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寿光三元朱村

AAAA级旅游景区

寿光三元朱村

三元朱村是冬暖式大棚发祥地,中国特色经济村。地处寿光市最南端,交通便利,农业发达。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早在五千年前,就受到了龙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的熏陶,是农圣贾思勰从事农学研究,并最终成就中国历史第一部农学巨著《齐民要术》的地方。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副书记-就出生并成长在这片热土上。

全村共有居民216户,865人,耕地面积1295亩,冬暖式蔬菜大棚530个,精品果园310亩。

1989年,三元朱村17名党员干部在王乐义书记的带领下,历艰辛、冒风险,克服重重困难,一举试验成功了“冬暖式蔬菜大棚”,当年棚均收入27000元。从而引发了一场改变大半个中国农业产业结构的“绿色革命”,大幅度提升了城乡居民生活,促进了农民的经济增收,为中国亿万农民开辟了一条科技致富的新道路。

自冬暖式大棚及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试验成功后,三元朱人始终无私的把技术传授给了全国农民兄弟,足迹遍布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常年在外实地传艺的技术人员上百名。为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作出了巨大贡献。为更好的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民,村里筹建了高科技农业示范基地和山东农业科技职业培训学校。到2009年底总共接待外地参观、考察、学习人员达100多万人次。先后试验、改进、并推广了五代冬暖式大棚技术,引进试验成功了滴灌、微机控制、无土栽培、生物防治等20余项技术,引进、试验、推广了近20类300余个作物新品种。近几年,又与国内外许多著名农业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及众多农业专家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推广实施了标准化生产技术,生产出了高品质的绿色蔬菜。“乐义”蔬菜商标被评为山东省著名商标,“乐义”牌黄瓜被评为全国名牌农产品,乐义化工公司生产的蔬菜专用肥,被评为全国免检产品,成为发展绿色农业的放心产品。

多年来,党和国家各级领导多次来三元朱村检查指导工作,对三元朱村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三元朱村先后获得了“全国文明村”、“中国十大特色经济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等多项殊荣,王乐义书记连续三届出席党的全国代表大会,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三元朱村:绿色革命升起的地方

“一切有利于农业的事,也有利于国家和国民。”三元朱村是全国冬暖式大棚的发源地,在全国的农业发展中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其党支部书记王乐义更是在全国发起了一场绿色革命。青年人应担当今日之责任,从基层做起,新时代学习新科技,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应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走入全面奔小康的大道中来。

11号7月下午“种植家时代之光”社会实践队一行人来到了冬暖市大棚的发源地——三元朱村,在村支部成员带领下,参观学习了村内大棚种植技术。学习三元朱创新的种植模式,为后期的下乡帮扶有一个更好的积累,做到厚积薄发。

看着久负盛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的村史宣传,欣赏着现代气息浓郁、环境优美的村容村貌图,了解他们如何发展研发出自己的大棚并把它推向全国,掀起一场波澜壮阔的绿色革命的。这里既有历代大棚记录的三元朱村的发展史,也有一代代大棚的革新、现代的温室栽培,无一处不彰显着农民对于科技的创新,正是不懈的努力才有了现在的是三元朱村。展廊向我们证明着,这个村落的发展市充满未知却又坚定的,每一份奖项的获得都是来之不易又必定无疑的。走在宽广的路上,随处可见三元朱村文明实践承诺:一村富了不算富,农民兄弟都富了才算富,我们将继续无偿传播种植技术,争做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排头兵。进入学习示范大棚一号棚后,我们向工作人员进一步了解到,这个大棚是科技实验示范的地方,定期要去培训基地中进行培训,并将学到的技术推广到相邻的各个村落中。从管理人口中我们了解到,他们在这个季节中,技术还没有全部到位,采用的是无土栽培与喷灌滴灌相结合,虽然不是新技术,但他们在不断摸索总结经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栽培,是人人都可以学会的。每一代的大棚中都有独特的优势,从开始一代大棚到现在的六代大棚,是技术的革新和心血的凝聚。

社会实践为我们提供一个机会一个平台,让我们真真正正的去了解当今农业发展现状,深入基层务实工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辈更应胸怀壮志,积极探索,勇敢前行。

实践队员在带领下参观一号棚。杜世瑞摄

实践队员们参观三元朱村展廊。许文钰摄

实践队员参观一代至六代大棚。许文钰摄

朱元璋曾在此刨井感谢,看桐庐这个小村庄的“高光时刻”!

母岭村村口

旧县街道•母岭村

母岭村,属旧县街道,位于旧县街道西北部,北接横村、西靠莪山,上横线公路从村中通过。据传,母岭村名缘起西晋杜预与其母亲故事。母岭,1949年为旧县乡第一行政村,1956年为第一农业社,1958年改为旧县公社母岭大队,1984年大队改为村委会。

母岭村行政村面积5.19平方千米,耕地面积96.4公顷,辖双塘头、洪洞山、黄昌岭、落山、袁家扉、落山岭、郭公塘、高家头、章家坞、下江桥10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

母岭村所辖各自然村分布极散,偏又能于己方田野的尽头看到另外的村落,若即若离,又不离不弃。母岭北麓、小溪转弯处土丘上称毛竹堆头,遗存礼堂和小学旧址。母岭多山少水,各自然村或以山(岭)为名,如洪洞山、落山、落山岭、黄昌岭;或因水而生,如双塘头、郭公塘、下江桥。重山抱环25座山塘水库,其中颇为有趣的是落山岭水库。母岭村民要上落山岭,若不想徒步,必得借道横村、莪山,开车沿盘旋陡峭山道翻山越岭始得到达。如此,倒也应了“落山”之原名,非“乐山”不往也。

小村溯源

母岭村下江桥

双塘头位于母岭村西北部,聚落呈块状。村中通旧县至横村公路,以村右有塘二口得名。昔日村渐败落,后龙伏王姓来此定居建村。

洪洞山位于王同山西麓。村西通旧县至横村公路。以山名村,衍称今名。现大部分村民自洪洞山上移居山脚下。

黄昌岭位于母岭村西南。聚落于黄昌岭,呈块状。以岭名村。村中通旧县至横村公路。

落山位于母岭村西。隔山邻莪山乡塘联,呈块状。村前有乡村公路通过。地处岩山南部乐山峰东麓,以山名村,谐音成今名。

袁家扉位于母岭村西南。聚落呈条块状。昔日袁姓来此定居建村,以姓名村,后有淳安县移民迁入。

落山岭位于母岭村西南。聚落于落山岭,呈点状。以岭名村。村前有村道通过。

郭公塘位于母岭村西。聚落于郭公塘,呈点状。昔为郭姓居地,并凿塘溉田得名。后有淳安县移民迁入。

高家头位于母岭村西南面。聚落呈点状。昔有高氏两兄弟将一块大石头抬架于村前小溪上,以方便出行,故名。

章家坞位于母岭村西面,古塘山东麓坞中。以姓氏名坞,以坞名村。昔章姓来此居住建村,现以邵姓居多。

下江桥位于母岭村东南面。聚落于下江桥,呈条块状。村口有二大石条架成一桥,低于路面,过桥须下阶一步,称下阶桥,村以桥得名,后衍称今名。

皇刨井

皇刨井和古井亭

母岭村洪洞山自然村入口处石坎下有口不起眼的古井,叫皇刨井。井水冬暖夏凉,大旱季节从不断水。据当地八、九十岁的老人回忆,即使百年一遇的旱情,井水依然如注,饮用、洗刷和灌溉一举多得。

据传,皇刨井系元顺帝至正六年(1346)前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当游方和尚时,化缘讨饭到母岭并在此栖身时用双手刨挖的井。年少时的朱元璋本名朱重八,因全家遭遇劫难,在皇觉寺出家为僧,机缘巧合来到母岭村化缘。恰遇本地大旱,因受当地人的恩惠,遂在一处石坎下旁刨井以谢百姓。元至正七年冬至日午时末未时初,朱元璋和流落江河的江西行省落职官员、青田名士刘基在母岭村前安乐石旁相会,后来朱元璋在刘基的帮助下一统江山,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皇刨井自其正名后,时人在旁边建了一座“古井亭”。为方便过路行人,有好心人特地做了三个毛竹筒挂在古井亭的柱子上。这样,行人走累了,可以在亭子里歇歇力;口渴了,可以用毛竹筒到井里舀水解渴。

明朝灭亡,满清统治中原后,特别是对明朝皇室遗留,实行系列打压政策。皇刨井和古井亭也难逃厄运,皇刨井被填平,古井亭被拆。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政府被推翻。母岭人又重新将井挖了出来。因年代久远,原来砌井栏的四块石头已不知去向,又请石匠重新打了四块,安放到原处。“古井亭”也得恢复。后来,由于道路拓宽,“古井亭”又被拆除,“皇刨井”又重新缩回到从前的石坎下面。

600多年过去了,历史的篇章翻过了一页又一页。那些给母岭人带来荣耀的事迹已经被历史的长河所淹没,许多出生在母岭并令母岭人引以为豪的先贤也已淡出人们的记忆,而游方和尚朱元璋少年讨饭时在母岭用双手刨挖水井的故事却一直在母岭人中口口相传,直至今日。

安乐石的故事

安乐石位于母岭村口的大路边上。相传,年少时的游方和尚朱重八在旧县周边化缘,暂驻在母岭永丰亭中。母岭村口那块大石头,朱重八夏天在大石头上纳凉,冬天在大石头上晒太阳。

元至正七年,时值冬至。按照风俗,家家户户这天要祭拜祖宗。朱重八起了个大早,赶到旧县埠,买来香烛、猪肉、豆腐,外加一瓶老酒,准备祭拜父母和哥哥。祭祖宗是晚上的事,吃了中饭,朱重八也不打算再出去化缘打扰别人,便来到村口那块大石头上晒太阳。暖烘烘的阳光照在身上,不一会睡意袭来。于是他就用讨饭棍子当枕头,索性躺下,睡起大觉来了。

也就是这一天,江西行省的落职官员、青田名士刘基一路寻访明主来到旧县母岭村。相会的场面非常另类,一个穿着破袈裟的瘦弱小和尚枕着一根讨饭棍呼呼大睡着,一个戴着纶巾穿着鹤氅的三十五六岁的中年人站在旁边,全神贯注地看着睡大觉的小和尚。

朱重八睡相十分奇特,双手向两旁一伸,双脚向两旁一张,就好像一个“大”字。再加上头枕讨饭棍,“大”就变成“天”字。过了一会,睡意朦胧的朱重八把枕在头上的讨饭棍子往腰里一放,侧着身子曲起脚又呼呼睡了起来。这不是就“子”字么?“天子”?刘基一看,不由得大吃一惊:五六年以来,自己苦苦寻访的主人莫非就是眼前这个穿着破袈裟的游方僧人?刘基一边想,一边观看朝朱元璋面相:这少年僧人,虽然瘦弱,却长着一副奇伟的相貌,非凡的骨格,俨然是一副帝王长相。

朱重八和刘基一见如故,二人在永丰亭里促膝长谈。他们到底谈了些什么,后人不得而知。三天后,朱重八悄无声息地告别了母岭,重新回到了皇觉寺,在众僧推举下当了寺里的主持。

元至正十一年(1351),中原大地爆发了红巾军起义。元至正十二年二月,定远(今属安徽)人郭子兴与农民孙德崖等四人率众在濠州(今凤阳)起义,郭子兴自称节制元帅。是年的闰三月,朱元璋离开皇觉寺投靠郭子兴义军。

在军中,朱重八非凡的军事才能和组织才能深得郭子兴的赏识,还将他的义女马秀英嫁给了他。1367年,掌握了军中大权的朱重八消灭张士诚等地方割据势力,又任命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二十五万北上灭元。次年,朱重八建都南京,国号明,年号洪武。同年徐达、常遇春攻克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统治,建立大明皇朝,朱重八改名朱元璋。

游方僧人朱重八成了大明朝的开国皇帝。而母岭村的那块大石头也被大明皇上御赐名“安乐石”。如今,安乐石被村民们细心养护着,一旁绿意葱茸,岁月静好。

母岭由来

母岭田间游步道

旧县西北部有个小村子,以前并不叫母岭,改名则源于西晋大将军杜预。

杜预(222—284),西晋著名将领和学者,深受司马昭的青睐,娶其妹高陆公主,袭祖爵丰乐亭侯,曾历任河南尹、秦州刺史、度支尚书等职。

公元263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史称晋武帝),建立晋朝。杜预被任命为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出兵大败吴国名将西陵督张政。公元279年11月,晋武帝发兵二十万,分六路向东吴发起进攻。杜预则负责江陵这一路。不到四个月,晋军就直取建康,传四主历57年的东吴政权宣告灭亡。至此,时长61年的三国鼎立局面宣告结束,中国重新归于统一。

自从杜预父亲被司马懿幽禁致死,再加上连年战乱等原因,母亲竟然不知流落到何处了。后经多方打听,终于得知母亲已流落到皖苏浙一带,并落发为尼。杜预是个孝子,由于战事频繁,一直未能外出寻母。三国鼎立局面结束后,杜预因灭吴有功被晋武帝封为当阳县侯、并封食邑9600户。这时杜预年事已高,他不顾家人及朋友劝阻,上书晋武帝告假,开始了千里寻母之行。

为寻找白发老母,杜预风餐露宿,历尽了千辛万苦,找遍了皖苏浙的庵院寺庙。这天,杜预从于潜来到分水。又过常乐柳岩来到一座山岭。不料那匹曾经救过他性命的白马因长期奔波,年老力衰,一不小心,从山岭上摔了下来,从岭头一直滚到了岭脚。等杜预赶到岭脚时,白马已经口吐白沫,活活摔死了。杜预含悲埋了白马,只好徒步继续向前赶路。

当杜预越过龙伏溪,看到前面又有一座山岭挡在他的面前时,心里真是有说不出的伤感:找寻了一年多的老母亲,不见人影;如今又没有了坐骑,真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唉,当年子路还有一个负米之叹,我身为当朝大将军,老母已年近八旬,作为人子,不能躬身奉养,甚至连她在哪里受苦受难都不知道,我还有什么面目活在世上?”杜预越想越伤心,不禁顿足大哭起来。而他这一顿足不打紧,脚下的石板竟被他顿出了一个深深的脚印。

杜预在石阶上坐了片刻后,收住眼泪,又起身翻过山岭向前赶。走了不多一会,又遇到了第三道山岭,而山岭北面的树荫下,则隐隐约约有一座庵院(即西竺庵)。看到庵院,杜预的精神不由得一振。他一口气爬上山岭,拐进庵院,跪倒在菩萨面前,向菩萨重重地叩了三个响头,请菩萨保佑他早日寻到母亲。这时,恰好从后院来了一位白发老尼。杜预正欲开口询问,不料抬头一看,竟然是他年近八旬的老母!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杜预数千里寻母的孝行很快传遍了桐庐。为纪念他的这种美德,后人便将杜预停留过的村子改为杜预村(今横村镇杜预村),将白马殉身之岭改为白马岭,将杜预顿脚的那座山岭改为将岭(杜预顿脚留下的脚印至今还在),将杜预寻得母亲的山岭改为母岭,将母岭脚那个村子改为母岭村。

永丰亭

永丰亭,亦称母岭亭,建于清乾隆年间,由母岭村民集资,莪山西坞里徐文政、徐文散建造。

永丰亭占地面积大约50平方米左右,建筑风格较为古朴,石木结构,双坡悬山顶,地面用石板铺就。亭子的东西向和北面各开有拱门,三面采光,凉风从亭中穿堂而过。亭子内部主要由6块条形青石板支撑,青石板的横梁中心雕刻“永丰亭”三个大字,从北门进入,抬头可见。横梁的两边刻有建亭的时间,建亭时捐助人的名字等,由于年代久远,石板风化,字迹有些模糊了。亭中石柱上刻有一幅对联,“凉亭雅致暂停神,竺迳清幽须息足”。石柱下面原来都有石条连接,可供过往行人坐下休息。现在石条早已不知去向,但是从石柱上留下的合榫槽沟可以判断出当年情景。紧靠墙的南面供奉三尊菩萨,中间是三国名将关羽,左右是关平和周仓,这种情况在其他亭子内是绝无仅有的。

永丰亭处在大夏山母岭的古驿道上。母岭古驿道是当时桐庐西北的交通要道之一,全程用青石板或石头砌成,往来行人络绎不绝。当长途跋涉的行人在崎岖漫漫古道上,行迹匆匆,旅途劳累,汗流如注,干渴难当时,无不盼望有一处能遮风避雨,阴凉休憩的场所。永丰亭经历300余年,曾多次修建,最后一次是2019年。修复一新的永丰亭黄墙黑瓦与亭外绿意盎然的百年古樟倒也相得益彰。

据当地传说,永丰亭曾经是朱元璋在母岭化缘时的栖身之处,也是他与刘基共叙大事的地方,至于是否事实,还有待于史学爱好者考证。

母岭古驿道

母岭古驿道

母岭古驿道位于母岭大夏山南侧,起于大夏山麓东至大厦山西山岗的石砌小道。其形状就好像是一座不太规则的拱桥。两头斜坡就像拱桥的两肩,处在大夏山山岗部分就像拱桥的拱顶。石阶宽度约1米至1.5米不等。母岭古驿道是当时桐庐西北的主要交通要道之一,是旧时歌舞、钟山、莪山等西部各乡与旧县、桐庐、杭州之间最重要的通道,行人络绎不绝,地理位置相当重要。

唐贞观二十年(646),桐庐县治从富春江俞赵附近迁到旧县,旧县成了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运输除分水江水路交通外,母岭古驿道便成了县域的主干道。这里距离旧县城不过四五里路,又是桐庐西部各乡出入县城及杭州的主要通道,所以古驿道的繁华程度是不难想象的。

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因为旧县地势低洼,雨季很容易积水受涝,桐庐县治又从旧县搬到桐庐城区。但母岭古驿道因为是西部地区到桐庐到杭州的主要通道,它的繁忙和热闹并没有减弱多少。从唐朝到宋代,再经元明清直到民国,随着人口的逐步增加,经济的日益发达,社会的日趋开放,母岭古驿道也变得越来越繁忙。

至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古驿道人影渐渐稀疏。直到杭州至桐庐、桐庐至分水、桐庐至钟山至歌舞的公路开通以后,汽车运输代替了步行肩挑,母岭古驿道作为交通主干道的历史使命正式完成。但它作为历史的遗存,又成了古老母岭的历史见证者。

西竺庵

印象西竺庵

西竺庵位于大夏山山麓的母岭上,到了永丰亭,西竺庵也就到了。西竺庵上占地面积大约四百平方米左右。从永丰亭后面的踏步拾阶而上,大约三四十步就到了西竺庵的山门。西竺庵整体建筑可分成三殿,首先进入的山门殿,殿内有两尊金刚像,他们手持金刚杵,是警卫佛的夜叉神,唤作“执金刚”。右边的金刚横目张口,左边的金刚怒颜闭唇,被称为“哼哈二将”。经过山门殿之后,便是庵堂的院落,左边是一排低矮的平房,专供香客居住,右边是杂物间,中间便是庵堂的主体建筑大殿。大殿中间供奉的是如来佛祖、观音菩萨及十八罗汉等,左右两边分别是钟楼和鼓楼。最后一殿则是僧人和尼姑的生活起居之地。庵后有一口古井,井水冬暖夏凉,当年往返于古驿道的行人在永丰亭停足休息时,都会到庵堂畅饮一番,以解旅途之乏。

据说西竺庵的菩萨十分灵验,几乎是有求必应。因此庵在母岭古道旁,前来求拜的人就非常多。有求健康,求发财,求子女,求功名,求雨水等等。因为求的人多,香火就非常旺盛。

西竺庵建于何时无从考证,但西竺庵的故事却大有来历。相传西晋名将杜预的母亲在战乱中不慎与儿子走散,就在西竺庵落发为尼,故有了杜预千里寻母的动人故事。朱元璋年少出家在旧县一带化缘,就在母岭的永丰亭内栖身,常到西竺庵中参悟佛法,后在刘基的帮助下建立大明王朝的伟业。到了民国时期,由于战火的漫延,有了僧人与尼姑同时在西竺庵内修行,并由僧人主持寺院。

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母岭小学就建在西竺庵,朗朗的读书声盖过袅袅的梵音。庵中的大钟则被抬到母岭的山岗上,成为村里召集人员开会通知的工具。据村中老人叙说,召开群众大会、支部成员会议等分别敲不同的钟声数来区别。村中大小会议一般都在西竺庵召开。到了六十年代,庵中的大小菩萨被砸了个稀巴烂。七十年代初期,村里在毛竹堆头建造母岭小学,因缺少木料,遂将西竺庵拆除。

如今,庵基早已被茂盛的荒草所覆盖,唯有那口古井依然守候着,并向世人细诉西竺庵的故事。

抗战时期母岭狙击战遗址考

清理抗战壕沟

2015年5月,母岭村委为修建从永丰亭下方古驿道经大厦山山腰到黄昌岭的步行道时,发现了一个罕见的遗迹:大厦山山腰上距古驿道旁三四十米的山坡上有数十个军事掩体。掩体呈圆柱体,直径约80厘米,深约150厘米,刚好容一个人站立或下蹲。各掩体之间相距不过五六米至八九米。除了数十个掩体以外,还有战壕数处。由于年代久远,这些掩体和战壕的下半部分已被泥土埋没,裸露在外的部分结满了青苔。通过对村中毛根良等老人的走访,结合《桐庐抗日战争纪略》一书相关内容,虽然难以断定狙击战究竟是发生在1942年还是1945年,但是当年桐庐县自卫队和国军曾在此处狙击日本侵略军当是无疑!

1945年的春夏之交,母岭及其附近村落曾发生过三次国军伏击日寇的战斗。

第一次发生在将岭和里畈坞,时间是1945年春。当时,有一股日寇骑兵从桐庐出发准备到建德去,到横村后便沿着龙伏溪边的石头路经杜预向前赶。到达将岭时,突然遭到国军的伏击。日寇骑兵便穿过郭公塘经落山到鱼门口,在现今里畈坞水库大坝靠山处又遭到抄近路赶来的国军袭击。

第二次发生在母岭村的大厦山上,时间与上一次相隔不久。一支日寇部队从横村进双塘头到袁家扉准备到旧县去。当他们到达大厦山山脚时,突然遭到埋伏在这里的国军袭击。在国军较强的火力阻击下,日寇部只得越狮子口、袁家扉,最后在蜈蚣岭头与其大部队会合。

第三次发生在落山附近,时间是1945年夏。当时,有一支约150人左右的日寇部队从桐庐县城出发,到旧县后,翻母岭,经落山,在离落山不远处,遭到埋伏在那里的国军狙击。这次由于国军利用有利地形,击毙日军四人,伤多人。其后,日军逃回县城。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三次伏击战的详细情况,比如交战部队的番号,双方投入的兵力,交战的具体地点,交战的确切时间,双方的伤亡人数等等都不详,有待进一步考证。

桂花王

母岭桂花王

桂花王位于母岭村袁中民、袁一民兄弟俩家门前。桂花树高达15米,树冠直径达12米,树龄超过200余年,远远望去就像一个巨大的翡翠球。凡是来村里参观交流者,都会在这棵树王前驻足留念。桂花王也成为母岭村名符其实的金字招牌。每年中秋前后,沁人心肺的桂香笼罩着整个村子,让人情不自禁大口呼吸,仿佛欲将天赐之精气收纳于胸。

桂花王与安乐石隔垅相望,只有数十步之遥。据说当年朱重八暂住在母岭上的永丰亭,外出化缘回来时,常到安乐石上歇息。田垅对面的那棵桂花树,自然也成为他关注的对象。那桂树树杆粗壮,荫覆数亩;冬天绿叶如云,夏天浓荫蔽日,秋天满村飘香,让人神清气爽。有一次,朱重八躺卧在树下条石上,嚼着落入嘴里的桂花,闻着桂花香味,不知不觉睡着了,梦中与月中吴刚对饮桂花香,痛痛快快醉了一回。醒来后想着要是能真正喝上一壶桂花酒,那可真是皇帝一样的日子了。

如今的桂花树王,早已不是当年朱元璋树下做梦喝酒的那棵树了。据说朱元璋驾崩的那年夏天,那棵桂花树就枯死了。后来老树根发了一些小树,现在的这棵树可能就是当年那老树王后代了。因为这棵树已有200余岁了。

桂花村盛飘“母岭香”

香桂花酒酒窖

金秋九月,母岭桂花丹桂飘香。母岭人祖祖辈辈爱种桂花,房前屋后,随处可闻桂花沁人的香味,但大规模种植却是改革开放以后。母岭桂花种类繁多,有金桂、银桂、月桂、季桂、八月桂等50多个品种,种植面积达600余亩。除了山上、地头、田间以外,村道两旁、广场四周、公园内外、屋前屋后,处处都能见到桂花树。母岭村有400余农户,从事桂花苗木种植和销售经营的有100多户。种植桂花一度效益可观,让很多村民率先富了起来。但由于后期桂花树的行情下滑,不少村民准备放弃桂花,甚至动起砍掉桂花树的念头时,等来了桂花产业“转型升级”之路。

母岭村在专业团队的指导下,开发出了桂花酒、桂花茶、桂花糕、桂花麻糍等系列产品,注册“母岭香”商标。为解决销路问题,与杭州安厨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建立战略合作,打造新零售示范村。桂花系列产品进了安厨平台,走向全国各地。村中一半以上的村民们开起“安厨微店”,成为线上销售员,实现线上线下销售同步。

为打响“母岭香”品牌,村里连续四年举办以“乡村振兴金桂飘香”为主题的母岭旅游文化节,围绕“桂花”大做文章,设计“桂花王”下祈福、抬酒缸、共饮桂花酒、品尝桂花美食等一系列文化活动。游客可参观桂花酒研发中心、体验桂花王树下祈福、欣赏桂花酒舞台剧、购买“母岭香”衍生旅游产品等,感受不一样的新农村生活。村民们凭借母岭桂香的名气,纷纷开办农家乐、乡村民宿等,倾力打造以桂花为特色的乡村旅游和观光休闲农业。

母岭因桂花而闻名,因桂花而美丽,因桂花而富起来,成为名符其实的美丽产业“中国桂花第一村”。

文字:一叶、朱关法

本期内容由县委党史研究室提供

编辑:戴江影

客户端

誉为“齐鲁第一古村”的山东章丘朱家峪,该村朱氏与朱元璋同脉

文图 若愚

朱家峪历史悠久,古风神韵,人杰地灵,文化灿烂。据专家考证出土陶器,夏商时期有庐于此,距今3800年以上。该村自明代以来,虽经六百余年沧桑,仍较完整的保存着古桥、古道、古祠、古庙、古宅、古校、古泉、古哨等建筑,上下盘道,高低参差,错落有致。

朱家峪有大小古建筑近二百处,各种石桥二十余座,井泉二十余处,庙宇十余座,有被誉为“世界立交桥原型”的康熙双桥、有“古代交通先驱”之称的双轨古道,还有文昌阁、关帝庙、朱氏家祠、坛桥七折等,人文、自然景观数不胜数,因此,被专家誉为“齐鲁第一古村江北聚落标本”。

据传,战国时期便有庐于此,原名城角峪,朱氏于明洪武初年入村,因朱氏与皇帝朱元璋同宗,复更名朱家峪。自明初至今,虽历经六百年沧桑巨变,仍完整的保存了原来的建筑格局,古风古貌。古村为梯形居落,上下盘道,高低参差,错落有致。三面环山,南接胡山,西连胡山森林公园,北临齐鲁世博精品园;域内面积七千亩,有祠庙、楼阁、石桥、故道、古泉等大小景点八十余处,系休闲、旅游、度假的一方宝地。

章丘自古多宝贝,人杰地灵。说远的,距今四五千年,以黑陶文化为代表的龙山文化的发祥地就在城西城子崖。说近的,中国近现代工商业发展史上蜚声全国的“祥”字商号创始人孟洛川及其家族就在城北旧军村。因而,朱家峪这座颇具明清古貌的山村便像大树下的无名草一般,被罩了个严严实实,无人知无人晓。虽然村子紧靠309国道,西距山东省会济南仅45公里,但多少来往的人却总与其失之交臂。也正因如此,村子的古老风貌,也可以说是“原生态”才得以完整地“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而没有像其他一些古村镇一般变得面目全非。

据《章丘地名志》,朱家峪原名城角峪,后改称富山峪。明洪武初年,朱氏家族自河北枣强迁到该村。因“朱”为国姓,据考该村朱氏确与朱元璋同一脉系,便攀上高枝改村名为朱家峪,遂认朱良盛为本村朱氏一世开基祖。算起来,距今有600多年了。

朱家峪东南西三面青山环抱,北面是广袤的平原,村子像坐在一把巨大的太师椅上。村口在北,一进村便像打开了一部史书。村里人少,外来人更是稀罕,一派寂静。阵阵蝉呜外,偶尔传来几声犬吠鸡叫。很远就可听到收工下坡的人与老槐树下纳凉的老人打招呼的声音。

穿过已是断墙残垣的圩门、哨门,在泛着幽光的山石古道、石桥的引导下,走过一座座房檐上长满蓑草的石砌老屋,推开一扇扇斑驳的黑漆大门,都会找到些久远的故事。房前屋后那沉睡已久的石碾、石磨、石臼、石缸、古井和镶在墙上的拴马石,也都会成为那首古老乡谣的美丽音符。

与江、浙、皖、赣那些富豪云集、雕粱画栋的古镇迥然不同,朱家峪朴素而天成,绝无奢华与气派,少了许多脂粉气。由于是典型的北方山乡,村民自古生活简朴,男耕女织,民居、桥梁和古道也就地取材,靠山吃山,以石筑造。即使一些家境富裕的名门望族、书香世家也不追求排场,院井根据地势巧妙安排布局,在质朴中多了些书卷气。可见村里人始终遵循《朱子治家格言》中“勿营华屋,勿谋良田”和“耕读传家”的古训。那些祠堂、楼阁、圩门等也都体量不大,巧妙地躲藏在绿树、山石中,给人一派与世无争的逍遥景象。

与江北平原的村庄也有不同,朱家峪房舍布局不是传统的正南正北,方方正正。街巷也不横平竖直,排列有序,而是顺山就势,高低错落,疏密有致。那一条条山径古道,蜿蜒起伏,幽深静谧,扑朔迷离,常常会令初来乍到者找不着北,使这座村子多了几分神秘。

从进村的第一道门——礼门开始,便是保留至今的明代始建的古道。山石铺就的古道中央,嵌有两溜大块青石,形似铁路,村民们形象地称其为“双轨”古道。“双轨”不为好看,而有其独特的用途。早年村里就规定,走路必须靠右行,两股道自然也分成了上下行,这与今天的交通规则不谋而合。古道的尽头便是连接各家各户的小径,为了防滑,斜坡上的道心用的是沙石而不是青石。有趣的是,在村的中央,还有两座清康熙年间修建的青石拱桥,上下皆可行人走车马,大雨时,桥下亦可行洪。桥身青石垒砌,不用灰浆,虽有三百余年的历史,依然坚固如初。有专家说这是现代立交桥的雏形。看得出这小小的山村从始建之初就经过高人指点,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人文情怀。

如果说山是骨架,那么众多的泉水和古井便是这村子的血脉了。据衬里人讲,全村共有圣水灵泉、长流泉和半井龙泉等大小泉眼、古井20余处,雨水丰沛时泉涌成溪、成河,顺势而下,向北穿过整个村子,也给这村子带来了灵性。如今朱家峪虽已连续四年大旱,但村民饮水尚未出现危机。

有水便有桥。奇怪的是这小小山乡还曾大兴修桥之风,拥有大小桥梁30余座。除了那两座古立交桥外,村里八大景之一“坛井七桥”便成为石桥最为集中的地方。在村东南山下有一口小肚子大的古井,故名坛井,井畔小河之上东南北三面建有七座小桥,而且拱桥、板桥形态各异。水盛时桥畔村妇洗衣、孩子嬉闹,宛若江南。

村内有一座朱氏家祠,则体现了朱氏家族重视文化的传统。“光绪年间,1893年,朱家朱凤皋考取了五品举人,因此立这个旗杆座,自古以来这个建筑就叫旗杆座,这是做官的一种标志。再看上面那个七星图,这里也有一个故事,就是宋代理学家、哲学家、东方文化的杰出代表朱熹,他也是儒家学派正宗继承人,他下生的时候,脸上右脸部有七个黑点,像天上的那个北斗星,这是朱氏家族文运图腾,以此激励朱氏后人要刻苦读书,以求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3077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