈士纪念碑

本溪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烈士,因当时形势紧张,没有办法很好安葬,只能尽力择一块佳地安葬。烈士的坟墓数年后,有的变得荒芜,有些甚至尸骨裸露。

为使革命英烈安眠于地下,辽宁省民政厅于1956年冬下发文件,要求各地对所辖区内的烈士陵墓进行调查、登记并集中管理的具体方案上报省民政厅。

本溪市民政局通过一年多的调查,查明我市在各地的烈士陵墓有500余座,其中平山区桥头和高丽坟背(高峪)就有63座,市民政局将调查结果和处理意见写成书面材料,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后,上呈省民政厅。

本溪花园山上看城区

原文如下:

“本溪市民政局(57)民优字第22号,《关于修建烈士塔和烈士陵园的报告》经市研究确定,明年在游人较多的望溪公园原伪满纪念塔的旧址,修建烈士塔一座。

为加强对烈士陵墓的管理和利于人民瞻仰、凭吊,还决定明年在前进沟修建烈士陵园一处。分春、秋两期将市内分散埋葬的烈士墓加以迁移集中,上述两项工程中,烈士塔一项需人民币9万元,烈士陵园需人民币3万元,计12万元。

由于本溪市无力解决,特备文上报,请审准拨款,以便在1958年开工建设。”

民政厅很快批复了本溪市的方案,并将款项一同拨下来,民政局的同志欢欣鼓舞。一方面向社会广泛征集纪念塔和烈士陵园的设计图案,一方面开始整理烈士尸骨。许多妇女自发地组织起来,拿出自家本来不宽裕的布料,为烈士们赶做小被、小褥。民政局的同志,用双手把烈士的尸骨一个个小心翼翼地从土里扒出来,装入事先准备好的小火匣子里(小木棺)集中管理。

在花园山顶看本溪平顶山

本溪烈士纪念碑题词经过及浮雕的含义:

1959年元旦期间,中央领导来本溪视察,知道这件事后特别高兴。朱德委员长和中央其他几位领导,不顾旅途劳累,在省、市领导的陪同下,一道登上山顶,亲自查看。

朱德委员长站在东瀛塔座上,看到背依巍峨的平顶山,左右群山莽莽,前面太子河浩浩荡荡,不住声地说:“好地方,好地方啊,你们一定要把烈士纪念塔建好啊!”

回到宾馆,市领导请求他为纪念塔题字时,他高兴地笑着说:“光让我写不行,他们几个会不高兴的啊。”

于是,朱德委员长提起本溪特产毛笔“万年王”,略加沉思写道“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董必武副主席接过笔写道“光昭日月”,谢觉哉院长写道“与日月同光”。

董必武题词

望溪公园人山人海,人声鼎沸。各条战线义务劳动队伍,分三路进入预先划好的白灰线内。市政府两侧的山路是日伪时期所开,此次需加宽铲平。而重新立碑垂直下来的山路,需要重新开拓。

谢觉哉题词

随着东瀛塔底座炸毁的炮声,各个建筑队伍进入施工地 段。他们一边建设露天剧场,一边用砖混砌成399蹬台阶,30个平台,一座桥涵和一个竹凉亭。并且在顶端用灰石条砌成33级台阶。

立体建筑外分为五层,第一层用61根矮石方柱钻孔用铁索串成半圆形护栏;第二层是宽4米的板油马路;第三层,用青石板铺平长12米、宽10米的祭奠广场;中间用汉白玉石雕扶栏,四角分别有4座尖顶方体塔灯;第四层,上窄下宽对称各61蹬青石台阶;第五层,中央石台阶为21蹬,16根汉白玉石栏分四个出口,将7米见方碑底座,18公尺高的碑身围在核心。

飞夺泸定桥

底座为灰色花岗岩砌成,上有栩栩如生的四幅浮雕;正面的图案是飞夺泸定桥,两侧为东北抗联抗击日寇和辽西追击战,后面是解放平顶山战斗。碑身呈凹型,正下方有麦穗和齿轮石透雕花环。

抗联抗击日寇

辽西追击战

正面是朱德59年元月5日题词,左、右是董必武和谢觉哉的题词,后面是碑文,大意是向在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牺牲的烈士致敬。

平顶山战斗

纪念碑整体建筑宏伟、壮观、古朴、庄严。工程从1959年4月5日起至1961年10月1日止,历时二年六个月,耗资37万人民币大功告成。

历经岁月的洗礼,这里已成为山城后来人凭吊先烈,激励精神的圣殿。

江苏东海:朱自清故居与朱自清纪念园

“公元1898年,11月22日(清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十月初九日),东海县承审官朱则余宅邸里,红烛高烧,香烟缭绕,全家上下笑逐颜开,喜气洋洋。原来,一个宁馨儿诞生了。”(陈孝全:《朱自清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这个 “宁馨儿”就是一代文学大师朱自清。

朱自清故居

朱自清的曾祖父朱子擎娶了苏北涟水(连云港市灌南县花园庄)首富乔氏女为妻,从南方搬到苏北居住,他给儿子起名叫朱则余(朱自清的爷爷)。 朱则余,号菊坡,为人谨慎。光绪年间,经人引荐,拜会东海名士朱璐。朱璐,东海县平明镇人,光绪十五年(1889年)乙丑科三甲105名进士,次年授内阁中书,历任邮传部主政,后任太子少傅,是末代皇帝溥仪的启蒙老师。

朱姓为古海州平明大姓家族,作为外乡人的朱则余举家搬至平明居住,以图庇护。在朱璐提携下,朱则余出任海州(今东海县)承审官,负责这一地区民刑案件的审理工作。其子朱鸿钧(朱自清父亲),娶妻周绮桐(朱自清之母),朱自清的母亲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封建妇女,朱自清的第一个妻子武仲谦即他的母亲所选。

东海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朱自清故居

朱自清家族在东海县生活的十多年间,居住在当时州治所在地的海州西门外的蔷薇河畔,大致位置是今天平明镇埠上村东北。朱自清之父先赴扬州府属邵伯镇做一小官,1903年,朱自清随母与父一起定居扬州。祖父朱则余仍然住在东海为官,从职位退养之后也赴扬州随子居住。

故居内侧后花园

现在朱自清纪念园中的“朱自清故居”是按照当年生活场景的模拟复原,位于东海县平明中学校园内的“朱自清纪念园”西北角,庭院占地300多平方米,是利用校园内一处闲置房屋改建的仿民国风格园林建筑。由两大两小房屋和一处后花园组成,正屋由会客厅与朱自清父母的卧室组成,设计为清末民国初期苏北地区读书人家的民居展室。青砖灰瓦围墙,内有水井竹林、石桌座椅、幽径小路等,院门前,东海县人民政府立牌坊:“朱自清故居”。

客厅

堂屋的正厅是朱家的客厅,清代木椅、案几、八仙桌等家什,已染上斑驳的痕迹,条案上的座钟、花瓶等,朱氏家族祖籍绍兴,家庭陈设偏向于江浙风格,客厅中堂画的对联“忠孝传家远,诗书继世长”体现了朱氏家族的优良家风。

卧室

卧室内雕花大床,还摆放着梳妆台、木橱、桌子等简单陈设,墙上挂着有些泛黄的两张画像:一张是朱自清母亲周绮桐,另一张是朱自清父亲朱鸿钧。

朱家是书香门第。朱自清是家中长子,父亲朱鸿钧对他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希望他将来有朝一日能光宗耀祖。所以从小就对朱自清既格外宝贝,又严加培养,一方面尽力保证小朱自清的生活无忧,同时对小朱自清学习督教甚严。朱自清小时候,科举初废,新学刚兴。父亲对新式学校的教学方法和读书效果很是怀疑,便把他送到秀才或举人那里学习古文和诗词。

卧室全景

朱自清纪念园

“朱自清纪念园”占地约4000平方米,园内有以朱自清雕像为中轴线的自清广场,辅以“自清亭”“秋实亭”“荷塘月色”“佩弦长廊”“自清馆”等景观,朱自清故居位于纪念园西北角,是纪念园建筑重要组成部分。

荷塘、自清亭

300平方米“朱自清馆”展示朱自清生平作品与事迹,并由朱自清的爱国主义思想延伸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园内还有“校史馆”对学生进行“知校史、爱学校”的集体主义教育。学校三栋主体教学楼分别命名为自华楼、物华楼、春华楼,处处彰显名人文化气息,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教育熏陶。

学生们参观自清馆

学校成立了朱自清文学社,定期举办文学沙龙,创设了社刊《春之声》、校报《荷叶》,设立“自清大讲坛”,定期举办朱自清文化演讲比赛、书法作品比赛、朱自清作品朗诵比赛等活动。

朱自清嫡孙朱小涛:清明节来到朱自清纪念园的朱自清雕像前祭祖献花

毛泽东主席评价朱自清是“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的民主战士”,东海县平明中学将朱自清精神归纳为“坚定执着的爱国精神、一尘不染的清廉精神、脚踏实地的工作精神、朴实真诚的感恩精神、惜时如金的治学精神”,这五种精神是全体师生学习朱自清的核心内容。

朱小涛为文学社的同学们深情朗诵《背影》

扬州市文物局、博物馆的领导与研究专家来到“朱自清纪念园”参观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3139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