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资中宁国寺

AAA级旅游景区

资中宁国寺始建于东汉建安5年(公元200年),称为“巴蜀第一禅林”,是木棉袈裟的最后归藏地,历史上新罗国(现韩国)三太子曾在此修行14年。宁国寺集悠久的历史和佛教文化于一体,在川内乃至全国都有较大影响力,但在上世纪50年代遭到破坏。为进一步弘扬其悠久的历史和佛教文化,将丰富的历史和佛教文化资源转化为历史和佛教文化资本,更好的向世人展示其恢宏的气势,为资中旅游注入新的活力,资中县于2006年启动宁国寺修复工程,该工程历时三年,耗资近千万元。

初建:东汉建安五年始建,初名德纯寺。

资中宁国寺

兴盛:

唐代仍名德纯寺,武皇武则天赐名“菩提道场”。唐初禅宗分为以神秀为首的北派和以惠能为首的南派,智诜创建的保唐禅派既不依南,也不附北,第—个将禅宗引入四川,因而宁国寺被后世奉为祖庙,又称“巴蜀第一禅林”。四位保唐禅派的祖师均出自唐朝,为四川乃至中国的佛教-事业作了重要的贡献,也是资中宁国寺最兴旺的时代;

宋代正式将德纯寺更名为宁国寺;北宋初年,宋太宗御笔亲书“芝草灵芝”悬挂于寺。

南宋初年,宁国寺依然具有很高的知名度,秦桧为了-,收罗天下“祥瑞”,其中便有资中宁国寺的“芝草莲理”。

衰落

明朝明英宗天顺七年(公元1463)宁国寺重建,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张献忠进入四川后(约公元1644年),曾一把火将千年名刹宁国寺烧的干干净净。2007年再次重建以前的宁国寺基本保留的就是这个时期重建的寺庙结构布局。

由于明朝以后,由于资中禅宗文化的衰落,宁国寺影响力逐渐降低,宁国寺也随之逐渐衰落,上世纪40年代末此寺曾辟作农业中学,抗战时期民国政府在此处设立四川省第二行政督区专员公署,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大量运动导致庙内文物大多毁坏;截止至今更因时代久远,风雨剥蚀,已经岌岌可危。

涅槃

为了弘扬佛教文化,兴盛资中禅宗旅游,资中县县委、县政府决定恢复宁国寺西蜀名刹的历史原貌,让千年古刹重现辉煌。2006年政府出资安置寺内原住村民,征用寺庙周围土地,修建进寺公路,绿化周围环境。四川省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当代八大高僧之一、资中人释清德大和尚叶落归根,以82岁的高龄毅然而然地担起了全面修复宁国寺的重任。他集资八百余万元,将五重殿堂全面修复,并于2009年11月11日举行了宁国寺修复落成庆典和佛像开光法会。这历尽沧桑的千年古寺,将佛光四射,涅槃重生!

保护范围:占地范围外延2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向东、南、北外延20米,向西外延50米至桐梓湾公路。

中国彩塑精华-灵石资寿寺

资寿寺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静升镇苏溪村,距离灵石县城约 8公里,从华夏民居第一宅王家大院西行5.7公里。寺内现存大型元明壁画,堪与名满华夏的永乐宫壁画相媲美。以十八罗汉为代表的明代彩塑更是匠心别具,独树一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资寿寺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载入了《中国名胜词典》。

寺院坐北朝南,依山而建,总面积17000余平方米,分前后三进院落,共15座殿堂。入寺有甬道直通后院大雄宝殿,有两进院落,每进院左右有廊房配置,边院有僧舍、禅堂和藏经楼。整个寺院建筑既参差错落,又浑然一体。前院沿中轴线有山门、仪门、金刚殿、天王殿,旁有钟鼓楼和东西配殿等建筑,后院以大雄宝殿为中心,周围有弥陀殿、药师殿、地藏殿、二郎殿、弥勒殿、三大士殿。各殿内共有壁画248.34平方米和彩塑百尊。以元代壁画和明代彩塑艺术著称于世,并因十八罗汉头像失而复得名扬海外。作为千年古刹,资寿寺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壁画。资寿寺的壁画既有外来艺术的痕迹,又有强烈的本土风格,汇聚了唐宋元明历代不同特征的大量壁画。

二是明代彩塑。资寿寺有大小塑像150余尊,其中大的3米有余,小的不足10厘米,无论是表情动作、衣饰着装,还是着色用彩都堪称明代彩塑艺术的上乘之作。

三是药师佛殿的藻井。药师殿殿顶的装饰堪称一绝,尤其是正中的两组藻井,一大一小,一方一长。其中大的是由256组斗拱,分四层向上叠涩收缩而成,中间雕刻鎏金八卦蟠龙;小的由100组斗拱分两层叠涩而成,中间为二龙戏珠。设计奇巧,制作精细,色彩明艳,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以上图文字整理于网络,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清真寺也有纯中式?宁夏这个小县城有我国四大古代清真寺之一

清真寺是穆斯林做礼拜和举行宗教功课、宣教等活动的场所,是穆斯林居住区必不可少的建筑。这些年国内国外去过许多地方,清真寺也见过不少,尤其是在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里,清真寺总是建的恢弘无比,成为当地的地标性建筑,也是游客到访时必打卡的地点,比如伊斯坦布尔的蓝色清真寺、阿布扎比的大清真寺、布城的粉红清真寺、沙巴的水上清真寺等等。虽然这些有名的清真寺规模大小不等,建筑样式各异,但基本上都是阿拉伯式伊斯兰风格的建筑,有着大圆顶和高耸的宣礼塔,然而我们在宁夏旅行的时候,却遇到了一座纯中式建筑风格的古老清真寺,极为罕见,据说是中国四大古代清真寺之一。

这坐中式清真寺名为同心清真大寺,位于宁夏同心县,隶属于吴忠市管辖,是宁夏现存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一座伊斯兰教建筑。单从外观而言,如果不仔细看,外人一般不会联想到这是一座清真寺,歇山顶式的大殿、四角攒尖式阁楼,典型的中国传统古典建筑风格,只有在屋顶和阁楼顶上的新月标志,才透露出一丝伊斯兰教的特征。

这座清真寺建于明万历年间,主体均采用黄土烧制的土坯砖,庄重朴素。除了门口的照壁外,其他建筑都建在高高的台基之上,拾梯而上,内院礼拜大殿前静坐着几位白帽白衣白须的回族老人,左边的老人家已经八十多岁了,仍然每天来此做礼拜。

老人身后的墙壁上,有着精美的砖雕,刻画着书本、花瓶、陶器等物件,虽然是平面的浮雕,却做出了立体的视觉效果,可谓是技艺精湛,栩栩如生。

内院为三合院式布局,正中的单檐歇山顶式礼拜大殿为清真寺的核心建筑,殿内可容纳八百多人同时作礼拜。因礼拜大殿不对非穆斯林开放,所以无缘得进内部观赏,据说大殿由二十多根巨大的圆木柱支撑梁架,全部为榫卯结构,未用一颗铁钉。

在礼拜大堂的门楣上方,悬挂着一块匾:“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成立大会会址”。原来这座清真寺还曾经见证过一段光荣的革命历史:1936年,工农红军西征时,曾在此地成立了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开创了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先河。

大殿两侧各有一幢对称修建的厢房,为五开间,平常也做为清真寺的办公室使用。建筑两侧同样有着精美的砖雕,立柱之间的雕刻也同礼拜大殿一样,虽为中式花纹,却带有伊斯兰风格的弧形线条。

同行的外国友人伊恩先生与两位回族老人合影留念,老人家神态慈祥、气质超凡脱俗,很是健谈。

同心清真大寺规模虽然算不上太大,但整体中式建筑的风格中却融合了伊斯兰教的特征,体现了回汉文化的交融。寺前照壁的背面,有着精美的砖雕“月藏松柏图”,一轮明月隐隐约约,藏于松枝柏叶之间,寓唐朝诗人王维《山居秋暝》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之意。

东北第一名寺,由中国最后一位皇帝的老师题写寺名,就在辽宁营口

东北三省中,辽宁的人文底蕴是最接近古中原地区的,因为对面就是山东省,旁边就是河北省,离北京也很近,文化上受中原熏陶最深,到这里旅游是件有意思的事情。

哈尔滨的极乐寺、长春的般若寺、沈阳的慈恩寺和营口的楞严禅寺合称“东北四大禅林”,现在都是当地较有代表性的旅游景点。除了楞严禅寺,其他三座寺院都在省会城市,唯独楞严禅寺建在普通地级市里,这让一些游客感到意外,但又在情理之中。

营口早在1861年就正式开埠,比大连还早,这使得它一度成为东北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商,城市繁极一时。商业的繁荣给营口带来持续性的人口增长,各种建筑应时而生。

营口楞严禅寺始建于1922年,寺址原是佛教宣讲堂。这座寺院为合院式风格,梁柱的绘画部分拥有北方寺院庄严肃穆、大气典雅的特点,不过整体布局却散发出江南风韵,原来这座寺庙是仿照宁波观宗寺建造的。观宗寺是浙江四大丛林之一,地位崇高,负责筹资建造楞严禅寺的倓虚法师原本就是观宗寺的高僧。

楞严禅寺大牌匾上的“楞严禅寺”四个繁体大字大有来头,题字的先生叫郑孝胥,他是中国最后一个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老师。

朱红色的寺门、灰色的砖墙,周边是北方独有的树木,它们挺拔向阳,向世人展示生命的蓬勃力量。

楞严禅寺共三进,粗看有种不太宏伟的感觉,实际上占地面积达到8036平方米。天王殿、大雄宝殿等主要建筑沿寺院的中轴线分布,院内的钟楼悬挂着一口重约两吨的兽首环铸铁大钟。大雄宝殿是寺庙的中心建筑,但最引人注目的却是楞严宝塔。

楞严宝塔高61.8米,共九层,每层都供奉贴金佛,包括地藏观音、普贤文殊、释迦牟尼等,顶层供奉的是舍利子。另外,宝塔的内壁镶嵌有钛金经板323块。

楞严宝塔是营口首座寺院宝塔,是该市的地标景观之一,这座雄伟的建筑也是俯瞰营口城市风光的好地方。

楞严禅寺虽然是个旅游景点,不过游客并不多,保持了佛门圣地的清净风貌。

漫步游览古寺,欣赏屋顶檐角的细节之美,发现绘画部分和北京、沈阳的皇家建筑有诸多相似之处,最明显的是横梁处的金龙图案,印象中北京故宫、雍和宫、恭王府的彩绘也是类似的风格,这在南方寺庙是极为罕见的。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3133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