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上清豆腐

上清豆腐历史悠久,为江西鹰潭上清古镇的传统特色名肴之一,具有白、嫩、香、滑,细嫩香滑、沁人心脾。这里的豆腐行销四方,在龙虎山中可称一绝,无论是豆腐还是豆腐干,都独具风味。

中文名:上清豆腐

上清豆腐

主要食材:豆腐

口味:白、嫩、香、滑,细嫩香滑、沁人心脾

【寻味永清】永清特色豆腐+美食做法

每每听到大爷的吆喝声便会缠着家里大人给买上一块豆腐尝尝鲜。大人舍不得花钱买,就只能用自家种的黄豆换豆腐,那时候并不是天天可以吃上豆腐的,在村里偶尔吃上一顿豆腐就算是比较幸福的事了。

那时候虽然农村虽然穷,但却从来不缺少童年的快乐,而如今,记忆里蹲在炉火旁喝着豆腐脑的那份满足还时常在我的梦中萦回,成为我记忆深处最值得缅怀的一份美好。

豆腐是家里餐桌上经常食用的豆制品,物美价廉,经济实惠,营养丰富,豆腐的做法很多,豆腐还是家常做法好,分享几道适合冬季吃的豆腐做法,简单又下饭,一学就会。

麻辣豆腐

北豆腐1块、猪肉150克、油盐适量

郫县豆瓣酱1汤匙、葱1段、姜1片

大蒜2瓣、花椒适量,料酒1汤匙

酱油1汤匙、白糖1/3汤匙、水淀粉适量

1.把豆腐先切成1厘米左右厚的大片,再切成小块,猪肉切成末,猪肉选用带些肥肉的味道更好吃,葱切葱花,姜切末,大蒜切片

2.锅内加入水,加入少许盐,烧开,下入豆腐焯水4-5分钟,捞出,放在冷水中投凉,这样豆腐烧制时不易碎,还能去掉豆腥味

3.锅加油烧热,下入花椒小火炸制,将花椒炸至微焦,将花椒捞出不用

4.下入葱花,姜末,蒜片,爆香,下入肉末翻炒,将肉末翻炒至颜色变白,将肉末拨至一边,下入郫县豆瓣酱,小火将豆瓣酱炒出红油,炒出香味,和肉末一起炒匀

5.淋入半碗水,下入豆腐,加入酱油,白糖,少许盐,大火烧开,转中小火,将豆腐烧制入味2-3分钟,淋入水淀粉,大火加热至汤汁变得粘稠,关火,盛出装盘,撒上葱花即可

肉末豆腐

北豆腐1块、猪肉150克、油盐适量葱1段、姜2片、大蒜2瓣料酒1汤匙、红烧酱油1汤匙 十三香1/2茶匙、水淀粉适量

1.将豆腐切成小块,猪肉切末,葱切葱花,姜切末,大蒜切片

2.锅加水烧开,加入少许盐,下入豆腐焯水4-5分钟,豆腐焯水时加入少许盐,豆腐烧制时不容易碎

3.将豆腐捞出,放在冷水中投凉,捞出,控净水,把焯好的豆腐放在冷水中投凉,使豆腐不会粘连在一起

4.锅加油烧热,下入葱花,姜末,蒜片爆香,下入肉末煸炒,将肉末煸炒至颜色变白

5.淋入半碗水,加入盐、红烧酱油、料酒、十三香,大火烧开,转中小火,将豆腐烧制入味,期间不时晃动炒锅,防止糊底

6.待豆腐烧制剩少许汤汁时,淋入适量水淀粉,大火加热至汤汁变得粘稠,关火,盛出装盘即可

农家豆腐

豆腐1块、猪肉150克、香菜1棵油盐适量、小葱1棵、干辣椒5个老抽1/2汤匙、生抽2汤匙、料酒1汤匙

1.准备好所需材料,香菜和小葱择洗干净

2.将整块豆腐对半切开,在切成1厘米厚的大片,码在盘内

3.将猪肉切成丝,小葱斜刀切段,香菜切段,干辣椒去籽,对半切成段

4.蒸锅加水烧开,放入豆腐,蒸制10分钟,将盘子取出,将盘内余水倒出,待用

5.锅加油烧热,下入葱花爆香,下入肉丝翻炒,将肉丝翻炒至颜色变白,淋入料酒,生抽,老抽,少许盐,再淋入少许水,烧开小火煮1-2分钟,关火

6.将肉丝和汤汁淋在蒸好的豆腐上,将葱段和干辣椒放在肉丝上,撒上香菜段

7.锅加油烧热,将油加热至冒烟,将热油淋在干辣椒和葱段上即可

锅塌豆腐

北豆腐1块、鸡蛋2个、面粉半碗泰椒2个、油盐适量、葱1段姜2片、大蒜2瓣蚝油1汤匙、红烧酱油1/2汤匙

1.将豆腐切成两半,再切成1厘米厚的片

2.鸡蛋磕入碗内,打散,准备好面粉,将豆腐放在面粉盘内滚上一层面粉,再放入鸡蛋液内裹上鸡蛋液,放在盘内待用,其余依样做好

3.锅加油烧热,将豆腐分两批煎制,逐片下入豆腐煎制,将豆腐两面煎制金黄,盛出待用

4.锅内再添加少许油,下入葱花,姜末,蒜片,泰椒圈,炒香,淋入半碗水,加入蚝油,红烧酱油,少许盐

5.下入煎好的豆腐片,大火烧开,转小火,将豆腐烧制入味,期间,要不时晃动炒勺,防止糊底

6.待烧制剩少许汤汁时,大火收汁,盛出装盘,撒上葱花即可

豆腐烧香菇

北豆腐1块、香菇250克尖椒2个、油盐适量、蚝油1汤匙葱1段、姜1片、大蒜2瓣生抽1汤匙、水淀粉适量

1.香菇切去伞柄,投洗干净,香菇伞盖有褶皱,先泡一下,再投洗,就能洗干净了,将香菇用刀片成两片待用

2.将豆腐切成小块,尖椒切成圈,锅加油烧热,下入豆腐块炸制,将豆腐块炸至金黄,浮起,捞出控油待用

3.将锅内油倒出,留少许底油,下入葱花,姜末,蒜片爆香

4.下入香菇片翻炒,将香菇翻炒出香味,稍变软

5.下入炸好的豆腐块,淋入半碗水,再加入生抽,烧开,小火烧制入味,待烧制剩少许汤汁时,下入尖椒圈翻炒均匀

6.下入蚝油,少许盐,淋入适量水淀粉勾芡,大火翻炒均匀,待汤汁变得粘稠,都包裹在食材上,关火,盛出装盘即可

砂锅豆腐丸子汤

豆腐1块、猪肉300克香油1汤匙、葱1段、姜3片白胡椒粉1茶匙、料酒1/2汤匙

1.将猪肉剁成肉泥,要将猪肉剁得细腻些,丸子成型好,将猪肉泥放在大碗中,加入葱末,姜末,料酒,白胡椒粉,加入少许盐,少许水,朝一个方向搅拌上劲,变得粘稠。

2.先将豆腐切成大片,再将豆腐切成小块,待用。

3.砂锅加水烧开,加入姜末,下入豆腐块,煮5-6分钟。

4.关小火,让汤保持微开状态,将肉馅放于左手中从虎口往外挤出丸子,右手用勺子接住然后下入汤锅中(或者用勺子挖出丸子的形状),依样,将丸子全部下入锅中。

5.当丸子全部下入锅内后,开大火,将汤烧开,撇去浮沫,煮至丸子全部飘起来,加入盐调味,关火,加入白胡椒粉,香油,葱花,搅匀即可。

云南有个美丽的小县城,以豆腐闻名于世,上过《舌尖上的中国》

芒果旅行日记:以豆腐闻名于世,被称为“豆腐之乡”,还上过《舌尖上的中国》,云南此县城不简单。

这个小县城位于云南省南部,有多种称号:“杨梅之乡”、“豆腐之乡”、“鱼米之乡”、“歌舞之乡”等。

它就是石屏县,位于云南省红河州西北部,东与建水县接壤,南与红河县隔江相望,境内94.6%的面积为山区。

石屏县与云南很多州市县一样,是个多民族聚集区,以彝族为主,此外还有汉族、傣族、哈尼族、回族等。

石屏县最著名的美食就是石屏豆腐,它是云南有名的特产,获得了“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专用标志。

石屏豆腐有400多年的历史,县城的大街小巷里到处可见烤豆腐的小摊,到此旅游的游客基本不会错过此等特色美食。

央视著名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曾经专门介绍过云南的石屏豆腐,采用天然井水(异龙湖地下水,含有石膏、盐卤(氯化镁)等,俗称“酸水”)作凝固剂,细嫩清香,味道鲜美。

图为异龙湖,是石屏县著名景点,据说是云南五大湖之一,排名第四,小于滇池、洱海、抚仙湖,大于杞麓湖。门票免费,湖水清澈如镜,湖内遍植荷花。

图为石屏火车站,是个碧石铁路(个旧、碧色寨、石屏)上至今保存完好的法式火车站,2005年后停开客运列车,但仍然是滇南地区货物集散地。

图为石屏县郑营村,距今有600多年的历史,是云南省历史文化名村,被誉为“云南第一村”。

《舌尖上的中国》曾介绍过的云南石屏豆腐,你尝过吗? 图文均为原创,请勿抄袭。

我是芒果,独自行走中国,欢迎关注芒果旅行日记,每天分享旅途见闻和路线攻略。

上帝爱云南,我爱在云南石屏,吃豆腐

还没离开石屏,我就开始想她了!

上帝爱云南,于是给了她天堂般的模样。

青山绿水,河流纵横,目光所及皆是温柔秀丽的工笔画。四季如春的气候更是让这里冬不用围炉,夏不用蒲扇,无论何时抵达,都是春日盎然之景。彩云之南,风光无限,拨开层叠的“网红圣地”,这里还藏着些看似“透明”,实则充满趣味的小城。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一个因为豆腐而时常被提起的名字。(嗯,是的!文末我们也为大家准备了可以带回家的石屏“豆腐”!心急吃豆腐的先拉到结尾吧!)这座小城没有大理、丽江般的风花雪月;甚至也不及她隔壁的建水县,因为美食和古城风光而成为红河州的热门旅行地。但也正是这样,石屏没有标配的纪念品一条街,也没有商业化运作的痕迹;石屏是一座“真”古镇,是深藏于生活之中,平淡却珍贵的自由之城。

走在石屏错综复杂的街巷上,古老民居在左右两侧掩映,地上的青石板被一场春雨刷得锃亮,不时有孩子赤脚跑过;新开的杜鹃花火红,和古老的镂花窗牖相互映衬;还有古老屋檐上的细腻花纹,在夕阳的折射下变得触手可及;找一处不起眼儿的烘豆腐摊儿,和可爱的老头吹两把散牛,喝上一杯娑罗茶……在缓慢而温柔的生活里,感受“文献之邦”的厚重历史,感受千百年来,石屏人的热血和能量。

石屏古城石屏老街上嬉戏的孩子石屏牛街镇老旭甸村,用化石建成的村庄

小城石屏,养在深闺人未识

▲ 石屏县,一个边疆小城的“艺术人生”

四季如春的石屏,无论什么季节都不会让人失望。但春天总还是多了些期待,早春北方还时不时飘雪的时候,石屏县异龙镇的阿西者村的大山深处的樱花谷就已经开满了令人温暖兴奋的樱花,一簇簇好像仙境秘谷。

藏在桃花、梨花、杏花中间的贴梗海棠,被当地人称为“酸木瓜花”,是春天里最炙热的花,因为它火红的颜色,总能在百花争艳中拔得头筹。去异龙湖的路上,就能看到许许多多的酸木瓜花,热烈到让人脸红。

这份热情很快就会被异龙湖的平静湖面抚平,湛蓝天空中的云彩整整齐齐地倒映在湖面,好像刚下过雪,站在湖边的人们被树荫遮住阳光,反而真觉得凉快了起来。

“第二西湖”异龙湖有着“第二西湖”之称的异龙湖,是云南第四大湖泊,也是石屏最标志性的风景名片,在这32平方公里湖水中,有着天然形成的“三岛九曲七十二弯”,碧波荡漾,绿树成荫。彝语称为“邑罗黑”,意思是“龙吐口水形成的湖”。

最早的“背包客”徐霞客也曾称赞异龙湖的风采,他在《盘江考》中记载:“其水源发自石屏西南四十里之关口,流为宝秀巨塘,又东南下石屏,汇为异龙湖。……舟经大水城南隅,有芰荷百亩,巨朵锦边;湖中植莲,此为最盛。”

▲ 异龙湖采莲船夫。

三百多年后,我们依然在明朗夏日到异龙湖观荷花。登上一条木船,头顶的蓝天完完全全倒影在湖中,远处焕文塔上的钟声阵阵,好像也推开了水中的波纹,随着船尾划开的波纹,缠绕在水草中的小鱼清晰可见。

▲ 异龙湖远方的焕文塔。

“香稻花轻玉露稠,月明渔话满船头。小蛮打桨溟濛里,海菜腔尖醒睡鸥。”美景已然令人沉醉,而船夫深沉嘹亮的“海菜腔”,就几乎引人入梦了。

“歌舞之乡”的自我修养这种“海菜腔”发源于湖畔罗色湾等彝族村寨,得名于异龙湖中的一种草本水生植物“海菜”,是在石屏彝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创造所得,又称为“石屏腔”,俗称“倒扳浆”。不管是在异龙湖的船头上,还是在乡间田野,村陌小巷,都能听到这嘹亮的声音。

▲ 异龙湖上,泛舟唱着海菜腔的阿哥阿妹

石屏是“歌舞之乡”,当地流传“有嘴不会唱,白活在世上��有脚不能跳,俏也无人要。”

能歌善舞的石屏人不仅会唱“海菜腔”,还会跳“烟盒舞”。这是一种来自云南彝族支系尼苏泼的群众性民间舞蹈,又称“跳弦”、“垄偬”,因舞者手持旧时盛火草烟的圆形木制烟盒而得名。

▲ 石屏龙朋镇千人烟盒舞。

“听见四弦响,脚杆就发痒。”如果你在石屏听到四弦的伴奏,就跟着来弹击盒底,在热烈明快的氛围中,一起跳舞。

取景取材于石屏的电影《花腰新娘》中,张静初扮演的美凤,是女子舞龙队中的一员。女子舞龙,时而松开,时而聚拢,宛如蛟龙,活灵活现,这便是花腰舞。

▲ 花腰彝族舞金龙。

在石屏北部山区,彝族分为两个支系:花腰(尼苏人)和三道红。花腰并不是这一彝族支系的自称,而是因为当地妇女的服饰色彩艳丽,精美大方,她们被亲切地称为“花腰彝族”,俗称花腰彝。而花腰歌舞,就是他们独创的歌曲和舞蹈。

石屏哨冲镇磨善村,彝族姑娘在收萝卜条龙武村正在收割水稻的彝族老人石屏人家,刺绣的女子

花腰彝族的传统服饰做工精细又讲究,刺绣、挑花、散花、按花、扣花、穿花、堆花、贴布、勾边等多种手法看得人眼花缭乱,花腰姑娘从七八岁时候就开始学习刺绣,等到能独立制作的时候,完成一套衣服,也需要花三四年的时间。

在石屏,人们几乎会走路就会跳烟盒舞,会说话就能唱海菜腔。这些原生态的民间艺术撑起了石屏人的精神世界,他们汲取着其中的欢乐、奔放、自由,成为一种细腻和温情的语言表达。

▲ 姑娘们走到哪儿跳到哪儿。

解锁石屏文化“密码”

石屏是一座“水城”,相传石屏古城建在一个浮在水面上的大神龟,穿凿龟壳便是水层,因而居民家中,户户凿井。石屏古城地面建筑格局也显得十分特别,弯街曲巷把城区割离成大小不等的五街九铺二十四巷共10多个块状,其形状恰如龟身裂纹,隐含着八卦阵图九宫阵式布局。

古城西边准提阁,传说是地下神龟之尾,在这里凿池,池上石桥横跨,池内有喷珠喷涌,明代称其为“沸珠泉”,清初改称“喜客泉”。这上面还“长”出了一块钙化的石屏风,石身上大洞小洞繁多,颇具传奇色彩,被石屏人视为珍宝。

千百年来,神龟的加持造就了石屏这块风水宝地文风日盛、人才辈出。甚至出现了“五步三进士,对门两翰林”的现象,也被冠上了“文献名邦”“文学南滇第一州”的称号。

▲ 石屏袁嘉谷故居。

这其中最受人瞩目的便是袁嘉谷,他从封建王朝的状元,做到现代高校的教授,在云大执教十余年,成为激励后人拼搏进取的一代“偶像”。如今在袁嘉谷故居,从保留完好的清代木结构建筑,还能看到当年历史文化的缩影。

像袁嘉谷故居这样的传统建筑在石屏并不罕见。2015年,国家住建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了首批30个中国历史文化街区,云南省仅石屏县古城区历史文化街区上榜。

▲ 石屏历代文教昌盛,人才辈出。图为航拍石屏文庙。

郑营| 最美古村落赤瑞湖畔的宝秀镇郑营村,是其中一颗耀眼的明珠。2017年发布的最美古村落公益榜单中,郑营村是红河州唯一上榜的村落。这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村落,至今仍然守着土木结构的四合院,走在狭窄的巷子里,老建筑斑驳的墙体清晰可见,唯有那些高大的牌匾,指引人们寻觅过去的辉煌。

▲ 郑营村全景,背后是宝秀镇赤瑞湖。

陈氏宗祠、郑氏宗祠、武氏宗祠、陈氏民居、郑氏民居、武氏民居、司马第、郑营小学……这些著名的古建筑都按照原本的样子安置在三街九巷的古老格局中,错落有致。

陈氏宗祠前丰收辣椒,红红火火的日子郑氏宗祠前嬉戏的孩子

陈氏是郑营的大户,陈氏宗祠是郑营“国宝级”的文物。这座土木结构的三进四合院建于1925年,占地整整一千多平方米,屋顶形式为硬山顶,屋脊笔直,左右山尖向上翘起。在一个边疆小城,这样的规模,当年的盛景可见一斑。

陈氏宗祠的主人陈鹤亭,是云南著名的实业家。他主持修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条也是唯一一条民营铁路“个碧临石铁路”,由鸡街经建水至石屏长104公里,是滇越铁路的延展与衔接。

第一条“众筹”起来的民营铁路把铁路修到“家门口”的陈鹤亭,在遭遇资金困难的时候甚至还开创性的采用了“众筹”的方式来集资。他从宝秀这个宁静而古老的滇南小镇出���,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科进士,东渡日本游学,回国后曾任中华民国大总统黎元洪的秘书。最后,他选择了家乡,作为铁路的终点,也作为人生的落脚点。

如今这条铁路依然是这座小城里最“洋”的建筑,虽然已经不再使用,但站在6寸坚实的轨道上,历史在眼前婆娑,追求进取的民族自强感油然而生。

▲ 石屏老火车站是个碧临石铁路的终点,尽管如今已尽显层桑,但从它洋气的建筑风格依然可看出昔日的繁华。

石屏豆腐,带不走的“专利”

石屏老城里每月都有一种叫做“街子(gizi)”的活动,附近几个村镇的人们汇聚在一条长长的市集上,那些只生长在西南片区的地涌金莲、红色的新鲜草果、山里挖到的各种草药;还有植物做的锅刷、芦草做的扫把、黑籽树根做成的根雕、漂亮的竹编器物、藤条做成的凳子椅子.......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不一会儿,小背篓里就被淘来的山货塞满了。

石屏是很多人心中的桃源,但她也是很多人真实的故乡,这种来自家乡的美味,总是离开了这个地方就再也找不到。

童年最珍爱的子弟麻辣味土豆片;烧烤摊上常见的小肉串、烤肉皮;早上起晚了就吃不到的豆浆糯米饭;下饭神器爆胭酸菜炒肉、酥肉豌豆尖苦菜;光是酸汤配料就有六种以上的凉鸡米线;还有石屏煎鱼、炒豆腐菜、豆油皮韭菜汤、砂锅鱼、薄荷煮鸡蛋、海菜、杨梅、枇杷……

▲ 一切美好尽在屏香十六味。

当然,这一切都盖不住石屏豆腐的光芒,独特的井水点豆腐使得这里的豆腐口感细腻,香味四溢,最让人一见倾心。在石屏,穿过一条条复杂的街巷,在古老建筑的背后,总会隐匿着一个个飘着香气的烤豆腐摊儿,就像四川的麻将馆,随处可见,在石屏人的生活中必不可缺。

烤豆腐其实是一场修行,需要沉得住气,炭火旺盛的时候绝对不能烤,待到木炭泛白,猛火变成文火,才能在铁架子上码豆腐,所以当地人又称为“烘豆腐”。等到豆腐开始膨胀,表皮炸裂,就要用手撕开着金灿灿的豆腐块,蘸上当地特有的一种称为“折科”的黄色辣椒,再熟练地淋上蒜油,浓郁的豆香伴着蘸料在口中交融汇��,好像有莲花在心中绽开。

▲ 光是豆腐,也能吃到眼花缭乱。

再配上一杯当地特色的“梭罗茶”,这是什么神仙生活。

“水点琼浆天下奇、火烧豆腐云外香”,在石屏,豆腐即使在普通人家,也在一日三餐中变化无穷,小豆腐、包浆豆腐、条状豆腐、手指豆腐、桶飘豆腐、水豆腐、臭豆腐、豆腐干,形态各异、口感不一,但毫无意外,都好吃。

由于石屏豆腐把功劳归功于当地的井水,所以甚至有人高价买了当地的井水回去制作,但离开了这片土地,豆腐就再也出不来这个味道了,因此石屏豆腐又被人们称为“带不走的专利”。

石屏豆腐坊内,豆浆正在进行一场“革命手艺人在晾晒豆干

豆腐虽然带不走,但豆腐皮可以。石屏豆腐皮是当地人对美味的分享。热气腾腾的钢锅里,豆浆正在进行一场革命,表面泛起一层黄色的豆皮,被手艺人熟练挑起,放在竹竿上晾晒,如此反复,便是有着“漉珠磨雪湿霏霏,炼作琼浆起素衣”之称的豆腐皮了。

相传慈禧曾经对石屏豆腐皮赞叹有嘉,因此成为朝中贡品。慈禧的加持让石屏豆腐皮充满了神秘色彩。和石屏的天然井水一样,云南本地的黄豆也是这份独特风味的秘密武器。制作豆皮的商户坚持使用当地黄豆,储备黄豆用完后就停产,坚决不使用其他渠道的黄豆。

▲ 豆腐干,石屏最好吃的小零食

豆皮是石屏人最好的礼物,比起豆腐,豆腐皮在经过复杂工序制作后使用时间变得更长。享用方法也更为灵活,凉拌豆皮、青菜炒豆皮、火锅涮豆皮、蒸豆皮、炸豆皮,只要你想到的菜式,几乎豆皮都可以办到。即使是涮在火锅里,豆皮本身浓郁似牛奶般的香气,也不会轻易散去。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3018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